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考专题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重点、难点、热点专项解析—遗传的分子基础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重点、难点、热点专项解析—遗传的分子基础高考感知课标要求——明考向近年考情——知规律5.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5.2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5.3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5.4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5.5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5.6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2023·浙江)遗传信息的翻译、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2023·海南)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遗传信息的转录;(2023·全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2023·海南)表观遗传;(2023·山东)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表观遗传;(2023·山东)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2023·山东)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DNA分子中碱基的相关计算、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2023·湖南)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2023·湖南)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2023·浙江)中心法则及其发展;(2023·广东)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酶的本质、中心法则及其发展;(2023·北京)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基因工程在农牧业、制药及环境等方面的应用;(2023·广东)细胞的衰老、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命题趋势1.考查题型:多以选择题呈现。
2.命题趋势:遗传的分子基础多为遗传物质的实验探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实例分析与实验探究。
2020年高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附答案)一、基因的本质1.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的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A. 孟德尔的假说认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B. 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DNAD. 在赫尔希等的实验中若用32P只标记噬菌体,在其子代中含32P的噬菌体若占1/8,则含31P的就占7/8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后,DNA分子中嘧啶碱基的比例会发生改变B. 将S型细菌的DNA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大都光滑C.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过程中,R型细菌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 该实验还需设置不加S型细菌DNA的对照组以及加入S型细菌其他成分的实验组3.某科研小组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时间与放射性强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图所示曲线A,B 分别是不同放射线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的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充分搅拌可使所有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 实验过程中被侵染的细菌基本未发生裂解,故曲线A 上清液中35S 的放射性不能达到100%C. 若搅拌4 min 时被侵染的细菌放射性强度下降,则曲线B上清液中32P 的放射性会增强D. 若搅拌时间适宜,该实验能够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4.若想充分利用表中提供的材料制作DNA 片段模型,则还需准备脱氧核糖的塑料片数目是()A. 20B. 32C. 40D. 525.下列有关DNA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根据DNA衍射图谱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呈双链B. 通过DNA酶处理叶绿体,发现细胞质DNA的存在C.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D. 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6.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与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结构如图所示。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
第02题遗传的分子基础1.(2019全国卷Ⅰ·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翻译过程。
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氨基酸为原料,产物是多肽链,场所是核糖体。
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不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①错误、③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核酸的干扰,④、⑤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 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因此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②错误。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9天津卷·1)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A.DNA复制的场所B.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C.分泌蛋白的运输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答案】A【解析】DNA复制需要DNA模板、原料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和DNA聚合酶,A正确;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开始翻译mRNA上的密码子,需要tRNA运输氨基酸,不需要脱氧核苷酸,B错误;分泌蛋白的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形成囊泡运到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小泡,运到细胞膜,胞吐出去,与脱氧核苷酸无关,C错误;细胞膜脂质的流动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无需脱氧核苷酸,D 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A。
3.(2019江苏卷·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总复习讲解课件: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
(2)细胞内DNA分子复制时需要引物,该引物为一段单链的RNA分子。
知识归纳 DNA结构及复制中的相关计算
T2噬
菌体
侵染 大肠 实验过程 杆菌 及结论
的实 验 (赫 尔希 和蔡
(1)保温的目的是使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2)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T2噬菌体 和大肠杆菌分离。(3)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 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1)
斯) 误差 分析 (2)
小表达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14C和18O对 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进行标记,原因是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中
都含有这两种元素 ;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35S和32P标记同一T2噬菌体, 原因是 检测时无法区分放射性物质的种类 。
二、DNA的结构与复制 1.DNA的结构
表观遗传
(1)概念: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 现象。 (2)原因: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或乙酰化等。 (3)特点:可遗传性;碱基序列不变性;可逆性(如被甲基化修饰的DNA可发生去甲 基化)
肺 炎 链 球 艾弗里 菌 及其同 的 事的转 转 化实验 化 实 验
过程 结论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T2噬菌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2021-2024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11.(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某团队从下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
