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说课比赛获奖稿(终审稿)
蒹葭说课稿
《蒹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我是,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蒹葭》我的说课稿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说教材,说课程目标,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
首先是教材:本课《蒹葭》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课《诗经》的第二首,被说是诗经中最为优美的一篇,它虽已时隔千年,却依然有让人读人思考的朦胧美感。
本诗历来被看作是“怀人诗”,全诗一共三章,描写一个青年对意中女子的追求之情。
每章都是八句,一二句写景,点明时间是秋天清晨,地点是芦苇丛生的河边;三四句点明他所思慕的姑娘在水一方;五六句写主人公逆流而上寻觅不得,七八句写主人公顺流而下却可望不可即,使他心急如焚。
诗的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增强了感情的抒发。
本诗历来被看作是“怀人”诗,但第六单元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诗文内涵的生活理想和追求,如将此诗主题仅仅视为怀人,便比较狭窄,我在本课中力求在怀人的基础上对伊人的形象再做拓展。
其次是课程目标:本课的目标设置3点,第一是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包括诗经的地位、概述、六义和语言特点。
并能够熟读成诵。
第二是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解析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并从文中筛选信息寻找依据,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第三是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人性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的重点是朗读,理解文章大意。
难点是对伊人形象的理解。
再次是学情:本班学生两级分化比较严重,优生少,后进生较多,上课经常举手的学生也比较固定,本课我会注意加强对学生回答的整体参与性的关注。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师引导归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接下来是教学过程,主要包括6个环节:自主预习,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总结,反馈。
第一个环节是自主预习:步骤是先让各组组长将白板上写好的重点字词挂到黑板上(加点的字为注音,划线的字为解释)。
选每组中的X号上来写其他人在下面做自主预习部分的练习,之后以教师判,学生判,组长统计全对人数,老师汇总加分的方式完成。
蒹葭说课稿1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
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
《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和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
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感情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
(二)、说教学目标九年级(初三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因此提出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蒹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能力目标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的需要、教学参考的建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这首诗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为:1.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有关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我将结合教学程序设计一起谈。
二、说教学程序的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设置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具体做法是: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及其MTV。
诗经《蒹葭》优秀说课稿
教材简介及分析:《蒹葭》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版初中语文九处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经》两首,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执著之意,感情淳朴、真挚,文字很简单,但作品给予人的美感却极丰富。
同时,诗中主人公对爱情的热烈、执著的追求对九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新奇的情感体验,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生分析:本诗在《关雎》的学习之后,学生对《诗经》的有关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但爱情诗的定位可能会束缚孩子的思维,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准确、鲜明而可感。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
能谈谈诗歌中伊人形象的含义。
品味与赏析诗歌优美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复习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
品味诗歌美的语言,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分析伊人形象,体会优美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伊人的魅力所在。
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的品味诗意。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及背景音乐创设情境,使学生能融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研讨法:在研讨练习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板书课题)(同时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图片和背景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新授:朗读全诗:1、多媒体显示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第12课《蒹葭》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蒹葭》说课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蒹葭》,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蒹葭》选自部编版教材八下第三单元,它是一首文质兼美的爱情诗。
诗人用想象的手法,借助蒹葭这一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一个追求理想爱情的女子形象。
本诗结构严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感饱满,想象丰富;语言朴素自然,意境优美。
