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设计 第五章分解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设计 第四章演示教学
一、组织教学:课前认识、强调课堂纪律。
二、实施教学: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
一、基本概念:
(一)农业经营方式:是指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方式,是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路线的统一
体,它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利用方式、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以及农产品的分配、流通方式等内容。
特点: 消除了农民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所遇到的缺点, 实现了农民的角色转变,
(五)农科工贸一体化经营型
发展阶段:是现代农业经营的“航母级”形态
分类:
1、按照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组织的“农科工贸一体化”生产与经营;
特点:通过涉农的“科、贸、工、农”集团经营、联合经营或协作经营,从而形成竞争比较优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
计划课时
2
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
教学内容:农业产业化经营
目标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类型、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类型
能力目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类型
情感目标:通过对课程的概述,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想
重 点难 点
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类型
(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好处
实行规模化经营,有利于集中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促进农业增产和产品品质的改进。
规模化经营可降低分摊到单位农产品中的成本费用,从而使有限的资本收益最大化。
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生产实现企业化管理,走规范化、标准化、商品化发展道路,降低生产流通费用,获得较高利润。
规模化经营可以增强经营者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2、“一体化”联合经营或集团经营 (1)垂直一体化农业公司:即把农工商置于一个企业的组织之下,组成农工商综合体;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教案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教案第一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概述1.1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意义和目的1.2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3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4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章:农业生产经营计划与管理2.1 农业生产经营计划的意义和目的2.2 农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2.3 农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实施和监控2.4 农业生产经营计划的调整和优化第三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管理3.1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类型和特点3.2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构建和管理3.3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运行和协调3.4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改革和发展第四章:农业生产经营技术与管理4.1 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重要性4.2 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选择和应用4.3 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改进和创新4.4 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第五章:农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与管理5.1 农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的意义和目的5.2 农业生产经营市场调研和分析5.3 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5.4 农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的实施和监控第六章:农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6.1 农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的重要性6.2 农业生产经营财务分析与预测6.3 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决策与管理6.4 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控制与利润最大化第七章:农业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管理7.1 农业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7.2 农业生产经营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7.3 农业生产经营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7.4 农业生产经营人力资源激励与考核第八章:农业生产经营环境保护与管理8.1 农业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的8.2 农业生产经营环境污染与治理8.3 农业生产经营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8.4 农业生产经营环境法规与政策第九章: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9.1 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类型与识别9.2 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评估与控制9.3 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转移与保险9.4 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策略与实施第十章:农业生产经营战略管理10.1 农业生产经营战略管理的重要性10.2 农业生产经营战略分析与制定10.3 农业生产经营战略实施与评估10.4 农业生产经营战略调整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意义和目的(第一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课件——项目五 农业企业的经营决策与计划
主观 因素
确定
客观 因素
经营 方针
2 农业企业经营方针
经营方针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方向性和原则性的行动纲领。
那么影响经营决策的因素有哪些呢?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市场供求 状况和价格水平,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企业自身的经济技术条件、管理水平 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农业企业的 经营决策
目录
summary report
1 农业企业经营决策 2 农业企业经营方针 3 农业企业经营规模 4 农业企业经营决策方法
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掌握农业企业经营方针、规模、方案决策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知识点 1、掌握农业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2、掌握农业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因素。 3、掌握农业企业经营方针与经营规模。 4、掌握经营方案决策的方法
农业经营计划编制原则
农业企业经营计划的编制原则有市场导向原则、弹性原则、统筹安排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 考虑市场需要,按需生产,以销定产。 弹性原则: 要留有余地,具有弹性以适应情况变化。
统筹安排原则: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使个环节之间保持好平衡和衔接。
3 编制农业企业经营计划
编制农业经营计划的流程
线性规划模型是用数学表达式判断最值问题,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4 经营决策的方法
经营方案决策的方法
由于决策者对未来情况的把握程度不同,面对风险程度不同的决策问题,常见的有三 种情况:
一、确定型决策最佳方案的选择。 二、非确定型决策最佳方案的选择。 三、风险型决策最佳方案的选择。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设计 第五章.
