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中国会计发展史[1].doc

合集下载

中国会计制度历史沿革(3篇)

中国会计制度历史沿革(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

我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古代的原始会计到现代的会计制度,我国会计制度不断演变、完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对中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会计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二、古代会计制度1.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我国会计制度初步形成。

当时,会计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主要职能包括赋税、征兵、赏罚等。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以手工操作为主,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我国会计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中央集权制度,会计制度也随之得到了统一。

汉代时期,会计制度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审计等方面。

3.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会计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会计制度逐渐形成了以官府会计为主、民间会计为辅的格局。

同时,会计理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我国会计制度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唐朝设立了专门的会计机构——户部,负责全国的会计事务。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以官府会计为主,民间会计为辅,会计报表种类繁多,会计制度逐渐趋于完善。

5.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我国会计制度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会计制度在官府会计和民间会计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官府会计方面,会计制度更加规范,会计报表种类更加丰富;民间会计方面,会计制度逐渐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近代会计制度1.鸦片战争后鸦片战争后,我国会计制度受到了西方会计制度的影响。

这一时期,西方会计制度传入我国,对我国的会计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会计学者开始研究西方会计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我国会计实践。

2.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我国会计制度开始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会计制度在借鉴西方会计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

中国会计发展史

中国会计发展史

中国会计发展史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会计制度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计量到单式簿记再到复式簿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变革过程。

关键词:原始计量单式簿记复式簿记1.古代会计阶段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产品的分配、交换及消费等问题凸现,“计数”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人们逐渐形成数量观念,并尝试着以实物、绘画、结绳、刻契等方式来表现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数量关系。

由实物记事(计数)、绘画记事(计数)、结绳记事(计数)、刻契记事(计数)等方式所体现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基本代表着同时期的“会计”行为,或者说,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后,在原始计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最早的会计制度。

中国有关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而“会计”称号的命名、会计的职称则均起源于西周,其含义是通过日积、月累的零星核算和终的总合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据《周礼》记载,西周国家设立“司会”一职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月计岁会”,又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职分理会计业务,其中司书掌管会计账簿,职内掌管财务收入账户,职岁掌管财务支出类账户,职币掌管财务结余,并建立了定期会计报表制度、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

这表明大约在西周前后,我国初步形成会计工作组织系统。

当时已形成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

春秋以至秦汉,在会计原则、法律、方法方面均有所发展。

孔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会计当而已矣”,意思是会计要平衡、真实、准确。

具体说是要求会计的收付存平衡正确无误,它与目前的“客观性”原则相似。

战国时期,中国还出现了最早的封建法典--《法经》,其中包含“会计”方面的内容,如在会计簿书写真实性和保管方面,规定会计簿书如果丢失、错讹,与被盗数额同罪;在会计凭证和印鉴方面,规定券契(当时的原始凭证)如有伪造、更改等情,重者与盗贼同罪论处,轻者以欺诈论处,如上计报告不真实,有欺诈隐瞒者,根据情节轻重判刑;在仓储保管方面,规定对于账实不符的,区分通盗、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在度量衡方面,规定度量衡不准者,按情况不同实行杖打等处罚。

会计史中国会计发展史

会计史中国会计发展史

会计史中国会计发展史中国会计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秦汉时期。

在这个时期,会计记录主要用于国家财务管理和税收征收。

然而,在当时,会计记录并不像现代会计那样系统化和规范化。

直到唐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中国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唐代是中国会计发展的重要时期。

唐代末年,财政需求的增加导致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当时的财政制度建立了严格的会计制度,如设立主计、写籍等职务,以确保财政收支的准确记录。

此外,唐代还出现了会计账簿的使用,称为“账籍”,并开始使用算盘记录账目。

这标志着中国会计记录的开始规范化。

宋代时期,中国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

在宋代,会计的职责被明确定义,并规定了会计工作的程序和规范。

会计师被要求准确记录账目,并清楚地记录资金的流动。

此外,宋代还发明了“记式”会计法,并开始使用现金簿。

这些会计法的发明和使用,使会计记录更加准确和可靠。

明清时期,中国会计进一步发展。

明代时,会计岗位开始成为一项专业职业,并诞生了很多杰出的会计师,如陈道和。

此时的会计岗位不仅仅是记录账目,还需要处理复杂的财务问题,并为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清代时期,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被要求遵守严格的道德规范,并准确记录账目。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中国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西方的会计理念和经验被引入中国,并为中国会计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开始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建立了现代会计制度和准则体系。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会计职业教育也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会计人才。

