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一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一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

现代汉语一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

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我来自湖北襄阳,虽然从小生活在一个襄樊话的环境里,但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比较大,襄樊方言说的不是很标准,甚至于有些词汇都不曾使用和明白。

但还是能从襄樊话和普通话中比较出一些差异。

襄樊话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区,与普通话相比存在语音、语法、和语汇上的诸多差异。

一、语音方面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上游,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带。

因此襄樊话的口音上略带秦味。

但又比河南话和陕西话发音轻。

正如欧阳修那句话“语音轻略带秦”。

(1)声母方面,相对于普通话而言,襄樊方言只有20个声母,但读音大致相同,只有语气上的些许差异。

襄樊方言中存在平翘舌不分的现象,例如:蚕和蝉、诗和丝、折和则等都发同一个音,襄樊话将舌尖后音都读成了舌尖前音;还有的襄樊方言将n和l混读,例如乃读作lai;襄樊话将舌面音声母与齐齿呼韵母拼成的字读成舌根音与开口呼相拼的,例如:街读gai、鞋读hai。

(2)在韵母方面,襄樊话襄樊话前后鼻音混淆,在有些区域内的方言中几乎没有后鼻音,例如:庚读作跟、灵读作林等,只有an和ang 分得较为清楚;襄樊话中的合口呼韵母(uan、uen、uei)和撮口呼韵母(üɑn)与舌尖音相拼时往往会丢掉韵头u,读成开口呼韵母(an、en、ei),例如:对读dei、最读zei、暖读nan、端读dan、吨读den 等。

(3)声调方面,襄樊方言同普通话一样也是四种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只是各个声调的调值不同。

普通话中的阴平是高平调55,而襄樊话是中升调35;普通话中的阳平是中升调35,而襄樊话则是全降调41;普通话中的上声是降声调214,襄樊话中则是高平调55;普通话中的去声是全降调51,而襄樊话中则是降声调214。

襄樊话和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系统差异探究

襄樊话和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系统差异探究

襄樊话和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系统差异探究作者:肖文灿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08期汉语历史悠久,分布地域辽阔,使用人口众多,古往今来出现过的亲属称谓复杂多样。

亲属称谓是亲属制度的语言反映,它以简单的词语形式反映出了复杂的亲属制度,考察亲属称谓具有语言学和文化学双重意义。

作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的古城襄樊,其方言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中原地区很多地方的语言特色,襄樊话和普通话的亲属称谓词系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二者的不同点有利于促进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研究。

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属于北方方言区中的西南官话区。

欧阳修曾在《乐哉襄阳人送别刘大尉从广赴襄阳》一词中写道襄樊话的特点是“语言轻清微带秦”,仅用七字就准确地概括出了襄樊方言的特点。

襄樊话的确音轻,略带陕西口音,因为襄樊与陕西有过特殊的渊源。

《尚书·牧誓篇》载:卢(今襄阳与南漳交界一带)等八国参与武王伐纣战争,后来秦将白起攻楚,军队来往,交流了两地语言,陕甘一带土族后又迁至襄阳并保持着原有风格、语言、习惯,所以襄樊话略带秦腔。

除了欧阳修提到的这个特点之外,襄樊话在语音、语汇、语法方面都有显著的地域和文化特色。

例如在语音方面,襄樊话多平舌音和儿话音;在语汇方面,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说法和特有名词。

这些特点在其亲属称谓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下面,就以“我”的辈份为观测点,把“祖辈—父辈—我”和“我—我的后一辈—我的后两辈”的作为“两个三角”来研究,分析襄樊话和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系统的差异。

一.“我”的上两辈1、爷爷、奶奶在襄樊话中,这两个称谓与普通话保持一致,但读音却有所差异。

爷爷读音为[je55 je2],可以看出调值比普通话低,体现了其音轻的特点,符合襄樊话声调系统的特点,即普通话中阳平为襄樊话中阴平。

而奶奶的读音为[nai35 nai3],不仅调值与普通话不同,声母的读音也有差异。

这是由襄樊话鼻、边音混用现象造成的。

2、外公、外婆这两个称谓在襄樊话中有特殊称谓词,即外爷[wei51 je1]、婆婆[p‘o55p‘o2]。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 襄阳方言走字句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 襄阳方言走字句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襄阳方言走字句襄阳方言走字句1. 绪论在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中,探讨方言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而襄阳方言作为湖北省方言的一支,因为其独特的特点备受学界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襄阳方言中的走字句进行研究,探究其语言特点及其在语言学上的价值。

2. 走字句的概念及特点走字句是指在方言中,某些字在特定语境下读音发生变化的现象。

襄阳方言的走字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变调走字句在襄阳方言中,一些字在特定语境下读音会发生变化,并且常常伴有声调的变化。

