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课时》教案3.docx
高中化学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教案 鲁科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教案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教案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教案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化学反应的焓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应焓变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应焓变概念的学习,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
2.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教学过程:“含"意味着贮存、含藏。
也就是说“焓”就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
讨论(1):焓与质量的关系是什么?(2):焓与反应物所处的压强,温度有没有关系?引出:热力学中的标准状况:101kPa,298K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不同,我们通常用“焓变”来表示反应的反应热。
讲述:由于通常状况下,大气压强的变化忽略不计,如果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那么:ΔH= Q P讨论:焓变和反应放热、吸热的关系。
ΔH = H(反应产物)-H(反应物)ΔH 〈 0 反应放出热量放热反应ΔH 〉 0 反应吸收热量吸热反应学生讨论可以得出:(1)同一物质在相同状态下,质量加倍,焓加倍.(2)同一物质,高温状态能量比低温能量高。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学案设计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学习目标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吸热和放热反应的原因。
2.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符号及单位。
3.通过ΔH判断吸、放热反应。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填“不相等”或“相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的变化。
即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时遵守守恒和守恒两个基本定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通常表现为的变化。
【课堂探究】1.定义:,又叫。
2.表示符号:。
3.单位:(或)。
4.放热反应:即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中和反应、燃料的燃烧、生石灰与水化合、铝热反应。
5.吸热反应:即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H2还原CuO的反应、C与CO2反应、CaCO3高温分解、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注意】吸热反应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
如B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
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6.计算方法:(1)ΔH=(2)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0时,为热反应;ΔH>0时,为热反应。
7.注意:在应用焓变时,应注意ΔH的符号。
当ΔH>0时,其“+”号不能省略。
◆随堂测验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2.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4.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A.水由气态变为固态B.ΔH>0的化学反应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5.关于化学反应的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D.化学反应的发生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总焓的是()A.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C.氧化钙与水反应D.碳酸氢铵分解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8.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把试管放入盛有25 ℃的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往其中滴加5 mL稀盐酸。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鲁科版(新课标)】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与焓变◆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介绍的是热化学的一些初步知识,以启发学生从能量角度考虑化学反应问题,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
再联系化学反应的过程,即反应物分子的旧化学键的断裂所需要的能量和生成物分子新化学键的形成所放出的能量,定量讨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说明宏观的反应热和微观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所吸收和放出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通过化学必修2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但系统地研究反应热的问题,这还是第一次。
像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等热化学概念和理论,学生学起来觉得抽象。
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分寸,力求简明、通俗,回避对热化学理论深入的讨论和严格的数学推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反应吸热和放热的原因。
(2)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符号及单位。
(3)了解∆H大小的两种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使学生树立通过观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反应吸热和反应放热的原因。
(2)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符号及单位。
(3)∆H大小的两种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H大小的两种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法、探究法,为学生创设学习、研究的环境:(1)把接受知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2)把探究过程留给学生;(3)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重遵循启发式原则,精心设计知识台阶,减缓知识坡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不断设疑、析疑、解疑,更要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遵守直观性教学的原则。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课时》学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课时)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的定义:,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符号为_______。
注意:焓与物质的聚集状态和温度有关,对同一物质,固态时焓,气态时焓。
因而物质的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都会伴随变化。
2、焓变:。
符号为_______。
单位计算式:△H=3、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热化学研究表明,对于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只转化成,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则该反=∆H,其中:Qp表示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改变。