近年来,中国的会计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会计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的会计准则也逐渐接轨国际会计准则。

同时,电子化会计和大数据的应用为中国会计师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的来说,中国的会计发展历经了长时间的演变和积累。

从古代的简单记录到现代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中国的会计不断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逐步适应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史论文(5篇)

会计史论文(5篇)
晋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较差。在这种环境中出身的商人,多能不畏艰险,万里行贾,勤俭经商。没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难以称雄于商界的。
3.4 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
晋商信“和气生财”,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和谐,尤其在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保持相互支持和关照。在晋商中,相互友好的同行为“相与”,凡是“相与”,必须善始善终,同舟共济。既是“相与”,必将尽心竭力维护,即使无利可图,也不中途绝交。
在会计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借鉴和吸收国际会计准则和一些发达国家准则中的有用成分,更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的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减少会计准则的协调成本。近年来中国在参与和实施国际会
计准则方面中国表现了极大的积极性。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希望全面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抛弃原计划经济时代的所谓“中国特色”会计准则。
以入出为记账符号以上入下出为基本特征的单式入出记账法的形成以入出余为基本公式的三柱结算法的普及运用以及在战国中后期会计账簿设置分为恒籍汇总登记的会计籍书籍专门登记粮草的会计籍书苑籍专门登记厩苑的会计籍书进行分类核算等奠定了中式会计方法的基础
会计史论文(5篇)第一篇:会计论文追溯我国和世界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已经有三千年历史,经历了历史沧桑、岁月风霜的历练。回首过去的会计发展史,展望未来会计工作重任,会计工作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能力建设,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推动世界经济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要看到,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我们要进一步开拓市场,进一步抢占制高点,就必须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我们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二流公司合作,用我们的市场换他的资本份额,都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他改造为我们共有的一流公司。我们为什么不拿市场换资本呢?资本是最具有流动性和全球性的,而我们会计是最懂得资本流动规律的。

会计史中国会计发展史

会计史中国会计发展史

会计史中国会计发展史
中国会计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其中包括了财政、法律、军事等多个方面的变革,其中也涉及到会计。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在中国的发展要追溯到近代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引进,中国开始接触国际先进的会计理论和实务。

1902年,中国开办了第一所会计学校,北京高等商业学堂,成为中国最早的会计专业培养机构。

这标志着中国会计的正式发展。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国的会计工作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1951年,人民银行制定了《关于编制和发表会计报表的细则》,这是中国会计报表的最早规定,标志着中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进一步提升。

1954年,中国成立了全国会计工作会议,并通过了《全国会计工作纲要》。

这一时期,中国会计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和规则,而且会计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会计工作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会计工作带来了许多创新和的机遇。

同时,中国加入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更加深化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

总的来说,中国会计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进步的过程。

中国会计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体现了中国会计从单纯的记录和报告到更加重视信息披露和决策支持的变化。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会计领域也会进一步壮大和完善。

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

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

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财务管理的实践。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会计在商业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那个时期,会计以记账人的身份出现,他们负责记录商业交易和财务事项。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会计的方法和系统并不像现代会计那样规范和完善。

直到宋代,会计的实践才开始逐渐得到发展和规范。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商理”(商业原理)的会计理论,它是中国古代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理强调了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提出了一套关于财务处理和报告的方法和准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会计的发展逐渐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在清朝时期,会计实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广泛应用于商业活动,还开始在政府和军队中被采用。

清朝政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财务制度和会计体系,为财政管理打下了基础。

20世纪初,中国会计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现代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会计理论和实践,以推动国家的工商业发展。

1919年,中国第一所会计学院,广东高级商业学堂成立,开始培养会计专业人才。

这标志着中国会计教育的起步和会计理论的规范。

开放以来,中国会计逐渐与国际接轨。

中国于1983年成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始进行会计职业资格认证的工作。

同时,中国逐步引进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2024年,中国正式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接近。

今天,中国会计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中国会计人才的培养、会计理论的规范和会计体系的完善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会计正逐渐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财务管理的实践,经过了宋代的商理发展、清朝的制度建立、20世纪的引进西方理论,以及开放以后的国际接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现代会计体系。

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中国会计学发展史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期到1949年间。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了解和学习西方的会计理论和实践。

为了提高国家财务管理水平,中国政府派遣了一批学生到美国和欧洲留学。

他们接受了先进的会计教育,学会了西方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同时,中国也开始了编制和颁布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工作。

第二阶段是1949年到开放之间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会计工作成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会计学开始发展出自己的特点和方法。

