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政治核心素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政治核心素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所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包括了优秀的思想文化、美学、伦理道德、民俗风情等,这些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而且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包括了中国的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等,这些文化艺术无不体现着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对美的感知变得更加敏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等,这些思想与品质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处世态度。
通过学习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能够具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灵魂,通过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深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哲学思想、智慧和学问,这些传统文化是汲取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通过学习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激发出创新的火花,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创新能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政治核心素养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想成为有着高度政治素养的人,就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这就需要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提供优质的养料。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关于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选4篇)
关于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选4篇)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4篇第一篇: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眺望新征程,文化重塑和文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托底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文化承担着比以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开掘好传统优秀文化的富矿,用好先进文化的活水,激发文化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可以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让文化促进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
2、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文化,是华夏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
《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看点,以文化为内涵,展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
尽管处在当下这个节奏飞快的文化快餐时代,诗词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不然。
中国人内心深处一直有着对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眷慕,也都愿意去亲近去熟悉古典的诗词文化,只是一直缺少这样一个契机。
《增广贤文》中曾有诗云:“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而《中国诗词大会》正好提供了一个让我们亲近诗词文化的契机。
杏花春雨江南,琴棋书画问雅,炊烟流水人家,渔樵耕种烟火。
无论阳春白雪,抑或下里巴人,诗词都有所涵括,不会拒人于千里。
《中国诗词大会》也是如此,节目里的百人挑战团还有参赛选手中,学生,老师,商人,工人,农民……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囊括其中。
比起一味夺人眼球的下饭综艺,《中国诗词大会》可以说是文化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
以诗为引,以文会友,传承了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文化,唤醒人们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忱。
希望以后类似这样的好节目可以越来越多,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中国诗词大会》只是一个大众级别,只是我们登门入市的那个兴趣之门,若是真的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背一背古诗古文就当做传承了,而是要继承,要体会,真真切切地学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继承,才能发扬。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和栋梁之材,他们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两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引起广大大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和思考。
一、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指他们在学术、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修养和素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大学生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文化内涵,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审视世界和思考人生。
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大学生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拓展。
他们应该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学科基本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
同时,大学生还应该关注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大学生应该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培养大学生有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善于思考并形成独立的见解。
这需要大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第三,大学生应该培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文化素养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的疾苦,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指大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帮助。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有识之士,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与人的相处和交流。
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大学生活中,他们将面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同学,都应该以平等、友善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大学生应该关心他人的需求和困难,提供帮助和支持。
大学期间,很多同学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纠纷等问题,作为同窗,大学生应该主动关心他人,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担当精神,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基本原则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对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文化实践活动。
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对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结合高校各自的实际情况,按照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开展建设工作。
根据对文化发展规律和大学文化建设实践的综合研究,我们认为,大学文化建设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原则,应坚持个性化与遵循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相统一原则,应坚持独立性与担承社会责任相统一原则,应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原则,应坚持系统化规划与阶段性建设相统一原则。
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大学文化建设活动,才能建设成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学是传承文化、研究文化、创造文化、发展文化的重要基地。
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继承和传播具有先进性的各种文化成果,大学不断创造出的最新文化成果引领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先进文化也指导着大学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新时代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新时代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新时代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十分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大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具备更广阔的视野、更宽广的思维、更高尚的情操和更扎实的文化素养。
人文素质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大学期间,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和进行人文体验,培养和加强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科目,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人类的智慧和追求,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发展方向。
人文素质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艺术、音乐、戏剧等人文艺术活动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
学生还应该学会欣赏他人的不同,包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观点,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和谐。
人文素质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现代大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艺术作品的设计等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文素质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大学生时期正是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通过学习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点,思考什么是真善美,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人生追求。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好在建设文化强国大潮中的大学生文化主体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好在建设文化强国大潮中的大学生文化主体作用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强国”战略。
文化强国建设是我们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
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内核,没有一个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仅靠物质力量或其他因素,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成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与栋梁,必须做好在建设文化强国大潮中的大学生文化主体作用。