例如,“蜜”字在襄阳方言中读作“瞇”,而“它”字读作“谂”。

这种走字句的特点是在特定情况下,字的发音和声调发生了改变。

2.2 省字走字句在襄阳方言中,一些字会被简化成另外的字,这被称为省字走字句。

例如,“洗”字在襄阳方言中读作“咸”,而“洗手间”就变成了“咸手间”。

这种走字句的特点是对字的简化和替换,使得方言更具有地方特色。

2.3 含糊走字句在襄阳方言中,还存在一些字读音模糊不清的情况,这被称为含糊走字句。

例如,“告”字在襄阳方言中读作“哥”,而“牛肉”就变成了“糊彪”。

这种走字句的特点是读音含糊不清,需要根据语境来确定具体字义。

3. 走字句的语言学价值襄阳方言中的走字句不仅是地方方言的表现形式,也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

3.1 文化传承走字句作为襄阳方言的一部分,体现了襄阳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

通过研究走字句,可以了解襄阳方言的发展演变及其与当地文化的关系,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襄阳地区的文化遗产。

3.2 语音变化研究走字句的存在意味着襄阳方言中的一些音频变化。

通过研究走字句,可以深入探讨方言的语音演变规律及其与标准普通话的差异,对语音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3 方言保护与振兴走字句是襄阳方言的独特表现形式,对于保护和振兴襄阳方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走字句的研究,可以促进襄阳方言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方言的生命力和魅力。

4. 结论襄阳方言作为湖北省的一支方言,其走字句是其独特的语言现象。

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研究——襄樊方言音系研究之一:声调特点

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研究——襄樊方言音系研究之一:声调特点

话声调一样 , 也是从 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 也是四种基本调值, 也可以归并为阴平、 、 阳平 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 所不同的
是襄樊方言各调类的调值发音高低与普通话 不尽相 同, 本文主要分析 阐述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
关键词: 襄樊方言; 声调 ; 通话 ; 普 对应规律
中图分类号 : 0 H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9 4 2 0 ) 6 0 1— 3 17 — 1X(0 9 0 — 1 3 0
l3 1
刘 传 富
3度 到 5度 , 称 3 。 例 字 : 、 、 、 、 。 简 5 国 劳 平 贤 铜 () 声 。也 叫 降 升 调 。发 音 由 半 低 音 降 到 低 音 3上
再 升 到 半 高 音 , 降 升 调 。 由 2度 降 到 1度 , 升 到 叫 再
高 音 , 降 升 调 。 2度 降 到 1度 , 升 到 4度 , 称 叫 由 再 简 2 4。例 字 : 、 、 、 、 。 1 马 懂 好 显 倒 () 声 。 4去 由高 音 降 到 低 音 , 全 降 调 。 5度 到 叫 由 1度 , 称 5 。 例 字 : 、 、 、 、 。 简 1 大 会 到 去 动 襄樊 方言 调类 的调值 :
襄樊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第 8卷 第 6期
双 月 刊 2 0 0 9年 1 月 1
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研究
襄樊方 言音 系研 究之一 : 声调特 点
刘传 富
( 樊职业技 术 学 院, 襄 湖北 襄 樊 4 15 ) 40 0
摘 要: 襄樊 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 介于“ 中原官话” 西南官话” 间, 和“ 之 襄樊方言声调和现代汉语普通

湖北襄阳:地方方言

湖北襄阳:地方方言

湖北襄阳:地方方言襄阳话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西南边受秦巴方言的影响,语言“清轻略带秦”,东北边语言基本是河南口音。

