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实验室 ppt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PPT课件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76b2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1.png)
制定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具体 的改进措施和计划,明确责任人 和完成时限。
总结经验教训
对评估和改进工作进行总结,提 炼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 参考和借鉴。
THANKS
感谢观看
国内实验室质量控制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实验室质量控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实验 室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了对 实验室环境、设备、试剂、人员等各方面的管理和 控制,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国外实验室质量控制现状
国外实验室在质量控制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普遍 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理念和技术手段,建立了完善 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国外实验室还注重对检测 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 术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意文字表达清晰、图表规范、逻辑严谨。
审核流程的设置
建立多级审核制度,确保结果报告的质量符合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
实验室质量评估与改进
Chapter
内部质量评估机制建立
设立内部质量评估小组
由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员等成员组成,负责定期 开展内部质量评估工作。
制定评估标准和程序
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评估标准 和程序,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05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优化
Chapter
实验方法选择及验证
实验方法的重要性
01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方法验证的步骤
02
包括预实验、方法比对、参数优化等,确保所选方法符合实验
要求。
方法验证的评价指标
实验室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实验室质量控制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39b1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5.png)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
质量控制实际操作
01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目标、方法和步骤
03
质量控制流程的实施:按照计划进行质量控制活动
02
质量控制工具的使用:如SPC、FMEA等
04
质量控制结果的分析和改进: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改进
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实验室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和实施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管理体系认证:实验室可以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管理体系认证,以证明其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实验室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报告:撰写质量控制报告,包括质量控制结果、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04
质量控制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质量控制标准
笔试:通过笔试,评估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
培训满意度: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
1
知识掌握程度: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技能提升程度:学员在培训后技能提升的程度
3
实际应用效果: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培训内容的效果
4
培训效果改进措施
01
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员参与度
03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按照计划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样品采集、检测和分析等
0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确定质量控制目标、方法和标准
01
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
标准制定:根据ISO/IEC 17025标准制定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质量控制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ppt课件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95ce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d.png)
质量控制定义与重要性质量控制定义重要性实验室质量控制目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01提高实验室效率02保障实验室安全03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完善01020304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持续改进和优化样品接收样品登记样品保存030201样品接收、登记与保存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巧前处理目的前处理方法前处理技巧样品标识、追溯与处置样品追溯样品标识建立样品追溯系统,记录样品的流转过程和处理情况,便于后续查询和追踪。
样品处置检测方法分类及选择依据检测方法分类根据检测原理、技术手段等,将检测方法分为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
选择依据根据检测对象、检测目的、检测精度要求等,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方法适用性评估在选择检测方法前,应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估,包括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等。
实施要点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等。
方法确认程序:包括方法的选择、准备、试验、数据分析等步骤。
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和现象。
010203040506方法确认程序及实施要点变更管理当需要对已确认的方法进行变更时,应重新进行评估和确认,确保变更后的方法仍然满足检测要求。
方法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进步,应及时更新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变更记录对方法的变更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后的评估结果等。
方法更新与变更管理仪器设备采购、验收及使用登记采购流程明确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进行市场调研和选型,编制采购预算,提交采购申请。
验收标准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包括设备性能、外观、配件、资料等方面的要求。
使用登记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记录设备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状态等信息。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及校准计划维护保养校准计划故障处理试剂耗材采购、验收及存储要求采购要求验收流程存储管理实验操作规范制定及培训实施制定实验操作规范培训实施定期评估数据记录要求及整理归档流程数据记录要求数据整理归档流程异常数据处理和纠正措施异常数据识别01原因分析02纠正措施03图表和图片根据需要提供相关的图表和图片,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检测结果。
实验室质量控制培训教材PPT
