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莒南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王平的爷爷眼睛“花”了,可为他选择的镜子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2、(2017•大连)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3、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A、晶状体曲度过大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C、眼球前后径过短D、可用凹透镜纠正4、做眼保健操对人的眼睛所起的作用是()A、使眼睛漂亮B、缓解眼肌的疲劳,增强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C、使眼睛的瞳孔放大D、使玻璃体更透明5、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虚像C、正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6、下列关于眼的明视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人眼睛明视距离为25cmB、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C、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D、所有人眼的明视距离均为25cm7、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患远视眼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期看远处的物体造成的B、远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C、患远视眼的人无法看清近处的任何物体D、远视眼的睫状体一直处于收缩状态8、关于远视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来自近处的物体成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B、一般是由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C、晶状体太厚,或是晶状体的前后径太长D、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9、下列哪幅图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A、B、 C、D、10、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A、B、C、D、11、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2、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望远镜B、显微镜C、照相机D、投影仪13、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正确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二、填空题(共4题;共11分)14、在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15、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对于近视眼患者,晶状体对光的会聚作用变________(选填“强”或“弱”),使远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________方(选填“前”或“后”).16、(2017•黑龙江)由于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导致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剧增,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予以矫正.17、远视眼只能________远处的物体,________近处的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或者________,因此来自近处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光斑.为了矫正远视,应该用________作眼镜片,使入射的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得________,再进入眼睛,会聚点前移就落在视网膜上了.三、作图题(共1题;共5分)18、(2017•广东)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四、综合题(共4题;共28分)19、根据题意解答(1)如图1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________(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配戴什么透镜?画图说明.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眼睛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人眼所看到的像是________的_______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2)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_______.(3)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处最为合适.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_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眼睛和眼镜(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眼睛里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小C.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答案】B【解析】解:A、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故A正确。

B、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薄,折光能力太弱,因此远视眼中的晶状体焦距变大,故B错误。

C、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厚,折光能力太强,故C正确。

D、由于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强,提前会聚,所以矫正近视应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D正确。

故选:B。

2.某同学向窗外张望,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 )A.不变B.变薄C.变厚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解: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

即向窗外张望,晶状体形状变薄;看书时书本离眼近,晶状体的曲度最大,即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变厚。

故选:C。

3.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答案】B【解析】解: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是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是错误的。

故选:B。

4.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观看节目表演时,演员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解析】解: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因为像成在光屏上,所以为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同步测试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练习题1:在人的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A.平面镜B.玻璃砖C.凸透镜D.凹透镜练习题2: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练习题3: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导致对晶状体厚薄的调节能力减弱.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晶状体变薄时,对光有发散作用B.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C.若晶状体太薄,容易形成远视眼D.若晶状体太厚,可用凹透镜矫正练习题4:关于近视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B.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C.近视眼把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D.近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练习题5: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是远视眼,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物体,像都成在视网膜的后面C.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D.远视眼要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看清近处物体练习题6: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眼镜和爷爷的老花眼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老花眼镜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老花眼镜D.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练习题7: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时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凹透镜和凸透镜练习题8:右图是小刚同学患病眼睛成像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刚患的是近视眼B.戴凹透镜进行矫正C.和患病前的晶状体相比,其焦距变大D.经常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患这类眼睛疾病练习题9: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习惯,需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中一尺指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左右(30—35厘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是人的眼睛结构示意图,眼睛就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这部相机出问题,下列关于眼睛与视力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C.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视力D.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不发生变化答案:C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选项A错误;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选项B错误;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视力,选项C正确;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故选C。

分析:掌握眼睛的构造、视物原理及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2、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答案:B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故选B。

分析:掌握眼睛的构造、视物原理及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3、如图是杨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它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答案:A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解答:由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此时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选A。

