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练习题-word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阶段一课时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作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阶段一课时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作业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阶段一课时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作业)————————————————————————————————作者:————————————————————————————————日期:课时2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山东威海模拟)据下表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史料出处“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

江南之地,《汉书·武帝纪》火耕水耨”“江南地产,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地理志》“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公差易”《晋书·食货志》“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隋书·地理志》A.生存环境恶劣B.耕作方式粗放C.饮食结构单一D.生态破坏严重解析关于江南地区的生存环境,只有《汉书·武帝纪》提到,故A项错误;关于江南地区的耕作方式,表格中的四部古籍都提到了“火耕水耨”,即其耕作方式比较粗放,故B项正确;关于江南地区的饮食结构,只有《汉书·地理志》和《隋书·地理志》提到,故C项错误;关于江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只有《晋书·食货志》提到“江西良田,旷废未久”,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8·重庆巴蜀中学月考四)据《商君书》所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依据上述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上古时期已经出现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神农氏建立了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C.农耕生产方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D.此史料可以作为神农氏真实存在的史证解析据题干“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表明农耕生活的重要性,故选C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A 项错误;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B项错误;《商君书》记载的神农氏是神话传说,不能作为神农氏真实存在的史证,D项错误。

辽宁省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辽宁省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辽宁省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月考) “汉自孝武表彰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王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

(东汉)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 儒学在西汉时并未得到重视B . 王莽时儒生转为学习道家思想C . 东汉时察举制重视出身门第D . 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发展2. (2分) (2020高一下·厦门月考) 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如图).该墓葬的时间可能是()A . 魏晋B . 隋唐C . 宋代D . 清代3. (2分) (2019高一下·栾城期中) 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经鉴定其原料是家蚕丝。

这一发现可以证明()A . 纺织原料最初使用麻和丝B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纺织技术的国家C . 当时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D . 纺织业在当时地位很重要4. (2分) (2018高三上·汪清月考) 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

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

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 . 维持国家财政B . 小农经济出现C . 私田大量开垦D . 耕作技术提高5. (2分) (2017高三上·天水月考) 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

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

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

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A . 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B . 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 . 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D . 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6. (2分)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助田。

21高考历史人教通史一轮复习精练习题高效作业:阶段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含解析

21高考历史人教通史一轮复习精练习题高效作业:阶段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含解析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黄冈质检)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一改晚商早周时期厚重典雅的风格,转为简洁朴素;饕餮纹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

这反映出() A.周代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B.周代审美标准的变化C.周人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D.青铜器注重实用功能解析:选C。

材料中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饕餮纹减少,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增多,这反映了周人思想文化领域的神秘主义思想趋弱,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的理性主义思想有所发展,故C项正确。

2.我国古代历法起源很早,原始社会末期可能已出现原始历法,商周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夏小正》。

这表明()A.原始历法诱导了原始农业的产生B.古代重视利用物候知识发展农业C.原始历法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D.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形成农时观念解析:选D。

历法的产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原始历法的出现是因为农业的产生;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从而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历法制定也取得较大的成果。

故D项正确。

A 项因果倒置,排除。

材料探讨的是历法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排除B项。

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排除C项。

3.《诗经·周颂·载芟》记载: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翻耕松土)。

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

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表明井田制的彻底瓦解B.说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演变D.体现了耕作方式的改变解析:选D。

由奴隶集体耕作的“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到春秋战国的“铁犁牛耕”的转变体现的是先秦时期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故选D项;“彻底瓦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先秦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生产力的提高是耕作方式改变的原因,与“直接得出”不符,排除B项;无论是“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还是“铁犁牛耕”,两者都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排除C项。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某某某某月考)黍和稷应属于同一类农作物,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是28次和10次。

据此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黍比稷种植的历史更加悠久B.《诗经》是反映农业的书籍C.黍和稷是商周重要的农作物D.黍比稷更具生产生活实用性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可知,在商周时期黍和稷都是重要的农作物,故选C项。

材料不能说明A、D两项,故排除;《诗经》反映的是周朝的社会生活,排除B项。

2.(2019·某某某某返校考)战国考古史记载,某某西家庄的赵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这个遗址出土的全部农具的65%;某某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发现农具铁X28副51件;某某某某的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出土工具的85%。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铁农具推动农业发展B.中原出现最早的铁农具C.铁农具应用较为普遍D.政府很重视推广铁农具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铁农具在全部农具中占的比重很高,反映出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铁农具,故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铁农具推动农业发展,故A项错误;某某西家庄赵国遗址、某某兴隆燕国冶铁遗址、某某某某的燕国遗址都是战国时期的遗址,无法体现中原出现最早的铁农具,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重视推广铁农具,故D项错误。