大学高校是人才的摇篮,是文化创新的热土。
大学生是是最新文化产品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又是我国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有资格在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过程中扛起冲锋的大旗。
从认识上看,高校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让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素质,浓厚的学术氛围给予了学生优厚的文化创新环境;从实践来看,高校充裕的课后时间和开放活泼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有充足的精力投身于课余的文化实践中。
因此,大学生应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做好在建设文化强国大潮中的大学生文化主题主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新”文化与“先进”文化具有质的区别。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先进性作用,首先应明确何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规定了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实践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内在信仰,保证文化产品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相符合,与大众的文化需求相适应。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既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又要提高文化业务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学会做事,二者绝不可偏废。
注重以文化人,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作用
注重以文化人,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随着国家的不断崛起和中华文化的日益复兴,学生应该培养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的自豪感。
只有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中展现出自己的文化品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启迪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丰富的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增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让他们懂得怀疑,思考,探寻,创造。
只有当学生有了对人文精神的热爱与追求,才能够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弘扬社会正气。
在当今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高校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直的品格,让他们明辨是非,懂得道义,热爱公平正义,守住道德底线。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才能够在社会中行使正义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化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高校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才能够具备全球化的胸怀和视野,为国家的对外交往和国际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以文化人,发挥其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作用。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思考,更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文化的智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才能够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修养的文化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高校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巨大潜力,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力度,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出文化育人的作用。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目标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目标1.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之一。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等,具有指导现代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2.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目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思想观念冲击和价值观念困惑的背景下,引导大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体的思政目标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2.1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如忠诚、勤劳、奉献、守信等。
通过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使他们具有伟大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培养道德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道德的追求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树立了崇德向善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崇高的伦理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2.3 培养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在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中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2.4 培养创新精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能够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智慧,不断创新和提高自己。
3. 实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措施3.1 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阵地,通过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和活动,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措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1.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宝贵遗产,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承载着民族智慧和文化精髓。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有利于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邃的哲学思辨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启迪和品德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考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
3. 帮助大学生感悟人生智慧和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认识人生的本质和方向,感悟贡献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启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应该积极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包括经典著作的研读、文化史的学习、传统礼仪的体验等。
通过课程的开设,让大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2. 主题讲座和交流活动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主题讲座和交流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进行宣讲和讨论,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启示大学生的思想和思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水平。
3. 实际体验和社会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学习和研究,还需要注重实践和体验。
通过实际的体验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大学生的文化使命
大学生的文化使命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传承和发扬文化的使命。
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大学生的文化使命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要传承和创新文化,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培养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的文化使命。
一、培养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履行文化使命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可以通过开展文化研讨会、参观博物馆、读经典著作等方式,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同时,大学生应摒弃对外来文化的崇拜,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弘扬中华精神。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凝聚民族的力量,更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大学生要加强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经典文献和古代艺术形式,能够在实践中将传统文化转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向社会传达中国的文化内涵,提高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传承意识。
三、推动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停留在复制和模仿阶段,大学生还需要通过创新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他们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
例如,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开发相关文化APP,设立文化街区等。
这种文化创新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对文化需求,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大学生应主动参与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文化影响力。
他们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文化节庆等方式,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进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同时,大学生应主动参与国际组织和社团活动,通过合作、交流和分享,将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传递给更多人,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总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传承和发扬文化的使命。
