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汇总55页PPT
《中药资源学》第二讲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可编辑)
《中药资源学》第二讲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可编辑)《中药资源学》第二讲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 2各区域特征及其中药资源 21 东北寒温带温带区域冬季寒冷漫长降水较少夏季温暖湿润而短促雨量集中年日照时数2300,2900年均气温10,,14?全年?10 ?积温3500,1400 ?最冷月平均气温,15,,29 ?最热月平均气温都在20 ?以上无霜期170,100天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800,400mm 从地形条件可将该区分为大兴安岭山地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松辽平原三个部分大兴安岭山地气候严寒冬季异常寒冷而漫长年平均气温0 ?以下全年无夏季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土壤主要为酸性的棕色针叶林土主要的药用植物有龙胆升麻黄芩满山红等栽培种类有白芍党参桔梗平贝母等药用动物主要有黑熊马鹿原麝棕熊等药用矿物有龙骨龙齿麦饭石大青盐芒硝花蕊石等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海拔多在1000M以下气候具有湿润型温带季风特征冬季气温低寒冷期长年降水量较高是东北地区最湿润的地区土壤主要为暗棕壤药用植物有人参黄檗刺五加五味子北细辛关苍术龙胆北马兜铃辽藁本等其中栽培的有人参北细辛龙胆蒙古黄芪平贝母等药用动物有马鹿梅花鹿黑熊蛤士蟆等松辽平原地势低平海拔一般在120,250M 之间年降水量400,700mm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多雨属于半湿润地区土壤以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药用植物主要有防风北柴胡甘草桔梗麻黄龙胆知母远志北苍术等药用动物有蟾蜍蝎梅花鹿等 22华北暖温带区域该区域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酷热冬季寒冷雨热同季东部丘陵山地的土壤为微酸性棕壤中部丘陵山地为褐色土黄土高原为黑垆土黄淮海平原地区为潮土盐渍土和水稻土根据地形条件该区域可分为黄淮海辽平原及渤海和黄海黄土高原两个部分黄淮海辽平原及渤海和黄海位居我国暖温带东部年降水量550,900mm辽东半岛可达1200mm 地带性土壤为棕壤和褐土平原地区分布有潮土盐碱土和砂礓黑土黄淮海辽平原药用植物种类丰富有黄芪黄芩柴胡丹参知母远志菊花紫菀地黄山药牛膝沙参白术槐米白芍刺蒺藜金银花瓜蒌酸枣藁本地榆升麻仙鹤草山楂连翘山茱萸等动物药以阿胶牛黄为著名此外还盛产全蝎蟾酥蜈蚣桑螵蛸五灵脂刺猬皮等矿务药有代赭石滑石硫磺浮石金礞石石膏芒硝等渤海黄海分布的植物药以海藻昆布为主动物药有石决明牡蛎海螵蛸海狗肾海马海龙等黄土高原位于华北区西部东起太行山南至秦岭北坡西接河西走廊北达鄂尔多斯高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区地带性土壤有棕壤褐土黑垆土药用植物有黄芩麻黄甘草秦艽黄芩赤芍远志党参小茴香黄柏酸枣仁柴胡枸杞银柴胡锁阳款冬花连翘大黄沙棘羌活郁李仁丹参等动物药有五灵脂鹿茸麝香等矿物药有石膏滑石硫磺白矾龙骨等 23华中亚热带区域本区大约介于秦岭,淮河与南岭之间西起巫山,雪峰山一线东及东南沿海跨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两个气候带年平均气温在14,21??10 ?的积温为4500,7000 ?年降水量800,2000mm 本区主要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从地形条件可将该区划分为江淮丘陵山地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和湖泊钱塘江长江下游山地平原江南低山丘陵四个部分江淮丘陵山地江淮丘陵山地在熊耳山伏牛山分水岭与淮河以南武当山荆山以东洪泽湖宝应湖高邮湖以西荆山大洪山大别山及淮阳诸山系南麓以北属于北亚热带同时也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特征年降水量850,1200mm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药用植物有山茱萸辛夷麦冬明党参茅苍术滁菊花丹参霍山石斛茯苓天麻龙胆草卫矛蔓荆子黄精等动物药有蜈蚣全蝎蟾酥龟甲灵猫香等矿物药有琥珀石膏明矾等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和湖泊位于华中亚热带区域中部在荆山大洪山大别山以及淮阳山系以南洞庭湖鄱阳湖南侧丘陵山地以北宜昌常德以东南京以西年降水量1200,1600mm土壤主要为灰潮土分布的药用植物有凤丹皮明党参太子参丹参夏枯草芡实薏苡仁艾叶射干白芥香附苍术益母草半支莲瞿麦地肤