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治风剂培训课件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治风剂
以。;
成医立
之,地
!仁之 道道
【功用】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也,
,曰
而柔
必与
智刚
以;
先立立
之人天
【运用】 , 之之
勇道道
以,,
副曰曰
之仁阴 ,与与
❖为治疗风中经络,口眼喎斜的常用方
仁义阳
以。; 成医立
❖辨证要点:卒然口眼喎斜,舌淡苔白
之,地 !仁之
❖加减:外风重,加荆芥、防风等;内风重,肌肉摰动,加蜈
治 风 剂
概 念 ◇ 先 立立
之人天
,之之
勇道道
以,, 副曰曰 之仁阴
【组成】以辛散祛风或滋潜熄风的药物为主
,与与 仁义阳
【功用】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以。;
成医立 之,地
【主治】风病
!仁之
道道
也,
,曰 而柔 必与
◇风邪致病的特性
智刚
以;
1. 善行而数变(起病急、发展迅速)
2. 风性主动(眩晕、震颤、抽搐、角弓反张)
先立立
之人天
【运用】 , 之之
勇道道
以,,
副曰曰
之仁阴 ,与与
❖ 辨证要点:头痛,鼻塞,脉浮
仁义阳
以。; 成医立
❖ 加减:若头痛属风寒者,可重用川芎,并酌加苏叶、
之,地
!仁之 道道
生姜等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若头痛久而不愈者,可加
也,
,曰 而柔
全蝎、僵蚕、桃仁、红花等以搜风活血止痛。
必与 智刚 以;
① 使筋脉得养,令舌体柔和,手足强健; ② “济风药之燥”,使祛风而不伤阴血; ③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先立立
【方解】 之 人天
《方剂学》之治风剂 课件
第十三章治风剂第一节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薄荷叶不见火,八两(240g) 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0g) 细辛去芦,一两(30g) 防风去芦,一两半(45g) 白芷羌活甘草炙,各二两(各60g)[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6g),食后,茶清调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2次,饭后清茶调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
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本方所治之头痛,为外感风邪所致。
风为阳邪,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府。
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气,故头痛、目眩;鼻为肺窍,风邪侵袭,肺气不利,故鼻塞;风邪犯表,则见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若风邪稽留不去,头痛日久不愈,风邪入络,其痛或偏或正,时发时止,休作无时,即为头风。
外风宜散,故当疏散风邪以止头痛。
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头痛),故为方中君药。
薄荷、荆芥辛散上行,以助君药疏风止痛之功,并能清利头目,共为臣药。
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
羌活、白芷疏风止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棱骨痛),李东垣谓“头痛须用川芎。
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 (《本草纲目》卷 14);细辛祛风止痛,善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并能宣通鼻窍;防风辛散上部风邪。
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功,共为方中佐药。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
服时以茶清调下,取其苦凉轻清,清上降下,既可清利头目,又能制诸风药之过于温燥与升散,使升中有降,亦为佐药之用。
综合本方,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于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风止痛而不温燥的特点,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方剂学课件13治风剂
天麻钩藤饮
总结词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
详细描述
天麻钩藤饮主要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病症。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等药具 有平肝熄风作用,黄芩、栀子等药可清热活血,对于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引起的头痛、眩晕有良好 疗效。
04
治风剂的应用注意 事项
治风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 治风剂是以祛除风邪为主要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风病是中 医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抽搐、震颤等症 状。治风剂适用于风邪所致的各种疾病,如头痛、眩晕、中风 等。
用药轻灵
治风剂的用药应轻灵,不 宜过于滋腻或峻烈,以免 影响药效的发挥。
02
治风剂的常用药物
疏散外风药
总结词
