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诗经国风全文及译文(通用8篇)
诗经国风全文及译文(通用8篇)《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下面小编收集了两篇诗经国风全文及译文(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诗经国风全文及译文篇1作品原文青青子衿⑴,悠悠我心⑵。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⑶?青青子佩⑷,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⑸,在城阙兮⑹。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词句注释⑴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
衿,即襟,衣领。
⑵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⑶宁(nìng):岂,难道。
嗣(yí)音:寄传音讯。
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⑷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⑸挑(t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挑,也作“佻”。
⑹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白话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2][3]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曰:“《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孔颖达疏:“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
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云:“此亦淫奔之诗。
”这些观点今人多不从。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
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2]整体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鉴介绍
本篇由于只是表现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
体内容,所以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 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 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 “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2
采葛
诗词原文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②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 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绒灸病。 题解:情人相思之词。一说朋友相念。
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 一日不见她,
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赏析
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
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 日则如三月之久”;牟庭《诗切》又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 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 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 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诗经原始》)近人则多主恋 歌说。就诗论诗,视为怀念情人之作为妥。闻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 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风诗类钞》)。译文取闻说作男词。
诗经-风-国风·唐风12篇(原文译文)
诗经-风-国风·唐风12篇(原文译文)蟋蟀所属分类:国风·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
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注释】聿〔yù〕:语气助词,无实义,后同。
莫〔mù〕:古同“暮”,傍晚,引申为迟、晚、将尽。
除:流逝,过去。
已:甚,很,后同。
大〔tài〕康:安泰康乐。
职:专主,专门,后同。
一说得、要。
居:处所,引申为本职、本分。
无荒:此指不荒废本职之事,后同。
瞿瞿〔jù jù〕:勤勉谨慎貌,一说惊视瞻顾貌。
迈:时光流逝。
蹶蹶〔jué jué〕:勤勉貌。
役车:古代平民所乘的服役出行之车。
慆〔tāo〕:消逝。
【翻译】蟋蟀在厅堂上,一年即将度过。
如今我不快乐,日月不停流逝。
不要过于安泰,得要专想本分。
喜乐不误职事,贤士勤勉谨慎。
蟋蟀在厅堂上,一年即将完结。
如今我不快乐,日月不停迁变。
不要过于安泰,得要专想外事。
喜乐不误职事,贤士勤勤恳恳。
蟋蟀在厅堂上,一年即将终尽。
如今我不快乐,日月不停褪去。
不要过于安泰,得要专想忧患。
喜乐不误职事,贤士安然和乐。
【解读】《蟋蟀》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判为对晋僖公的讽刺,认为他“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
宋人王质《诗总闻》则提出“此大夫之相警戒者也”,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亦言:“盖士大夫忧思深远,相乐相警,勉为良士之诗”,这一观点较为公允。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八句,采用复沓结构,各章仅动五字。