从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来看,襄阳话与普通话均有差异,而以语音差异较大。

词汇天时:天道──天气、气象、气候。

罩子──雾气。

麻雨子──毛毛雨。

旋磨风──旋风。

前半风──上午(“儿”是日的变音)。

后半儿──下午。

半前半儿──上午10时左右。

半后半儿──下午3时左右。

麦口上──割麦子的时候。

好昝儿──什么时候。

人称:伯伯──父亲。

妈妈──(读作“骂骂”)──伯母婆婆──外祖母(面称)。

老婆子──夫之母(背称)。

一担挑──姨夫。

瓢把子──夫兄(背称)。

相公──对男青年的称呼、往往用来称呼发婿。

新大大──指娘子。

家屋──指妻子。

老女两──老处女。

生理:落月──坐月子。

干腰──指妇女年老无月经。

惶魂──糊涂,失去理智。

打混──做梦。

波罗盖儿──膝盖。

克膝包儿──膝盖。

瘸子──跛子。

锅子──驼背。

跑肚──腹。

放老犍──串疟疾。

过世──指人死了。

生性:机故──聪明机灵,不吃亏上当。

呀家──傻气,说话不中听。

野虎──形容性情不温驯。

猴羊──形容好动的人上窜下跳。

倔把头──性情倔强的人。

二敢子──低能而又好表现自己的人。

蔫包──指软弱无无能的人,或指不成熟即将萎谢的崐果子。

品行:鄙薄──小气,斤斤计较。

啬掐──吝啬。

三脚猫──形容做事不踏实。

洋绊──指人做事不认真,不尽心尽力,拖拖拉拉,也指糊涂人。

下作──轻浮、轻佻。

黑宝──蛮干的粗鲁人。

生货──坏蛋。

生渣子──调皮捣蛋的人。

下抓皮──厚脸的人。

琉璃蛋──不务正业的二流子。

白扯子──说谎话的人。

扯谎白──说谎话。

流淌白──说话在不诚实。

标子腔──说话不诚实。

三只手①小偷。

②随便使用别人的东西的人。

短路──匪徒拦路劫夺。

人事:疙瘩头──受人欺凌的老好人。

老鳖衣──受人促弄欺凌的老好人。

眼子──容易上当受骗的老好人。

酒麻木──嗜酒成性的酒徒。

寡汉条──无妻的男人。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通俗叫法,是现代汉民族用来交际的语言。

在台湾称之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之为华语,在中国大陆称之为普通话。

以北方方言做为基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现代汉语白话文为语言规范而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方言就是各个地方的地方语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

它不是同普通话并列的独立语言,而是同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但是,汉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方言分歧,给人民交往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通行全国的共同语言,这就是普通话。

”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

按照现代通俗的分发,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

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

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

世界大约有3500种语言,非洲就有1140种。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又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

但普通话毕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高于方言。

普通话的音素更为齐全,且用四声调配,节奏感、音乐性强,普通话的词汇和习语空前丰富,更富于表达功能。

如果用普通话和方言分别唱歌,或朗诵散文、诗歌,或宣读****声明,感染力与效果就明显有别。

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你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也会这样说吗?括号外是方言说法,括号内为普通话说法。

1.给本书我。

(给我一本书)我给一个苹果他。

(我给他一个苹果)提示:普通话中,动词后面带双宾语时,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面。

襄阳方言音系与普通话对应——襄阳方言音系之三:声母特点

襄阳方言音系与普通话对应——襄阳方言音系之三:声母特点

摘 要 : 阳方 言属汉语 北 方方 言的 次方 言 区, 于“ 襄 介 中原 官话 ” “ 南官话 ” 间。 襄 阳方 言声母 和现 和 西 之 代汉语普通话声母一样 , 也是 2 个辅音声母 , 1 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也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襄阳方言与普通 话 对应存 在 “ 大特 点” 八 。本 文主要 阐述襄 阳方 言声母 与普通 话声母 对应规 律 。 关键 词 : 阳方言 ; 襄 声母 ; 普通话 ; 对应规 律
( ) 言 读 ( a)安 (n 方 w i 、 f )方 言 读 ( a )欧 ( u 方 t wn 、 6 ) 言 读 ( O1等 。 Wt )
深 (h n) 言 读 ( 6 、 ( h n ) 言 读 ( i g 、 s6 方 c n) 常 c 6 g 方 sn )晨 a
二 、 阳 方 言 声 母 与 普 通 话 声 母 对 应 及 襄 辨 正 方 法
襄 樊职 业技 术 学院 学报
第1 0卷
双 月 刊
第 3期
21 0 1年 5 月
d i03 6 /i n17 — 1X2 1.3 4 o 1.9 9 .s. 19 4 .0 1 . 8 : js 6 00
襄阳方言音系与普通话对应
襄 阳方言音 系之 三: 声母特点
刘 传 富
( 樊职业技 术 学院 , 湖北 襄 襄 阳 4 15 ) 4 00
( ) 读 成 舌 弹 音 (r 。 字 t ) ( 零 声 母 音 节 前 , 言 中 加 有 辅 音 【】 如 : 8) 方 w。 爱
其他 区域( 区 、 州 区 、 河 口 、 城 ) 言 中读音 市 襄 老 宜 方
只 有 平 舌 音 “ c Z s” 有 翘 舌 音 “ h h h ” 没 z c s 。

湘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差异探析(8)

湘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差异探析(8)

湘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差异探析(8)做前字:阳去+阴平汗[xan21] →汗衫 [xan11][san33]做后字:上声+阳去弟 [ti21] →老弟 [lau41][ti11]2.两个音节中,当入声字做后字,在阴平、阳平、入声后,调值从24变成44。

单字调变调做后字:阴平+入声级[tɕi24]→班级 [pan33][tɕi44]3.两个音节中,入声字做后字时,在上声、阴去后,调值从24变成22。

单字调变调做后字:上声+入声席[si24]→酒席 [tsiəu41][si22]4.两个音节中,入声变调只出现在偏正结构里,若是入声字出现在动宾、主谓等结构中就不产生变调。

