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劝君莫谈陈寅恪 陈寅恪学术造诣为达到一定高度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他,没有一张文凭。
史学大师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
”吴宓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个人,就是陈寅恪。
陈寅恪被清华学校聘为国学研究院导师时年仅35岁,又被公认为“教授的教授”。
他的学术在历史文化领域是“大神”级的存在,他的风骨更是中国读书人的火炬和标杆。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先生因病离世。
怀念陈寅恪先生,不仅是在瞻仰他的学识,更是在纪念他的精神。
大师简介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崇。
梁启超由衷地佩服道:“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著名历史教授姚从吾说:“陈先生为教授,则我们只能当一名小助教而已。
”胡适在日记中称他是:“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大师语1.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2.小穷,则以诗相勉。
索居,则以诗相慰。
同处,则以诗相娱。
3.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大师范一、留洋不求文凭的学问大家1902年,12岁的陈寅恪开始了海外留学生涯:先是以自费生身份留学日本著名的巢鸭弘文学院,4年后因病回国;1910年开始,他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高校就读。
但直到游学结束,他也没拿到一张文凭。
宁折不弯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宁折不弯的国学大师陈寅恪1938年,西南联大历史系一堂课上,一位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上课原则:“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这“四不讲”显示出的是何等的自负,而说出这段话的就是国学大师陈寅恪。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所长的条件是“不宗奉马列主义”陈寅恪一向推崇学术独立,尝语后学:“古今中外,哪里有作学问能完全脱离政治之事?但两者之间,自然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作学问是为了去迎合政治,那不是真正在作学问。
”1953年,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决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准备请陈寅恪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为此还特意安排陈寅恪当年的得意门生、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汪篯,带着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副院长李四光的亲笔信,南下广州,劝陈寅恪北上。
年岁已高、双目失明、数十年备受漂泊之苦的陈寅恪,早已把南国当成自己最后的归宿,所以提出了北上的两个条件:一是“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不学习政治”;二是“请毛公(毛泽东)或刘公(刘少奇)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在给中国科学院的正式答复中,陈寅恪明确表示:“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陈寅恪坚决拒绝了所长一职。
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很难堪的话题,以陈寅恪对历史、对现实的“通识”,他当然明白这样做是极大的不合时宜,但这就是他的倔强秉性所在。
1954年1月郭沫若再次写信邀请陈寅恪,可是在陈寅恪看来失去了自由意志和独立思想的学术根本就不成其为学术,毅然予以拒绝。
祖父右铭公于1895年秋被清廷任命为湖南巡抚,此时全家已由武昌迁回长沙,在湖南长沙巡抚署后花园“又一村”拍摄的6岁的陈寅恪(右一)和兄弟姐妹们合影拒改一词书竟没能出版晚年,陈寅恪的学问已不为主流推崇,但他仍然沉浸在自己所构筑的纯粹的学术世界中。
陈寅恪史学泰斗古代文化研究
陈寅恪史学泰斗古代文化研究陈寅恪(1890-196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的史学泰斗。
他对于古代文化的广泛研究和深入思考,为中国历史学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陈寅恪的生平与学术成就,并探讨他在古代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陈寅恪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父亲是儒学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
陈寅恪自小聪明好学,出类拔萃,被誉为"神童"。
他在清华学堂接受了传统儒家教育,熟读经史子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扎实的基础。
陈寅恪早年留学日本,师从东方史学大师黄宗羲的学生石井寿一。
这段留学经历对于陈寅恪的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遗产的研究成果被誉为"陈氏学派"。
陈寅恪的研究领域广泛,其中对于古代文化的研究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古代文化,追寻其内涵与价值。
他认为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
通过对文化符号、文献和传统观念的研究,陈寅恪揭示了古代文化背后的深层次意义,为当代人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有益的思考路径。
陈寅恪的古代文化研究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古代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
他通过考证、比对文献和归纳总结等方法,描绘出了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他对于古代文人思想的研究尤为突出,深入剖析文人在历史时期中的地位和作用。
他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寅恪的古代文化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广泛应用于实践。
他积极倡导文化自信,提倡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他的影响下,中国的古代文化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相关学科和研究机构不断涌现。