各章皆以“蟋蟀在堂”起兴,实际上已经暗示了一岁将尽的时节背景。
此后诗人数言自己“不乐”,自然引出日月流转、岁月易逝的慨叹,以及贤良之士要居安思危、谨慎勤勉的主题。
本诗多用连绵词,且交错押韵,极具韵律之美。
诗经:《国风·邶风·北风》译文和注释
【导语】此诗是在卫君暴虐,祸乱将⾄,诗⼈偕友⼈急于逃难时所作。
《⽑诗序》说:“《北风》,刺虐也。
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去焉。
”从诗中“同车”来看,百姓是泛指当时⼀般贵族。
⽅⽟润认为是贤⼈预见危机⽽作(《诗经原始》),王先谦认为是“贤者相约避地之词”。
北风 先秦:佚名 北风其凉,⾬雪其雱。
惠⽽好我,携⼿同⾏。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雪其霏。
惠⽽好我,携⼿同归。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狐,莫⿊匪乌。
惠⽽好我,携⼿同车。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译⽂ 北风刮来冰样凉,⼤雪漫天⽩茫茫。
你和我是好朋友,携起⼿来快逃亡。
岂能犹豫慢慢⾛?事情紧急祸将降。
北风刮来透⾻凉,⼤雪纷飞漫天扬。
你和我是好朋友,携起⼿来归他邦。
岂能犹豫慢慢⾛?事情紧急快逃亡! 没有红的不是狐,没有⿊的不是乌。
你和我是好朋友,携⼿乘车同离去。
岂能犹豫慢慢⾛?事情紧急快逃出。
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其凉:即“凉凉”,形容风寒冷。
⾬(yù)雪:下雪。
⾬,作动词。
其雱(páng):即“雱雱”,雪盛貌。
惠⽽:即惠然,顺从、赞成之意。
好我:同我友好。
其:同“岂”,语⽓词。
虚邪:宽貌。
⼀说徐缓。
邪,⼀本作“徐”。
既:已经。
亟(jí):急。
只且(jū):作语助。
喈(jiē):疾貌。
⼀说寒凉。
霏:⾬雪纷飞。
同归:⼀起到较好的他国去。
莫*狐:没有不红的狐狸。
莫,⽆,没有。
匪,⾮。
狐狸⽐喻坏⼈。
⼀说古⼈将狐狸⽐喻为男*。
莫⿊匪乌:乌鸦没有不是⿊⾊的。
乌鸦⽐喻坏⼈。
⼀说古⼈将乌鸦视为吉祥鸟。
鉴赏 此诗开篇即⼤肆渲染背景:吹的是凉飕飕的北风,飘的是纷纷扬扬的雪。
这既是实时描述,也是国家危乱之象。
众⼈为了逃难,呼朋引伴,携⼿同⾏。
诗中展现了⼀幅急惶惶四处奔逃的惨景。
全诗共三章,前两章内容基本相同,只改了三个字。
把“北风其凉”改为“北风其喈”,意在反覆强调北风的寒凉。
诗经《国风·鄘风·蝃蝀》原文译文鉴赏
诗经《国风·鄘风·蝃蝀》原文译文鉴赏《国风·鄘风·蝃蝀》先秦:佚名蝃蝀在东,莫之敢指。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
大无信也,不知命也!【译文】一条彩虹出东方,没人胆敢将它指。
一个女子出嫁了,远离父母和兄弟。
朝虹出现在西方,整早都是濛濛雨。
一个女子出嫁了,远离兄弟和父母。
这样一个恶女子啊,破坏婚姻好礼仪啊!太没贞信太无理啊!父母之命不知依啊!【注释】蝃蝀(dìdōng):彩虹,爱情与婚姻的象征。
在东:彩虹出现在东方。
有行:指出嫁。
隮(jī):一说升云,一说虹。
崇朝(zhāo):终朝,整个早晨,指从日出到吃早餐的时候。
乃如之人:像这样的人。
怀:古与“坏”通用,败坏,破坏。
昏姻:婚姻。
大:太。
信:贞信,贞节。
命:父母之命。
鄘(yōng),音“庸”,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鉴赏】此诗开端“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是起兴,写彩虹出现在东方。
古人因缺乏自然知识,以为虹的产生是由于阴阳不和,婚姻错乱,因而将它视作淫邪之气,如刘熙云:“淫风流行,男美于女,女美于男,互相奔随之时,则此气盛。
”(《释名》)彩虹在东边出现,自然是一件令人忌讳的事,所以大家都“莫之敢指”。
接下去引出正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单这两句似乎看不出诗人的褒贬之意,然联系前面的起兴,诗人无疑是将淫邪的美人虹来象征这个出嫁的女子。
所以前两句虽是兴,但兴中兼比,比兴合一,诗的讽意在不言中也就显露了出来。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二句亦见于《诗经》的《邶风·泉水》和《卫风·竹竿》,很可能是当时陈语,因而多引用之。
次章是首章的复叠。
隮,亦指虹。
所以“朝隮于西”接下便有“崇朝其雨”之句。
说了暮虹,又说朝虹,这样反反复复,诗人就是旨在强调这个出嫁女子婚姻的错乱。
第三章点明题目。
“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意思就是说:“像这样的女人啊,破坏婚姻礼仪啊。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郑风·风雨》先秦:佚名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译文】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
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
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
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赏析】蕴涵性的顷刻,包前启后。
在情境的选择上,诗篇不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不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而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
而这一顷刻,正是最富于蕴涵性的顷刻。
读者透过这位女子难以形容的望外之喜,既能想见她在“既见”之前,白日的“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和夜间的“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情;也能想见在“既见”之后,夫妇间的“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和“维士与女,伊其相谑”的融融之乐。
以少许胜多许,以顷刻蕴过程,这是构思的巧妙。
哀景写乐,倍增其情。
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背景。
当此之时,最易勾起离情别绪。
赋景之句,也确成写情之语。
风雨交加和夜不能寐之无聊;群鸡阵啼和怀人动荡之思;鸡守时而鸣与所期之人盼而不至,可谓契合无间,层层映衬。
