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之结构助词的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构造规律。
2. 掌握基本的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等。
3. 能够正确辨别并使用句子的主谓宾结构。
4. 学会使用简单的句式结构,丰富句子表达。
5. 培养学生的语言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熟悉汉字的基本构造形式。
2. 辨别和运用不同的词类。
3. 掌握主谓宾结构,丰富句子表达。
三、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句子的主谓宾结构。
2. 学生正确运用各种词类。
四、教学准备黑板、教材、教学PPT、板书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和学生互相问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 通过展示一些汉字的结构,引起学生对汉字构造的兴趣。
二、老师示范(10分钟)1. 老师以“日”字为例,解释一个汉字的构造,帮助学生理解笔画的顺序和基本构造形式。
2.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常用汉字的构造,并请学生尝试写出相应的汉字。
三、词类认知(15分钟)1. 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展示,介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感叹词等不同的词类。
2. 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辨别和分类不同的词汇。
3. 老师布置任务:学生们合作完成一份课堂词类归纳表。
四、主谓宾结构(20分钟)1. 老师通过示意图和例句的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主谓宾结构。
2. 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常见的主谓宾结构,并进行相关练习。
五、综合运用(1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主谓宾结构,然后与同伴一起讨论句子的意思。
2. 学生完成句子改写任务,将原句改写成不同结构但意思相同的句子。
六、巩固训练(20分钟)1.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成一些语法练习题。
2. 学生分组进行语法游戏,通过游戏巩固语法知识。
七、拓展延伸(10分钟)1. 老师鼓励学生用新学到的语法知识,编写一段简短的故事或对话。
2. 学生们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短语教学设计(精选3篇)
短语教学设计(精选3篇)短语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短语教学设计(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短语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理解短语的五种结构类型。
2、理解五种短语类型的概念及结构层次关系。
3、能正确划分短语的种类。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母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根据所学概念,正确划分短语类型。
三、教学难点:短语的概念及结构层次关系。
四、教学方法:1、先掌短语结构的分类。
即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等五种。
2、用多媒体依次演示各类短语的概念和例子,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每一类短语的结构特点及能用实例解答抽象的概念。
3、学生能自己举实例巩固学过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一)、导课(二)、新课教学1、并列短语: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
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判断技巧:在短语的两个成分之间加上“和”“又”“并”“及”等表并列的连词,语意不变)花草树木珠光宝气改革开放唱歌和跳舞团结互助雄伟壮丽讨论通过继承和发展聪明美丽光辉灿烂庄严肃穆万紫千红学生举例(略)2、偏正短语: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的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判断技巧:在短语两个成分之间加上结构助词“的”或“地”语意不变)例如:(多媒体展示)我的老师恭敬地鞠躬小心观察世外桃源突然发现清晰的字迹小心地翻阅一个顾客完全相信学生举例(略)3、主谓短语:主谓短语是由两个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的词组成的短语,其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
现在的情况
❖ 虽有混用的,如电视、互联网、网络作家等,但严谨的公文 ,严格区分:
❖ 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1982年 《宪法》序言)
❖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严格区分。 ❖ 《现代汉语词典》也是严格区分
严格区分,表意精密
❖ 他的画渐渐的画的很传神。 ❖ 他的画渐渐地画得很传神。 ❖ 当它们从树林上空掠过时,强大的冲击波把树枝刮
语言实践的难点,语法研究的难题
❖ 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很怕面对它。 ❖ **通过HSK六级,她高兴哭了。 ❖ **看完电影,开着我车回家。 ❖ 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习得汉语普通话的难点 ❖ 甚至也是我们大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 ❖ 当下电影、电视、网络等非主流媒体,对结
构助词的使用也不够规范,甚至有点混乱。
混用原因
❖ 一、读音误导。口语读de,书写形式有三。 ❖ 二、使用者主观上的因素,如惰性,不重视 ❖ 三、媒介的影响 ❖ 四、近代白话的影响 ❖ 五、缺乏汉语语法常识 ❖ 六、汉语语法的分歧
“的、地、得”三分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 刘半农倡导“他”字分写,胡适赋诗唱和: ❖ 有他才有她,无他不成她,他她分开用,文章传万家。 ❖ 胡适等白话文运动的主将倡导区分“的”“地”。并身体力
❖ “的”位居第一。是现代汉语使用最为频繁 的一个词。
什么是结构助词?
