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

合集下载

七下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七下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七下语文文学常识总结本文档总结了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常识,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文学常识概述- 文学是以语言为材料,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人类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的创作艺术。

- 文学可以分为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每种体裁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文字描写、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手法传达作家的情感和思想。

二、中国古代文学1. 古代诗词- 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和词两种形式。

- 诗是完整、有节奏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有古体诗、近体诗等。

- 词是以唐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抒发情感为主。

2. 古代小说- 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作品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 古代小说以故事情节为主,通过描写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等手法塑造形象,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三、现代文学1.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近现代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自由的形式和深刻的表达方式获得广泛关注。

- 现代诗歌注重个体感受的表达,有时候使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以丰富的形象语言表现情感和思想。

2. 现代小说- 现代小说是现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代表作品包括《围城》、《活着》、《红高粱家族》等。

- 现代小说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情感的传达,以及社会问题的反思,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四、文学常识的价值文学常识对于学生的语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了解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 提高写作表达水平:通过研究文学常识,可以研究到一些优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 丰富思想与情感: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结语通过研究七下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研究的效果,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以上是对七下语文文学常识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

专题突破(文学常识类)一、文学常识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林海音。

3.《丑小鸭》的作者是安徒生,国籍丹麦,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普希金,国籍俄国,著名读作《致大海》、《致恰达耶夫》、《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朝代: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6.《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国籍法国。

7.《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乐府双璧”。

8.《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臧克家,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9.贝多芬,德国音乐家,代表作:《命运交响曲》。

10.《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国籍法国,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代表作:《羊脂球》、《项链》。

1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2.《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观舞记》的作者是冰心。

13.《口技》的作者是林嗣环,清朝人,字铁崖。

《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此书作者是清朝的张潮。

14.《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清朝人。

15.《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作者是光未然,本名张光年,现代作家、评论家。

16.《竹影》的作者是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现代画家、散文家。

17.《土地的誓言》的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

18.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国籍法国,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代表作:《羊脂球》、《项链》。

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

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

新人教版语文与文学七年级下复习知识点详细

新人教版语文与文学七年级下复习知识点详细

新人教版语文与文学七年级下复习知识点
详细
在这份文档中,我们将详细回顾新人教版语文与文学七年级下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这个学期的相关内容。

第一单元:诗的力量
- 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 诗歌的形式与结构
- 唐诗宋词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品
- 通过诗歌欣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故事与人物
- 故事的组成要素
- 故事的种类与结构
- 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内涵
- 故事中的人物塑造与生动形象的表达技巧
第三单元:叙事描写
- 叙事文的基本特点与结构
- 叙事文中的描写技巧与方法
- 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物形象的表达
- 提高叙事文写作能力的要点
第四单元:写景描写
- 描写自然风光的常用词语和表达技巧
- 描写四季变化和不同地域风景的方法
- 描写自然景色与情感共鸣的联系
- 通过写景描写培养细致观察和感受自然的能力
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阅读要点
- 了解文言文的常用词汇和表达
- 阅读古代文言文作品的技巧和理解方法
- 掌握古代人物的行事作风和价值观念
第六单元:议论文阅读
-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特点
- 提取议论文中的主题和观点
- 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和逻辑推理
-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训练
第七单元:小说阅读
-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小说中的情节构思和人物刻画
- 分析小说的主题和寓意
- 提高阅读小说的综合理解能力
这份文档详细介绍了新人教版语文与文学七年级下的复习知识点。

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提高对语文与文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七年级语文(下)文学常识1、《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邓稼先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2、《说和——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

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者是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后来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4、《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编者是宋(朝代)的政治家、史学家。

5、《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6、《老山界》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陆定一。

小说以红军长征战争为背景。

7、《土地的誓言》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有长篇小说代表作《大地的海》《科尔沁旗草原》等。

课题的意思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8、《木兰诗》是我国___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并称为“”。

9、《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诗集《野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的__《狂人日记》_____。

