南京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与终点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

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

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

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

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1、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5、近代中国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6、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7、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8、1845年,英国租的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是最早的租界9、1901年《辛丑条约》10、《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11、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12、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13、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1845年进入中国的英国丽如银行(又称英国东方银行)1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5、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它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16、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17、1885年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今友谊关),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18、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19、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20、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21、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2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1843年魏源《海国图志》在《海国图志》中,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23、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24、1851年,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化进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来说,近代史是一个必须要谈论的话题。

从1842年的《南京条约》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轨迹,见证了中国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变迁。

这篇文章将会从近代史的起点谈起,逐步阐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的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的国家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之后,一系列的条约被强行迫使中国与外国缔结,这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财政压力和文化冲击。

然而,这一期间也并非毫无进步。

前清政府在接受不平等条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现代化的必要性。

洋务运动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事件,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工业化、机器化的进程,开启了中国自主现代化的先河。

二、战争、动荡和改革:1900s-1949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以及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两个重要事件。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内外因素交织的结果,反应了中国多年来被压迫、被欺凌的愤慨和恐惧。

辛亥革命则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为中国革命史上开创了新的纪元。

然而,时间的推进并没有让中国的道路变得更加平坦。

20世纪上半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区域矛盾等一系列矛盾交织在一起,大动荡中的中国社会曾经历包括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抗日根据地等在内的多次政权更迭。

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的道路才走向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国社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事件交替发生,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挑战,但也不可否认,这一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进步,为后来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化进程的起点: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这场变革的启动点,是邓小平在1978年进行的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发言。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新人教版

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马上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斗争的机会。

”这里的“无理举动”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国发动鸦片斗争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2.恩格斯指出:“假如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斗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这次斗争”中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纳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缘由。

”这段话指太平天国运动(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4.19世纪80年头,为便于开平煤矿运煤,清政府安排开挖一条从天津到唐山的河道,但因为胥各庄至唐山一段地势渐高,于是改修“马车铁路”,后来才又允许用机车牵引,这就是闻名的“唐胥铁路”。

这段材料强调的是( )A.自然环境制约企业生产B.洋务运动推动交通发展C.政府支持民众开设工厂D.近代企业发展障碍重重5.1895—1898年,中国民间新增报刊约六十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报刊(见下表)主要传播的思想主见是( )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变法图强6.某斗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树立铭志之”。

此战后( ) A.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B.列强势力起先深化中国内地C.外国公使起先进驻北京D.革命起先成为中国的时代主流7.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中国近代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呢?标志性的开端事件又是什么呢?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历史知识,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阅读!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中国近代史的特征简介(一)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时代,从遭受侵略奴役的弱国变为世界政治舞台上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强国的时代。

(二)中国现代史是中国社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从探索的方向看1、从探索的方向看:是近代西学的继续,具有模仿性的特点:80年代以前,无论从政治上或经济上大都是模仿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模仿西方的经营方式、管理经验。

从探索的历程看2、从探索的历程看:具有曲折性的特点:改革开放以前,革命和建设进程或者被冒进脱离现实地超越,或者为左倾错误不时地中断,使工作重心不正确的转移,以致于经济建设从冒进至中断,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上正规,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探索的内容看3、从探索的内容看:具有独创性、连续性的特点:三大改造以和平方式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坚持并扩大统一战线,把它发展到爱国统一战线的新阶段;“一国两制”的构想为祖国统一创造条件;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PPT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PPT
毛泽东思想的正式确立;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延安 中共七大
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9日 中国战区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10月25日 台湾收复
日本天皇、政府签署投降书
1937年--1945年 抗日战争
国共双方 签署“双十协定”
八路军 平型关大捷
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李宗仁 台儿庄大捷
主要内容: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
毛泽东 《论持久战》
意义: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八路军 百团大战
1937年--1945年 抗日战争
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诬陷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
二战中国战区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
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共党员董必武代表中国代表团,参与组建联合国,中 、苏 、美 、英 、法,五个常任理事国
前言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0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0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目录
第一部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

