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室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一、一般护理工作1、皮肤护理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是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条件,要随时更换污染的葆物,更衣时要注意保暖。
2、头部护理每日用温湿毛巾擦拭头部1〜2次。
3、口腔护理一般患儿可在喂奶后喂两小勺温开水,对危重禁食患儿用消毒棉棍沾浸温开水轻轻涂擦,但禁用纱布擦拭。
4、脐部护理一般每日晨晚护理时按无菌操作程序清洁脐部,脐部感染者可用1.5%碘酒消毒或安尔碘消毒。
5、臀部护理一般要每日用温水冲洗臀部2〜3次或涂保护油,预防红臀和尿布湿疹的发生。
二、喂养工作1、母乳喂养:尽可能地进行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一般每3〜4h喂奶1次,夜间根据需要停喂1次。
3、喂水工作,在两次喂奶之间即喂1次水,量为奶量之一半。
4、输液,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输液支持是完全必要的,但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输液速度太快。
5、室温保持在22〜24°C,早产儿24〜26°C晨间护理时可略升高2〜3°C,湿度保持在55%-65%。
6、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定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
7、保持工作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严格地执行护理工作前洗手制度。
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制度1、母婴室应设置在新生儿室相近的独立区域,并设置有洗手装置。
工作人员进入室内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入室。
2、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1次, 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凉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患儿的引流液、体液、血液等液体标本应该用消毒液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
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地拖地3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3、隔离婴儿用具必须单独使用,实行双灭菌。
4、婴儿所用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5、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
6、室内用品、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
母婴出院后,其床单、暖箱等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医院新生儿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新生儿室作为医院重要的部门之一,主要负责接收和照顾出生后不久的婴儿。
针对新生儿的护理需要具备高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制度,以保障每位婴儿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档旨在规范医院新生儿室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新生儿得到恰当的护理和呵护。
2. 护理质量管理2.1 护理标准医院新生儿室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标准,以确保护理过程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护理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新生儿体温监测•新生儿的喂养方法和频率•新生儿的解放时间和沐浴频率•新生儿的睡眠和休息安排2.2 护理记录医院新生儿室应建立详细的护理记录,记录每位婴儿的护理过程和相关数据。
护理记录应涵盖以下方面:•新生儿的生理指标,如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新生儿的喂养情况,包括进食量、进食频率等•新生儿的排泄情况,如尿量、大便情况等•新生儿的休眠和活动情况•新生儿的护理措施,如药物使用、护理操作等护理记录可用作后续护理评估和医疗决策的参考依据。
3. 安全管理制度3.1 安全设备和设施医院新生儿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设施,确保婴儿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常见的安全设备和设施包括:•婴儿床•婴儿温控设备•监测仪器和设备3.2 护理操作和程序医院新生儿室应建立明确的护理操作和程序,以确保护理过程的安全性。
护理操作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清洁和消毒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方法和频率•注射和输液操作的规范与标准•新生儿的体位调整和固定方法•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3.3 安全培训和教育医院新生儿室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安全培训和教育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新生儿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安全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的培训•突发事件处理和应对策略的培训4. 结论医院新生儿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新生儿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本文档对于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规范和说明,希望能够帮助医院建立高质量和安全的新生儿护理环境,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一、新生儿病区采用封闭式管理,取消陪护,由专科护士全程护理,直至患儿出院。
住院期间提供喂养、生活护理、疾病治疗护理及对家长的健康指导等活动二、病室必须保持安静整洁,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家属不经医护人员同意不得入室探视,探视时需经管医生陪同,穿戴隔离服后方可进入。
三、工作人员入室必须换专用鞋子,戴口罩帽子,穿清洁工作服,严禁穿着新生儿室的工作服及鞋子离室外出。
四、工作人员每三个月作咽拭子及手培养,如发现有毒力强的菌株,应立即即停止工作,积极治疗。