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痹痛、口眼歪斜等症。
详细描述
疏散外风药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各种症状,如头痛、痹痛、口眼歪斜等 。这类药物多具有辛散祛风、解表散寒、温经止痛等作用,如防风、荆芥、羌活 等。
平息内风药
总结词
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热极生风、血虚生风等内风所致的 眩晕、痉挛、抽搐等症状。
详细描述
平息内风药主要用于治疗内风所致的各种症状,如眩晕、痉 挛、抽搐等。这类药物多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滋阴养 血等作用,如天麻、钩藤、全蝎等。
祛痰药
总结词
主要用于治疗风痰所致的眩晕、咳嗽 等症状,起到祛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治风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 有广泛应用,如癫痫、神经痛等, 能够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
实验研究进展
药效学研究
通过药效学实验,进一步揭示了治风剂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临床 应用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2024版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 内风之证,多属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及血虚生风等所致。肝阳化风之证应以潜阳熄风为主;热极生 风之证应以清热熄风为主;阴虚动风之证应以滋阴熄风为主;血虚生风之证应以养血熄风为主。因此,在治疗 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和证候特点选择相应的治法和药物。
平熄内风剂
应以平肝熄风药为主组方。由于内风之生,多因肝阳上亢或热 极动风,阴虚风动所致,故应适当配伍潜阳、清热、滋阴之品。
使用注意
• 辨别病证的虚实,分别选用祛风剂。若属外风,则应辨明患者体质的强弱,受邪的轻重,属风寒湿痹还是风热 湿痹,有无兼夹它邪等。若属内风,则应分辨肝阳上亢、热极动风、阴虚动风及血虚生风之不同。
06 治风剂的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
CHAPTER
研究进展
经典方剂挖掘
近年来,对古代中医经典方剂 进行挖掘和整理,筛选出具有 治风作用的方剂,为现代治风
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方 剂中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深入 研究,揭示了治风剂的药理作
用和药效机制。
临床应用研究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
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乳 香、没药。
风寒湿痹。肢体筋脉疼痛,麻木 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 不定,舌淡紫,苔白,脉沉弦或 涩。亦治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 愈,经络中有湿痰瘀血,而见腰 腿沉重,或腿臂间作痛。
牵正散
出处
《杨氏家藏方》
组成
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功用
CHAPTER
概述
定义
平熄内风剂是以平肝潜阳、熄风 止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平熄肝 风作用的方剂。
治风剂,方剂学课件
(2)阴虚津少者慎用疏散外风剂(因疏散外风剂多温燥、升阳, 易伤津助火)。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
川芎茶调散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川芎茶调有荆防, 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 偏正头痛悉能康。
【方解】
君 川芎——祛风行血止痛 臣 薄荷——疏散清利头目 佐 羌活——疏风止痛,善治太阳经头痛 细辛——散寒止痛
白芷——疏风止痛,善治阳明头痛 荆芥、防风——疏风解表止痛 佐使 茶叶——清利头目,防风药温燥 使 炙甘草——调和诸药
【重点】
1.药量特点:薄荷重用八两,且不见火。 2.用法特点:研细末,食后清茶调下。 3.使用注意:气血、肝肾亏损,阳亢,实火上攻不宜。
防金石类药物碍胃 使 甘草——调和诸药
【重点】
1.重用怀牛膝、代赭石(参考剂量:30g)。 2.七药生用:代赭石、龙骨、牡蛎、龟板、芍药、麦芽、甘草。
有利于潜阳。
3.镇肝息风时,不忘疏肝益胃:一则肝为刚脏,将军之官,性喜 条达而恶抑郁,用药不可过于强制,否则激发其反动之力,欲速 则不达,故在大剂量潜阳的前提下佐以条肝,有利于潜阳;二则 因金石类药物易伤胃气。
【组成】
怀牛膝一两(30g) 生赭石轧细,一两(30g) 生龙骨捣碎, 五钱(15g) 生牡蛎捣碎,五钱(15g) 生龟板捣碎,五钱 (15g) 生杭芍五钱(15g) 玄参五钱(15g) 天冬五钱 (15g) 川楝子捣碎,二钱(6g) 生麦芽二钱(6g) 茵 陈二钱(6g) 甘草钱半(4.5g)
【功用与主治】
【重点】
1.本方配伍用药以凉肝息风为主,兼顾养阴、化痰、安神。因肝 经热甚,一方面灼伤津液,同时又木火刑金,灼津成痰,热扰心 神,故如此配伍用药。
《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2024/1/26
02 03
案例二
患者王某,因中风就诊,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医师根据患者 病情,给予镇肝熄风汤治疗,患者服药后症状逐渐改善,生活质量得到 提高。
案例三