3.(2019·某某市高三模拟)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

这主要说明( )A.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B.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因C.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D.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晋国……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鲁国……开始向私田征税”可知,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A项正确。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一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高效作业人民版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一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高效作业人民版

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青岛三模)二里头文化遗址(公元前1800~前1600年前后)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这说明二里头文化( )A.属于文明时代B.实行分封制度C.形成早期国家D.属于部落联盟解析:选A。

据材料可知,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有制陶、铸铜作坊,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这说明二里头文化属于文明时代(由于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这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故选A项;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材料不涉及这一方面,排除B项;氏族制度向政权制度(军队、监狱等)的过渡,以及阶级的划分和对立,构成了早期国家的时代特色,材料未体现这方面,排除C项;部落联盟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几个亲近部落由于某种需要(主要是战争)结成暂时或永久性的联盟的社会组织,二里头文化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时期,不属于部落联盟,排除D项。

2.(2020·重庆杨家坪中学月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但在商朝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而且甲骨文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

材料中作者旨在强调( )A.商朝游牧习俗浓厚B.商朝贵族经常狩猎C.商朝都城一直不固定D.商朝统治者不重视农耕解析:选A。

材料中迁都频繁、“经常狩猎”等都是游牧习俗的体现,故选A项;材料中讲到的是甲骨文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不能表明局限于贵族,排除B项;盘庚迁殷后,商朝都城基本固定下来,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统治者不重视农耕,排除D项。

3.(2020·安庆示范中学联考)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

【名师推荐资料】(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 先秦时期的经济试题(精品)

【名师推荐资料】(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 先秦时期的经济试题(精品)

1-2 先秦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1.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龄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秦代《均工律》中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答案 C解析材料体现了官营手工业重视技术的传承,但是不能说明其重视技术的研究,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官营手工业对技术市场的垄断,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因此官营手工业作坊注重对生产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旨在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而不是产品制作工序,故D 项错误。

2.《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

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

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B.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C.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答案 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土地租佃关系也逐步形成,因而推动租佃关系确立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将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将集体生产变为农民小家庭个体生产,因而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中将土地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为了让农民精心生产,勤奋劳动,并不能直接体现政府的重农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废除土地国有制,故D项错误。

3.[2018·河北定州中学月考]《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把民众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各自聚居在固定的区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B.按职业来划分管理C.实行社会等级制度D.实行郡县制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把民众分成军士、农民、工匠、商贾四个阶层,各自聚居在固定的区域”可知管仲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即按职业划分管理,B项符合题意。

通史版历史全国通用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模块1第1单元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

通史版历史全国通用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模块1第1单元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

模块一第一单元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湖南永州一模)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磨石等,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的铲、镰、刀等,计179件。

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C.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形成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石制农业生产工具占石器总数的60%以上,蚌制农业生产工具占蚌器总数的80%以上,这说明农业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故选B项;旧石器时代早在1万年前就已结束,商代已进入阶级社会,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逐渐稳定,“开始”说法有误,排除C项;商代没有出现小农经济,排除D项。

2.(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从考古材料看,北至蒙古,南至湖南、江西,西至陕西、甘肃,东至海滨,都有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出土,这可用来说明商代后期()A.官营手工业的发达B.等级制度走向瓦解C.地区间交流的频繁D.青铜铸造达到顶峰解析:选A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青铜铸造属于官营手工业,通过题干可知,青铜器的出土范围比较广泛,这充分证明商朝时期的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故选A 项;在先秦时期存在等级制度,并且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一直存在,排除B项;题干述及青铜器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但这不是地区间交流之后出现的现象,而是说明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排除C项;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不是商代后期,排除D项。

3.(2020届湖北黄冈高三质量检测)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一改晚商早周时期厚重典雅的风格,转为简洁朴素;饕餮纹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

这反映出()A.周代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B.周代审美标准的变化C.周人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D.青铜器注重实用功能解析:选C材料中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饕餮纹减少,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增多反映了周人在思想文化领域神秘主义思想趋弱,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的理性主义思想得到发展,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和技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审美标准的变化,也没涉及标准,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青铜器纹饰的变化,与其功能无关,排除D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先秦2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先秦2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 2 讲先秦期间的社会经济( 建议用时: 45 分钟 )一、选择题1.(2019 ·沧州质测 )《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成王轻声叹息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 。

率时农民,播厥百谷。

”周公还劝告后辈为君要“先知稼穑之困难”。

资料反应了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增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分析:选 A。

“率时农民,播厥百谷”“先知稼穑之困难”表示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应选 A 项;当政者增强对地方的控制与资料的内容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不符,故 B 项错误;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是在春秋战国期间,故 C项错误;小农经济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期间,故D项错误。

2. (2019 ·河南八市测评) 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民不费劲”;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寒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寒风,大水害农功”。

