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1 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统计办法和评价指标。
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风力发电企业发电能力的可靠性评价。
1.2 风力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统计评价包括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和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两部分。
1.3 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以风电机组出口主开关为界,包括风轮、传动变速系统、发电机系统、液压系统、偏航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以及相应的辅助系统。
1.4 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包括风电场内的所有发电设备,除了风电机组外,还包括箱变、汇流线路、主变等,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
2 基本要求2.1 本规程中指标评价所要求的各种基础数据报告,必须尊重科学、事实求是、严肃认真、全面而客观地反应风力发电设备的真实情况,做到准确、及时、完整。
2.2 与本规程配套使用的“风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及相关代码,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编制,全国统一使用。
3状态划分风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状态划分如下:运行(S)可用(A)调度停运备用备用(DR)(R)场内原因受累停运备用在使用受累停运备用(PRI)(ACT)(PR) 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PRO)计划停运不可用(U) (PO)非计划停运(UO)4 状态定义4.1 在使用(ACT)——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在使用状态分为可用(A)和不可用(U)。
4.2 可用(A)——机组处于能够执行预定功能的状态,而不论其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提供了多少出力。
可用状态分为运行(S)和备用(R)。
4.2.1 运行(S)——机组在电气上处于联接到电力系统的状态,或虽未联接到电力系统但在风速条件满足时,可以自动联接到电力系统的状态。
机组在运行状态时,可以是带出力运行,也可以是因风速过高或过低没有出力。
4.2.2 备用(R)——机组处于可用,但不在运行状态。
备用可分为调度停运备用(DR)和受累停运备用(PR)。
《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是指对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和监测的一项规范性文件。
该规程旨在确保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提高发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同时减少故障和维修的次数,降低维修成本。
一、规程的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所有类型和规模,包括独立运行的燃气轮机发电装置和与电力系统相连的燃气轮机发电装置。
二、评价指标和标准1.故障率:评估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和程度。
指标为单位时间内设备故障的次数。
标准:故障率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可用性:评估燃气轮机发电设备能够稳定工作的能力。
指标为设备工作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标准:可用性应高于90%。
3.维修时间:评估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维修所需的时间。
指标为设备因维修而停机的时间。
标准:维修时间应尽量短,且不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4.预防性维修:评估燃气轮机发电设备进行计划性维护的频率和程度。
指标为单位时间内进行预防性维修的次数。
标准:预防性维修应按照设备厂家的建议进行,不超过频率的限制。
三、评价方法和要求1.数据收集和分析:对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包括故障记录、维修记录和工作时间记录等。
要求:数据的收集应准确、全面,可以通过设备自动监测系统或人工记录及时收集相关数据。
2.故障分析:对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要求:故障分析应科学、系统,包括对故障的发生频率、故障的类型、故障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
3.可靠性评价:对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定量评估,以评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
要求:可靠性评价可以采用常用的评价方法,如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增长模型等。
四、监测和改进措施1.设备监测:对燃气轮机发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温度、压力、振动等参数的监测,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
要求:设备监测系统应可靠、准确,故障的报警信息及时准确。
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试行)讲解
1 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统计办法和评价指标。
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风力发电企业发电能力的可靠性评价。
1.2 风力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统计评价包括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和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两部分。
1.3 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以风电机组出口主开关为界,包括风轮、传动变速系统、发电机系统、液压系统、偏航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以及相应的辅助系统。
1.4 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包括风电场内的所有发电设备,除了风电机组外,还包括箱变、汇流线路、主变等,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
2 基本要求2.1 本规程中指标评价所要求的各种基础数据报告,必须尊重科学、事实求是、严肃认真、全面而客观地反应风力发电设备的真实情况,做到准确、及时、完整。
2.2 与本规程配套使用的“风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及相关代码,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编制,全国统一使用。
3状态划分风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状态划分如下:运行(S)可用(A)备用(DR)(R)场内原因受累停运备用在使用(PRI)(ACT)(PR) 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PRO)计划停运不可用(U) (PO)非计划停运(UO)4 状态定义4.1 在使用(ACT)——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在使用状态分为可用(A)和不可用(U)。
4.2 可用(A)——机组处于能够执行预定功能的状态,而不论其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提供了多少出力。
可用状态分为运行(S)和备用(R)。