子蒲黄枳壳莲子茵陈栀子白术香薷吴茱萸芦根等动物药以龟甲鳖甲蜈蚣水蛭等为道地药材矿物药有秋石明矾雄黄轻粉红粉等钱塘江长江下游山地平原位于洪泽湖鄱阳湖以东东与东海相邻苏北灌溉总渠以南怀玉山仙霞岭括苍山以北年降水量1000,1600mm平原地区以水稻土为主沿江沿湖为灰潮土主产的植物药有蒲黄芡实泽泻瓜蒌茅苍术太子参前胡厚朴天花粉板蓝根等江苏南部和浙江东部的长江三角洲与浙东平原有久享盛名的杭十八或笕桥十八味即乌元参杭白芷笕生地杭麦冬杭荆芥薄荷千金子决明子冬瓜子冬瓜皮桑叶桑白皮火麻仁丝瓜络莱菔子白芥子浙江中部浙东丘陵山地及金衢盆地是浙八味主产区即著名的延胡索白术菊花玄参白芍浙贝母麦冬温郁金安徽的八大皖药滁菊贡菊亳菊亳芍茯苓凤丹皮宣木瓜霍山石斛主要的动物药为土鳖虫乌梢蛇僵虫等江南低山丘陵位于洞庭湖鄱阳湖平原和怀玉山仙霞岭括苍山以南北回归线与戴云山以北武陵山,雪峰山以东东海以西丘陵山地占总面积75,以上年降水量1400,1800mm土壤以红壤为主植物药有三建建泽泻建厚朴建莲子栀子白术枳壳陈皮玄参玉竹木瓜零陵香乌梅荆芥薄荷香附使君子白芍浙桐皮土茯苓鸡血藤狗脊葛根姜黄罗汉果绞股蓝等动物药有穿山甲蕲蛇金钱白花蛇为名产 24华南亚热带热带区域本区域北以南岭,武夷山为界西与云贵高原相接以山地丘陵为主间有盆地谷地和平原是我国道地药材广药的产区本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跨北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南缘三个气候带高温多雨冬暖夏长干湿季节分明水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一般为1200,2000mm地带性土壤由南到北以砖红壤赤红壤为主该区域进一步划分为台湾岭南沿海及东海南海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滇南山间谷地四个部分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0mm 左右主产的植物药有樟脑粉葛通草槟榔大风子胡椒苏木石斛香茅檀香儿茶沉香益智高良姜金线莲等动物药有穿山甲等岭南沿海东海及南海北界为南岭武陵山西与西山原相连属南亚热带向热带过渡地带年降水量1700,2000mm土壤以砖红壤为主岭南沿海是广药的集中产地有广藿香广陈皮广防己巴戟天砂仁姜黄莪术肉桂广豆根化橘红鸡血藤山奈金果榄草果安息香槟榔血竭天南星木鳖子鸡骨草巴豆海风藤穿心莲青黛等动物药有蛤蚧金钱白花蛇穿山甲地龙等矿物药有赭石信石紫石英朱砂芒硝等东海海区盛产植物药紫菜昆布海藻等动物药有文蛤牡蛎海参石决明珍珠海螵蛸等南海海区动物药有广西合浦珍珠白贝齿紫贝齿玳瑁海浮石珊瑚海龟海马文蛤牡蛎等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包括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地处热带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土壤类型山地为红壤平原为冲积土沿海海滨为盐渍土南海诸岛为磷灰质黑色土药用植物有巴戟天蔓荆子高良姜益智降香阳春砂仁海南萝芙木海南粗榧大血藤槟榔相思豆美登木桃金娘胡椒两面针沉香等动物药有牛黄燕窝鹿鞭等矿物药主要有硫磺海浮石蛇含石寒水石花蕊石滑石石膏禹粮石钟乳石自然铜等滇南山间谷地地处亚热带南缘是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其谷地属北热带气候气候夏热多雨冬暖干旱年降水量1200,1800mm土壤类型有砖红壤山地黄壤等药用植物主要有儿茶肉桂砂仁草果龙血树木蝴蝶诃子番泻叶千年健千张纸相思子马钱子云木香丁香巴豆等动物药有熊胆蟒蛇银环蛇灵猫香等矿物药主要有石膏琥珀花蕊石雄黄朱砂等 25西南亚热带区域该区域北以秦岭,陇南山地为界南至桂北山地丘陵东与鄂西湘西山地相接西止于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南麓包括贵州全部云南大部四川大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本区跨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两个气候带属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4,21?之间?10 ?年积温4500,7500 ?平均年降水量800,1200mm地带性土壤为黄壤红壤和黄棕壤根据地形该区域可划分为秦巴山地汉中盆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川黔湘鄂山原山地滇黔桂山原丘陵横断山东喜马拉雅山南麓六个部分秦巴山地汉中盆地温暖湿润雨热同季中药资源丰富药用植物有党参黄连太白贝母独叶草黄精山茱萸黄芪藁本茯苓贝母花椒木贼柴胡秦艽细辛大黄地黄等很多植物药以七命名如桃儿七红毛七类叶牡丹八角七八角莲凤尾七小丛红景天等动物药有麝香熊胆五灵脂等矿物药有石膏朱砂寒水石等四川盆地北为秦巴山地南接云贵高原东为滇黔桂山原丘陵西为川青藏高山峡谷本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分布的植物药有川芎附子泽泻郁金麦冬白芍白芷川明参枳壳荆芥川楝子川黄柏厚朴川木通续断石斛天冬等动物药有五灵脂珍珠乌梢蛇水牛角蚕沙僵蚕等矿物药有花蕊石石燕赭石芒硝寒水石等云贵高原是青藏高原向贵州高原山地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亚热带,热带高原型湿润气候区土壤以红壤为主药用植物有黄连龙胆重楼当归茯苓狗脊天麻半夏云木香珠子参等动物药有麝香穿山甲鹿茸等矿物药有朱砂滑石雄黄琥珀等川黔湘鄂山原山地东湖北宜昌枝江湖南石门桃源西贵州普定习水重庆南川南湖南新宁通道贵州从江北重庆城口巫山湖北神农架林区南麓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400,1800mm 