患有可传染性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感染等疾病时,应暂调离新生儿室。
五、医护人员应加强巡回,严密观察病儿,不得随意离室。
如须外出时,说明去处,以便随时找回。
六、检查和护理每一病儿前应分别进行完整手卫生处理。
七、检查、治疗和护理病人时必须轻柔仔细。
八、新生儿入室必须换本院衣服,做好手腕条、床头卡(写上床号,姓名,性别,日龄及入院日期),并在病愈出院时必须详细核对无误,然后换家中衣服出院。
九、有传染性的病人应专室隔离。
十、各类仪器设备、抢救药品、必备物品由专人保管和登记,并定期检查、维修、整理。
各种消耗物资要每日补充,各班医护人员用完物品消毒后物归原处备用。
十一、交接班必须做好书面记录,交清各种针药补液及喂养情况,危重病儿做好口头、床头、书面交班。
十二、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具体操作参照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
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光线明亮。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室温保持在22~26℃,湿度为55~65℃。
注:NICU工作制度参照新生儿工作制度。
新生儿抢救制度一、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新生儿抢救工作,要有高度工作责任感。
二、新生儿娩出前均要作好新生儿复苏抢救各项准备工作。
三、筛选新生儿高危因素,其复苏抢救工作必须由二人共同协助。
四、严格执行新生儿复苏抢救程序。
五、严格执行新生儿转送程序。
六、各种抢救仪器呈完好备用状态,抢救药品齐全。
七、高危新生儿要执行随访制度。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2013-01-10修订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1.布局合理,应设普通病室、隔离病室、沐浴间、配奶间、奶具清洗间(区)、治疗室及处置室等。
各室分开设置,洁污分开,各类物品消毒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2.严格限制进入新生儿病房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须更换清洁、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3.新生儿病房入口处、病室、治疗室、配奶间、沐浴间、处置室等应配置专用的洗手设施或快速手消毒剂。
4.进入新生儿病房及进行各种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戴口罩和帽子。
5.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6.静脉输液现用现配。
7.新生儿的手圈、脚圈、床头均需标明姓名、床号、住院号、新生儿性别,以便识别。
新生儿出院和外出检查时仔细做好核对工作[修]。
8.严密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如有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不得延误[修]。
9.每次交班除书面报告外,要做口头交班、每个新生儿逐一交接。
重危新生儿应将特殊病情变化记录在护理记录单和备忘录上。
一切用品应整理齐备交给下一班[修]。
10.新生儿病房环境:(1)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足月新生儿22~26℃、早产儿24~28℃),湿度保持在55%~65%.(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应每天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并记录[修]。
(3)桌面等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每日擦拭,有血液等污染时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作用30~60分钟,再用清洁水擦拭干净。
(4)地面每天湿式清扫,保持清洁无尘。
有血液等污染时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作用30~60分钟,再用清洁水擦拭干净。
所有墙面、角落及天花板至少每月清扫1次,保持清洁无尘。
(5)保暖箱与新生儿辐射台表面每日清洁,箱单一人一更换,床垫每周更换一次并暴晒或使用床单元消毒器消毒,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连续使用的暖箱每周彻底消毒,消毒后至少间隔15分钟方可安置新生儿入内。
保暖箱内保湿用水每天更换无菌水。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一、一般制度(一)凡需住监护室的危重伤病员,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并严格执行经治医师、主治医师、正(副)主任医师、科主任分级检诊,制定监护和抢救方案。
护士实行三班制,24小时连续进行监测性护理。
不许陪护和探视。
(二)从事监护工作的医护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有关专业知识培训,熟练掌握急救技术,以及室内急救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三)保持室内安静、整洁。
入室人员按规定着装。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容器、器械、敷料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
室内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空气细菌培养,并将报告单留存备查。
(四)对贵重医疗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定期检查、维修。
各种器械、药品应定人、定位、定量保管,用后及时补充,保持完好状态。
二、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进入NICU必须更换鞋、隔离衣,洗手、泡手后方可进入;穿戴衣帽要符合无菌操作要求,鼻孔不能外露;医护对每个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泡手一次,每个病人使用单独的听诊器;不得在NICU内吃饭和零食,不得将无关物品带进监护室;占用工作电话每次不得超过2分钟;各线医师保证每天早、中、晚查房一次;值班医生要保证在位,一线夜班在NICU值班房休息;一线值班午、晚餐用餐完毕回科室后,二线医生方可离开科室用餐;一、二线医生值班后次日必须填写交班记录,并在床边交班新入病人、危重病人以及其它需要交代的病人。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入院病人制度新入病人由当天值班二线医师指导当天一线值班医师处理,并收入该一线医师的床位;同胞双胎儿、多胎儿原则上由同一医师管理;病情危重的病人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及时处理;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要急查,并跟踪检验结果;开具长期医嘱的常规项目请参考《NICU医嘱常规》;病人入院2小时内写出首次病程记录,经过抢救的病人立即写好抢救记录;新入病人病情要及时向家长进行交待,并留下家长的详细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联系手段、交待探视方法和时间;需要购买贵重药物的病人,一般只购买一天使用的量,超过一日剂量的较大包装药品限一个包装,不宜一次性开过大处方,以免引起病人家长对医疗费用的误解;入院3日内主治医生要审改病历。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

