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重阳节主题班会——爱在重阳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重阳节主题班会爱在重阳ppt课件
![重阳节主题班会爱在重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c405bdeff9aef8951e06ab.png)
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
你会是未来的 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 啃老族吗? 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
打工者;
是频繁跳槽者,他们跳来跳去最后找不到“理想”工 作,靠父母养活;
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 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离职;
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工
作的年轻人,因怕苦怕累索性待在家中。
编辑课件
11
编辑课件
12
相关链接
2005年3月,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
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
坠楼不幸去世。
今年年初,在山东济南,一周内有三
位空巢老人自杀;福州的一位空巢老人
赏
登
菊
高
插茱萸
编辑课件
5
重
茱 萸
阳 糕
花
重阳习俗
茱
菊 花
萸 果
酒
编辑课件
6
尊敬老人
编辑课件
7
编辑课件
8
知道“Family”这个单词的含义 吗?
• 爸爸 F ather
和 A nd
妈 妈 M other
我I
爱 L ove
你 们Y ou
编辑课件
9
“啃”老一 族
编辑课件
10
“啃老族”主要有以下六类人:
阳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
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
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至今已
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主题班会——重阳节ppt课件
![主题班会——重阳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48e2c959eef8c75ebfb304.png)
民俗——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
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
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
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
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
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
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
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
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
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
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
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
2
完整版课件
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 《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 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 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 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 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 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 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 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 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 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
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
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
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
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
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
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
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
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
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
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
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
2
完整版课件
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 《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 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 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 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 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 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 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 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 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 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主题班会》ppt课件
![《重阳节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8f74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c.png)
组织同学们前往敬老院或社区老年活 动中心,与老人们进行互动交流,为 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05
重阳节在班级中的推广与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与重阳节融合
1 2
挖掘重阳节文化内涵 深入了解重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象征意义, 将其与班级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氛 围。
班级环境布置 利用重阳节的元素和符号,如菊花、茱萸等,布 置班级环境,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03
在班会的手工制作环节中,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
出精美的手工作品,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余光中的《重阳忆旧》
“我记得那年的重阳,菊花开得分外香。 我们登高望远,把酒临风,共赏秋光。” 散文中融入了作者对重阳节的深厚情感 和美好回忆。
学生自创诗词朗诵欣赏
学生自创诗词《重阳感怀》
“秋风送爽又重阳,遍插茱萸喜洋洋。登高望远情切切,遥寄相思到故乡。” 此诗表达了学生对重阳节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重阳节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通过庆祝活动可以传承和弘扬传
统文化。
促进家庭团聚
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 刻,人们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共度 佳节。
推动旅游经济发展
重阳节的庆祝活动通常会吸引大 量游客参与,对于推动旅游经济 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注老年人健康
重阳节也是关注老年人健康的日 子,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表达对老
登高远眺可以开阔视野、放松心情,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03
重阳节与诗词歌赋
古代诗词中的重阳节描绘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主题班会PPT课件
![《重阳节》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c6daa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2.png)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
唐 王 维
九 月 九 忆 山 东 兄 弟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 阳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 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 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至今已 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1)养老,在物质生活上照顾赡养长辈。 (2)敬老,在精神生活上真正敬重长辈。 (3)尊老,用学业上的进步让长辈感到欣慰。 (4)报恩,将孝敬长辈的爱心推及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起源于战 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 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 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 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祝的吉利日子,并且 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 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 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 更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你会是未来的 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 啃老族吗? 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
打工者; 是频繁跳槽者,他们跳来跳去最后找不到“理想”工
作,靠父母养活; 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
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离职; 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①常问好、讲礼貌,让长辈舒心; ②少空谈、多帮忙,让长辈省心; ③求上进、求正道,让长辈放心; ④勤学习、苦钻研,让长辈开心; ⑤遇难了、勤商量,让长辈称心; ⑥遇矛盾、能宽容,让长辈顺心。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
唐 王 维
九 月 九 忆 山 东 兄 弟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 阳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 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 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至今已 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1)养老,在物质生活上照顾赡养长辈。 (2)敬老,在精神生活上真正敬重长辈。 (3)尊老,用学业上的进步让长辈感到欣慰。 (4)报恩,将孝敬长辈的爱心推及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起源于战 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 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 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 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祝的吉利日子,并且 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 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 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 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 更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你会是未来的 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 啃老族吗? 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
打工者; 是频繁跳槽者,他们跳来跳去最后找不到“理想”工
作,靠父母养活; 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
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离职; 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①常问好、讲礼貌,让长辈舒心; ②少空谈、多帮忙,让长辈省心; ③求上进、求正道,让长辈放心; ④勤学习、苦钻研,让长辈开心; ⑤遇难了、勤商量,让长辈称心; ⑥遇矛盾、能宽容,让长辈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