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植物药有杜仲厚朴吴茱萸五倍子山苍子矮地茶落新妇淫羊藿白及金果榄竹节参等动物药有麝香熊胆穿山甲乌梢蛇蕲蛇牛黄等矿物药有朱砂水银雄黄石膏等滇黔桂山原丘陵是我国最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因地形复杂立体气候特点显著土壤主要为红壤黄壤及石灰土分布的药用植物有三七罗汉果八角石斛半夏两面针木蝴蝶艾纳香肉桂天花粉杜仲厚朴吴茱萸莪术姜黄广金钱草使君子等动物药以穿山甲蛤蚧麝香乌梢蛇为名产也出产牛黄鳖甲五灵脂水蛭等矿物药主要有朱砂炉甘石雄黄石膏钟乳石水银无名异芒硝等横断山东喜马拉雅山南麓本区横跨喜马拉雅山东南缘横断山脉中南段及滇西高原西部属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温带气候区垂直气候变化很大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暗棕壤等盛产许多名贵药材如冬虫夏草重楼丽江山慈菇岩白菜雪莲胡黄连雪上一枝蒿雪茶等动物药有麝香牛黄水獭肝斑蝥灵猫香等矿物药有硼砂滑石硫磺云母龙骨朱砂等 26西北干旱区域本区东起鄂尔多斯高原中部西与俄罗斯阿富汗相邻南达昆仑山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为界包括河北山西陕西的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北部内蒙古大部宁夏和新疆沙漠和戈壁面积大分布广本区地处中温带至暖温带并自东向西降水量迅速减少而干燥度逐渐增大由半干旱区过渡到干旱区本区土壤类型很多有灰棕漠土棕钙土风沙土草甸沼泽土盐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山地黑钙土等根据地形条件进一步划分为内蒙古高原阴山山地及坝上高原祁连山地阿拉善西鄂尔多斯高原及柴达木塔里木盆地阿尔泰天山山地及准噶尔盆地五个部分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阿拉善荒漠草原蒙古国阴山山地所包围的范围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200,500mm地带性土壤为黑钙土本区东部为草原与山地分布的植物药有知母赤芍远志苦杏仁黄芪银柴胡黄芩苍术防风白鲜皮草乌狼毒漏芦金莲花薤白白头翁升麻五味子等西部为半荒漠荒漠及沙地常见药用植物有麻黄甘草苍术远志郁李仁锁阳发菜等动物药有牛黄鹿茸刺猬皮夜明砂望月砂等矿物药以龙骨芒硝大青盐石膏为主阴山山地及坝上高原本区位于内蒙古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季风气候区向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过渡地带年降水量200,400mm 药用植物有甘草麻黄黄芪黄芩防风柴胡赤芍玉竹黄精藁本知母白头翁苦参狼毒百里香山楂百合等动物药有鹿茸牛黄狗肾鸡内金全蝎蛇蜕等矿物药以石膏龙骨为主祁连山地位于甘肃西部和青海北部黄土高原以西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以东河西走廊以南青藏高原以北的范围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秋凉爽土壤类型多样药用植物有秦艽大黄羌活柴胡独活川芎红景天贝母甘草麻黄雪莲等动物药有牛黄鹿茸熊胆麝香等矿物药有石膏芒硝龙齿等阿拉善西鄂尔多斯高原及柴达木塔里木盆地东起鄂尔多斯高原中部西邻帕米尔高原北界为天山山地脊线南界为黄土高原祁连山麓一线本地区东部为干旱中温带中西部为干旱暖温带南部为高原温带年降水量一般在200mm以下土壤类型繁多药用植物主要有甘草麻黄银柴胡苦豆子马蔺子马勃黄芩远志知母枸杞子蒺藜北五加皮肉苁蓉锁阳柽柳软紫草阿魏罗布麻等动物药有刺猬皮望月砂牛黄等矿物药有大青盐云母石玛瑙蛇含石密陀僧玄精石阳起石胆矾磁石光明盐等阿尔泰天山山地及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北疆境内东北西三面分别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接壤南以天山山脉为界属于典型的干旱中温带荒漠气候土壤类型有灰棕漠土棕钙土灰漠土绿洲土草甸土栗钙土黑钙土等药用植物有阿尔泰灵芝伊贝母岩白菜阿里红侧柏天仙子准噶尔乌头阿尔泰金莲花多裂阿魏准噶尔郁金香马蹄橐吾红花雪荷花巴旦杏等动物药以马鹿为主鹿茸鹿角为传统道地药材另外还有驴皮羚羊角龟板等 27 青藏高原区域北起昆仑山祁连山南到喜马拉雅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横断山脉该区域可划分为川西藏东分割高原东部高原藏北高原阿里高原藏南谷地与喜马拉雅山地五个部分该区域的植物药有1000多种常用的有400多种如藏红花雪莲冬虫夏草贝母胡黄连天麻灵芝鸡血藤山莨菪大戟大黄红景天羌活当归甘草沙棘鬼臼甘松藏黄连雪上一枝蒿雷丸等动物药主要有麝香鹿茸等矿物药有石膏云母芒硝等 3中药区划 31中药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32中药区划的原则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是中药区划的两大主要依据 ?