他们需要培养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并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作者:刘惠君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21期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摇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学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传承和创新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1-0112-03《辞海》中关于文化的定义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依次深入,我们认为,学校的校园文化不仅仅指物质层面的校园建设、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应该包括精神层面的思想道德观念、传统精神和校风学风。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创造一种氛围,以能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各院校的首要任务。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将落在当代青少年的肩上,任何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杰出的能力,更要有高尚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在落实这一战略任务过程中,自然就会遇到中华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关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认真学习和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和国民精神在近现代曾遭受重创,而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同时,“三观”扭曲、官德缺失、商业信义失调等各种丑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们的文明底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域或同一个环境中,会逐步形成了共同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等,从而形成了坚固而稳定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继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继承和弘扬吴艳平(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摘 要: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引导大学生认同和热爱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于学生心灵,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大学生一、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中的传承现状(一)高校语文类课程设置程边缘化趋势在高校,《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存在已久,此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家国情怀、人文底蕴等方面都明显的优势功能。
但与同为公共必修课的《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等课程相比,《大学语文》的开设并不广泛。
近年来,一些高校还将语文类课程从公共必修课全部改为选修课程,并且开设线上同类选修课程,学生只需完成观看视频内容即可得到学分,因而《大学语文》开课班级大幅减少。
而且大学生也更愿意选择专业性更强的实用课程,所以就导致学生全凭自愿和兴趣来选择本门课程。
在职业生涯发展压力的驱动下,造成《大学语文》课程处境不容乐观,课堂上学生抬头率不高、参与性不强,缺乏学习主动性。
和《大学语文》相比,其他公共课程境况就好很多。
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高校普遍把其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对学分和学习时间都有明确规定,还有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口语、翻译、写作大赛等与英语相关的考试和竞赛也有很多,这些都是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条件。
如果说学习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就业选择,那么《大学语文》在锻炼学生的阅读欣赏、应用写作、口才表达等能力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的各种思想和文化观念形态,至今也依旧对我们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但现在,在大学生中却普遍存在着传统文化知识淡薄、以及缺失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现象。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做先进文化的弘扬者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做先进文化的弘扬者摘要:随着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高新科学技术层出不穷,先进文化对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接触科技与文化最多的一个群体,对于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责无旁贷。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学生必须始终做先进文化的代表,与时俱进,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
关键字:先进文化、科学技术、与时俱进。
大学生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国家和民族的实力,本质上表现为由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支撑形成的经济基础、政治、军事、的综合实力。
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而科技的进步和素质的提高正是以先进的文化作为坚强的后盾的。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和公民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具备一种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积极地为实现先进文化的传播而努力奋斗。
我们大学生,是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经历和见证了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在各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时代使我们的眼界更加宽广了,使我们的胸怀更加开阔了,也使我们所受到的旧有的无形约束大大减少了。
我们所具备的开放的思维意识和所掌握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都是前辈所无法比拟的。
在新的环境中,在新的形势下,作为积极追求上进,崇尚和不断探求共产主义真理的我们,如何才能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付诸行动中,如何才能将自己的知识才干全部贡献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才能为实现国家的全面小康,并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进做出应有的贡献呢。
我想,我们所肩负的种种任务决定了我们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是迫在眉捷,任重而道远。
大学生怎样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模范作为大学生,我们用先进文化武装自己,最重要的就是用邓小平理论构筑精神支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谈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谈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首先谈谈什么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指大学生的文化造诣或文化素养,是包括知识在内的能力、方法、品质、气质等等.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其一,基本的或基础的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工具〔如语言、礼仪规X等〕和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就应该属于此类〕;二是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包括科学的、文化的、自然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基础知识.其二,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有本学科专业知识和与本学科有关的学科专业知识以与综合交叉学科知识.其三,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的其他知识,可以根据大学生自身学习状况,有所选择的选修,或侧重于文化艺术类,或倾向于社会职业需求,或注重自身价值追求.对理工农医院校的学生,文、史、哲、艺等等都应该是侧重的重点.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一般能力,包括阅读、资料查询、写作、社会调查、观察、运算、试验等方面,这是每一个大学生从事工作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二是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也就是通过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比如文科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工作总结、业务规划,理科学生的实验报告,科研规划等等.三是创新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创新和工作创造的能力.由于教育的滞后性特点,使得人才的能力也具有潜在性.对大学生应着重创造精神、创新意识与方法的培养.方法既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又是创造知识的武器.对大学生来说,除了知识和能力之外,方法也是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对知识信息获得的多与少、优与劣主要取决于方法.方法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有效的方法,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的提高又能加速方法的掌握.方法也有三个层次:一是基本方法也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工作方法;二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三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基础理论.方法作为一种生存、创造和发展的手段与中介,是大学生文化底蕴中应该具备的.品格首先是政治态度,也就是对国家、对社会制度、对宪法的态度,实际上也是对国家、对民族热爱与否的具体体现.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群体,必须具备热爱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其次是现代思想观念,也就是大学生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精神、科学态度、竞争观念和法治意识等等现代观念意识.再次是思想道德、大?W生既要有热爱人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一般道德,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道德.气质,按照心理学家的分类,可以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道德类型.但在日常生活中.气质类型十分典型的人并不多见,大多数人是近似某种气质类型,同时又具有其它类型的某些特征.气质属于人的心理品质,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某种特殊的色彩,却并决定于一个人的性格的倾向性和能力发展的水平.但气质又确实受文化底蕴的影响,随着知识的积累,会改变或完善某些方面气质的特征.大学生总的气质要求应该是:热情、奔放、执着;仪态自然得体,优美大方;语言举止文明礼貌,既富有青春期朝气,又富有学者风度;既富有时代特点,又富有个性色彩.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气质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也有区别.知识是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能力与方法是知识的运用,而品格气质或精神则是知识、能力与方法的升华.因此,品格和气质是文化素质的最终体现,是文化素质的本质精神.概括地说,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就是大学生通过接受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体现出来的能力和方法、内化和外显出来的品格、气质修养,是人的精神的总和.其次谈谈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概括起来说,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每个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不论从事任何活动,都要面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诸如人生价值、生活的意义、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等等.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有其立足点和价值导向,对问题的处理往往采取不同的手段,产生不同的结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在校时形成的思想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等等,不仅影响着个人对多方面关系的处理和自身的发展,还影响着他人和环境.