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叶圣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合集下载

理解叶圣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理解叶圣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如何理解叶圣陶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叶圣陶先生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教学生涯得出的结论,充分体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阐明了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提出“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如果能够了解语文课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一个终点”。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1】“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包含着深刻的含义。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材料。

入选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具有语文教育功能的、典范的文章,可供入选的文章有很多,而这些入选的课文只是例子。

语文教材不是目的而是“举一反三”的例子,它的主旨在强调发挥教材的举一反三作用,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所以教师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删补移,同时参阅其他同类教材。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论断是在当时“逐句讲解”教材之风盛行,拘泥于教材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环境下提出的。

他认为从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于阅读种种的书,“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触类旁通,这样便可使学生一辈子受用。

【2】在现今一些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本、教学参考书依赖性很大,未吃透教材、大纲,只讲课文,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指导阅读,与学生少进行沟通。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唯教材是从、唯答案是从的现象,上课时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及时完成作业,答题时与老师讲授的、书本上的答案一字不差,但离开课本、老师后就寸步难行。

面对这种教条主义习气,学生的感觉、想象、思维和情感都被禁锢于固定的模式中,这种僵化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限制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好对于教材的应用。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刍议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刍议

学价值” 。 说 白了就是我们不仅仅从文章 中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 很 多时候都会 因为有了教学参考书而省略了、 至少是减少 了 书 的重点为重点 了。殊不知人家教学 目标 的定位 、 人家优秀教案 的设计是基于对文本 、对学情……多方面的审视之后的结晶 , 我
们 照猫 画虎 反 类其 犬 了 。 然而 , 我 们 的教 师很 多 时 候 囿于 已有 的经 验 。当学 生 的 问题 超 出我 们 的 “ 预设 ” 之后 , 参考书 、 网 络 让 我 们 忘 记 了 自 己也 可 以
“ 语 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这 是 叶圣 陶 老先 生说 的话 。 前 段 保 留了原本所有 的传播信 息的价值 ,同时又增加 了一种新 的价 时 间有 老 师 引 用 了 这 句 话 旨在 驳 斥 我 : “ 要想备好课 , 必 须 读 熟 值 , 即“ 学 习语言” “ 运用语言” 的标本价值。这就是我们所谓 的“ 教 教材 , 甚 至能 背下 来 ” 这 一 观 点 的 。 因为 我 发 现 这 样 一 个 问题 ,
心理学 、 教育学 、 哲学 、 伦理 学 … …实 在 太 难 了 !叶 老 师也 认 为 :
参加工作 多年 以后慢慢认识到编一套教科书 的难度 ,参看 育家苏霍姆林斯的文章《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一昼夜只有 2 4小
要有真正适合用 的教材最理想 的办法是 由一些深知教 学规律 、
了解学生需要 、 精通文章技法的教师 自己动手来写 。他说: 选古 记 了 。他 们 坐 在 那 里 , 屏息静气地听 , 完 全 被讲 课 吸引 住 了 , 就 跟
有 的 老 师 不 熟 悉 至 少 是 不 很 熟 悉 课 文 就 敢 站 在 讲 台 上 侃 侃 而 我们还要从这些文章中积累语言 , 学 习如何运用语言……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的确,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应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言语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与过程。

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举一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引导他们尽可能地自己去探索,通过阅读把握语言意义,储蓄语言材料,吸收语言营养,掌握语言规律。

新的读写观提出: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

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

读完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要让学生把从读中学到的东西用在自己写的文章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写出来,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

“写”既是语言的内化,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对生活记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认识的抒发与倾吐。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非常注意用“写”的任务来驱动“读”,使读写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文质兼美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一定具有独到之处,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忽视对文本语言范式,即作者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的探究。

要让学生学会用文本中突显的语言特点去学习表达。

例如,《绿叶的梦》通过一系列长短句的变化来表现孩子寻找树叶时那种欢快的画面。

课文写道:“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这句中蕴藏着语言的美、形象的美、节奏的美。

学生在充分体会语句的基础上开始仿写,将生活的情境用有节奏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写道:下课了,我们唱着,跳着,笑着,拍着手,在操场上翻跟头,跳马,停下来说说话,聊聊天。

