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之欧阳家百创编
汽车空调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之欧阳理创编

空调检查与维护空调的检查维护内容主要包括空调制冷剂量、制冷剂的泄漏、风量、异味、空调怠速、冷气切换确认、暖气切换确认。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分析空调的检查维护内容及方法,我们先认识汽车空调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4.6.1 汽车空调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汽车空调是用来改善汽车舒适性的设备,可以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并保持车内的空气清洁。
汽车空调通常都具备以下功能:调节温度:将车内的温度调节到人体感觉适宜的温度。
调节湿度:将车内的湿度调节到人体感觉适宜的湿度。
调节气流:调节车内出风口的位置、出风的方向及风量的大小。
净化空气:滤去空气中的尘土和杂质,或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
图4-34 空调系统的功能为完成空调的上述功能,汽车空调系统通常应包括:暖风装置:用以提高车内的温度。
制冷装置:用以降低车内的温度,并降低车内的湿度。
通风装置:用以调节车内的气流和换气。
空气净化装置:用以过滤空气及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
目前汽车的空调系统依车辆的配置不同,所具备的装置也有所不同,一般低档汽车只有暖风和通风装置,中高档汽车一般都具备制冷和空气净化装置。
图4-35为空调系统的组成部件在车上的布置,图4-36为典型的手动控制空调系统的控制面板。
图4-37为典型的自动控制空调控制面板。
图4-35 空调系统在车上的布置图4-36 手动空调的控制面板图4-37 自动空调的控制面板空调系统控制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之分,手动空调需要驾驶员通过旋钮或拨杆对控制对象进行调解,如改变温度等。
自动空调只需驾驶员输入目标温度,空调系统便可按照驾驶员的设定自动进行调节。
4.6.2 制冷剂和压缩机油4.6.2.1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当中传热的载体,通过状态变化吸收和放出热量,因此要求制冷剂在常温下很容易气化,加压后很容易液化,同时在状态变化时要尽可能多的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大的气化或液化潜热)。
同时制冷剂还应具备以下的性质: ·不易燃易爆; ·无毒; ·无腐蚀性; ·对环境无害。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引言: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是一种高效的制冷循环系统,通过将压缩机分为两级,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原理、工作过程以及优点。
一、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原理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是基于传统的压缩制冷循环的改进。
传统的压缩制冷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要组件组成。
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在传统循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中间冷却器。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如下:1. 第一级压缩:制冷剂从蒸发器进入第一级压缩机,被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
2. 中间冷却:高温高压气体进入中间冷却器,在此过程中,部分热量被冷却掉,使制冷剂降温。
3. 第二级压缩:冷却后的制冷剂进入第二级压缩机,再次被压缩为更高温高压气体。
4. 冷凝: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的方式释放热量,变为高压液体。
5. 膨胀: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压力迅速降低,使制冷剂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体。
6. 蒸发:低温低压气体吸收周围热量,实现制冷效果,并再次进入第一级压缩机,循环往复。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高温阶段和低温阶段。
1. 高温阶段:在高温阶段,制冷剂在第一级压缩机中被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
然后,通过中间冷却器的冷却作用,一部分热量被排出。
之后,制冷剂再次进入第二级压缩机,被再次压缩为更高温高压气体。
最后,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的方式释放热量,变为高压液体。
2. 低温阶段:在低温阶段,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压力迅速降低,使制冷剂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体。
低温低压气体吸收周围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然后,制冷剂再次进入第一级压缩机,循环往复。
三、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优点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相比传统的压缩制冷循环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能:通过增加中间冷却器,可以减少制冷机组的功耗,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
2. 节能:利用中间冷却器的冷却作用,可以减少能量的损失,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一、两级压缩采用的原因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
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
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
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一、萨震两级压缩采用的原因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的传热性能..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制冷循环..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的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其中;两次节流是指制冷剂从冷凝器出来要先后经过两个膨胀阀再进入蒸发器;即先由冷凝压力节流到中间压力;再由中间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而一次节流只经过一个膨胀阀;大部分制冷剂从冷凝压力直接节流到蒸发压力;相比之下;一次节流系统比较简单;且可以利用其较大的压力差实现远距离或高层的供液..因此实践中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次节流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至于采用哪一种中间冷却方式;由选用制冷剂的种类来决定..通常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采用中间完全冷却;而两级压缩制冷系统;则常采用中间不完全冷却..1.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循环这个系统的特点是采用盘管式中间冷却器..它既有两级节流的减少节流损失效果;又起到对低压级排气完全冷却的作用..其工作过程是:在中产生的低压低温蒸气状态1;被低压吸入并压缩成中间压力的过热蒸气状态2;然后进入同一压力的中间冷却器;在中冷器内被冷却成干饱和蒸气状态3..中压干饱和蒸气又被高压压缩机吸入并压缩到冷凝压力的过热蒸气状态4;随后进入被冷凝成制冷剂液体状态5..然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膨胀阀F节流降压后状态8进入中间冷却器;大部分液体从另一路进入中间冷却器的盘管内过冷状态6;但由于存在传热温差;故其在盘管内不可能被冷却到中间温度;而是比中间温度一般高△t=3-5℃..过冷后的液体再经过主膨胀阀节流降压成低温低压的过冷液状态7;最后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产生冷效应..这种循环系统只适用于R717与R22的双级制冷循环系统中..2.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循环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循环;主要适用于制冷装置;采用回热循环..如图3-4 所示的SD2——4F——10A型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装置系统图;就是按图3-3 的循环设计的..这种循环系统的特点是:制冷剂主流先经盘管式中间冷却器过冷;再经回热器进一步冷却;且低压压缩机的吸气有较大的过热度;此外;低压级的排气没有完全冷却到饱和状态..