依据自然因素区划 ?气候条件相似性原则 ?地形地貌一致性原则 ?地带性土壤类型相同的原则 ?依据社会经济因素区划 ?生产力水平一致性原则 ?中药生产特点相对一致性原则 ?中药生产发展方向相对一致性原则 ?与农业区划相协调的原则 ?不同等级的中药区划相互衔接的原则 ?行政区划单元保持完整性的原则 ?依据中药资源类别区划 33我国中药区划目前我国中药区划采取二级分区制一级区主要反映各中药资源区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和中药资源开发与中药生产的地域差异二级区主要反映中药资源优势种类及其组合特征和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的不同全国共划分为9个一级区28个二级区分区的命名采用三段组合法一级区以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生产方向来命名二级区以地理位置,地貌类型,优势中药资源名称来命名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华南南亚热带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海洋中药资源区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重点要做好的工作建立规范化道地药材生产基地进一步搞好人参平贝母细辛的野生变家种的工作鹿林蛙熊等人工饲养的工作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以发展传统的家种道地药材为主加强规范化生产具体而言建立地黄黄芩柴胡远志菊花白芍金银花党参大黄等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不断提高传统种植药材的质量同时对西部生态环境实行保护保护野生党参大黄麝的资源适度开发利用连翘酸枣仁沙棘全蝎等野生药材资源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具有众多独具特色的道地药材如浙八味苏薄荷茅苍术凤丹皮宣木瓜霍山石斛滁菊三建建泽泻建莲子建厚朴清江枳壳宜春香薷丰城鸡血藤湘莲平江白术湘玉竹鄂北蜈蚣桐柏桔梗等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对传统道地药材浙贝母菊花山茱萸白芍牡丹皮枳壳茯苓薄荷苍术等品种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中药资源极为丰富道地药材品质优良名优药材有四川麝香冬虫夏草川贝川芎黄连贵州天麻杜仲云南三七甘肃岷当归红芪等重点工作在四川盆地汉中盆地发展川芎黄连郁金附子麦冬白芷枳壳等为主的家种道地药材生产在秦巴山区重点发展当归黄连以及木本药材的生产在川鄂湘黔山原山地发展杜仲吴茱萸茯苓木香生产在滇黔桂山地丘陵重点发展三七石斛的生产云贵高原区重点发展黄连木香茯苓等云药的生产开发利用民族药资源华南南亚热带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热带品质独具特色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是著名的四大南药雷州半岛的高良姜化州橘红新会陈皮德庆何首乌广西防城肉桂台湾樟脑等皆为有名的道地药材重点工作在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闽南等地建立以砂仁槟榔益智巴戟天为主的南药规范化生产基地在广东南部建立以丁香白豆蔻檀香沉香牛黄海马的开发试验基地巩固广藿香化橘红高良姜何首乌等道地药材传统产区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保护野生资源及其环境开发利用与抚育管理有机结合规范化发展家种家养药材培育大宗中药材重点工作建立甘草防风龙胆黄芩等品质的规范化生产基地保护和利用好现有野生资源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重点工作建立甘草麻黄肉苁蓉紫草等大宗地产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基地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重点工作建立珍稀濒危药用动物自然保护区对麝鹿雪豹等禁止乱捕滥杀开展野生药用动植物的引种驯化对川贝母冬虫夏草珠子参进行人工栽培海洋中药资源区重点工作开展海马鲍鱼牡蛎昆布等人工养殖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外海药用资源第二讲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 1我国自然区域的划分根据气候差异我国可分为7个自然区域东北寒温带温带区域华北暖温带区域华中亚热带区域华南亚热带热带区域西南亚热带区域西北干旱区域青藏高原区域。