他的学术思想深入人心,影响世代。
总的来说,陈寅恪是中国史学泰斗之一,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更是为我们传承和发扬古代文化作出的努力。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多牛?被誉为三百年一遇,几件小事令人刮目相看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多牛?被誉为三百年一遇,几件小事令人刮目相看傅斯年是在中国知识界负有盛名的历史学家,他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位学者名叫陈寅恪,是享誉中外的一位大师,学问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陈寅恪的头衔有很多——诗人、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在这些领域中,有些人只要精通一门就已经要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还不一定能够被称为大师,但他却是样样精通,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陈寅恪最令人羡慕的,就是那独一无二的、博古通今的学问。
中国人向来都崇尚有学问的人,尤其是像他这样难得一见的大师,又出身于名门。
在清华教书时,还被人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不平凡的开端正如一些社会学家所说的那样,一切伟大的人物,几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开端,陈寅恪当然也不例外,他出身名门,有着非常显赫的家世。
爷爷陈宝箴曾经是湖南巡抚,当时唯一贯彻实施戊戌变法的地方巡抚,父亲陈三立是进士出身,哥哥陈衡恪和鲁迅是同学。
家族曾被誉为“义门门主”,有着清明的家风——以诗书立门户,以孝悌立根本。
陈寅恪从小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在父母的熏陶之下,小的时候就熟读各类经史子集、哲学典籍,能背诵十三经,为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在1910年的时候,陈寅恪和哥哥一同去到了日本留学,后来又辗转去过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各国的高等学府上学,培养了他学贯中西的眼和境界。
然而对于陈寅恪来说,真正的开端却是从1925年开始的。
这一年清华改制成大学,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聘请了四位在当时学界很有声望的人物做老师,有当时的国学大师的王国维、戊戌变法的先驱者梁启超、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最后一位就是陈寅恪。
而陈寅恪在当时还并不是大名鼎鼎,由于没有像梁启超那样有等身的著作,虽是留学归来却并没有博士学位,因而并不像其他几位那样为人所知,所以对于他的加入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颇有微词。
当时力挺陈寅恪的是梁启超,在众人反对他进入国学馆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陈寅恪现代历史学家与学者
陈寅恪现代历史学家与学者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与学者,他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深入和贡献被广泛认可。
他的学术成就在当时及至今天仍然深受人们的尊重和赞扬。
本文将介绍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和他对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影响。
一、研究领域和贡献陈寅恪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近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思想史等。
他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变革以及清朝晚期的诸多问题。
他还关注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探讨思想家们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文化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寅恪的研究成果广泛影响了中国历史研究学术界。
他的低调求实的学风和扎实的研究方法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以其独特的角度和深入的分析剖析了中国历史的要点,对于学界对于相关领域的认知和理解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他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成为许多学者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二、学术影响陈寅恪以其在历史学界的杰出贡献和声名远扬。
他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他被誉为“历史巨擘”和“史学泰斗”。
他的学术成果被广泛引用和参考,他的研究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解释具有重要作用。
陈寅恪还是中国大陆学术界低调的代表。
他以自身的学术实力为主,对于名利和虚荣不太在意。
他坚守学术道德,对待历史真相和研究对象的态度始终如一,这也是他受到学界高度尊重的原因之一。
虽然陈寅恪在学术界的影响深远,但他的个人经历和政治立场遭受到了一些批评。
在历史事件和政治动荡的时期,陈寅恪曾因为个人政治立场被迫离开教职。
然而,他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贡献不会被抹杀。
三、对后人的启示陈寅恪的学术成就给后人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注重历史文献的原始研究和数据采集,严谨而扎实的学术态度成为后来者学习和借鉴的标杆;其次,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历史事件和学术现象,不追求华丽的文字和表达,对待历史真相和研究对象的恪守始终是他的学术追求。
【劝君免谈陈寅恪】 劝君免谈陈寅恪读后感
《【劝君免谈陈寅恪】劝君免谈陈寅恪读后感》摘要: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可惜我们学不来,比方说在“文革”前,官方对陈寅恪还是相当关心、爱护、客气、尊重,乃至于“护短”的,因身无论如何,“顺着说”和“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是不能兼容的,而顺了第一回,就会有第二回、第三回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可惜我们学不来。