数学表达式:QP在不变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4、化学反应的焓变示意图①△H= = ①△H= =△H 0 △H 0②反应物稳定还是产物稳定?②反应物稳定还是产物稳定?5、∆H 计算方法∆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例如:ΔH=436 kJ·mol-1+243 kJ·mol-1- 2×432 kJ·mol-1=-185 kJ·mol-1练习: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反馈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1。
2.根据上述信息,计算出2H2(g) + O2(g) = 2H2O(g);△H =6、化学反应焓变的定量描述————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1)、概念: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如: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该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4)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教案(鲁科版选修4)【复习提问】1、什么是反应热?2、什么是中和热?如何测定中和热?【引入新课】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是由于反应前后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而产生的。
能量正如质量一样,也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物质具有的这个能量可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为此,科学家们定义了一个称之为“焓”的物理量,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物理量。
【板书】二、化学反应的焓变(一)焓与焓变【阅读预习】1、焓和焓变分别是用来描述什么的物理量?2、反应焓变与反应热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条件下,该关系成立?【板书】1、焓(H):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
【注意】①焓是一个物理量;②焓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与密度相似【板书】2、焓变(△H):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
是用来描述反应热的物理量。
(1)单位:J•mol—1或kJ•mol—1(2)表达式:△H=H(反应产物) — H(反应物)【学生分析】从能量角度分析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吸热反应:△H>0,即产物的焓(产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吸收能量。
放热反应:△H<0,即产物的焓(产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释放能量。
【板书】△H>0 或“+”反应放热(3)△H△H<0 或“—”反应吸热(4)对于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若只存在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表示为:Q p=△H (Q p为等压反应热)【投影】我们可以借助于反应焓变示意图来理解反应焓变与反应热之间的关系。
焓化学反应中的焓变示意图△H = ∑E(反应产物) —∑E(反应物)【过渡】我们以前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仅表示物质的变化,没有将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表示出来。
如果既要将物质变化表示出来,也要将能量变化表示出来的话我们就要借助于热化学方程式了。
专题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专题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设计化学反应的焓变(2课时)一、教学内容: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必修二第二章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有初步介绍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再认识。
本节以能量变化的一部分——热效应为主线索,首先定义了反应热的概念,并大体介绍了定量测定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使学生对反应热有个初步概念。
然后重点介绍了一种在一定条件(等压、等温)下的反应热——焓变的概念。
其中出于描述一个反应的反应热的需要,本节还对热化学方程式做了详细说明。
在本节学完之后是学生不但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过程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而且打下了化学热力学的初步基础,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方便。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知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2.理解能量变化实质,键能的含义。
3. 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微观和宏观不同角度研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热化学方程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从能量角度比较深刻的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进一步了解化学的研究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基本的化学科学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焓变的概念,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讨论能量变化实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梳理】学点1 化学反应的焓变1.反应热当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温度相同时,化学反应过程中叫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般被称为。
记做,单位用。
△H=∑E(生成物)∑E(反应物)∑E(反应物)>∑E(生成物),反应,△H0为“”值;∑E(反应物)<∑E(生成物),反应,△H0为“”值;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典型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课堂练习1〗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也服从能量守恒定律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高一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教案、教学设计
6.家作业: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包括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计算等,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作业布置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交流分享: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3.深化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等。
2.学生作答: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设计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实验技能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反思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教师进行一个简单的燃烧实验,如点燃镁带,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其中的能量变化。
2.提出问题:为什么镁带在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放出热量?这个现象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有何关系?