第三章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区划课件
2021/7/26
16
1. 各地生产经营的中药材种类
中药资源显著的地域性决定了我国各 地生产、收购的药材种类不同,各地用药 习惯不同,所经营的中药材种类和数量亦 不同。全国各地生产、收购的中药材种类 各具特色,构成了中药材区域化的模式。
我国各地中药材生产和流通情况?各 省市主要流通品种。
2021/7/26
据统计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含种 下分类单位)(表3.1),药用植物占全部种类的 87%,药用动物占12%,药用矿物不足1%。
2021/7/26
3
表3.1 中药资源分类统计
类别 药用植物 药用动物 药用矿物
科数 383 395 —
属数 2309 862
—
种数 11146 1581
80
2021/7/26
浙江
浙贝母 延胡索 白芍 白术 玄参 麦冬 菊花 白芷 厚朴 僵蚕 丝瓜络 乌梢蛇 郁金 百合 乌梅 山茱萸 夏枯草 乌 药(浙八味)
查阅代表药材及产地县(乡)
2021/7/26
24
山 金银花 北沙参 全蝎 瓜蒌 酸枣仁 远志 蟾酥 东 黄芩 山楂 阿胶 茵陈 香附 牡丹皮 芍药 牡蛎
(东药 、泰山四大名药)
北药传统产区(含内蒙部分),查阅
代表药材及产地县(乡)
2021/7/26
22
内蒙古 甘草 麻黄 赤芍 黄芩 银柴胡 防风 锁阳 苦参 杏仁 肉苁蓉 地榆 升 麻 木贼 郁李仁
辽宁 人参 细辛 鹿茸 五味子 藁本 黄柏 党参 升麻 柴胡 苍术 山楂 薏苡 远志 酸枣仁
吉林 人参 鹿茸 五味子 桔梗 蛤蟆油 党参 黄芩 地榆 紫花地丁 知母 黄 精 玉竹 白薇 穿山龙
17
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以耐寒、耐旱、耐 盐碱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居多,果实类药材次之。
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
土壤因素
不同海拔地区的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品质有显著影响。
海拔
坡度
地貌类型
坡度大小影响土壤侵蚀程度、水分和养分的流失,进而影响中药资源的生长和品质。
如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类型的地貌对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品质也有一定影响。
分布规律
西北区中药资源分布与区划
青藏区中药资源分布与区划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分布规律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缺氧,日照强烈。
气候特点
以耐高寒缺氧的植物为主,如藏红花、红景天、冬虫夏草等。同时,该地区也有一些特色动物药材,如藏羚羊角等。
中药资源种类
05
中药资源分布与区划的影响因素
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中药有效成分的积累,如热带地区中药资源生长快,但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低。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山区,以及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平原地区。
气候特点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温差大。
东北区中药资源分布与区划
中药资源种类
以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植物为主,如黄芩、柴胡、远志等。同时,该地区也有一些特色动物药材,如阿胶(驴皮制成)。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等山区以及黄淮海平原地区。
二级区
在一级区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资源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地域分异规律,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个亚区。
三级区
在二级区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资源的种类组成、数量质量状况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因素,划分出若干个小区。