首先是“顶不住”。
无论是谁,当真要坚持“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就必须有本事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要知道,压力并不仅仅来自官方,来自当局,也来自民间,来自群众。
比方说在“文革”前,官方对陈寅恪还是相当关心、爱护、客气、尊重,乃至于“护短”的。
反倒是群众对陈寅恪很不买帐,极为不满,正所谓“群情虽未汹涌,但相差也不太远”。
实际上历史系一再坚持批判陈寅恪,一再坚持将陈寅恪划为“中右”,在一定意义上即代表着“民意”。
这也是该系领导人在受到上级批评时颇感委屈,一有风吹草动又故伎重演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做法“大方向”是正确的)。
所以。
上面的弹压归弹压,下面的动作归动作,批判会还是照开不误。
既然不能把陈寅恪揪到会场上来,那就在会场当中放一把椅子,以为代表,缺席审判,直弄到“千夫所指”的地步。
陈寅恪能“横眉冷对千夫指”,我们能吗?不是说我们不可能拥有陈寅恪那样的人格力量,而是说人格力量究竟有多大,还值得怀疑。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作者问得好:“文化的品格到底有多大力量,能使一个人‘顽固’地坚守着逆潮流的、已等同‘过街老鼠’的精神世界?”说到底还是“有恃无恐”。
陈寅恪的地位太高来头也太大了。
他可以因为没有及时收到戏票而向副省长大发雷霆,质问“你这个副省长到底管事不管事”,咱也能?不能,就只好撤退。
你可是不要小看“群众”呢!“群众”的力量是很大的。
一人一口唾味,就能把你淹死。
我在《闲话中国人》等书中多次说过,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
其具体表现,就是要求凡事都“大家一样,人人有份”。
那么。
凭什么我们大家都学习马列学习政治,你陈寅恪就可以不学习,还要吃香的喝辣的?同理,凭什么我们大家都随波逐流,惟独你陈寅恪就可以坚持“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想不通。
陈寅恪演讲用稿
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大家好,我是会本六班王彤,今天想为大家介绍的人物是民国时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我在找陈寅恪的资料时,看到易中天写的一篇文章:《劝君免谈陈寅恪》。
看完之后顿时觉得自己为了某个目的在这讲陈寅恪很恶心很肤浅。
陈寅恪的确是不能随便拿出来肤浅地谈一下的,他在精神思想境界以及学术上的成就是无法企及的。
今天还是还是心虚地站在这,大部分是引用了别人的观点介绍下陈寅恪,介绍的重点放在陈寅恪的精神气节上。
博学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
前面三位导师都大名鼎鼎。
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在当时并不出名。
而就是这个不出名的陈寅恪,当他出现在清华园里讲课的时候,连清华的教授们都去听,都真心叹服陈寅恪的博学,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现在哪还能听说过一个教授以学生的姿态去听另一个教授上课这样的事呢。
说陈寅恪博学,必然要讲讲他的求学经历。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和祖父陈宝箴也就是当时的湖南巡抚,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朝廷革职,原因是他们在湖南率先变法。
父亲陈三立不要孩子应科考、求功名,在陈寅恪13岁时就把他和哥哥送去了日本留学。
16岁陈寅恪从日本回国,考入上海复旦公学,在两年内掌握了德语、法语两种语言。
两年后陈寅恪毕业,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求学的轮船。
他辗转游学13年,从德国到瑞士、后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
他学物理、数学,也读《资本论》。
13年里,他总共学习了梵文、印第文等22种语言。
陈寅恪在德国读书,都没有要学分。
注册的是印度学系,别的课他也去听,完全是一种文人求学,有点像中国传统的游学。
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陈寅恪不求博士文凭,却形成了自己宽阔的学术视野。
现在再难见到这样博学这样百科全书式的人才,恐怕也是和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
陈寅恪的国学思想
陈寅恪的国学思想陈寅恪(1890年-1969年),字泽东,号种庸,福建闽侯人,是中国近代史学家、学者。
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国学思想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陈寅恪的国学思想,以期对其思想贡献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一、思想背景陈寅恪生于中国晚清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封建思想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成为时代的主题。
在这种背景下,陈寅恪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以国学为基础,塑造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
二、国学思想的核心观点陈寅恪的国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可以总结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他主张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同时借鉴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点和科学方法,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 中学为体陈寅恪强调,中学为体就是要以儒家经典文化为核心基础,注重传统道德伦理的教育和培养。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才能培养出具有深厚道德品质的人才。
2. 西学为用陈寅恪主张,西方科学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他积极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先进成果,认为西方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值得借鉴和吸收。
通过借鉴西方的学术成果,中国可以更好地走向现代化。
三、国学思想的理论基础陈寅恪的国学思想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1. 经验主义思想陈寅恪的思想追求实证主义的道路,他注重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他主张通过实践和经验获取知识,不拘泥于传统权威的观念,提倡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来获取真理。