第五章: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教学设计课题立体农业计划课时 2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立体农业的含义、立体农业的类型、立体农业的特点、立体农业的模式、目标要求:掌握立体农业的特点立体农业的模式、重点难点重点:立体农业的类型、立体农业的特点难点:立体农业的模式、教学方法、辅助手段1、自学与讲授相结合。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板书设计)一、组织教学:课前认识、强调课堂纪律。
二、实施教学:第一节立体农业一、立体农业的含义立体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以及各种农业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差,运用“空间三维结构”原理,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及前后不同的方位和时段同时或交互安排,组织农业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巧妙地把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结合起来,形成多类型、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以达到多物共栖、多层结构共存和多级物质循环利用,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
二、立体农业的类型(1)狭义的立体农业:仅指立体种植而言,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
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喜光与耐阴、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能固氮的豆科与耗氮的禾本科等,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互补关系,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复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
(2)中义的立体农业: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和物质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能级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3)广义的立体农业: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系统,从资源配置、生产组织、环境维护等多个视觉来组织农业生产,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状态。
三、立体农业的特点立体农业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1)“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设计 第十章
第十章农业经营效益管理第一节《农业中的成本与效益》教学设计课题农业中的成本与效益计划课时 2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教学内容:一、农业经营效益的含义、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关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目标要求:1、理解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关系2、掌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关系2、掌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难点:掌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教学方法、辅助手段1、自学与讲授相结合。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板书设计)一、组织教学:课前认识、强调课堂纪律。
二、实施教学: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中的成本与效益一、农业经营效益的含义农业经营效益主要指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经济效益。
农业经济效益是衡量农业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指标。
它一般是通过农业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农业劳动成果的比较来表明经营效果的盈亏。
农业生产经营实体的经济效益与利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利润指的是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而经济效益指的是企业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例关系。
由此可见,两者不能画等号,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利润才是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是靠增加投入而使利润增加,则经济效益不一定提高。
二、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关系(一)成本的含义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的价值,以及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的货币表现,是农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本可分为总成本与单位产品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标准成本或控制成本)等。
广义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狭义的成本仅指制造成本。
(二)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关系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
首先,成本是效益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投入(成本)就没有产出,也就不存在效益;其次,一般情况下,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成反比,即成本越高经济效益越低;第三,从长远看,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成正比,即成本增加带来的总产值增长率大于成本的增长率,则农业经济效益也会提高;第四,效益是成本的目的,离开了效益,成本的增加就变得毫无意义,也只能是暂时的。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doc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经营与管理总课时量:60课时授课形式:面授讲解为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经济规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的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经营管理的原理,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方法,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组织与管理,农产品营销管理等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按经济规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对规模化生产进行科学管理,获取最佳效益的能力,为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
2.了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3.掌握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4.理解经济合同的条款和经济合同履行的内容。
5.了解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6.了解农产品营销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7.了解农业生产经营成果核算与生产经营活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1.能根据农产品市场变化合理确定经营项目。
2.学会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方法与技能。
3.初步学会合理配置与组合各种农业生产资源的方法。
4.基本掌握农产品推销的方法和技巧。
5.初步具有管理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
6.基本掌握经济合同的签订方法和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程序。
(三)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通用模块第一单元农业经营与管理概述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二单元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教学内容和要求:能力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农业企业设立的程序和股份制企业组建的方法。
第三单元市场经济与农业生产经营教学内容和要求:能力培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方法。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课件资料
三、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的研究内 容
• 生产(经营)什么 • 生产(经营)多少 • 如何生产(经营) • 为谁生产(经营)
四、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的研究方 法
• 系统分析法 • 调查研究法 • 案例分析法 •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当堂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 你认为什么是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和现代企业 管理相比,它应有哪些特殊性?
• 你对本学期《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 方式有何意见和建议?
• 你已经从哪些渠道了解了哪些有关农业及管理 方面的知识?
• 请对照教材目录,写出哪些章节是你已经学过 的内容?哪些章节是你希望能在本学期课程中 学习到的内容?