近代史重要地点专题

近代史重要地点专题

【经典试题回放】
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面是某导 游对北京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C ) A.近代史上三次被列强占领 B.公车上书打破了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C.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D.解放战争时期和平解放 2.(2008年· 江苏徐州)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 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B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
沧桑南京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从一个 主权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建立与 清朝对峙的政权。 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 华民国成立。 4.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5.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制造惨绝人寰的南 京大屠杀。 6.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人民解放军下达 总攻命令,百万雄师过大江。4月23日,南京解放,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风云上海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上 海是其中之一。 2.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 局,是洋务运动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3.洋务运动后期(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 商局。 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 容,还有广告。 5.1876年,英国人修建一条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称 为淞沪铁路。 6.1897年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 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 多都是由它出版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 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D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1840-1919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1840-1919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1840-1919)
年份
事件
意义/内容
1839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导火线
1840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开端
1842
《江宁条约》
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商品输出
1843
《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协定税率,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3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通商口岸传教权
1851
广西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84
马尾海战;刘铭传守台湾
1884
新疆建立行省
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1885
镇南关大捷;台湾建省
中法《越南条款》,中国不败而败
1894
日军牙山口偷袭
甲午战争爆发
1894
平壤战役,黄海海战
清军陆战失败,黄海海战后失去制海权
1894
兴中会在夏威夷建立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5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覆灭
1895
府院之争
黎元洪总统府和段祺瑞国务院
1917
溥仪复辟,护法运动
段祺瑞赶走张勋,拒绝恢复临时约法;护法运动失败
1917
北洋政府参加一战
参加协约国集团
《马关条约》
割地赔款通商设厂;朝鲜独立,朝贡体系瓦解
1895
反割台斗争
刘永福黑旗军
1895
公车上书
拉开维新运动序幕
1898
戊戌变法;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梁逃亡日本
1900
八国联军侵华
镇压义和团,灭亡中国
1900
东南互保
保护了东南地区的经济,地方实力扩大

南京近现代历史事件介绍

南京近现代历史事件介绍

南京近现代历史事件介绍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之后便开始了长达6个星期之久的惨无人道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今天店铺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南京近现代历史事件介绍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南京大屠杀资料在南京大屠杀资料中从日军攻占南京开始,直到最后整个事件完全结束都有着非常详尽的记载。

在南京大屠杀资料中介绍到国民党军队曾经发起过关于南京的保卫战争,然而并没能阻挡住日军入侵的脚步,反而让他们更加愤怒的开始了报复。

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日军占据,松井石根带着没有人性的日军对这个城市开始了六个星期的荼毒,日军在南京无恶不作,很快就将南京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邪恶残暴的日军进行了对中国军民进行了很多次集体屠杀,甚至还将杀人作为一场游戏一样取乐。

另外在南京大屠杀资料中也将日军的罪行完整的记录下来,在他们进入南京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发生了两万多起强奸事件,只要是女人不管是少女还是妇人都无法逃脱他们的魔爪,很多妇女都是被他们奸淫之后又被残忍的虐杀。

除了这些南京大屠杀资料中还记载了很多日军残暴的行为,总之日本以为自己不面对就没有人会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不可能的,南京大屠杀资料中已经对此做了完整的记载。

南京大屠杀背景南京大屠杀背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首先就是中方对南京的保护,当时中日双方刚刚结束了在上海长达三个月的战争,而中方因为损失惨重所以开始全面的撤退,但是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南京的保护,当时中方已经决定留下一部分力量来守护南京,中方战士们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狠狠的打响了保卫战,但是这个时候中方却没有想到正是这场保卫战失败才造成了日后悲剧的发生。

而下一个阶段在南京大屠杀背景中也十分的重要,日军本来打算在上海就将中方的主力全部消灭掉,可是最后却因为损失严重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南京,他们认为想要尽快解决中方军队,那么攻占南京是势在必行的。

另外南京大屠杀背景中还应该包括南京沦陷的过程,当时国民党虽然在外围进行了抵抗战争,但是还是被狡猾的日军进入了南京地界内,至此南京大屠杀背景已经具备了爆发的条件。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历史。