其工作过程为:从出来的蒸汽经回热器后被低压吸入;压缩到中间压力并与中冷器出来的干饱和蒸汽在管路中进行混合;使从低压机排出的过热蒸汽被冷却后再进入高压压缩机;经压缩到冷凝压力并进入;冷凝后的高压液体进入了中冷器的蛇形盘管进行再冷却;然后进入回热器与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蒸汽进行热交换;使从中冷器蛇形盘管中出来的过冷液体再一次得到冷却;最后经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这种循环系统;只适用于R12或R22的双级制冷循环系统中;而决不能用于氨的制冷系统中..这是因为:虽然高、低压级吸入蒸汽的过热度都比较大;但是因为的绝热指数K值比氨要小;故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不高..3.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循环这个系统的特点是选用了闪发式中间冷却器..它起两个作用;其一是相当于两次节流的中间液体分离器;其二是利用一小部分液体的吸热蒸发作用;对低压机的排气进行完全中间冷却..这种型式的制冷循环系统;只适用于R717或R22的制冷循环系统中..为了防止从中间冷却器出来的饱和液体在管路中闪发成蒸汽;通常要求中间冷却器与蒸发器之间的距离要近..综上分析可知;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不但降低了高压机的排气温度;改善了压缩机润滑条件;而且由于各级压缩比都较小;压缩机的输汽系数大大提高..此外;采用双级压缩循环的功耗也比单级压缩循环的功耗降低..。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图文稿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一、萨震两级压缩采用的原因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
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的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制冷循环。
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
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的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
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
双级压缩机工作原理

双级压缩机工作原理
双级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压缩机类型,它具有独特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能
够在工业和商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双级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双级压缩机的结构组成。
双级压缩机通常由两个压缩级别
组成,每个级别都包括一个压缩器和一个冷却器。
在第一级压缩器中,气体被压缩并送入第一个冷却器进行冷却。
然后,冷却后的气体再被送入第二级压缩器进行二次压缩,最终产生高压气体。
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了解双级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当双级压缩机启动时,低
压气体首先进入第一级压缩器,经过压缩后变成高压气体。
然后,高压气体通过冷却器降温,减少能量损失。
冷却后的气体再被送入第二级压缩器,进行二次压缩,最终产生所需的高压气体。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双级压缩机通过两级压缩,能够更高效地提供高压气体,
同时减少能量损失和热量产生。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双级压缩机在一些对能效要求较高的场合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空调、制冷设备、工业生产等领域。
除此之外,双级压缩机还具有一些优点,比如工作稳定、噪音低、寿命长等特点。
这些优点使得双级压缩机成为许多行业中首选的压缩机类型。
总的来说,双级压缩机通过两级压缩的工作原理,能够更高效地产生高压气体,同时具有稳定、低噪音、长寿命等优点。
它在工业和商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各种设备和系统提供稳定的压缩气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双级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
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级压缩氨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图

双级压缩氨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图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蒸汽被低压级制冷压缩机吸入后压缩至中压,被压缩后的过热蒸汽进入中间冷却器,被来自膨胀阀的液态制冷剂冷却至饱和状态,在经过高压制冷剂压缩机继续压缩至冷凝压力,然后进入冷凝器中冷凝成高压液体。
由冷凝器流出的液体分为两路,一路经膨胀阀节流至中间压力进入中间冷却器,利用它的气化来低压制冷剂压缩机排除的中间压力的蒸汽和盘管中的高压液体,气化的蒸汽连同节流后的闪发气体及冷却后的中压蒸汽一起进入高压制冷压缩机;另一路在中间冷却器的盘管内被过冷后进入膨胀阀,节流后进入蒸发器中蒸发,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制冷专业英语之欧阳术创编

目录制冷暖通行业品牌中英文对照2制冷专业英语基本术语5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机组6热泵10制冷系统自动调节12制冷装置13制冷辅助设备14管道与附件16制冷装置试验与操作19制冷能力及计算术语22除霜25蒸发器及冷却设备26冷却器28冷凝器29一般制冷换热器31制冷剂34载冷剂36润滑油37臭氧层保护38冷却塔40制冷暖通行业品牌中英文对照AEROFLEX “亚罗弗”保温ALCO “艾科”自控Alerton 雅利顿Alfa laval阿法拉伐ARMSTRONG “阿姆斯壮”保温、干蒸汽加湿器AUX 奥克斯BELIMO 瑞士“搏力谋”BERONOR西班牙“北诺尔”电加热器BILTUR 意大利“百得”BOSIC “柏诚”自控BROAD 远大Burnham美国“博恩汉”锅炉CALPEDA意大利“科沛达”水泵CARLY 法国“嘉利”制冷配件Carrier 开利Chigo 志高Cipriani 意大利斯普莱力CLIMA VENETA意大利“克莱门特”Copeland“谷轮”压缩机CYRUS意大利”赛诺思”自控DAIKIN 大金Danfoss丹佛斯Dorin “多菱”压缩机DUNHAM-BUSH 顿汉布什DuPont美国“杜邦”制冷剂Dwyer 美国德威尔EBM “依必安”风机ELIWELL意大利“伊力威”自控EV APCO美国“益美高”冷却设备EVERY CONTROL意大利“美控”Erie 怡日FRASCOLD 意大利“富士豪”压缩机FRICO瑞典“弗瑞克”空气幕FUJI “富士”变频器FULTON 美国“富尔顿”锅炉GENUIN “正野”风机GREE 格力GREENCOOL格林柯尔GRUNDFOS “格兰富”水泵Haier 海尔Hisense 海信HITACHI 日立Honeywell 霍尼韦尔Johnson 江森Kelon 科龙KRUGER瑞士“科禄格”风机KU BA德国“库宝”冷风机Liang Chi 良机LIEBERT 力博特MARLEY “马利”冷却塔Maneurop法国“美优乐”压缩机McQuary 麦克维尔Midea 美的MITSUBISHI三菱Munters 瑞典“蒙特”除湿机Oventrop德国“欧文托普”阀门Panasonic 松下RANCO “宏高”自控REFCOMP意大利“莱富康”压缩机RIDGID 美国“里奇”工具RUUD美国“路德”空调RYODEN “菱电”冷却塔SanKen “三垦”变频器Samsung 三星SANYO 三洋SASWELL英国森威尔Schneider 施耐德SenseAir 瑞典“森尔”传感器SIEMENS 西门子SINKO "新晃“空调SINRO “新菱”冷却塔STAND “思探得”加湿器SWEP 舒瑞普TECKA “台佳”空调Tecumseh“泰康”压缩机TRANE 特灵TROX德国“妥思”V ASALA芬兰“维萨拉”传感器WILO德国“威乐”水泵WITTLER 德国”威特”阀门YORK 约克ZENNER德国“真兰”计量制冷专业英语基本术语制冷 refrigeration蒸发制冷 evaporative refrigeration沙漠袋 desert bag制冷机 refrigerating machine制冷机械 refrigerating machinery制冷工程 refrigeration engineering制冷工程承包商 refrigeration contractor制冷工作者 refrigerationist制冷工程师 refrigeration engineer制冷技术员 refrigeration technician制冷技师 refrigeration technician制冷技工 refrigeration mechanic冷藏工人icer制冷安装技工 refrigeration installation mechanic制冷维修技工 refrigeration serviceman冷藏链 cold chain制冷与空调维修店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repair shop 冷藏 refrigerated preservation压缩机制冷系统及机组制冷系统 refrigeration system制冷机 refrigerating machine机械压缩制冷系统 mechanical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蒸气压缩制冷系统 vapou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压缩式系统 