区划的等级系统
04
中国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
第三章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区划
说
第三章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区
划
根据我国综合自然条件的重大差异,《中国自 然区划》将我国的自然区域概分为东部季风区域、 西北干旱区域和青藏高寒区域。“区域”是我国综 合自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征分区的广域概念。我国三个十分广阔的 自然区域是我国自然条件不均衡性的综合表现,简 而言之,东部湿润,西北干旱,青藏高寒。
本区中药资源的特点是种类丰富,地道品 种和珍贵、稀有种类多,蕴藏量和产量大。地 道药材习称“关药”,代表性药用种有人参、 黄柏、五味子、细辛、黄芪、刺五加、桔梗、 党参、鹿茸和蛤士蟆等。
?本区中药资源概况及特点特点。 第三章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区 划
根据东北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可将该区 域进一步划分为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东北东 部山地和东北中部平原三部分。
?东北区包括哪些亚区(部分),地图上大体位置 ?各亚区著名药材及产地。药材名、原植物、产地
第三章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区 划
(二)华北暖温带区 本区西邻青藏高原,东濒黄海、渤海,北面
一、东部季风区域 东部季风区域的最南点为南海南沙群岛南缘
的曾母暗沙(北纬3度58分),最北点黑龙江省 北部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主航道(北纬53度31分10 秒),位于年降水量400mm线以东,南北跨纬度 近50度,直线距离5500公里,是纬度跨度最大的 区域。季风特别活跃,夏季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形成雨热同季,为中药资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 利条件。植被的纬度地带性相当明显,依次为东 北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混交林、华北温带针 阔叶混交林、华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西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华南热带季雨林及 雨林。中药资源的分布与上述的生物分布规律是 基本一致,又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五个区。
第三章我国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区 划
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汇总
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海拔多在 1000M以下。 气候具有湿润型温带季风特征,冬季气温低, 寒冷期长,年降水量较高,是东北地区最湿 润的地区。土壤主要为暗棕壤。 药用植物有人参、黄檗、刺五加、五味子、 北细辛、关苍术、龙胆、北马兜铃、辽藁本 等。其中栽培的有人参、北细辛、龙胆、蒙 古黄芪、平贝母等。 药用动物有马鹿、梅花鹿、黑熊、蛤士蟆等。
江淮丘陵山地
江淮丘陵山地在熊耳山、伏牛山分水岭与淮河以南, 武当山、荆山以东,洪泽湖、宝应湖、高邮湖以西, 荆山、大洪山、大别山及淮阳诸山系南麓以北,属于 北亚热带,同时也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特 征。年降水量850~1200mm,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 药用植物有:山茱萸、辛夷、麦冬、明党参、茅苍术、 滁菊花、丹参、霍山石斛、茯苓、天麻、龙胆草、卫 矛、蔓荆子、黄精等。 动物药有蜈蚣、全蝎、蟾酥、龟甲、灵猫香等。 矿物药有琥珀、石膏、明矾等。
东海海区盛产植物药紫菜、昆布、海藻等。 动物药有文蛤、牡蛎、海参、石决明、珍珠、 海螵蛸等。 南海海区动物药有广西合浦珍珠、白贝齿、 紫贝齿、玳瑁、海浮石、珊瑚、海龟、海马、 文蛤、牡蛎等。
海南岛和南海诸岛
包括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东沙、西沙、中沙、南 沙四大群岛。地处热带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区, 日照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土壤类型,山地为红壤,平原为冲积土,沿海海滨 为盐渍土,南海诸岛为磷灰质黑色土。 药用植物有巴戟天、蔓荆子、高良姜、益智、降香、 阳春砂仁、海南萝芙木、海南粗榧、大血藤、槟榔、 相思豆、美登木、桃金娘、胡椒、两面针、沉香等。 动物药有牛黄、燕窝、鹿鞭等。 矿物药主要有硫磺、海浮石、蛇含石、寒水石、花 蕊石、滑石、石膏、禹粮石、钟乳石、自然铜等。