因此,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也不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首先都要学会做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给大学生提供一套正确的价值导向体系,使之明确人生的目标、意义和价值,人对自然、社会、民族、他人以与自己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程度和准则.并通过体验、实践内化为自身的稳定品格和精神,最终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具有民族精神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具体地讲,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包括从低级到高级三个层次,也可以说是三种境界.一是提高文化素养.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在于使大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与运用这些知识的方法能力,塑造其完善的文化品质,进而影响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提高文化素养在注重结构的合理性和现实的实用性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也就是可塑性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突出的是创新的方法和创造的精神.二是规X道德行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使受教育者把知识、道德准则、价值标准等等外在的东西融入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与行动中,并反复修炼、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并逐渐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也即是所说的知识的内化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知是为了行,离开了行便无知可说,而且只有在行商才能得到真知.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规X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完善其人格和品格,使之真正能够达到知和行的有机统一.三是弘扬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人文精神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对于人特有的文化教养的珍视;其二,对于人的尊严、人的感情生活,特别是每个人自由地运用其理性的权利和珍视;其三,对于每个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自有发展的珍视.这三个层次都包含并体现人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因此,人文精神也就是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本质所在,弘扬人文精神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弘扬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传授人类的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财富,并在实践中反复修炼,使每一个学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通晓人类的目的和意义,明了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大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理想的人格.具体地讲,就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规X的社会公德意识;塑造学生良好的思维机制,完整的现代意识和健全的现代人格;培养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真正成为受社会欢迎,能够肩负起时代重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育人力量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育人力量1. 引言1.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文化载体,更是塑造和凝聚人力量的重要因素。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灵魂。
它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凝聚社会共识、传承文化传统、引导社会风尚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人格完善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可以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培养和凝聚人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文化对人力量的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通过价值观念的传播和弘扬,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和氛围。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文化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对人力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远的。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我国的主导文化形态,必将在人力量的培养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式增长和整体实力的提升。
2. 正文2.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青少年的塑造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青少年的塑造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在这个阶段得到塑造。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国家的精神支柱,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引导青少年正确的思想方向。
浅谈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浅谈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
为了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作用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主要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包括文化知识素养、道德情操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追求以及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取向等个性品格。
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多学科的知识,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激发想象力与创新热情,从而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开发打开通道。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能开发人的思维潜能。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多元化文化思想的涌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甚至消极颓废思想、以丑为美的思想、追求刺激的思想进入许多人的精神世界,影响人的信仰,形成在价值观、伦理观、世界观、审美观等方面的人文精神危机,甚至造成了一些脱离时代要求的不合格的社会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我国的传统教育片面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片面追求纯技术水平的提高,严重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一些教师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多少意义,认为这与工作的技术、能力、水平没有任何关系,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只是一种摆设或者说兴趣;而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从事工作,面对现在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的选择是以个人掌握专业水平程度为尺度来录用的,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固然能增加自身的文学修养,但在就业过程中这些都是内在的,无法表露出来,因此,为了解决好就业的问题,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学习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可以等到工作后再提高不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做先进文化弘扬者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做先进文化弘扬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做先进文化的弘扬者。
在当今社会,先进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它涵盖了文化、思想、道德等各方面,对于我们的思想观念、精神世界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呢?第一,正确认识先进文化的内涵。
先进文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人类文化进步的表现。
先进文化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传统文化、社会风尚、道德信仰等等。
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倡导融合文化的发展。
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交融、文化融合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我们应该不断探索融合的文化发展模式,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得益彰,形成新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内涵。
例如,可以在校园内举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探讨西方先进文化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交流。
第三,加强专业学习,扩展全球视野。
当今世界,由于信息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更加频繁。
因此,大学生应该加强对专业学科的学习,提升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还应该注重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通过海外留学、交换学习等方式,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文化,将其与自己的文化进行对比和碰撞。
第四,践行先进文化的精神。
我们作为大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和了解先进文化,还应该践行和传播先进文化的精神。
例如,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保持身心的健康,养成正常的生活习惯;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比赛等活动,引领同学们了解和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微信等渠道进行传播,引领更多人了解先进文化,以此推动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八目。
三纲八目合而为之则为大学之道。
这是古人对于大学的理解,而做到三纲八目才算成就大学之道,也就成了圣人。
而今对于大学生的理解则是: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崛起中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学古通今,对于如何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则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融汇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正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就要发挥“主心骨”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的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主心骨”的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第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教育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第二,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之一,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党的大政方针,贯彻执行党的思想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完成学业,成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