![实验室质量控制培训教材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d4b1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c.png)
重要性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保障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 等领域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 度、减少误差、提升实验室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质量控制目标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1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降低实验误差,提高实验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实现实验过程的可追溯性
02
建立完善的实验记录和数据管理系统,确保实验过程的可追溯
Chapter
实验操作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检查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校准是否有效,确保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 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实验过程 安全。
实验室环境准备 仪器设备检查 实验材料准备 安全防护措施
确保实验室温度、湿度适宜,通 风良好,避免交叉污染。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充足的实验材 料,包括试剂、耗材等,确保实 验顺利进行。
评估流程
详细阐述外部质量评估的流程,包括申请、受理、评审、 批准、发证等各个环节。
评估标准
介绍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估所依据的标准和准则,如ISO/IEC 17025等。
实验室认可体系概述及申请流程
实验室认可体系概述
简要介绍实验室认可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实验室认 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认可申请流程
实施效果评价
对持续改进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实验室质量管 理体系,提高实验室整体质量水平。
06
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估与认可体 系介绍
Chapter
外部质量评估机构简介及评估流程
外部质量评估机构概述
介绍国内外知名的实验室外部质量评估机构,如中国合格 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ILAC)等。
2024版检验科质量控制ppt课件
![2024版检验科质量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43f5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0.png)
环境
营造整洁、有序、安 全的检验环境,减少 环境因素对检验结果 的影响。
持续改进策略及方法
数据分析
定期对检验结果、质量指标等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 为改进提供依据。
01
02
内部审核
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评估质量管 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03
管理评审
定期组织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 进行全面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质量控制定义及目的
质量控制定义
在医学实验室中,质量控制是指通 过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对实 验全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目的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 可比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 靠的依据。
医学实验室质量控制意义
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建立专业的审核团队,负责报告的审核和质 量控制。
引入信息化手段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签名、自动化比 对等,提高审核效率和质量。
制定详细的审核流程
明确审核的步骤、标准和要求,确保审核的 全面性和准确性。
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
建立与临床医生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和处 理问题,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07
能力验证活动成果展示
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的次数和频率
01
展示实验室近年来参加各级能力验证活动的次数和频率,体现
实验室对能力验证的重视。
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
02
展示实验室在各项能力验证活动中取得的结果,包括满意结果、
不满意结果及整改情况等。
实验室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实验室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b10e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1.png)
样品存储与处置规范
01
02
03
分类存储样品
根据样品性质、检测项目 等因素,将样品分类存放 在指定区域,避免混淆和 交叉污染。
控制存储环境
确保样品存储环境符合相 关要求,如温度、湿度、 光照等,以保证样品性质 稳定。
定期清理过期样品
定期对过期或无需保留的 样品进行清理和处置,避 免占用存储空间。
检测过程记录与报告审核
预防措施制定
03
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 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整改效果验证
02
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确保问题不 再发生或已得到有效控制。
持续改进
04
将审核结果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的输入,不断完善和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
THANKS
详细记录检测过程
在检测过程中,应详细记 录每一步操作、仪器使用 、试剂消耗等信息,确保 检测过程可追溯。
严格审核检测报告
在出具检测报告前,应对 报告内容进行严格审核, 确保数据准确、结论可靠 。
及时归档检测记录
检测完成后,应及时将检 测记录、报告等文件归档 保存,以便后续查询和使 用。
06
实验室内部审核与外部评审 应对
维修流程
制定设备维修流程和维修规范,包括 故障排查、维修方案制定、维修实施 和验收等步骤,确保设备维修质量和 效率。
报废处理
制定设备报废处理流程和规范,包括 设备评估、报废申请、审批和处理等 步骤,确保设备报废符合环保和法规 要求。
维修与报废记录
建立设备维修与报废记录,记录维修 和报废时间、原因、处理结果等信息 ,方便追溯和管理。
设备使用与保养规范
使用规范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ppt课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37df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0.png)
目 录
•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概述 • 实验室人员与培训 • 实验室设备与环境管理 • 实验方法与标准操作规程 • 样品管理与检测过程控制 • 数据处理与记录管理 • 持续改进与内部审核机制
01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概述
质量控制定义与目的
质量控制定义
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 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 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导致不满 意结果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
记录管理
实验过程中的所有记录均 应妥善保存,包括原始数 据、处理过程、结果报告 等。
05
样品管理与检测过程控制
样品接收、保存和处置流程
样品接收
建立严格的样品接收程序, 记录样品信息,检查样品 完整性和符合性。
样品保存
根据样品性质和要求,确 定适当的保存条件和期限, 确保样品在保存期间不发 生变质或损坏。
04
实验方法与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方法选择及验证
1 2
方法来源与选择依据 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过验证的非标 方法。
方法验证 对所选方法进行验证,包括精密度、准确度、专 属性、检测限和定量限等指标。
3
方法确认 在实际样品上进行测试,确认方法的可行性和可 靠性。
标准操作规程编写与执行
规程内容
样品处置
制定明确的样品处置流程, 包括检测后样品的处理、 留样和废弃等。
检测过程关键环节监控
01
02
03
04
人员操作监控