学习这首诗,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瑰宝《诗经》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为后面学习其它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1.上《蒹葭》这一堂课前,学生刚学完《关雎》,了解了《诗经》的基本知识,学习了重章叠句、双声叠韵词等知识,重温了押韵、叠词等知识,相当于了解和掌握了诗歌韵律美形成的原因;另外,也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如停顿、拖音等,但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2.青春期的孩子对“歌咏爱情的诗”很感兴趣,抓住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去体会美好的爱,也引导他们较为自然地感受到这不仅仅只是一首“爱情诗”,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生活化。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感知诗歌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感受蒹葭之美,并能正确读写本诗的四个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小组展示等形式,从诵读、想象、分析理解等角度来赏析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形象美。
能通过多种形式背诵,体会诗歌的美好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诵读课文,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分析理解蒹葭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美”的思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读诗了解诗意;品读语言体味美;结合背景理解形象。
蒹葭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诗歌。
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
《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和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
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感情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
(二)、说教学目标九年级(初三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
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因此提出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蒹葭》)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能力目标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的需要、教学参考的建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这首诗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为:1.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有关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我将结合教学程序设计一起谈。
二、说教学程序的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设置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具体做法是: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及其MTV。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蒹葭》说课稿
《蒹葭》说课稿(15分钟授课)[教材分析]《蒹葭》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经》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是一首爱情诗,它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启发学生,营造氛围,激发诗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伊人的形象以及追求者的形象[教学目标]⑴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
⑵能谈谈诗歌中伊人形象的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通过朗读诗歌和讨论,加上教师的引导了解诗歌的内容,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对于“伊人”的追寻。
[教学要点]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诗歌以及接下来提出的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真切感受到了什么”三个问题来理解诗歌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1、再读诗歌(多媒体显示诗歌原文)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蒹葭》这篇文章的注释,那么我们就开始进入诗歌理解的部分,这之前,让我们再读一遍诗歌。
生:(朗读诗歌)师:我们都说,诗中有画……生:画中有诗。
师:那么,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在诗中寻找画面感。
(多媒体显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浩荡的芦苇、一位寻求“伊人”的主人公等等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回答中抓住重点,比如“浩荡”的芦苇,是从哪里知道的,寻求“伊人”的路程是艰苦还是容易等等。
多媒体显示蒹葭苍苍、水中坻、水之湄的图片。
3、引导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理解诗歌(多媒体显示问题:你听到了什么)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幅画,这幅画是朦胧的,美丽的,当置身其中,你还会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诗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流水声,多媒体显示直接描写水的句子。
教师需要通过同学们的回答,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对诗中写水的句子的理解,来讲解主人公对于“伊人”追寻的艰辛的过程。
蒹葭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0号说课者,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蒹葭》。
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蒹葭》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必修的一篇课文,也是初中语文的最后一篇课文,起着总结的作用。
、《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全诗洋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和执着追求。
面对苍苍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觅。
虽历经千辛万苦,但“伊人”始终让人隔河企望,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
全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主人公望穿秋水而又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和翻译;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翻译课文,各种方式诵读课文。