❖ 结构助词:虚词的一种,附着在附加成分和中心语 之间表示结构关系的助词。
❖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读音de,习惯上写成三个汉字。 ❖ 定语后面写成“的”(白勺de),状语后写成“地”
(土也dì),补语前面写成“得”(双人dé)。 ❖ 在书面语上,结构助词就成为三种成分的标记。
学界观点,也有分歧
现代汉语教案(口语部分)
现代汉语教案(口语部分)
一、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景中使用现代汉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
-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
- 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技巧。
二、教学内容
1. 日常生活用语
- 自我介绍
- 问候与道别
- 谢谢与道歉
- 询问与回答时间、地点、价格等相关信息
2. 社交场景用语
- 邀请与应答
- 讨论兴趣与爱好
- 描述人物与事物
- 提出建议与意见
3. 口语练与对话
- 情景对话练
- 角色扮演练
- 创意对话活动
三、教学方法
- 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
- 小组合作与合作交流
-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
- 游戏与竞赛形式的口语练
四、评价与反馈
- 学生之间互评互助
- 老师定期进行口语表达和交际技巧的评估
- 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改进口语表达能力
以上为《现代汉语教案(口语部分)》的大致内容和安排。
通过此教案,学生将能够通过各种日常生活和社交场景的口语练,提高
他们的汉语口语能力和交际技巧。
不断的练和实践将帮助学生更自信地运用汉语进行口语交流。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范,具体教案内容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简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的”“地”“得”-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简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的”“地”“得”地得DOI:10.16657/jki.issn1673-9132.2016.01.078结构助词“的”“地”“得”在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极高,但由于这三个字作为结构助词使用时读音相同(都读为“轻声de”),在日常口头交际时无从区别,再加上这三个字在某些书面用法相通、相同,故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极易发生混淆,产生错误。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试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针对结构助词“的、地、得”这三个字进行合理地教学。
一、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纲)中对语法知识(结构助词)的要求在新中国成立早期,受先前教育模式影响,汉语语法成为小学语文学习的内容。
这些突出反映在了1950年、1955年的课程标准中。
之后受到前苏联和西方语言教学影响,为强化汉语教学,1956年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曾把“汉语教学”单独列出,并明确汉语教学的任务。
但此教学目标内容偏深,脱离了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违背了小学生学习汉语言的认知规律。
在权衡了知识体系与知识的可接受性后,这一内容在1956年以后的大纲中删除。
从1963年开始到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已不再系统教授语法知识,但新出现了“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的。
它和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
这几个版本的教学大纲中均规定了在基础训练中,要安排一点有关语法、修辞的练习,要有意识地进行逻辑训练。
这也就是将一些语法知识以练习的方式呈现出来。
从1992年以后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法的要求则无从寻找了,取而代之的是“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几十年来,在不少小学教师的观念中,基本的词法和句法还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之后,这样状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师说》教学设计(15篇)
《师说》教学设计(15篇)《师说》教学设计(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师说》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课时:3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检查作业(背诵《滕王阁序》)三、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
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写作背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谀经传郯苌弘蟠贻巫②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 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小结全文。
四、作业:1、背诵第一段。
2、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习一中的1~~3小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解析论证过程、论证方法。
2、掌握字词、疏通全文。
内容步骤:一、检查上堂作业:1、背诵第一段。
2、结合练习一导入新课。