这样的仿写既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又习得了语言。

2. 阅读课中常用的读写结合形式是学习文本的结构,并迁移运用。

文章常见的构段方式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等。

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模仿,尽快把这些构段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资料】如何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资料】如何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如何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篇一:如何理解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枝江市教学研究室徐国梁推荐浅谈如何运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驾驭语文教材内容提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为了让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解脱出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契机,立足教材,举一反三;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准绳,丢开教参,确立教学目标;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出发点,机动灵活地整合教材。

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回复应有的生气。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例子灵活驾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因而,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灵性的,给学生美的启迪,让学生在舒适自由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可是就笔者多年来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观察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许多的语文教师以本为本,把自己和学生禁锢在手中的教材之中,对每篇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按既定程式加以解剖、分析,让原本充满智慧、灵气的作品变得支离破碎,使语文教学失去生气,味同嚼腊。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回复应有的生气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08修改稿):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所以从语文的工具性来看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借助教材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具体就是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的能力;要使学生具有利用语言记忆达到语言积累的能力。

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用好教材这个“例子”作者:王植深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8年第08期【摘要】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内容理解肤浅,对语言感悟粗疏的情况很普遍,这样,很难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本文论述了作为老师应把教材作为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这对学生将会终生受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例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作为语文老师,如何用好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这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事。

笔者认为应该注意几方面。

一、了解教材作为老师,在让学生学习教材之前,必须先了解教材,“熟于心,出于心”就是这个道理。

熟悉教材就是要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文章思想、写作意图、语言特点等各方面的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切实可行的教学程序。

简单说,对这篇文章,我们要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要心中有数。

二、指导学生学好教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研习课文,应该注意几个方面:1.文章写了什么,这是最基本的,学生通过自读就能够了解,顶多多读几遍;2.文章如何写,为什么这么写,其中包括文章写了什么材料,为什么选这些材料,文章思路怎样,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具体到句子语言的运用,为什么要这样写,用其他的词语行不行,为什么等。

这是着重要让学生思考的,因为这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问题。

如果我们让学生对文本进入到这样思考,应该说我们是用好了教材“这例子”的,是真正教给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样做,我想会达到叶老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效果的。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呢?根据多次听课了解到的情况,本人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老师对教材深度把握不够,没能切实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处理教材,因而制定教学目标不恰当,甚至背离语文教学规律。

结果有的上成政治课,有的上成生物课,有的上成历史课等。

2.没有对文章内涵进行挖掘,引发学生思考。

文章与课文的区别——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文章与课文的区别——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文章与课文的区别——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谈及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时,说到文章与课文的区别。

下面是该书中的一些观点。

什么是“文章”?所谓文章,至少有这么三个层面:第一,语言的层面,即语词和语法。

语词与语法是文章的工具。

第二,是义理的层面。

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是思想感情的载体。

第三,是语用(交际)的层面,从文章使用工作这个行为来看,它就是一个言语交际的作品。

什么叫“文章”?从文章学的立场上来说,只有当它表达了一相相对独立完整的思想内容时才叫文章。

从这一立场出发,学文章就是学义理,这就是所谓的“义理教学”。

从语言学的立场上来说,文章是以语言为工具创造出来的成文作品。

从这个意义出发,学文章就是学语言。

于是形成了现代语文教学的两大流派:思想派和语言派。

其实在语文教学这个范畴内,文章不应该是文章学中的文章,也不应该是语言学中的文章。

语文教学中的文章是指言语作品。

言语作品的内容是言语行为,即交际动机和交际效果的的统一体,它的形式是言语、言语主体和言语环境之间的结构关系。

文章一旦被组进语文教材,它就不是一般的文章,它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文章转化为“课文”。