4.2.1 运行(S)——机组在电气上处于联接到电力系统的状态,或虽未联接到电力系统但在风速条件满足时,可以自动联接到电力系统的状态。
机组在运行状态时,可以是带出力运行,也可以是因风速过高或过低没有出力。
4.2.2 备用(R)——机组处于可用,但不在运行状态。
备用可分为调度停运备用(DR)和受累停运备用(PR)。
4.2.2.1 调度停运备用(DR)——机组本身可用,但因电力系统需要,执行调度命令的停运状态。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全部
包括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和非计划降低出力备
用小时数。
2.8.12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
机组降低出力小时折合成毛最大容量计算的停运
小时数。
D T E
i
i i
GMC
2.8.13 统计台年
一台设备的统计期间小时数或多台设备统计期间
小时数之和除以8760h。
PH PH 对一台设备: UY 对多台设备: UY 8760 8760
强迫停运(FO)
运行(S) 可用 (A) 辅助设备状态 不可用 (U) 非计划停运(UO)
备用(R) 计划停运(PO)
大修(PO1) 小修(PO2) 定期维护(SM)
小结:
可用(A)=运行(S)+备用(R)
不可用(U)=计划停运(PO)+非计划停运(UO) 降出力(UND,运行、备用)=计划降出力(PD) +1---4类非计划降出力(UD) 计划停运(PO)=PO1+PO2+PO3(SM)
全出力备用 (FR)
备用 (R) 降低出力备用 (RUND) 非计划降低 出力备用 (RUD) 计划降低 出力备用(RPD) 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1) 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2) 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3) 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4)
大修停运(PO1)
计划停运 (PO) 不可用 ( u) 非计划停运 (UO) 小修停运(PO2) 节日检修和公用系统计划检修停运(PO3) 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 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 第3类非计划停运(UO3) 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 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
态。
上述1-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称为强迫停运。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202406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202406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价规程是一项重要的规定,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可靠性评价是指通过对发电设备的性能、故障率、维修时间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来评估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设备在使用中是否存在故障的风险,以及故障发生后恢复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
在可靠性评价规程中,首先需要确定评价的范围和目标。
评价范围通常包括发电设备的各个部分,如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等,以及相关的维修设备和备件。
评价的目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具体规定,如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减少故障的发生次数等。
其次,可靠性评价规程的核心内容是指标的选择和分析方法的确定。
在选择指标时,应综合考虑设备的型号、年限、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指标来反映设备的可靠性水平。
常用的指标有故障率、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平均修复时间(MTTR)等。
在分析方法方面,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评价的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
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树分析、可靠性块图法等。
故障树分析是通过分析设备故障的逻辑关系,确定故障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从而评估设备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块图法是将设备拆分成多个子系统,然后通过计算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而求得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最后,可靠性评价规程还应包括对评价结果的处理和使用方式的规定。
评价结果应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示,如故障概率曲线、可靠度曲线等,方便用户进行直观的理解。
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用来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备件的储备计划等,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总之,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价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设备的性能和故障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营者评估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评价需求。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发电设备的可靠性,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拟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价,包括燃油发电机组、水电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等。
第三条发电设备在评价中应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可行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和有效。
第二章评价内容第四条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的技术指标2.设备的寿命3.设备的故障率4.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情况5.设备的在线监测数据6.设备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第五条评价内容应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确定,不能泛用于所有设备。
第三章评价方法第六条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各项指标。
第七条定量评价方法包括:1.设备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的计算,采用统计学方法得出;2.设备的平均故障时间(MTTR)的计算,采用统计学方法得出;3.设备的可靠性指数(RI)的计算,采用可靠性工程方法得出。
第八条定性评价方法包括:1.对设备的维修记录和维修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2.对设备的运行日志和操作记录进行分析和评估;3.对设备的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第九条评价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选择,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和有说服力。