10、《老王》选自《杨绛散文》_。

作者__杨绛__,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

11、《台阶》的作者李森祥,。

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选自小说集《台阶》。

12、《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_,这是一篇___寓言故事(文体)。

作者是欧阳修___,___北宋__(朝代)著名文学家_家、__史学家_,字永叔__,号_醉翁__、又号___六一居士_,谥号_文忠_,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文学常识考点梳理七年级上册数学考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文学常识考点梳理七年级上册数学考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文学常识考点梳理七年级上册数学考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文学常识考点梳理:1. 古代文学常识:- 四书五经: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易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

- 古代诗词:包括《诗经》、《楚辞》、《文选》等。

- 古代戏剧:包括《春秋》、《汉宫秋》、《白罗衫》等。

2. 古代文学家和作品:- 曹操:代表作《观沧海》、《短歌行》等。

- 李白:代表作《静夜思》、《将进酒》等。

- 杜甫:代表作《望岳》、《登高》等。

- 白居易:代表作《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

- 苏轼:代表作《水调歌头》、《赤壁赋》等。

3. 文学常识知识点:- 古代文学的特点:以诗为主,注重韵律和音乐感。

- 古代文学的题材:以咏史记传、咏史思昔、抒发个人情感和抒写自然景物为主。

- 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形象生动、表达深刻、情感真实。

七年级上册数学考点:1. 数的认识:-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 正数、负数、零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2. 代数式:- 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代数式的加减法。

3.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4. 几何图形和尺规作图:- 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5. 相似:- 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 判断图形是否相似的方法。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和数学的考点梳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总结一、文学常识概述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文学常识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学习文学常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还可以认识到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二、古代文学常识1. 文学体裁: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曲、赋、小说等多种体裁,其中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学习古代文学常识时,要重点了解古代文学的各种体裁及其特点,比如古诗的韵律、词的抒情和曲的音乐性,以及不同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主要包括唐诗、宋词、元曲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常识,可以了解各个文学流派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领略不同流派的魅力和价值。

三、现代文学常识1. 文学思潮:近现代文学在思想、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的文学思潮。

通过学习现代文学常识,可以了解不同文学思潮的兴起和影响,以及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对比不同文学思潮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有助于全面理解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2. 文学知识:现代文学注重原创性和创新性,作家们在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上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

学习现代文学常识,要重点关注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了解他们的写作背景和生活境遇,分析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培养批评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个人观点和感悟通过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中的文学常识,我深刻感受到文学对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重要影响,文学作品是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是艺术的享受。

对于我来说,学习文学常识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升。

尤其是在学习古代文学常识时,我深深被唐诗宋词的韵律魅力和意境美感所打动,体会到古人的情感交融和生命力量,对现代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启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坟》。

2《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台湾作家. 3《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

作者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

4《诗两首》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

作者普希金,俄国19世纪伟大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②《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

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被称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人,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

晚年封荆国公,后世多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的散文风格雄健俏拔,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词:《浣溪沙》《南乡子》诗:《元日》。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荀、苏轼、苏澈、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7《最后一课》。

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

小说集《磨坊文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选自《李大钊选集》。

作者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9《土地的誓言》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林海音,台湾作家。

3.《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作者是安徒生。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

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着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

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表现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光未然,本名张光年。

现代作家、评论家。

7.《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法国作家。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选自《李大钊选集》。

作者李大钊,字守常,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9.《土地的誓言》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

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现代作家。

10.《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11.《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着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作者臧克家,诗人。

13.《音乐巨人贝多芬》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七卷。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

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复习一、填空题1.《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是, 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诗人。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黑龙江呼兰人,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散文集等。

4.《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是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 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 政治家、史学家。

5.《黄河颂》选自组诗第二部《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作词, 作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表现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6.《最后一课》作者是, (国别)作家。

7.《土地的誓言》作者,原名,作家。

8.《木兰诗》选自宋代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并称“乐府双璧”。

9.《阿长与<山海经>》选自,体裁是,作者,原名,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作品有小说集《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杂文集《坟》等。

10.《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体裁是散文,作者,作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