重点的依据:只有了解课文的意思,才能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涵。
2.难点:把握诗词重章叠句的结构,领悟课文深层意蕴。
难点的依据:课文的意蕴较抽象,学生不能完全理解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我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说课稿
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说课稿《蒹葭教学设计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蒹葭》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师生问好)同学们, 2010年2月21日,在德国的莱比锡,举行了一次世界最美之书的评选,参评之书不计其数,最后一举夺魁的是中国古老的《诗经》。
为何我们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作品还受到如此推崇呢?今天我们将有幸走进《诗经》,走进《诗经》中意境很美的一篇——《蒹葭》,(课件1——《蒹葭》)一起去探寻《蒹葭》之美。
(板书1:蒹葭)二、初读正音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生字,争取读得准确、通顺。
好,开始!(巡视,观察朗读情况)2、好了吗?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尝试朗读一下这首诗?生读,请一个同学作简要点评。
(你认为他朗读的字音准确吗?)3、好,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歌虽然短,但是还是有一些字是我们要注意的,老师给大家上了红的颜色,同学们可以轻轻地把这些字念一念。
(课件2)4、好的,接下来我们全班同学都来读一读,蒹葭——三、再读感悟1、不错,很流畅,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再次自由地朗读,争取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生自由朗读。
2、好了吗?大家觉得这首诗怎么样?能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呢?同学谈感受。
四、品味情感1、王国维说:“《诗·兼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此处“风人”即指诗人。
王国维所说的“风人深致”是指《诗经·蒹葭》这篇诗,最能体现诗人深远的情致。
(课件3)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诗歌,去感悟诗歌传达的丰富的情感,思考: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一下。
(课件4:我从感受到情感)预设:思念、惆怅、期待(1)思念之情从之(溯游从之,溯洄从之)——执着追寻,绵长思念(板书:思念)如时机恰当,可简单介绍重章叠句。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不畏艰难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形象勾勒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天亮就来到河边,直到太阳东升,独自一人在河边久久徘徊。
《蒹葭》说课稿 珠街彝族乡中心学校赵中祥
《蒹葭》说课稿珠街彝族乡中心学校赵中祥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这首诗是爱情诗,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
采用了重章覆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情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教学本诗,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
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确立如下:1)记住《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能准确朗读诗歌,并能结合课文注脚说出诗歌意思。
3)能记住《蒹葭》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结合具体诗句说出《蒹葭》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1)能结合具体诗句说出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能结合具体诗句说出《蒹葭》诗歌语言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教材的处理:根据课标及考点要求,对于诗歌,主要是朗读背诵,做到能记住、能默写。
鉴于此,教学中重点放在读记写的训练,而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点拨一下就过了。
二、说教法与学法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
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三、说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朗读《蒹葭》,结合课文注脚扫除字词朗读障碍。
2.创设情境,导入学习:如果说《关雎》的美恰似春江花月,温柔浪漫。
那么《蒹葭》的美又如什么呢?让我们走入《蒹葭》,感悟《蒹葭》之美。
( 边看《蒹葭》边听邓丽娟《在水一方》,导入课文学习。
《蒹葭》获奖课件
诗歌分析
诗歌结构
• 诗歌分为三段:说扁舟、归思、逾黄昏 • 通过情节的进展表达出思念和离愁
语言特点
• 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游子思妇,郁郁而终”等 • 表现了对情感的深刻分析和思考
教育意义
思想内涵
• 表达了对爱情、离别、思念的感悟和描绘 • 呈现出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温馨与柔情
教育启示
• 通过学习诗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 培养学生感悟和理解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蒹葭》获奖PPT课件
《蒹葭》是一首位于《楚辞》中的《九歌》之一,描绘了离愁别绪的主题。 本课件将为你介绍这首古老而优美的诗歌。
蒹葭
简介
诗歌背景
• 主要内容
• 描述一个民间故事 • 两位相爱的年轻人因爱情分离 • 悲伤的心情和思念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之《蒹葭》(教案 说课一等奖)
[原创]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学简案授课人:杨雪梅[教学目的]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初步了解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的有关知识,理解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三、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初步了解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的有关知识,理解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蒹葭诵品悟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学的源头。
二.简介有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的常识。
学生交流预习时查阅的相关资料,了解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的常识。
三.诵诗。
1.看画面听范读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
先播放范读flash课件,只见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她)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