两者有什么不同?第一,文章的功能是传达一种信息的,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而作为课文的文章,它的功能是作语文教学的凭借。

如叶圣陶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第二,读文章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了解文章的内容即可;而读课文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文章表达内容的方式方法。

如陈军所言:文章落脚于“道”,虽然也有“文”,但是学文章强调的是因文悟道,道是目的、是主体;课文落脚于“文”,当然学课文并不排斥“道”的学习,但更强调懂“文”练“文”亦即历练语用,在“明道”的同时,更特别突出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该书在第六章《语文课的教学目的》中也提到读文章是为了悟道,得其意而忘其形。

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学文章是为了“言语获得”(言语发展),即通过学文章掌握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在教学中的渗透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在教学中的渗透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在教学中的渗透1978年3月,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一以贯之的教材观,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以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不是一个终点”,它就好比“可以开发无限库藏”的“锁钥”;(1944)它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1949),它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凭借,重要工具”(1961)。

要想扭转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必须讲求效率,讲究方法,使学生能“习教材之一例”而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

根据叶老的意思,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说、写两项能力一开始通过学习课文这个例子,掌握方法,进行模仿,渐渐地熟能生巧,形成技能。

当然要提高说写的能力,还要多阅读,多积累语言,否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叶老主张“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探究“而教材应当”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1936)因此,作为“例子”的教材应该‘侧重文章形式,从形式上着眼去处置现成的文章”。

叶圣陶这句著名论断是对语文教学乃至教学观念的一大冲击和解放。

他表明:(一)教材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我们不能知识谨慎小心地匍匐、徘徊在“教参、教材“的话语光环里,满足于教材宣讲、一意灌输,难有质疑、否定与创造的作为。

(二)教材不是教学的终点站,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教材本身,而在于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

(三)作为例子的教材具有二次开发的可能,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加以造、取舍、增删,以服务于特定的教学目的。

(四)“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并不是说例子可以任意选用,编排和使用,实际上选用哪些例子、怎样编排和呈现这些例子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处理这些例子,都应该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现实意义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现实意义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现实意义江苏省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高子阳邮政编码:221300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但多年来,许多教师没有认真全面的思索这句话,所以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唯课本、唯课文的现象,这也导致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下降。

而在进入21世纪的时刻,重温这句话,笔者认为,对于改革我们的语文教学作用重大。

另外,在最近几年,我国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强烈的抨击,笔者也想从这里找一找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是对应试教育的否定。

素质教育的语文课堂应该把课文当作例子,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认识课文的例子作用,认识编者选择这些课文的目的,也应该能认识到所选的课文绝不是最好的(世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为世界上的文章太多了,没有一个人能把它们读完,编者同样如此。

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的教学应该使全体学生能根据课文所学去主动的学习课文以外的东西,若没有这一点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难以形成了。

但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师仍然以所教的一册书为主(有时也不能完全怪罪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往往只以一册书来命题考核老师教得怎样,虽然现在小学取消了一些统考,但乡、校以单一的考试来评价教师却没有停止,许多采取等级综合评价制度的学校也是建立在单一考的基础上,只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革),课堂上条分缕析的讲授课文,课后还是千方百计的让学生做那些《练习与测试》、《AB卷》、《每课一练》等等,虽然全国减轻学生的负担呼声很强,我行我素的教师、家长还是多如牛毛,“一册书不学好,语文怎么能学好”的观念根深蒂固。

虽然中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凭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但绝不是唯一的凭借。

而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全面认识并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老师太少了,所以出现了一册书教完,学生们的辅导书做完,结果语文还照样难以全体合格,许多学生仍然对习作恨之入骨。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5年第12期文/ 孙晓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叶老的话有三个要点:首先,课文是个例子。

“无非”一词体现出叶老对教材作用的定位的“举重若轻”。

其次,阅读和写作是种技能,而技能通过训练是能够掌握的。

最后,学习课文重点在阅读和写作两方面。

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将这句话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正确理解“教材是例子”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前提。

