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新知探究 名言名句——法律与正义素材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拓展阅读“正义”的法律思考素材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拓展阅读“正义”的法律思考素材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b95c66af45b307e971971d.png)
“正义”的法律思考何为正义?柏拉图认为:“各尽其职就是正义”,乌尔比安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应有权利的稳定的永恒的意义”,凯尔森认为:“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
在这个概念上,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的概念中,正义即公平、公正。
正义是法源之一,更是法的追求与归宿。
既然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一种行为、状态是否正义就涉及到三个要素:人、社会和与人直接相关的事物。
人是正义反映的主体,也是评价正义的主体;社会的形成归于人的产生和结合,社会对人的分工、分配起着重要作用,个人得不到与他人平等的地位、待遇,往往归结于社会的不正义(公平);而与人直接相关的事物,如地位、资格、自由等,其多寡优劣主导着人们的评价。
在远古最原始的社会形成时,有了原始的劳动成果的分配,人们就开始了关于正义的讨论。
至于何种行为与状态是正义的,用不同的标准、角度和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其观察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同的。
美国学者罗尔斯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其一,是每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的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制都应有一种平等权利;其二,是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2)依存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
罗尔斯还指出了可表示如下的更一般的正义观:“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和基础--都要平等的分配,除非对其中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
”将法律的观念从正义中解脱出来是有困难的。
在媒体和一般人眼里,正义和法律的概念不断的被交叉混同,而且纯粹法学反对将法和正义相等同,主张将二者当作两个不同的问题来处理。
而我个人更倾向与使二者融合,我并不赞成过分清晰的区别这两个概念。
法律抛弃正义,便丧失其规范社会关系的作用;同样,正义脱离法律,就丧失了载体,仅仅只能成为“价值判断”,没有实际用途。
我非常推崇凯尔森的观点,即正义作为一种主观价值判断也许为法律科学所排斥,但如果将正义理解为“合法性”,那么法律科学中就应当包括正义概念。
维护正义的名言警句
![维护正义的名言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596a26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b.png)
维护正义的名言警句维护正义的名言警句1. "正义无边,法律至上。
" - 人民法院正义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法律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工具。
只有依法行事,才能确保正义的实现。
2. "与其袖手旁观,不如秉持正义行动。
" - 诺曼·鲍姆在面对不公与不义时,站出来,为正义而战,才能改变社会的现状。
3. "正义是胜利的最高座右铭。
" - 纪德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可能会遭遇困难,但坚持下去,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是胜利者。
4. "本性善良,正义可行。
" - 孟子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只要每个人都能客观地认识到正义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正义就能得以实现。
5. "正义无关胜负,而关乎事实和原则。
" -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正义不是一场游戏的赢家和输家,而是对事实和原则的理性判断,以达成公平和平等。
6. "正义是权力的纠正器。
" - 卡尔·马克思权力需要监督和调整,正义是对权力的约束和平衡,使其更符合人民的利益。
7. "正义的行动源于内心的勇气与坚持。
" - 爱默生只有当我们内心深处充满正义的信念时,才能接纳并实践正义。
8. "正义是社会的基石,不可或缺。
" - 纽约法院一个没有正义的社会将陷入混乱和不公,唯有坚持正义,社会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9. "正义的力量比任何力量都要强大。
" - 爱因斯坦正义的力量源自道义和良知,它能够打破各种阻碍,推动社会迈向进步。
10. "在正义的天平面前,人人平等。
" - 路易斯·布兰代斯正义是公平和公正的代名词,它无视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只考虑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11. "正义无需借口,而需要行动。
" - 高尔基我们不能只是口头呼喊正义,而是需要付诸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社会。
春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1课时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新人教版
![春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1课时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e8201aaeaad1f347933f2a.png)
D.②③④
7.(2021,原创题)现阶段,下岗职工根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 会保障制度。这说明( ) B 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表达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②当正义与 制度融为一体时,公平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 ③正义的制度是为处于社 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制定的 ④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成员的根本生存权 利,推动社会的进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0.右面的漫画“保护伞〞说明的是( C ) ①我国正在着力构建正义的制度以保障社会公平 ②要理智面对不公平 ③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民生问题 ④这些措施只是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2021,资阳)李克强总理有过这样的比喻:政府的职责就是管好两 个灯:一个是路灯,另一个是红绿灯。管好路灯,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 公正的环境,为所有人照路;管好红绿灯,就是要讲规那么。