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A.①和④B.②和③C.②和④D.④和③【答案】C【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为了区分DNA和蛋白质,可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根据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说明亲代噬菌体的DNA被32P标记,根据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说明第二组噬菌体的蛋白质被35S标记,即C正确,ABD错误。
2.(2022·湖南·高考真题)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答案】C【解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合成新的噬菌体DNA,A正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T2噬菌体会用自身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等来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B正确;噬菌体在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C错误;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然后通过转录,合成mRNA 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翻译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侵染过程中会发生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D正确。
3.(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用同时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B.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C.离心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 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实验过程中需单独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A错误;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B错误;大肠杆菌的质量大于噬菌体,离心的目的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C正确;该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九)——遗传分子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二、三节内容)一、基础知识填空(一)核酸是遗传物质1、染色体由、和少量组成,其中蛋白质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2、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S型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上能长成光滑的,S型细菌的菌体外有,使菌体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
3、遗传的基本功能单位——基因,就是一段有功能的,在大多数生物中是一段,而在RNA病毒中则是一段。
RNA病毒有(举例)(二)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1、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在分子结构和生物合成方式上,满足了和的双重要求。
DNA由两条长链按方式盘旋成双螺旋。
DNA分子中A和T分子数相等,G和C分子数相等,但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这就是法则。
2、和通过形成键,交替连接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
两条主链的碱基互补配对,通过连接。
越多,DNA结构越稳定。
3、不同染色体中DNA不同,原因是数量不同、碱基的不同。
(三)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1、细胞中DNA复制是以亲代的一条DNA链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另一条具有互补碱基的新链,复制出的DNA分子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因此细胞中DNA的复制被称为。
2、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是DNA复制模式的基础,复制时,在酶的作用下,两条链的碱基之间的断开,碱基出来,形成了两条模板链,再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吸引含有互补碱基的核苷酸,最后相邻核苷酸的和之间形成,产生一条子链。
DNA复制是一个合成过程(因此需要合适的温度),同时需要。
DNA复制过程使得亲代的传递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前后代遗传信息的。
3、DNA复制时母链不断解旋,子链逐渐合成,具有特点。
二、判断题()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大多数能检测到放射性。
()2、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4、肺炎链球菌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遗传的分子基础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核糖核酸酶P是一种催化tRNA前体加工的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核糖核酸酶P()A.与tRNA的组成元素不同B.能水解产生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C.仅存在于真核细胞中D.催化水解碱基与核糖间的化学键2.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与rRNA组装成核糖体。
当大肠杆菌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时,核糖体蛋白可通过结合到自身mRNA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抑制自身mRNA的翻译。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核糖体蛋白的基因转录完成后再翻译B.同一个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可能不同C.核糖体与mRNA结合后逐次阅读遗传信息,直至读取到终止密码子结束D.核糖体蛋白的结合特点,维持了RNA和核糖体数量平衡,减少了物质与能量浪费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的直径不同B.DNA的多样性体现在每一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C.DNA分子中A—T碱基对所占的比值越大,其热稳定性越高D.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嘌呤碱基数目与嘧啶碱基数目相等4.为了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是DNA,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并让其去侵染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14C和18O代替35S和32P对T2噬菌体进行标记B.35S组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用标记好的T2噬菌体去侵染肺炎链球菌可得到相同的结论D.整个实验中在标记噬菌体阶段,需用含35S或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5.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有些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有些基因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TP合成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B.输卵管细胞中可检测到血红蛋白mRNAC.细胞的分化取决于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D.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来控制生物的性状6.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的热稳定性与C—G碱基对的比例有关B.不同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方式存在差异C.环状DNA分子中的每个五碳糖都同时连接2个磷酸基团D.一个DNA分子每条单链中A+T占该单链全部碱基比值一般相同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1.碱基家族添了新成员,科学家合成了P、B、Z、S四种新的碱基,它们的配对原则是Z配P,S配B,并都是通过三个氢键连接。
高考生物选择题提速练:(4)遗传的分子基础
(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
【A组】 1.(2022·湖南,2)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 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 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
√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
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
123456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合成新的 噬菌体DNA,A正确;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T2噬菌体 会用自身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等来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B正确;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C错误; 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合成蛋白质,D正确。