教师需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多年来养成的语文教学以本为本,唯教材、唯教师、唯课堂。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信息传递交换的过程,学生仅靠课内学习还不能充分获得进行语言信息交换的能力。

二是因为中考不考课内阅读,有些教师就认为教材不重要,时间一紧就把课文丢几篇或一带而过。

语文教材所选的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精华,基本上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它给学生以“典范”的熏陶,是语文的“根”“本”。

忽视教材,就是忽视了语文的根本。

那怎样以教材为例,来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呢?笔者的体会是:课内精讲教材,课外大量阅读。

以课文为轴心,以练笔为补充。

以课内促课外,以阅读促写作,课内课外衔接,阅读写作并轨。

精讲教材,学得读写知识“精”体现在精品课文,教师要精讲,学生要精学。

课本是教师和学生赖以对话的媒介,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

教师要进行二度创作,将课文思维之美、语感之美、人性之美等美点画龙点睛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习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和技能是语文课“永恒的主题”。

教师把阅读和写作的知识渗透在不同的课文中,力求让学生易学、易练,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不痛不痒,不能平铺直叙,使学生通过教师课堂的精讲、对教材所体现的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总结规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生活的感受和实践中,使课内知识得到迁移,使学语文的潜力得到挖掘。

以八年级下册课本第一单元为例,《藤野先生》可以训练学生选取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我的母亲》可以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全面选取素材,塑造典型而全面的人物形象……总之,没有课内语文阅读的基础,就谈不上在课外阅读方面求发展。

(完整版)理解叶圣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完整版)理解叶圣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怎样理解叶圣陶所说的“教材不过是例子”“教材不过是例子” 是叶圣陶先生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教课生涯得出的结论,充足表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揭露了语文教材的性质,说了然语文教材在语文教课中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提出“知识不可以凭空获得,习惯不可以凭空养成,一定有所依靠,那依靠就是国文课本” ,“假如能够认识语文课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体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脑筋,因此语文教本不是一个终点” 。

“语文教材不过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贯通融会,练成阅读和作文的娴熟技能”。

【1】“教材不过是例子”这句话包括着深刻的含义。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课的依照,学生学习的资料。

当选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拥有语文教育功能的、模范的文章,可供当选的文章有好多,而这些当选的课文不过例子。

语文教材不是目的而是“贯通融会”的例子,它的要旨在重申发挥教材的贯通融会作用,目的在培育学生的语文能力。

因此教师在使用时,能够依据详细状况增删补移,同时参阅其余同类教材。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不过是个例子”这一论断是在当时“逐句解说”教材之风流行,拘泥于教材而忽略学生能力培育的环境下提出的。

他以为从语文教材下手,目的在于阅读各种的书,“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余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向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教会学生贯通融会,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擅长启迪指引学生贯通融会,这样即可使学生一辈子受用。

【2】在当今一些语文教课中,教师对课本、教课参照书依靠性很大,未吃透教材、纲领,只授课文,极少对学生进行本质性的指导阅读,与学生少进行交流。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唯教材是从、唯答案是从的现象,上课时仔细听讲做笔录,课后实时达成作业,答题时与老师解说的、书籍上的答案一字不差,但走开课本、老师后就举步维艰。

面对这类教条主义习惯,学生的感觉、想象、思想和感情都被监禁于固定的模式中,这类僵化的教课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创建力,限制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

在语文教课中,应做好关于教材的应用。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者:肖丽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21年第03期学者叶圣陶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读写结合的活动中,在阅读中吸收各种写作方法,并在写作中有创造性地运用,举一反三地展开自主写作,进而提升读写综合水平。

一、整理积累,创新应用初中阶段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佳阶段,而阅读是积累知识的最好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从中积累写作素材,并且还要融会贯通,有创意地将其运用到写作活动中。

教师要启发学生找到各篇文章中的差异,也要看到其中的共性,运用整合的方式积累知识。

在引导学生写作展现民风民俗和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作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等文章,并思考如何收集素材。