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一、一般护理工作1、皮肤护理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是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条件,要随时更换污染的诼物,更衣时要注意保暖。
2、头部护理每日用温湿毛巾擦拭头部1~2次。
3、口腔护理一般患儿可在喂奶后喂两小勺温开水,对危重禁食患儿用消毒棉棍沾浸温开水轻轻涂擦,但禁用纱布擦拭。
4、脐部护理一般每日晨晚护理时按无菌操作程序清洁脐部,脐部感染者可用1.5%碘酒消毒或安尔碘消毒。
5、臀部护理一般要每日用温水冲洗臀部2~3次或涂保护油,预防红臀和尿布湿疹的发生。
二、喂养工作1、母乳喂养:尽可能地进行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一般每3~4h喂奶1次,夜间根据需要停喂1次。
3、喂水工作,在两次喂奶之间即喂1次水,量为奶量之一半。
4、输液,对危重新生儿进行输液支持是完全必要的,但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输液速度太快。
5、室温保持在22~24℃,早产儿24~26℃晨间护理时可略升高2~3℃,湿度保持在55%-65%。
6、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定期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和空气培养。
7、保持工作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严格地执行护理工作前洗手制度。
母婴同室病房管理制度1、母婴室应设置在新生儿室相近的独立区域,并设置有洗手装置。
工作人员进入室内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入室。
2、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1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凉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患儿的引流液、体液、血液等液体标本应该用消毒液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
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地拖地3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3、隔离婴儿用具必须单独使用,实行双灭菌。
4、婴儿所用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5、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
6、室内用品、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
母婴出院后,其床单、暖箱等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7、母婴一方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春他正常母婴隔离。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制度

新生儿室护理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入室前剪指甲,洗手,穿室内衣,戴工作帽,换专用鞋,每接触一个新生儿前后需洗手。
2、私人物品不能带入病室内,包括报纸,茶杯等,更不能在病室内进食。
3、凡有严重呼吸道、皮肤感染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停止入室工作。
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室,如有必要入室,需换鞋,带帽子,口罩,穿隔离衣,与病人接触前后洗手。
4、本室工作人员离开病室,应换下专用鞋和室内衣,回室时重新按入室要求进入。
5、病室保持整齐清洁,光线充足,调节温度在24~26℃,湿度在50~60%。
6、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需戴口罩。
严格执行查对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密切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危重病人及时组织抢救,严格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及各种表格记录。
8、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对所有婴儿作床边交班,并核对总人数。
9、抢救物品和监护仪由专人负责,每班检查,用后当班清理,消毒及补充,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如有故障做好标记及交班。
10、室内一切物品定点放置,一般不借出,如必须借出或维修,应作好登记,交班,并向护士长报告。
11新入室婴儿,病情危重的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并协助抢救,护士与家属或产房医务人员核对婴儿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了解病情,检查全身皮肤,注意有无臀红,畸形或产伤并记录。
给婴儿更衣,戴上写有姓名,性别,年龄的腕带,按病情安排床位,并向家属介绍住院须知和探视制度,记录家属地址和联系电话。
出生24小时内的婴儿注意脐带有无出血。
12、婴儿出院时,由家属办理好出院手续,备齐婴儿所需衣物,凭家属身份证、探视卡(与入院首页登记的家属一致)及出院证与家长核对腕带上的姓名,性别,年龄,向家长介绍婴儿住院情况,吃奶量和出院后注意事项。
新生儿科护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护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和健康水平,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包括对新生儿的护理、监测、用药、喂养等内容。
第三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首要”的原则,保障新生儿的权益和健康。
第四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按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护理质量。
第五条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从事新生儿科护理工作。