同时,中国也开始与社会主义国家合作,学习他们的会计经验并借鉴他们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阶段是开放以后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全面引入国际会计准则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逐渐深入,私营企业和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中国开始进行会计制度,推动会计规范化和标准化。

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强对会计教育和研究的支持,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会计学术研究者和专业人才。

目前,中国会计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的会计准则和规范逐渐与国际接轨,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在国际会计界中崭露头角。

中国会计学术界也在不断推动会计理论和研究的发展,不断提高中国会计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总的来说,中国会计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引进到消化再到创新的过程。

从学习西方的会计理论到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国会计学在国家发展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
进程,中国的会计学也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1)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1)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1)中国会计发展史是中国财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起源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经历了从传统财务管理到现代化会计技术的转变和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会计发展史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中国古代的财务管理从古代就开始对财务进行管理,例如商鞅变法时期就立法规定了财务制度,明确了国家财政的职责和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财政收支的稳定性。

由于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有限,财务管理主要以简单的账簿记录为主,如汉代的华阳国志、唐代的开元会计和明代的衙门会计法等。

这些会计记录的主要内容是财务收支情况和存量信息。

二、中国近代会计的兴起近代会计的兴起始于20世纪初。

20世纪初,随着近代制造业的兴起和外资进入国内,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时期的中国会计主要参照西方的会计标准,学习会计技术和会计准则。

这导致了当时中国会计的英美化,丧失了本土特色。

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内实施经济建设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会计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例如,中国会计将重点放在了财务分析和预测方面,发展了综合分析和财务分析等会计技术。

三、中国会计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进入计划经济时期,财务管理又回到了政府机构的管理之下,会计实际上是财务管理的工具和手段。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会计主要发展了核算和审计等计算机化技术。

此时期的中国会计发展具有技术更新速度快,技术难度大,技术底蕴强等特点。

四、中国会计在全球化时期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开放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会计又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会计逐渐引进国际会计准则,并逐渐走向了国际标准化的道路。

这一时期的中国会计发展具有国际化和标准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了制度化和法律化两大方向。

五、结论通过对中国会计的发展历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会计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和方向,也体现了中国财经发展的整体历程。

现代中国的会计学是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会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发展出了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V1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V1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V1
(正文内容)
中国会计发展史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多
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会计发展史进行重
新整理。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会计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会计工作非常薄弱,没有明确的会计法规与规范,
会计制度也相当简陋。

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工作者采用了一些简化
的会计处理方式,使得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会计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会计工作也得到了重视。

1984年,国家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新中国会计制度体系建立的一个
重要里程碑。

同时,会计学科也逐渐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一批
具有影响力的会计专业学者,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会计学科的进步,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新世纪初期的会计发展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和会计工作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
和规范程度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出台了一系列行业会
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为企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当下的会计发展
当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工作也向数字化方向快速转变。

“财务+科技”成为了当下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许多新的会计软件、工具和技术也应运而生,进一步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总体而言,中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规范化的发展历程。

而会计工作者和会计学者们也正是凭借着他们不懈的努力与创新,将中国会计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会计发展史》范文

《会计发展史》范文

《会计发展史》范文会计发展史是财务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会计发展历史的探索,可以了解到会计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趋势,对于理解现代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财务管理。

古代的商业交易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因此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会计记录。

直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才出现了会计的初步形式。

最早的会计记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当时人们使用刻在石板上的记账方式,记录农田的耕种面积和人口数量等。

汉代中国的算盘记账也是非常早期的会计记录形式之一随着商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财务管理的需求不断提高,会计制度逐渐形成。

16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是会计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当时威尼斯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贸易国家之一,为了处理日益复杂的商业交易,威尼斯的商人们发明了“威尼斯法”,即一套完整的会计方法。

这种会计方法为后世的会计制度提供了借鉴,成为了现代财务会计制度的先驱。

17世纪的英国是现代会计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商业交易显著增加。

为了掌握和管理商业活动的财务情况,企业开始建立起专门的会计部门。

这一时期英国的会计思想家弗朗西斯·邓巴(Francis Dandall)提出了著名的“成本会计法”,即按照商品的成本进行核算。

这种会计方法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被广泛采用。

20世纪是现代会计制度建立和完善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会计理论和实践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在美国,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兴起,政府开始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监管。

美国于1930年通过了《证券交易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进行审计并披露财务报表。

这一法案的实施为现代会计监管提供了法律基础,并奠定了审计和财务报告的基本原则。

21世纪,随着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会计制度和准则的统一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建立,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会计准则逐渐趋于一致。

中国会计制度发展历史(3篇)