其丈夫是著名作家钱钟书,代表作品是。

11.《台阶》的体裁是小说,作者。

12.《卖油翁》作者,字永叔, 著名文学家, 之一。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

叶圣陶,本名,江苏苏州人,作家、、。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童话集等。

本文作者,河北香河人,代表作品有《负暄琐话》等。

14.《最苦与最乐》作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广东新会人,曾参与“戊戌变法”。

著名家和学者。

15.(1)《陋室铭》作者, 朝诗人。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押韵的。

(2)《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朝代)哲学家,后人称他为“”。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人教版不尽一切背离公正的知识应当被称作为诡计而不应当被称作为智慧,而且即便是临危不惧的勇气,如果它不是出于公心,而是出自于知识的目的,那也应当被称作厚颜而不应当被称作勇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人教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七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人教版1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文学常识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香河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张中行和叶圣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

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

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2.文章思想内容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3.重点词语颠沛流离(diān pèi ) 商酌(shāng zhuó) 累赘(léi zhuì) 朦胧(méng lóng)拖沓(tuō tà) 妥帖(tuǒ tiē) 譬如(pì rú)修润:修改润色。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

商酌: 商量斟酌。

朦胧:不清楚,模糊。

文中指一种美学境界。

累赘:不必要,麻烦。

拖沓:不爽快,不简洁。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颠沛流离: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

流离:离散、流落。

4.重点问题(1)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种品行?答:①待人厚。

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

②律己严。

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

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

(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答: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一、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常见体裁1. 古代诗歌的特点•原始性:古代诗歌源于人类社会的初期,具有较为原始的特点,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直接感受。

•原始话语:古代诗歌常使用古老的话语表达,如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动物和自然景观。

•平仄押韵:古代诗歌一般使用平仄押韵的方式,通过韵律和节奏的变化表达情感。

•借景抒情:古代诗歌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展示主人公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2. 常见体裁•乐府:是一种流行的民歌体诗歌,以歌谣和舞曲形式流传,在乐舞中演唱。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遗产之一,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叙事性和抒情性为主。

•绝句:是一种四句联、平仄押韵的短篇古体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感悟和思考。

•律诗:是一种五言或七言古体诗,常用于表达抒情、写景和叙事。

•词曲:是一种古代文学形式,结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为主。

二、常见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1. 借代•同一事物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出现在诗句中,增加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借代,可以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使诗歌情感更加深入人心。

2. 比喻•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所要表达的内容。

•比喻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3.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给人一种物我两位的感受。

•通过拟人可以更好地描述事物的特点、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4. 对仗•通过词、句与句子、段的平行对应,形成韵律和节奏感,使诗句更加优美流畅。

•对仗可以增强诗歌的美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古代散文的特点和常见体裁1. 古代散文的特点•平实自然:古代散文追求平实自然的语言,以简练明了的文字表达人生哲理和情感。

•白描写实:古代散文注重描写事物的本质特点,力求真实、客观和准确。

•触动人心:古代散文通过真实的写实手法,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和思考。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

你的一生,无法离开学习,学习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它会听你的召唤,它会帮助你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供大家查阅。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⑧《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栖息(qī)鳊鱼(biǎn)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三、课文内容把握: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经典文学作品)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经典文学作品)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经典文学作
品)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经典文学作品)整理
本文主要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了整理。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
1. 《红楼梦》: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巨型家族小说。

作者曹雪芹以丰富的人物形象和宏大的情节描绘了清代贵族社会的生活和命运。

2. 《西游记》: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神魔奇幻小说。

故事描述了孙悟空等人保护唐僧师徒西去取经的旅程,充满了冒险和惊险的情节。

3. 《水浒传》: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描写义盗故事的长篇小说。

故事以宋江带领一众好汉在梁山泊抗击官军的情节为主线,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

4. 《三国演义》: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描写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长篇小说。

故事以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事迹为主线,展现了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

5. 《儿子与情人》:这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以小说家貌似自传的方式,描绘了对家庭、感情、自我的思考和反思,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文字和精神追求。

以上只是其中几部经典文学作品,希望对研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七下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人教部编七下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七年级下册1、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等领域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1957年,他与李政道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2、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

臧克家的早期诗作,侧重抒写旧中国的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的苦难与不幸、勤劳与坚忍、挣扎与抗争,被誉为“农民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著名诗篇有《老马》《有的人》《李大钊》等。

3、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作家。

出生于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的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伴侣。