动宾结构:消毒 [siau33][təu24] 主谓结构:骨折[ku24][tʂə24]结语普通话是全民族共同语,必须在各大方言区大力推广,这样才能适应跨地区的交流,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正如李如龙先生说:“由于语言接触和渗透而产生新的方言乃至形成新区方言,这也是常见的现象”。

[9]这就强调了不同语言的接触对各自发展的重大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作为湘方言的代表——长沙方言已经受到了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冲击,在语音系统各方面都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在语音层面上。

现在越来越多长沙本地的年轻人已经在发音方面渐渐摆脱了旧式的发音习惯,朝着普通话看齐了。

当然这种趋势有利于长沙方言区的人们与其他方言区的人们进行交流,但是对于湘方言的研究工作而言却又是一种警示。

长沙方言作为湘方言的代表,已经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也一定存在于其他地方方言之中,湘方言整体难免发生异化。

如斯大林所说;“语言从旧质过度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的要素的逐渐积累,也就是经过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

[10]湘方言如今也逐渐由于移民等因素而产生异化,其语音系统更是首当其冲。

由此可见,湘方言的研究必须加快步伐。

湘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差异探析(8):。

襄阳方言常用语300句

襄阳方言常用语300句

襄阳方言常用语300句摘要:1.襄阳方言的特点和背景2.襄阳方言的语音特点3.襄阳方言的常用词汇4.襄阳方言的语法特点5.襄阳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正文:襄阳,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襄阳方言,作为一种地域性的语言现象,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独具特色。

在这里,我们将为您介绍襄阳方言的语音特点、常用词汇以及语法特点,并探讨如何传承和保护这种独特的地方语言。

一、襄阳方言的特点和背景襄阳方言属于汉语的官话方言,具有北方方言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襄阳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经多次地域变迁和民族融合,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襄阳方言。

二、襄阳方言的语音特点襄阳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声母方面,襄阳方言的声母较多,包括浊音、清音、鼻音等,具有较强的表达力。

2.韵母方面,襄阳方言的韵母较为简单,通常分为单元音和复元音两类。

3.声调方面,襄阳方言的声调较为复杂,有平声、仄声、上声、去声、入声等多种声调,有时甚至可以影响词汇的意义。

三、襄阳方言的常用词汇襄阳方言中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词汇,例如:1.形容词:邋遢(指不整洁,脏乱)、粑粑(指大便)等。

2.动词:搡(指用力撞击)、嗍(指吸吮)等。

3.副词:deadi(指总是)、巅巅(指巅倒,颠倒)等。

4.代词:俺(指我)、恁(指你)、他(指他们)等。

四、襄阳方言的语法特点襄阳方言的语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序:襄阳方言的语序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如主谓宾的顺序为“宁(人)+ 动+ 宾”,如“我吃饭”说成“我吃饭”。

2.助词:襄阳方言中助词的使用较为丰富,如“了”、“过”、“的”等,有时还可以用来表达语气。

3.量词:襄阳方言中的量词有时与普通话有所不同,如“一头猪”、“一匹马”等。

五、襄阳方言的传承和保护作为一种地方性的语言现象,襄阳方言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襄阳方言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普通话与方言是中国语言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全国各地公共场合、教育系统和媒体广泛采用的标准语言;而方言则是各个地方或区域所使用的本地语言。

一、语音区别普通话的语音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以北方官话为主要特点,发音清晰准确,音调平坦。

而方言则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各个方言区域之间的语音差异非常显著,比如广东话的语音较为复杂,拼音与普通话拼音有很大差别。

二、词汇区别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不同于方言的繁杂多样,它的词汇更加标准统一。

不同地方的方言则具有各自的特色词汇,如四川话中的“吃饭”在普通话中叫“吃饭”,而在四川话中称为“吃饭”。

三、语法区别普通话的语法规范与现代汉语书面语相一致,故其语法体系较为规范。

然而,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方言独特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四、用途区别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场合、新闻媒体、教育系统和官方文件等场所。

而方言主要被本地居民用于日常生活的交流中。

五、地域区别方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几乎每个省份、地区都有其特定的方言。

而普通话则是全国统一的标准语言,在全国范围内通行。

六、影响区别普通话对于促进全国人民的交流和沟通具有重要作用。

而方言则是地方文化的瑰宝,对于传承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用途、地域和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国家一体化和沟通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方言则是地方文化的表现,承载着地方的历史与传统。

无论是普通话还是方言,都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组成部分,应该加以珍惜和传承。

有些方言土语比普通话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有表现力

有些方言土语比普通话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有表现力

有些方言土语比普通话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更有表现力赵绍军根在南阳在南阳地区的方言土语中(有些词语在南阳周边地区甚至中原地区都用),有一些方言土语比现行普通话更生动,更准确,更具有语言表现力。