中国会计制度发展历史(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

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

从原始的简单记账到现代的会计体系,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

本文将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对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总结。

二、古代会计制度1. 西周时期西周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会计制度。

当时的会计工作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称为“会计”。

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记录国家的财政收支和官员的财产状况。

西周时期的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以实物计量为主,货币计量为辅;(2)会计记录以简略的文字为主,没有形成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3)会计工作由官府负责,没有形成民间会计组织。

2.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会计工作逐渐从官府向民间延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体系。

主要特点如下:(1)会计工作由官府和民间并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组织;(2)会计科目体系逐渐形成,如《汉书·食货志》记载:“会计之官,曰计官、仓官、库官、钱官、食官、盐官、铁官。

”;(3)会计核算方法逐渐完善,如《汉书·律历志》记载:“计之曰:一岁之计,岁终之计。

”3.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我国会计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会计工作进一步规范,会计体系逐渐成熟。

主要特点如下:(1)会计工作由官府和民间并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组织;(2)会计科目体系更加完善,如《唐六典》记载:“会计之官,曰计官、仓官、库官、钱官、食官、盐官、铁官、户官。

”;(3)会计核算方法更加科学,如《唐律疏议》记载:“计之曰:一岁之计,岁终之计。

”4.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我国会计制度继续发展。

这一时期,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会计体系更加完善。

主要特点如下:(1)会计工作由官府和民间并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组织;(2)会计科目体系更加完善,如《宋史·食货志》记载:“会计之官,曰计官、仓官、库官、钱官、食官、盐官、铁官、户官。

中国会计发展史范文

中国会计发展史范文

中国会计发展史范文
古代会计是中国会计发展的起源阶段,其表现为记录和统计。

古代的会计活动主要是针对宫廷财务的管理,记载各种收入和支出,以及统计国家物资和糧食的存量。

这一阶段的会计活动以记账为主,通过记载收入、支出和存货的变化来掌握财务状况。

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起,会计活动逐渐扩展到封建贵族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交往中。

记账方法逐渐完善,出现了类似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的记载形式。

此外,会计还开始有了初步的控制功能,包括财产评估、账目审查等。

资本主义会计是中国会计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国会计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阶段会计活动主要是在商业活动中出现,而非传统的财政纪录。

管控功能进一步加强,开始有了成本核算、计划与控制以及管理报告等会计手段,以适应商业经济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会计制度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

中国会计准则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会计制度也与国际接轨。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问题,如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股票交易、资本流动等问题,对会计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结起来,中国会计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封建会计、资本主义会计和现代会计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发展动力。

从古代到现代,会计不断发展,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为中国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会计发展史文献综述[权威资料]

中国会计发展史文献综述[权威资料]

中国会计发展史文献综述摘要:我国会计发展史源远流长,大致分成了古代会计发展,近代会计发展,现代会计发展这三个阶段。

我国的会计制度在这些阶段不断变迁,趋于完善。

目前有不少人士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但是是零星分散的。

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系统地将整体线路整理出来,并给予研究总结。

关键词:会计;发展史;展望一、中国会计通史方面研究中国会计通史,是中国会计从古至今发展演变的历史,是对中国会计历史进程,会计发展各方面及会计相关内容的全面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郭道扬专著《中国会计史稿》(上、下)、高治宇专著《中国会计发展简史》(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李宝震和王建忠专著《中国会计简史》(198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期刊杂志。

(陈阳,2014)以上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是郭道扬专著――《中国会计史稿》分上、下两册,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上册)、1988年(下册)出版发行。

该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会计历史的著作,填补了中国会计史学的空白。

(付磊,2008)自此,中国会计的发展不再是无据可查的“盲史”。

该书自出版以来,于多国翻译发行,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会计学术领域,其观点开始延伸到世界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之中。

二、中国会计史分期研究(一)古代会计发展远古:主要是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

刘常青《中国会计记思想的演进脉络》、韩东京的《谈中国古代会计思想的萌芽》有详细提到。

商朝:这个时期的会计思想有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奴隶主控制着商朝的经济命脉,思想远远落后于其应该达到的水平,因而“官厅会计”体系开始形成。

西周:采取了井田制,各种元素导致了会计名称的产生。

李嘉瑗《中国发展史采撷》表示三柱结算法基本公式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进销存日报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资产负债表都是从这个格式演变而来的。