学生发现这几篇文章虽然体裁不同,内容也迥异,但是都有助于学习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社戏》中展现了社戏的场景,同时还体现了民风的淳朴;《回延安》中不仅展现了延安的标志性事物,还体现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情感;《安塞腰鼓》展现了敲击腰鼓的气势,也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由此学生总结认为,在收集材料的时候,不仅要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还要尽可能地在写作中将自己的情感也融入进去。

此后教师安排学生写作文化类的作品,展现自己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积累不是目的,运用才是关键,所以在积累了写作素材后要思考如何能在自主写作中加以运用,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写出新意。

二、借鉴语言,正向迁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借鉴作品中的语言,将原文作为模仿范本,展开正向迁移的活动。

可先从模仿词句开始,逐步过渡到模仿段落和篇章。

这样学生就能将阅读中掌握的语言逐步内化到知识体系中,并将之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学习《背影》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探究文章的语言特点,并展开层层递进的仿写。

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谈略读课文教学衢江四小邵建刚尊敬的龙老师,各位认识和即将认识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区教进校领导和龙老师给我这个幸福的机会,与在座的各位热爱语文教学的朋友们一起,交流讨论“略读课文”的教学。

谈讲座是不敢的,因为讲座都是象胡主任、施特、郑特还有我们龙老师,这些有思想的专家讲讲的,所以我把龙老师给我的这一个多小时,定位为咱们一群热爱语文教学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聊聊天,把我这几年从龙老师这里学到的一些皮毛,跟大家一起汇报一些。

因为我是第一线的老师,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只能讲讲实践中的一线例子,作为样本,供大家参考参考。

【导语】下面我们就从几句别人说的话开始今天的聊天,记得有一位老师说:“每天都有那么多的课,那么多的事要做,忙得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这是几年前我校的一位语文骨干老师,在一次教研活动上讲的话。

情况也确实如此,当时我们周课时都在二十节以上,大家都为课务所累,可以说是忙得团团转,很少有时间休息,更无从谈深入思考。

我记得当时我们的教研活动一般放在晚上进行的,可以说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这让我想到了教学质量,大家都知道我们衢江四小的教学质量挺好的,大家更知道衢江一小的教学质量更好。

(这里有好几位来自衢江一小的优秀教师),说句真心话,自从03年从柯城划到衢江以来,我对我们衢江一小的敬佩之情可以说与日俱增,甚至到了崇拜的境界。

就拿教学质量来说吧,我一直很想了解一下一小的老师是怎样教,为什么成绩总是这么好。

所以,我们四小每年都有老师派到一小锻炼,回来的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进行深入地交流,我们一致的感觉是:在我们四小,随时随处都可看到的,下课、中午、放学老师的办公室里,总是有不少后进生在接受辅导,我们的老师一天到晚都在为质量担心,忙着为后进生补课。

老实说我们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老师的奉献精神,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而得来的。

而这样的现象在一小是很难见到的,相反由于一小活动很多,学生的课堂时间倒往往被冲掉。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2011年版新课标之体会南雄市黄坑中学张小平“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对教材的作用做了一个很好的归纳,时至今日,觉得与新课标甚为契合。

现在教育界中有把教材“神圣化”的倾向,认为教材是专家学者编订,因而“神圣不可侵犯”。

把它当作“圣经”。

因为有这种倾向,所以高度依赖教参,生怕越雷池一步。

对教材的解读不敢有丝毫自己的见解。

皓首穷经,做的不过是照本宣科的事。

对语文教育而言,有不少的老师为了强化对教材的掌握,除了教材要求的必背篇目之外,还不断加多背诵篇目或者要求学生抄写课文,美其名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再辅之以花样繁多的练习,变着花样来折磨学生也无非就是想学生“熟透课文”,吃透教材,把教材当作纲。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完全否定了“教材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课程标准提出要“建设开放而活力的语文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就给教师怎么使用教材留下了很大余地。

新课标更提出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课程标准还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语文教材只不过是我们语文教育中一个构成部分,而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