对检测人员的操作进行实时监 控,确保操作规范、准确。
仪器设备监控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和性 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环境条件监控
实时监测实验室环境条件,如 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确保
检验科质量控制ppt课件完整版
![检验科质量控制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9e2b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c.png)
结果报告出具流程和要求
结果报告编制
根据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编制实验结果报告,明确实验结 论和建议。
审核与批准
实验结果报告需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和批准,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 权威性。
报告发放与存档
将批准后的实验结果报告及时发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做好报 告的存档工作,以便后续查阅和追溯。
2023
PART 05
检验科质量控制工作成果回顾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实验室认可与认证
成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检验科质量控制体 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 书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委的现场评审,获得 CNAS认可证书,标志着实验室管理水平和 技术能力得到权威认可。
人员培训与考核
仪器设备管理
定期开展检验人员培训与考核,提高检验 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确保检 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实施定期维护和校准, 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检验科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 的应用,如自动化样本处理、智能数据分析等,提高检验效率和质量。
精准医疗需求增长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对检验科的精准度和特异性要求将不断提高,需要 不断优化检验方法和提高技术水平。
氛围。
2023
PART 06
人员培训与团队建设
REPORTING
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和技能培训计划
明确岗位职责
根据检验科工作特点,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 求,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清晰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
制定技能培训计划
针对员工的不同岗位和职业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技能 培训计划,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 式,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实验室质量管理ppt课件(2024)
![实验室质量管理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3b90c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8.png)
2024/1/30
5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原则与要求
原则
实验室质量管理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持续改进等原则,确保实验室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要求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应配备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 员;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和维护保养;应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应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机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要点二
加强培训和教育
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创 新意识
2024/1/30
24
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措施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
加强监督检查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改进措施得到有 效实施
2024/1/30
25
PART 05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挑战与 对策
科学合理
评价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 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
18
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人员
评估实验室人员的素质、技能和培训 情况
设备
评估实验设备的性能、维护和校准情 况
2024/1/30
19
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1 2
材料
评估实验材料的来源、质量和存储情况
方法
评估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活动的保障。
8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
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01 明确实验室的质量方向和追求
目标。
识别过程
02 对实验室的各项质量活动进行
识别和梳理。
确定控制措施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ppt课件
![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b34b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b.png)
将A类评定和B类评定的结果合成,得到总的不确 定度。
比对试验设计、实施与结果分析
选择比对项目
根据实验室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需要比对的项目。
制定比对方案
明确比对目的、方法、样品数量、测量设备等。
比对试验设计、实施与结果分析
• 确定比对参数:如测量范围、测量精度、重复性、再现性 等。
比对试验设计、实施与结果分析
重要性
保证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 增强实验室信誉度和竞争力。
实验室质量控制目标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减少或消 除误差,使检测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 。
提高检测效率
优化实验流程,减少无效劳动和浪费 ,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确保实验室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 进行重复检测时,能够得到一致的结 果。
建立完善的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 建议;
定期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外 部评审;
持续改进策略及实施效果评价
• 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跟踪验证。
持续改进策略及实施效果评价
实施效果评价
将评价结果纳入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持续改进 的依据;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改进前后的对比 、客户满意度调查等;
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巧
前处理目的
去除干扰物质,提高检测准确性 ;将样品转化为适合检测的形式
。
常用前处理方法
溶解、稀释、萃取、过滤、离心 等。根据样品特性和检测需求选
择合适的方法。
技巧与注意事项
避免交叉污染,使用清洁的容器 和工具;减少样品损失,提高回 收率;关注前处理过程中的安全
实验室质量控制ppt课件
![实验室质量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2528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3.png)
故障处理
故障识别、紧急处理、原因分析、维修措施、预防措施
报废流程
报废申请、评估审批、资产处置、资料归档
注意事项
安全环保要求、资产残值评估、相关法规遵守
03
CHAPTER
实验室样品管理
建立样品接收记录,详细记录样品名称、数量、性状、来源等信息,确保样品信息准确无误。
样品接收