3.引发思考:通过)讲授新知,500字
1.知识讲解:介绍化学反应中热效应的定义,区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并解释其能量变化原理。
5.注重思维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精品篇)(3份) 2
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教案滕州二中胡召恒【设计理念】《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对象是对化学感兴趣并将升入大学学习理科的学生,本模块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反应原理,在注重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尽可能为学生介绍学术思想的形成、演变与发展。
本节课首先通过视频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介绍《化学反应原理》的学科观念。
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思考,为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整体设计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着力与构建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体现趣味、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的学习,已经了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具备了本节课科学探究的基础。
通过课下调查发现,学生习惯沿用《化学必修》的学习方法,对文字性的概念仅停留在知道、记住的水平,感到抽象、枯燥无味。
通过和高年级同学交流,大多感到《化学反应原理》较难理解,不知道如何学习本模块内容。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调整了教学思路,把反应热这一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实验展现出来,初步建立探究反应热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反应热的含义及其研究方法。
2.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体会如何实验方法研究反应热。
3.能够从物质变化和化学键的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反应热。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深入体会温度对反应热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认识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反应热的含义、中和热的测定;难点:反应热的含义。
【教学环境】实验、学案、多媒体【教学方法】回顾梳理——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点拨引领——总结归纳——拓展提升【教学过程】1.观察,思考能量的转化形式。
2.用手感觉塑料袋温度的变化情况。
化学键的变化图示1.符号:Q,斜体大写2.单位:J·mol-1或kJ·mol3.规则:+ 仅表示吸热- 仅表示放热4.温度不变巩固练习设计1.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
高二化学(鲁科版)《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教案匹配版】最新中小学课程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 为整数或分数。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微观 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H2(g)+ I2(g)
200 ℃ 101 kPa
2HI(g)
∆H=-14.9 kJ·mol-1
H2(g)+ 12O2(g)
? 2NH3(g) ∆H=-46.1
NH3(g)
32H2(g) +
12N2(g)
交流研讨
32H2(g) + 12N2(g) NH3(g)
32H2(g) + 12N2(g)
NH3(g) ∆H=-46.1 kJ·mol-1 ∆H=-92.2 kJ·mol-1
3H2(g) + N2(g) 2NH3(g) ∆H=-46.1
乙同2学H2(气) + O2(气)
2H2O(液) ∆H=-285.8 kJ·mol-1
在298 K 时,由 1 mol H2(气态)和0.5 mol O2(气态) 反应生成1 mol H2O(液态)放出 285.8 kJ热量
甲同学 H2 + 12O2
H2O ∆H=-285.8 kJ·mol-1
状态需要写吗?
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 的方程式。
H2(g) + 12O2(g)
H2O(l) ∆H=-285.8 kJ·mol-1
物质变化
反应焓变
含义:在298 K时,1 mol H2(g)和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
乙同2H学2(气) + O2(气) 2H2(g) + O2(g)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精品篇)2(3份)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枣庄八中南校考纲解读: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吸热和放热反应。
2、掌握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3、了解中和热和燃烧热。
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实验)。
4、掌握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能灵活运用盖斯定律。
基础回扣: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__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__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________、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________的变化。
2、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_的热量。
(2)焓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恒压条件下,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成热能,焓变等于反应热。
(3)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用一定条件下的焓变表示,符号为ΔH,单位为________(4)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大多数化合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④C和H2O或CO2的反应【注意】①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是否需要加热无关,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O2=CO2),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②浓硫酸、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
因不是化学反应,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是反应热。
③通过反应放热或吸热,可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思考辨析】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3、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4、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课时)