患者张某,患有癫痫多年,发作时抽搐不止、口吐白沫。经医师推荐使 用定痫丸治疗,患者服药后癫痫发作次数减少,症状明显减轻。
18
注意事项与禁忌
遂、疼痛等。
2024/1/26
药物组成
祛风通络剂主要由祛风通络、活血 化瘀的中药组成,如全蝎、蜈蚣、 地龙等。
功效
祛风通络剂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化 瘀的功效,能够缓解经络痹阻引起 的症状。
11
03
治风剂的核心药物与配伍
2024/1/26
12
核心药物介绍
麻黄
辛温解表药,具有发汗散寒、宣 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为治
9
祛风胜湿剂
适用范围
功效
祛风胜湿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证引 起的疾病,如关节疼痛、肿胀、屈伸 不利等。
祛风胜湿剂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的功效,能够缓解风湿痹证引起的症 状。
药物组成
祛风胜湿剂主要由祛风除湿、通络止 痛的中药组成,如独活、羌活、防风 等。
2024/1/26
10
祛风通络剂
适用范围
祛风通络剂主要用于治疗经络痹 阻引起的疾病,如肢体麻木、不
甘缓和中
配伍甘味药物,以缓和辛温药物的烈性,同时增强药效。
寒热并用
针对外感风邪的不同类型,治风剂中可酌情配伍寒凉或温热药物 ,以增强疗效。
14
经典方剂解析
1
麻黄汤
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方剂学课件治风剂
风痰阻络证治
• 风痰阻络证:症见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或震颤,或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 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治宜祛风化痰通络,方用半夏白术 天麻汤、涤痰汤等。
05
治风剂的配伍与禁忌
配伍原则与方法
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治风剂中药物的选择和配伍应遵循君 臣佐使的原则,确保药效的协同和平 衡。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风剂用药方案 。
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新药研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不断有新的治风剂问世,以满足临床不断增长 的需求。
国际化发展
治风剂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走向世界,为更多国家和地 区的患者提供服务。
综合治疗模式的探索
未来治风剂的应用将更加注重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更加 完善的疾病治疗模式。
案例三
风湿痹证引起的关节疼痛,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治疗时应选择具有祛 风除湿作用的治风剂,如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治风剂在风湿 痹证治疗中的配伍原则与方法。
06
现代研究与应用前景
现代药理研究
药效成分研究
通过对治风剂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 离,研究其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
外感风邪引起的感冒,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寒等。治疗时应选择具有辛散解表作用的 治风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等。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治风剂在外感风邪治疗中的应用及注 意事项。
案例二
内风妄动引起的中风,症状包括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治疗时应选择具有平 肝熄风作用的治风剂,如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治风剂在内风 妄动治疗中的应用及禁忌。
《方剂学》治风剂ppt课件
03
治风剂的组方原则及配伍方法 体现了中医方剂学的精髓,对 于学习中医方剂学具有重要意 义。
2024/1/26
6
02
疏散外风剂
2024/1/26
7
概述与特点
概述
疏散外风剂是一类具有疏散风邪、解 除表证作用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 疗外感风邪所致的病症,如感冒、头 痛、身痛、咳嗽等。
特点
这类方剂多具有辛散轻扬、宣散透表 的特点,能够宣通肺气、发散肌表, 使外感风邪从汗而解。
2024/1/26
8
常用药物与方剂
常用药物
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等。
常用方剂
荆防败毒散、川芎茶调散、消风散等。
2024/1/26
9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临床应用:疏散外风剂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身痛 、咳嗽等外感风邪所致的病症。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症状表现,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辨清病邪的性质和部位,选择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
由羚羊角、桑叶、川贝母、生地、钩藤(后下)、菊花、白芍 、生甘草、竹茹、茯神组成,主治肝热生风证。
13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肝阳上亢证