这些农谚() A.着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B.没有科学可信性C.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D.源于农民的无知分析:选C。

从河南农谚和江苏农谚能够看出,抓住节气有益于粮食产量的提升,故C 项正确;我国古代对农业的总结是经验性总结,非理论性总结,故 A 项错误;古代农谚是农民对农业实践经验总结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并大大增添了粮食的产量,故B项错误;农谚是农学家与农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故D项错误。

3.(2019 ·保山统测 ) 齐桓公十九年,采用管仲的建议,推行井田制下的“相地而衰征”,即撤消公田,以九夫为井,视土地的美恶及年纪的丰歉而征收田税。

这一政策() A.本质是劳役地租代替实物地租B.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私有制C.切合尊王攘夷、保护周礼的理念D.受益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分析:选 D。

由资料“‘相地而衰征’,即撤消公田,以九夫为井,视土地的美恶及年纪的丰歉而征收田税”可知因为铁犁牛耕的应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大批私田被开垦,因此改4. (2019 ·济宁模拟 ) 《管子》一书中记录,春秋期间齐国已用铁农具耕作土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1.(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

《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

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

由此可以推论出( )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解析:B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A项错误;《诗经》《楚辞》都提及“稻”“黍”,说明周代这两种作物广泛种植,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外来农作物,故C项错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楚辞》成书于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2.(2018·广东深圳模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解析:B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的进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

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的做法,有利于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故B项正确。

财产继承属于宗法制下的一项权利,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无法说明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故A项错误;这一制度与促进工商业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制度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3.春秋后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丧失,新兴的地主阶级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作为自己的“私属徒”,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从中收取地租。

这一状况表明春秋后期( ) 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铁器牛耕得到了推广C.租佃制度开始出现D.自耕农成为国家税源解析:C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春秋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把一些逃亡的奴隶和破产平民招到自己手下耕种土地,收取地租,这是私人的耕种与收租关系,属于租佃制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

贵州省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贵州省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贵州省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

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

这反映出当时()A . 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B . 政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C . 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D . 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2. (2分) (2019高一上·淮安期末) 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珐琅彩②五彩瓷③青花瓷④白瓷⑤青瓷A . ①②③④⑤B . ⑤④③②①C . ③④①②⑤D . ②③⑤④①3. (2分)(2020·浙江模拟) 夏商周时代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着中国5000年的声誉和艺术价值。

如图两件著名青铜器物()A . 是拥有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B . 分别是商、周两朝青铜器代表C . 是当时手工业者的审美反映D . 青铜器己是当时日常生活用具4. (2分) (2017高一下·怀仁期中) 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主要受哪些不利因素的制约()①天灾人祸②人口增加③土地兼并④水利设施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④D . ①②③5. (2分)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生产规模大,范围广,分工细致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③占据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④6. (2分) (2019高一上·阜新期中) 《战国策·赵策》载:“秦以牛田,水通粮。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 练习

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 练习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一、选择题1.(2018·沧州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

材料反映了()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答案 A解析材料“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表明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故A项正确;当政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的内容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不符,故B项错误;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是奴隶社会的产物,故D项错误。

2.(2018·博文雅道高三全国第一次联合质量测评题,2)历史学家认为:井田制“必须实行于浅耕农业时代,以浅耕农业,不致因用力多寡而影响收获量的悬殊。

若在精耕时代,则沟洫灌溉之利及用力多寡皆足以影响收获的丰歉”。

提出这种观点的理由是()A.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B.井田授予各级贵族世代享用C.农民缺乏耕作公田的积极性D.铁犁牛耕促进了公田的开垦答案 C解析井田制适合于浅耕农业时代不适合于精耕时代,是因为精耕更需要生产者具有积极性,而井田制下劳动者缺乏耕作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

3.《易系辞》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对该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A.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B.耒耜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工具C.反映了“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D.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代答案 B解析材料中“神农氏作”,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原始农业中已经出现耒耜,而小农经济时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后,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原始农业实行“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用木头制作耒耜,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代,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一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学习资料专题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

《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

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

由此可以推论出( )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解析:B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A项错误;《诗经》《楚辞》都提及“稻”“黍”,说明周代这两种作物广泛种植,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外来农作物,故C项错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楚辞》成书于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2.(2018·广东深圳模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解析:B 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的进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

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的做法,有利于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故B项正确。

财产继承属于宗法制下的一项权利,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无法说明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故A项错误;这一制度与促进工商业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制度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3.春秋后期,周天子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丧失,新兴的地主阶级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作为自己的“私属徒”,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从中收取地租。

这一状况表明春秋后期( ) 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铁器牛耕得到了推广C.租佃制度开始出现D.自耕农成为国家税源解析:C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春秋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把一些逃亡的奴隶和破产平民招到自己手下耕种土地,收取地租,这是私人的耕种与收租关系,属于租佃制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练习