compression system压缩机 compressor制冷压缩机 refrigerating compressor, refrigerant compressor吸气端 suction end排气端 discharge end低压侧 low pressure side高压侧 high pressure side蒸发压力 evaporating pressure吸气压力 suction pressure, back pressure排气压力 discharge pressure蒸发温度 evaporating temperature冷凝压力 condensing pressure冷凝温度 condensing temperature吸气温度 suction temperature回气温度 back temperature排气温度 discharge temperature压缩比 compression ratio双效压缩 dual compression单级压缩 single-stage compression双级压缩 compound compression多级压缩 multistage compression压缩级 compression stage低压级 low pressure stage高压级 high pressure stage中间压力 intermediate pressure中间冷却 intercooling多级膨胀 multistage expansion湿压缩 wet compression干压缩 dry compression制冷系统 refrigerating system机械制冷系统 mechanical refrigerating system氟利昂制冷系统 freon refrigerating system氨制冷系统 ammonia refrigerating system压缩式制冷系统 compression refrigerating system单级压缩制冷系统 single-stage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two-stage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多级制冷系统 multistage refrigerating system复叠式制冷系统 cascade refrigerating system混合制冷剂复叠系统 mixed refrigerant cascade集中制冷系统 central refrigerating plant直接制冷系统 direct refrigeration system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supply liquid direct expansion重力供液制冷系统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supply liquid refrigerant for the evaporator by gravity液泵供液制冷系统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supply liquid refrigerant for evaporator by liquid pump间接制冷系统 indirect refrigeration system融霜系统 defrosting system热气融霜系统 defrosting system by superheated vapour电热融霜系统 eletrothermal defrosting system制冷系统故障 breakdown of the refrigerating system冰堵 freeze-up冰塞 ice plug脏堵 filth blockage油堵 greasy blockage液击(冲缸、敲缸) slugging湿行程 wet stroke镀铜现象 appearance of copper-plating烧毁 burn-out倒霜 frost back制冷机组 refrigerating unit压缩机组 compressor unit开启式压缩机组 open type compressor unit开启式压缩机 open type compressor半封闭式压缩机组 semihermetic compressor unit半封闭式压缩机 semihermetic compressor全封闭式压缩机组 hermetically sealed compressor unit全封闭式压缩机 hermetically sealed compressor压缩冷凝机组 condensing unit全封闭式压缩冷凝机组 hermetically sealed condensing unit半封闭式压缩冷凝机组 semihermetically sealed condensing unit 开启式压缩冷凝机组 open type compressor condensing unit工业用压缩冷凝机组 industrial condensing unit商业用压缩冷凝机组 commercial condensing unit整马力压缩冷凝机组 integral horsepower condensing unit分马力压缩冷凝机组 fractional horsepower condensing unit 跨式制冷机组 straddle refrigerating unit热泵热泵 heat pump供热热泵 heating heat pump制冷与供热热泵 cooling and heating heat pump热泵循环 heat pump cycle性能系数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供热量 heat output压缩式热泵 compression heat pump蒸汽压缩式热泵 vapour compression heat pump空气压缩式热泵 air heat pump蒸汽喷射式热泵 steam jet heat pump吸收式热泵 absorption heat pump低温型吸收式热泵 low temperature absorption heat pump 高温型吸收式热泵 high temperature absorption heat pump 水-气式热泵 water/air heat pump土壤热源热泵 ground source heat pump土壤盘管热泵 ground coil heat pump水源热泵 water source heat pump水盘管热泵 water coil heat pump空气源热泵 air source heat pump空气盘管热泵 air coil heat pump热泵空气盘管 heat pump air coil, air coil热泵水盘管 heat pump water coil, water coil热泵土壤盘管 heat pump ground coil, ground coil气-气式热泵 air/air heat pump气-水式热泵 air/water heat pump水-水式热泵 water/water heat pump地-气式热泵 soil/air heat pump地-水式热泵 soil/water heat pump一次热泵 primary heat pump二次热泵 secondary heat pump第三级热泵 tertiary pump太阳能热泵 solar heat pump家用热泵 domestic heat pump工业热泵 industrial heat pump高温热泵 high temperature heat pump温度放大器 templifier热泵式热水器 heat pump water heater热泵式空调器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热泵式干燥机 heat pump drying plant蒸馏和浓缩用热泵 heat pump for distilling and thickenning processes制冷系统自动调节流量调节 flow regulation制冷剂控制器 refrigerant control膨胀阀 expansion valve节流阀 throttle valve热力膨胀阀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热电膨胀阀 thermal electric expansion valve内平衡热力膨胀阀 internal equalizer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 外平衡热力膨胀阀 external equalizer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 外平衡管 external equalizer pipe内平衡管 internal equalizer pipe蒸发器阻力损失 pressure drop of evaporator同工质充注 same material charge交叉充注 cross charge吸附充注 absorptive charge气体充注 gas charge膨胀阀过热度 superheat degree of expansion valve过热温度调节 superheat temperature regulation膨胀阀容量 expansion valve capacity手动膨胀阀 hand expansion valve自动膨胀阀 automatic expansion valve浮球调节阀 float regulation valve浮球阀 float valve低压浮球阀 low pressure float valve高压浮球阀 high pressure float valve制冷装置制冷装置 refrigerating installation,refrigerating plant 工业制冷装置 industrial refrigerating plant商业制冷装置 commercial refrigerating plant中心站房 central station成套机组 self-contained system规范安装 code installation制冷回路 refrigerating circuit热平衡 heat balance货物负荷 product load操作负荷 service load设计负荷 design load负荷系数 load factor制冷辅助设备压力容器 pressure vessel贮液筒/器 surge drum高压贮液筒 high pressure receiver低压贮液筒 low pressure receiver低压平衡筒 accumulator,surge drum均压管/平衡管 equalizer均压罐 