对接收的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包括样品编号、名称、接收日期等,以便于样品的识别和管理。
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和执行力。
数据分析
持续改进
预防措施
员工培训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6
CHAPTER
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完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质量手册编写
针对实验室各项质量活动,制定详细的操作程序和标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程序文件制定
文件控制
建立文件控制程序,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进行定期评审、更新和批准,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明确实验室质量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等,为实验室质量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实验记录与报告
加强实验室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员培训与管理
对实验室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设备与设施管理
采用国际或国家认可的实验方法和标准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实验方法与标准
02
01
03
04
05
02
CHAPTER
方法更新与改进
03
结果审核与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重点条款
-
每一种物料、产品都要有详细的取样的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应细化,不能笼统,取样操作具备科学性和代表性 取样应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取样操作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参考WHO的“取样操作—药品及相关材料的取样”
9
重点条款
-
第二百二十三条 物料和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检验应当至少 符合以下要求:
(一)企业应当确保药品按照注册批准的方法进行全项 检验;
明确了不同物料的留样要求 中药材和中药饮料的留样量可参照第2款 区分留样与稳定性考察的概念
16
重点条款
-
第二百二十七条 标准品或对照品的管理应当至少符合以下 要求:
(三)企业如需自制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建立工 作标准品或对照品的质量标准以及制备、鉴别、检验、批准 和贮存的操作规程,每批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应当用法定标 准品或对照品进行标化,并确定有效期,还应当通过定期标 化证明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的效价或含量在有效期内保持稳 定。标化的过程和结果应当有相应的记录。
样。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如输液瓶),如成品已有留样,可不 必单独留样;
2.物料的留样量应当至少满足鉴别的需要; 3.除稳定性较差的原辅料外,用于制剂生产的原辅料(不包括生产 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气体或制药用水)和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的 留样应当至少保存至产品放行后二年。如果物料的有效期较短,则留样 时间可相应缩短;
3
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 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人员、设施、设备、工具书和 标准物质
质量控制实验室应有相应的文件(包括记录) 取样应科学、合理,样品应有代表性 检验操作应规范,检验记录应有可追溯性,检验结果超标应
调查 应有物料和产品的留样 应对检验相关的物品规范管理(标准品、对照品、试剂等)
环境监测数据、制药用水的微生物监测数据)
结合质量回顾和验证要求,对进行趋势分析的数据提出保存 要求,加强了质量控制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
趋势分析是良好的质量管理工具,便于评价或发现问题
6
重点条款
-
第二百二十二条 取样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一)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有权进入生产区和仓储区进
行取样及调查; (二)应当按照经批准的操作规程取样,操作规程应当
检验操作规程应具体,明确每个检验方法适用哪些样品
完全照抄药典附录的检验操作规程是不正确的做法,如:
微生物限度和无菌检查的检验操作规程完全抄录药典附录中相应的全 部内容,对一个具体的物料或产品而言,不明确样品检验量、样品处 理方式和使用的检验方法(如直接接种法或薄膜过滤法)
12
重点条款
-
第二百二十三条 (六)检验记录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 的检验方法; 4.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三)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当对检验 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10
9.贮存条件; 10.取样器具的清洁方法和贮存要求。 (三)取样方法应当科学、合理,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四)留样应当能够代表被取样批次的产品或物料,也 可抽取其他样品来监控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生产的 开始或结束); (五)样品的容器应当贴有标签,注明样品名称、批号、 取样日期、取自哪一包装容器、取样人等信息; (六)样品应当按照规定的贮存要求保存。
详细规定: 1.经授权的取样人; 2.取样方法; 3.所用器具; 4.样品量; 5.分样的方法; 6.存放样品容器的类型和状态; 7.取样后剩余部分及样品的处置和标识;
7
重点条款
-
8.取样注意事项,包括为降低取样过程产生的各种风险 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尤其是无菌或有害物料的取样以及防止 取样过程中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注意事项;
4
重点条款-Fra bibliotek第二百一十九条 质量控制实验室的检验人员至少应当具有 相关专业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并经过与所从事的检验操作 相关的实践培训且通过考核。
明确了检验人员的最低学历 强调了要经过实践培训并通过考核
5
重点条款
-
第二百二十一条 质量控制实验室的文件应当符合第八章的 原则,并符合下列要求:
…… (三)宜采用便于趋势分析的方法保存某些数据(如检验数据、
检验结果超标概念 检验结果超出法定标准及企业制定标准的所有情形
将超标管理的概念引入质量控制实验室,完善质量控制管理 检验结果超标调查的操作规程应有调查的流程图 若不能最终确定实验结果无效,则不能丢弃该实验结果
14
重点条款
-
第二百二十五条 企业按规定保存的、用于药品质量追溯或 调查的物料、产品样品为留样。用于产品稳定性考察的样品 不属于留样。
重点条款
-
应注意自检现行的成品检验方法是否与注册批准的方法一致 所有的检验方法必须经过验证或确认 检验方法及验证应参照中国药典附录 “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是指微生限度和无
菌检查
11
重点条款
-
第二百二十三条
(四)检验应当有书面操作规程,规定所用方法、仪器 和设备,检验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当与经确认或验证的检验方 法一致;
产品留样 每批药品均应有留样,应与市售包装一样 每批药品的留样数量一般至少应当能够确保按照注册批准的
质量标准完成两次全检(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除外) 留样观察应当有记录 留样应当按照注册批准的贮存条件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
一年
15
重点条款
-
(四)物料的留样: 1.制剂生产用每批原辅料和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均应当有留
1
-
质量控制部分 第一节 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
2
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 核心目的-
质量控制实验室的核心目的在于获取反映样品乃至代表的 批产品(物料)质量的真实客观的检验数据,为质量评估提 供依据
达成上述目的潜在风险主要有以下关键环节: 人员 设施、设备、材料 取样和样品 检验方法和检验过程 检验结果超标调查 文件
…… 7.检验结果,包括观察情况、计算和图谱或曲线图,以 及依据的检验报告编号;
检验记录内容应完整,具有可追溯性 如有项目是委托检验或供应商检验、企业自己不检的,则直
接引用他人的检验结果应标明出处(检验报告编号)
13
重点条款
-
第二百二十四条 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当建立检验结果超标调 查的操作规程。任何检验结果超标都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完整的调查,并有相应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