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治宜平肝潜阳熄风,常用天麻 钩藤饮加减治疗。
肝风内动证
表现为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言蹇涩,或舌强不语,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症状。治宜熄风止 痉,常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
2024/1/26
14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辨清病证的虚实
在使用平熄内风剂时,需辨清病 证的虚实。实证以熄风为主,虚 证以滋阴养血为主。若虚实夹杂 者,则应根据病情灵活配伍用药 。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方剂学治风剂PPT课件
治风剂的作用与意义
作用
治风剂通过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的作用,可以消除或缓解因风 邪引起的各种病症,如头痛、眩晕、抽搐、痉挛等。
意义
治风剂在中医方剂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应用广泛,效果显著。 掌握治风剂的组方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 有重要意义。同时,治风剂的研究也是中医方剂学发展的重要 方向之一。
方剂学治风剂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方剂学治风剂概述 • 常见治风剂类型及特点 • 治风剂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 治风剂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 治风剂的现代研究与进展 • 治风剂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01
方剂学治风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治风剂是指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 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病的方剂。
治风剂与其他中药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药效相加或相减的情况, 应注意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某些食物可能影响治风剂的吸收和药效发挥,如生冷、油腻、辛辣 等食物,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
05
治风剂的现代研究与进展
现代药理研究
活性成分研究
通过对治风剂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研究其药理 作用机制。
治法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案例分析
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痹痛证的临床应 用。
中风偏瘫证治
症状表现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常用方剂
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星蒌承气汤等。
治法
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案例分析
天麻钩藤饮治疗中风偏瘫证的临床应用。
癫痫抽搐证治
01
症状表现
功效特点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补益肝肾。
方剂学治风剂培训课件
二、主治
❖ 风疹 皮肤疹出色 疹出云片状,时隐时现 ❖ 湿疹 红瘙痒难忍 瘙痒不绝,抓破流黄水 ❖ 风毒湿热侵淫肌腠血脉—舌红苔黄(腻),脉
浮数或滑数。 ❖ 说明:①风疹 ②湿疹。
9/1/2024
方剂学治风剂
42
三、方解
❖ 1、作用—重在祛风(防、荆、蝉、蒡) 兼清热除湿(石、知、草、苍、苦、通) 佐以养血(生、归、麻)
9/1/2024
方剂学治风剂
33
五、分类
❖ 1、疏散外风—外风病证—川芎茶调散、消风散
(大 秦艽汤、小活络丹、牵正散、玉真散)
❖ 2、平熄内风—内风病证—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天麻钩藤饮。
9/1/2024
方剂学治风剂
34
六、使用注意
❖ 1、辨清内外之风准确选方。 ❖ 2、阴虚津少者慎用疏散外风方。
茶叶:苦寒:①清头目 ②防风药温燥—佐
甘9/1草/2024:甘温,调和药性方剂—学治使风剂 。
38
四、应用:
❖ 1、原则:头痛之要方,偏风寒尤宜。
❖ 2、范围:凡风邪挟寒、挟湿、挟热、挟瘀、
挟痰均可。
❖ 3、加减:
⑴挟寒—苔薄白、脉浮紧、鼻塞流涕—生姜、
苏叶,轻用薄荷。
⑵挟湿—苔白腻、脉浮滑、身重—苍术、重
①为何养阴?
②为何化痰?
③为何重在熄风治标?
9/1/2024
方剂学治风剂
47
❖④与凉开三宝之区别。
羚羊角、钩藤—熄风平肝,凉肝清热—君
桑叶、菊花—助清肝、又散风热———臣
生地、芍药、甘草—酸甘化阴
①为何养阴?
②为何化痰?
③为何重在熄风治标?
9/1/2024
《方剂学》PPT课件:13-治风剂
疏风除湿 清热养血
佐 当归、生地 养血活血,滋阴润燥 胡 麻 仁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佐使:甘 草 ──清热解毒,和中调药
下次课讨论思考题
1、镇肝熄风汤中为何要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 为君药?
2、镇肝熄风汤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证, 方中为何配伍疏肝清热之茵陈、川楝子、生麦芽?
3、天麻钩藤饮中配益母草的意义怎样?