分析:理解近视眼及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4、下列关于眼睛瞳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虹膜中间那个圆形的透光孔是瞳孔B.瞳孔大小不随光线强度而变化C.人死亡时瞳孔大小不变D.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答案:A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解析:解答:瞳孔是由虹膜围成的中央一个圆形的透光孔,选项A正确;通过虹膜肌肉的收缩或舒张来控制瞳孔的大小,光线强时虹膜肌收缩瞳孔变小,光线弱时虹膜肌放松瞳孔变大,以便让更多的光进入眼睛,选项B错误;人死亡时虹膜肌失去收缩功能,瞳孔散大,通过瞳孔的形状可检验一个人是否已死亡,选项C错误;瞳孔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而眼帘(即上下眼皮)的作用相当于快门,选项D错误;故选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戴由凹透镜片做的眼镜,这是利用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 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戴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这是利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 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是戴由凸透镜片做的眼镜,这是利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 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是戴由凹透镜片做的眼镜,这是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2. 小强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你认为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A. 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 小强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 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 小强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3. 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雨天汽车低速行驶,是因为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增大B. 近视镜矫正近视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溶解油污D. 使用煤炉要防止中毒,是因为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有毒4. 据1报道:近日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全国近视眼人数竟已近4亿!中国学生的近视率排到了世界第二,仅次于新加坡。

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 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 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 手机拍照的镜头是凹透镜C. 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 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凹透镜)6. 光的世界变化莫测,奥妙无穷。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题1.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图1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

__________就相当于图3—29中的蜡烛,人眼睛的_________就相当于凸透镜,_________就相当于光屏。

图12.图2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在A、B、C、D 四种光路中,_________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__________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__________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BAC D图23.眼镜店交给小红一个塑料袋,里面用纸包着四种眼镜镜片。

小红知道这里面有刘老师+150度和李老师+300度的镜片,还有小华的-175度和小玲-350度的镜片。

回到学校里打开纸包,发现四种镜片上都没有标明度数,小红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并且特别注意镜片的厚度。

他把四种镜片的截面画成了图3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如果小红的作图是准确的,则可以知道:__________是+150度的;__________是+300度的;__________是-175度的;__________是-350度的。

以上四种镜片中,__________是近视眼镜的镜片。

4.小明的爷爷有一副老花眼镜,一天晚上,小明想估测这副眼镜的度数,小明把房间的窗户打开,使得在房间里能看见窗外很远地方的一盏明灯。

小明站在白墙旁边用眼镜片把这盏灯的像成在白墙上。

小明测得此时镜片到墙的距离是约等于34 cm。

这样,可以认为,这副镜片的焦度是_________,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__度。

5.图4描述了眼球在以一定视角观察某一物体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

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

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图4A 站在20 m远的1.6 m高的人B 18 m远的一棵1.7 m高的小树C 20 m远的1.7 m高的栏杆D 40 m远的1.8 m的竹竿6.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 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 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 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含答案)1.如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

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2.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3.关于视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B. 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大小C. 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大D. 视角就是眼睛看到的角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 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5.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6.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7.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在下面的甲、乙示意图中,属远视眼的是,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选填“丙”或“丁”)。

8.人的眼睛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凹)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正立/倒立)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有答案)5.4 眼睛和眼镜一、单选题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像。

如果长期用眼疲劳,会导致在视网膜的前面形成像造成近视眼,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切削,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A.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B.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C.凹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D.凹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2.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而且有平均每年增长125度的趋势。

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丁B.甲、乙C.丙、乙D.丙、丁3.小花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

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A.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4.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远视眼镜是凹透镜B.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方C.远视眼度数越高,佩戴的眼镜的镜片的焦距越大D.将近视镜和远视镜均放在太阳光下,能出现小而亮光斑的是远视镜5.如图所示的眼镜()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6.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B.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C.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凸透镜来矫正7.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读书与写字的好习惯,需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中一尺指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左右(30~35厘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题

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题1.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倒立、缩小的虚像2.对于正常的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图所示的是眼睛的结构图,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和角膜所成的像是虚像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4.经常用眼睛长时间盯着近处的手机屏幕看,容易导致的后果是()A.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近处的物体B.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近处的物体C.晶状体变薄,看不清远处的物体D.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5.每年6月6日为全国的“爱眼日”、爱眼日设立的宗旨是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A.甲、丙B.乙、丙C.甲、丁D.乙、丁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7.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放大镜B.近视镜C.投影仪D.照相机9.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班。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4节 眼睛和眼镜习题