equalizer tank平衡罐 balance tank液体分离器 suction trap气液分离器 flash chamber净化系统 purge recovery system油分离器 oil separator集液器 liquid trap集油器 oil receiver,oil trap不凝性气体分离器 non condensable gas purger 放空气器 gas purger干燥器 dehydrator,drier过滤器 filter,screen,strainer干燥过滤器 drier-filter脱水 dehydration干燥 drying干燥剂 desiccant硅胶 silica gel活性铝 activated carbon分子筛 molecular sieve润滑 lubrication滑油冷却器 oil cooler中间冷却器 intercooler,interstage cooler 闪发式中间冷却器 flash intercooler膨胀容器 expansion tank经济器 economizer喷射器 ejector搅拌器 agitator抽气回收装置 purge recovery unit排空 pump-down循环泵 circulation pump液位指示器 liquid level indicator窥镜 sight glass液体流动指示器 liquid flow indicator吸入压力表 suction gauge排出压力表 discharge gauge管道与附件配管 tubing空调制冷配管 ACR tubing管道 piping,tubing制冷管路 refrigeration pipe line系统酸状况 acid condition system 退火 annealing加压元件 pressure imposing element 检修门 access door气封 vapor lock主管 main歧管 manifold集管 header盐水管 brine line盐水集管 brine header旁通管 by-pass套管 tube-within-a-tube伸缩弯 expansion loop存油弯 oil loop液环 liquid loop吸入管 suction line,return line消声器 muffler分液贮存器 accumulator排出管 discharge line,hot gas line 液体管 liquid line冷凝液管 condensate line管道附件 fittings软接头 connecting hose加液接头 charging connection快装接头 quick-release coupling,quick-coupler 法兰 flange接管 coupling收缩管 constricted tube异径内承插管 reducing coupling异径外承插管 double male reduction异径套管 reducing bushing螺纹接管 nipple阀 valve截止阀 stop valve止回阀 check valve角阀 angle valve球阀 ball type valve,ball valve闸阀 gate valve操作阀 service valve防通阀 bypass valve二通阀 two-way valve三通阀 three-way valve塞子 plug端盖 cap垫 gasket垫料 gasket填料 packing喇叭口接头 flared joint扩口工具 flaring tool胀口工具 swaging tool弯曲弹簧 bending spring 弹簧弯管器 bending spring 扭矩扳手 torque wrench制冷装置试验与操作试运转 commissioning吹污 flush气密性试验 gas-tight test,air-right test密闭容器 closed container漏气 air infiltration放气 air vent检漏 leak hunting,leak detection检漏仪 leak detector卤素灯 halide torch电子检漏仪 electronic leak detector真空试验 vacuum test试验压力 test pressure工作压力 operating pressure,working pressure最高工作压力 highest operating pressure气密试验压力 gas-tight test pressure设计压力 design pressure平衡压力 balance pressure充气 aerate,gas charging制冷剂充注 refrigerant charging首次充注 initial charge保护充注 holding charge,service charge制冷剂不足 lack of refrigerant,under-charge,gas shortage 缺液 starveling充灌台 charging board充灌量 charge充注过多 overcharge供液过多 overfeeding制冷剂抽空 pump down of refrigerant降温试验 pull down test制冷[功能]试验 refrigeration test卸载起动 no-load starting,unloaded start卸载机构 unloader闪发 flash vaporization,instantaneous vaporization 闪发气体 flash gas不凝性气体 non condensable gas气体排除 gas purging,degassing,gasoff阀针跳动 hammering,needle hammer阀振荡 hunting of a valve阀片跳动 valve flutter,valve bounce短期循环 short-cycling异常温升 overheating泄漏 leak气蚀 cavitation制冷剂瓶 refrigerant cylinder,gas bottle检修用瓶 service cylinder,gas bottle紧急泄放阀 emergency-relief valve检修阀 service valve安全阀 pressure relief valve抽空阀 pump out valve加油阀 oil charge valve放油阀 oil drain valve放空阀 purge valve充灌阀 charging valve喷液阀 liquid injection valve制冷能力及计算术语制冷量 refrigerating capacity总制冷量 gross refrigerating capacity净制冷量 net refrigerating capacity单位制冷量 refrigerating capacity per weighing单位容积制冷量 refrigerating capacity per unit of swept volume制冷系统制冷量 system refrigerating capacity单位轴功率制冷量 refrigerating effect per shaft power压缩冷凝机组制冷量 compressor condensing unit refrigerating capacity制冷压缩机制冷量 refrigerant compressor capacity蒸发器净制冷量 net cooler refrigerating capacity空调有效显热制冷量 useful sensible heat capacity of air conditioner空调有效潜热(减湿)制冷量 useful latent heat (dehumidifyying) capacity of air conditioner空调器有效总制冷量 useful total capacity of air conditioner制冷剂循环量 circulating mass of refrigerant制冷剂循环容积 circulating volume of refrigerant单位压缩功 compress work per mass示功图 indicator diagram指示功 indicated work摩擦功 frictional work功率 power摩擦功率 frictional power指示功率 indicated power理论功率 idea power轴功率 brake power效率 efficiency指示效率 indicated efficiency机械效率 mechanical efficiency总效率 overall efficiency制冷系数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制冷压缩机的制冷系数 refrigerating compressor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热力完善度 thermodynamical perfectness能效比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EER)热泵供热系数 heat-pum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热泵用压缩机的供热系数 heat-pump compressor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容积效率 volumetric efficiency容积输气量 volumetric displacement实际输气量 actual displacement理论输气量 theoretical displacement冷凝热量 condenser heat过冷热量 heat of subcooling过热热量 superheat运转工况下的制冷量 rating under working conditions标准制冷量 standard rating名义工况 normal conditions试验工况 test conditions运行工况 operating conditions标准性能 standard rating标准工况 standard condition空调工况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 内部条件 internal conditions外部条件 external conditions蓄热 accumulation of heat蓄冷 accumulation of cold制冰能力 ice-making capacity除霜结霜 frost formation积霜 frost deposit回霜 frost back除霜 defrosting化霜 defrosting融霜 defrosting冲霜 defrosting人工除霜 manual defrosting除霜周期 defrosting cycle除霜循环 