第二章护理原则第六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二)严格遵守医嘱,科学实施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三)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四)保持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汇报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六)遵守护理伦理规范,维护职业操守,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机密。
第七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弱,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温暖;(二)严格遵守消毒措施,保持患者周围的清洁卫生;(三)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患者,应加强监测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四)建立良好的工作纪律,保持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三章护理流程第八条新生儿科护理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接诊:接诊新生儿后,需进行初步评估,了解病史和症状,制定护理方案;(二)监测: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随时关注病情变化;(三)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包括清洁护理、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四)观察: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五)汇报: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和护理效果,共同商讨治疗方案;(六)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新生儿科相关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相关工作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工作制度1.新生儿病室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新生儿病室的安全管理,确保新生儿的人身安全。
(2)严格执行访问制度,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新生儿病室。
(3)加强新生儿床铺管理,保证床铺整洁、安全。
(4)加强新生儿护理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执行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新生儿室应保持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
(3)新生儿床铺、衣物、尿布等应定期清洗、消毒。
(4)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室,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3.新生儿室交接班制度(1)严格执行新生儿室交接班制度,确保交接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交班前,接班人员应提前到达新生儿室,了解新生儿病情及护理需求。
(3)交班时,双方医护人员应在新生儿病室内进行面对面的交接,确保交接质量。
(4)接班人员应及时记录交接班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4.设备管理制度(1)新生儿室设备应统一管理,专人负责。
(2)定期对新生儿室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医护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1.加大对新生儿疾病的宣传,让广大孕产妇及新生儿监护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意义、方式、费用等,签订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2.由指定人员负责在本院内新生儿筛查血样标本采集、保存、传递工作。
血片采集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3.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常规,保证血片采集、运送和卡片填写质量。
4.采血者必须认真填写登记卡,字迹清晰,不得漏项。
5.采集的血样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血样要及时通知有关采集人员重新采集。
6.对同意进行新筛的对象,在出生后72小时,且哺乳达到6次以上的新生儿进行采血,制成血片,做好登记,储存至2-8℃的冰箱内。
7.按市物价局收费标准及相关规定进行收费。
新生儿科(含NICU)工作制度

新生儿科(含NICU)工作制度
一、NICU保持室温在22~24℃左右,湿度在55~65%,阳光充足,清洁整齐,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
二、工作人员必须无传染病,全体工作人员定期做细菌培养,细菌培养不合格及时查找原因并分析解决,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NICU谢绝参观,家属在规定的时间,经探视通道隔窗探视,危重患儿家属经主治医师或护士长同意方可床旁探视。
三、工作人员入室前应穿好室内工作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婴儿前后要洗手。
四、NICU的面巾、橡皮奶嘴、奶瓶、婴儿用过的尿布、被服、新生儿衣服及其它用物均应各自分开,用后立即洗净并煮沸、消毒方可再用。
新生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消毒处理。
五、室内每日清洁一次,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每周大清洁整顿一次,勤更换床单、被服。
六、早产儿及病儿分开居住,新生儿患传染病或有感染可疑时,必须隔离治疗。
七、值班人员应随时观察和护理新生儿,不得擅离NICU,发现新生儿有脐带出血、面色苍白、发绀及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予以处理并报告上级医师。
八、NICU室内的器械、物品等均应固定专用。
九、新生儿手腕上应系上注明婴儿姓名,性别,住院号,体重等信息,婴儿出院时要认真查对。
十、每次交接班除书面报告外,还要巡视新生儿,逐一床旁口头交班。
病危新生儿交班本上要书写清楚,并将特殊病情记入护理记录栏。
一切用品在下班前整理齐备交给下一班。
医院新生儿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新生儿室的护理质量与安全性,保障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新生儿室的护理工作,包括新生儿室的设置、管理、护理操作、安全防护等方面。
第三条医院新生儿室应建立健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新生儿室的正常运行和新生儿的安全。