2. 批判思维方式陈寅恪注重批判思维方式的运用,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和总结。
他认为,传统文化需要在批判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延续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3. 开放思想陈寅恪持开放思想,主张接纳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优点。
他坚信,传统与现代可以相互融合,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相互借鉴,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进步。
四、陈寅恪的影响陈寅恪的国学思想对中国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
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陈寅恪,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以其独到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而闻名于世。
他的学术探索不仅对中国历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国际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他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和影响等方面对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进行探讨。
一、学术背景与经历陈寅恪于1890年出生在中国福建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在少年时期就对古代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立志成为一名历史学家。
他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拥有深厚的人文和历史学知识。
在学术背景的基础上,陈寅恪开始了他的学术探索之旅。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领域,尤其是宋代的历史和经学。
他对于经典文献的研究十分深入,尤其擅长解读《史记》、《汉书》等古代史书。
陈寅恪的研究方法独特,注重对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分析,同时结合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全面研究,这使得他的学术成果充满了创新和价值。
二、研究方法与贡献陈寅恪历史学家的学术探索主要体现在他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成果上。
他在研究古代史书时,善于发现其中隐藏的历史真相,通过对文字、语言和背景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许多历史事件的真相和背后的原因。
例如他通过对《史记》的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着一些历史事件的伪造和篡改,使人们对这些事件有了新的认识。
陈寅恪还提出了“读史是一种文化探索”的观点,强调历史研究与文化传承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实,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和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他的研究中,他注重对历史事件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力求还原历史本身的文化价值。
此外,陈寅恪的研究还不断拓宽了中国历史学的研究范畴。
他关注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努力将历史研究拓展到全面深入的层面。
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后来的历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的发展和进步。
三、学术影响与价值陈寅恪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学术探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陈寅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学者
陈寅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学者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
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成果上,还包括对历史学科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推动。
一、学术研究成果陈寅恪是中国现代史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他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智慧,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对中国现代史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
他的研究涉及清末民初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
陈寅恪的学术著作影响深远,其中以《陈寅恪文集》最为著名。
这部文集收录了他的多篇重要论文,全面展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
在这些论文中,陈寅恪对中国近代史事件进行了原汁原味的解读,独具慧眼地揭示了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二、学科的发展陈寅恪对历史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他积极倡导历史研究的理性化,提倡对历史事件的实证研究。
他主张历史研究应该超越单纯的理论推测,应该通过翔实的历史调查和文献研究,从客观事实中寻求真正的历史真相。
陈寅恪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对中国历史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学术观点不仅在历史研究者中得到了普遍认同,也激发了后来一代历史学者的研究热情。
他的研究方法为后来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事业的推动除了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陈寅恪还积极参与教育事业的推动。