当然我们也不能无视教材,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毕竟是一个例子,我们要通过教材的示范作用达要教学的目的。

总之,我们不能轻视教材,但我们也不能过度的重视教材,特别要防止将其“权威化”“神圣化”倾向。

教材无非是例子

教材无非是例子

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那篇呼吁教育部出台大学语文“部编本”文章开头第一句话。

笔者自诩为“大学语文终身义工”,也一直为大学语文奔走呼号,然而上一篇推文却批评这篇文章,是不是有点奇怪?答案就在于如何理解叶圣陶先生的这一句话。

这句话是叶老1978年在北京的一个座谈会上讲的,他说:“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其实早在1947年,叶老就说过同样的话,他在一篇序文中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

”另外我还记得叶老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譬如诗经,选这三篇和选那三篇,没有特别的不同。

所谓“例子”,用在写文章中叫做“例证法”,假如还用了比喻的方法,就叫“喻证法”。

比喻有喻体有本体,喻体只是举例,本体才是主旨所在,所以说“无非”是个例子。

孰主孰次,孰轻孰重,叶老用“无非”一词已经表达得很清楚。

举个例子,毛泽东在讲人的认识论时,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假如有人不知道轻重主次,反而对这个例子大加研究,有的研究梨子的种植史,有的研究梨子的分类学,有的说梨子一般人都吃得起,主席这个例子具有人文性,有的说梨子不但好吃,还色泽淡雅,具有审美性……请问这样的研究与毛泽东论述的认识论又有何相干?然而我们的很多语文教材,尤其是大学语文教材,正是这样的“梨子种植史”和“梨子分类学”,虽然在喻体上做足了文章,却不知道他这些例子用来做什么。

编教材而不知道教材是什么,举例子而不知道举例干什么,具体的表现就是编教材首先就是选课文,甚至编教材完全就是选课文,而不是先研究语文课的性质目的,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这就不是编教材,成了编选本,编“例子集”,其实连选本也不如,因为选本也都是有自己的编写理念的。

叶圣陶课文只是个例子

叶圣陶课文只是个例子

例子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叶圣陶先生‎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是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语‎文教育理论‎,也是一门最‎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学科‎教育学,在叶圣陶整‎个教育思想‎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叶圣陶先生‎一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在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方‎面,造诣很深,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理论‎。

他对语文教‎材、课文有着精‎辟的阐述,给中国语文‎教学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教学‎经验。

叶老197‎8年3月在‎北京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作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讲话中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他还多次提‎到“课文无非是‎例子”“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

叶老认为,语文教材是‎从学生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读‎物中举出来‎的“例子”或“样品”,学生如果能‎够读懂这些‎篇章,也就能去阅‎读同类的东‎西,这是它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相似的见解‎称之为“例子说”。

叶老的“例子说”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和教材编写‎的原则、标准。

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体现,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所以,选择“例子”,运用好“例子”,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子”的标准:文质兼美典范之作什么文章可‎以作为“例子”?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有什么标准‎呢?这儿的“例子”是指一篇篇‎文质兼美、具有语文教‎育功能、典范的文章‎或文学作品‎。

语文教材就‎是由一篇篇‎范文——“例子”组成。

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文章,要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还要适合教‎学。

要科学合理‎,分量上恰如‎其分,要适应学生‎实际,操作上方便‎教师教学。

教学感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爬山虎的脚》教后记

教学感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爬山虎的脚》教后记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爬山虎的脚》教后记《爬山虎的脚》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观察描写爬山虎的文章。

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

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至5自然段。

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

第自然段中,写它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也是嫩红的。

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通过读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教学本文是,我始终把文章作为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学习表达的一个例子,引导学生在学文的过程中,自读自悟出编者的意图。

学习爬山虎的叶子一段时,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写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和叶子的样子后,我引导学生用心揣摩本段内容,“你在阅读本段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有学生说感受到了叶子很好看。