然而,正在这几乎绝望的凄风苦雨之时,怀人的女子竟意外地“既见”了久别的情郎;骤见之喜,欢欣之情,自可想见。
而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似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了。
这种情景反衬之法,恰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董斋诗话》)。
这一手法,确实不唯见诸《小雅·采薇》,而是《诗经》中诗人的常用之法。
炼词申意,循序有进。
诗篇的结构是单纯的,三章叠咏;诗人的易词写景却是讲究的,它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的不同感受。
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潇潇,则从听觉见出夜雨骤急;如夜的晦冥,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
诗经《国风·邶风·简兮》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简兮》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邶风·简兮》先秦:佚名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译文】鼓声擂得震天响,盛大万舞要开场,正是红日当空照,舞蹈领队站前方。
舞师健壮又英武,公庭上面演万舞。
动作有力如猛虎,手握缰绳似丝足。
左手拿着龠管吹,右手野鸡翎毛挥。
红光满面像赭涂,公侯连说快赐酒。
高高山上有榛树,低田苍耳绿油油。
心里思念是谁人?四方舞师真英武。
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从西方来呀!【赏析】《简兮》一诗的主题,旧说是讽刺卫君不能任贤授能、使贤者居于伶官的诗,如《毛诗序》、朱熹《诗集传》、方玉润《诗经原始》、吴闿生《诗义会通》等均持此说。
而今人多以为《毛诗序》不足征,纷出新解。
邓荃《诗经国风译注》认为是描写舞女辛酸的诗歌,翟相君《诗经新解》却考定诗中舞者为庄姜,此篇是讽谕卫庄公沉湎声色的作品。
案据诗中所用“山有榛,隰有苓”这一隐语,可知有关男女情思,所以余冠英《诗经选》、高亨《诗经今注》、袁梅《诗经译注》等认为是卫国宫廷女子(贵族妇女或一般侍女)赞美、爱慕舞师的诗歌,此说可从。
最后一章的低回缠绵之气与前三章所描写的豪迈壮阔气象反差极大,疑为错简。
然古代一直这么错下来,以误区当真境,亦无不可。
全诗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第四章,吴闿生《诗义会通》曾引旧评说“末章词微意远,缥缈无端”,这一章用朦胧的意象和晦涩的隐语将这位女性绵邈低徊的相思展示无遗。
诗歌用“山有榛,隰有苓”托兴,根据《诗经》中其他七处“山有……”“隰有……”对举句式的理解,此处是以树隐喻男子,以草隐喻女子,托兴男女情思,引出下文“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西方美人”,旧说多附和曲解,诗意因此玄之又玄。
在诗中,“西方美人”乃是指舞师,其例一同于屈原用美人代指楚王。
诗经全文及译文(国风3)
诗经全文及译文(国风3)《诗经》全文 (带注释和译文)春秋·孔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加以了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
《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大部分为东周时期的作品,小部分作于西周后期,以民歌为主。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
鄘:后来并入卫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北。
卫: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一带。
王:周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地区,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
齐: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魏:古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
唐:晋的前身,在今山西省。
秦:在今陕西省境内。
陈:在今河南省淮阳、柘城以及安徽省毫县一带。
桧:桧国后为郑国所灭,二国领土相当于今河南省郑州、新镇、荥阳、密县一带。
曹:在今山东省曹县、荷泽、定陶一带。
豳:也作邠,在今陕西郴县、旬邑县一带。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 105 篇,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王畿地区的作品,均为周代朝廷乐歌,多歌颂朝廷官吏。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 40 篇。
其中周颂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为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内容多歌颂周代贵族统治者及先公先王,共 31 篇;鲁颂为公元前 7 世纪鲁国的作品,歌颂鲁国国君鲁僖公,共 4 篇;商颂是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7 世纪宋国的作品,共 5 篇。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由于《诗经》的年代离我们太过久远了,很多当时的用字措词,我们今天未必能准确理解。
因此所有诗歌均有详细注解(个别还配有译文),这些注解除了参照一些比较流行的版本以外,也加入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对各位阅读带来一些帮助。
君子于役王风国风诗经注释译文赏析
赏析