[方药配伍] 君:川芎 ─--疏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 少阳、厥阴经头痛) 薄荷 ──(重用)制诸风药之温性 臣 荆芥 疏风止头痛、并清利头目
羌活
长于治太阳经头痛
白芷
疏风止痛 长于治阳明经头痛
佐 细辛 ──散寒止痛
防风 ──疏散风邪
清茶 ──清利头目,并制风药之 温燥与辛散,使升中有降
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草──调和诸药
[主治证病机]
消风散
风疹 湿疹
皮肤瘙痒 ---风 疹出色红 ---热 渗出津水 ---湿
风热或风湿之邪 浸淫血脉,郁于肌腠
[治法] 疏风止痒为主,兼以清热祛湿。
[方药配伍]
荆 芥、防 风 疏风散邪以止痒 君 牛蒡子、蝉蜕 “痒自风而来,止痒先疏风”
苍 术 ──祛风燥湿 苦 参 ──清热燥湿 除湿 臣 木 通 ──渗利湿热 石膏、知母 ──清热泻火
第十三章 治风剂
[目的要求]
1、熟悉:治风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各类 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饮。
3、熟悉:牵正散、消风散、大定风珠。 4、了解:大秦艽汤、小活络丹、玉真散。
[教学内容] 一、概述
1、概念: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的药物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 剂。
方剂学治风剂ppt医学课件
祛风止痛药
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白芷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通鼻窍,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细辛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 ,通窍,温肺化饮。
藁本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
祛风止痒药
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 ,止血。
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止痉。
蝉蜕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 ,透疹,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白鲜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
方剂学治风剂ppt医 学课件
目录
• 方剂学治风剂概述 • 治风剂常用药物及功效 • 治风剂配伍方法与技巧 • 治风剂在各类疾病中应用举例 • 治风剂使用注意事项及禁忌 • 现代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方剂学治风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治风剂是指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病的方剂。
分类
用于治疗痹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等。
独活寄生汤
用于治疗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症状包括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等。
蠲痹汤
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等。
皮肤瘙痒类疾病应用举例
消风散
用于治疗风疹、湿疹,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疹出 色红等。
当归饮子
用于治疗血虚风燥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干燥 等。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常见不良反应
治风剂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痛、眩晕等神经系统反应。如出现这些症状 ,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应对措施
针对不良反应,可采取减少剂量、改变用药方式等措施进行缓解。同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06
《方剂学》——治风剂PPT课件(收藏)
第十四章
治风剂
❖ 2018年5月22日
2
治风剂概述
一、概念: 组成:以辛散祛风或滋潜熄风的药物为主 作用: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治证:风病
*风邪致病的特性: A:善行而数变(起病急、发展迅速) B:风性主动(眩晕、震颤、抽搐、角弓反张) C:风为百病之长(证型:风热、风寒、风湿、风痰等)
——汪昂《医方集解》
❖ 治风剂概述
❖ 疏散外风剂
14
❖ 平息内风剂
大秦艽汤
【组成】 秦艽(三两) 白芍 防风 茯苓
川芎 石膏 白芷 生地
独活
当归
甘草(各二两) 羌活
黄芩
白术
熟地(各一两) 细辛(半两)
【用法】上十六味,锉,每服一两,水煎,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 治风剂概述
❖ 疏散外风剂
15
❖ 平息内风剂
牙关紧闭,口搓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
【治法】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 治风剂概述
❖ 疏散外风剂
36
❖ 平息内风剂
玉真散
【方解】 君:白附子、天南星——祛风化痰,定搐解痉 臣:羌活、防风、白芷——疏散经络之风,导风毒之邪外出 佐:天麻——化痰熄风,解痉 使:热酒/童便——通经络,行气血
❖ 治风剂概述
❖ 疏散外风剂
9
❖ 平息内风剂
川芎茶调散
【方解】 君:川芎——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尤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 臣:羌活——祛风止痛;善治太阳经头痛。
白芷——祛风止痛;善治阳明经头痛。 ➢ 羌活、白芷与川芎相须为用,增强祛风邪,止头痛之力,以祛少阳、厥阴、阳明、太阳四经之风邪而治四
经之头痛。
【组成】天南星 天麻
(2024年)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药理作用机制