第四章评价流程第十条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收集设备的技术资料和运行记录;2.对设备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3.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4.对设备的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5.根据评估结果,计算设备的可靠性指数和故障率;6.编写评估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评价标准第十一条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第十二条评价标准应具有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特点,能够客观评估设备的可靠性。
第十三条评价标准应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不能一刀切。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四条对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结果应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可用 在使用
机组状态
不可用
停用
运行 备用 计划停运 非计划停运
规程内容介绍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机组状态的划分和定义
运行
全出力 运行
降低出力 运行
计划降低出 力运行
非计划降低 出力运行
第一至第四
类非计划降 低出力运行
规程内容介绍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机组状态的划分和定义
备用
全出力 备用
降低出 力备用
规程内容介绍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容量、电能和时间术语 毛最大容量一般可取机组的额定铭牌
容量。 统计期间小时—设备处于在使用状
态的日历小时数。
规程内容介绍
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状态
●燃气轮机组的状态与常规机组定义相同
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状态
燃气轮机组的基本类型 基本负荷容量和修正容量 填写联合循环机组中汽轮机组含燃机影 响的。事件记录 整套联合循环机组的指标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规程内容介绍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范围和基本要求 状态的划分和定义 状态转变的时间界线和时间记录的规定 容量、电能和时间术语 状态填报的规定
规程内容介绍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评价指标 统计评价范围 数据注册和事件编码 统计评价报告
规程内容介绍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1998年《发电设备统计评价规程 (暂行)》 2001年《发电设备统计评价规程》 正式成为行业标准
概 述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新的《发电设备统计评价规程》由 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概 述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发电设备统计评价规程》 DL/T 793--2001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一、引言发电设备的可靠性是指设备在长期运行中满足其功能要求的能力,是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和稳定的基础。
为确保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本规程制定。
二、评价指标1.设备故障率:指单位时间内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
2.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平均修复时间(MTTR)、可用率等。
3.故障状态分类:依据设备故障类型、影响程度等对设备故障进行分类,如关键故障、重要故障、一般故障等。
4.故障分析和原因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确定故障原因及其影响,为设备维修和改进提供依据。
三、评价方法1.历史记录法:根据设备的历史故障记录,计算设备故障率、可用率等指标。
2.可靠性试验法: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设备进行可靠性试验,获取设备的可靠性数据。
3.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对设备故障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故障模式和效应,为提高设备可靠性起到指导作用。
4.故障树分析(FTA):根据设备故障起因和故障树的逻辑关系,建立故障树模型,确定故障发生的概率和可能性。
四、评价流程1.确定评价对象:明确需要评价的发电设备或系统。
2.收集数据:收集设备的故障记录、维修记录等数据。
3.分析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设备故障率、可用率等指标。
4.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对设备故障进行FMEA分析,确定故障模式和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5.故障树分析:根据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和可能性,建立故障树模型,确定故障发生的可能路径。
6.评价结果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设备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7.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设备的维修、更新等措施。
8.持续改进:根据改进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改进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五、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评价对象和范围。
2.评价方法和流程。
3.评价结果和分析。
4.改进建议和措施。
5.评价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
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引言:一、可靠性评价目标及原则1.目标:对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确定发电机组的可靠性水平,并找出可靠性风险和问题。
2.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客观可信。
(2)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包括发电机组的物理结构、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系统、人员操作等全面因素。
(3)系统性原则:评价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合性。
(4)动态性原则:评价应该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二、可靠性评价内容1.发电机组结构:(1)评估发电机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工艺要求是否满足,如机组本体、冷却系统、机组控制系统等。
(2)评价发电机组的设计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否有安全隐患。
