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函数与风险测量(20110307)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分析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分析风险不确定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决策者在面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程度。
个人效用函数则是用来描述个人对风险不确定性的态度和对不同结果的偏好程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讨论风险不确定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比如投资、职业选择、购买决策等。
在这些决策中,决策者可能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结果,并且不同结果的概率分布也可能不一样。
这种不确定性给决策者带来了风险,因为他们的决策可能会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果与预期不符。
为了对风险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经济学家引入了概率论和统计学的工具。
通过对可能结果的概率分布进行量化,可以计算出风险的大小,并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
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风险分析。
在风险分析中,个人效用函数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人效用函数是描述个人对不同结果的偏好程度的数学函数。
通过个人效用函数,可以量化个人对不同结果的喜好程度,从而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进行决策。
个人效用函数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也可以是凸的或凹的,取决于个体的偏好。
个人效用函数的形式不同,会对决策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在风险回避的个人效用函数中,个人对较低的收益有较高的偏好,对较高的收益有较低的偏好。
这意味着,对于相同的风险水平,决策者更倾向于选择较为保守的决策,而回避可能带来较大风险的选择。
而在风险偏好的个人效用函数中,个人对较高的收益有较高的偏好,对较低的收益有较低的偏好。
这意味着,对于相同的风险水平,决策者更倾向于选择较为冒险的决策,从而追求更大的收益。
此外,个人效用函数还可以反映出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比如,风险厌恶的个人效用函数会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给予较高的负面效用,而风险喜好的个人效用函数则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给予较高的正面效用。
这种态度的差异会影响决策者在面对风险时的选择。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的分析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浅谈效用函数模型在风险态度分析中的应用
浅谈效用函数模型在风险态度分析中的应用作者:张博王玉玮来源:《商情》2010年第25期[摘要]在现代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研究竞争对手和客户的心理动向变得尤为重要。
它是寡头们之间进行博弈的基础,是充分占领市场高地的必备条件。
本文试图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研究不同心理承受能力及风险态度的决策者在面临风险的时候所采取的策略,从而揭示出决策者的风险态度与他们之后所采取的实际行动之间联系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效用函数风险态度博弈一、效用论简介效用这个概念,是由西方经济学家给出来的。
它的具体定义可以写成: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评价。
为了把效用这个概念数量化,以便能够在具体问题上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人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得出了两大常用的量化效用的理论——基数效用理论,序数效用理论。
基数理论:基数是指1,2,3等这些数字。
基数是可以加总求和的,如3+8=11等。
将基数赋予效用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直观的看出效用的大小了。
比如,商品A的效用是5,商品B的效用是10。
那么,显然能够直观的比较出这两种商品的大小关系,并且也可以直观的得到同时获得这两种商品时,所得到的效用为15。
运用建立在基数理论上的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就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关于效用的问题了。
序数理论:序数是指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表示顺序或等级,它是不能够加总求和的,而是只能比较两者之间的大小,先后等等。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一种类似于香,臭,美,丑的东西,其大小无法具体的衡量,但是却可以相互比较。