李总理的 比喻说明(C ) ①公平公正对社会的稳定和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要积极引导人们自觉 遵守制度和规那么 ③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和遵守社会规那么与程序都是 十分重要的 ④公平就是让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时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知识拓展 国家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社会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在 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且平等的分配。在人类社会开展的整个历史进程 中,始终贯穿着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向往。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 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进一步解放和开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开展,为实现社会公 平正义提供坚实物质根底。(2)加强制度建设,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制度作为社会标准,是用以规定和调整人们行为的准那么,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名言名句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2df3e8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2.png)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名言名句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名言名句,举例如下:
1.民为和谐之本,法乃公平之源。
2.法以人为本,人以法为天。
3.法律是你的黎明,而不是你的黄昏。
4.谋事要公心,办事要公开,论事要公平,处事要公正。
5.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公众知晓,在于实施。
6.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7.礼之用,和为贵。
8.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0.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
11.种德者必养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2.法律就像一个秤,你轻还是重,你对还是错,在它面前一目了然,所以它不
会庇护任何一个人。
13.学法懂法坦荡人生,守法护法锦绣前程。
14.建设法治文化,陶冶诚信情操。
15.法治与和谐同在,公益与文明共存。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第2课时 自觉维护正义)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第2课时 自觉维护正义)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c8c338856a561253d36fc5.png)
◆易混辨析 有人认为:未成年人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因此是无法维护社会正 义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能否维护社会正义与年龄无关,作为每一个社会成 员,我们都应该为人正直、有正义感。当然,我们是未成年人,既要有 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 维护正义。
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____全__体__社__会__成__员_______________的,它要求 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___制__度__、__规__则__和__程__序_______,没有人可以例外。我 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___维__护__正__义______。 2 . 面 对 非 正 义 的 行 为 , 一 些 人 选 择 _消__极____ 的 态 度 , 这 无 疑 会 助 长 ___非__正__义__行__为____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3.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__赞__赏___和崇敬之情,对正 义充满_向__往__之__情_,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 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__怒__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不仅要明辨是非,还要去践行,以伸张正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如果遇到右边漫画中的情景,你会( C ) A.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伸张正义
B.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置之不理
C.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帮助受害者,见义智为
D.告诉受害者:歹徒是穷凶极恶的,能忍则忍
5.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就要( A ) ①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 ②养成自觉遵
◆知识拓展 青少年怎样自觉维护正义? (1)从情感上说,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 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对正义的崇敬之情付诸行动。而 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 维护正义。从行动上应该做到: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 己要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 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援助。(2)但 因为我们是未成年人,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所以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 的前提下,去维护正义。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https://img.taocdn.com/s3/m/d202985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1.png)
D.小林捏造事实,中伤他人
4.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停提升,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但乱停乱放现象
也普遍存在,给人们交通和生活带来不便。一次,小丁同学用小刀在
违规停放车辆上划了一道,以此来教训违规停放车辆车主,对此,正
确评价是( )
C
①车辆乱停乱放是违反公德表现 ②小丁行为是正义,应该必定 ③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以不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为前提 ④做事不可任性
起因是女司机随意变更车道,造成后车男司机采取紧急刹车。随即
,双方在行车过程中屡次相互挑衅,矛盾由此升级。视频公布之后
,引发了社会很大反响。
在思想品德课上,李老师就这个案例组织同学们展开讨论:
观点1:女司机违规在前,随意变道太任性!