华盛高级中学高二化学备课资料第一周课题: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教学目标:1、了解焓变和键能的关系2、了解热值的概念3、知道盖斯定律,初步掌握应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教学重点:应用键能与焓变的关系计算反应的焓变《复习回顾》1.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1),∆H=-571.6 kJ·mol-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B. 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C. 2个氢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D. 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1/2 O2(g)=H2O(1),∆H=-285.8 kJ·mol-1(g)+ 1/2O2(g) SO3(g) △H=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入2molSO2 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3.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 + 1/2O2(g) = H2O(l);△H=—285.8 kJ/molCO(g) + 1/2O2(g) = CO2(g);△H=—283.0 kJ/molC8H18(l) + 25/2O2(g) = 8CO2(g) + 9 H2O(l);△H=—5518 kJ/molCH4(g) + 2 O2(g) = CO2(g) + 2 H2O(l);△H=—890.3 kJ/mol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H2(g) B.C8H18(l) C.CO(g) D.CH4(g)每克物质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称为热值,其单位为KJ.g-14、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产生热量最多是A、葡萄糖B、淀粉C、羊油D、纤维素一、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1、焓变和键能的关系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能量变化呢?宏观原因:总能量与总能量不同△H=微观原因:化学反应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和过程化学过程中吸收的能量与释放的能量不同。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案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学案一、预习检测热化学方程式是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的 和 同时表示出来的方程式。
二、课堂学习(一)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 同时表示出来的式子。
【例题1】在298K 时,1mol H 2(g)和 O 2(g)反应生成1molH 2O(l),放热。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呢?。
【练一练】在298K 时,2mol H 2(g)和1mol O 2(g)反应生成2molH 2O(l),放热。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写为: 。
【交流讨论】1、能说出下面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吗?①H 2(g)+(g)=H 2O (l) △H(298K)= mol②N 2(g )+3H 2(g)2NH 3(g) △H(298K)= mol2.△H 的单位中 mol —1的含义是什么?【交流研讨】1.已知在298K 时,由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1molNH 3(g)放热,请将下列化学方程式写成热化学方程式。
①23H 2+21N 2===NH 3 ②3H 2+N 2===2NH 3③NH 3 === 23H 2+21N 2 2.已知在298K 时,由1molH 2(g) 和 O 2(g)反应生成1molH 2O(l),放热, 生成1molH 2O(g),放热,两种情况下反应热为何不同?3.归纳讨论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练一练】写出298K 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①在101kPa 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H 2O 放出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并计算4.48L (标准状况)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
②3 mol NO 2(g)与1molH 2O(l)反应生成HNO 3和NO ,放热138kJ 。
③用CO(g)还原1 mol Fe 2O 3(s),放热。
④1 mol 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
2.含NaOH 20.0g 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 =+mol(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 =-mol(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 =+mol(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 =-mol、N 2H 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联想.质疑”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活动探究”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定量实验的基本训练;
(3)通过“交流研讨”等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获取、分析处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4)通过阅读“拓展视野” “资料在线” “方法导引” “追根寻源”等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全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从能量角度比较深刻的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通过进一步了解化学的研究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基本的化学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
盖斯定律及英应用。
教学难点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用品
多媒体教学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讨论:C(s)+l/2O2(g)=CO(g) AHi=?
上述反应在氧气供应充足时,可燃烧生成CCh,氧气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但同时生成部分C02,因此该反应的2\比无法直接测得。
参考P8图思考如何间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
【探究结果】
®C(s)4-l/2O2(g)=CO(g) AHi=?
②CO(g)+1 /2O2(g)=CO2(g) AH2=-283.0kJ/mol
③C(s)+O2(g)=CO2(g) AH3=-393.5kJ/mol
①+②=③,贝1JAH1+AH2=AH3
所以,AH1=AH3・AH2,AHi=-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
【讲述】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儿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这就是盖斯定律。
如何理解盖斯定律?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盖斯定律。
①某人从山下A到达山顶B,无论是翻山越岭攀登而上,还是坐缆车直奔山顶,其所处的
海拔都高了300g即山的高度与A、B点的海拔有关,而与由A点到达B点的途径无关。
②这里的A相当于反应体系的始态,B相当于反应体系的终态,山的高度相当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③如图理解
海技400 m
海拔100 m
反应焙变的计算方法:由盖斯定律可知,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儿个化学方程式相加
减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焰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焰变的代数和。
因此可利用已知化学反应
的热效应,通过代数的加减来求得某一反应的热效应。
但运算时必须注意,欲消去的物质的种
类、状态均应该相同。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
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
应是相同的”。
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 AH =-2983.2 kJ/mol
P(s、红磷)+ +5O2(g)=P4O10(s) AH 二738.5 kJ/mol
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08山东卷)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
是丙烯(C3H6)O
(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
C3H8(g)一一CH4(g)+HC=CH(g)+H2(g) AH i =+156.6kJ/mol
CH3CH=CH2(g)一-CH4(g)+HC=CH(g) AH2=+32.4kJ/mol
则相同条件下,以下反应C3HMg)=CH3CH = CH2(g)+H2(g)的AH尸__________ K J/molo
【答案】+124.2
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有些反应进行得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
这些都给测量反应热造成了困难,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