•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 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 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 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然而这画面却很感 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我们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 外蜿蜒沿伸、通向远方的道路的妇人,是她在感动我们。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我们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倘试把中间“鸡栖于 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抽掉,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感觉 会完全不同。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 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晚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 之际,一切即归于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 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 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 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 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赏析
•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 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 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 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 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 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 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 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 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诗经:《国风·周南·卷耳》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周南·卷耳》原文译文赏析《国风·周南·卷耳》先秦:佚名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寘通:置)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译文】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
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
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
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注释】⑴采采:采了又采。
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⑵盈:满。
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
一说斜口筐。
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
⑶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
怀:怀想。
⑷寘(zhì):同“置”,放,搁置。
周行(há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⑸陟:升;登。
彼:指示代名词。
崔嵬(wéi):山高不平。
⑹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
虺隤(huītuí):疲极而病。
⑺姑:姑且。
酌:斟酒。
金罍(léi):金罍,青铜做的罍。
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⑻维:发语词,无实义。
永怀:长久思念。
⑼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
朱熹说“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⑽兕觥(sìgōng):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⑾永伤:长久思念。
⑿砠(jū):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⒀瘏(tú):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⒁痡(pū):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⒂云:语助词,无实义。
云何:奈何,奈之何。
吁(xū):忧伤而叹。
【赏析】《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
诗经《国风·邶风·终风》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终风》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邶风·终风》先秦:佚名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译文】风儿整天价猛吹又多狂暴,他有时冲我回头只笑一笑,全是调戏放荡嘲讽又慢傲,让我心内深感悲伤更寂寥。
风儿整日价狂吹呀雨雾罩,他是否愿意痛快回家来哟?这个负心人不来也不往啊,让我空思念呀悠悠又遥遥。
风儿整日价吹呀天色阴沉,前天阴沉沉没几天又发昏。
一梦醒来就再也难以入睡,为你我伤风感冒思念殷勤。
风凄凄呀天昏地暗阴沉沉,雷声远远地传来约约隐隐。
梦乡醒来就再也难以入睡,我总是不能排谴倍感伤心。
【赏析】此诗共四章。
以女子的口吻,写她因丈夫的肆意调戏而悲凄,但丈夫离开后,她又转恨为念,忧其不来;夜深难寐,希望丈夫悔悟能同样也想念她。