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
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
再深入品味,反复吟诵,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声情并茂,图文并茂的吟诵,让学生心驰神往,深深地沉浸在那绵远的意境之中。
2.学生形式多样诵读此诗。
四.品诗绘诗。
1.把握文意,描述意境。
让一两位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全诗在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驱遣其想象,把无形的文字转换成有形的画面,用语言扩展意境。
九(下)24-2《蒹葭》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蒹葭》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蒹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纯洁真挚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把握诗歌中的人物的形象。
【教学重点】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的情感。
2、把握诗歌中的人物的形象【教学难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蒹葭》这首诗的歌曲,和孩子们一起低声吟唱,优美的歌词,迷人的曲调,将孩子们带入浪漫而美好的情景之中。
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来自哪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学唱它好不好?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1、老师范读,学生圈画,解决生字词。
2、学生自读,相互指正。
3、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老师纠正补充。
4、带上感情齐读,老师点拨。
5、谁能概括总结一下诗歌内容?(这首诗歌为我们描写了一名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三、细读诗歌感受意境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深秋“白露为霜”)2、在一般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这首诗歌也是如此吗?(“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凄美哀伤。
)3、大家能否看出文中所写是一天中哪个时间段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深秋的清晨)4、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芦苇——丛生茂密。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
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成语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清冷孤寂凄美迷离)四、再读诗歌把握形象1、在这样清冷孤寂凄美的氛围中,请大家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并作简要分析。
(①“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③“宛”字,好像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小结: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蒹葭》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蒹葭》说课稿说课稿<蒹葭>一、导语设计创设情境: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明确:是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琼瑶词,邓丽君演唱)。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二、解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蒹葭》。
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三、(一)、学生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
要朗读好诗文,并注意读好它的节奏。
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然后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录音朗读课文。
大家拿好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第二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
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样被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
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
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
蒹葭说课比赛获奖稿
《蒹葭》说课稿文法系冷淑敏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蒹葭》。
我的说课内容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豁然开朗“析”中来,有的放矢“标”导航,精心设计“法”增效,成长进步“思”重要。
即包括了七个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
一、豁然开朗“析”中来——析教材我选用的教材是李冬梅、韩素萍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
《蒹葭》是第一单元诗歌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诗经•秦风》。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执着之意,文字虽简单,却有一种美丽至极,百读不厌之感。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个空灵朦胧,柔婉缠绵的意境。
其主人公形象亦耐人寻味。
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尽了情致。
正是因为《蒹葭》蕴含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于是编者将这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之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篇选编进了教材,作为整本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既想以此作为古典诗词学习的完美开端,又想通过《蒹葭》这一桥梁纽带开启通往《诗经》的艺术大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鉴赏《诗经》等古典诗词奠定良好基础。
二、有的放矢“标”导航——定目标,定重难1、定目标(三维目标)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基于对大纲要求的把握,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感情。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品析、探究和交流,学生能分析诗歌意象、探究诗歌主旨及意境。
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伊人之美、觅求之难,感悟“恋情之深,求索之坚”的精神。
2、定重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诗歌情感,分析诗歌意象,探究“伊人”丰富内涵。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蒹葭-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1)