观点2:男司机违法在后,动手打人更暴力!
利用“制度规则和正义”知识,综合评价案例中两个司机行为,并简明
第3页
一、单项选择题
1.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全部善良人共同心声。我们作为社会组员
,维护正义主要方式是( ) B
A.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B.恪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C.见义勇为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德谟克利特说:“使人幸福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多才
。”要做一个有正义感人,以下做法不正确是( )
C
A.了解正义基本要求
B.在日常生活中,恪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
C.有正义感是做人应具备基本品质
D.既要维护自己和他人正义,也要维护集体正义,更要维护国家、民
族正义
第4页
3.正义是人类良知“声音”,以下不属于正义行为是( ) D
A.小勇父母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B.小王在学校阻止恃强凌弱行为
C.小东向老师检举同学考试作弊行为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1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1框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339857040722192e4536f6b6.png)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学习目标】1、明确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自觉维护正义,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培养正义感。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学习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
【自主学习】:1、什么是正义?你如何理解“正义”?2、__________、________ 是所有善良人的心声,__________、________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3、如果没有正义,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4、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5、正义要求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和别人?6、如何理解制度的正义性?你能列举出一些体现正义的制度吗?【合作探究】:1、讨论课本109页的案例,回答案例的问题:他们受到的对待是正义吗?为什么?2、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学生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人数。
小华看到报道后认为这一政策是公平的。
请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为小华的观点找出依据。
3、因非机动车道被私家车占用,一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摄了着辆私家车,随后引起车上4名成年人的指责。
小华和网友都为这名又正义感的初中生点赞,谴责不守规则的4名成年人。
为促进社会公正,这名初中生的表现给我们什么启示?【达标检测】:1、当出现不公平贸易关系时,应该()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B、通过法律途径解决C、继续合作,以诚感人D、先忍下来,后找机会报复2、下列选项中属于正义行为的是()A.任长霞惩治邪恶 B.王某偷税漏税C.某企业生产假药 D.某同学考试作弊3、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助于建设正义的社会。
下列行为体现公平和正义的是()①明明和父母经常去看望爷爷奶奶②小丽告诉爸爸开车要避让行人③小王买了假冒伪劣商品,一气之下把那家店给砸了④国家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调节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对于社会制度和规则,我们应该这样来认识( )A、社会制度和规则束缚了自由,最好不要B、社会制度和规则对于善良的人不需要,对于作恶的人需要C、社会制度和规则对于善良的人需要。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cca65de70c22590102029dce.png)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承担社会责任”部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能进行正确区分。
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感悟正义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的理解:它的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正义的追求,努力做一个正义之人。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①通过交谈、观察或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如:对于正义的认识,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评论。
②了解我国相关政策、制度的内容、背景及作用,收集一些体现正义制度的具体案例。
学生:①收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②查找我国体现正义的制度。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人物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