因此,运用序数理论来描述效用这一概念更加合理,序数论者运用无差异曲线方法,在实践领域中也解决了相当多的问题,在理论研究上相对于基数理论来言,取得了更加丰厚的成果。
本文所讨论的效用函数问题,由于不影响讨论结果的正确性,且为了简便易懂,是采用了建立在基数理论上的效用模型来进行分析的。
二、模型建立设引起效用的满足物a的数量为x,则其所引起的效用大小可以即为U(x)。
FRM模型丨效用函数和风险偏好的辨析
FRM模型丨效用函数和风险偏好的辨析1.效用历史沿革效用的概念是丹尼尔·伯努利(不是数学家伯努利,但是他们都是伯努利家族的。
)在解释圣彼得堡悖论时提出的,目的是挑战以金额期望值作为决策的标准,证明期望收益并不是人们在做决策时的唯一衡量标准。
经济学家对于效用的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
●19世纪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里昂·瓦尔拉斯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早期经济学家认为效用如同人们的身高和体重一样是可以测量的。
●而约翰·希克斯则尝试了只在序数性效用的假定下,也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希克斯认为,效用的数值表现只是为了表达偏好的顺序,并非效用的数值。
因此,从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方法来看,基数效用论者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序数效用论者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从教科书等内容判断,现在比较通用的应该是后者的序数性效用。
1.1.效用概念的提出——圣彼得堡悖论圣彼得堡悖论是尼古拉·伯努利在1738年提出的一个概率期望值悖论。
它来自于一种掷币游戏,圣彼得堡游戏。
游戏规则为:掷出正面或者反面为成功,游戏者如果投掷成功,得奖金2元,游戏结束;若不成功,继续投掷,二次成功得奖金4元,游戏结束;这样,游戏者如果投掷不成功就反复继续投掷,直到成功,游戏结束。
如果n 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n 元,游戏结束。
首先,我们用公式1()k kk E X x p ∞==∑来计算这个游戏收益的数学期望值:23423411111()2222222222n n E X n n ==⨯+⨯+⨯+⨯++⨯= 从理论上来说,该游戏的期望值是无穷大的。
按照概率的理论,多次试验的结果将会接近于其数学期望。
这就出现了计算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的“矛盾”。
如果仅仅以期望值标准,我们将无法给这个游戏进行定价。
圣彼得堡悖论反映了决策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别。
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模型与实际问题进行比较,但决策理论模型与实际问题并不是一个东西;圣彼得堡问题的理论模型是一个概率模型,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模型,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统计的 “近似的”模型。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分析
➢期望效用准则
贝努力提出期望效用准则方法:用期望 效用作为最大化的目标,假设投资者关 心的是期末财富的效用,从而成功解决 了圣彼得堡悖论问题。
用期末财富的对数形式或指数形式作为 效用函数,则 alog(w) 或 w1/2表示效用函 数,w表示财富。 那么通过简单的计算, 可以发现人们的确定等价财富的确在2-3 元之间。
• 也就是说,风险与不确定性有区别,但在操作 上,我们引入主观概率或设定概率分布的概念, 其二者的界线就模糊了,几乎成为一个等同概 念。
PPT文档演模板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分析
(二)风险来源的不同看法
• 风险与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一项经济活动的 风险可以由其收益的不可预测性的波动性来定 义,而不管收益波动采取什么样的形式。
• 有的二元关系所涉及的两个元素有相同 的性质,有的二元关系所涉及的两个元 素则属于不同性质的集合。
• 有的二元关系满足一定的性质,如完全 性、传递性、自反性、 (非)对称性。 我们主要考虑前三者。
PPT文档演模板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分析
一、二元关系(binary relations)与偏好
们愿意付出的金额在2-3之间。 • 因此,期望收益最大原则并不能解决一切的不确定性
问题 。
PPT文档演模板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分析
➢ 对于证券投资来讲,只追求期望收益最大化的 投资者绝不会选择一个多元化的资产组合。如 果一种证券具有最高的期望收益,这个投资者 会把他的全部资金投资于这种证券。如果几种 证券具有相同的最大化期望收益,对这个投资 者来说,投资于若干这些证券的组合或者只是 其中的某一种证券是无差别的。由此可见,如 果我们认为多元化是投资的基本原则的话,我 们必须否定仅仅最大化期望收益原则的目标假 定。
风险中立者之效用函数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1-24
分離效果 (5)
在實驗設計三中,決策者再進行的二階段的決策時, 直接忽略掉第一階段,將第二階段獨立出來後的決策 與實驗設計二相同。