二、内容结构:第一段:正面阐述①老师的职责②为什么从师③ 以什么人为师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古之圣人——从师圣益圣今之众人——不从师愚益愚爱其子——择师惑矣,未明也于其身——耻师《师说》教学设计2《师说》有一句话:“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结构助词的、地、得在汉语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目录第一章 绪 论 (7)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7)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7)第三节 与选题相关的研究 (8)一、关于“的、地、得”的分合观 (8)二、结构助词“的、得、地”的本体研究 (10)第二章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语法功能及使用规律 (13)第一节 结构助词“的”的用法 (13)一 单项定语“的”的隐现规律 (13)二 多项定语中“的”的隐现规律 (14)第二节 结构助词“地”的用法 (15)第三节 结构助词“得”的用法 (16)第三章 结构助词“的”、“得”、“地”的偏误类型及对其分析 (18)第一节 结构助词混淆 (19)一 “的、地”之间的混淆 (19)二 “的”、“地”与“得”的混淆 (20)三 “的”与“之”的混淆 (20)第二节 结构助词缺失 (21)第三节 结构助词多余 (21)一 结构助词“的”多余 (22)二 结构助词“地”“得”多余 (22)第四节 结构助词错位 (22)第四章 偏误原因分析 (23)第一节 结构助词自身规则的复杂性 (23)第二节 受母语及目的语负迁移的影响 (23)第三节 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影响 (24)第四节 学习者环境的影响 (24)第五章 针对“的、得、地”常见偏误的教学建议 (26)第一节 对待偏误采取正确的态度 (26)第二节 教师教学时采取合适的方法 (26)一 替换法 (26)二 归纳法 (27)三 直观法 (28)第三节 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 (28)第四节 纠正学习者不正确的学习态度 (28)结语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个人简历 (33)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一股股学习汉语的热潮向中国袭来。
顺应其变化而发展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也日臻完善,摒弃了以前只注重实词词汇、汉语语法的听说读教学,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相较于意义具体的实词来说对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的教与学也更加关注。
《口技》教学设计
《口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同时了解记叙中描写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掌握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设想】1、安排三课时。
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从三方面记叙口技表演的奇妙,一是写口技本身的声响,二是写听众的反应,三是交代表演的场面及所用的道具。
其中口技本身的记叙与描写,是本文的教学的重点。
关于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辩析等古汉语知识,这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与掌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3、教学方法: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不太难懂,串讲时,可以采取学生先讲,教师有重点地加以补充的方法。
归纳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可以用讨论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解题,介绍作者,范读课文,讲析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步骤〗一、检查旧课,引入新课先让学生集体朗读或背诵《卖油翁》,然后告诉大家,《卖油翁》讲的是酌油技术精熟的故事,这篇《口技》(板书课题)讲的是民间艺人技巧高超的故事。
这两篇课文都体现了对所从事的工作精益求精便能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解题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声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的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三、作者介绍(请同学看注解①)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县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晚年住在杭州。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航存稿》和《秋声诗》等,现在已经不容易看到了。
《口技》就是节选自《铁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口技》这段文章,还见于金圣叹批本《水浒》第六十五回的前批。
林嗣同与金圣叹几乎是同时人,现在还找不到可靠的材料断定这段文章的作者究竟是谁,课文署名林嗣环,是依据《虞初新志》。
《现代汉语》之结构助词说课讲解
都不甜?”卖瓜人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对呀,我是
说甜的舍不得卖,那卖的都是不甜的啊。”买请将下面四句话中用拼音“de” 标注的部分换成相应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 1、彻底de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 2、问题彻底de解决了。 • 3、问题解决de不彻底。 • 4、问题得到了彻底de解决。 • 5、他认为应当认真de研究。
《现代汉语》之结构助词
二、助词的分类
三、结构助词
1. 结构助词起表明结构关系的作用。 2. 结构助词有两个基本特点: ①用在AB两个结构项之间,居于中位。 ②表示某种结构关系,成为某种成分的标志。 3. 常用的结构助词:
的、地、得 A的B(定中) A地B(状中) A得B(中补)
“的”是定语标志; “地”是状语标志; “得”是补语标志。
7.“得”的用法
(1)“得”作为补语标记,一般用在谓语 (动词、形容词)后面。
(2)“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 “得”前面的动作性状如何。
小朋友们玩得<真高兴>。 他气得<直发抖>。
思考
• “得”后面的词语可以省略吗?