投影:“以正义感动中国”的日本著名律师尾山宏照片描述:这个如今连睫毛都花白的老人,作为中国战争受害者的代理律师,从1963年起参与了四十年来所有的对日诉讼案件:历时32年的“教科书诉讼案”、“731人体试验案”、走进正义远离非正义 正义的制度正义的行为 正义的制度 公平社会发展保证 推动“南京大屠杀”、“遗弃化学武器及炮弹案”……以他统领的“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无偿代理这些诉讼,并自行垫付一切费用,还多次自掏腰包将中国受害者接到日本出庭。
他的行为遭到了国内右翼势力的恐吓,却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96c81999960590c69fc3760f.png)
《自觉维护正义》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第二课时“自觉维护正义”二、课标要求:“知道正义要求个人都要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与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二)能力目标:具有分辨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见义勇为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积极主动地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难点:做有正义感的人。
五、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师生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教学流程:激趣导入:出示相关的图片和内容(幻灯片)图片1:2008年4月7日,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时,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毫不畏惧,用她那残弱的身体护卫火炬的行为。
图片2:512汶川地震时,都江堰一中的教师范美忠(范跑跑),在地震来临之时,没有组织学生撤退,而是自己首先逃跑的行为。
图片3:512汶川地震中,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在地震的废墟中救出两名同学的行为。
图片4:512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市内大多数居民住房都受到了破坏,无人居住,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偷盗财物而被抓的行为。
各抒己见:1、分辨上述行为哪些属于正义行为?哪些属于非正义行为?2、选取图片1和图片4的内容,由学生分角色现场表演,说一说此刻的内心感受。
(可从表演者和观看者两个不同角度谈)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真实的社会事件中,从体验式的情境活动中,理解哪些行为是正义的行为、哪些是非正义的行为,帮助学生增强分辨能力,树立是非观念,正确对待和区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行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课堂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f13f572d763231126fdb1113.png)
内容: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课型:新授本节课体现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⑵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
2、能力目标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目标2一、预习导学:(通过自学完成有关知识点的练习)①公平和正义二者联系;公平是正义的,正义反作用公平,公平;②如果说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那么正义就是人类良知的“”;如果说公平总是相对的公平,那么正义就是人们永远的追求;③做人的基本要求是:;④在社会进程中,都是正义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⑤制度是组成的系统;⑥制度的正义性在于;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⑦正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公平一样,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需要;⑧公平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而正义则可以通过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每一个社会成员。
二、学习内容:什么是正义公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学生活动:(见教案)四、知识拓宽延伸内容:五、课堂巩固联系及讲评:1、正义,让我们拥有神圣而博大的情怀。