第二章新生儿室设置与管理第四条新生儿室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设置合理,布局科学,环境安静、清洁、舒适。
第五条新生儿室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生活用品,确保满足新生儿护理需求。
第六条新生儿室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新生儿室的日常管理和护理工作。
第三章护理操作与质量控制第七条新生儿室的护理操作应严格按照护理规范和流程进行,确保护理质量。
第八条新生儿室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九条新生儿室的护理质量应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紧急处理第十条新生儿室应建立健全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新生儿受到意外伤害。
第十一条新生儿室应制定紧急处理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第五章护理记录与信息管理第十二条新生儿室的护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新生儿的治疗、护理过程和健康状况,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三条新生儿室应加强信息管理,确保新生儿的信息安全,便于信息的查询和统计。
第六章监督与考核第十四条医院应加强对新生儿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的监督与考核,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追责。
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第十八条原有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十九条本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
新生儿室规章制度

新生儿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和管理,提高新生儿室的服务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新生儿室是医院重要的护理部门之一,主要负责新生儿的接生、护理和保健工作。
新生儿室的管理应当遵循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原则。
第三条新生儿室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秉承敬业精神,提高服务意识,热爱新生命,全心全意为新生儿和家属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四条新生儿室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新生儿的保健工作,确保新生儿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新生儿室应当坚决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制度规定,维护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六条新生儿室应当具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护理设施,并保持设备设施的完好,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第七条新生儿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记录体系和档案管理制度,做到信息准确、完整、及时。
第八条新生儿室应当建立规范的新生儿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护理工作符合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
第九条新生儿室应当开展新生儿家属教育工作,加强家属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和配合,共同呵护新生儿。
第十条新生儿室应当定期开展新生儿健康体检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生儿出现的问题。
第三章护理管理第十一条新生儿室应当建立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工作制度,确保对新生儿的全天候护理。
第十二条新生儿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新生儿岗位交接制度,确保工作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第十三条新生儿室应当建立护理记录的标准化模板,保留记录完整准确。
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当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和操作指南。
第十五条新生儿室应当建立新生儿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第十六条新生儿室应当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家属的护理意识和能力,共同维护新生儿的健康。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七条新生儿室应当建立安全防范机制,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保障。
新生儿室各项规章制度

新生儿室各项规章制度一、新生儿室的基本管理规定1. 救护车运抵送新生儿时,父母应随车或赶紧前往。
2.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置意见和护士的指导,不得自行给新生儿喂养或处理药物。
3. 禁止在新生儿室内吸烟、喧哗或大声喧哗。
4. 护理人员应保持室内整洁,定期消毒、通风。
5. 家属不得擅自进入工作区域,必须经过医生或护士同意才可前往。
二、新生儿室的护理规定1. 新生儿室内不得饲养宠物。
2. 新生儿应保持通风、环境温度适宜,以确保其舒适度。
3. 新生儿应保持清洁,每日擦拭干净,改换衣物及时。
4. 新生儿及其家属不得在新生儿室内消化食物,也不得存放食物。
5. 新生儿应按时进行常规检查,做好喂养、睡眠及生活规律。
三、新生儿室的用药规定1. 护士应根据医生的处方,正确分发药物,并及时记录药物使用情况。
2. 家属不得向新生儿私自投药,如需服用药物,应向医生咨询。
3. 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应监测新生儿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四、新生儿室的安全规定1. 室内设施要保持完好,不得使用破损的器具。
2. 新生儿床与固定设施之间应保持足够的距离,确保宝宝的安全。
3. 严格控制室内温度,避免新生儿受寒或过热。
4. 新生儿在喂药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必须有护士在场监护。
五、新生儿室的卫生规定1. 新生儿室应定期通风,消毒病床、器具以及室内环境。