历经清朝晚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京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重庆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2年,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签订1859年,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第一人:洪仁玕《资政新篇》1860年,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1861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2年,第一个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9年,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1872年,第一个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第一个以武装起义形式从事民主革命的起义:广州起义;第一个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1898年,戊戌变法1899—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形成的标志:《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清政府下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1906年,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3年,二次革命1915-1916年,护国运动1915-1923年,新文化运动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9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中共二大召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大革命开始的标志: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1926-1928年,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起义: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中国第一个苏维埃城市政权:广州苏维埃政权1928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东北易帜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1945年,抗日战争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1936年,红军长征1935年,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一二·九运动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七七事变;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大会战:淞沪会战;抗战开始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南京大屠杀;重庆国民政府成立;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国民正面战场抗战以来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1940年,南京汪伪国民政府成立;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1942年,第三次长沙会战1944年,豫湘桂战役1945年,中共七大;日本宣布投降;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1946-1949年9月,解放战争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4月,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退往台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实,中国近代史是考生们备考中的一条线索,就像一根绳子,把零碎冗杂的知识串起来,方便我们记忆,在复习的时候,大家只要顺着这条时间轴就可以把知识点都串联起来,那么面对问题就不再会措手不及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

”“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这次战争”中签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指太平天国运动()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4.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A. 整个运动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5.“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A.废除科举制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 创办福州船政局D.颁布剪辫法令6.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签订后,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

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A.《南京条约》;设租界开放通商口岸B.《北京条约》;联合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C.《马关条约》;俄、法、德联合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7.民国建立之初,某人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结合对联可知,此时()A.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B.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C.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8.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

中国近代史简单概括

中国近代史简单概括

中国近代史简单概括1、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此时期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

2、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

3、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

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该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4、前期综述(1840-1919年),此时期又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其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外国侵略和该国的封建统治,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政治目的;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标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

1、中国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起:1840 年止:1949年2、近代史以哪年的什么事件为分水岭,分为两个阶段?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3、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4、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发动国——英国中国皇帝——道光帝主战大臣——林则徐结果——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5.英国为什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6.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和英国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况?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而中国是正在没落的封建国家。

7.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白银外流,造成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政治腐败,腐蚀了清政府的统治机构;军备废弛,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家破人亡,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8.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9.关于《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签订双方:英国和清政府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0.“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

”这是谁给谁说的?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事实?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上书。

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

当时,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谁说的?当时国家的时局是怎样的?这首诗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林则徐。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以国家利益为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崇高精神。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易错点07 中国近代史时间问题-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易错点07  中国近代史时间问题-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07 中国近代史时间问题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中国近代史开端及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史开端是1840年鸦片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

4.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清朝统治结束:1911年辛亥革命。

5.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失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6.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1927年南昌起义。

7.中国抗战开始、结束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8.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9月22日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0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中国近代史始自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A.1840—1919B.1919—1949C.1840—1945D.1840—194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6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鸦片战争爆发;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因此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1840—1949。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天朝大国的迷梦,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幕、中国近代史开端于A.1839年B.1840年C.1842年D.1860年【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对我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 项时间不符,排除。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知识点(1)(1)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知识点(1)(1)

综述风云变换的八十年1.鸦片战争(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钱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4.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①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④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⑤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其中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主义的矛盾。

5.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机器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 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2.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3. 《辛丑条约》是赔款最多的条约。

4. 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6. 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

7.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8.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和详细事件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和详细事件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和详细事件1、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2、1840年:英军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3、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

农民阶级,抗英但是不反封建。

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

4、1842年8月:《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5、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农民阶级,提出《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签《北京条约》。

7、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8、19世纪70至80年代:"边疆危机":英国从印度侵人*** ,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人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9、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9月黄海海战(邓世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签《马关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1、1895年:康有为“公车上书”。

12、1898年: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3、1899年:义和团起义。

农民阶级。

口号:“扶清灭洋”。

遭到中外联合绞杀。

1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1904—1905年: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但清*** 局外中立。