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
五、不同等级的中药区划相衔接
由于中药生产的地域范围不同,中药区划则有 等级之分。按行政区域范围大小,中药区划分为全 国中药区划、省(区)级中药区划、地(市,盟)级中药 区划和县(旗)级中药区划。下级区划是上级区划的基 础,上级区划是下级区划的指导。不同级别的区划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互结合,互相衔接,构成 完整的体系。
第二页,共88页
(二)深入开展适宜区的分析研究,为变野 生资源为家种、家养提供科学依据
一般说来,凡是接近某个品种最适宜生存条件 的地方,该种资源就比较常见,对生态环境的局 部特性反应不突出。随着适宜生存条件的改变, 该药材的分布便逐渐稀少,而且对生境局部条件 的选择变得更刻苛。对不同地区代表品种分布适 宜区的分析研究,不仅为划分中药区提供依据, 也为合理的引种新品种和变野生药材为家种、家 养,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予科学地指导,防止和纠 正在分布区外或不适宜的生境范围内盲目种植。
第十五页,共88页
秦岭、淮河以南为华东、西南中药区。 华东区海拔一般 在2000米以下,多为平原丘陵地貌,药材生产以家 种为主,水生,湿生的药用植物繁多,喜水喜湿的 药用动物种类也很丰富。浙贝母、杭白芍、杭麦冬、 温郁金、杭菊花等着名的“浙八味”,安徽贝母、 祁术、滁菊、徽菊、宣木瓜、茯苓、建泽泻、湘玉 竹、抚芎、茅苍术、苏百合、苏薄荷以及龟甲、鳖 甲、蜈蚣、蕲蛇、蟾酥、珍珠母等地道药材在全国 均占重要地位。 西南区海拔在2000米以上,多高山深
第十一页,共88页
六、保持一定的行政区划单元的完整性
在确定中药区划分区边界时,应尽量保持一 定行政区界的完整。这样做便于从基层单位取得 经济统计资料以便研究分析,也有利于对中药区 划所提出的发展方向、途径和措施的组织实施。 不同等级的中药区划,所要保持的行政区界应有 所不同。县级区划到村,省级区划到乡,而全国 中药区划将保持县(旗、州、区)级行政区划的完 整性。
第三章 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
青藏高原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是大陆 地形格局中最高一组阶梯面。由于地势高亢, 气候寒冷,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它具有独特的 高寒气候特点。青藏中药区 青藏中药区以野生资源开发为 青藏中药区 主,其中藏药占相当比重。著名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 雪莲花、大黄、甘松、藏茵陈、绿绒蒿、 雪莲花、大黄、甘松、藏茵陈、绿绒蒿、角蒿 等,均系该区主产,为其它中药区所少见。
西北中药区以阿拉善、西鄂尔多斯高原东缘与 西北中药区 内蒙古中药区为界。该区除新疆东南部塔里木、 吐鲁番、哈密等盆地和甘肃西北部属暖温带干 早区外,其余均为中温带干旱区,干旱为该区 最主要的气候特点。该区为我国耐干旱药材如 甘草、麻黄、枸杞子、肉苁蓉、锁阳等集中产 甘草、 麻黄、 枸杞子、 肉苁蓉、 锁阳 区;阿尔泰、天山山地的伊贝母、红花、阿魏、 雪荷花、马鹿茸很有地方特色,而且多数是维 药中的常用药。
分区命名如下: Ⅰ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 Ⅰ1大兴安岭山地赤芍、防风、满山红、熊胆区* Ⅰ2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人参、黄柏、五味子* Ⅱ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华北暖温带家生、 Ⅱ1 黄淮海辽平原金银花、地黄、白芍,牛膝、 酸枣仁、槐米、北沙参、板兰根、全蝎区* Ⅱ2黄土高原党参、连翘、大黄、沙棘、龙骨区*
六、保持一定的行政区划单元的完整性
在确定中药区划分区边界时,应尽量保持一 定行政区界的完整。这样做便于从基层单位取得 经济统计资料以便研究分析,也有利于对中药区 划所提出的发展方向、途径和措施的组织实施。 不同等级的中药区划,所要保持的行政区界应有 所不同。县级区划到村,省级区划到乡,而全国 中药区划将保持县(旗、州、区)级行政区划的完 整性。
秦岭、淮河以南为华东、西南中药区。 华东区 华东区海 拔一般在2000米以下,多为平原丘陵地貌,药材生 产以家种为主,水生,湿生的药用植物繁多,喜水 喜湿的药用动物种类也很丰富。浙贝母、杭白芍、 杭麦冬、温郁金、杭菊花等着名的“浙八味”,安 徽贝母、祁术、滁菊、徽菊、宣木瓜、茯苓、建泽 泻、湘玉竹、抚芎、茅苍术、苏百合、苏薄荷以及 龟甲、鳖甲、蜈蚣、蕲蛇、蟾酥、珍珠母等地道药 材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 西南区 西南区海拔在2000米以 上,多高山深谷,植被、土壤垂直分异也很明显, 高山上常有暖温带植物出现。木本药材杜仲、厚朴、 黄柏比重较大,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是川药中 心产区,主产川郁金、川芎、川麦冬、川白芷、川 泽泻、川红花、川牛膝、川贝母等地道药材。