蒹葭文本分析:这首诗借景起兴,描述追寻意中人而不得的感受。
诗歌的意境朦胧,幻想迷离,引人遐想。
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委婉动人。
《蒹葭》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说:“《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并称赞它的风格“洒落”。
教学过程定为:知晓诗意——品赏诗味——点拨引导——拓展赏析。
教学目标:1、感受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把握“追求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1、掌握“重章叠句”形式特点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2、把握“痴情恋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
2、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诗篇,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板书课题)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1、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
2检查预习:读字音。
2、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和韵律,注意押韵。
(3)分章节演读,读出感情基调。
(读出淡淡的忧伤、惆怅的情感)(4)听录音,评议读得好不好。
三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理解诗的大意。
(2)学生译出诗的大意。
示例:芦苇初出青苍苍,清晨露水变成霜。
伊人呀,你在哪?逆流而上去寻她,道路艰难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四展开想象,描绘诗的意境活动:用一段文字描绘诗歌的意境(画面),体味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
情景示例:那是一个凄清的秋日,在水天相接得水边,一支嶙峋得芦苇将生命得诗意挑亮……五研读欣赏,体会诗情说一说:1 这首诗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2 请你说出最想送给抒情主人公的一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说课比赛获奖稿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蒹葭》说课稿文法系冷淑敏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蒹葭》。
我的说课内容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豁然开朗“析”中来,有的放矢“标”导航,精心设计“法”增效,成长进步“思”重要。
即包括了七个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
一、豁然开朗“析”中来——析教材我选用的教材是李冬梅、韩素萍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
《蒹葭》是第一单元诗歌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诗经?秦风》。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执着之意,文字虽简单,却有一种美丽至极,百读不厌之感。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个空灵朦胧,柔婉缠绵的意境。
其主人公形象亦耐人寻味。
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尽了情致。
正是因为《蒹葭》蕴含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于是编者将这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之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篇选编进了教材,作为整本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既想以此作为古典诗词学习的完美开端,又想通过《蒹葭》这一桥梁纽带开启通往《诗经》的艺术大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鉴赏《诗经》等古典诗词奠定良好基础。
二、有的放矢“标”导航——定目标,定重难1、定目标(三维目标)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生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基于对大纲要求的把握,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感情。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品析、探究和交流,学生能分析诗歌意象、探究诗歌主旨及意境。
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伊人之美、觅求之难,感悟“恋情之深,求索之坚”的精神。
2、定重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诗歌情感,分析诗歌意象,探究“伊人”丰富内涵。
由于本诗的意象内涵丰富,所以把握诗歌主旨以及体味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成为我在短时间内需突破的教学难点。
三、精心设计“法”增效——说方法,说过程(一)说方法:1、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除了常用的讲授、启发、引导以外,主要采用了情境渲染法、诵读品读法和探究研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开展教学。
(1)情境渲染法:一段介绍《诗经》的视频资料,一幅契合诗歌意境的画面,一曲与诗歌风格相吻合的背景音乐,将这些搬进课堂,旨在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既温习旧知,又获得新鲜的视听美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诗歌的美。
(2)诵读品读法:“诗非读不能品也”,“好诗不厌百回读”,文言诗文的教学应该始终扣住一个“读”字,学生诵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教师朗读教学的指导绝不应该停留在“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语气”、“读出感情”等浅而空的层面,而应该立足文本,精选角度,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的指导。
《蒹葭》的音韵美体现在双声叠韵,体现在重章叠句,于是,我指导学生读好韵脚、叠词,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又紧扣一个“从”字,追本溯源,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分析“伊人”形象,感受诗歌缠绵悱恻、含蓄蕴藉的情感美。
(3)探究研讨法:课程教学大纲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在感受了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美之后,我引导学生个性解读诗歌,探究“伊人”的丰富内涵及诗歌主旨,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合作交流,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文化积淀、精神启迪上都有所收获。
2、学法在阐述具体学法之前,我先进行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二年级学生,《蒹葭》一诗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对于《诗经》的基本常识以及《蒹葭》一诗的情感内容已有所了解,且具备一定的诗歌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同时,诗中主人公热烈、执着地追寻伊人对于正值青春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真切的情感体验,或许有不少同学正亲身经历着呢。