√C.白化病和黑尿病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
物体的性状 D.图中代谢过程说明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
因控制
123456
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因此人体中并非所有细胞都含酶B, A正确; 由图可知,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发生改变,尿黑酸不能转化为乙酰乙 酸,从而会导致患黑尿病,B正确; 白化病和黑尿病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错误。
√D.可以用改造的温和噬菌体作为运输基因的载体
123456
溶源菌DNA是环状分子,能和蛋白质组成复合物,如DNA复制时, DNA聚合酶可与模板链结合,A错误; λ噬菌体的核酸为DNA,初步水解可以产生4种核苷酸,B错误; 子代噬菌体由复制产生的噬菌体DNA和噬菌体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 组装而成,核酸中不含有细菌的基因,故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不可能 含有溶源菌的全套基因,C错误; 运输基因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等,可以用改 造的温和噬菌体作为运输基因的载体,D正确。
高考生物学常见必考的考点清单——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考生物学常见必考的考点清单——遗传的分子基础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5.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是:将DNA、蛋白质等组成生物的各种物质分离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6.DNA分子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7.科学家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采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8.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9.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有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10.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1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主要载体是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基因。
12.RNA与D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在于:RNA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DNA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13.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14.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来决定。
15.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不止61种,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16.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17.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指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18.加热并没有使DNA完全失去活性: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遗传的分子学基础一、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一)DNA是遗传物质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区别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思实验(提出“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真核生物(含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含DNA和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病毒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含DNA或RNA)(二)“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
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氧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
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
(三)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R型:菌体无多糖类的荚膜;菌落表面粗糙;不会使人或小鼠患病S型: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菌落表面光滑;使人和小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2、格里菲思实验(1928年)结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3、艾弗里实验(20世纪40年代)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实验(1952年))1、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60%是蛋白质,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40%是DNA,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2、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3、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的大肠杆菌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大肠杆菌保温:使亲代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使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35S组: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细菌裂解,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无35S32P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细菌裂解,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有32P实验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4、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复制与合成、组装、释放二、DNA的结构(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二)DNA的结构特点1、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高三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专题复习: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D [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要足够长,以使底物完全水解,A错误;步 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 错误;步骤④中,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C错误;S 型细菌有荚膜,菌落光滑,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粗糙。步骤⑤中,通过涂 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出现S型细菌,D正确。]
20.除了DNA甲基化外,构成染色体的 组蛋白发生甲基化 、 乙酰化 等修饰 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必修2 P74相关信息)
[真题易错·辨析清] 1.判断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的正误 (1)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021·广东卷)(√) (2)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021·全国Ⅱ 卷)(√) (3)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2020·全国卷Ⅱ)(×) (4)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 DNA复制的场所。(2019·天津卷)(√) (5)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噬菌体DNA的合成 原料来自大肠杆菌。(2019·江苏卷)(√)
4.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在每个实验组中 特异性地除去某一种物质 ,从而鉴定出 DNA 是遗传物质。在实际操作过 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彻底去除细胞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必修2 P46思考·讨 论2)
5.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 细菌培养技术 、物质的 提纯和鉴 定技术 等。赫尔希采用的技术手段有 噬菌体培养技术 、 同位素标记技 术 ,以及 物质的分离和提取技术 等。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 为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必修2 P46思考·讨论3)