2.电气设备:(1)对发电机组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电机、电缆、开关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性。
(2)评估电气设备的故障率及维修保养情况,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
3.自动控制系统:(1)检查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包括检测仪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
(2)评估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调整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4.人员操作:(1)评价人员操作的规程和流程是否严格执行,是否存在操作失误的风险。
(2)考核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培训情况,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操作能力。
5.环境影响:(1)评估发电机组环境对其可靠性的影响,包括气候、湿度、温度等因素。
(2)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环境因素对发电机组产生不利影响。
三、可靠性评价方法1.文献资料分析:收集有关发电机组可靠性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发电机组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
2.设备检查:对发电机组的各个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外观、电气连接、运行状态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现场测试:对发电机组进行试运行,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其可靠性水平。
4.故障模拟:通过模拟故障情况,检验发电机组的应对能力和故障恢复能力。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培训讲义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培训讲义一、培训目的本规程旨在培训员工对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员工提高对发电设备运行状态的认识和把握,确保发电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二、培训内容1. 可靠性评价概念及重要性- 可靠性评价的定义和意义- 可靠性评价在发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可靠性评价对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的保障作用2. 可靠性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故障统计及分析- 设备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评定设备可靠性水平的方法和工具3. 可靠性评价的管理和改进- 设备故障问题的排查和分析- 设备可靠性指标的持续跟踪和分析- 可靠性改进措施的制定和执行4. 实例分析与讨论- 分析真实案例中的设备故障原因和对策- 培训员工对实际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评估三、培训流程1. 培训前准备- 确定培训时间、地点和人员名单- 准备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相关资料和案例- 确保培训所需设备和场地的准备就绪2. 讲解和演示- 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可靠性评价的具体步骤和操作3. 练习和讨论- 就实际发生的设备故障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 组织员工进行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练习和讨论4. 总结和评价- 总结本次培训内容和重点- 评价员工对可靠性评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收集反馈意见,为今后的培训和改进提供参考四、培训考核1. 培训考核方式- 开展笔试或者实操考核- 评定员工对可靠性评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培训考核结果- 分析考核结果,了解员工的学习情况和需改进的地方- 根据考核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指导和培训计划五、培训总结通过本次培训,员工对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可靠性评价方法,提高发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六、培训延伸为了进一步强化员工对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建议在培训之后进行一些延伸活动和实践,以加深学习效果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统计及评价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发电企业(火电厂、水电厂(站)、蓄能水电厂、核电站、燃气轮电站)发电能力的可靠性评估。
2 基本要求发电设备(以下如无特指,机组、辅助设备统称设备)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本标准指标评价所要求的各种基础数据报告,必须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设备的真实情况。
“发电设备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程序、事件编码、单位代码,由“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编制,全国统一使用。
发电厂(站)或机组,不论其产权所属,均应纳入全国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行业管理。
3 状态划分发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状态划分全出力运行(FS)运行- 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PD)(S) 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1降低出力运行- 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2(IUND) 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3可用- (IUD) 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4(A)全出力备用(FR)备用-(R) 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PD)降低出力备用- 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1(RUND) 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2(RUD) 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3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4在使用-(ACT))大修停运(PO1)计划停运-小修停运(PO2机 (PO) 节日检修和公用系统计划检修停运(PO)3组-- 不可用-状 (U)态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强迫停运(FO)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非计划停运-第3类非计划停运(UO3(UO) 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停用(IACT)辅助设备的状态划分运行(S)可用(A)-备用(R))辅助设备状态- 大修(PO1计划停运(PO)- 小修(PO)2不可用(U)- 定期维修(PO)3非计划停运(UO)4 状态定义在使用(ACT)―设备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本规程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的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体系,以确保发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保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次数和停机时间。