眼睛和眼镜1.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放大的虚像C 正立、缩小的虚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近视眼用凸面镜矫正B 远视眼用凹面镜矫正C 老花眼用凸面镜矫正D 以上说法都不对3.眼睛是一“变焦距”的凸面镜,它是通过__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_,当睫状体________时,晶状体变____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集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远处物体。

当睫状体________时,晶状体变____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集聚在这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近处的物体。

4.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产生近视眼的缘故是晶状体太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________,来自远处某点的光聚在视网膜,抵达视网膜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咱们能够利用________镜能使光成________的特点来矫正。

5.利用一片远视眼镜片做成像实验时,不能取得( )A.放大的实像B.放大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倒立的虚像6.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相当于凸面镜的( )A.物距变大B.焦距变大C.物距变小D.焦距变小7.关于近视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样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将集聚于视网膜的后方C.需要配戴集聚透镜进行矫正D.近视眼的缘故是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八、桌子上放着哥哥的近视镜和奶奶的老花镜,小明的奶奶让他帮忙把眼镜拿过去,请帮他分清该拿哪一副眼镜?填空一、眼睛的简单构造:。

二、人眼视物相当于成像,晶状体相当于,视网膜相当于。

3、眼看远近物体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胶片相当于_______.拍照时,物体应在_____________。