這種決策者會因為問題描述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選 擇,就是所謂的框架相依現象。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1-20
分離效果 (1)
若一組賭局(prospect)可以用不只一種方法被分解成共 同和不同的因子,則不同的分解方式可能會造成不同 的偏好,這就是分離效果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1-21
分離效果 (2)
實驗設計三:Kahneman及Tversky訪問85人,考慮下 列需經過兩個階段之賭局: 第一階段:75%的機率無任何結果,25%的機率會進 行到第二階段 當進行到第二階段時,必須在賭局i與j間做選擇: 賭局i:確定可獲得$30。(期望值為25%×$30=$7.5) 賭局 j: 80%機率可獲得 $45。(期望值為 25%×80%× $45=$9)
EU(P1)>EU(P2),投資人選擇方案一(P1)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1-7
第二節 風險態度
人們對於風險的態度可以區分為 風險趨避者(Risk Aversion) 風險愛好者(Risk Seeking) 風險中立者(Risk Neutral) 人們在大多數情況下討厭風險,但若給予風險補償, 人們還是願意承擔風險。例如 兩個預期報酬率相同的股票,大部分的人會選擇低 風險的股票進行投資 若要選擇較高風險的投資,會要求較高的報酬補償 其所承擔之風險
行為財務學 Chapter 1 財務學的基礎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分析课件
期望效用最大化准 则
1
期望效用最大化准则是现代决策理论的核心概念 之一,它认为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决策者应该 选择期望效用最大的方案。
2
期望效用是由方案的可能结果及其对应的概率和 效用值共同决定的,它反映了决策者对风险和不 确定性的偏好。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 效用函数分析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个人效用函数理论 • 风险与个人效用函数的关系 • 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分析 • 个人效用最大化问题 •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管理策略
01
风险与不确定性概 述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定义
风险
指在特定情况下,某一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它具有客 观性,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概率分布 等方式进行评估。
们的个人效用函数通常表现为对风险的容忍度高,愿意为了潜在的高回
报而承担较大的风险。
02
风险厌恶型
这类人在面对风险时倾向于选择规避,倾向于选择确定性的较小收益而
不是潜在的高收益。他险带来的潜在损失。
03
风险中性型
这类人在面对风险时表现得相对客观,既不过度追求高收益也不完全规
04
不确定性下的决策
分析
贝叶斯决策理论
贝叶斯决策理论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决策分析方法,它通过概率来描述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并利 用期望效用来评估不同决策的优劣。
在贝叶斯决策理论中,决策者需要先对问题中的各种状态和结果进行概率评估,然后根据这些概率计算 出期望效用,最后选择期望效用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决策。
贝叶斯决策理论广泛应用于金融、经济、管理等领域,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和风险。
FRM模型丨效用函数和风险偏好的辨析
FRM模型丨效用函数和风险偏好的辨析1.效用历史沿革效用的概念是丹尼尔·伯努利(不是数学家伯努利,但是他们都是伯努利家族的。
)在解释圣彼得堡悖论时提出的,目的是挑战以金额期望值作为决策的标准,证明期望收益并不是人们在做决策时的唯一衡量标准。
经济学家对于效用的理解是有一个过程的。
●19世纪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里昂·瓦尔拉斯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早期经济学家认为效用如同人们的身高和体重一样是可以测量的。
●而约翰·希克斯则尝试了只在序数性效用的假定下,也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希克斯认为,效用的数值表现只是为了表达偏好的顺序,并非效用的数值。
因此,从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方法来看,基数效用论者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序数效用论者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从教科书等内容判断,现在比较通用的应该是后者的序数性效用。
1.1.效用概念的提出——圣彼得堡悖论圣彼得堡悖论是尼古拉·伯努利在1738年提出的一个概率期望值悖论。
它来自于一种掷币游戏,圣彼得堡游戏。
游戏规则为:掷出正面或者反面为成功,游戏者如果投掷成功,得奖金2元,游戏结束;若不成功,继续投掷,二次成功得奖金4元,游戏结束;这样,游戏者如果投掷不成功就反复继续投掷,直到成功,游戏结束。