可靠性评价是发电设备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设备性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评价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电力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价,包括发电机组、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各类电气设备和相关系统。
3. 评价内容(1)设备可靠性指标:根据设备的运行数据和历史故障情况,确定各项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时间故障间隔(MTBF)、平均维修时间(MTTR)、故障率等。
(2)可靠性评价方法:采用可靠性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等方法,对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价,识别潜在故障模式和影响因素。
(3)可靠性测试与监测: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可靠性测试和监测,包括振动、温度、电流等相关参数的监测,以及设备的负载试验、开关试验等。
(4)设备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和管理体系,包括设备维护计划、备件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等,确保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4. 评价流程(1)数据采集:整理设备的运行数据、维修记录等相关信息,为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2)可靠性分析:使用可靠性分析方法对设备进行评价,确定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和潜在故障模式。
(3)可靠性测试: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条件,进行相应的可靠性测试,以验证设备的可靠性。
(4)维护管理反馈:针对评价结果,对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包括设备的可靠性评价结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等内容,为设备的管理和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6. 结论依据本规程进行的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可以为设备的管理和运行提供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实施措施根据可靠性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改进建议,开展相应的实施措施是保障设备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价标准
发电可靠性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价是发电可靠性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进一步强化发电可靠性监管工作,促进企业全面提升机组运行可靠性水平,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开展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及组织实施的程序。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大型火电机组。
第二章评价指标第四条本办法采用机组可靠性综合评价系数(GRCF)作为评价指标。
第五条机组可靠性综合评价系数(GRCF)是反映主机综合出力能力的指标,其公式为:GRCF =EAF+ B F +B SF式中,各项的定义见以下说明:(一) EAF为机组等效可用系数。
(二) B F为考虑强迫停运冲击影响的指标。
本办法用强迫停运次数与适当的权重系数的乘积来体现强迫停运对电网的冲击影响,其指标为:B F=-FOT×C F其中,FOT为机组强迫停运次数;C F为强迫停运冲击系数,数值可取0.3%。
(三) B SF为考虑厂内输变电设施所引起的机组停运影响的指标。
本办法将厂内输变电设施的影响所引起的机组停运按照机组发生强迫停运的情况,考虑其对电网的影响。
具体指标公式为:SFOH)B SF=-(SFOT×C F+%100PH式中,SFOT为厂内输变电设施的影响所引起的机组停运次数;C F的定义同上;SFOH为厂内输变电设施的影响所引起的机组停运时间;PH为相应机组的统计期间小时。
第六条当电力供需关系相对紧张时,应当在发电机组评价系数中反映机组在高峰时期的出力能力。
本条规定了考虑机组高峰时期出力能力时发电机组评价系数的计算方法。
(一)基本方法:按照高峰和低谷期间机组不可用事件对电网影响程度不同的原则,对机组评价系数中的各项指标分高峰和低谷时期进行计算,来反映机组在高峰时期的出力能力。
即对高峰时期的不可用事件用高峰影响系数C进行加H权。
高峰影响系数的取值可参考高峰低谷时段负荷率的比值,一般地,可将C取值为1.3。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完整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完整发电设备是指能够将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各种形式。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价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一、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意义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价是指对发电设备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包括设备的性能参数、负载适应性、故障率、补偿措施等。
通过对发电设备可靠性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维护和维修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二、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内容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性能参数评价:包括功率输出、效率、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等参数的评价,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评价,可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是否正常。
2.设备的负载适应性评价:发电设备的负载适应性是指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发电设备能够稳定输出电能的能力。
通过对设备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判断设备的负载适应性是否良好。
3.设备的故障率评价:故障率是指在给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通过对设备的故障率进行评价,可以判断设备的可靠性水平。
通常采用故障率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设备故障事件的记录、统计和分析,计算出设备的故障率。
4.设备的补偿措施评价:发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为了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如备用机组投入、设备维修等。