defrosting cycle中止除霜循环 off-cycle defrosting周期除霜系统 cycle defrost system自动除霜 automatic defrosting半自动除霜 semi-automatic defrosting高速半自动除霜 fast semi-automatic defrosting定时除霜 time defrosting外能除霜 external defrosting水除霜 water defrosting水除霜系统 water defrosting system热水除霜 hot water defrosting热液除霜系统 hot liquid defrosting system内能除霜 internal defrosting热气除霜 hot gas defrosting热气除霜系统 hot gas defrosting system热液除霜 hot liquid defrosting逆循环除霜 reverse cycle defrosting逆循环除霜系统 reverse cycle defrosting system除霜用热气管 hot gas line for defrosting热箱除霜 thermotank defrost电加热器除霜 electric heater defrosting电加热器除霜系统 electric heater defrosting system 暖空气除霜 warm air defrosting除霜水盘 drip tray,defrost pan蒸发器及冷却设备蒸发器 evaporator直接冷却式蒸发器 direct evaporator直接式蒸发器 direct evaporator间接冷却式蒸发器 indirect cooled evaporator间接式蒸发器 indirect evaporator干式蒸发器 dry expansion evaporator满液式蒸发器 flooded evaporator再循环式蒸发器 recirculation-type evaporator强制循环式蒸发器 pump-feed evaporator壳盘管式蒸发器 shell-and-coil evaporator壳管式蒸发器 shell-and-tube evaporator喷淋式蒸发器 spray-type evaporator立管式蒸发器 vertical-type evaporator平行管蒸发器 raceway coil螺旋管式蒸发器 spiral tube evaporator“V”型管蒸发器 herringbone type evaporator沉浸式盘管蒸发器 submerged evaporator板式蒸发器 plate-type evaporator螺旋板式蒸发器 spiral sheet evaporator平板式蒸发器 plate-type evaporator,tube-in-sheet evaporator 管板式蒸发器 tube-on-sheet evaporator凹凸板式蒸发器 embossed-plate evaporator吹胀式蒸发器 roll-bond evaporator压焊板式蒸发器 roll-bond evaporator制冰块器的蒸发器 ice cube maker evaporator结冰式蒸发器 ice-bank evaporator蓄冰式蒸发器 ice-bank evaporator结霜蒸发器 frosting evaporator除霜蒸发器 defrosting evaporator无霜蒸发器 nonfrosting evaporator强制通风蒸发器 forced circulation evaporator 冷液式蒸发器 liquid cooling evaporator封套式蒸发器 wrap-round evaporator干燥盘管 drier coil冷却盘管 cooling coil蒸发盘管 expansion coil蓄冷盘管 hold-over coil直接蒸发盘管 direct expansion coil制冷剂分配器 refrigerant distributor支承板 tube support蓄冷板 hold-over plate共晶混合物板 eutectic plate折流板 baffle滴水盘 drip tray中间冷却器 intercooler盐水冷却器 brine cooler气-液回热器 liquid or suction heat exchanger回热器 superheater紊流器 turbulator预冷器 precooler级间冷却器 interstage cooler饮水冷却器 drinking-water cooler喷泉式饮水冷却器 bubbler-type drinking water cooler 冷藏间冷却器 cold-storage cooler盐水(水)冷却器 brine(water)cooler空气冷却器 air cooler,forced draught干式空气冷却器 dry-type air cooler强制循环空气冷却器 forced-circulation air cooler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器 natural-convection air cooler空气冷却机组 air-cooler unit冷凝器 condenser冷凝液 condensate空冷式冷凝器 air-cooled condenser风冷式冷凝器 air-cooled condenser自然对流空冷式冷凝器 natural convection air-cooled condenser 强制通风式冷凝器 forced draught condenser冷凝风机 condensate fan线绕式冷凝器 wire and tube condenser水冷式冷凝器 water-cooled condenser沉浸式盘管冷凝器 submerged coil condenser套管式冷凝器 double pipe condenser壳管式冷凝器 shell and tube condenser组合式冷凝器 multishell condenser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closed shell and tube condenser卧式冷凝器 closed condenser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open shell and tube condenser立式冷凝器 open condenser,vertical condenser壳盘管式冷凝器 shell and coil condenser分隔式冷凝器 split condenser淋激式冷凝器 atmospheric condenser溢流式冷凝器 bleeder-type condenser蒸发式冷凝器 evaporative condenser板式冷凝器 plate-type condenser空冷板式冷凝器 air-cooled plate-type condenser水冷板式冷凝器 water-cooled plate-type condenser焊接板式冷凝器 welded sheet condenser螺旋板式冷凝器 spiral sheet condenser冷凝-贮液器 condenser-receiver混合式冷凝器 barometric condenser液化器 liquefier冷凝水泵 condensate pump冷凝器梳 condensate comb预冷盘管 desuperheating coil过冷器 subcooler一般制冷换热器换热器 heat exchanger热交换器 heat exchanger紧凑式换热器 compact heat exchanger管式换热器 tubular heat exchanger套管式换热器 double-pipe heat exchanger 间壁式换热器 surface type heat exchanger 表面式换热器 surface type heat exchanger 板管式换热器 tube-on-sheet heat exchanger 板翅式换热器 plate-fin heat exchanger板式换热器 plate heat exchanger螺旋板式换热器 spiral plate heat exchanger 平板式换热器 flat plate heat exchanger顺流式换热器 parallel flow heat exchanger 逆流式换热器 counter flow heat exchanger *流式换热器 cross-flow heat exchanger折流式换热器 turn back flow heat exchanger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 direct heat exchanger旋转式换热器 rotary heat exchanger刮削式换热器 scraped heat exchanger热管式换热器 heat pipe exchanger蓄热器 recuperator壳管式换热器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管板 tube plate可拆端盖 removable head管束 bundle of tube管束尺寸 size of tube bundle顺排管束 in-line hank of tubes 错排管束 staggered hank of tubes 盘管 coil蛇形管 serpentine coilU形管 U-tube光管 bare tube肋片管 finned tube翅片管 finned tube肋管 finned tube肋管束 finned tube bundle肋片 fin套片 plate fin螺旋肋 spiral fin整体肋 integral fin纵向肋 longitudinal fin钢丝肋 wire fin内肋 inner fin肋片管尺寸 size of fin tube肋片厚度 fin thickness肋距 spacing of fin肋片数 pitch of fin肋片长度 finned length肋片高度 finned height肋效率 fin efficiency换热面积 heat exchange surface 传热面积 heat exchange surface 冷却面积 cooling surface加热表面 heat exchange surface基表面 primary surface扩展表面 extended surface肋化表面 finned surface迎风表面 face area流通表面 flow area净截面积 net area;effective sectional area迎风面流速 face velocity净截面流速 air velocity at net area迎风面质量流速 face velocity of mass净截面质量流速 mass