如果n 次投掷成功,得奖金2n 元,游戏结束。
首先,我们用公式1()k kk E X x p ∞==∑来计算这个游戏收益的数学期望值:23423411111()2222222222n n E X n n ==⨯+⨯+⨯+⨯++⨯= 从理论上来说,该游戏的期望值是无穷大的。
按照概率的理论,多次试验的结果将会接近于其数学期望。
这就出现了计算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的“矛盾”。
如果仅仅以期望值标准,我们将无法给这个游戏进行定价。
圣彼得堡悖论反映了决策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别。
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模型与实际问题进行比较,但决策理论模型与实际问题并不是一个东西;圣彼得堡问题的理论模型是一个概率模型,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模型,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统计的 “近似的”模型。
效用函数与风险测量(20110307)
23
相关系数
Cov ( Ri , R j )
ij
i j
相关系数表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可视作协方差的标准化 。 当ij = 1时,证券i和j是完全正相关的; 当ij = -1时,证券i和j是完全负相关的; 当ij = 0时,证券i和j是不相关的。
24
不同相关系数对风险的影响
9
线性效用函数-风险中性
函数性质:U ( X 1 (1 ) X 2 ) U ( X 1 ) (1 )U ( X 2 )
10
风险态度测定-例题
给定效用函数,U(W) = ln(W), 赌局为, G($5, $30, 80%)。 赌局的期望终盘值为: E(W) = 0.8 $5 + 0.2 $30 = $10 期望终盘值的效用为: U[E(W)] = ln($10) = 2.3 终盘结果的期望效用为:E[U(W)] = 0.8 U($5) + 0.2 U($30) = 0.8 ln($5) + 0.2 ln($30) = 1.97 因此, U[E(W)] > E[U(W)] 也就是说,你从给定的期望终盘值中获得的效用比从“开赌”的结果中获得的效 用要大。因此,说明你的效用函数为凹形,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
CVA
0.07 1.40 0.05
CVB
0.12 1.71 0.07
项目A变异系数低于项目B,所以项目A更优
19
收益与风险的统计计算
平均收益率(算术平均):可估计预期收益率
( R1 Rn ) R n
收益率的样本方差与标准差:可估计总体标准差
s ( R1 R ) 2 ( R 2 R ) 2 ( R n R ) 2 n 1
第3章-效用函数
§3.2
效用函数的定义和构造
3.2.1 效用和效用函数的概念 1. 效用的概念 定义3.5 设决策问题的各可行方案有多种可能的结 果值o,依据决策者的主观愿望和价值倾 向,每个结果值对决策者均有不同的价值 和作用。反映结果值o对决策者的价值和 作用大小的量值称为效用。
在商业经营中,经营者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在 (1)期望收益较低但是有保险;(2)期望收益较高风
险也较大这两种行动中进行选择。
因此,在进行决策分析时,存在如何描述或表达后
果对决策人的实际价值,以便反映决策人心目中对各种
后果的偏好次序(preference order)的问题。 偏好次序是决策人的个性与价值观的反映,与决策 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素养、心理和生理 (身体)状态等有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1.1 事态体及其关系 1.事态体的概念 定义3.1 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限个可能结果的方案 (或事情),称为事态体。 事态体中各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是已知的。 事态体即随机性状态空间中的行动方案。
1.事态体的概念
设某事态体的n个可能结果为: o1, o2, …, on 各结果出现的概率是相应为: p1, p2, …, pn 则该事态体记为: T=(p1, o1;p2, o2 ;…;pn, on) 特别当n= 2时,称 T为简单事态体,此时 T=(p, o1;1-p, o2 )
对于每一个结果值oj都存在一个概率值pj, 使得 oj~(pj , o*;1-pj , o0) pj就可以作为结果值oj的效用值。
3.2.1 效用和效用函数的概念
(1)标准效用测定法(概率当量法,V-M法) 步骤 ①设 u(o*)=1,u(o0)= 0; ②建立简单事态体(x, o*;1-x, o0 ),其中x 称为可调概率; ③通过反复提问,不断改变可调概率值x,让 决策者权衡比较,直至当x= pj时 oj~(pj , o*;1-pj , o0) ④测得结果值oj的效用 u(oj)= pj = pj u(o*)+(1-pj )u(o0)
效用函数ppt课件
理性行为公理:
公理1 连通性(或成对可比性):如果P1, P2 ,则P1 或者P1 P2,或者P1 P2 。
P2,
公理2 传递性:如果P1, P2, P3,而且P1 P2,P2 P3,则必有
P1 P3 。
公理3 替代性:如果P1, P2 和Q,而且0<p<1,则
P1 P2 当且仅当 pP1 + (1-p)Q pP2 + (1-p)Q . 公理4 连续性(连续性或称偏好有界性):
(1)概率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值,而且比较稳定; (2)决策不是解决一次性问题,而是解决多次重复的问题; (3)决策的结果不会对决策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 如果不符合这些情况,期望货币损益值准则就不适用,需要