2. 新生儿及其家人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都应得到重视。
3. 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新生儿室的规章制度是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护理人员和家属都应遵守这些规定。
通过以上的规定,相信新生儿室可以更好地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希望每一个新生儿都能健康成长,茁壮成长。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室工作制度
1、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及慎独精神,自觉遵守医德规范。
2、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安静、舒适、安全。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时进行手、空气及物体表面的消毒和细菌培养监测,并记录在册。
4、新生儿床、保温箱、光疗箱外面,均需标明床号、姓名、或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
新生儿必须佩戴手腕带,应注明:床号、姓名、或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住院号,以便识别,发现脱落核对后及时补戴,以防差错。
5、新生儿入室前必须进行全身详细检查,进行评估,做好护理记录,并告知新生儿父母或其代理人签字。
新生儿包括危重新生儿应每日测体重。
6、做好贵重仪器的保管和维修,及时检查。
抢救器械定位放置、抢救药品、物品定位、定量储存专用,及时补充。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包括病情变化、院感情况,仪器使用及性能稳定情况,各种管道护理是否通畅等。
每次交接班要巡视新生儿且逐一交班,按要求书写护理记录,交班前一切用品整理齐全交给下一班。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婴儿月子中心管理制度1、新生儿室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温度、湿度,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紫外线空气清毒,并每天一次。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毒,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
新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工作人员进婴儿室前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离衣,更换专用鞋。
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步法)戴好口罩,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
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2小时一次),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
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房间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婴儿月子中心管理制度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
8、新生儿房间内的物品、器具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物品,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
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婴儿月子中心管理制度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1、新生儿室感染管理是月子中心重点,也是新生儿室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发源地。
新生儿感染多数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
产妇、医护人员、陪人、探视者常可成为带菌者,新生儿室建筑卫生学设施不符要求,灭菌、消毒隔离制度不严,在暴发流行中均起到负面影响,现针对新生儿室预防月子中心感染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nicu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

nicu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工作,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新生儿指出生28天内的婴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指专门用于收治重症新生儿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NICU护理工作应遵循“患者至上,医护合作,诚信守法,精心细致”的原则。
第四条NICU护理工作应遵循“病情观察、护理干预、效果评估、信息记录”的工作程序。
第五条护士在NICU工作需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考核,不得擅自进行医疗操作。
第六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做到尊重患儿的个人隐私和尊严,保护患儿的隐私和安全。
第七条护士在工作中应遵守患儿信息的保密原则,不得泄露患儿的隐私信息。
第八条护士应具备临床护理技能,熟练掌握NICU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第九条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工作,及时报告患儿病情变化和异常情况。
第十条护士应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保持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护理工作流程第十一条患儿入院后,护士应根据医嘱及时进行身体检查、病情观察,并录入电子病历。
第十二条护士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十三条护士应落实静脉输液、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护理措施,及时记录护理观察指标。
第十四条护士应定期更换患儿的衣物,保持环境整洁,确保患儿的卫生与健康。
第十五条护士应定期进行护理操作、设备和仪器的巡视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六条护士应定期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和情况,提供必要的护理建议和指导。
第十七条护士应参加科室和医院组织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