的位置,才能在胶片上成一个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

物理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在图所示的示意图中,所属视力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A.远视眼,凹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远离凸透镜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进人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A.角膜B.视网膜C.晶状体D.视觉中枢4.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是10厘米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A.0到10厘米 B.10到25厘米C.25厘米到极远处D.10厘米到极远处5.当一双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A.变厚B.变薄C.不变D.无法判断6.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7.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望远镜B.显微镜C.照相机D.投影仪8.小娅同学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门卫大爷在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对门卫大爷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A.他是远视眼,要用凸透镜来矫正B.他是远视眼,要用凹透镜来矫正C.他是近视眼,要用凸透镜来矫正D.他是近视眼,要用凹透镜来矫正二、多选题9.关于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B.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大小C.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大D.视角就是眼睛看到的角10.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A. B. C. D.11.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眼睛相当于凹透镜B.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强C.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D.近视眼镜片就是凸透镜12.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物体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物体13.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14.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三、实验探究题15.小明为探究近视眼的成因,找来一个圆底烧瓶当着眼球的玻璃体,把里面装入牛奶和水的混合物(如图A)在烧瓶前放一凸透镜,用两激光灯当作物体发射出的光线,实验时(1)小明把 ______ 当着了眼睛中的晶状体.(2)烧瓶的后壁相当于 ______ .(3)如果把两激光灯(如图B)射向凸透镜,调整光线线使会聚点刚好落在瓶后壁,此时若要验证近视眼成因,应保持光线不变,把B图中的凸透镜换成一个比它 ______ (厚或薄)的,此时会聚点会落在后壁的 ______ (左或右)边,实验中的会聚点相当于眼睛看到物体的像点.此时要验证校正方法,应在透镜前再放上一个 ______ 透镜使全聚点又落到烧瓶后壁.16.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1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______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 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图2甲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图乙、图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2所示.①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 ______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______ .②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______ 图.③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_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_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C2.A3.B4.D5.B6.C7.C8.A9.AC10.BD 11.BC 12.AC 13.BC 14.AC15.凸透镜;视网膜;厚;左;凹16.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靠近;乙;乙;丙;大于;发散【解析】1. 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图中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所以是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项C正确.故选C.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2. 解:远视眼镜是凸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减小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故选A.首先明确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利用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即可确定它是怎样来矫正视力的.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造成的,因此要让光线在进入眼睛以前提前会聚一下,所以要带凸透镜来矫正.3. 解: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选B.了解眼睛的构造,熟悉眼睛内部各部件的作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该题考查了眼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4. 解:根据题干可知: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到极远处.故选D.根据题干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可得出结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以及对远点,近点和眼保健知识的认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5. 解: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弱,也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选B.人眼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正常人的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可以使不同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该题考查了人眼的构造及视物原理,了解人眼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 解: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是大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故选C.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镜头,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或生活的体验很好理解.7. 解:人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远处的物体在物镜处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目镜与物镜所成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A错误B、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目镜与物镜所成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B错误.C、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所以照相机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故C正确;D、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C.人的眼睛像像一架照相机,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能做到举一反三.8. 解:由题意“平时不戴眼镜的门卫大爷在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门卫大爷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所以说明,门卫大爷的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的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利用题目中告诉的情况,确定陈老师的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远视眼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近视眼需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掌握正常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的厚薄情况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如何矫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 解:AD、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就是视角,故A正确,D错误;B、物体越小,距离越远,视角越小,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大小和距离远近,故B错误;C、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的范围较大,从而引起的视角就越大,故C正确;故选AC.我们观察物体的大小与视角的大小有关,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角.物体的尺寸越小,离观察者越远,则视角越小.知道视角和看清物体的关系,即视角合适才能看清物体,若视角过大或过小,我们都无法看清物体.10. 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由题意可知: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B图,其矫正做法正确的是D图.故选BD.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11. 解:A、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故说法错误.B、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厚,折光能力太强.故说法正确.C、近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清晰,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晰.故说法正确.D、由于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强,提前会聚,所以矫正近视应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说法错误.故选BC.①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是人用眼过度,晶状体的弹性减弱,不能自己调节曲度;③近视眼的矫正:应戴凹透镜.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的办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12. 解:(1)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2)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偏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则选项AC正确,BD错误.故选AC.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晶状体越厚,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此时视网膜接受的是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反之,晶状体越薄,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弱,视网膜接受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本题考查了眼睛的成像原理及调节情况,属于比较基础的内容,也是中考考查填空和选择常考的内容.13. 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要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BC.①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②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掌握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远视要用凸透镜来矫正.14. 解:(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A正确,B错误;.(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15. 解:(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2)烧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中液体相当于玻璃体;(3)光线经过凸透镜正好汇聚在玻璃后壁,说明物体能正常成像在视网膜上,故B是正常的眼睛;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所以此时若要验证近视眼成因,应保持光线不变,把B图中的凸透镜换成一个比它厚的,此时会聚点会落在后壁的左边.此时要验证校正方法,应在透镜前再放上一个薄厚(或度数)合适的凹透镜使聚点又落到烧瓶后壁上.故答案为:(1)凸透镜;(2)视网膜;(3)厚;左;凹.(1)(2)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3)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要注意近视眼的成因以及其矫正方法,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详细,因此学生必须对此知识点理解透彻,才能解答此题.16. 解:(1)拿走眼镜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要想成清晰的像,应减小物距.(2)①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因为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②由图可知,甲、乙、丙透镜中焦距最大的是丙,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相对而言,丙透镜的物距最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可知其中像距较大的是丙图.③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故答案为:(1)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靠近;(2)①乙;乙;②丙;③大于;发散.(1)在有眼镜时能成清晰的像,可看做是近视眼已矫正了,拿走后,就是近视眼的成因了,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2)①根据图中乙丙的凸度大小即可确定测得小于10cm的焦距;根据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可确定模拟近视眼的图;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③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凹透镜是中间薄,四周厚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近视眼的成因进行分析解答,要会结合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临沂市费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临沂市费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临沂市费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大雨时,雨看上去连成一条条线,这是因为()A . 雨太大时,雨水本身就是连续的水柱B . 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C . 空气中有雾,看不清楚D . 上面的雨滴比下面的雨滴下落速度快2. (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镜片,可用以矫正近视眼的是()A .B .C .D .3. (2分)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 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B . 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 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D . 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4. (2分)下列关于视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视角越大,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B . 视角越小,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C . 视角过大或过小,我们都无法看清物体D . 视角的大小与我们能否看清物体无关5. (2分)如图所示是人眼看近处和远处物体时的光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B . 甲图中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C . 乙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D . 乙图中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6. (2分)小明设计实验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他把烛焰看作是眼镜观察的物体,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拿走远视眼镜后,下列做法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的是()A . 只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B . 只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C . 换一个更加明亮的蜡烛放在原处D . 换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放在原处7. (2分)下列关于近视眼及远视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太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市莒南县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如图所示,描述了眼睛看近处物体的光路图,它描述的是()A . 近视眼的成像情况B . 远视眼的成像情况C . 正常眼的成像情况D . 无法确定2. (2分)如图是常见的视力缺陷成像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图表示的是近视眼,乙图表示是远视眼B . 甲图表示的是远视眼,乙图表示是近视眼C . 甲、乙两图都表示的是近视眼D . 甲、乙两图都表示的是远视眼3. (2分)(2020·常德) 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 . 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 . 显做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 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4. (2分)小刚是近视眼,爷爷是远视眼,如图所示为小刚家书桌上的两副眼镜,则()A . 甲眼镜是小刚的,乙眼镜是爷爷的B . 乙眼镜是小刚的,甲眼镜是爷爷的C . 两副眼镜都是小刚的D . 两副眼镜都是爷爷的5. (2分) (2015八上·忻州期末) 图中的四幅图,表示近视眼矫正做法的是()A .B .C .D .6. (2分) (2018八上·浉河期末) 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 .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C .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D .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7. (2分)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 .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 .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 .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8. (2分)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是近视眼,则下例说法正确的是()A .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凹透镜做的B .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大C .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小D . 小明妈妈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9. (2分)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A . 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B . 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C . 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D . 眼睛能发光10. (2分) (2017八下·灯塔期中)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 .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 .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 .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 .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11. (2分)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 . 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 . 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 . 李明同学巳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D . 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2. (2分)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A . 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B . 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C . 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D . 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13. (2分) (2018八上·金山期中)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 . 倒影——平面镜成像C . 电影——凸透镜成像D . 摄影——光的反射14. (2分)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B . 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C . 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D . 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15. (2分)人在水中看不清水中的物体,但戴上潜水镜后就能看清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 . 人眼只适宜在空气中看东西B . 在水中睁眼看东西时,水进入眼中影响视力C . 水中光线太弱,射入眼睛的光线太少,人无法看清物体D . 光从水中射入眼中和从空气中射入眼中折射情况不同,致使物体射来的光线无法会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二、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16. (2分) (2017八下·大冶期末) 显微镜实际上是两个凸透镜的组合,物镜成像原理与______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相同.近视眼应佩戴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眼镜来纠正.17. (2分)“六•一”儿童节,同学们一起去看海豚表演,同学们坐在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因为阳光照在海豚身上发生__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同学们被精彩的节目逗得开怀大笑,甚至笑出了眼泪,其中一位近视眼的同学摘下眼镜,惊奇地发现不戴眼镜看节目同样清晰,这是因为眼泪附着在眼球上,相当于________透镜,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18. (4分) (2020八上·青山期末) 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如图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