第二章 农业企业经营战略决策
学习目的
• 了解农业企业经营环境的内容 • 理解农业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 重点掌握专业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的区别
– 农业企业为了及时有效地抓住和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最大 限度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努力实现企业内部条件、经营目标与 外部环境三者的动态平衡,进而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和发展目标, 侧重于围绕协调和处理企业与外部环境关系以及有关企业发展方 向与战略决策等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管理活动。
• “经营”+“管理”构成现代企业管理的全部内涵,也构 成广义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
学习目的:
• 掌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 • 熟悉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本章结构:
• §1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 • §2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 概念
一、农业企业
• 企业的概念
– 企业通常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 济活动,通过商品或劳务交换去满足社会需要 从而取得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 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教案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教案第一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概述1.1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意义1.2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内容1.3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目标1.4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2.1 农业企业的类型与特点2.2 农业企业的组织结构2.3 农业企业的管理职能与方法2.4 农业企业的经营策略第三章:农业生产计划与决策3.1 农业生产计划的意义与作用3.2 农业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3.3 农业生产计划的执行与调整3.4 农业生产决策的方法与技巧第四章:农业生产要素管理4.1 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4.2 资金的管理与筹集4.3 劳动力的管理与培训4.4 农业技术的选择与推广第五章:农业产品营销与管理5.1 农业产品市场分析5.2 农业产品营销策略5.3 农业产品品牌建设与管理5.4 农业产品的储存与运输管理第六章:农业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6.1 农业成本的概念与分类6.2 农业成本核算的方法6.3 农业成本控制与降低策略6.4 农业财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第七章:农业项目管理与评价7.1 农业项目的类型与特点7.2 农业项目管理的流程与方法7.3 农业项目的评价指标与体系7.4 农业项目的风险管理与决策第八章:农业法律法规与政策8.1 农业法律法规体系概述8.2 农业生产经营的法律规定8.3 农业政策对生产经营的影响8.4 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权益与责任第九章: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管理9.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9.2 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与管理9.3 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9.4 农业循环经济与发展模式第十章:农业生产经营案例分析10.1 农业生产经营成功案例分析10.2 农业生产经营失败案例分析10.3 农业生产经营创新案例分析10.4 农业生产经营策略的实践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概述难点解析: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深层含义的理解,及其与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关系。
二、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难点解析:农业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以及经营策略的创新与实施。
农业经济学电子教案(全)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电子教案(全)农业经济学第一章:农业经济学概述1.1 农业经济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3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第二章:农业生产要素2.1 土地资源2.2 劳动力资源2.3 资本与资金2.4 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第三章:农产品市场与价格3.1 农产品市场的类型与组织3.2 农产品价格形成与变动规律3.3 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支持与调控第四章: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4.1 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与特点4.2 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与方法4.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企业第五章: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分析5.1 农业政策的类型与作用5.2 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3 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与评价第六章: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6.1 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6.2 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优化配置6.3 农业环境问题的类型与成因6.4 农业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第七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7.1 农业企业的类型与特点7.2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任务与方法7.3 农业企业成本核算与收益分析7.4 农业企业的发展与创新第八章:农业信贷与农村金融8.1 农业信贷的作用与政策8.2 农村金融体系与金融服务8.3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8.4 农村金融风险与管理第九章:农产品贸易与国际市场9.1 农产品贸易的特点与影响因素9.2 农产品贸易政策与国际贸易规则9.3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与挑战9.4 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合作与发展第十章: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10.1 农业发展战略的类型与选择10.2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政策10.3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10.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政策选择第十一章: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分析11.1 农业产业链的概念与构成11.2 农业产业链的运行机制与优化11.3 农业价值链分析与提升策略11.4 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第十二章: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认证1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与影响因素12.2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检测体系12.3 农产品认证制度与市场准入12.4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策略与措施第十三章:农业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13.1 农业知识产权的类型与保护13.2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13.3 农业技术转移的机制与渠道13.4 农业知识产权政策与技术转移策略第十四章: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政策1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影响因素14.2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与问题14.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政策的选择14.4 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第十五章:农业经济学研究前沿与展望15.1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15.2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15.3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创新15.4 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应用与实践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农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