……小朋友玩得。 ……他气得。
注意
(3)在一些兼语句里,如果兼语前面的动词是 “瞧”、“看”之类的动词,“得”后面的词语 可以省略。 你看他累得。 你瞧小红美得。 你瞅你这衣服烂得。
(1)“的”字结构指称事物,有比较大的概括性。 一个“的”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
吃的( ) 塑料的 ( ) 看热闹的 ( )
注意:如果“A”是动词,即“V的”,会出现歧义。
思考
• “给的并不多”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请分别写出不同的句子,说明这些句子中 “给的”的含义,并解释造成歧义的原因。
结构助词的产生发展
现汉结构助词的语法化过程——从结构助词“的、地、得”产生发展看词汇语法化一、选题及相关概念1、选题原因:现代汉语助词是一个非常严格封闭的类,其绝对数量相当有限,总共有四十几个,就现代汉语自身的语言系统而言,结构助词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词类,而且在现代汉语里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
它们每一个词,都有非常突出的个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研究方法尽可能地加以细化,深入每一个词的内部逐步加以探讨和剖析,分析其历史演变,揭示其个性特征,然后再加以比较和总结,从而找出内在的共性和规律。
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使用这三个词。
也可以揭示一些普遍的语法现象。
所以此文对助词“的、地、得”的历史演变研究作一综述,一方面可以理清它们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也以便在此基础上将结构助词研究再上一个台阶。
2、相关概念结构助词结构助词作为虚词中的一大类,是指附着在词或短语后并表示一定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词。
古汉语中结构助词使用的随意性上古汉语的“之”虽然也有类似“的”的语中用法, 但它始终没有形成“的”的那种硬性规律。
先看“之”在《论语》中的使用情况。
首先, 表示领属,有时可以用“之” , 比如“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 , “以其兄之子妻子” (《论语·公冶长》 );但是也常可以用“零标记”(例中用Á 标出) : “仲弓为季氏Á 宰,问政。
”(《论语·子路》 ) “举尔Á 所知。
尔Á 所不知, 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与后一句相同的结构有时则用“之”字, 例如: “子之所慎: 齐、战、疾”(《论语·述而》 )。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在书面上分化为“的、地、得”三个。
它们都读轻声de,故而是三个同音词。
“的、地、得”是虚词,单独没有任何的实在意义,说它们是三个词,是因为它们附着在别的词或词组上表示各自不同的语法意义。
其中,“的”的基本功能是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定语修饰名词或构成“的”字短语充当名词。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表电子教案
述补
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述)和对动词或形容词补充说明的词(补)两部分组成的短语。“述”在前,“补”在后,两者之间有的用助词“得”连接,有的不用。
写得简明扼要 好得很 看完 看不完 交代清楚
主 谓
短语
由被陈述的词(主)和陈述的词(谓)两部分组成的短语。“主”在前,“谓”在后。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
一、词 类
名称
定 义
语法特点
类 别
举 例
(一)
名词
(附)
方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
①具体名词
人、牛、山、水、对联
②抽象名词
友谊、立场、观点、思想
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
③表示时间的
从、自从、当
④表示状态方式的
用、以、按照
⑤表示原因的
由于、因、因为
⑥表示目的的
为、为了、为着
⑦表示比较的
比、跟、同
⑧表示排除的
除了
(九)
连词
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
只能起连接作用,不能起修饰和补充作用。
①表示联合关系的
和、跟、与、同、及、而、或、或者
②表示偏正关系的
⑤概 数
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六)
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②单音节量词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个个、条条是每个、每条的意思)
①名量词(物量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教学案:词性(教师版)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案——词性一、实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儿童、雷锋、农民2.具体事物:日、风、山、马、稻子、飞机、书本、车辆、纸张、原子弾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道德、思维、政治文化4.处所:北京、黄河、大庆、亚洲、英国、凯旋门、三味书屋5.方位:上、前、左、东、内、以上、以前、以东、上面、东边、里头、中间6.时间:早晨、半夜、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明年、现在、刚才、星期天【名词的语法特点】1.一般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例如:牛吃草。
有时也作定语,例如:河边柳树。
不能作补语。
在说明时间、籍贯的句子里可作谓语,例如:今天星期四。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不能说“不人”。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及少量词除外,如爸爸、妈妈、星星。