velocity at net area冷(热)媒有效流通面积 effective area for cooling or heating medium冷(热)媒流速 velocity of cooling or heating medium干工况 dry condition;sensible cooling condition湿工况 wet condition;dehumidifying condition接触系数 contact factor旁通系数 bypass factor换热效率系数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mission effectiveness盘管风阻力 air pressure drop of coil;air resistance of coil盘管水阻力 pressure drop of cooling or heating medium表面冷却 surface cooling蒸发冷却 evaporating cooling冷却元件 cooling element制冷剂制冷剂(制冷工质) refrigerant高温制冷剂 high temperature refrigerant低压制冷剂 low pressure refrigerant中温制冷剂 medium temperature refrigerant中压制冷剂 medium pressure refrigerant低温制冷剂 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nt高压制冷剂 high pressure refrigerant氟利昂 freon卤化碳制冷剂 halocarbon refrigerant氟利昂11 freon 11氟利昂12 freon 12氟利昂13 freon 13氟利昂14 freon 14氟利昂22 freon 22氟利昂113 freon 113氟利昂125 freon 125氟利昂134a freon 134a氟利昂152a freon 152a碳氢化合物制冷剂 hydrocarbon refrigerant甲烷 methane乙烷 ethane丙烷 propane丁烷 butane异丁烷 isobutane乙烯 ethylene无机化合物制冷剂 inorganic compound refrigerant氨 ammonia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二氧化硫 sulphur dioxide干冰 dry ice共沸制冷剂 azeotropic mixture refrigerant氟里昂500 freon 500氟里昂501 freon 501氟里昂502 freon 502氟里昂503 freon 503氟里昂504 freon 504近共沸溶液制冷剂 near azeotropic mixture refrigerant 非共沸溶液制冷剂 nonazeotropic mixture refrigerant载冷剂 secondary refrigerant水 water盐水 brine冰盐 cryohydrate低共融混合物 eutectic mixture氯化钠水溶液 sodium chloride water氯化钙水溶液 calcium chloride water氯化镁水溶液 magnesium chloride water 乙醇 ethanol乙醇水溶液 ethanol water乙二醇水溶液 glycol water抗冻剂 antifreeze agent不冻液 non freezing solution共晶溶液 eutectic solution冻结混合物 freezing mixture共晶冰 eutectic ice防蚀剂 corrosion inhibitor润滑油 lubricant oil冷冻机油 refrigeration oil 冷冻油 refrigerant oil凝点 condensation point 闪点 flash point浊点 cloud point絮凝点 flock point流动点 pour point起泡 foaming皂化 saponify油泥 sludge结碳 carbonization臭氧层保护臭氧 ozone臭氧层 ozonosphere,ozone layer臭氧层破坏 ozonosphere depletion,ozonosphere disturbance 消耗臭氧层物质 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ODS)禁用制冷剂 forbidden refrigerant过渡制冷剂 transition refrigerant替代制冷剂 substitute refrigerant自然制冷剂 natural refrigerant氟利昂家族 freon group全氟代烃 fluorocarbon (FC)氯氟烃 chlorofluorocarbon(CFC)氢氟烃 hydro fluorocarbon(HCF)含氢氯氟烃 hydro chlorofluorocarbon(HCFC)含氢氯化烃 hydrochlorocarbon(HCC)全氯化烃 polychlorocarbon(PCC)哈龙 Halon共沸混合物 azeotropic mixture碳氢化合物 hydrocarbon compound, hydrocarbon(HC)臭氧消耗潜能值 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ODP)温室效应 greenhouse effect全球变暖 global warming京都议定书 kyoto protocol全球变暖潜能值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变暖影响总当量 total equivalent warming impact(TEWI)寿命期气候性能 life cycle climate performance(LCCP)蕴含能量 embodied energy不易收集的排放 fugitive emissions冷却塔冷水塔 water cooling tower,cooling tower凉水塔 water cooling tower,cooling tower冷却塔 water cooling tower,cooling tower自然通风式冷却塔 atmospheric cooling tower,natural draught cooling tower机械通风式冷水塔 mechanical draught cooling tower吸风式冷水塔 induced draught cooling tower送风式冷水塔 forced draught cooling tower水膜式冷水塔 film cooling tower水滴式冷水塔 drop cooling tower喷雾式冷水塔 spray cooling tower拉西环 Rasching rings温度接近值 approach水垢 scale水垢抑制剂 scale inhibitor藻类 algae防藻剂 algaecide淀渣 slime升压阀 back-up valve。
双级压缩机工作原理

双级压缩机工作原理
双级压缩机是一种常用于空气压缩机和制冷设备中的压缩机系统。
它由两个压缩级别组成,每个级别都有一个压缩腔。
下面将介绍双级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空气或制冷剂从外部环境进入第一级压缩腔。
第一级压缩腔中有一个活塞,当活塞向下移动时,腔内的容积减小,空气或制冷剂被压缩。
同时,压缩过程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通过散热装置散发出去,以保持压缩腔的温度。
经过第一级压缩后,气体进入到第二级压缩腔。
第二级压缩腔也有一个活塞,同样的,活塞向下移动,减小容积使气体再次被压缩。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继续上升。
最终,经过第二级压缩,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已经达到了需要的高压和高温。
此时,气体被释放到外部系统中,完成压缩过程。
双级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两个级别的压缩来实现更高的压力和温度。
这种设计可以提高效率和性能,适用于一些需要高压和高温的应用,如工业制氮、空气压缩机、制冷设备等。
同时,双级压缩机还可以减少传热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一、两级压缩采用的原因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
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
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
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
双压缩机制冷原理

双压缩机制冷原理
双压缩机制冷原理是一种常见的制冷技术,它采用两个压缩机来完成制冷循环。
两个压缩机分别为高压压缩机和低压压缩机。
高压压缩机的作用是将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冷凝器,通过散热的方式使其冷却成液体。
液体继续通过节流装置,使其压力下降,温度降低。
此时的液体通过蒸发器,与空气或其他流体接触,吸收热量,变成气体。
这个过程中,蒸发器内的温度会下降,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温度的目的。
低压压缩机将蒸发器内的气体再次进行压缩,提高气体的温度和压力。
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冷凝器,散热后变成液体。
液体通过节流装置压力下降,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
这个液体再次进入蒸发器,与空气或其他流体接触,吸收热量,变成气体。
这个循环不断进行,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通过使用双压缩机制冷,可以提高制冷效率。
高压压缩机和低压压缩机分别负责不同的压缩和膨胀工作,使得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进行适当的调节,更好地实现高效制冷。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之欧阳音创编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一、两级压缩采用的原因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