就起语言表达的功能和效果而言,个别方言土语目前我们还找不到完全能够与之相对应的普通话词语。

如果不信,请看下面的一些例子。

根在乡村例一、“一头耙壅子”:什么是“一头耙壅子”呢?用普通话来讲,“一头耙壅子”就是某个人浑身土气,没知识,没文化没见识,没有见过大世面的意思。

那么,什么是“耙壅子”呢?“耙壅子”就是农民在耙地的时候,挂在耙齿上的那一层的厚厚植物根须、草茎和泥土。

耙地的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把这些东西去掉,耙齿就很难深入土层耙地了。

很明显,用“一头耙壅子”这个方言土语来说明一个人的土气、没知识没文化,要比普通话更生动,更形象。

例二、“老曳丈”:“曳”和“拽”、“拉”的意思相近,用绳子搭在肩膀上使劲向前拉车叫“曳车”,用绳子搭在肩膀上使劲向前拉动犁子犁地叫“曳犁”。

“老曳丈”就是兄弟几个当中那个没有妻子儿女、但却为养活全家人整天出力的光棍汉,普通话中没有你能够与这个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对应的词语,“光棍汉”一词只能表明一个人没有妻子儿女,不能表明他为全家人无私奉献出力流汗。

如果光棍汉与其他弟兄分家独自生活,那么他就不叫“老曳丈”了。

例三、“牢把盆儿”:“牢把盆儿”的本意是指双手紧紧地攥着盆子不丢手,在南阳方言中是表明事情很牢靠的意思,对应的普通话词语是“牢靠”、“可靠”等等。

很显然,“牢把盆儿”比普通话中相对应的有关词语更具有形象性和表现力。

例四、“茅缸嘴”:“茅缸嘴”是指有些人说话不干不净,经常爱说脏话,对应的普通话的说法是“说话不文明,经常爱说脏话”。

“茅缸”就是过去农村茅厕里的粪缸,“茅缸嘴”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这种说法要比普通话中相对应的语言更具有形象性。

例五、“恶水缸儿”:“恶水缸儿”就是我们常说的受气筒。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普通话与方言的比较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北风和太阳争论谁最有权力,他们同意,谁先脱下旅人的衣服,谁就是胜利者。北风先试他的力量,用力猛吹;但是风越大,那旅人将他的大衣裹得越紧;最后,北风放弃了,请太阳出来,看看他的本事。太阳很快地发出他所有的热力。不久,那旅人感受到太阳暖和的光线,便将衣服一件件脱下,最后,热得受不了了,就脱光了衣服,在路旁的河里洗澡。 北风不得不承认,到底还是太阳的本事大。

粘 保留大量古汉语的成分
广东话 国语 绍菜 椰菜 芽菜 大豆芽菜 通菜 信瓜 凉瓜 蕃薯 薯仔
日常用语中粤语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多达50%以上。
大白菜 包心菜 绿豆芽 黄豆芽 空心菜 茄子 苦瓜 红薯 马铃薯、土豆
添加标题
“有点怪”的结构
添加标题
怪不得
添加标题
「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
添加标题
我先走了
添加标题
我走先
添加标题
公鸡
添加标题
「鸡公」
添加标题
有许多修饰成分倒置现象
粤语的变化: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
添加标题
普通话
添加标题
粤语
添加标题
商店
添加标题
「士多」(store)
添加标题
沙拉
添加标题
「沙律」salad
你知道吗?
普通话「打的」怎么来的?
粤语「搭的」(「搭的士」的简称,香港不通用)被普通话当作「打的」吸收。
03
01
02
01
添加标题
你知道吗?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其实“搞定”来自于粤语“搞掂”,“搞掂”传入其他地区时,“掂”字被误写成“定”字,时间一长,假的变成真的。“搞定”使用率反而高过了“搞掂”,于是,“搞定”搞定了“搞掂”。