具有正义感,要求我们()A、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赢得他人的赞赏B、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公正的对待他人和自己C、永远把个人利益作为人生追求的首要选择D、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2、社会公平,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制度的正义性在于()A、是为少数人制定的B、它的程序与规则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C、规定了人们必须怎么做D、它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某些情况下,正义和正义制度允许特权的存在B、维护正义就是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C、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社会成员的D、每个人都应从小树立维护正义的意识4、下列体现正义的诗句有()①正直者不可屈曲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头可断,腰不可屈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中华民族具有崇高正直的传统美德,下列言语体现了这一点的有()①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②不为五斗米折腰③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④趋炎附势,奉承献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南非白人作家纳丁·戈迪默说过:“如果我不是一个白人,我就进不了图书馆,我就不可能读书,就不可能写作,于是就不可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道德与法治八下教材名言警句大全
![道德与法治八下教材名言警句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75e92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f.png)
文章标题:道德与法治八下教材名言警句大全道德与法治作为八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
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名言警句,它们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和法治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共享一些道德与法治八下教材中的名言警句,让我们一起深入思考,体会其中的道德与法治之美。
1. "学习法律知识,知法懂法用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这句话在教材中强调了对法律的学习和理解对每个公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应该认识到法律是保护人们权益的重要工具,只有懂得法律,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2. "宽恕是道义的光荣,报复是耻辱。
" 这句话告诉学生们宽容和谅解是道德的表现,而报复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他人,原谅别人的过错,同时也要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活。
3. "守信投诚,光明磊落。
" 这句话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学生们应该要做一个守信的人,与人光明磊落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要想别人尊重你就要先尊重别人。
" 这句话告诉学生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5. "抵制诱惑,刚正不阿。
" 这句话告诉学生们要抵制各种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
在生活中,学生们要学会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6. "人人负责,人人尊重。
" 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责任要承担,同时也要尊重他人。
在社会生活中,学生们应该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7. "顺应自然,文明有序。
" 这句话告诉学生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要保持社会的秩序和文明。
关于法律与正义的名言
![关于法律与正义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0c1ae53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5.png)
关于法律与正义的名言1.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法律名言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
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著名的法律学者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古罗马格言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安提戈捏法谚云,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任何人无义务控告自己。
——法谚自己不能成为自己案子的法官。
——法谚法官谙知法律。
——法谚任何人不得转让超过自己权利之权利。
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
——法谚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能看得见的方式得到实现。
——法谚无救济即无权利。
——法谚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谚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法谚在法庭上,只有证据,没有事实。
——法谚察是法庭的仆人。
——法谚存疑时有利于被告。
——法谚法官不能因没有法律而不判案.——法谚约定必须遵守。
——法谚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法谚特例不应成为立法之依据。
——法谚以公正的逻辑代替武力的逻辑是法律本质的全部所在。
——卜思天·儒佩基奇人们在利用法律所给予的保护他们权利的机会时,财产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拉基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