他曾经在多所大学任教,以自己的学术声望和深厚的学识吸引了众多学生。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鼓励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
陈寅恪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组织工作,促进了学术研究的交流和合作。
他广泛与国内外各界学术人士交流,推动了中国历史学科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结语总之,陈寅恪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位重要的学者。
他在学术研究成果、学科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推动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用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研究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展示了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刻内涵。
劝君免谈陈寅恪
劝君免谈陈寅恪作者:易中天来源:《全国新书目》2010年第11期本书系易中天品人鉴世之杂文集。
品李泽厚、顾准、陈寅恪,鉴既往之公众性文化事件,辩锋犀利、嬉笑怒骂,不屈不挠、一片赤诚。
易中天云,是为书生之傻气。
热了起来的原因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冷和热。
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就一定有原因。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比如国内民众的关心,便多半带有好奇心理。
的确,像陈寅恪这样可以公然不参加政治学习,不接受思想改造,不宗奉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在五六十年代还真没几个。
然而陈先生不但做到了,还基本上安然无恙。
他这颗“刺儿头”不但没被剃掉,反倒是中共高层还对他关怀备至,礼遇有加。
就连饮食起居这类生活小事,也有劳身为“封疆大吏”的陶铸亲子过问,又是送牛奶,又是派护士。
在那个就连陈毅元帅都吃不到苹果的“三年困难时期”,陈家居然“鸡鱼等肴馔甚美甚丰”,让前来探视的老友吴宓感慨不已。
这才真是怪了!于是人们就很想知道,陈寅恪这“瞎老头”受此优待,究竟凭的是什么?疑团很快就因史料的披露而冰释。
原来这陈寅恪并非等闲人物。
他的祖父陈宝箴,未出道时就为曾国藩所器重,后来官居湖南巡抚,是戊戌变法时推行新政的风云人物。
父亲陈三立(散原先生),早年和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号称“晚清四公子”,晚岁则以诗文著称,被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评价为鲁迅之前中国近代文学成就最高者。
在一个重血缘、重门第、重承传、重渊源的国度里,这已经足够让人肃然起敬了。
何况陈寅恪本人也十分了得。
他12岁时就东渡日本,以后又游历欧美十数年,回国后与赫赫有名的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而1925年吴宓举荐他任此教席时他才35岁。
他学问大得吓人,据说外语就懂十几门(也有说二三十种的)。
名气也大得吓人,据说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还专门问起。
英国女王也曾来电问其健康。
论陈寅恪先生的史学境界
论陈寅恪先生的史学境界刘振华 内容提要 作为学者与诗人两种品格兼备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史学研究领域中达到了极高的学术境界。
本文从“最渊博、最有识见”、“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神游冥想真了解”、“以诗证史”五个方面,论述陈先生的史学境界。
这种学术境界渊博、自信、独立、幽远、新颖,是冷静与情感、理性与价值交融之产物。
学术境界作为人生境界的反映,体现着他广博而深刻的人文关怀。
陈寅恪(1890~1969)先生是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史学家。
他在宗教史、西域民族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古典文学史等诸多史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卓越学术成就,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心灵历程、学术个性、道德情操、文化观念、研究方法相关联,而这些,正是构成其高深幽远的史学境界之因素。
“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陈寅恪先生天资聪慧,记忆力强,悟性极高。
早年游学日本、欧美学习社会科学,特别专攻比较语言学。
在此期间,他掌握了包括梵文、藏文、突厥文、西夏文、蒙文、满文、巴利文、拉丁文、波斯文等15种文字。
1925年,清华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提倡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陈寅恪先生即应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他以其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先后讲授佛经翻译文学、西人之东方学之目录学、梵文文法等课程,同时发表了多篇关于佛教文化以及边疆民族史的论文。
他的主要兴趣在唐史和中古民族文化史。
三四十年代,他以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的研究为主,唐史传世之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提出了“关陇集团”、“关中本位政策”等一系列著名论点,立论极为精湛。
陈先生晚年,治学兴趣转移到明清之际,其代表作《柳如是别传》,旁征博引各种文史典籍竟达600种以上,是一部研究明清之际政治史与文学史的宏篇巨著。
陈寅恪先生提出,要把历史学提高到如地质学和生物学一样,使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为此,史学研究必须抱客观主义的态度,以史料为基础和前提。
易中天劝君免谈陈寅恪
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
没错,这些年文坛荧屏上是有不少“历史”,而且上演得轰轰烈烈,风头十足,好像全国人民都有历史癖,也没患过健忘症似的。
然而最走红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又是什么呢?《还珠格格》和《雍正王朝》。
前者已自己坦言是“戏说”,后者则被史学界斥为“歪说”。
历史在文艺作品中能不能“戏说”或“歪说”,这是另一个问题(比如《西游记》就是戏说,《三国演义》则是歪说,或不乏歪说成分)。
但戏说、歪说不等于实说、正说,总归是一个事实。
它们和陈先生以及陈先生所治之史八杆子打不着,也是一个事实。