还有的名词可以重叠,表示“每”的意思,如“年年”意即“每一年”。
4.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国家不国家?花朵不花朵?【当堂训练】1.下列词语中全是名词的一组是(B)A.品味作风茶色晚上信件B.战争动静将来前面阴谋C.衣服风格万能文化前天D.精力长期临时衣物过去2.请给下面的名词归类。
电脑民主画家日历学生爸爸天气字典花园旁边昨天大寒桥上哲学河流动机下午后头上边道德科学家计算机心理表具体的人或物的:表抽象概念的:表处所的:表方位的:表时间的:(二)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意义的词。
1.表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劝阻、保卫、研究、表扬、进行2.表存在变化消失:有、增加、缩小、发生、存在、演变、发展、生长、掠过3.表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打算、渴望、憎恨4.表判断:是、就是、正是5.表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敢、肯、会、要、应该、能够、愿意、可以、值得6.表趋向:上、下、进、出、过、起来、上来、下去、出来、回来、伸出、前往7.表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励。
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之现代汉语(教案设计)
初高中衔接语法知识之现代汉语语法【学习目标】1、了解基本的现代汉语词及短语的种类2、掌握现代汉语主要句子组成成分及标准句式特点。
一、词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一)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猎豹、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二)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包括:1、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有程度副词:如“ 很、极、非常、太、过分”等;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有范围副词:如“ 都、全、总、只、仅”等;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词类篇虚词之助词(1)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词类篇
虚词
之 助词(7) 助词(
• 助词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一,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在运用中,主要是要明确“的”、“地”、“得”的分工, 否则 就很容易生成病句。(详见教材第54页) • 第二,动态助词 动态助词在运用中主要是要防止以下两种毛病: 1,语义相悖,例如: 目前,我国 || 正在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 了 2,语义重复,例如: 她 || 正穿着一身新衣服呢。 着 • 第三,比况助词 比况助词在运用中,主要是要明确“似的”和“似地”的分工。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词类篇
虚词
• 定义
•
之
语气词( 语气词(1)
语气词是置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以表示种种语气的一类词。
• 分类
陈述语气词,如:的、了、吧、呢等; 疑问语气词,如:吗、吧、呢、啊等; 祈使语气词,如:吧、了、啊等; 感叹语气词,如:啊、哪、哇等;
• 语法特征与功能
• 详见教材第45至47页。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词类篇
虚词
• 语气词的鉴别
之
语气词( 语气词(4)
• 第二,语气词“了”和动态助词“了”的鉴别。 语气词“ 和动态助词“ 的鉴别。 语气词 • 语气词“了”,一定置于句末,表示陈述(已然)的语气,去掉后不 会改变句子的原意;动态助词“了”,既可置于句末,又可以置于句中, 了 一般不能去掉,否则,要么句意有变化,要么句子不能成立。例如: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词类篇
虚词
• 语法特征与功能
之 助词(5) 助词(
• 第三,比况助词的语法功能 • 现代汉语的比况助词,常用的有:一样、一般、似的、似地等。它经 常置于其它词语后,组成“比况短语”,才入句充当句法成分。例如: 他 || 发冷发热似地 发抖着。(充当状语) [ ]—— 那金黄一般的菜花 || 真惹人喜爱。(充当定语) 金黄 ( )=== 他 || 落汤鸡似的。(充当谓语) 一个个 || 害怕得什么似的。(充当补语) —— 〈 〉 • 比况短语还经常前附“象(像)”、“跟”等词语,如:“象箭一 样”、“跟老虎似的”等; • 由“似的”、“似地”构成的比况短语,充当状语时用“似地”构成 的。
《师说》教学设计(模板)
《师说》教学设计《师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2.学习__正反论证,用对比方法透辟地说明问题的写作技巧。
掌握实词“师”和虚词“之”、“者”的几种用法。
教学设想1.以串讲为主,用读读讲讲,逐段归结的方法,把词句讲解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2.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教学要点解题、简单介绍作者、读讲课文第一、二两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1.板书课题。
2.解题:“说”是议论文的一种。
“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说写这篇__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pán)的,其实也是针砭时弊之作。