春秋战国:《闲话中国古代会计史》中写到,人们在这个时期已经摆脱了复杂的象形文字,推动了会计记录法,更加的简明扼要,算筹又称算子被广泛使用。

中国会计发展史(汉朝以前)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汉朝以前)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的发展萌芽时期 [一](汉朝以前)会计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过着采摘游猎生活,物质条件严重不足,使得在那个时期不会有会计的出现。

至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形成,剩余产品出现,会计才渐渐产生发展起来。

初期的会计,仅从事简单的统计核算和分配工作,故我们称其为“大会计”,这就是会计最早的雏形。

这可以从当时遗留下的一些历史文物里得到考证:1、刻石记事:通过石板或者石质墙壁,人类用不同的符号记录获取猎物、采摘野果的多少,并记录出参加的人员,使用的工具以及食物的分配情况;2、结绳记事:通过打绳结的方式,用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件,并进行核算,这种记录方式在现在的云南佤族地区依然有所保留。

一、西周时期:随着原始社会的渐渐没落,生产力水平不断地进步,人类社会步入第二个时期--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社会前期,由于人类思维方式落后,物质水平低下,经济不发达,所以会计依旧沿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大会计”的工作方式,直到我国的西周时期,会计的发展才有真正的进步:1、第一次给这项工作进行命名,在西周的《周礼`天官》一书中曾经记载:“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

”。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将这份工作称之为“会计”;2、在西周的宫廷之中,第一次设置了专门的官吏管理会计工作,其称之为“司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月季岁会”--每月进行核算、统计,每年进行汇总核对。

二、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初期,由于战乱纷争不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会计的发展也就受到一定影响,春秋战国到秦代出现了“籍书”或称“簿书”,用“入”、“出”作为记录符号来反映各种经济出入事项。

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产生了“三柱结算法”。

它是根据“收入”、“支出”、“结存”这三大结算要素而得名。

它以“收入-支出=结余”的关系式,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方法。

“三柱结算法”在秦汉时期已得到了广泛运用。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史论文(一)中国的会计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但是在现代会计的概念下,中国的现代会计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前的时期,国民政府时期的会计发展较为落后,当时会计记录大多数采用锦纶纸、报纸和小贴片等材料,记录方式单一,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制度。

直到国民政府财政部制定了《军需会计办法》和《财政会计办法》等一系列的会计法规,使得会计制度逐渐得到完善。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会计发展进入到了新的时期。

新中国政府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与修建,相较于前一时期,会计规范化、科技化更加普及。

中国财政部制定的《会计核算办法》和《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法规,使得会计工作健全而规范化,并为会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会计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会计制度也逐渐与国际接轨。

2006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确立了中国会计发展的新里程碑。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国家开展了“一号文件”专项整治和“两化”融合等一系列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会计规范化程度。

中国的会计职业教育体系经过不断的完善,学历证书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会计人才储备得到了增强。

总之,中国会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和曲折的历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落实,中国的会计制度已经逐渐完善,会计知识的普及也更加广泛。

相信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中国的会计行业将会更加成熟、更加专业。

我国会计发展历程

我国会计发展历程

我国会计发展历程我国会计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商业活动的开始。

在古代,商业活动主要依靠人的记忆和口头传统进行记账和记录。

然而,随着商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感受到需要一种更精确和全面的记账系统。

在唐代,我国开始出现一些会计记账的雏形,如太平广记、列子算经等记载了商业活动和财务管理的内容。

随着历史的发展,会计在我国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在明清时期,会计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期。

清代的《帐单考》成为了我国会计学的第一本正式著作。

这一时期的会计主要依靠账本对商业活动进行记录和分析。

然而,直到20世纪初,我国的会计学还比较薄弱。

国内没有正规的会计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人们对会计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但是,随着国内外商业贸易的不断发展,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对会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会计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开始进行会计制度的完善和改革。

1950年,我国首次颁布了《新会计法》。

这是我国会计制度的第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了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会计不断推进。

1979年,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改革。

这一时期,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理论都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革,链条会计制度被推广,会计从单纯的记账工作转变为一种能够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管理科学。

同时,我国设立了大量的会计教育和研究机构,加强了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会计继续发展壮大。

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新《会计法》,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制度。

同年,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开始全面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这一举措推动了我国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了我国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参与国内外企业的审计、咨询等活动,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会计服务。

3000字会计发展史论文

3000字会计发展史论文

3000字会计发展史论文篇一:会计发展史论文认识会计发展,探索会计未来历史是稳定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历史与现实的推移形成了时间的长河,而未来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是现实按逻辑顺序的延伸。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都不能割断历史,而应该尊重历史,认识历史,吸取历史中的精华,继承历史流传下来的珍贵遗产,这正是我们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会计发展史的基点。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发展史是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追溯会计发展的历史,正是为了充分认识会计发展的现实,正是为了更好的建立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同时,也是为了把握未来会计发展的大趋势。