农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3.1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业概述:农业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2)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状、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政策;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目标和重点;4)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特点、分类和应用;5)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特点、分类和应用;6)农业宏观管理:农业宏观管理的内容、方法和实施;7)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合理配置方法;8)农产品营销管理:农产品营销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巧;9)农业生产经营成果核算和分析:农业生产经营成果核算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2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了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经营组织形式;3)熟悉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程序和方法;4)了解经济合同的条款和经济合同履行的内容;5)了解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与管理;6)掌握农产品营销管理的原理和方法;7)熟悉农业生产经营成果核算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具备根据农产品市场变化合理确定经营项目的能力;9)掌握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方法和技能;10)初步具备合理配置与组合各种农业生产资源的能力;11)掌握农产品推销的方法和技巧;12)初步具备管理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13)了解经济合同的签订方法和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程序;14)具备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1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1.在课堂上,老师首先讲解了农业的含义、发展方向以及现状,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农业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
2.通过实地参观和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学生们能够描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讨论分析发展模式。
3.在教师的多媒体展示下,学生们了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内涵和现实意义,能够阐述其目标、内容、原则,并进行实地参观和调研,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设计 第六章
第六章《农业宏观管理》教学设计课题农业宏观管理及其职能计划课时 2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农业宏观管理的含义、内容、必要性、农业宏观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目标要求:掌握农业宏观管理的必要性、职能重点难点重点:1、农业宏观管理的含义和必要性。
难点:1、农业宏观管理的含义和必要性。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1、自学与讲授相结合。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板书设计)一农业宏观管理及其职能一、农业宏观管理的含义与必要性(一)农业宏观管理的含义1、农业宏观管理的含义农业宏观管理就是以国家为主体,根据社会需要,从长远利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运用计划、法律、行政和各种经济调控手段,对农业经济总体和总量进行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2、农业宏观管理的内容(1)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目标。
(2)为农业提供公共物品。
(3)维护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秩序。
(4)降低农民的市场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5)调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民收入分配。
(6)维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7)保护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私人产权。
(8)调节农产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3、农业宏观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健全农业市场体系,引导农民步入市场经济;支持农业发展,保证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基本平衡;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业宏观管理的必要性1、市场机制的局限性(1)市场的不完全性。
(2)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使市场失灵。
(3)公共物品的存在。
(4)市场机制会生成一些不良的社会后果。
(5)市场机制是一种事后调节,容易造成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本身还无法解决市场秩序的维持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政府通过宏观管理予以干预。
2、农业的产业特性(1)农业生产的分散性。
(2)农业涉及最基本的生活生存资料。
(3)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4)农业的弱质性和波动性。
二、农业宏观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一)、农业宏观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二)、农业宏观管理机构是制定和实施农业法规、农业经济政策的政府职能部门。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案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案教案标题: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农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农业经营与管理能力,提高其对农业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农业经营与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2. 农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农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4. 农业经营与管理的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农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农业经营与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b. 分析农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市场调研、生产计划、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
c. 探讨农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产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
3. 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些典型的农业经营与管理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农业经营与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4. 练习与总结(15分钟)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然后进行总结,强调农业经营与管理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教学资源:1. 教材:农业经营与管理教材2. 案例:相关农业经营与管理案例3. 练习题:与农业经营与管理相关的练习题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练习与作业:评估学生对农业经营与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参观农场或农业企业,了解实际的农业经营与管理实践。
2. 组织学生进行农业经营与管理的模拟实验或项目,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农业经营与管理说课课件(ppt文档)
向乙方偿付违约金( %)外,还应承担乙方在此期间所支付的饲养费。
4、乙方按合同规定交货,甲方无正当理由拒收的,除按拒收部分货款总值的 (5—25%的幅度)向乙方偿付
违约金外,还应承担供方因此而造成的实际损失和费用。
二、乙方的违约责任
1、乙方逾期交货或无正当理由交货少于合同种苗提供数规定的,如甲方仍然需要的,乙方应如数补交,并应向
说教学程序
一、 合同的含义
广义
狭义
说教学程序
合同的特点
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是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合同的主体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其法律 地位平等
说教学程序
通过案例,引出签 订合同的重要性
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 案例中存在哪些问题
应到现场查明原因,双方共同确认缺损数量。以备交货时核对数量。
第六条 收购及价格
乙方应按甲方的技术指导进行养殖,由甲方提供种苗的养殖物应全部交甲方收购,收购价每公斤人 元(大写)。
第七条 交货、结算、运输方式
原则上,乙方交货期定于 年 月 至 日期间。乙方应根据甲方通知日期,将养殖物送到甲方指定的地点(不超
甲方偿付逾期不交或少交部分养殖物总值的 %(由甲、乙方商定)的违约金;如甲方不需要的,乙方应按逾期或
应交部分货款总值的 %(1—20%的幅度)付违约金。
2、乙方交货时间比合同规定提前,经有关部门证明理由由正当的,甲方可考虑同意接收,并按合同规定付款;
乙方无正当理由提前交货的,甲方有权拒收。