第三,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第四,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应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尺,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内容摘要]:在世纪之交的今天,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面临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乃当务之急。
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分析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探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加强大学生先进文化教育,提高人文素质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人文素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文化领域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复杂化和多元化。
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环境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大学生科学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不断提升综合修养与人文素质,是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一)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乃当务之急文化主题的多元化造成了对峙文化的存在。
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交融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的战略态势,各种不同的文化随着经济、政治活动而渗透到世界各地,并影响着当地的本土文化。
比如美国随着好莱坞、迪斯尼、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风靡全球,不仅为它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且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到处消解着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成为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软武器。
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着不动声色而颇具杀伤力的冲击。
当代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富有生气和活力的社会群体,在价值观的多元格局中,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仍居于主导地位。
但由于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处在国内外复杂环境里,在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碰撞中,他们的思想容易发生变化,心理容易出现矛盾,往往陷入苦恼和困惑之中。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
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
(二)受到腐朽文化的冲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乃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处在改革攻坚阶段,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日益活跃。
从社会主义文化本身来看,由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这给发展先进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主要指封建等级、特权思想,专制、宗法、行帮观念和男尊女卑观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伦理,以及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的遗风。
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文化,把官僚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阶层,这些必然会导致推崇“人治”,忽略法治,排斥民主,这会影响我们对体制制度的根本改革。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集中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在一些高校和社会层面中,已经出现了价值错位、道德沦丧、腐败滋延、犯罪增加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蔓延地越来越厉害。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主流与非主流、正统与非正统的价值思想交锋中,他们的思想容易发生变化,心理容易出现矛盾,进而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
(三)受日韩时尚文化的袭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乃当务之急众所周知,“日韩流”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中的一种文化时尚。
“哈韩哈日族”,“流氓兔”,“非主流”,“日本韩国青春偶像剧”等越来越多关于外国文化的名词出现在大学生的口中,一袭“日韩流”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一时间赫然成为城市流行文化的新景观。
应当说,这些所谓的日韩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们的心理需要。
但是,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逐渐远离了主流文化,对国事、家事、天下事不去思考;对舍生取义、自尊自强、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等传统美德不屑一顾。
日韩文化中存在不健康的东西,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举止行动产生“影像”。
一些充斥色情、早恋、暴力、鬼怪等内容不健康的日韩漫画、影视剧,对心理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是一种诱惑和伤害。
他们的自我意识、享乐意识、性意识日益凸显,而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却逐渐被湮灭。
所以,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加大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当前,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广到校园文化中,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国民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力。
(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它内蕴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品格。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总之,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思想,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引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
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要做到包容,而非排外,应以开放,宽容的文化态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客观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
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我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
面对受到冲击的传统文化,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欧美,韩日等外来文化并不比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而韩剧,动漫,大片,劲舞等何以迅速占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 当我们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才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
也就是说,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
通过加强大学生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对世界,对民族,对社会和对个人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精神力量,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培育大学生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应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入手,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的高素质人才。
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个途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内容丰富,但无论是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还是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思想道德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脚到人的培养,落脚到人的精神素质和文化的提高。
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一)以课堂教育为基础,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为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代相传和更新发展,大学应普遍重视社会主义的教育。
根据情况,可将先进文化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人文教育要贯彻在每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
目前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一般总在60%以上,而且倍受大学生重视。
如果在大学生最关心、花时间精力最多的专业课程中贯穿和渗透了人文教育的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教师讲授一门课程,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应贯穿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可以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基础课中增加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从而为大学生较系统的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先进文化历史,学习文化知识,领悟文化精华,进而建立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二)以校园文化为平台,营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氛围在我看来,采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在校园中营造一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氛围,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大学校园里,可以经常播放关于社会主义的歌曲,张贴一些大型的海报或横幅,通过各种社团及部门组织词朗诵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开设讲座。
还可在节日组织各种民俗活动,紧紧围绕节日主题,体现民族风俗和心理,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
在这些社会主义文化的普及活动中,大学生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来培养人文素质。
高等院校图书馆是一个时代思想最先进、知识最密集、文明程度最高的特殊场所,那里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馆藏、先进的技术手段,而且有着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优雅的学习环境。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缜密,博物使人深沉,论理使人高尚,逻辑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大学时期是人的性格最重要的塑造期,很多性格特征都是在这一段时期学习培养形成的,图书馆的优秀作品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培养大学生健全性格的教科书。
(三)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我们可以借鉴大学所在的城市,利用休息时间,参观一系列的博物馆,展览馆,公园,文化遗址和各类教育基地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