采用其他标准。 • 用期望值作为决策准则的根本条件是,决策有不断反复的可
能。 4
所谓决策有不断重复的可能,包括下列三层涵义: 第一,决策本身即为重复性决策。 第二,重复的次数要比较多,尤其是当存在对于决策后果有重 大影响的小概率事件时,只有重复次数相当多时才能用期望值 来作为决策标准,因为只有这样其平均后果才接近于后果的期 望值。
Session 6 效用函数
1
Session Topic
• 期望货币损益值准则的局限 • 效用函数的定义和公理 • 效用函数的构成 • 风险和效用的关系 • 损失函数、风险函数和贝叶斯风险
2
期望货币损益值准则的局限
3
期望货币损益值准则的局限
• 以期望货币损益值为标准的决策方法一般只适用于下列几种 情况:
足。它是度量一定数量的金钱(或其它事务)在决策者心目中的
价值或者说决策者对待它们的态度的概念。或者说,效用是在有
风险的情况下,决策人对后果的爱好(称为偏好)的量化,可用
决策理论
如问:你认为A₁和A₂方案哪个好? 对于这两个方案,每一个决策者都有自己的选 择。假定该决策者选择方案A₂,说明决策者认为25万 元的效用大于方案A₁的效用值,即u(25)>0.5.心里试 验将继续下去。 第三步:向决策者提出将A₂方案的25万元改为 20万元,问决策者的选择有何改变。 假定该决策者任然选择方案A₂,这说明决策者 认为20万元的效用任大于方案A₁的效用值,即 u(20) >0.5。心理实验继续下去。 第四步:向决策者提出,如果将方案A₂的25万 元改为-10万元,其选择有何改变。这时假定决策者 选择方案A₁,说明决策者认为白白损失10万元不合算, 宁愿选择方案A₁,即u(-10) <0.5。 这样的心理实验反复进行下去,直到最后可以 达成这样的:决策者认为当方案A₂中的25万元降为0 时,方案A₁和方案A₂的效用是相等的,则
一、效用函数的定义及类型
效用函数值是定义在集合O上的一个实值函数 u(б)。它满足下面的条件:当б₁>б₂时,则u(б₁) > u(б₂);当б₁~б₂时,则u(б₁)=u(б₂)。u(б)称为б的效用值, 它反映了决策者对决策б的偏好程度。对于同一个决 策问题,不同决策者的效用函数可能是不相同的。 一个行动方案a的效用值u(a)定义为u(a)=(),其中n 是状态的个数;pj是状态θj发生的概率;uj是行动方 案a在状态θj下的效用值;u(a)是行动方案a的期望效 用值,这里假定状态θj是离散型随机变量。最大期望 效用(或最小风险)的行动方案就是最佳行动方案。
(3).冒险型效用函数
效用值
设有效用函数u=u(x),若x₁<x₂时,有 [u(x₁)+u(x₂)]/2>u[(x₁+x₂)/2],这种效用函 数就称为冒险型效用函数,对应的效用函 曲线是一条上凹曲线。
效用、损失与风险函数
效用、损失与风险函数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是一种经济学概念,用于评估个人或组织对不同选择的偏好程度。
它衡量的是个体对于不同结果的满意程度或福利水平。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是一种数学函数,用于评估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
风险函数(Risk Function)则是指损失函数的期望值,用于评估模型的整体表现。
效用函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限于经济学领域。
在经济学中,效用函数可以用来评估个体在消费决策中的偏好。
例如,一个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以根据效用函数来判断对于不同商品的满意程度,从而做出最优的购买选择。
在生产决策中,效用函数也可用于评估企业的利润或效益。
此外,效用函数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政府可以通过对不同政策措施的效用函数分析,来选择最优的政策方案。
然而,效用函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效用函数是基于个人的主观偏好进行评估,因此不同个体对于相同选择可能有不同的效用函数。
这使得在集体决策中,如何综合不同个体的效用函数成为了一个问题。
其次,效用函数往往是根据个体的经验和认知进行建模的,因此可能忽视了一些隐含的因素。
例如,某个人可能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评估未来的效用,但如果未来情况发生变化,这种评估就会失效。
损失函数在机器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监督学习任务中,模型通过学习数据集中的样本和相应的标签,来预测新样本的标签。
损失函数用于衡量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
常见的损失函数有均方差损失函数和交叉熵损失函数等。
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可以找到最优的模型参数,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然而,损失函数的选择也是有风险的。
不同的损失函数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模型产生误导性的结果。
例如,在处理分类问题时,使用错误的损失函数可能导致模型过于关注错误分类的样本,而忽视其他分类结果。
此外,某些损失函数对异常值(Outlier)较为敏感,一旦输入数据中存在异常值,模型的训练过程就可能受到影响。
效用、损失与风险函数
效用、损失与风险函数效用、损失与风险函数在决策理论和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效用函数是用来衡量个体对不同结果或决策方案的偏好程度的函数。
它反映了个体对不同结果的偏好、满足程度或效用水平。
通过建立有效的效用函数,我们可以在选择不同的决策方案时,根据效用的大小来做出最优决策。