3、乙方交售的产品规格、卫生质量标准与合同规定不符时,甲方可以拒收。乙方如经有关部门证明确有正当理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案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案2014年2月24日第一章农业经营与管理概述学习目标:了解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概念与特点;理解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农业经营管理的内容与任务;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农业的概念、地位与特点农业经营管理的内容与任务农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的概念、地位与特点一、农业的概念与分类(一)农业的概念(二)农业的分类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三)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三、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一)农业的基本特征(二)现代你哦个也的基本特征四、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一)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特点(二)农业生产经营的具体特点第二节农业经营管理的内容与任务一、农业经营管理的内容(一)农业经营管理的内涵(二)农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三)农业经营管理的内容二、农业经营管理的任务第三节农业经营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一、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二、农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农业?什么是现代农业?2、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有哪些?4、农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内容与任务是什么?5、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有哪些?第二章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概况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了解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明确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与措施;掌握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与原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教学内容:第一节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一、土地改革时期二、农业合作化时期三、人民公社化时期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五、新世纪、新时期第二节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一、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二、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三、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第三节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一、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意义二、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容与原则三、我国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复习思考题P31第三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与经营方式学习目标:理解产权的含义,了解农业中的产权结构和基本特征;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掌握股份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的条件和程序;了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主要形式及其发展。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案
山东省菏泽市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农业经营与管理教案课程名称:农业经营与管理授课班级:2011级农村经济管理1班授课教师:**学时: 4农业经营与管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经营效益、农业经济效益的含义,理解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关系,掌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2、了解农业经济核算的含义,掌握成本核算和盈利核算的方法、用途。
教学重点:1、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2、成本核算和盈利核算的方法、用途教学难点:成本核算和盈利核算的方法、用途教学内容:学习情景一农业中的成本与效益一、农业经营效益的含义农业经营效益主要指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经济效益。
农业经济效益是衡量农业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指标。
它一般是通过农业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农业劳动成果的比较来表明经营效果的盈亏。
二、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关系(一)成本的含义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的价值,以及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的货币表现,是农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本可分为总成本与单位产品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标准成本或控制成本)等。
广义的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狭义的成本仅指制造成本。
(二)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关系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
首先,成本是效益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投入(成本)就没有产出,也就不存在效益;其次,一般情况下,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成反比,即成本越高经济效益越低;第三,从长远看,农业经济效益与成本成正比,即成本增加带来的总产值增长率大于成本的增长率,则农业经济效益也会提高;第四,效益是成本的目的,离开了效益,成本的增加就变得毫无意义,也只能是暂时的。
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一)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科技。
以投入增加获得产出的较大增加。
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实行规模经营。
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
学习情景二农业经济核算一、农业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在经济核算过程中,用来反映生产经营及其经济效益的各种指标的总和,称为经济核算指标体系。
《农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
《农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农业经营与管理【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制】三年【建议学时】108学时1.前言1.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也是农学专业和土地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经济规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现代农艺技术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背景,体现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理论,反映农业化思想。
以“必需、够用,兼顾发展”为原则,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农业概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宏观管理,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学活动设计以案例说明概念及知识点,理念先进,贴近实际,生动易懂。
重点突出实际的培养,同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相关基本技能。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重点评价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以特别鼓励,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能描述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2)能描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经营组织形式;(3)能描述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程序和方法;(4)能阐述经济合同的条款和经济合同履行的内容;(5)能描述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与管理;(6)能描述农产品营销管理的原理与方法;(7)能描述农业生产经营成果核算与生产经营活动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2能力目标(1)能根据农产品市场变化合理确定经营项目;(2)学会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方法与技能;(3)初步学会合理配置与组合各种农业生产资源的方法;(4)基本能农产品推销的方法和技巧;(5)初步具有管理规模化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6)基本能经济合同的签订方法和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程序。