襄樊方言音系与普通话对应——襄樊方言音系之二:古入声字派生特点

襄樊方言音系与普通话对应——襄樊方言音系之二:古入声字派生特点
系 统 和 “ 曲 ” 韵 的 实 际 情 况 , 《 韵 》中 的 平 、 元 川 把 广
J 去 、 阴 声 改 为 阴 平 、 平 、 声 和 去 声 , 声 在 二、 入 阳 上 入
北 方 话 巾 已经 消 失 。 因此 , 了“ 派 三 声 ” 说 法 , 有 入 的 即 : 浊声 母 人声 变 阳平 , 浊 声母 入 声 变 去声 , 全 次 清 声 母 变 上 声 。 随 着 元 朝 的 崩 溃 明 朝 的 兴 起 , 声 又 人
“ 、 、 、 ” 个 字属 于调 值 的不相 同 , 四个声 英 明 伟 大 四 这 调 的 基 本 调 值 , 以 归 并 为 四 个 调 类 。t 据 古 今 调 可 4 1 根 类演 变 的对应 关 系 , 名 为 阴平 、 平 、 声 和去声 。 定 阳 上
元 朝 的周 德 清 编 写 的 《 原 音 韵 》 据 元 代 北 方 语 音 中 根
二 入 声 字 派 生 到 普通 话 的规 律 古
普 通 话 是 没 有 人 声 的 ,只 能 在 汉 语 的一 些 其 他
方 言 里 还 可 以 找 到 人 声 的踪 迹 。 古 人 声 字 普 通 话 读 人 阴平 、 平 、 声 和 去 声 四个 声 调 里 去 了 , 声 字 阳 上 入
具体 描 写如下 : 古 入 声 字 派 人 阴 平 的 : ( ) (a) (o) 八 ba 发 f 突 t 托 ( 喝 ( 出 (hn) 【i) (u6) 。 t u h c 激 i 郭 g 等
再 度 回 到 了 明 朝 官 话 中 。 明初 的《 武 正 韵 》 载 了 洪 记
语 的 声 调 有 一 个 清 楚 的认 识 , 朝 人 沈 约 提 出 了 汉 六
太 强 的 变 化 , 些 人 声 字 又 变 成 了 阴平 , : 平 分 阴 有 即 “

襄阳话和普通话的区别

襄阳话和普通话的区别

演变规律
将舌面音j、q、x变为舌根音g、k、h。 把舌面音j、q、x做声母的某些字相互混淆。 阴阳对转:后鼻音eng、ing被分别读成前鼻音en、in。 韵母ui常被读成ei。 韵母ao被读成uo。
韵母a读成e
旁转:双唇音b、字
界、届
普通话
襄阳话
q x x
说明
(古无齿音) j g
j
q x
eng ing ui ao a b
[tɕje 51 ] [kaɪ̯ 51]
[ʨʰɥ51] [kʰe51] [sʲje35] [xaɪ35̯] [sʲi55] [ʨʰi55] [ts̪ʰəŋ34] [tsʰ ̪ ən34] [niŋ35] [nin35] [tweɪ̯ 51] [teɪ̯ 51] [jɑʊ ̯ 51] [j̯uo51]
去 鞋 膝 曾 宁 对 药 旮旯 遍
k h q en in ei
uo
eng ing ui ao
[kĄ55][lĄ35] [kɣ55][lɣ35] a
e p
[biæn51] [pʰiæn51] b
谢谢
襄阳话 VS 普通话
朱黎慧
140103006
襄阳话
在全国七大方言区中,襄阳属于北方方言区。 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上游,湖北、河南、 陕西三省交界地带。因此襄阳话的口音上略带秦味。 但又比河南话和陕西话发音轻。正如欧阳修那句话
“语音轻略带秦”。
是西南官话的组成部分。
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又称为上江官话、四川话,是汉语官话方 言的一种。是中国西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以及 邻近的湖北大部、湖南西部南部、广西桂柳地区、陕西 南部、东南亚北部局地(包括缅甸果敢)的主要汉族方 言,在老挝、越南等地也有部分华人使用。

襄阳方言的调查报告

襄阳方言的调查报告

襄阳方言的调查报告
经过我对襄阳当地居民的采访和调查,我发现襄阳方言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中原方言,它具有较强的音韵特征以及独特的语法结构。

一、襄阳方言的词汇特征
襄阳方言很多词汇来源于普通话,但是也有很多词汇来自于古汉语和方言。

例如,“雨”(鱼)、“拖拉机”(摊牌)、“背”(代
替金)等一些词汇都非常典型。

此外襄阳方言还有一些独特的
词汇,比如“恬”(安静)、“腻煳”(笨拙)、“痔疾”(弱智)等。

二、襄阳方言的音韵特征
襄阳方言的音韵特征也较为典型,声音较给力大、气息较短,有着明显的地方口音。

而且襄阳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非常明显,如“鱼” (普通话yú,襄阳方言“雨”)、“火车”(普通话
huǒchē,襄阳方言“火車”)等,发音十分清晰明了,如果不加
注意就会说成普通话。

三、襄阳方言的语法结构
在语法方面,襄阳方言也有其独特的结构。

比如,主语往往放在句子的后面,而宾语则出现在句子的前面。

举例说明,普通话说“我要买一本书”,而襄阳方言则说“要我去买一本书”。

此外,襄阳方言也有很多口头禅和独特的模式,如“这不听话
的小样子!”、“他家连狗都有!”等等,这些都是襄阳方言的语言特点和风格。

总的来说,襄阳方言虽然在今天的社会已经不再是主流语言,但是它确实记录了一段历史和文化,在襄阳地区仍然有着广泛的交流和使用。

对于我来说,调查襄阳方言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本地居民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让我更加珍视和爱护自己的语言文化。