——[美]道格拉斯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利,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予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
道德与法治八下教材名言警句大全
![道德与法治八下教材名言警句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9c82d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6.png)
道德与法治八下教材名言警句大全
1.道德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美丽而纯洁。
2.善恶的分界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即使没有法律的束缚,也应该选择善良。
3.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就是要守法。
4.法律是社会的约束,有法律的保护,我们才能享受到公平和安全。
5.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应该忽视社会责任的履行。
6.恶意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7.道德的力量超越法律的束缚,它能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8.遵守道德规范,就是在为整个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9.无论法律是否规定,我们都应该保持诚实和正直的品质。
10.道德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没有道德的社会将变得混乱和腐败。
11.不尊重他人权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合法的。
12.道德的力量恰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13.所有的人都应该遵循公平和正义的道德原则,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14.法律是保护我们权益的利剑,我们应该铭记在心,遵守它。
15.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尊严是道德的基本要求。
16.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道德的引领,法治的保障。
17.遵守法律并不代表就是道德的,我们应该在遵守法律的同时更加注重道德的修养。
18.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保障,我们都应该遵守法律的规定。
19.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会在面对诱惑时作出正确的选择。
20.道德与法治共同构筑起和谐的社会。
21.道德与法治是人们共同的信仰,我们应该努力坚守。
法律伴我成长名言名句
![法律伴我成长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a0c72aa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9.png)
法律伴我成长名言名句人人守法,家家平安,做人诚为本,治国法当先,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法律伴我成长名言名句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伴我成长名言名句精选1. 学法者智用法者兴守法者安2. 法正律严国泰民安3. 民为和谐之本法乃公平之源4. 绊人的桩不在高违法的事不在小5. 法治与和谐同在公益与文明共存6. 莫想无法无天牢记法治天下7. 学法源与一点一滴守法始于一言一行8. 学法守法依法利国利民利家9. 人因法而安国因法而兴10. 你在法的视线里法在你的生活中法律伴我成长名言名句1. 法律无情人有情人情尚须依法行2. 思以诚为尺行以法为度同享法治新生活共建和谐新汉中3. 一家守法合家安宁全民守法天下太平4. 家家和顺岁岁平安事事守法人人自律5. 群策群力打造和谐汉中同心同德共建法治社会6. 人立法规方圆法育和谐繁荣7. 你不依法法不依你8. 守法走遍天下违法寸步难行明辨法律红绿灯知法守法伴我行9. 自律无论大小守法不分高低10. 法制建设人人参与和谐汉中家家受益11. 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节小节守德为节12. 学法和守法并重平安与幸福相依金贵银贵和谐最贵千好万好守法最好13. 有理不讲法难以服天下树怕不发芽人怕不懂法14. 法治不深入和谐难起步法治不入心和谐难扎根15. 法治关系你我他众手浇开和谐花16. 法制重在行动和谐装在心中让法治在心中扎根让和谐在汉中延伸法治建设添姿增彩和谐汉中赢得未来17. 社会要和谐法治须先行让法治扎根现在用和谐昭示未来法治建设个个参与和谐汉中人人受益18. 让法治变为行动让和谐进入心中和谐汉中满希望法治社会由我创重视法治功在千秋建设和谐造福万代19. 当法治卫士做和谐先锋法是双刃剑荣辱一瞬间祟尚法治社会畅享和谐生活20. 法与汉中相融心和和谐互通情牵法治建设心连和谐汉中建设和谐汉中打造法治社会21. 一举一动建设和谐社会一砖一石筑就法治长城共建法治社会源于一举一动同创和谐汉中始于一言一行22. 和谐社会铭荣耻法治人间辨腐廉守诚持信同享法治扶困济危共建和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是法治的宝藏23. 农民工法要通和谐社会法治先行普法创造和谐法治促进文明24. 知法是安康的基石守法是和谐的根本法治铸就和谐社会诚信奠定精彩人生法律是公民的保护神平安是出行的通行证25. 法律是平安的防火墙和谐是幸福的催生剂普法是兴国安邦的基础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追求和谐是你我的心愿参与法治是你我的责任26. 人人守法家家平安做人诚为本治国法当先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27. 常怀一片公德心争做守法好公民走和谐发展之路从依法治国起步学法守法持之以恒平安幸福相伴一生28. 法正律行天下太平法治人人抓和谐千万家社会要平安法治是关键29. 厚德为立身之基法治乃安邦之本遵纪守法是我们的本份见义勇为是我们的责任法治是准绳丈量一言一行法治是明灯照亮一世一生30. 遵纪守法利国益家秉人间正气树法治清风规矩成就方圆法治打造平安厚德为平安之根法治乃和谐之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言名句---法律与正义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所谓最好,就是干了坏事而不受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罪而没法报复。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46页。