其感情一转再转,把那种既恨又恋,既知无望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真实地传达出来了。
第一章写欢娱,是从男女双方来写。
“谑浪笑敖”,《鲁诗》曰:“谑,戏谑也。
浪,意萌也。
笑,心乐也。
敖,意舒也。
”连用四个动词来摹写男方的纵情粗暴,立意于当时的欢娱。
“中心是悼”,悼,担心忧惧的意思,是女方担心将来的被弃,着意于将来的忧惧。
第二章承“悼”来写女子被弃后的心情。
“惠然肯来”,疑惑语气中不无女子的盼望;“莫往莫来”,肯定回答中尽是女子的绝望。
“悠悠我思”转出二层情思,在结构上也转出下面二章。
第三、四章表现“思”的程度之深。
“寤言不寐”,是直接来写,“愿言则嚏”、“愿言则怀”则是女子设想男子是否想她,是曲折来写。
而归结到男子,又与第一章写男子欢娱照应。
全诗结构自然而有法度。
诗各章都采用“比”的表现手法。
因比而兴,诗中展示出狂风疾走、尘土飞扬、日月无光、雷声隐隐等悚人心悸的画面,衬托出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这在古代爱情婚姻题材的诗歌中是别具一格的。
诗经《国风·邶风·新台》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新台》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邶风·新台》先秦:佚名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译文】新台明丽又辉煌,河水洋洋东流淌。
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蛤蟆样。
新台高大又壮丽,河水漫漫东流去。
本想嫁个如意郎,却是丑得不成样。
设好鱼网把鱼捕,没想蛤蟆网中游。
本想嫁个如意郎,得到却是如此丑。
【注释】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新台:台名,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故址在今山东省甄城县黄河北岸。
台:台基,宫基,新建的房子。
有:语助词,做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有泚(cǐ):鲜明的样子。
河:指黄河。
弥(mí)弥:水盛大的样子。
燕婉:指夫妇和好。
燕,安;婉,顺。
.蘧(qú)篨(chú):不能俯者。
古代钟鼓架下兽形的柎,其兽似豕,蹲其后足,以前足据持其身,仰首不能俯视。
喻身有残疾不能俯视之人,此处讥讽卫宣公年老体衰腰脊僵硬状。
一说指癞蛤蟆一类的东西。
鲜(xiǎn):少,指年少。
一说善。
有洒(cuǐ):高峻的样子。
浼(měi)浼:水盛大的样子。
殄(tiǎn):通“腆”,丰厚,美好。
设:设置。
鸿:蛤蟆,一说大雁。
离:离开。
一说离通“丽”,附着,遭遇。
一说离通“罹”,遭受,遭遇,这里指落网。
戚施(yì):蟾蜍,蛤蟆,其四足据地,无须,不能仰视,喻貌丑驼背之人。
【赏析】此诗若按旧说理解,一、二章赋陈其事,第三章起兴以比。
诗开篇即夸耀卫宣公建造的新台是多么宏伟华丽,其下奔流的淇河之水是多么丰盈浩瀚。
这都是极力渲染卫宣公的赫赫威势和装点门面,也可以看作是姜氏(宣姜)眼中所见,已被宣公的表面现象迷惑了。
她本为是嫁过来追求燕婉之好,想过一种郎才女貌、琴瑟和谐的幸福生活的,却不料成了一个糟老头子的掌中玩物。
全诗三章,前两章叠咏。
《国风·邶风.静女》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国风·邶风.静女》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静女题解: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一说刺卫宣公纳媳。
【原文】静女其姝1,俟我於城隅2。
爱而不见3,搔首踟蹰4。
静女其娈5,贻我彤管6。
彤管有炜7,说怿女美8。
自牧归荑9,洵美且异10。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书):美好。
2.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3.爱而:隐蔽的样子。
4.踟躇(chí chú池除):徘徊不定。
5.娈:面目姣好。
6.贻(yì义),赠。
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7.炜(wěi伟):盛明貌。
8.说怿(yuè yì月义):喜悦。
9.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提):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10.询:实在,诚然。
异,特殊。
【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赏析一】扬之水:《静女》是一首很美的诗,意思并不深,却最有风人之致。
但是因为诗里有了城隅,有了彤管,解诗者便附会出后宫,牵缠出女史,引申出许多与诗毫不相干的故事。
如果把历来解释《静女》的意见裒为一编,题作“《静女》外传”,或者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序称:“《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朱熹反序,曰:“此淫奔期会之诗也。
”吕祖谦遵序,曰:“此诗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故述古贤君贤妃之相与。
”林岜的说法则颇含幽默:“自其邪者而观之,则此诗皆相悦慕之辞也。
自其正者而观之,则此诗乃礼法之意也。
”明人韦调鼎说:“此民间男女相赠之辞。
序以为刺时,欧阳公谓当时之人皆可刺,于本文尚有间矣。
诗经《豳风》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豳风》原文|译文|赏析《诗经·国风·豳风》是先秦时代豳地民歌,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首诗表现了战士在归途思念家乡和胜利返归的喜悦心情。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诗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豳风》原文先秦:佚名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々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译文及注释译文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