通过对设备的补偿措施进行评价,可以判断设备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补偿措施的可行性。
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方法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价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统计分析法:通过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设备的各种性能指标,如故障率、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修复时间等。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故障情况和运行状况,评价设备的可靠性水平。
2.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逻辑关系的分析方法,可以分析设备故障事件的原因和影响,通过构建故障树,确定故障的主要原因和可能性,并评估故障的后果和风险。
可靠性术语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统计及评价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发电企业(火电厂、水电厂(站)、蓄能水电厂、核电站、燃气轮电站)发电能力的可靠性评估。
2 基本要求2.1 发电设备(以下如无特指,机组、辅助设备统称设备)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2 本标准指标评价所要求的各种基础数据报告,必须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设备的真实情况。
2.3 “发电设备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程序、事件编码、单位代码,由“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编制,全国统一使用。
2.4 发电厂(站)或机组,不论其产权所属,均应纳入全国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行业管理。
3 状态划分3.1 发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状态划分⎧全出力运行∣ (FS)∣⎧运行-∣⎧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PD)∣ (S) ∣∣⎧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1)∣∣降低出力运行-∣∣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2)∣⎩ (IUND) ⎩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3) ⎧可用-∣ (IUD) ⎩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4)∣(A) ∣∣∣∣∣⎧全出力备用(FR)∣⎩备用-∣∣ (R) ∣⎧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PD)∣⎩降低出力备用-∣⎧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1)∣ (RUND) ⎩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2)∣ (RUD) ∣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3)∣⎩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4)∣⎧在使用-∣∣(ACT) ∣∣∣∣∣⎧大修停运(PO1)∣∣⎧计划停运-∣小修停运(PO2)机∣∣∣ (PO) ⎩节日检修和公用系统计划检修停运(PO3)组∣∣∣--∣⎩不可用-∣状∣ (U) ∣态∣∣⎧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强迫停运(FO)∣⎩非计划停运-∣第3类非计划停运(UO3)⎭∣ (UO) ∣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停用(IACT)3.2辅助设备的状态划分⎧运行(S)⎧可用(A)-∣∣⎩备用(R)辅助设备状态-∣⎧大修(PO1)∣⎧计划停运(PO)-∣小修(PO2)⎩不可用(U)-∣⎩定期维修(PO3)⎩非计划停运(UO)4 状态定义4.1在使用(ACT)―设备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发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全出力运行(FS)
运行 (S) 降低出力运行 (IUND)
计划降低 出力运行(IPD) 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1) 非计划降低 出力运行 (IUD) 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2) 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3) 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4)
可靠性管理体制:三个层面
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委员会(非常设机构)其主 要任务协调电力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研究提 出开展好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要建议, 负责评审有关重要规范制度。
电监会可靠性中心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具
体工作。
电力企业负责开展本企业和所辖范围的可靠性管
理工作。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世界电力可靠性的发展
1968年,成立了美国电力可靠性协会 (NERC)。
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电力工业无
一例外开展了可靠性,可靠性是电力工业
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和现代化生产
相是适应的更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方法。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我国电力可靠性的发展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大修停运(PO1) 计划停运 (PO) 不可用 ( u) 非计划停运 (UO)
小修停运(PO2)
节日检修和公用系统计划检修停运(PO3) 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 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 第3类非计划停运(UO3) 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 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
发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可靠性基本概念 二、电力可靠性的发展 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是为了确定、评估和提高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而制定的一项规程。
可靠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设备在特定条件下正常运行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确定设备在不同条件下故障的可能性和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
首先,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需要明确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这包括确定要评估的设备类型、系统组成、运行条件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这包括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如故障率、平均寿命等)和评价方法(如可靠性分析、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等)。