16、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资产阶级革命派。

17、1906年:萍浏醴起义,同盟会第一次武装起义。

18、1911年:黄兴、孙中山,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

19、1911年5月:保路运动。

20、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 *** 。

南京历史上的六次毁城

南京历史上的六次毁城

南京文明对中华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仅次于西安整个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中,贡献和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西安(因为在西安建都的秦、汉、唐三朝对中国作出的贡献实在是无与伦比)。

但谁排第二,南京还是北京,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综观南京2500多年的文明历史,共有4个辉煌时期: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明朝初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

一、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建都南京开始,先后共有六个朝代连续在南京建都,历时总共长达300多年,所以称为六朝,南京也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

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南京(那时叫建康、建邺,不叫南京)一直是中国南方的首都。

南京的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比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就是在南京算出了圆周率π,领先欧洲1千多年),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为我国最强盛的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历史学家都认为六朝时期的“南京文明(建康文明)”足以与西方最辉煌的“古罗马文明”相媲美。

六朝时期的南京城,人口超过一百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

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二、明朝初期。

南京被隋炀帝下令彻底摧毁后,南京从地图上消失了。

扬州代替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中心。

一直到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南京再度崛起。

明朝初期的南京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尽管后来明朝迁都北京,但整个明朝最伟大的事情都是在南京发生的,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只剩下闭关锁国了.明朝在南京做出的伟大事件有:世界最长的南京城墙建成。

古代世界最辉煌壮丽的皇宫-----南京故宫建成(现在的北京故宫就是完全模仿南京故宫而建造的)。

古代世界最浩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南京编辑出版我国古代最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在南京出版。

被西方人誉为中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东方建筑艺术最完美的杰作、天下第一塔——-南京大报恩寺五彩琉璃宝塔在南京建成,古代世界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在南京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巨无霸船队,以南京为基地,从南京出发,走向世界。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总结一. 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侵华工具二.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6、1921年――1949年――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三. 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6、无产阶级(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程四.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1、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建立共和国2、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独裁3、1915年――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4、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6、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五. 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1、(1921――1924年)――建党时期(2个大会1个纲领)2、(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即"国民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3、(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2个战役、1条统一战线1个大会)5、(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或者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六.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1、(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3年)――三年抗美援朝战争2、(1949――1956年)――八年过渡时期3、(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4、(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5、(1976――1978年)――二年徘徊时期6、(1978年――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1《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业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参与者姓名:葛子轶黄亮亮黄佳诚崔郁璠温师汉
参与者学号:
任课老师:朱晓玲
2015年12月27日
南京——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与终点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说的便是南京这座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的古老都城。

这里龙盘虎踞,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然而这座六朝古都,却在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百年近代史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终结。

它见证了一个黑暗时代的落幕,也目睹了一个红色政权的冉冉诞生。

1842年8月4日,弥漫着雾气的江面被一艘狰狞的庞然大物划开,古朴的金陵古城在这艘战争巨兽的炮口下如此渺小。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不平等条约,同样也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南京,就以这样屈辱的方式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南京条约》的签订如一声晨钟,中国人暮然发现,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享受万国来朝的所谓天朝上国了。

这个世界已然被列强瓜分,而中国,不过是列强砧板
上的鱼肉。

对此,有人选择继续麻木不仁的生活,而真的猛士却选择了用头颅与鲜血来唤醒这头沉睡的东方雄狮。

充满血泪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也由此展开。

满清政府以鸦片战争的失败告终,中国的大门被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个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

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案。

而南京,似乎总是作为这个变革漩涡的中心存在着。

农民阶级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长期以来,中国的广大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下,过着及其水深火热的生活。

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绝大部分的战争赔款是作为负担压在了广大农民的身上。

空前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成为压垮满清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1984到19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从未停止,清政府派兵镇压,但这智能成为更大规模反抗的导火索,太平天国运动便由此应运而生。