现代汉语中的《家乡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家乡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家乡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1.介绍家乡方言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一部分,它包含着我们成长、生活和交流的全部记忆。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话作为一种国家语言,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

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家乡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探讨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其发展趋势。

2.方言的基本特点方言指的是某一地区内特定的语言变体。

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方言的基本特点包括发音区别、词语差异和语法差异。

发音区别是指在不同地区,同一个音素有不同的发音方式,比如江苏话和上海话的“ei”音。

词语差异则指在不同地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用法上有所不同,比如“面包”在安徽话中是“烧饼”,在湖南话中是“叉烧包”。

语法差异则指在句子结构和用法上存在差异。

3.方言和普通话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普通话已成为国家推广的标准语言,代表着现代最标准、最纯正的华语。

方言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地位逐渐被压缩。

尤其是在学校、电视、广播、报刊等公共媒体的使用中,普通话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

但是,在生活中方言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

很多人因为家庭生活和社交习惯而乐于讲方言,这也表达了方言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因此,方言和普通话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互补而不是相互排斥的。

4.方言和普通话的优劣势方言和普通话各自具有优劣势。

方言的优势是可以表达出更自然、更真实的情感,更好地维系家庭和社交关系。

让人们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

但方言的劣势是不易被理解,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中会产生障碍。

普通话的优势是具有国家统一的标准化特色,可以使人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效的交流,获取更全面的信息资源;但普通话的劣势则是可能缺乏亲切感和地域特色。

5.方言和普通话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方言和普通话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展示和传播。

襄阳方言的调查报告

襄阳方言的调查报告

襄阳方言的调查报告本文借助方言调查字表,调查了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的襄阳方言。

在与普通话对比的基础上,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分析了襄阳方言的特点。

一、襄阳简介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河南省的西南面,长江支流的汉江中游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游,是汉江流域中的一座中心城。

襄阳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襄阳方言是北方方言中一个重要的方言点,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襄阳方言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汉水以北语言受“中原官话”影响较大,“语言清轻略带秦”。

襄阳(北部)、枣阳(北部)、老河口等与河南交界地方的语音豫音较重,汉水以南语言受“西南官话”影响较大。

襄阳辖区其他地方方言声调基本一致。

所以,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形成各方言区比较复杂的局面。

二、襄阳方言的声调襄阳方言声调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一样,也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

襄阳方言声调调类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

在襄阳方言中没有入声调类,它与普通话的调类一致,只是各调类的调值发音高低不尽相同。

普通话是“入派四声”,而襄阳方言中古入声字派生则是“入派一声”。

其大概的对应的规律是:归入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中的入声字,汉水以南方言,全都归如方言的阳平。

归入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中的入声字,汉水以北方言区全都归如方言的阴平,都读中升调。

在襄阳方言中,其基本的调值情况和代表字如下:阴平:调值24;代表字:天多香方阳平:调值35;代表字:麻羊国童上声:调值33;代表字:马好懂导去声:调值21;代表字:大会到动三、襄阳方言的声母:1、尖团不分:其中“精”组字和“见”组字读音相同,例如:精=经2、鼻浊音n和l合流,多数情况下都发l[l]的音,例如:年=脸,男=蓝3、有z声母的读音念成c声母,例如龇牙咧嘴=呲牙咧嘴四、襄阳方言的韵母在襄阳方言中,韵母共有35个,跟普通话的四十个韵母相比较,少了ie,y,e,o,iai,uai,yan,ua,iu,m几个韵母,而不同的是,多出了这些韵母e,,io,ian,ua,g,y?n,y?。

南和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南和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

南和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摘要:本文通过对南和话和普通话的对照调查,分别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南和话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旨在为该地区推广普通话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南和话普通话语音差异尖团合流零声母 a韵腹萧豪韵圆唇音不圆唇音声调变化规律合音词复韵母简化正文:南和县,古称“和城”,别称为“和阳”,是河北省南部的一个小县城,隶属邢台市。

:“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礼,物厚而阜安。

”(《南和县志》)风土人情自有一番特色。

本文仅想通过南和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对比研究,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下南和的方音,也希望有利于南和县普通话的推广。

毫无疑问,南和话属于北方方言,是北方官话冀鲁官话和晋语的过渡地带。

南和隶属邢台市,位于河北省的南部,而整个邢台市西邻山西省,东临山东省,往南是邯郸和河南省。

所以邢台方言是北方官话、中原官话和晋语互相影响的过渡区域,方言的语音特征也比较复杂。

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南和县位于邢台市东西方向的中间,受晋方言的影响相对较小。