其次,在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中需要明确评价的过程和流程。
这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评价结果的输出和报告形式。
评价过程需要包括设备的可靠性分析、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故障树分析等方法,以确定设备故障的原因和可能性。
另外,在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中还需要考虑评价的时间和频率。
对于已经运行的设备,可以进行定期的可靠性评价,以识别可能的故障和改进措施。
对于新建设备,可以进行可靠性评估,以确定设备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中需要明确评价结果的应用和措施。
评价结果可以用于设备维护和改进计划的制定,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评价结果也可以用于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以提前采取维修和更换措施,避免设备停机和故障造成的损失。
总之,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是为了评估和提高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而制定的一项规程。
它需要明确评价的范围、内容、过程和流程,确定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设备维护和改进计划的制定。
通过可靠性评价,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和停机造成的损失。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全部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全部发电设备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可靠性对于保障电力供应和运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发电设备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规范。
下面将介绍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的全部内容。
一、引言二、术语和定义本章节定义了与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包括可靠性、故障率、失效率等。
三、可靠性评价指标本章节介绍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故障次数、故障率、失效率、平均维修时间等。
每个指标都给出了计算公式和评价方法。
四、数据采集和分析本章节详细介绍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中所需的数据采集方法和分析技术。
包括故障记录的收集、故障统计的分析、故障模式的识别等。
五、可靠性评价方法本章节介绍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的方法,包括故障树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可用性分析等。
每个方法都给出了详细的步骤和应用案例。
六、可靠性改造和预防维护本章节介绍了发电设备可靠性改造和预防维护的方法和技术。
包括设备更新、故障预警系统的建立、定期维护等。
七、应急处理和故障处理本章节介绍了在发电设备故障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和故障处理措施。
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故障排查与修复等。
八、质量控制和管理本章节介绍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
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检验和测试方法的规定等。
九、可靠性评价报告本章节介绍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报告的撰写要求和内容,包括评价结果的总结、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改进建议等。
十、附则本章节对本规程的使用说明、修订要求和实施指导进行了说明。
以上就是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的全部内容。
通过对可靠性评价指标、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价方法、改造和维护等方面的规范,可以提高发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发电设备可靠性得统计及评价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得所有发电企业(火电厂、水电厂(站)、蓄能水电厂、核电站、燃气轮电站)发电能力得可靠性评估。
2基本要求2、1发电设备(以下如无特指,机组、辅助设备统称设备)可靠性,就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得能力。
2、2 本标准指标评价所要求得各种基础数据报告,必须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设备得真实情况。
2、3 “发电设备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程序、事件编码、单位代码,由“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编制,全国统一使用。
2、4 发电厂(站)或机组,不论其产权所属,均应纳入全国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行业管理。
3 状态划分3、1发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状态划分⎧全出力运行∣(FS)∣⎧运行—∣⎧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PD)∣(S)∣∣⎧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1)∣∣降低出力运行-∣∣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2)∣⎩(IUND) ⎩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3)⎧可用-∣ (IUD)⎩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4)∣(A) ∣∣∣∣∣⎧全出力备用(FR)∣⎩备用-∣∣(R) ∣⎧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PD)∣⎩降低出力备用—∣⎧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1)∣(RUND)⎩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2)∣ (RUD)∣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3)∣⎩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4)∣⎧在使用—∣∣(ACT)∣∣∣∣∣⎧大修停运(PO1)∣∣⎧计划停运—∣小修停运(PO2)机∣∣∣(PO) ⎩节日检修与公用系统计划检修停运(PO3)组∣∣∣—-∣⎩不可用-∣状∣ (U)∣态∣∣⎧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强迫停运(FO)∣⎩非计划停运-∣第3类非计划停运(UO3)⎭∣ (UO) ∣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停用(IACT)3、2辅助设备得状态划分⎧运行(S)⎧可用(A)—∣∣⎩备用(R)辅助设备状态-∣⎧大修(PO1)∣⎧计划停运(PO)-∣小修(PO2)⎩不可用(U)—∣⎩定期维修(PO3)⎩非计划停运(UO)4状态定义4、1在使用(ACT)―设备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得状态。
在使用状态分为可用(A)与不可用(U).4、1、1可用(A)-设备处于能够执行预定功能得状态,而不论其就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能够提供多少出力。