所以,历史小说和历史剧走红,并不意味着历史学家也会走红,也该走红,何况那历史小说和历史剧还是戏说和歪说?事实上历史学家无论生前身后多半都是很寂寞的。
唐长孺先生曾自撰墓志铭曰:“生于吴,殁于楚,勤著述,终无补”,说的大抵是实话。
一个历史学家可能会因其学术成就而成为文化名人,却很难因此而成为热点人物。
如果成了,那就一定有别的原因,比如吴晗。
陈寅恪也不同于其他一些文化人。
他不是金庸,不曾写过从政治家、科学家到“引车卖浆者流”都人见人爱的新派武侠小说,也没那么多门徒和拥趸。
他的著作,选题既很专门,文字也很古奥,感兴趣的人不多,看得懂的人也不多,感兴趣又看得懂的更是凤毛麟角,哪里会弄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也不是余秋雨,不曾炮制过“香喷喷甜津津有点嚼头,完了还能吹个泡泡”的“文化口香糖”,亦不曾发表过声讨盗版集团的《告全国人民书》。
他的著作才不会被盗版呢!没有哪个小女生或小男生会去买《元白诗笺证》或《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柳如是是谁?是王菲吗?还是田震?陈寅恪又是谁?是汪国真、赵忠祥吗?陈寅恪还不同于吴晗、梁漱溟。
他不曾被指控为“文艺黑帮”的头子,在一夜之间成为全国上下口诛笔伐的对象。
他也不曾在建国之初公然向伟大领袖叫板,以后又在“批林批孔”时公然对抗,宣称“只批林,不批孔”。
关于陈寅恪的历史故事
关于陈寅恪的历史故事
陈寅恪(1890年-1969年),字希元,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
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陈寅恪年幼时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杭州求学期间
成为了历史学者梁启超的学生。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
文化与史学理论方面。
陈寅恪利用史料详实、资料广泛的方法,深
入剖析中国文化的演进和历史的变迁,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独到
的见解。
陈寅恪最著名的研究之一是关于中国经典《红楼梦》的阐释。
他的《红楼梦识微》一书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
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陈寅恪认为,《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文
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缩影和文化的体现。
他的观点对于后
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和解读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历史研究,陈寅恪还深入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国家治理。
他提倡重视教育改革,主张教育应该立足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他
还提出了"大义之辨"的概念,强调国家治理应该坚持仁义道德的原则。
陈寅恪一生致力于研究和教育事业,对于中国学术界和社会影响深远。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学的泰斗。
陈寅恪于1969年逝世,但他的学术成果和思想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开拓了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新局面,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树立了榜样。
陈寅恪的历史故事将永远铭记于中国历史学术的发展史上。
陈寅恪的史学研究近代历史学的重要学者
陈寅恪的史学研究近代历史学的重要学者陈寅恪(1890-1969),字君则,江苏秀水人,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
他在史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杰出的贡献。
本文将从他的学术成就、学术理论与方法以及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对陈寅恪的史学研究进行探讨。
一、学术成就陈寅恪在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他的代表作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青年杂志研究》等。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史学的经典之作,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近三百年的学术历程,形成了独立而精辟的学术观点。
在这本著作中,陈寅恪通过对中国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考察和分析,揭示了中国学术史的演进脉络,对于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陈寅恪对于中国史学的研究也涉及到了古代文化和思想的探讨。
他对中国古代儒学的思想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国社会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古代文化、文献的研究,陈寅恪为史学界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考和研究方法。
二、学术理论与方法陈寅恪的学术理论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他的独立思考和客观分析上。
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学科界限和学派观念,善于从多个学科角度深入思考和研究问题。
他主张在研究过程中要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避免简单化和片面化的观点。
他强调历史学家应该具备深厚的历史素养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并应具备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陈寅恪的学术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考证、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
他注重对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他也非常重视对历史事件的比较研究,通过寻找共性和差异性,深入剖析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
此外,陈寅恪还倡导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即通过对实际历史事实的观察和描述,进行理论的验证和构建。