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
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
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哪儿车底下。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
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
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
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
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
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
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三年。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
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
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
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注释⑴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
⑵慆(tāo)慆:久。
⑶士:通“事”。
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
诗经《国风·秦风·驷驖》鉴赏及译文注释
诗经《国风·秦风·驷驖》鉴赏及译文注释诗经《国风·秦风·驷驖》鉴赏及译文注释《国风·秦风·驷驖》先秦:佚名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国风·秦风·驷驖》译文四匹黑骏马并排嘶鸣高昂,秦公娴熟地收放六条丝缰。
那些最得宠信的臣仆卫队,跟随他们的君王狩猎围场。
围场小吏放出应时的公鹿,只见鹿群是那样肥大美好。
秦公兴奋地呼喊左转包抄,他搭弓放箭猎物应弦而倒!打猎尽兴后拐到北园游玩,那四匹马儿此刻尽享悠闲。
车儿轻轻转啊鸾铃叮当响,车里载着有功劳的小猎犬。
《国风·秦风·驷驖》注释驷:四马。
驖(tiě):毛色似铁的好马。
阜:肥硕。
辔:马缰。
四马应有八条缰绳,由于中间两匹马的内侧两条辔绳系在御者前面的车杠上,所以只有六辔在手。
媚子:亲信、宠爱的人。
狩:冬猎。
古代帝王打猎,四季各有专称。
《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奉:猎人驱赶野兽以供射猎。
时:“是”的假借,这个。
辰:母鹿。
牡:公兽,古代祭祀皆用公兽。
硕:肥大。
左之:从左面射它。
舍:放、发。
拔:箭的尾部。
放开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弹出。
北园:秦君狩猎憩息的园囿。
闲:通娴,熟练。
輶(yóu):用于驱赶堵截野兽的轻便车。
鸾:通“銮”,铃。
镳(biāo):马衔铁。
猃(xiǎn):长嘴的猎狗。
歇骄:短嘴的猎狗。
《国风·秦风·驷驖》鉴赏古代帝王狩猎场面极其宏伟,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都极尽铺叙描摹之能事,对此作了生动反映。
从扬雄《长杨赋》中“今年猎长杨,……罗千乘于林莽,列万骑于山嵎”也可窥见其规模之一斑。
而《秦风·驷驖》之妙却全在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仅三章十二句四十八字即已写尽狩猎全过程,却同样使人觉得威武雄壮,韵味无穷。
诗经《国风·郑风·萚兮》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郑风·萚兮》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郑风·萚兮》先秦:佚名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译文】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
诸位欢聚小伙子,我来先唱你和调。
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
对面欢快小伙子,我先唱啊你和调。
【赏析】在《诗经》305篇中,《萚兮》该是最短小的之一,它的文辞极为简单。
诗人看见枯叶被风吹落,心中自不过然涌发出伤感的情绪;这情绪到底因何而生,却也难以明说——或者说出来也没有多大意思,无非是岁月流逝不再,繁华光景倏忽便已憔悴之类。
他仅仅想有人与他一起唱歌,让心中的伤感随着歌声流出。
“叔兮伯兮”,恐怕也并无实指之人,不过是对于可能有的亲近者的呼唤罢了。
但这种单纯的歌谣,虽然古老,却又是常新的。
从《萚兮》之后,像楚辞《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像唐人王勃《山中》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直到现代徐志摩的《落叶小唱》,不知有多少相似的表述。
因为在《萚兮》中,已经关联着人生最基本的两种情绪:对于岁月的留恋,以及在寂寞中对于亲友之情的渴望。
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情绪,每个人仅仅用不同的形式和语言来表述它。
《萚兮》因为单纯,而又有特别令人感动的地方。
在“萚兮萚兮,风其吹(漂)女”之后,诗人不再说下去,让人觉着从落叶中看到的生命的流失,根本就是无奈的事情,不说也罢。
而后“叔兮伯兮,倡予和(要)女”,又让人觉着人生的寂寞归根结蒂还是无从排遣。
不可能真的就有人应着这呼唤唱出心心相印的歌来,寂寞也不可能真的会让人相互走近。
呼唤也仅仅呼唤而已吧。
如此想来,这种古老的歌子,浸着很深的悲凉。
儒者说诗,常有奇怪的谈论。
《毛诗序》说:“《萚兮》,刺忽(郑昭公忽)也。
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
”这已是牵强附会,于诗无证。
朱熹《诗集传》更谓:“此淫女之词。
”实在诗中主人公性别为男为女,本无从辨别,“淫”字更不知从何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国风原文、译文、注释、赏析《诗经国风》概述?作者小传:《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