然而,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只有在坚定、清醒、有作为的今天,我们才有可能反思地追怀人类会计世界发展史,真实认识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现实,勇敢的探索人类会计世界发展的未来。

会计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即意大利式复式记账法的产生与发展。

中世纪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佛罗伦萨式,热那亚式以及威尼斯式。

从开始的佛罗伦萨式发展到威尼斯式,即记账对象从限于债权债务,扩展到商品、现金、损益和资本;记账形式从冗长的叙述式发展到采用简洁而又规范化的账户式,记录方法从债权、债务之间进行简单的转账发展到对于任何交易都通过相互联系的两个帐账户来记载记录方法,大约延续了近二百到三百多年之久。

相比较于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提供了一个科学而又全面的记录方法。

以复式记账为基础,推动了账户的运用和发展。

可以这样说,现代会计的数据处理与信息加工的整套方法与程序,都是以复式记账为理论依据的。

由于运用了复式记账,人们才能通过账户来不间断地、全面地反映并控制资本运动,也才有可能对资本的增值进行较为正确的计算。

会计发展史的第二个里程碑,即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

1972年南海公司泡沫事件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促使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新兴和发展。

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

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

中国会计的发展历史古代会计(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960年)古代中国最早的会计制度产生于商朝时期(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商朝的商业繁荣促使人们需要更精确地记录和管理资源。

商朝时期的“贯珠法”,将财产划分为“货币”和“数目”,并将其记录在木棍或绳子上,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会计制度。

随着商朝的衰落,周朝的统治取代了商朝。

周朝将会计制度正式制度化,实行了“正衡法”,要求财产、债务和交易都要进行详细的记账。

此外,周朝还建立了一套计量标准,推动了会计的规范化发展。

宋朝会计(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宋朝是中国会计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经济繁荣和商业贸易的增长使会计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宋朝会计以“贮币法”为基础,将会计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被用于记录和汇总各种财务交易,而会计凭证则用于证明每一笔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元朝会计(公元1271年至公元1368年)元朝是中国会计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随着元朝统治者的变更,贸易和商业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会计制度也受到了影响。

元朝会计以“账实方甲”为基础,即以明确贷方和借方的方式记录会计交易。

这一制度在中国会计发展的后续阶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2年)明清时期,中国会计制度继续发展,开始采用统一的会计账簿和凭证。

自然资源和商品交易的增加促使人们更加重视会计系统的规范化。

此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会计学家和理论家,如著名的杨凌、李东蒙等,他们的理论为后来的会计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会计(1912年至今)现代中国会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与国际接轨,逐渐引入西方的会计理论和制度。

同时,中国的工商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会计的需求不断增加。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推行以计划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会计制度也相应进行了。

195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国家行业会计制度试行办法》,制定了统一的会计政策和制度。

中国会计发展史

中国会计发展史

中国会计发展史追溯我国和世界会计发展史,会计发展已经有三千年历史。

会计发展历尽艰难险阻,经历无数次实践和变革,从最原始的会计发展为今日比较完整的会计体系、准则、制度等,无不经历了历史沧桑、岁月风霜历练。

(一)、中国“会计”一词的最早出现中国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果说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始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那么,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中国会计,已于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250年左右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初具规模,那时,中国就有了“会计”的称谓,并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项由零星核算到汇总核算在到三年大计的系统过程,这一系统过程应当真实、恰当。

会计在当时的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核算,通过日积月累的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二)、中国古代会计组织体制的改革历程公元1000年,中式会计在盛唐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展,并依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从公无1002年到1068年,连续三代皇帝推行会计组织体制改革,试图以此理顺中央与地方会计之关系。

公元1069年,王安石以“理财”为纲进行变革,并以“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改革的总机关。

公元1074年,设置“三司会计司”,以此总体考天下财赋出入,实行一州一路会计考核制度。

尽管以上改革未果,然而,这些事件却在会计发展史上造成了重要影响。

公元1078年至1085年,又回复到唐朝的“三省六部”体制,并重新确立了政府会计、出纳及审计的组织地位,使会计工作恢复到正常状态。

上述史实表明,在11世纪,中国所进行的会计改革,在当时世界上依然具有先导性作用。

进入12世纪后,南宋的“审计院”设置,以及明朝的“都察院制度”、财物出纳印信勘合制度、黄册制度,以及继承两宋之制所实行的《会计录》编纂制度与钱粮“四柱清册”编报制度等,也依然闪烁着中式会计的历史光辉,为世界会计史研究者所肯定。