三、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影响陈寅恪的学术研究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为后来的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没有文凭的大师“被人讲过的我不讲”的陈寅恪(上)
没有文凭的大师“被人讲过的我不讲”的陈寅恪(上)有一位先生,在清华任职时,上课时有“三不讲”:书本上有的我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讲过的我不讲,试想大学老师完完整整的上一节课,能做到三不讲,那得是怎样的治学功夫,难怪陈先生的历史课总是学生爆满,许多外系的学生都来慕名旁听。
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
”吴宓却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由衷佩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大师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个人,就是陈寅恪。
1925年,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
欲聘四位大师,以培养国学之栋梁。
那聘请的第一位导师,乃中国近代史学开创者王国维。
第二位导师,乃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者梁启超。
第三位导师,乃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第四位导师聘请谁呢?吴宓推荐:“陈寅恪可担此任。
”校长曹云祥不知陈寅恪,便问梁启超:“陈寅恪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说:“不是博士,又没著作,这就难了!”梁说:“我梁启超虽然著作等身,但所有著作加一起,不及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曹云祥遂聘陈寅恪为第四位导师。
其实陈寅恪先生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耳濡目染中华传统经典。
祖父乃湖南巡抚陈宝箴,其父乃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
陈三立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并称“晚清四公子”。
1898年,是命运的一年,国家发生了一件大事,陈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1989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垂帘听政,陈宝箴父子因在湖南率先变法,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
陈家父子从此远离政治,一心寄情于诗词。
陈家之大祸,促成寅恪之大幸,在家庭的培养之下,十岁的他遍读典籍,已能出口成章。
12岁,前往“东洋”日本,求学于著名的巢鸭弘文学院,学习“西学”。
1905年,陈寅恪因患足疾,回国治疗,后考入上海复旦公学。
在这,陈寅恪掌握了德语法语。
毕业后便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西洋游学之旅。
政治学家萧公权说:“很多留学生当时为拿到学位而投机,选择院系、课程、论文时往往避难就易,最后虽得了学位,但学问已大打折扣。
高考作文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考作文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 从上世纪 20 年代开始, 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 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
甚至他的名字, 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 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
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 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 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1925 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 研究院”。
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 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 业”的国学人才。
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 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 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 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 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 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
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
而四大导师中最晚 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 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 他因为了解 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 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
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 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 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 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 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
”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
但事 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 36 岁。
一年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
陈寅恪传奇史学泰斗的人生故事
陈寅恪传奇史学泰斗的人生故事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中国史学泰斗。