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
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
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一.两级压缩采用得原因制冷系统得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得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
山于生产得发展,对制冷温度得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得比值(即压缩比)很高得条件下进行工作。
山理想气体得状态方程p V /T三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得温度必然会很高(V—定,P f-T f ),于就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得输气系数X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X = 0 o2。
压缩机得单位制冷量与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
压缩机得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
必须采用高着火点得润滑油,因为润滑油得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得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得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得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就是不经济得,而且其至就是不可能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得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但就是,双级圧缩制冷循环所需得设备投资较单级圧缩大得多,且操作也较复杂、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就是有利得,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得组成及常见形式两级圧缩制冷循环,就是指来自蒸发器得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
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就是山两台压缩机组成得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厂也可以就是山一台压缩机组成得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儿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与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得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与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一、两级压缩采用的原因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
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
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
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图文稿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图文稿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一、萨震两级压缩采用的原因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
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的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制冷循环。
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
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的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
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
电冰箱工作原理之欧阳体创编

电冰箱由箱体、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和附件构成。
在制冷系统中,主要组成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毛细管节流器四部分,自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其中蒸发器安装在电冰箱内部的上方,其他部件安装在电冰箱的背面。
系统里充灌了一种叫“氟里昂12(CF2Cl 2,国际符号R12)”的物质作为制冷剂。
R12在蒸发器里由低压液体汽化为气体,吸收冰箱内的热量,使箱内温度降低。
变成气态的R12被压缩机吸入,靠压缩机做功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再排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R12不断向周围空间放热,逐步凝结成液体。
这些高压液体必须流经毛细管,节流降压才能缓慢流入蒸发器,维持在蒸发器里继续不断地汽化,吸热降温。
就这样,冰箱利用电能做功,借助制冷剂R12的物态变化,把箱内蒸发器周围的热量搬送到箱后冷凝器里去放出,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以达到制冷目的mV9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电冰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mV9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一、电冰箱的结构mV9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外形mV9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组成部件mV9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电冰箱由箱体、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和附件构成。
在制冷系统中,主要组成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毛细管节流器四部分,自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控制系统中主要有温控器、热继电器、过载保护器、门碰开关等。
mV9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二、工作原理mV9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系统里充灌了一种叫“氟里昂12(CF2Cl2,国际符号R12)”的物质作为制冷剂。
R12在蒸发器里由低压液体汽化为气体,吸收冰箱内的热量,使箱内温度降低。
变成气态的R12被压缩机吸入,靠压缩机做功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再排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R12不断向周围空间放热,逐步凝结成液体。
这些高压液体必须流经毛细管,节流降压才能缓慢流入蒸发器,维持在蒸发器里继续不断地汽化,吸热降温。
就这样,冰箱利用电能做功,借助制冷剂R12的物态变化,把箱内蒸发器周围的热量搬送到箱后冷凝器里去放出,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以达到制冷目的mV9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三、故障维修检查三要素mV9洱吧下载视频教程点播下载网1、看制冷系统各管路是否有断裂,各焊接点处是否有泄漏,如有泄漏,必有油渍出现。
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

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2.5两级压缩与复叠式制冷原理 2.5.1采用两级压缩的原因单级压缩在选用适宜的制冷剂时,其蒸发温度只能达到-25~-35℃,原因是压缩比0p p k不能再提高了。
因为: 〔1〕↑↓↓→↓→00p p p T ko ,压缩机输气量↓→制冷量↓ 〔2〕↑→0p p k压缩机排气温度↑(↑=↑RT pv )→汽缸壁温↑→吸入蒸汽温度↑→↑v →吸气量↓例如:当蒸发温度-30℃,冷凝温度40℃时,单级氨压缩机排气温度可达160℃以上。
必须作如下限制:① 单级氨压缩机排气温度<140℃ ② 单级氟压缩机〔R12〕排气温度<100℃ ③ 单级氟压缩机〔R22〕排气温度<115℃ 〔3〕↑→0p p k偏离理想等熵压缩机过程的程度↑→压缩机效率↓ 我国规定:R717:0p p k ≤8 R12、R22:0p p k≤10 〔P38表2-3〕 要获得-30~-65℃的蒸发温度,又要符合适宜的压缩比,如此需要两级压缩制冷。