《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第八章农业经济合同订立、更改和停止第一节《农业经济合同的含义及内容》教课方案课题农业经济合同的含义及内容计划课时2教课内容:合同的含义和特色,农业经济合同的含义农业经济合同的内容、目标要求:教课内容1、理解合同的观点及特色。
与目标要2 、掌握农业经济合同的观点、形式及内容。
求3、认识农业经济合同订立的原则、程序和无效的条件重点重点:合同的观点及特色难点难点:;农业经济合同的观点、形式及内容。
教课方 1 、自学与解说相联合。
法、协助 2 、理论与实质相联合。
手段 3 、解说重点内容。
一、组织教课:课前认识、重申讲堂纪律。
二、实行教课:三、教课内容:L第一节农业经济合同的含义及内容教课一、合同的含义和特色进度(含(一)合同的含义讲堂教课合同又称契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合同是指两个以上民事主体之间建立、内容、师更改、停止民事权益义务关系的协议,包含债权合同、物权合同、身份合相同。
狭义生互动、的合同仅指债权合同,即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之间建立、更改、停止债权债务关系的板书设协议。
计)(二)合同的特色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是两个以受骗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3、合同以建立、更改、停止民事权益义务关系为目的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4、合同的主体是公民、法人、其余组织,其法律地位相同二、农业经济合同的含义农业经济合同是指相同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余经济组织及个体工商户、乡村承包经营户之间,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必定经济目的,明确互相权益义务关系而签署的一种拥有法律效劳的契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狭义的立体农业:仅指立体种植而言,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
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喜光与耐阴、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能固氮的豆科与耗氮的禾本科等,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互补关系,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 混种、复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
三、立体农业的特点
立体农业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1) “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
(2) “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3) “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
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稳定并能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该系统要求能耗最低,一切副产物都将通过再循环,通常使用固氮植物、农家肥、腐殖质肥料、实行作物轮作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生态农业通过多种经营方式,使农业生态系统变得更加稳定,并保证产生最大生物量。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生态农业建设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主要有:
4.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三、生态农业的模式
现将我国的十大模式简介如下: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
3.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4.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
5.生态种植模式
6.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
7.生态渔业模式
8.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9.设施生态农业模式
10.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2)中义的立体农业: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 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和物质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能级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3)广义的立体农业: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系统,从资源配置、生产组织、环境维护等多个视觉来组织农业生产,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状态。
(4) “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对环境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融合。
四、立体农业的模式
构成立体农业的基本单元是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食物链结构和技术结构。不同的立体农业模式,实质上就是上述各要素的合理配置。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差距较大,因而立体农业的模式也是丰富多彩的,较著名的有: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稻田立体农业模式、蔗田立体农业模式、旱地立体农业模式、果园立体农业模式、菜园立体农业模式、林木立体农业模式,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生态农业模式,举例如下:
1.江南低湿地区“桑基鱼塘”模式
“桑基鱼塘”将种桑、养蚕、养猪和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成功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第五章: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教学设计
课题
立体农业
计划课时
2
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
教学内容:立体农业的含义、立体农业的类型、立体农业的特点、立体农业的模式、
目标要求:掌握立体农业的特点立体农业的模式、
重点难点
重点:立体农业的类型、立体农业的特点
难点:立体农业的模式、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1、自学与讲授相结合。
六、测评
随机抽查2—3名学生了解掌握情况。
七、小结
1.重难点确定
2.布置作业
作业、思考题、实践:
1、说明立体农业的类型、立体农业的特点
2、说明立体农业的模式有那些
第五章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第二节《生态农业》教学设计
课题
生态农业
计划课时
2
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
教学内容:生态农业的含义、基本原理和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
1.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通俗地说就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有的空间、位置。每一种生物在多维的生态空间中都有其适宜的生态位,而每一种环境因素都给生物提供了现实的生态位。
2.食物链原理 依据生态学原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的食物链,既是一条能量转化链和物质传递链,也是一条价值增值链。
3.整体效应原理 根据系统论原理,整体的作用和效应大于个体功能之和。农业是由农业生物、环境资源及社会经济要素构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4.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 生态系统作为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体,既要求生物要适应其生存环境,又同时伴有生物对生存环境的改造作用,这就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
此外,还有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生物种群相生互克原理、限制因子原理,等等。
(二)生态农业技术
1.立体种养技术
2.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3.庭院经济开发利用技术
目标要求:Leabharlann 握、基本原理和技术、生态农业技术重点难点
重点:基本原理和技术、生态农业技术
难点: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板书设计)
一、组织教学:课前认识、强调课堂纪律。
二、实施教学:
第二节生态农业
一、生态农业的含义
所谓生态农业,是人们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人、生物与环境间及生物与生物间在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物质循环与再生、相生互克、共生互补、协同发展等原理,结合本地资源特点,所建立起的“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板书设计)
一、组织教学:课前认识、强调课堂纪律。
二、实施教学:
第一节 立体农业
一、立体农业的含义
立体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以及各种农业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 时间和空间差,运用“空间三维结构”原理,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及前后不同的方位和时段同时或交互安排,组织农业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巧妙地把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结合起来,形成多类型、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以达到多物共栖、多层结构共存和多级物质循环利用,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