南和话中没有入声,而南和县西邻的邢台县靠近山西左权县的一部分地区有入声,其他一些地区没有入声。

河南话属于中原官话,对河北南部地区的影响也较大。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南和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进行对比,深入了解一下南和话的语音特点。

一、声母方面的差异1、普通话里尖团合流,而南和方言里分尖团。

下面列出了南和话尖音和普通话发音的国际音标对照:例字津酒煎秋七前选西小普通话 [ ][ ][ ][ ][ 3 ][ ][ Wyan ][ W3 ] [ W ]南和话[ ] [ ] [ ][ ] [ 3 ][ ] [ sy ] [ s3 ] [ s ]2、零声母加声母。

南和话中,将一些普通话的零声母读作辅音声母。

用[ ]来代替零声母作为音节的声母。

以下列举了一些普通话零声母,南和话辅音声母的例字,并用国际音标标出读音的差异:例字安俺岸凹熬袄傲挨矮爱普通话[an ] [an ] [an ] [au ] [au ] [au ] [au ] [a I ] [a I ] [a I ]南和话[ A ] [ A ] [ A ][ au ][ au ][ au ][ au ][ ai ] [ ai ][ ai ]例字昂摁藕普通话[ ] [ ] [ou ]南和话[ ] [ ] [ ou ]以上例字列出了大部分南和话中零声母前加辅音声母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话与普通话的对比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我来自湖北襄阳,虽然从小生活在一个襄樊话的环境里,但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比较大,襄樊方言说的不是很标准,甚至于有些词汇都不曾使用和明白。

但还是能从襄樊话和普通话中比较出一些差异。

襄樊话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区,与普通话相比存在语音、语法、和语汇上的诸多差异。

一、语音方面
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上游,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带。

因此襄樊话的口音上略带秦味。

但又比河南话和陕西话发音轻。

正如欧阳修那句话“语音轻略带秦”。

(1)声母方面,相对于普通话而言,襄樊方言只有20个声母,但读音大致相同,只有语气上的些许差异。

襄樊方言中存在平翘舌不分的现象,例如:蚕和蝉、诗和丝、折和则等都发同一个音,襄樊话将舌尖后音都读成了舌尖前音;还有的襄樊方言将n和l混读,例如乃读作lai;襄樊话将舌面音声母与齐齿呼韵母拼成的字读成舌根音与开口呼相拼的,例如:街读gai、鞋读hai。

(2)在韵母方面,襄樊话襄樊话前后鼻音混淆,在有些区域内的方言中几乎没有后鼻音,例如:庚读作跟、灵读作林等,只有an和ang
分得较为清楚;襄樊话中的合口呼韵母(uan、uen、uei)和撮口呼韵母(üɑn)与舌尖音相拼时往往会丢掉韵头u,读成开口呼韵母(an、en、ei),例如:对读dei、最读zei、暖读nan、端读dan、吨读den 等。

(3)声调方面,襄樊方言同普通话一样也是四种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只是各个声调的调值不同。

普通话中的阴平是高平调55,而襄樊话是中升调35;普通话中的阳平是中升调35,而襄樊话则是全降调41;普通话中的上声是降声调214,襄樊话中则是高平调55;普通话中的去声是全降调51,而襄樊话中则是降声调214。

除此之外,襄樊方言中的个别词语有特定读法,例如:去读作ke。

并且口语中多带儿化音和卷舌音,例如“子”在词尾时经常被读作卷舌音,显得诙谐俏皮。

二、语法方面
襄樊话的句子组合上在有些时候与普通话不同。

例如:你敢不去不敢?(你敢去不敢去?你敢不敢去?)。

还有就是襄樊话中多加语气词,例如:“靠边起走”其中“起”读轻声。

整句话意思是靠边走。

还有“是不是撒”中的“撒”也表示语气。

三、语汇方面
作为一种独立的方言,襄樊话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方言和普通话的词汇。

尤其在亲属称谓上表现的很明显。

比如说姑姑一词在襄樊话中叫“念儿”,甚至有人写作“女+念”,生造了一个字;最常用的还有襄樊人把女孩、姑娘叫做“俩娃儿”。

还有的地区把
爸爸喊作“伯伯”(be),读作一声和轻声。

把伯母叫作“妈妈”(和“骂骂”同音)。

总体上来讲,襄樊方言相对于普通话而言,更加轻松诙谐,其中有些俏皮话让人听了不禁一笑。

在我眼中看来,襄樊方言是地域文化融合的产物,既有秦腔和豫音,又有西南官话的特色。

这反映出襄阳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在一些语汇上,诙谐幽默,语音轻快,又体现出这座城市人们休闲的生活方式与娱乐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