《中药资源学》课件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生态效益
文化传承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 感。
05
中药资源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野外调查与采样技术
野外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 ,了解中药资源的分布、生态环境和 生产情况。
采样技术
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中药材样本进行采集,并按照标 准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和保存。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利用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等技术,开展濒危中药材的遗传 改良和品种选育工作,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探索人工模拟生态环境,为濒危中药材提供适宜的生长条 件,促进其自然更新和繁衍。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采用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技术,对濒危中药材进行快速 繁殖,增加种群数量。
贡献。
02
中药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药用植物资源
01
02
03
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介绍药用植物的定义、分 类、分布和应用情况。
常用中药材品种
列举常用中药材品种,如 人参、黄连、枸杞等,介 绍其药用价值、产地和采 收加工方法。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
强调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介绍保护措施和 相关法规。
药用动物资源
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中药资源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具 有重要意义。
中药资源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中药资源学的历史可以追 溯到古代,伴随着中医药
学的发展而发展。
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
矿物药有:石膏、滑石、硫磺、白矾、龙骨等。
2.3华中亚热带区域
本区大约介于秦岭-淮河与南岭之间,西起 巫山-雪峰山一线,东及东南沿海,跨北亚 热带和中亚热带两个气候带。年平均气温在 14~21℃,≥10 ℃的积温为4500~7000 ℃。年
降水量800~2000mm。
东半岛可达1200mm。 地带性土壤为棕壤和褐土,平原地区分布有潮土、
盐碱土和砂礓黑土。
黄淮海辽平原:药用植物种类丰富,有黄芪、黄芩、 柴胡、 丹参、知母、远志、菊花、紫菀、地黄、山 药、牛膝、沙参、白术、槐米、白芍、刺蒺藜、金 银花、瓜蒌、酸枣、藁本、地榆、升麻、仙鹤草、 山楂、连翘、山茱萸等。
动物药以阿胶、牛黄为著名,此外还盛产全 蝎、蟾酥、蜈蚣、桑螵蛸、五灵脂、刺猬皮 等。 矿务药有代赭石、滑石、硫磺、浮石、金礞 石、石膏、芒硝等。
从地形条件,可将该区分为大兴安岭山地、小 兴安岭-长白山地、松辽平原三个部分。
大兴安岭山地
气候严寒,冬季异常寒冷而漫长,年平均气 温0 ℃以下,全年无夏季,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
土壤主要为酸性的棕色针叶林土。 主要的药用植物有:龙胆、升麻、黄芩、满山红等。 栽培种类有白芍、党参、桔梗、平贝母等。 药用动物主要有黑熊、马鹿、原麝、棕熊等。 药用矿物有龙骨、龙齿、麦饭石、大青盐、芒硝、 花蕊石等。
根据地形,该区域可划分为秦巴山地、汉中盆地,四 川盆地,云贵高原,川黔湘鄂山原山地,滇黔桂山原 丘陵,横断山、东喜马拉雅山南麓六个部分。
秦巴山地、汉中盆地
温暖湿润,雨热同季。中药资源丰富。
药用植物有:党参、黄连、太白贝母、独叶 草、黄精、山茱萸、黄芪、藁本、茯苓、贝 母、花椒、木贼、柴胡、秦艽、细辛、大黄、 地黄等。很多植物药以“七”命名,如桃儿 七、红毛七(类叶牡丹)、八角七(八角莲)、凤尾 七(小丛红景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