深入研究治风剂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抗炎、抗氧 化、免疫调节等方面,揭示其治疗疾病的本质。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治风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过程,为合理用药和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理 论支持。
23
新型治风剂的研发与应用
创新药物研发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高通量筛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新型治风剂。
灵活加减原则
在使用治风剂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灵活加减药物。如病情较重时,可适当增加药量或药味以增强 疗效;病情较轻时,可减少药量或药味以避免过度治疗。
14
经典方剂解析
川芎茶调散
由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 荷等药物组成,具有疏风止痛的功效。主治外感风邪 所致的头痛、鼻塞、发热等病症。该方剂以川芎为君 药,发挥祛风活血止痛的作用;荆芥、白芷、羌活为 臣药,协助川芎祛风止痛;甘草、细辛、防风为佐药 ,调和诸药药性并增强止痛效果;薄荷为使药,引药 上行头目以清利头目。
缓解痉挛等症状。
祛风胜湿
风湿是指由风湿之邪引 起的疾病,如风湿性关 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治风剂通过祛风胜 湿的作用,可以消除关 节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治未病
治风剂不仅可以治疗已 经发生的风病,还可以 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和脏腑功能,预防风病 的发生和发展。这对于 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
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1
03
CATALOGUE
治风剂的核心药物与配伍
2024/3/26
12
核心药物介绍
羌活
辛温解表药,具有散寒祛风、除 湿止痛的功效,为治风剂中常用 药物之一。
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药 物,对于外感风邪、风湿痹痛等 病症有良好疗效。
2024年方剂学治风剂课件
方剂学治风剂课件一、方剂学概述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方剂组成、功效、应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的学科。
方剂,又称处方,是中医药用以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
治风剂,是方剂学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针对风邪所致的疾病进行治疗。
本课件旨在介绍治风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常用药物及方剂,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治风剂。
二、治风剂的基本概念1.风邪:中医理论认为,风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风邪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容易侵袭人体,导致各种疾病。
2.治风剂:治风剂,顾名思义,是针对风邪所致疾病的治疗方剂。
治风剂具有疏散风邪、调和营卫、通络止痛等作用,适用于风邪所致的头痛、身痛、关节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三、治风剂的分类1.疏散风邪剂:具有疏散风邪、解表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风邪侵袭所致的表证。
如:桂枝汤、银翘散等。
2.祛风除湿剂: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邪夹湿所致的痹证。
如:独活寄生汤、防己黄芪汤等。
3.平肝息风剂:具有平肝息风、镇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抽搐等症状。
如: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等。
4.祛风解毒剂: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邪所致的热毒病症。
如: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等。
四、治风剂的常用药物治风剂中常用的药物有:1.祛风药:如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白芷等,具有疏散风邪、解表散寒的作用。
2.除湿药:如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等,具有祛湿通络、利水消肿的作用。
3.息风药:如天麻、钩藤、羚羊角、珍珠母等,具有平肝息风、镇痉止痛的作用。
4.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五、治风剂的常用方剂1.桂枝汤: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等症状。
2.银翘散:具有疏散风邪、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3.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关节疼痛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风剂·
1、疏散外风—风邪侵犯人体肌肤、筋骨、关节、经络所 致之证。
*侵犯肌表:头痛,恶风等表证(参见解表剂) *上犯头目:头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
(头风)—川芎茶调散 *中于经络:口眼歪斜,手足不能运动—大秦艽汤 *与湿热相搏于肌肤:皮肤瘙痒、湿疹—消风散 风邪 *与痰湿瘀阻于肌肉、筋骨、关节:肢体挛痛,麻 木,屈伸不利(风湿痹证)—独活寄生汤(参见 祛湿剂) *中于经络:口眼歪斜(风瘫)—牵正散 *风毒阻于经络:口噤不开,手足拘急,角弓反张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3
三、使用注意:
·治风剂·
1、治风之法首辨风病的类型。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 2、辨别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性的虚实,配伍相应的药物,
可与祛痰、清热、化湿、化痰、活血祛瘀等法配合。 3、外风与内风兼夹者,立法用方,应该分清主次,全面