后来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

4、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司马光登进士第。

宋神宗时,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

宋哲宗即位后,司马光主理国政,尽废新法。

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有《司马文正公集》传世。

5、魏巍,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

1920年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代表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等。

6、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主要作品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长篇叙事诗《屈原》等。

7、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长征途中曾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他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为建设和发展我党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汇总+练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汇总+练习+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1、《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2、《说和做》作者臧克家,著名的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作者热情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课文主要写了自己与鲁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去怀念他所做的那些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事情。

作者笔下的鲁迅:坦率、敏捷、和善、幽默、爽朗、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伟大而平凡。

4、《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5、《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人。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6、《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国籍)小说家都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课文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分课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分课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分课归纳整理判断正误,错了的打波浪线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选自《呐喊》。

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台湾作家。

选自《城南旧事》,文中的小英子正是作者本人。

3、丑小鸭(安徒生)本文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他不仅是奥地利著名的童话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这篇童话中,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

“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5、伤仲永(王安石)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文章分两部分:前部分议论,后部分叙事。

7、最后一课(都德),法国作家。

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小说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

从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逃学上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

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绾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

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个地点。

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10、木兰诗,由明代郭茂倩编成..。

《木兰诗》与《采莲曲》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

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斗士。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文学常识积累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文学常识积累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文学常识积累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到的《荡寇志》是清朝俞万春著的诬蔑农民起义的小说;《西游记》则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神魔小说。

3、《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女作家。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

本文有两条线索:主线是爸爸爱花,副线是毕业典礼。

4、《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童话作品另外还有《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克劳斯的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160多篇。

本文中的丑小鸭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美好的热切向往和追求。

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史称“俄罗斯之父”,他的诗歌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6、《未选择的路》作者是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他常被称为是“交替性诗人”。

著名诗作有《白桦树》、《修墙》等。

7、《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彪炳于文学之林。

8、《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词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汇总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林海音,台湾作家。

3.《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作者是安徒生。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

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着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

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表现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光未然,本名张光年。

现代作家、评论家。

7.《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法国作家。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选自《李大钊选集》。

作者李大钊,字守常,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9.《土地的誓言》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

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现代作家。

10.《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11.《邓稼先》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着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作者臧克家,诗人。

13.《音乐巨人贝多芬》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七卷。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本文作者是何为。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济南文艺》。

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

本文作者是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15.《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6.《社戏》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

本文是一篇小说。

17.《安塞腰鼓》选自《人民日报》,作者是刘成章。

18.《竹影》选自《丰子恺文集(艺术卷)》。

作者是丰子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

19.《观舞记》选自《冰心全集》,作者是冰心。

20.《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作者是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的进士。

21.《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的创作方面。

22.《在沙漠中心》节选自《人类的大地》。

作者是圣埃克絮佩里,法国作家。

其作品多描述飞行员生活。

代表作有《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23《登上地球之巅》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作者是郭超人,中国着名新闻工作者。

24.《真正的英雄》选自《世界名人演说经典》。

作者是里根,美国第40任总统。

25.《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集释》。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着作。

26.《猫》选自《郑振铎文集》。

作者是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27.《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作者是沈石溪。

28.《华南虎》选自《诗刊》,作者是牛汉。

29.《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

作者是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巨册的《自然史》。

30.《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

附录诗:1.《山中杂诗》选自欧阳询《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2.《竹里馆》选自《王右丞集笺注》。

作者是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

3.4.《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是李白。

5.《逢入京使》选自《岑参集校注》。

作者是岑参,唐代诗人。

6.《滁州西涧》选自《韦应物集校注》,作者是韦应物,唐代诗人。

7.《江南逢李龟年》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杜甫。

8.《送灵澈上人》选自《刘随州诗集》。

作者是刘长卿,字文房,唐代诗人。

9.《约客》选自《清苑斋集》,作者是赵师秀,字紫芝、灵芝、天乐,南宋诗人。

10.《论诗》选自《瓯北集》。

作者是赵翼,字云崧,号瓯北,清代着名史学家、诗人,着有《廿二史札记》。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读一读_写一写》字词汇编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攒(cuǎn):凑在一块儿。