宋朝采用“四柱清册”的方法。

“四柱”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即现时会计术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付出和期末结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资料中国会计发展史提纲:一、介绍我国会计的发展简史,有其发展过程。

具体发展而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而各个时期的会计又有其自己的特征。

二、会计史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展望。

我国的会计史研究从无到有,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某些不尽人意之处。

进行展望提出完善的建议。

三、研究会计史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了解会计的历史发展规律,促进了我国与国外的会计交流和发展,传承会计历史文化。

正文会计史问题研究内容摘要:我国会计有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运行的历史规律。

会计史研究目前存在的一定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研究会计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史;问题;展望;意义会计史是研究会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先导。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重要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历史考察与研究这一课程,对任何一个重要会计事件的认识,都必须进行历史的回顾、思索、分析与论证。

会计史研究目前存在的一定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同时,会计学有着深刻的内涵与广博的研究领域,而会计史的研究却始终涉及到它的精华部分。

因而,在接受一定程度的会计专业教育与较为系统地学习过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后,系统地学习会计史,研究会计史学中的基本问题就十分必要,既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会计史略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

“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记数”、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会计的萌芽已经产生)。

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

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

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

文字产生以后,会计就产生了。

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西周的《周礼》并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规定了会计报表的编报制度。

“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

会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其中包括书写技术、算术的应用和普遍使用货币作为共同计算单位等。

尽管在复式簿记发明之后,用罗马数字记分类帐和计算净利很不方便,但仍在证式帐簿中曾使用达几个世纪之久,阿拉伯数字的引进大大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社会制度方面的前提条件包括:(1)私有财产观念;(2)信贷的发展;(3)资金的积累。

但以上这些前提条件还不能充分阐明会计理论的发展,短期合伙和合伙经营方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运用,并且对于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会计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而各个时期的会计又有其自己的特征。

(一)古代会计在旧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出现了记数的必要,有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虽然目前末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的结绳实物,但原始社会绘画遗存中的网纹图、陶器上的绳纹和陶制网坠等实物均提示出先民结网是当时渔猎的主要条件,因此,结绳记事(计数)作为当时的记录方式具有客观基础的。

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置,如“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

元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意思就是“原有的+新得到的=拿走的+还剩下的”。

这些都是最早期的会计,为近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会计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

会计方法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

——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会计发展经历了原始记录计量、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三个主要的阶段。

大约在西周王朝前后,我国进入了单式簿记阶段。

东汉及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四柱清册”为核心的记账算账会计方法。

在11世纪,中国的会计方法在当时世界上依然具有先导性作用。

国家在整个会计史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包括主导和引导作用。

也就是说,在我国会计史变迁中,没有单纯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出现。

这一点和西方尤其是美英两国的会计发展史有所不同,在欧美国家,会计的发展一开始是靠会计职业界来推动的,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国家才开始介入。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经济恢复启动及经济体制建立的选择方面,既不可盲目的在经济方面进行对外开放,实际上也缺乏实行市场经济的根本条件。

因此,当时借鉴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唯一出路,势在必然。

这一时期大的改革方面的成就有①建立财务组织,领导全国财政、会计工作与改革工作;②建立统一会计制度;③推行班组核算制,稳固企业会计核算基础;④改革会计方法体系,实现企业会计方法应用的统一性、一致性;⑤确立总会计师设置制度,实行总会计师责任制。

在这个时期,是中国经济体制的产生阶段,我们按照计划经济体制构建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实行了统一会计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顺利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阶段。

从这个阶段的会计史变迁可以看出,这个期间的会计核算制度变迁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变迁的特点。

中央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成为会计核算模式和会计制度变迁的主要的和唯一的推动者,任何个人或团体的意愿在制度安排中均被忽视。

经过“大跃进”和“文革”的两次冲击,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几乎荡然无存。

会计制度的修订和施行,陷入了一种从零开始的局面,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

这个阶段的会计改革面临究的效率,提高会计史学研究的质量。

借以推动中国的会计史学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更快进展。

二、会计史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展望(一)会计史研究日前存在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努力,我国的会计史研究从无到有,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某些不尽人意之处。

1、日前尚未构成完整意义的会计史学,研究内容仍较分散,只是形成了完整的会计史学的部分内容。

世界会计的发展历时儿千年,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对千年会计史进行研究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我们今天所完成的只是这一宏大工程的极小部分,远没有建成完整、科学的会计史学体系。