照顾。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4
·治风剂·
【治法】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13
【方解】
·大秦艽汤·
君:秦艽—祛风清热,通经活络。
臣:羌活、独活
防风、白芷、细辛
疏风散邪,搜风通络。
佐:当归、白芍
熟地、川芎
(即四物汤)养血柔筋。
*四药相配:一则使筋脉得养,令舌体柔和,手足 强健;二则“济风药之燥”,使祛风而不伤阴血。
方剂学治风剂
·大秦艽汤·
独活 石膏 防风 白术 熟地(各一两)
石膏
12
·大秦艽汤·
【主治】 风邪初中经络证。 气血痹阻,筋脉失养:口眼歪斜,舌
络脉空虚 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 正邪相争,营卫不和:恶寒发热,肢
风邪入中 节疼痛; 风邪郁而化热:苔黄。
【病机】 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
风邪外袭之征:舌苔薄白,脉浮。
【病机】风邪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 【治法】疏风止痛。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7
【方解】
·川芎茶调散·
君:川芎—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尤善治
少阳、厥阴经头痛。
臣:羌活—祛风止痛;善治太阳经头痛。
白芷—பைடு நூலகம்风止痛;善治阳明经头痛。
* 羌活、白芷与川芎相须为用,增强祛风邪,止头痛之 力,以祛少阳、厥阴、阳明、太阳四经之风邪而治四 经之头痛。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8
·川芎茶调散·
佐:细辛 — 辛散搜风,散寒止痛,通鼻窍,
并治少阴经头痛。 薄荷 — 辛散疏风,清利头目。 荆芥、防风 — 疏风止痛。 清茶 — 苦寒清上降下,清利头目,且
制约诸祛风药之温燥、升散。
使:甘草—调和诸药。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细 辛
9
【临床应用】
川芎茶调散
1/22/202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学治风剂
5
【组成】
·川芎茶调散·
川芎
荆芥(去梗,各四两)
羌活
甘草(各二两)
防风(去芦,一两半)
薄荷叶(不见火,八两)
白芷 细辛(一两)
【用法】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6
·川芎茶调散·
【主治】 外感风邪头痛证或头风头痛证。
循经上犯头目: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 风邪 袭表,邪正交争:恶寒发热,目眩,鼻塞;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16
·治风剂·
消风散
《外科正宗》
方剂学治风剂
17
1/22/2021
【组成】
当归 蝉蜕 胡麻仁 牛蒡子
【用法】
1/22/2021
·消风散·
生地
防风
知母
苦参
荆芥
苍术
石膏(各一钱)
方剂学治风剂
蝉 蜕
18
·消风散·
【主治】 风疹、湿疹。
* 有谓: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胜则动”、“痒自 来”。 毒湿郁于肌肤、腠理之间:皮肤斑疹色红,瘙痒; 湿热浸淫:斑疹抓破后渗出津水,或遍身云片斑点; 病邪尚浅:舌苔白或黄,脉浮数有力。
5、现代研究:本方具有镇痛、镇静、抗炎、解热、抗 缺氧能力等作用。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10
·治风剂·
大秦艽汤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1
【组成】
秦艽(三两) 当归 甘草(各二两) 白芷 茯苓 细辛(半两)
川芎 白芍 羌活 黄芩 生地
【用法】
1/22/2021
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寓扶正御风。 生地、石膏、黄芩—清泄郁热,制祛风药之温燥。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14
·大秦艽汤·
使(兼):甘草—和中、调药。
甘草
*配伍要点:搜散风邪与养血活血法相合, 祛邪与扶正并举。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15
【临床应用】
·大秦艽汤·
1、本方适用于风邪初中经络之证。*《名医论方》
(破伤风)—玉真散。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2
·治风剂·
2、平熄内风—肝肾功能失常所致之内风病。
*热极动风(肝经邪热炽盛,热极动风): 高热抽搐、痉厥—羚角钩藤汤 *阴虚阳亢、气血上逆(肝肾阴虚,阳亢化 脏腑 风):眩晕头痛,中风昏倒,半身不遂— 功能 镇肝熄风汤 失常 *阴虚风动(肝肾阴血亏虚、虚风内动) 瘛疭神疲,脉气虚弱—大定风珠 *血虚生风(血虚风动):筋脉拘挛,手足 — 阿胶鸡子黄汤
·川芎茶调散·
1、本方为治疗外感风邪头痛的常用方。*《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头痛,鼻塞,脉浮等。
3、临证加减:
➢ 若头痛属风寒者,可重用川芎,并酌加苏叶、生姜等 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
➢ 若头痛久而不愈者,可加全蝎、僵蚕、桃仁、红花等 以搜风活血止痛。
4、现代运用: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鼻窦炎所 引起的头痛,属风邪上犯者。
【病机】 风毒与湿热相搏,浸淫血脉, 郁于肌肤腠理。
【治法】 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1/22/2021
一、概念:
·治风剂·
组成:以辛散祛风或滋潜熄风的药物为主; 作用: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治证:风病。
*风邪致病的特性: A:善行而数变(起病急、发展迅速) B:风性主动(眩晕、震颤、抽搐、角弓反张) C:风为百病之长(证型:风热、风寒、风湿、风痰等)
1/22/2021
方剂学治风剂
1
二、分类、适应证、代表方:
2、辨证要点: 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能运动等病程较短,并兼 有表证。
3、临证加减: ➢ 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等清热之品; ➢ 若夹痰湿,去生地、石膏、加陈皮、胆南星 ➢ 若阴天,多湿气,故加生姜以祛风散湿; ➢ 若心下痞属于气滞者,加枳实以行气消痞。
4、现代运用: 面神经麻痹、脑血栓形成、 脑血管痉挛、脑出血性中 风、脑缺血性中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属风中经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