17.囊性纤维化机理:编码CFTR蛋白(一种转运蛋白)的基因 缺失了3 个碱基 ,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 苯丙氨酸 ,进而影响了CFTR蛋 白的空间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 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必修2 P72正文)
高考 生物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含答案解析)
[重温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Ⅱ)。
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 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核心考点 1遗传物质的探究1.理清两个经典实验的探索过程(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DNADNA 是遗传物质S 型细菌荚膜多糖蛋白质+R 型细菌――→相互对照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DNA +DNA 酶(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提醒(1)格里菲思转化实验没有具体证明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3)S型活细菌才具毒性,切不可认为S型细菌的DNA使小鼠致死。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5)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352.“两看法”解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同位素标记问题3.比较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1)相同点:都营寄生生活,遗传物质均为DNA。
(2)不同点①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具有独立的物质和能量供应系统。
②噬菌体:为非细胞结构的细菌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增殖。
设计1围绕遗传物质的探索考查理解能力1.(2017·全国Ⅱ,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2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2B.T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2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噬菌体的核酸中2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2答案C解析T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2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T噬菌体病毒颗2粒内不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需要借助宿主细胞来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ATP,所以培养基中的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噬菌322体的核酸中,C正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相同,2前者是RNA病毒,后者是DNA病毒,D错误。
高三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
高三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高三生物学教学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而遗传学中的分子基础是遗传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下面是关于高三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的描述。
1. DNA的结构DNA是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全名为脱氧核糖核酸。
DNA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每条链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腺嘧啶)交替排列而成。
2. DNA复制DNA复制是指DNA分子自我复制的过程。
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中,DNA的复制是一个关键过程。
复制过程中,DNA的两条链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
3. RNA的种类和功能RNA是核酸的另一种形式,全名为核糖核酸。
根据功能和构成基元的不同,RNA可分为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 (rRNA)和转运RNA(tRNA)等几种类型。
mRNA在转录过程中携带DNA的信息到核糖体,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部分,tRNA 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
4.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是一个遵循中心法则的过程,被称为转录和翻译。
转录是指mRNA根据DNA的信息合成的过程,翻译是指mRNA 的序列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5. 突变与遗传变异突变是指遗传物质中的改变,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通常情况下,突变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进而影响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6. 基因调控基因调控是指通过控制基因转录和翻译的方式来调节基因的表达。
调控因子可以是激活子、抑制子、启动子和基因座等。
7. DNA修复DNA修复是维护遗传物质稳定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当DNA分子发生损伤或突变时,细胞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修复机制来修复DNA,以维持正常的遗传信息传递。
8. 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基因工程和基因编辑是在遗传学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技术。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基因片段的顺序和结构,实现特定遗传特性的改变。
基因编辑则是通过定点修复或改变基因序列,以达到特定的遗传改变。
这是有关高三遗传的分子基础知识点的简要描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教案: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遗传的分子基础简介遗传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决定了个体的性状、特征以及种群的遗传变异。
而遗传的分子基础主要在于基因和DNA分子的作用。
基因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物质的单位,而DNA分子则是基因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了解遗传的分子基础,对于学习生物学、了解生物进化以及预测后代的遗传特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储存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
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链状结构,并以双螺旋的形式存在。
DNA双链以氢键相互连接,两个链呈对称互补的关系,碱基之间的配对关系为腺嘌呤-胸腺嘧啶和鸟嘌呤-胞嘧啶。
这种碱基的配对规则保证了DNA复制时的准确性。
DNA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储存遗传信息,即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遗传信息以特定的顺序编码在DNA分子中,通过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从而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
二是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分子能够通过复制过程自我复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三、基因的表达与控制基因表达是指遗传信息从DNA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基因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在基因转录阶段,DNA双链的一条链作为模板,通过RNA 聚合酶的作用,合成mRNA(信使RNA)。
mRNA然后通过RNA剪接修饰并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为下一步的翻译过程做好准备。
在基因翻译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结合,并依照密码子的配对规则,将氨基酸顺序逐步连接起来,形成蛋白质。
这一过程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而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其中主要的调控因子包括转录因子和启动子区域的结合情况。
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DNA结合并影响基因转录过程的蛋白质。
通过结合到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能够控制基因的转录速率,从而调节基因表达。
选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
存活 患病致死
存活
患病致死
S型活细菌 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
基础知识梳理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 转化因子 ,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
3.离体细菌转化实验 (1)方法: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 荚膜物质 、 蛋白质 和 DNA ,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