拗(ǎo):这里是用力弯曲的意思。

确(què)凿(záo):确实。

菜(cài)畦(qí):菜地。

畦,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长方形田地。

桑(sāng)椹(shèn):桑树的果实。

现在一般写作“桑葚”。

轻(qīng)捷(jié):轻快。

动作轻快敏捷。

蟋(xī)蟀(shuài):蟋蟀。

脑(nǎo)髓(suǐ):脑浆。

拥(yōng)肿(zhǒng):肌肉肿胀。

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

现在写作“臃肿”。

相(xiāng)宜(yí):适宜。

书(shū)塾(shú):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方(fāng)正(zhèng):正派。

博(bó)学(xué):知识渊博。

蝉(chán)蜕(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

人(rén)迹(jì)罕(hǎn)至(zhì):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人的足迹很少到达。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人(rén)声(shēng)鼎(dǐng)沸(fèi):形容人声喧闹。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沸,水开。

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形容人群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肿(zhǒng)胀(zhàng):指身体某一部分体积增大.叮(dīng)嘱(zhǔ):再三嘱咐。

恐(kǒng)惧(jù):害怕。

骊(lí)歌(gē):告别的歌。

花(huā)圃(pǔ):花园。

第3课:《丑小鸭》安徒生丑(chǒu)陋(lòu):难看。

讪(shàn)笑(xiào):讥笑。

嫉(jí)妒(dù):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来(lái)势(shì)汹(xiōng)汹(xiōng):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第4课:《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瞬(shùn)息(xī):比喻极短的时间。

幽(yōu)寂(jì):幽雅寂静,孤独寂寞。

延(yán)绵(mián):绵延伸展。

荒(huāng)草(cǎo)萋(qī)萋(qī):萋萋:形容草生长得茂盛。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一读_写一写》字词汇编第6课:《黄河颂》光未然巅(diān):山顶。

澎(péng)湃(pài):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

狂(kuáng)澜(lán):巨大的波浪。

屏(píng)障(zhàng):屏风。

哺(bǔ)育(yù):喂养。

九(jiǔ)曲(qǔ)连(lián)环(huán):九曲:有很多曲折的.连环:一环套一环而连成串的环,比喻互相接续、关联。

第7课:《最后一课》都德郝(hǎo)叟(sǒu):法文人名的音译。

哽(gěng):声气阻塞。

懊(ào)悔(huǐ):因过错而自恨。

祈(qí)祷(dǎo):向神祷告求福。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逼(bī)狭(xiá):狭窄。

崎(qí)岖(qū):山路不平。

阻(zǔ)抑(yì):阻止抑制。

回(huí)环(huán)曲(qū)折(zhé):曲折环绕。

亦(yì)复(fù)如(rú)是(shì):也是这样。

第9课:《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炽(chì)痛(tòng):热烈而深切。

嗥(háo)鸣(míng):(野兽)大声嚎叫。

高声呼叫。

斑(bān)斓(lán):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谰(lán)语(yǔ):没有根据的话。

怪(guài)诞(dàn):怪异无稽,荒唐离奇。

亘(gèn)古(gǔ):远古。

默(mò)契(qì):心声情意暗相符合。

田(tián)垄(lǒng):田地。

蚱(zhà)蜢(měng):蚱蜢。

污(wū)秽(huì):肮脏的东西。

肮脏的,不洁净的。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读一读_写一写》字词汇编第11课:《邓稼先》杨振宁宰(zǎi)割(gē):压迫、剥削。

筹(chóu)划(huà):筹办。

计划。

彷(páng)徨(huáng):游移不定,不知道往哪里好。

仰(yǎng)慕(mù):敬仰,羡慕。

可(kě)歌(gē)可(kě)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鲜(xiǎn)为(wéi)人(rén)知(zhī):很少人知道。

当(dāng)之(zhī)无(wú)愧(kuì):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

锋(fēng)芒(máng)毕(bì)露(lù):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家(jiā)喻(yù)户(hù)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妇(fù)孺(rú)皆(jiē)知(zhī):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很多。

马(mǎ)革(gé)裹(guǒ)尸(shī):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jū)躬(gōng)尽(jìn)瘁(cuì),死(sǐ)而(ér)后(hòu)已(yǐ):指小心谨慎献出自己的一切直到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