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7北京四中期末)如果你是历史剧《武王伐纣》的编剧,下面不能写入剧本的历史现象是( )A.战斗取得胜利后,武王用青铜鼎举行祭祀B.纣王派人占卜预测吉凶C.农业生产使用铁器D.各级贵族使用玉器作装饰品2.(2018北京西城期末)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化。

齐国“履亩而税”、鲁国推行“初税亩”。

这些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推动齐国和鲁国成为霸主C.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D.标志着井田制在各国崩溃3.(2017北京海淀期中)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

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4.(2018北京海淀期中)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

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人民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

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B.增加财政收入C.抑制土地兼并D.打击豪强势力5.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6.(2016北师大附中期中)商鞅变法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婢)”。

下列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②有利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④明清时期该政策阻碍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7.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

(4分)=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7北京海淀期末)“春初砍山,众木尽跌蹶。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2019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2019•新课标Ⅰ)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主要经济政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选D。

本题暗示我们需要根据热点进行专题系统复习,包括之前老人教版的相干知识点,注意适度采用老教材的知识点。

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②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B【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官营手工业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官营手工业产品不面向市场,主要是生产官府需要的产品,故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结合所学知识中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及特点回答即可。

3.我国最早的职业商人产生在()A.原始社会末期B.商代C.春秋战国时期D.秦代【答案】B【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回忆、再现所学基础知识,作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相关状况,属于识记知识范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职业商人即产生于商朝。

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

故本题B项正确。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键是要记住商人产生的时间。

由所学知识可知,商朝出现专门从事商业的群体,即商人。

难度较易。

4.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其灌溉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

这反映出()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降低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D.农业发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答案】D【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结合材料对比,郑国渠对秦国粮食增收有很大的帮助。

联系所学,农业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水利工程的兴修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结合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可知农业发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难度一般。

5.《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 个体分工B. 社会制度C. 生产能力D. 劳动力短缺【答案】C【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小农经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人们终生劳动,才能勉强维持保暖;因此本题选C。

而A、B、D三项均为从最根本的原因:生产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因而都是错误的。

【点评】古代的农业经济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

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

小农经济的相关情况,如小农经济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

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6.某一时期,农民开垦荒地,改善灌溉条件,役使牲畜,使用有机肥料,增加农业收获。

生活上已经过着农耕的定居生活,并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该情况最早可能出现于()A. 西周B. 春秋战国C. 西汉D. 魏晋【答案】B【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铁犁牛耕,农民过着农耕的定居生活,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百姓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故B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农民开垦荒地,改善灌溉条件,役使牲畜,使用有机肥料是关键信息。

7.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A. 民营手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田庄手工业【答案】B【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便可看出,这是对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描述。

B官营手工业是指由政府统一管理,产品由手工业者直接提供给政府的手工业,具有题目材料中所说的“政治色彩”,故答案选B。

A民营手工业的产品主要面对市场,排除A;CD家庭手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品主要自给自足,排除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即可。

8.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A. 战国B. 西汉C. 南北朝D. 北宋【答案】B【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可知煤是用作冶铁燃料,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西汉,故B正确。

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成就,侧重于基础知识考察,答题关键在于对冶金业的成就准确把握,试题难度较易。

9.(2019·上海单科·3)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

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 经济生产B. 政治活动C. 艺术审美D. 日常交往【答案】B【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商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商周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比较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出的大量青铜器主要是供给奴隶主贵族日常生活使用或者在祭祀等政治活动中使用,故选B。

10.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B. 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C.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 《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答案】C【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中国纺织业的发展。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说明在商朝时期已经出现养蚕缫丝的纺织业,故本题选择C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和《说文解字》中的记载不能确定商朝时期出现纺织业,故排除A、D两项;黄道婆是元朝时期的人,故B项不合题意。

1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 )A. 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 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 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 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答案】D【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 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

12.(2019•新课标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C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D项错误。

13.(2019江苏单科)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 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B【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秦、魏等国”和大量铁农具的使用可知该现象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和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精耕细作,A、C、D三项过于片面和绝对化,应排除,故选B项。

14.“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此其分事也。

”这是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征的描述。

若对材料中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A. “凡农之道,厚(气候)之为宝”B.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C.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线)积纴(丝缕)”D.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答案】C【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征,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男耕女织、耕织结合。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材料描述男子耕种庄稼的状况,应该补充的是女子家庭手工业的状况;“凡农之道,厚之为宝”体现了时令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排除A;“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体现了古代农民的艰辛,排除B;“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线)积纴(丝缕)”体现了妇女在家耕织的状况,C项符合题意,正确;“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体现了雇佣劳动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排除D。

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