(2)过程与现象 说明: R型菌、S型菌 才是使R型
考点互动探究
[解析] 锥形瓶的培养液中含32P物质,以便用32P标记大肠杆菌,A错误; 因为标记的是DNA所以若过程②搅拌不充分不会导致悬浮液中放射性强度发生变 化,B错误; 过程③离心后需分别检测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C正确; 结果④可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但不能确定蛋白质是否进入细菌 细胞,D错误。
考点互动探究 知能必备
考点一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
1.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
考点互动探究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 (1)含32P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考点互动探究 (2)含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提醒:标记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专性营寄生生活,所以,应该先标 记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考点互动探究 2. 图是以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锥形瓶的培养液中含32P物质,以便用32P标记噬菌体 B.若过程②搅拌不充分会导致悬浮液中放射性强度明显下降 C.过程③离心后需分别检测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 D.结果④可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细胞
考试要求 b b a
基础知识梳理
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材料:T2噬菌体
(1)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原理:活的 S 型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2)材料: S 型(有毒)和 R 型(无毒)肺炎双球菌、小鼠。 (3)过程 ①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
S型活菌 不死亡
转化因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②离体细菌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
例1: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让其侵染细菌,产生的子代噬菌
体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
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B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32P、35S
例2 (2015浙江10月选考,22)五三 P82 T4
C、G)
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RNA
考点二 DNA的分子结构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
(1)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①基本组成元素: C、H、O、N、P 。 ②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 腺嘌呤
1.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 (2)DNA分子结构的特点
(3)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关计算 规律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 规律2: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总碱基数的50%。 规律3:一条链中互补碱基之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之和。
相同点
①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
实验 采用直接分离法将DNA 同 位 素 标 记 法 间 接 将 量原则;②设法将DNA与其他
方法 与蛋白质分开
DNA与蛋白质分开
物质分开,单独观察不同物
质的作用
实验 结论
①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的同时还证明了蛋白 质不是遗传物质;② 说明了遗传物质可发 生可遗传的变异
R型+S型
R型
转化因子
稳定遗传变异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培养场所
小鼠体内
培养基(体外)
实验结果
加热杀死的S型菌能使R型菌 转化为S型菌
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 菌
实验结论 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S型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巧妙构思
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 菌混合培养后进行实验
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 (3)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
场所: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思考:
(1)用35S标记噬菌体,悬浮液中放射性很高的原因: 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离心后存在于悬浮液中
(2)用35S标记噬菌体,沉淀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菌 含32P的大肠杆菌
蛋白质外壳含35S DNA含32P
高
低
低
高
没有35S
(3)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 , 即 DNA 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过程
(1)模板: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DNA。 (2)合成噬菌体DNA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同位素标记解题规律
一 看
细菌
标
记
生 噬菌体
物
做原料,子代中都应含有 P 标记DNA,部分子代中含有
再看标记元素 S 标记蛋白质,子代中不含有 CHO 标记DNA和蛋白质,部分子代中含有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和噬菌体侵染两个经典实验的比较
项目
肺炎双球菌 体外转化实验
不同点
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
规律 4:若一条链中,A1+AT11++CT11+G1=n,则另一条链中A2+AT22++CT22+G2=n,
A+AT++CT+1+G2 1+2=n。 即DNA分子中互补碱基对之和之比为一恒定值。
规律 5:若一条链中AT11++CG11=K,则另一条链中AT22++CG22=K1 ,AT++CG11++22=1。 即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对之和之比总等于1且在所有DNA中无特异性。
4.病毒重建及其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 (1)实验过程及现象
出现病斑
出现病斑
B型
A型
(2)结果分析与结论:重组病毒所繁殖的病毒类型取决于提供
株系而不是提供 蛋白质 的株系。
RNA 的
对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的5点总结
(1)一切生物(朊病毒除外)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 (2)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其细胞中的RNA只是 遗传信息表达的媒介。 (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4)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和细胞质中的质粒中。真核细胞的DNA主要 存在于染色体上,少数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或质粒中。 (5)只有针对“所有生物”时,才可称“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否则, 针对任何一种生物,其遗传物质均无“主要”之说——任何生物的遗传 物质都是“唯一”的核酸(要么为DNA,无DNA时为RNA)。
① 证 明 了 DNA 是 遗 传 物 质 ; ② 说 明 了 DNA 能 控 制蛋白质的合成;③ DNA能自我复制
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蛋白质 RNA
烟草叶不出现病斑
(2)结论: RNA 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 不是遗传物质。
将物质提纯分离各自观察它们 能否被R型菌转化
联系
(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双球菌; (2)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3)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外转化实验是对 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T2噬菌体结构及生活方式
DNA 外壳
P S
寄生
(2)实验过程
不同生物核酸种类的比较
生物类型 核酸种类
核苷酸
碱基
遗传物质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病毒
4种脱氧核苷酸 DNA和RNA 和4种核糖核苷
酸
4种脱氧核苷酸 DNA或RNA 或4种核糖核苷
酸
5种(A、T、 均为DNA,如动、植 C、G、U) 物,细菌等
DNA或RNA。
4种(A、T、 如T2噬菌体的遗传物 C、G或A、U、质为DNA;烟草花叶
(3)用32P标记噬菌体,沉淀中放射性很高的原因: DNA进入大肠杆菌,离心后存在于沉淀中
(4)用32P标记噬菌体,悬浮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T2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 于悬浮液中 ②保温时间过长,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悬浮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