2.5.2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1.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类型k m p p p p 压缩压缩(中间冷却器冷却后)→→→0201总压缩比0201p p p p km •=每一级压缩比≤8~10以下 可分为⎩⎨⎧一级节流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中间完全冷却* 两级节流:冷凝压力k p 节流到m p 中间压力,再节流到蒸发压力0p* 一级节流:冷凝压力k p 节流到蒸发压力0p ,容易调节,实际生产中常用一级节流。
* 两级压缩采用中间冷却的目的是降低高压级的排气温度,降低压缩机功耗。
① 中间完全冷却——低压级排气温度〔过热蒸汽〕被冷却成m p 中间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温度。
〔氨压缩机〕② 中间不完全冷却——低压级排气温度〔过热蒸汽〕被冷却降低了温度,来达到m p 中间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温度。
〔氟压缩机〕2.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这种循环形式被大多数的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所采用。
如下列图:从压缩机高压级排出的高压高温过热蒸汽4,进入冷凝器后被冷却成饱和液体5;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分为两路,一路经膨胀阀A 进展节流,节流后降温为6,然后进入中间冷却器吸热,使中间冷却器中来自低压级的排气2充分冷却,6与2混合后的气体3为中间压力m p 下的饱和温度m t ,3作为高压级的吸气经高压级压缩后变成过热蒸汽4,至此构成一个高压级的循环回路;另一路饱和液体5经中间冷却器过冷后变成过冷液7,经膨胀阀B 进展节流后变成低压液体8,进入蒸发器汽化制冷,然后变成饱和蒸汽1,在低压级压缩后变成过热蒸汽2,在中间冷却器冷却并与在中间冷却器汽化的蒸汽混合,变成饱和蒸汽了,作为高压级的吸气经压缩后变成高压级排气4,形成另一个循环,这是实现低温制冷的主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原理
欧阳家百(2021.03.07)
一、两级压缩采用的原因
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决定于冷却剂(或环境)的温度,而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取决于制冷要求。
由于生产的发展,对制冷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很多制冷实际应用中,压缩机要在高压端压力(冷凝压力)对低压端压力(蒸发压力)的比值(即压缩比)很高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T≡C可知,此时若采用单级压缩制冷循环,则压缩终了过热蒸气的温度必然会很高(V一定,P↑→T↑),于是就会产生以下许多问题。
1.压缩机的输气系数λ大大降低,且当压缩比≥20时,λ=0 。
2.压缩机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都大为降低。
3.压缩机的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4.必须采用高着火点的润滑油,因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被高温过热蒸气带出的润滑油增多,增加了分油器的负荷,且降低了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总上所述,当压缩比过高时,采用单级压缩循环,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甚至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生产要求,实际中常采用带有中间冷却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但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的设备投资较单级压缩大的多,且操作也较复杂。
因此,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利的,一般当压缩比≥8时,采用双级压缩较为经济合理。
二、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及常见形式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是指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要经过低压与高压压缩机两次压缩后,才进入冷凝器。
并在两次压缩中间设置中间冷却器。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可以是由两台压缩机组成的双机(其中一台为低压级压缩机,另一台为高压级压缩机)两级系统,也可以是由一台压缩机组成的单机两级系统,其中一个或两个汽缸作为高压缸,其余几个汽缸作为低压缸,其高、低压汽缸数量比一般为1:3或1:2 。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由于节流方式和中间冷却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循环方式,通常分为: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四种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方式。
其中,两次节流是指制冷剂从冷凝器出来要先后经过两个膨胀阀再进入蒸发器,即先由冷凝压力节流到中间压力,再由中间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而一次节流只经过一个膨胀阀,大部分制冷剂从冷凝压力直接节流到蒸发压力,
相比之下,一次节流系统比较简单,且可以利用其较大的压力差实现远距离或高层冷库的供液。
因此实践中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次节流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
至于采用哪一种中间冷却方式,由选用制冷剂的种类来决定。
通常两级压缩氨制冷系统采用中间完全冷却,而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系统,则常采用中间不完全冷却。
1.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循环
这个系统的特点是采用盘管式中间冷却器。
它既有两级节流的减少节流损失效果,又起到对低压级排气完全冷却的作用。
其工作过程是:
在蒸发器中产生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蒸气(状态1),被低压压缩机吸入并压缩成中间压力的过热蒸气(状态2),然后进入同一压力的中间冷却器,在中冷器内被冷却成干饱和蒸气(状态3)。
中压干饱和蒸气又被高压压缩机吸入并压缩到冷凝压力的过热蒸气(状态4),随后进入冷凝器被冷凝成制冷剂液体(状态5)。
然后分成两路,一路经膨胀阀F节流降压后(状态8)进入中间冷却器,大部分液体从另一路进入中间冷却器的盘管内过冷(状态6),但由于存在传热温差,故其在盘管内不可能被冷却到中间温度,而是比中间温度一般高△t=3-5℃。
过冷后的液体再经过主膨胀阀节流降压成低温低压的过冷液(状态7),最后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产生冷效应。
这种循环系统只适用于R717与R22的双级制冷循环系统中。
2.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循环
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循环,主要适用于氟利昂制冷装置,采用回热循环。
如图3-4 所示的SD2——4F——10A型两级压缩氟利昂制冷装置系统图,就是按图3-3 的循环设计的。
这种循环系统的特点是:制冷剂主流先经盘管式中间冷却器过冷,再经回热器进一步冷却;且低压压缩机的吸气有较大的过热度;此外,低压级的排气没有完全冷却到饱和状态。
其工作过程为:从蒸发器出来的蒸汽经回热器后被低压压缩机吸入,压缩到中间压力并与中冷器出来的干饱和蒸汽在管路中进行混合,使从低压机排出的过热蒸汽被冷却后再进入高压压缩机,经压缩到冷凝压力并进入冷凝器,冷凝后的高压制冷剂液体进入了中冷器的蛇形盘管进行再冷却,然后进入回热器与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蒸汽进行热交换,使从中冷器蛇形盘管中出来的过冷液体再一次得到冷却,最后经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
这种循环系统,只适用于R12或R22的双级制冷循环系统中,而决不能用于氨的制冷系统中。
这是因为:虽然高、低压级吸入蒸汽的过热度都比较大,但是因为氟利昂的绝热指数K值比氨要小,故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不高。
3.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循环
这个系统的特点是选用了闪发式中间冷却器。
它起两个作用,其一是相当于两次节流的中间液体分离器,其二是利用一小部分液体的吸热蒸发作用,对低压机的排气进行完全中间冷却。
这种型式的制冷循环系统,只适用于R717或R22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
为了防止从中间冷却器出来的饱和液体在管路中闪发成蒸汽,通常要求中间冷却器与蒸发器之间的距离要近。
综上分析可知,采用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不但降低了高压机的排气温度,改善了压缩机润滑条件,而且由于各级压缩比都较小,压缩机的输汽系数大大提高。
此外,采用双级压缩循环的功耗也比单级压缩循环的功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