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杆路、直埋、管道测量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杆路测量

一、与测量相关的电杆名称

(1)中间杆:直线杆路中的电杆

(2)角杆:杆路转角处的电杆

(3)终端杆:杆路终端处的电杆

(4)其他受力不平衡的电杆:如过河或跨越障碍物的跨越杆,地形坡度变化较大处的电杆等。

(5)间距:两个建筑物上下垂直相距的尺寸,成为间距或垂直空距。

(6)距离:两个建筑物前后相距的尺寸,成为距离或水平空距。

(7)隔距:间距和距离的笼统称呼。

(8)跨越:线路从其他设施上面通过,成为跨越。

(9)穿越:线路从其他设施下面通过,成为穿越

(10)交越:跨越和穿越的统称。

(11)内角:以角杆为顶点,线路转弯处内侧的角叫内角,一般小于180度而大于90度。

(12)外角:以角杆为顶点,线路转弯处外侧的角叫外角。

(13)方向角:指线路行进方向的延长线与转弯后的直线所构成的夹角。

图1 一般杆路图

二、 一般定位测量方法 1. 直线段的测量

1) 先选定角杆或终端杆的位置、树标(远树大旗标、近立标杆)。 2) 从起点处开始向旗标方向丈量杆距,每一杆距立一标杆,并由看标人标直方向和标杆,以三根标杆对准标旗为止。

3) 第四根杆和第五根杆确定后,由第四和第五根杆倒换着前进,直到本段结束。

4) 测定的标杆位置均应打入标桩,作好记录以备制图和查找。

2. 角杆的角深测定

角杆的负载承受的垂直分力和拉撑力的大小,主要的因素确定于角度

C

图2 直线段看标方法

的大小,直接影响杆路的稳固性。

线路转弯时,可用两种方法来表示转角的大小。即用两侧线路所夹的内角或衬角的角度表示,如图3所示。

在现场测量角度比较麻烦,不易准确,通常用丈量角深的方法测量。如图3所示。

根据平面几何原理,设AB=AC=标准杆距

在A点作BC连线的垂线A E⊥BC

则AE的长度叫角深。

在实际测量中常用比例方法缩小边长,丈量的结果再乘以同一缩小的倍数,才是所测的角深。

角深与内角的关系:角深越长,内角越小;反之越大。

角深实用测量方法

(1)先在AB档方向内插E杆,使BE=5米,又在BC方向内插G杆,使BG=5米。取10米长的皮尺,把两端分别固定在E点和G点,拉紧皮尺中点(5米处)向外绷紧得H点,插一标杆如图4,则

角深=BH (米)×5

如果BE 、BG 、EH 、GH 不是5米,而是采用x 米长度测量时,则 角深= BH (米)×25÷x

(2) 先在AB 档内延长直线方向内插E 杆,使BE=5米,又在BC 档方向内插G 杆,使BG=5米。量出EG 尺寸(如图5),则: 角深=EG (米)×5

3. 拉线定位

1) 角杆拉线方位的确定:

B C

图4 角深的测量一

E

C

图5 角深的测量二

可按测量角深的方法进行,其角深的反方向即时拉线的方向,出土位置可按杆高的比例量出拉距,如图6所示。丈量出OB=OC和AB=AC按图示测量即可。

图6 角杆拉线的定位

2)双方拉线的方位测定

一般都引用勾股定理测量垂线,如图7所示。

在图7中,如果把BE 、BG 也作为两条拉线方向,便成为四方拉线。 3) 三方拉线方位的测定:

如图8所示,先在跨越档BC 方向内插H 杆,使BH=3米。取6米长的皮尺,把两端分别固定在B 和H ,拉皮尺的中点向外绷紧插E 杆,在向另一边绷紧插G 杆,则BE 、BG 是靠跨越档一侧的两条拉线方向,其第三条拉线方向则在AB 档直线上,即图中的BF 方向。

4. 跨越杆间距的测量 1) 测量方法一

如图9所示,在河谷两岸建立飞线杆时首先在立杆处A 、B 两点各立一标杆,延长至C ,量取BC 的长度,作B E ⊥AB 和CD ⊥AC ,使AED 成一直线。

4

E 图8 三方拉线的定位

形成:

△ABE∽△EDF

故: AB/EF=BE/DF

即AB=EF×BE/DF

只要测量出BC、BE、CD的直线长度,即可求出AB的长度。

图9 飞线杆间距测量之一

2)测量方法二

如果两岸无上述条件时,可按照图10的测法,在A、B两点各立标杆,从B点作BC⊥AB,再自C点作CD⊥BC,并在BC延长线上取一E点,使BE=a ×CD(a≥1,视地形而定,愈小愈好),然后做AE延长线交CD于F点,则形成两个相似三角形。

△ABE∽△EDF

可得:

AB=B E×CF/CE 或AB=a×CF

3)测量方法三

在图11中,AB为跨越杆。在B处沿AB直线作直角得C杆,再由C 杆沿AC方向作直角得D杆。然后手持E标杆,对正AB和CD两个直线方向,把E杆插在交点上,则

AB=B C×BC/BE

图11 飞线杆间距测量之三

5.拉距、拉高、距高比

拉距和拉高的意义如图12所示。

一般拉线的距高比为1,不小于0.75。飞线杆顶头拉线的距高比为1~1.25,侧面拉线的距高比同一般拉线,顺线拉如受地形限制,距高比应不小于0.5。

撑杆的距高比,一般应为0.6。 测量拉线位置

测量拉线位置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测量拉线“出土点”,二是测量出拉线地锚的“打洞位置”。

在平地上,拉线出土位置至电杆的距离等于拉距,如图13所示。从出土点向外延伸出去,便是打洞位置。相关计算如下:

拉高=电杆全长-电杆洞深-由杆梢至拉线上把的尺寸 拉距=拉高×距高比 打洞位置至电杆的距离: AB=拉距+距高比×拉线洞深

图12 拉距、拉高、距高比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