不过,对于本诗的主旨,学生大多只界定为爱情诗。
这较大程度束缚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蒹葭》一诗意境空灵朦胧,学生要真正领会其主旨,实属不易。
基于此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通过感受诗歌情感氛围后,自觉进入情境中,想象画面、探究伊人形象,进一步思考主旨,并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小组之间交流意见,构筑更为准确清晰的伊人形象及诗歌主旨,最后以成果展示的方法,表达观点,进行全班交流与探讨。
着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
即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让学生自觉掌握方法,以学生能力为本,自主学习。
下面来说一下我的教学时间安排:《蒹葭》共计2个课时,新课导入5分钟,感受情景氛围20分钟,把握思想内涵及主旨30分钟,点拨艺术特色20分钟,小结作业15分钟。
(二)说教学过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定位为一次寻找美、鉴赏美的旅程。
内容包括“回忆美”、“感受美”、“探究美”、“总结美”四个环节。
“入乎其内”,走进作品,抒情主人公“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上下求索,矢志不渝,只为追寻心中之美——秋水伊人;“出乎其外”,走出作品,我和学生一道,深情诵读,细腻品读,个性解读,追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内涵美”、“意境美”。
首先是新课导入部分,回忆“美”: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因熟悉带来的懈怠,对于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攻效的导入环节,我以一段介绍《诗经》的视频资料——《轻叩〈诗经〉的门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学生在一曲天籁般的音乐熏陶下,在一段段优美的文字感染下,注意力自然而然集中到《诗经》的“美”上来,先温故,以期“知新”。
其次是感受美,感受本诗的情景氛围。
《蒹葭》一诗篇幅简短,却意味深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各层审美心理要素,展开对《蒹葭》的审美接受过程。
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曾发表过唐宋词与MTV的相关言论,其实,欣赏《蒹葭》,又何尝不是犹如欣赏一首MTV呢。
以此为视角,我让学生透过这首诗的语言形式,全面感知它所描述的人物、环境、情节和意境。
在此,指导学生诵读诗歌,通过比读、换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的方式读好韵脚,读好叠词,感受四言句式的节奏,重章叠句的形式,从而领略《蒹葭》的音韵美。
接着紧扣一个“从”字,追本溯源,引导学生细腻品读重点词句,如“在水一方”、“在水之涘”、“在水之湄”等感受伊人美丽朦胧、可望难即的特点,“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又道出了追寻者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及生命不息追寻不止的坚定执着。
至此,看到诗人如此执着的追寻着伊人,学生自然会激起其强烈的同情和共感,即审美情感。
伊人,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啊,既隐身于茫茫的秋水之中,又历历如在眼前;而诗人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凄迷的秋水间四处张望,不停地寻觅着伊人。
似乎,天地万物也为之悄然动容:那瑟瑟的芦苇仿佛在诉说着哀怨的心曲,那未曦的白露仿佛凝聚着失望的目光,那弯曲的河道里仿佛流淌着缠绵的惆怅……由此进入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受到感染、陶醉和净化。
再次,探究美,探究诗歌的思想内涵及主旨。
一首诗的主题思想决定于其中心意象的内涵。
引导学生探究“伊人”形象的丰富内涵,进而把握诗歌主旨。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各抒己见,进一步理解“伊人”形象,对本诗主旨做出创造性的理解。
伊人到底指的是什么仅仅是中学阶段所认为的恋人、情人吗在此,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说是隐居水边的贤人,有的说是思念已久的友人,等等等等。
伊人是一种象征,它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人生无常、精神失落的悲哀等等心灵的回响,都可以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感应。
对于本诗的主旨,解读起来就像是在做“主观性”的填空题一样。
当认同琼瑶所作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认为“伊人”就是佳人、恋人或情人,那么这首诗就是一首思念情人的优美、深婉的爱情诗。
即“求爱说”。
当联系写作背景来读这首诗,会觉得伊人是春秋时代的一位隐居水边的贤人,因而这首诗是一首招贤诗。
即求贤说。
还有讽刺说、诗意不定说、怀人说、朦胧诗说等解读。
学生在充分感受诗歌情感和意境后,创造性地提出“励志说”。
指出“伊人”就是心中追求的梦,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心中的“伊人”指引人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正是我们学院的大学精神“臻于至善”啊。
当我听到这一创造性解读时,欣喜若狂,因为至此,不仅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行云流水般得到落实与突破,而且作为《蒹葭》的二度教学,学生比中学阶段已有更新、更深、更全面、更具创造性的认识!最后,总结美,点拨本诗的艺术特色。
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不难发现,本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1.朦胧美。
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意境。
2.含蓄美。
意在言外、连类无穷的象征格局。
3.音乐美。
一唱三叹、层层推进的美感形式。
寻美至此,学生已经完全走进了诗歌,与两千五百年前的华夏先民产生了情感共鸣,此时再来读诗,学生定能用声音演绎出那回环往复的音韵美与朦胧含蓄的意境美。
朗朗的读书声贯穿了课堂始终。
我期待,下课铃声的响起不是我和学生寻美历程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通过学习《蒹葭》,学生能打开一扇通往《诗经》等古典诗词的艺术大门,能够去“发现美”、“追寻美”、“创造美”、“鉴赏美”。
也正如我自己期待的,我的大学语文课,能多一点点温度和深度,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情感,启迪精神。
这,也正是我心中的“伊人”,我追寻的“美”。
下面是我的教学总结部分:在总结之前,我问了同学两个问题:1.你认为《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2.以《蒹葭》为例,请谈谈你对诗歌中存在的“朦胧美”的看法。
在这里,我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回顾知音乐美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含蓄美意在言外、连类无穷朦胧美虚幻难实、神秘莫测设计思路是:以鉴赏诗歌为角度进行作品分析,先入乎其内,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意境美,再出乎其外,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含蓄美,朦胧美。
清晰、简明地体现了本诗思想内涵及艺术特色。
四、成长进步“思”重要——说教学反思在结束了全部教学内容之后,最后我想谈一下我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既有亮点,也有不足之处。
亮点在于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