他以深入研究和宏观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及历史而闻名,为中国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陈寅恪的传奇人生故事,以及他在史学领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
陈寅恪出生在中国江苏省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聪明好学。
他的家庭教育注重培养他的文化修养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求学时期,陈寅恪专注于研究古代文献和历史文化,逐渐形成了独到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
陈寅恪的人生经历也是一段传奇。
他曾留学日本,学习国际关系和哲学,并在东京大学任教。
这段留学时光让他接触到了西方思想,并引发了他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陈寅恪在日本期间,参与了《资治通鉴》的翻译工作,这个项目让他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回国后,陈寅恪致力于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论著,以期纠正历史上的误解和片面观点。
他主张“鉴古知今”,认为只有准确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下和未来。
陈寅恪的史学思想以“批是非,正心术,寻文化之源”为基本特征,他强调历史研究要坚持“实证”和“浪漫”的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陈寅恪的代表性著作包括《热铁道路散记》、《论先秦的国际关系》、《管子与立法的哲学》等。
其中,《热铁道路散记》被认为是中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之一,影响了中国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陈寅恪通过对古代铁路文化的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交通和文化的关联,并提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具有独立的价值和贡献。
陈寅恪对中国史学界的影响和贡献不仅仅局限在他的学术著作上,他更是对整个史学领域的方法和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史实”的考证和“文化”的解读,鼓励史学家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精神。
陈寅恪的史学观点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研究热情。
然而,陈寅恪的学术研究却受到了世事的干扰。
陈寅恪的学术成就有多高?
陈寅恪的学术成就有多高?
陈寅恪(1890-1969)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也是中国学术界历史学、文学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的学术成就非常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研究方面,陈寅恪曾长期致力于对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尤其是宋代文化史和明代文化史。
他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二,文学研究方面,陈寅恪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曾经在《文学改良刍议》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改良”的概念,并强调文学作品应该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
第三,教育事业方面,陈寅恪曾经在多个大学任教,他的教学风格严谨、注重学生思想启发,对学生影响深远。
同时,他还对中国现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四,文化保护方面,陈寅恪十分重视中国古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他曾经发起多个文化保护运动,包括保护古建筑、文物保护等。
总的来说,陈寅恪的学术成就是非常高的,他对中国文化史、文学理论、教育事业以及文化保护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中国现代文化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劝君莫谈陈寅恪陈寅恪学术造诣为达到一定高度
导语:陈寅恪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富盛名的学者之一,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等多个文学身份于一身,更有知名学者赞誉其学
陈寅恪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富盛名的学者之一,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等多个文学身份于一身,更有知名学者赞誉其学问,近三百年来仅其一人,可见才学博古通今,实为集大成者。
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成立创造了近现代中国学术研究之路上里程碑似的影响,研究院秉持着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国学人才为宗旨,大胆引用西学来建设中国的文化。
国学研究院成立之初,聘请了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在研究殷商史上著有成效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毕业远渡重洋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而这最晚到任的第四位导师就是陈寅恪。
虽然当时陈寅恪先生的学术名声并不及前三位导师的名满天下,但他的才学很快令其在清华园里名声大噪。
一位兼顾幽默与博学的老师必定深受学生的喜爱,陈寅恪便将如此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清华园的讲堂上,陈寅恪如此称呼他的学生,“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此话怎讲呢,因为当时四位导师中梁启超是冠有南海圣人之称的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则在晚清末期担任了末代皇帝溥仪的读书先生,故而如今清华园里的学子不正是与康有为有师徒关系,与晚清皇帝有同窗之名了吗?
陈寅恪的课堂在风趣幽默之余,他的广博学识也令学生醉心其中,甚至连清华的教授也来旁听他的课,众人皆称其为“活字典”。
陈寅恪作品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