极端的不正义就是窃国者的暴政,把别人的东西,不论是神圣的还是普通人的,崐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肆无忌惮地巧取豪夺。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24页。
如果正义遭人诽谤,而我一息尚存有口能辩,却袖手旁观不上来帮助,这对我崐来说,恐怕是一种罪恶,是奇耻。
看起来,我挺身而保卫正义才是上策。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57页。
在我看来,失手杀人其罪尚小,混淆美丑、善恶、正义与不正义,欺世惑众,崐其罪大矣。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179页。
法律必然是根据政体(宪法)制订的;既然如此,那么符合于正宗政体所制订崐的法律就一定合乎正义,而符合于变态或乖戾的政体所制订的法律就不合正义。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47页。
人们所制定的法律不是正义的便是非正义的。
如果法律是合乎正义的,它们就崐从作为其根源的永恒法汲取了使人内心感到满意的力量;......法律也可以由于两种缘故而成为非正义的。
首先,当它们由于违反我们刚确定的标准而与人类幸福不利时,或者是关于它们的目标,例如一个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成为臣民的沉重负担,无补于公共利益,而是旨在助长他自己的贫婪和虚荣。
或者是关于它们的制订者;如果一个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竟然超过他受权的范围。
或者,最后是关于它们的形式;如果所规定的负担即使与公共福利有关,却在全社会分配得很不平均,这种法律与暴力无异,而与合法性并无共同之处;[意]《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第120-121页。
按照这个意义来说,只要正义能够导使人们致力于公共幸福,一切德行都可以归入正义的范围。
[意]《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第139页。
暴戾的法律既然不以健全的论断为依据,严格地和真正说来就根本不是法律,而宁可说是法律的一种滥用。
[意]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第110页。
一切违背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的命运,就同一座直接横断河流的堤坝一样,或者被立即冲垮和淹没,或者被自己造成的漩涡所侵蚀,并逐渐地溃灭。
[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第30页人类最大的实际问题,就是解决自然强加给他们的如何建立一个文明社会,根据法律全体一致地执行公正的原则。
[德]康德《永久和平》,《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第432页。
公正取决于我尊重他人的权利。
公正是一个德性,如果我把它看成我的义务,并使它成为我的行为通则,那并不因为国家要求我尊重他人的权利,而只是因为这样做是我的义务,而且在这件事上,那是由于道德律的要求,不是出于国家的要求。
[德]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第201页。
公民对于法的信任应属于法的一部,正是这一方面才要求审判必须公开。
公开的权利的根据在于,首先,法院的目的是法,作为一种普遍性,它就应当让普遍的人闻悉其事;其次,通过审判公开,公民才能信服法院的判决确实表达了法。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32页。
如果法律与正义相悖时,反过来服从法律也是他的义务。
正义实际上是法律的目的,一旦它给了法律生命,它就不复生存,而这种法律却继续生存,它是很可能与它的制造者不那么相似。
[德]拉德布鲁赫著《法学导论》第179页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正义呢?我将回答说,正义是由理性之光所承认的,明确决定什么是属于自己的,和什么是属于他人的问题的自然最高规律。
[法]《魁奈经济著作选集》第294页。
正义是人民的最迫切的义务,同样也是人民的最神圣的权利,因为正义是大自然赋予人民的万世长存的遗产。
[法]《皮佑选集》第68页。
不公正的法律,不管是以什么名义出现的,比无知的巫医的致命草药之难于成为球命良药还难于成为法律,即使人民可能服从它。
[法]马布利:《马布利选集》,第144页。
如果我们想使执政者公正,就应当使国家的需要不多,而为了使执政者更习惯于公正,就应当使法律不给予执政者以可以比其他公民有更多需要的条件。
[法]《马布利选集》第54页。
我们希望在我们国内:以道义代替自私,以正直代替名声,以原则代替习惯,以责任代替体面,以理智的权力代替时髦的暴政,以轻视恶习代替轻视不幸,以高尚代替无耻,以胸襟宽宏代替虚荣心,以热爱荣誉代替热爱金钱,以好人代替排埸,以功绩代替阴谋,以才能代替乖巧,以老实代替浮华,以幸福的魔力代替淫荡无度,崐以人民伟大代替贵族的渺小,以高尚的、强大的、幸福的人民代替荒淫的、轻率的、不幸的人民以高尚的、强大的、幸福的人民代替荒淫的、轻率的、不幸的人民。
[法]罗伯斯比尔著《革命法制和审判》第170页一项通行的法律,在一个国家,要由人民的多数来制定和最后采纳;而在全世界,则要由全人类的多数来制定和最后采纳。
这样的法律才是公道的法律。
由此,公道就为每个国家的权利划定了界限。
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大陪审团,它受权代表整个社会和主持公道,而公道就是国家的法律。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287-288页。