可用状态包含运行(S)与备用(R)。
a)运行(S)-对于机组,指发电机或调相机在电气上处于联接到电力系统工作(包括试运行)得状态,可以就是全出力运行,计划或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对于辅助设备,指磨煤机、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与高压加热器等,正在(全出力或降低出力)为机组工作。
b)备用(R)-设备处于可用,但不在运行状态.对于机组又有全出力备用、计划及各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之区分.c)机组降低出力(UND)-机组达不到毛最大容量运行或备用得情况(不包括按负荷曲线正常调整出力)。
机组降低出力可分为计划降低出力与非计划降低出力。
计划降低出力(PD)—机组按计划在既定时期内得降低出力.如季节性降低出力,按月度计划安排得降低出力等.机组处于运行则为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PD);机组处于备用,则为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PD).非计划降低出力(UD)-机组不能预计得降低出力。
机组处于运行则为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状态(IUD);机组处于备用,则为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状态(RUD)。
按机组降低出力得紧迫程度分为以下4类: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UD1)-机组需要立即降低出力者;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UD2)-机组虽不需立即降低出力,但需在6h内降低出力者;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UD3)—机组可以延至6h以后,但需在72h时内降低出力者.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UD4)-机组可以延至72h以后,但需在下次计划停运前降低出力者.4、1、2不可用(U)—指设备不论其由于什么原因处于不能运行或备用得状态。
不可用状态分为计划停运与非计划停运。
a)计划停运(PO)-指机组或辅助设备处于计划检修期内得状态(包括进行检查、试验、技术改革、换装核燃料,或进行检修等而处于不可用状态).计划停运应就是事先安排好进度,并有既定期限.对于机组计划停运分为大修(PO1)、小修(PO2)、节日检修与公用系统计划检修(PO3)三种.对于辅助设备计划停运分为大修(PO1)、小修(PO2)、与定期维护(SM)三种。
b)非计划停运(UO)—指设备处于不可用(U)而又不就是计划停运(PO)得状态。
对于机组,根据停运得紧迫程度分为以下5类: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机组需立即停运或被迫不能按规定立即投入运行得状态(如启动失败).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机组虽不需立即停运,但需在6h以内停运得状态。
第3 类非计划停运(UO3)-机组可延迟至6h以后,但需在72h以内停运得状态.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机组可延迟至72h以后,但需在下次计划停运前停运得状态.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计划停运得机组因故超过计划停运期限得延长停运状态。
上述第1~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称为强迫停运(FO)。
4、2停用(IACT)-机组按国家关政策,经规定部门批准封存停用或进行长时间改造而停止使用得状态,简称停用状态.机组处于停用状态得时间不参加统计评价.5状态转变时间界线与时间记录得规定5、1状态转变时间得界线5、1、1运行转为备用或计划停运或1~4类非计划停运:以发电机与电网解列时间为界.5、1、2备用或1~4类非计划停运转为运行:以发电机并网时间为界.5、1、3计划停运或1~5类非计划停运转为备用,以报复役交付调度得时间为界。
5、1、4计划停运或第5类非计划停运转为运行,以报复役前得最近一次并网时间为界。
5、1、5计划停运转为第5类非计划停运:以开工前主管电力公司批准得计划检修工期为界。
5、1、6备用或1~4类非计划停运转为计划停运:以主管电力公司批准得时间为界。
5、1、7备用或计划停运或1~5类非计划停运转为第1类非计划停运:以超过现场规程规定得启动时限或调度命令得并网时间为界,并计启动失败一次;在试运行与试验中发生影响运行得设备损坏时,以设备损坏发生时间为界。
5、1、8备用转为第4类非计划停运以批准检修工作开始时间为界。
5、1、9辅机状态得转换时间以运行日志记录为准。
5、2时间记录得规定5、2、1设备状态得时间记录采用24h制。
00:00为一天开始,24:00为一天之末。
5、2、2设备状态变化得起止时间,以各级调度部门得记录为准.5、2、3机组非计划停运转为计划停运只限于该机组临近计划检修且距原计划开工时间―大修在60d以内小修在30d以内,经申请且征得上级生产技术部门同意与调度批准,方可转为计划停运。
填报按下述规定:自停运至调度批准前记作非计划停运;从调度批准时起至机组交付调度(运行或备用)止,为计划停运。
5、2、4新建机组可靠性统计评价从首次并网开始.6容量与电能术语定义6、1毛最大空量(GMC)-一台机组在某一给定期间内,能够连续承载得最大容量.一般可取机组得铭牌额定容量(INC),或经验证性试验并正式批准确认得容量。
6、2毛实际发电量(GAAG)-机组在给定期间内实际发出得电量。
6、3毛最大发电量(GMG)-机组在给定期间内,连续按毛最大容量运行所应发出得电量.6、4机组降低出力容量(UNDC)-机组在降低出力状态时实际能达到得最大连续出力(AC)与毛最大容量(GMC)得差值。
其数学表达式为:UNDC=GMC-AC或UNDC=INC-AC6、5供热机组得铭牌额定容量(INC)按纯凝汽式工况或额定供热工况下得额定电功率得较大值计算.6、6时间术语定义如下.6、6、1运行小时(SH)—设备处于运行状态得小时数。
6、6、2备用小时(RH)-设备处于备用状态得小时数。
6、6、3计划停运小史(POH)-设备处于计划停运状态得小时数。
计划停运小时按状态又可分为下列4类。
a)大修停运小时(POH1)-设备处于计划大修停运状态得小时数。
b)小修停运小时(POH2)—设备处于计划小修停运状态得小时数。
c)节日检修与公用系统计划检修停运小时(POH3)-在法定节日: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期间,机组计划检修状态下得停运小时数或公用系统进行计划检修时,对应停运机组得停运小时数.d)定期维护小时(SM)—辅助设备处于定期维护状态下得停运小时数。
6、6、4非计划停运小时(UOH)—设备处于非计划停运得小时数。
a)非计划停运小时按状态定义可分为下列5类:第1类非计划停运小时数(UOH1)-机组处于第1类非计划停运状态得小时数;第2类非计划停运小时数(UOH2)-机组处于第2类非计划停运状态得小时数;第3类非计划停运小时数(UOH3)-机组处于第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得小时数;第4类非计划停运小时数(UOH4)-机组处于第4类非计划停运状态得小时数;第5类非计划停运小时数(UOH5)-机组处于第5类非计划停运状态得小时数;b)非计划停运小时(UOH)-机组在统计期内发生得所有各类非计划停运小时之与,即UOH=UOH1+UOH2+UOH3+UOH4+UOH5或 UOH=UOHi(式中i=1~5)6、6、5强迫停运小时(FOH)-机组处于第1、2、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得小时数之与。
FOH=UOH1+UOH2+UOH3或FOH=UOH i(式中:i=1~3)6、6、6统计期间小时(PH)-设备处于在使用状态得日历小时数。
6、6、7可用小时(AH)—设备处于可用状态得小时数。
可用小时等于运行小时与备用小时之与,用公式表示为:AH=SH+RH6、6、8不可用小时(UH)-设备处于不可用状态得小时数。
不可用小时等于计划与非计划停运小时之与或统计期间小时与可用小时之差.用公式表示为:UH=POH+UOH=PH-AH6、6、9机组降低出力小时(UNDH)—机组处于降低出力状态下得可用小时数。
a)机组降低出力运行小时(IUNDH)—机组处于降低出力状态下得运行小时数.b)机组降低出力备用小时(RUNDH)-机组处于降低出力状态下得备用小时数。
6、6、10计划降低出力小时(PDH)-机组处于计划降低出力状态下得可用小时数。
a)计划降低出力运行小时(IPDH)-机组处于计划降低出力状态下得运行小时数。
b)计划降低出力备用小时(RPDH)-机组处于计划降低出力状态下得备用小时数。
6、6、11非计划降低出力小时(UDH)-机组处于非计划降低出力状态下得可用小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