第三章护理注意事项第十八条护士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护士应重点关注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缺陷等高危患儿,制定特殊护理方案。
第二十条护士应配合医生进行呼吸道护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健康质量。
nicu护理工作制度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制度是一套为新生儿重症患者提供全面、细致、严谨护理服务的规范体系。
以下是NICU护理工作制度的详细内容,共计1000字以上。
一、护理工作目标1. 为新生儿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安全。
2. 提高新生儿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治愈率及健康成长率。
3. 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满足患者需求。
4. 加强护理团队协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1. NICU护理部:负责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管理制度,组织护理培训,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价。
2. NICU护士长:负责日常护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管理护理人员,指导护理业务,确保护理质量。
3. NICU护理人员:按照分工负责新生儿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执行医嘱,参与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三、护理工作程序与流程1. 患者接收:护理人员接到患者后,了解患者病情,做好交接,确保患者安全。
2. 病情评估: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3. 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病情,执行医嘱,给予生活护理、专科护理、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
4. 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5. 抢救配合:遇患者病情危急,迅速参与抢救,执行医生指令,配合完成抢救措施。
6. 患者转归:患者病情好转或康复,协助医生做好出院指导,确保患者居家护理安全。
四、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护理质量控制:实行护理部、护士长、护理人员三级质量控制,定期检查,持续改进。
2. 护理安全管理:加强护理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3. 不良事件上报:发现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五、护理培训与教育1. 护理人员培训: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及理论知识。
2. 继续教育: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提升专业素养。
3. 护理学术交流:开展护理学术交流,分享护理经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室护理工作制度
1、新生儿病室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接受过相应的规章制度、理论、操作技能培训,工作中仔细巡回、观察、护理患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保持室内环境整齐、清洁、干燥,每天启动F111天花悬吊式空气净化机高速档1-2小时,适宜温度为2-24℃,适宜湿度为50%-60%。
3、工作人员入室前应先洗手,戴帽子、口罩、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4、非本科室人员不得入内,婴儿用物不外借,病室不得放工作人员私人用物。
5、病室内应备齐各种抢救用物,有专人负责保管、定点放置、定期补充、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6、建立完善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常规。
7、病室内不允许家属陪伴,做好家属探视管理。
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入室、出室必须进行新生儿身份确认,每班检查婴儿腕带的标识是否清晰,床号、姓名、性别是否相符。
每次治疗护理前后必须执行新生儿查对制度。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诊疗、护理遵循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儿后感染儿的原则,特殊感染患儿应采取隔离措施并有隔离标识,采取其他各种有效措施防范院内感染。
10、有健全的清洁消毒制度。
新生儿床、暖箱、蓝光箱、辐射台、治疗车、输液架等每日用清水擦净,如新生儿病房、暖箱、蓝光箱内睡有新生儿,擦拭外壳即可,遇有污迹,应随时擦干净;内部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先将新生儿移出,用500mg/L有效氯擦拭消毒,再用清水擦净,后用干燥抹布擦干水渍。
暖箱中的水箱采用灭菌注射用水,每天更换1次,暖箱用后应卸下一切可卸下部件,先用500mg/L有效氯擦拭消毒,再用清水仔细擦抹干净,后用干燥抹布擦干水渍。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时,每周至少更换1次清洁消毒过的床、箱,用后终末消毒。
接触新生儿皮肤、黏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供氧导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氧气流量表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用500mg/L 有效氯擦拭消毒。
每日对地面、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清洁器具按功能区分开使用,标识清楚,遇有血液、体液污染,用500mg/L有效氯擦拭消毒。
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奶嘴、盛奶器等奶具清洗干净后,应高温或高压消毒后备用,且一人一用。
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定期清洁消毒。
新生儿衣物应严格清洁消毒,新生儿用的衣服、包被、大毛巾应柔软清洁,一人一套,不得共用或挪用,每日至少更换1次衣服和床单。
洗澡室操作台和磅秤的垫单每日更换一次。
如有血液、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
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处理医疗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