在穷人心目中,法律只是非正义和压迫的产物,他们又怎么会热爱和尊重法律呢?因此,贵族们虽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断地宣扬法律如何神圣,要求人们尊重和服从法律,却完全是徒劳;事实是人人都在千方百计地规避法律,只有施加威胁,运用刑罚采取暴力,法律才勉强得到执行。
[法]埃蒂耶纳·卡贝:《伊加利亚旅行记》第二卷,第32页。
我们谴责私人的一切非义行为,尤其是毁约的行为。
我们谴责一切叛逆和背信行为,因为我们认为,人类交往的自由和范围完全依靠于对许诺的忠实。
我们也谴责一切不忠于执政长官的行为,因为我们看到,如果没有了对于政府的服从,则在稳定财物占有、根据同意转称财物和履行许诺方面,便都不可能执行正义。
[英]休谟:《人性论》,第586页。
我们真正盼望的事情是尽量消除专断的差别待遇,给才能和德行留有不受损害的活动余地。
我们应该竭力给一切人提供同样的机会和同样的鼓励,使正义成为共同的关注和共同的选择。
[英]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99-100页。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往往把公平看作是法律的同义词。
人们制定了法令来建立“公平施政”,在许多国家里,法院也被称为“公平之宫”。
但普遍的看法是,公平是法律所应当始终奉行的一种价值观。
[英]彼得·斯、约翰·得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第74页。
一个社会的法律,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具体的规则上,其目的无疑地是为了达到或促成正义。
在统治者看来,某项法律被制定、生效,是因为它能给社会带来正义。
[英]戴.M.沃克著《牛津法律大辞典》第159页法的目的正在于帮助人们在国与国、团体与团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实现正义。
虽然具体的某一项法律规定不可能不公平,但仍有必要从在司法活动表现出来的法律目的来加深对法律概念的理解。
另外,法律的目的包括实现安全、获得最大多数人的最大限度的幸福、达到的满足及一个人的意志与另一个人的自由的谐调。
这些目的的实现就是正义,或者说,这可以是并且是法律的适当目的。
[英]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第518页。
一般说来,法律作为正在生效的规则体系,是由全体公众的代表们制定的,而且必须获得公众的同意。
一言以蔽之,人们之所以应当服从法律,是因为这是一条避免纷争、内乱、暴动、甚至内战的途径。
服从一个坏的法律并主张通过合法途径加以修改,这要比不服从法律好一此。
另一方面,在一个独裁、专制的国家里,如果有必要推翻政府,那么,不服从法律可以是达此目的的有效方法。
[英]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第519页政府所有的权力,既然只是为社会谋幸福,因而不应该是中断的和是一时高兴的,而是应该根据既定的和公布的法律来行使;这样,一方面使人民可以知道他们的责任在法律范围内得到安全和保障,另一方面,也使统治者的被限制在他们的适当范围之内,不敢为他们所拥有的权力所诱惑,利用他们本来不熟悉的或不愿承认的手段来行使权力,以达到上述目的。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第86页。
自然公平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给予诉讼当事人各方充分的机会来陈述本方的理由。
这意味着必须将诉论程序告知他们,并及时通知其任何可能受到的指控。
[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第97-98页。
徇私与贪利这两个弊病,一旦支配了人们的判断,便立刻破坏一切公正,而公正是一个国家的力量源泉。
[英]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第92页制定法律的权力不能属于一个人,因为这个人会由于疏忽或者故意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而制定糟糕的法律,更多地寻求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共同体的利益,所以这个法律是专制的法律。
出于同样的原因,制定法律的权力不能属于少数人;因为他们非常可能像以上所说的那样,错误地为某些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为公共利益制定法律,这种情况体现于寡头政治之中。
因此,恰恰出于相反的原因,法律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或其中主要的一部分人,因为,既然所有的公民都必须接受法律的公正衡量,没有人会故意的伤害自己或故意希望自己获得不公正,那么,所有人或大多数人所希望的是一种按照公民的公共利益行使的法律。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第60-61页绝对权力会威胁人类尊严,因为,如果没有机会参与有关自身利益的事务的管理,就很难发现自己的需求,很难形成一种经过试验和检验的判断,很难在知识上,实践上和道德上发展精神的卓越。
对决定自身生存的条件的积极参与,是培育人类理性和道德的主要机制。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第130页要求人民守法从来不是也不能是一种道德上不偏不倚的要求。
法律总是在公正或正当的名义或伪装下行事的,虽然我们关于事情就是这样或必然是这样的这种认识有赖于一种分析的洞察力,但确实的是,如果我们停留在满足于仅仅分析,我们可能实际上在使最被歪曲的或邪恶的伪装或虚幻的公正合法化。
因此,让我们承认,从事分析确定关未使我们摆脱这样一种责任:对权力的实际行使保持一种批判的立场。
[英]麦考密克[奥]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第128页将法和正义等同起来的倾向是为一个特定社会秩序辩护的倾向。
这是一种政治的而不是科学的倾向。
[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第6页说一个社会秩序是合乎正义的,这意味着这种秩序把人们的行为调整得使所有人都感到满意,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能在这个秩序中找到他们的幸福,对于正义的期望是人们永恒的对于幸福的期望。
这是人作为孤立的个人不能找到幸福,因而他就在社会中寻找,正义是社会幸福。
[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第6页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