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目录1 概述2 地区年代3 主要内容4 徭役诗5 婚姻爱情6 艺术特色7地位影响《诗经国风》《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国风《诗经国风》-概述国风的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十五国风160 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
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静女《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在《七月》中,我们看到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
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国风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的思妇的诗,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这一类诗篇的代表作。
国风中还有数量不少的爱情诗。
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给妇女造成极大的痛苦,表达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这类爱情诗的重要主题。
《氓》、《谷风》等篇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生活画面。
而《柏舟》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抗意识。
基调健康、乐观的恋歌(如《静女》、《木瓜》等),更给爱情诗增添了一种和谐、喜悦的情愫。
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
《诗经国风》-地区年代《诗经国风》分布的地区,周南是周公所治的南国,召南是召公所治的南国,以陕地(今河南陕县)为分界线,其东为周南,大体上是从洛阳向南抵湖北北部江、汉一带;其西为召南,大体上是今陕西南部到湖北西北部地区。
其他13 国风,邶、卫、王、郑、桧、陈为今河南北部、西部、中部及东南地区,秦、豳为今陕西中部及西北部地区,齐、曹为今山东东北部及西部地区,魏唐为今山西南部及中部地区。
可以看出,《国风》产生的地区很广阔,包括今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湖北,而多集中于河南,各地的风俗习尚,在诗里多有反映。
如郑、卫两国地处中原,商旅丛集,男女相接,约束较少,多桑间濮上之音,投桃报李之作。
郑诗共21 篇,情歌就占了大半。
卫诗10 首,涉及爱情、婚姻问题的也不少。
又如秦国地接戎狄,常相争斗,《驷》、《小戎》等篇描述车马田狩之盛,《无衣》叙写战士的同仇敌忾,反映了秦国的尚武之风。
又如陈国巫风盛行,迎神祭祀,载歌载舞,在《宛丘》、《东门之行》等篇里有生动的描绘。
所以《汉书地理志》也多引《诗经》以说明各地的风尚。
秦风蒹葭《诗经国风》产生的时间,考之于《诗经》各篇《小序》所说美刺某王、某公的本事,多数不足信,但也有一部分材料比较可靠,能够据以确定《风》诗大体为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作品。
西周初的作品有《豳风破斧》。
《小序》说: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恶四国焉。
诗中三章都写及周公东征事,时在周成王初年(公元前1140 左右)。
此诗当是《国风》中最早的作品。
东周初的作品有《召南何彼》诗中有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句。
朱熹《诗集传》引或说,认为平王即平王宜臼,齐侯即襄公诸儿,可见此诗作年。
此外,《卫风硕人》也是东周初期作品。
《小序》说:闵庄姜也。
《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诗中有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句,可证《小序》之说是可信的。
春秋中期作品有《秦风黄鸟》《小序》说:哀三良也。
《左传文公六年》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为殉,皆秦之良也。
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这些记载与诗篇内容相合,则此诗为秦穆公死(公元前621)后,秦人为哀悼三良所作,当无疑义。
此外,《陈风株林》也是春秋中期作品。
《小序》说:刺灵公也。
陈灵公因淫乱被杀,事见《左传》宣公九年、十年记载,《史记陈世家》也载及。
此诗当作于宣公十年(公元前599)以前,为《诗经国风》诗中年代最晚的一首。
《诗经国风》-主要内容《诗经国风》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
其主要内容:① 表达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愿望和对劳役、兵役的痛苦与反感。
例如《豳风七月》描述了农奴被剥削、压榨,终年辛勤劳动和痛苦和生活。
《魏风伐檀》揭示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对不劳而食者提出了质问和抗议。
《魏风硕鼠》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唐风鸨羽》写出了久困王事,在沉重的徭役压榨下人民痛苦的呼号。
《豳风东山》描述战后农村的破败景象,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和痛苦,表达了人民对和平与劳动生活的渴望。
而《王风君子于役》则从征夫家属的角度,表示了对兵役、徭役的愤怒与不满。
诗经书法② 对劳动的讴歌。
女《周南芣苢》是妇女们三三两两去米集车前子时边米边唱的歌,表达了妇女劳动时欢快之情。
《魏风十亩之间》唱出了采桑姑娘在劳动中的欢乐和劳动后愉悦的心情。
③表现爱国主义情操和对统治阶级丑恶行径的揭露。
如《秦风无衣》反映战士们在国难当头为保卫家园,慷慨从军,团结御侮,同仇敌忾的豪情。
《载驰》表达了许穆夫人为拯救祖国于危亡之中而奔走的崇高爱国精神。
《陈风株林》还揭露了陈灵公的荒淫无耻,《相鼠》则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④表达爱情的恋歌和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的诗篇。
如《周南关雎》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大胆、率真地表露对一位美丽姑娘的相思之情。