显然学生只注意到了课文的内容,我接着引导,“你从哪里感受到叶子好看?”“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能用自己的话具体谈谈吗?”“‘叶尖一顺儿朝下’,是说叶子都是朝一个方向;‘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这里的‘铺’好像是有人有意一片一片摆上的,连一点儿空隙也不留。

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说起

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说起

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想到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老先生如是说。

在实施新教材的今天,这句话对老师们的教学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要求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破除传统的“以本为本”的教材观,建立“以本为纲”的新教材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样本。

既然是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那么我们就必须在钻研教材、设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进而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加工。

去年,潍坊市教科院为了解我市初中发展提高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落实情况来我市某中学进行了调研。

我全程随从潍坊教科院马科长,观摩了一节数学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

课堂上,一位学生在黑板上解方程:y(y+1)=5y 结果是y=4,另一位学生在旁边修改的答案是:y=4或y=0。

老师在点评时说:同学们,你知道第一位同学是怎么错的吗?后面的合作探究中,我们还要研究这个问题。

其实,这位数学老师在后面的合作探究中,是课本上一道关于小张和小林解方程:x(3x+2)—6(3x+2)=0的阅读材料。

这位老师,当时没有把这道题提上来研究,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而是用简短的语言暂时搪塞了过去。

在议课时,马科长讲了一个《搬石头过河》的故事,一个人在过河时,怕湿了鞋,索性找来石头,垫着过去了。

然后,把石头仍到了旁边的草丛里。

当他回来时,发现还得用石头,只好再从草丛里把石头找回来,垫着回去。

就这位老师的教学过程而言,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暴露了出来,也就是说他找到了那块“垫着过河的石头”。

但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充分发挥这块石头的作用,甚至忘掉了这块石头——没有及时解决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试想,学生们在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还是不明究竟,还要自己另去找石头过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叶圣陶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例子”
“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叶圣陶先生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教学生涯得出的结论,充分体现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阐明了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提出“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如果能够了解语文课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一个终点”。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1】
“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包含着深刻的含义。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材料。

入选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具有语文教育功能的、典范的文章,可供入选的文章有很多,而这些入选的课文只是例子。

语文教材不是目的而是“举一反三”的例子,它的主旨在强调发挥教材的举一反三作用,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所以教师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删补移,同时参阅其他同类教材。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论断是在当时“逐句讲解”教材之风盛行,拘泥于教材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环境下提出的。

他认为从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于阅读种种的书,“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触类旁通,这样便可使学生一辈子受用。

【2】
在现今一些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课本、教学参考书依赖性很大,未吃透教材、大纲,只讲课文,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指导阅读,与学生少进行沟通。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唯教材是从、唯答案是从的现象,上课时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及时完成作业,答题时与老师讲授的、书本上的答案一字不差,但离开课本、老师后就寸步难行。

面对这种教条主义习气,学生的感觉、想象、思维和情感都被禁锢于固定的模式中,这种僵化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限制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好对于教材的应用。

明确课文教学目的,把
作品的特色作为教学的重要方面,从感性认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教学应把课文当作例子,从情节、主题、作家、问题等角度延伸,拓展其空间和视野,以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并且着眼于教材,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使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和观点,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此外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把阅读得来的知识、技能迁移到写作,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语文教材不同于其他学科教材,学生学习语文主要是通过学习范文、评价范文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

所以另一方面,教材不仅仅是个例子,它应该是思想性、艺术性、语言规范性的杰出典范,是数千年文化宝库的精品。

语文教材的例子不同于数理化教材的例子,语文教材的例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具有文化价值、权威性和目标性,不能忽视例子它们本身所独有的鉴赏价值。

“教材无非是例子”没有否定教材本身,这是一套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教材,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语文教学效果不好、效率不高,用“教材无非是例子”这个借口是不能解释的。

结合叶圣陶先生提出这一论断的背景,辩证的去看待这一论断,发掘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核心“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切合实际的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活用教材创新教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学习情境,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注:【1】【2】出自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