19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在广西省贵平县起义,封号太平天国。

随后太平军一路北上,席卷6省。

于1953年3月攻占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政务的成立。

经过一系列北伐西政后,大清帝国的半壁江山已落入太平天国手中,南京作为这个新生政权的中心,与北方苟延残喘的满清政府对峙。

然而,太平天国却依旧暴露了它致命的弱点。

在以小农阶级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政权,但它最终还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

随身天京北湘军攻破,洪秀全身死,太平天国也宛如昙花一现,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唯一留下的,只有《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这两部代表了广大农民心愿的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也代表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激励了后面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投身于革命的浪潮,比如:中华民国之父孙中山。

孙中山从小便励志成为“洪秀全第二”,弥留之际仍然不忘叮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可以说,革命的理念从始至终贯穿他的一生。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式成立兴中会。

作为国民政府的前身,兴中会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2月,孙中山到香港,联合当地的进步团体辅仁文社,成立了兴中会总部,重新修订了《兴中会章程》,并建立、健全了各级组织。

檀香山兴中会的创建和香港兴中会总部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基本形成,从此坚定地走上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道路。

在三民主义的领导下,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由此爆发,随着武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满清政府统治的缺口已经被打开。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了革命的烈火,星星之火,已然成燎原之势。

短短一个月内,全国13个省以及上海的许多州县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

腐朽的清政府土崩瓦解,1912年,清帝退位,标志着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同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叉路口上,迎接着这个古老国度的新生。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却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新生的南京临时政府仅仅存在了三个月便夭折了,北洋军阀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甘心将胜利的果实拱手让出,在推翻北洋政府的共同目标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开始了。

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援下,采取
各个击破的战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

“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声音响彻大江南北。

但是这看似不可阻挡的国民大革命,确是从内部崩溃的。

在利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资产阶级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大规模捕杀共产党人。

同年7月15日,时任武汉国民政府的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对其辖区内的共产党人实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不久,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再次成为这个古老国家的政治中心,不过,之前的革命似乎再次化为泡影,国民党统治的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同北洋军阀的统治并没有本质区别。

然而历史并不会因此而停滞,历史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

1937年,南京遭遇了自建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30万冤魂在这古老都城上哀嚎恸哭,鲜血染红了土地,无数手无寸铁的同胞在日寇的铁蹄下痛苦挣扎。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绝人寰的一页。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统率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侵占南京后,立即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以及放下武器的被俘中国军人,实施血腥大屠杀,时间持续6个星期之久。

南京大屠杀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一起惨绝人寰的暴行,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犯下的无数暴行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一例;是震惊中外的特大惨案。

日军在这次屠杀中,其屠杀规模之大,受害人数之多,实为人类历史所罕见。

我被俘军民遭日军集体屠杀有单耀亭等19万余人,零散屠杀尸体经慈善团体掩埋的有刘广松等15万多具,被害总数达30万以上。

其中,惨遭集体屠杀的有:草鞋峡5.7万多人;燕子矶5万人;鱼雷营、宝塔桥3万人;上新河、江东门2.8万人;中山码头1万人;风台乡、花神庙0.7万余人;煤炭港0.3万人;汉中门外0.2万余人等等。

此外,日军四处强奸轮
奸,妇女惨遭蹂躏,即使老妇、幼女、孕妇也难以幸免。

仅在日军进城之初的一个月中,市内就发生了强奸案2万多起。

日军还大肆焚烧,古城南京有三分之一的建筑化为灰烬。

日军贪婪成性,无物不抢,公私财物遭掠夺不计其数。

战争的阴霾似乎总是在这个古老国度上徘徊不去,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不久,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入侵解放区的野望,新一轮的解放战争已然打响。

在经过平津、沈辽、淮海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战争进入胜利的决定性阶段。

1949年4月21日,在国共谈判破裂后,毛泽东同志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

渡江战役在长达1000公里的战线上打响,一举摧毁了国民党苦心建立的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37年的国民政府垮台。

南京,拖着在战火中惨遭蹂躏的身躯,再次见证了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1842到1949百年的时光在南京这座古老都城身上留下了太多难以忘却的记忆,无论是痛苦的南京大屠杀还是振奋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它始终作为见证者与承载者,在它身上流过的血与泪,都将被永远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