3.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
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
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柳宗元很推崇这篇__,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
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
愈以是得狂名。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课件
02
03
句子成分标识
结构助词用于标识句子中 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 分,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
句子层次划分
通过结构助词的使用,可 以将复杂句子划分为多个 层次,便于理解和分析。
从属关系表示
结构助词可用于表示句子 中各个成分之间的从属关 系,如定语、状语与中心 词之间的关系。
表示句子语气和情态的助词
在学术写作中,结构助词的使用应精 确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关系等。通 过合理运用结构助词,可以使学术论 述更加清晰、准确,提高论文的可读 性和说服力。例如,在描述实验结果 时,可以使用“显著地”、“明显地 ”等结构助词来强调实验结果的差异 性。
句式变化
学术写作中,可以适当运用结构助词 来实现句式的变化,增加语言的多样 性。通过灵活运用结构助词,可以构 建出复杂而富有逻辑的句子,提升学 术论文的表达力和深度。
列出。
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并 列成分,表示总括关系。例如 ,“他喜欢运动,以及阅读各 种书籍”中的“以及”表示两 个并列的爱好。
这些助词在列举和总括句子成 分时起到了很好的连接和概括 作用,使句子更加清晰和有逻 辑。
04
结构助词的语用功能
话题与焦点的标记助词
话题标记
结构助词可用于标记句子的话题,使句子结构更清晰,帮助听众或读者更好地理 解句子主旨。例如,“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中的“关于”就是话题标记助 词。
语境中的省略与替代
在日常对话中,结构助词有时可以省略或替代,而不影响理解。这种省略和替代常常出现在非正式的、随意的对 话中,体现了语言的简练性和灵活性。
文学作品中的结构助词运用与修辞效果
修辞效果
文学作品中的结构助词运用可以起到丰富语言表达、增强修辞效果的作用。通过巧妙运用结构助词, 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察今《吕氏春秋》教学设计
察今《吕氏春秋》教学设计察今《吕氏春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理解课文中“上”、“法”、“故”、“表”、“益”等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试图通过语法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几个文言虚字和领会一般文言句式的结构和意义。
二、理解课文大量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方面阐明论点,把说理、举例、设喻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及逐层推进引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一、师生结合讲析课文,启发学生多思考、多练习。
二、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解题,讲析课文1─3段。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板书课题:察今《吕氏春秋》二、解题:察今,篇名,是《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第八篇。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编撰的。
今本分12纪、8览、5论,共26卷,约20万言。
(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二节:“《吕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课文节选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阐明了法令制度应该随着客观形势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
(以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预习提示”第三节:“文章……关系弄清楚。
”)三、讲析课文第1─3段。
1.教师领读课文第1─3段。
2.指名学生参照课文注释串讲第1、2自然段。
明确:“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这是一句并列复句。
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强肯定。
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承前省。
“其”,代词,代“上”(国君)。
“而”,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法”字后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宾语“之”。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是让步转折复句,修辞作用是欲擒先纵,纵是为了更好地擒。
“虽……犹若……”是“即使……还是……的意思。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是设问句。
“之”,结构助词,嵌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所以”,跟现代汉语的用法不同,应特别注意。