会计史学是历史学的一种,和历史学有着很多共同点。

按照对历史学的一般认识,会计史学应卞要包括会计史料学、会计史方法学和会计史学史等不同的内容或分支。

会计史料学是关于历史资料的本质、源流、整理、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

会计史料学是会计史学的基础,它通过对会计史料源流、真伪辩别、史学价值、使用方法等问题的研究,为会计史学提供物质前提。

会计史料学的方法包括会计史料的搜集、整理、分类、鉴别、考证、训话等。

会计史方法学是有关认识、表述会计历史所采用的工具和乎段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提供着会计史学讲究的技术条件。

会计史方法学的方法包括:普通方法,如实事求是、史论结合等;一般方法,如分析与宗合、具体与抽象、归纳与演绎、微观与宏观等;专门方法,如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计量研究法、白理分析法等。

会计史学史是关于探讨会计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它通过廓清会计史学的发展戈索及其规律,明确会计史学家和会计史学名著的历史地位,据以把握会计史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促进会计史学的健康发展。

如果按照会计史学的上述内容去衡量,我们日前会计史研究的缺失还很多,需要继续发展。

2、会计史研究对当前改革发展的现实促进作用不明显。

会计史研究不是无日的的研究,除了弘扬历之文化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研究,探寻会计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其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会计之的研究必须为当前的改革服务,为当前的改革出谋划策;否则会计史研究的价值将大大降低。

前人研究万史从来不失应用性。

司马光将其编撰的史}弓取名为“资治通鉴”,就是希望以史为鉴,吸取教训,把国家治理好,提倡的是历史为现实服务。

我国会计改革任重道远,为了避免损失,少走弯路,非常需要历史借鉴和指导;但我们的会计史研究尚未能充分起到对当前改革发展的现实促进作用。

3、会计史研究人才稀缺。

进行会计史研究需要查阅大量资料,熟悉很多历史情况,要有长期的准备与积累,短期内不易出成果,山戊果的发表难度较大,阻碍了一些人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因此从事会计史讲究的人很少,会计史研究人才稀缺,进而导致会计史研究成果不够丰富。

(二)对会计史研究的今后展望1、开展更为系统、完整的会计史研究,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形成中国的会计史学。

为了使会计史讲究成为一门科学,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会计史学。

我国会计史研究己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具备了建立会计史学的基本条件,下一步将加强研究的系统性,形成中国的会计史学。

我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门类齐全、具有深度的中国会计史学是完全可能建立起来的。

2、对现代会计发展史的研究将成为会计史研究的一大重点,并通过这些研究,摸索会计发展的规律,为现实会计工作和会计改革提供历史参考。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组成立之时,种明确其指导思想之一是:洗要全面研究中国、国外会计发展历史,总结会计发展规律,又要坚持把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中国现代会十发展方面,为现实服务。

从历史时段讲,会计史分为占代会计史、近代会计史、现代会计史。

每一时段会计史的研究都重要,但对现代会计史研究显然应当倾注更大的精力,受到更多的重视。

这是因为现代会计对当前的影响大,当前的很多会计问题在现代会计发展过程中己经存在,是现代会计的延仲;加强对现代会计史的研究,可为当前的会计改革提供更多、更为直接的参考。

提倡重视现代会计史的研究,并非放弃对其他历史时段会计的研究,而是要在研究的人力、精力、时间上向现代会计史倾斜,以取得更多的成果,归纳出更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强化现代会计史的研究,会涌现更多对改革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会计史研究的现实作用将更为显现,这会引起中青年学者对会计史研究的兴趣,吸引更多学者加入会计史研究的行列。

3、会计史研究机构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会计史研究的计划性、}办调性将更强,有组织的研究活动对会计史研究的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4、会计史的研究方法将会有所改进,将更多地引入和运用西方现代的历史研究方法。

三、研究会计史的重要意义自从人类获知运用其智慧起,会计似乎多少已有存在的形式了。

跟踪人类文明的演进,贸易的发达以及政府权力之增加,会计知识也逐年增多,不断改进。

系统阐述会计历史的发生、发展过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运行规律,又通过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研究,立足于为现实所进行的会计改革服务,既有重要意义。

(一)了解会计的历史发展规律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不仅在于揭示历史的运行规律,而且在于让人们认清这些规律,把握与遵循这些规律,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或社会某一方面的发展。

自然而然,对于会计史的研究,其目的亦在于通过对大最历史现象的分析与研究,揭示会计的发生、发展规律,以指导现时的会计工作,并适应历史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改革,最终把会计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