《召南標有梅》写一个女子惟恐青春易逝而急于求偶的热切心情,大胆泼辣,真挚动人。
《邶风静女》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富于生活情趣。
《诗经国风》-徭役诗如果说《诗经》的战争诗中,除了厌战思乡之情外,还有少数激奋昂扬之作的话,《诗经国风》中的徭役诗,则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了。
无论是大夫为天子、诸侯服役,还是下层人民为国君服役,都表现出服役者的强烈不满。
《唐风鸨羽》第一章:国风东山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由于王事靡盬,致使田园荒芜,人民不得耕作以奉养父母,怨恨之极而呼苍天,揭示出了繁重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经国风》中的战争徭役诗,不仅写战争和徭役的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
如《卫风伯兮》,即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戌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其第二章云: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人不在面前,梳妆打扮还有什么意义呢?率真质朴地写出了思妇内心的相思哀痛。
《王风君子于役》也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
黄昏时候,牛羊等禽畜都按时回家,而自己的丈夫却不能回来,即景生情,因情寓意,在田园牧歌式的农村小景中,渗透了思妇的无尽相思和悲哀。
《诗经》战争徭役诗有丰富复杂的内容和情感取向,无论是颂记战功,叙写军威,还是征夫厌战,思妇闺怨,在后代诗歌史上都不乏回响。
《诗经国风》-婚姻爱情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国风》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
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诗经国风在河之洲《诗经国风》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
《周南关睢》就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爱幕之情,前三章表现了一个贵族青年对淑女的追求,和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
末二章,想象若能和她在一起,将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这种表现男女相互爱慕的诗,《诗经国风》中还有不少。
这种爱慕发展为两情相悦,便有了幽期密约,如《邺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W®o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烽女美。
自牧归箕,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
情人既来,并以彤管、茅箕相赠,他珍惜玩摩,爱不释手,并不是这礼物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美人所赠主人公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郑风子衿》则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这个女子在城阙等待情人,终未见来,便独自踟躇徘徊,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咏叹,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深挚缠绵。
这种对爱情的执著专一,在《郑风出其东门》中,贝y由男子直接说出: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尽管在东门之外,有众多的美女,诗人却并不动心,想到的仍是自己所爱的那个素衣女子。
正是由于《诗经国风》中抒情主人公对爱情如此热烈执著,因而一旦爱情遇到挫折,就感到特别痛苦。
在《诗经》时代,男女爱情虽还不像后代那样深受封建礼教的压制束缚,但已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了。
有时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也会受到父母的干涉。
如《鄘风柏舟》即是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
《诗经国风》《诗经》中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虽不如情诗丰富,但也很有特色,如《周南桃夭》,诗人由柔嫩的桃枝、鲜艳耀眼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美貌,祝愿她出嫁后要善于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而《郑风女曰鸡鸣》则写了一对夫妻之间美好和乐的生活。
诗以温情脉脉的对话,写出这对夫妻互相警戒,互相尊重,互相体贴的感情,并相期以白头偕老的愿望。
但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这样温情缱绻。
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婚姻的幸福对妇女来说,常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诗经》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为数不少。
《邺风绿衣》中那位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的妇女,因妾得宠而失位,无可告诉,只能在痛苦中煎熬。
这类诗反映的是还维持着婚姻的形式和夫妻的名义,处于失宠、幽闭状态的不幸妇女的命运。
另一类则表现婚姻破裂后妇女被夫家休弃的悲惨结局,抒发弃妇的愤懑不平。
《卫风氓》和《邺风谷风》,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怨恨和责难,是《诗经》弃妇诗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