用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cm。

则乙模拟的是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可以佩戴________(“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丙图实验可得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9. (2分)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________透镜来矫正。

20. (4分) (2019八上·遂宁期末) 小苗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

如图(甲)所示它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

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

(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图,其中矫正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

(选填“A”、“B”、“C”、“D”)(2)若在图中(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

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A .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B . 靠近透镜C . 远离透镜D .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三、解答题 (共5题;共30分)21. (5分)(2017·广东) 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22. (5分)(2020·福安模拟) 线上学习进行的若火如荼!小明发现上网课上久了看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请问这是人眼的哪个结构出现问题?对于科学用眼,请你提出一些建议。

23. (5分) (2018八上·大石桥期末) 如图是八年级小燕同学在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图(甲)中她将自己佩戴的400度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烛焰的清晰实像.(1)在图(乙)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_图,其中矫正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2)若在图(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_____;A .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B .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C . 远离透镜D . 靠近透镜(3)小明同学所佩戴的眼镜的焦距是________.24. (7分)阅读所给材料并回答问题.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问题:(1)人眼看到的像是________的_______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_______.(2)正常眼睛的观察距离为________,最佳观察距离为________.(3)某人视力正常,当他把细线穿入绣花针的针眼时,应把线和针放在________ cm处穿线最合适.(4)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镜子长时间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_____ cm处最为合适.25. (8分) (2018九下·兴化月考) 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________作为平面镜,实验时为确定虚像位置,需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直到它看上去________,此过程中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__ (选填序号:①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②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③直接观察光屏。

下同。

);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_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果此时给透镜的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则光屏应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16-1、17-1、18-1、19-1、20-1、20-2、三、解答题 (共5题;共30分)21-1、22-1、23-1、23-2、23-3、24-1、24-2、24-3、24-4、25-1、2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