①“所以……”等于“……的原因”、“……的缘故”等;②“所以……”等于“……的东西”、“……的根据”、“……的方法”、“用来……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之结构助词”的教学设计
苏州大学文学院姜晓
本课程所属学科:文学
专业类:汉语言文学
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课程:现代汉语
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对语言学知识感兴趣的学生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结构助词的地位和作用
结构助词是《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语法”的第三节“虚词”中助词的一个教学内容。
“的、地、得”看起来无足轻重,但却是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词语。
随着网络语言的渗透,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随意地运用“的、地、得”,造成了三者使用混乱的局面。
因此,仔细分析这三个结构助词的特点,有助于学习者重新认识三者的意义与作用,促使学习者在生活中养成规范使用结构助词的习惯。
2.教学内容的编排
本节课首先简述了助词的定义与分类,然后总述了结构助词的特点,接着分条阐述了“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的特点与特殊用法,最后用一则笑话来提醒学习者不可忽视结构助词的重要性。
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因此在分述“的、地、得”三者特点时,教师加入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辅以学习者理解,并希望最后那则幽默的笑话能唤起学习者对结构助词的重视,从而在生活中正确使用结构助词。
(二)授课对象分析
1. 学生水平
课程面对的学习者均为苏州大学文学院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刚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对《现代汉语》这样基础又专业的课程还有待适应,对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理论(如“配价理论”等)还缺乏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阐释,并多配以一些新鲜活泼的例句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态度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认真、参与度高,只要教师引导有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来。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多加鼓励学生努力思考、展开有效讨论,希望通过思考与问答,让学生融入课堂、领悟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
(三)教法分析
1.演绎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本节课首先选择了演绎教学法。
“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都有自身独特的用法和特点,采用演绎法,较能提纲挈领地展示出三者的总体特征。
同时,演绎法也能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对结构助词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2.例证教学法
根据学生特点,本节课选择了例证教学法。
在阐释“的、地、得”三者的特点时,教师例举了较多生活化、日常化的例子,让学生对三个结构助词有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感悟。
最后加入的幽默笑话,更让学生在欢笑中意识到了结构助词的重要性,对三者的理解又更加深了一层。
3.启发式教学法
针对“的、地、得”的特殊用法,本节课选择了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抛出几个发散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
在得到部分学生接近正确答案的回答后,教师再公布答案。
这样的启发式引导,让学生对此部分理论有了较深的印象。
公布答案以后,教师又紧接着阐述了得到这些答案的原因,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认知会更为扎实深刻。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共性
2. 掌握“的、地、得”的用法与特性
3. 理解结构助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的、地、得”三者的特点与用法特例
(三)教学难点
“的”字结构的多义性及其形成原因
三、教学设计
(一)简述助词的概念与分类
(二)总述结构助词的概念与语法特点
(三)“的”的语法特点
1.定中结构的标志
2.举例说明:“的”的有无可以影响语义
3.“的”字结构的多义性例证及其歧义原因阐释
(四)“地”的语法特点
1.状中结构的标志
2.举例说明:单音节词作状语时,一般不加“地”
3.几个单音节词加“地”修饰谓语的特例展示
(五)“得”的语法特点
1.中补结构的标志
2.举例说明:“瞧、看”之类的兼语句,“得”后面的补语可以省略
(六)正确使用“的、地、得”的重要性:笑话一则
四、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本节课按照清晰明了的教学思路展开,根据既定目标,深入浅出地完成了结构助词的内容讲解。
课堂秩序井然,理论联系了实际,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二)反思
值得反思之处:部分理论较难,需要在课后扩充学生的参考书籍,若能再增加一些课堂练习,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