例如,在投资决策中,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效用函数,根据预期回报以及风险程度,来评估不同投资方案的风险收益比,从而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
损失函数是用来衡量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差异的函数。
它通常用于机器学习和统计建模中,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
通过选择适当的损失函数,我们可以训练和优化模型,使其能够最小化预测误差,提高预测准确性。
例如,在二分类问题中,我们可以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来评估分类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标签之间的差异。
风险函数是用来衡量不同风险事件或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的函数。
它通常用于风险管理中,用于评估不同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
通过建立合理的风险函数,我们可以对不同的风险事件进行量化和比较,从而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例如,在金融风险管理中,我们可以使用价值-at-risk(VaR)或期望损失等风险函数来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从而帮助投资者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然而,使用效用、损失和风险函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
首先,构建准确的效用函数、损失函数和风险函数需要对决策者的偏好、预测准确性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准确的量化和建模,这可能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其次,使用这些函数进行决策和风险管理时,需要准确的数据和模型,否则会产生误导性的结果。
最后,由于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的存在,预测准确性和风险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总而言之,效用、损失和风险函数在决策理论和风险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然而,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需要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衡量和权衡。
风险不确定性及个人效用函数分析课件
这类人在面对风险时表现得相对理性和冷静,他们既不过度追求高收益,也不刻 意回避风险。他们的个人效用函数通常表现为对风险的容忍度适中,寻求风险和 收益之间的平衡。
风险厌恶与个人效用函数
• 风险厌恶型:这类人在面对风险 时倾向于回避潜在的损失,他们 的个人效用函数通常表现为对风 险的容忍度较低,更注重风险控 制和稳定性。
泛应用。
决策树理论
总结词
决策树理论是一种图形化表示决策过程 的方法,它通过构建树状图来展示决策 的逻辑和过程。
VS
详细描述
决策树理论可以帮助决策者清晰地表示出 决策的逻辑和过程,以及每个决策节点的 可能结果和概率。决策树理论在风险评估、 项目管理、战略规划和智能决策等领域有 广泛应用。
05
个人效用最大化
个人效用最大化问题的应用场景
投资组合优化 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收 益目标,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以最大化其期望效用水平。
保险购买决策 个人在购买保险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保费预算, 选择最优的保险方案,以最大化其期望效用水平。
退休规划 个人在规划退休生活时,需要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风险 偏好和退休目标,选择最优的储蓄和投资方案,以最大化 其期望效用水平。
06
案例分析
总结词
股票投资决策涉及到个人效用函数最大化的问题,投资者需 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来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
详细描述
在股票投资决策中,投资者需要综合考 虑多个因素,如股票价格、公司业绩、 市场走势等,并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 预期收益来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通过 个人效用函数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 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预期收益,
感您的 看
[经济学]效用函数
假定投保者投保资产为12万元,而保险费规定为万分之二 (保险
费征收率一定比失火概率大,否则保险公司就无盈利可图了),
那么每月应交保险费24元,这是在投保情况下每月的支出。如果 不去投保,则损失的期望值为120000(1/10000)=12元,比投 保的支出小得多。如按期望值标准,则谁也不会去投保了。可是 实际上决策者还是会去投保的,这是因为实际平均损失与其期望 值大不一样,如果这120个月中没有失火,则1元损失也没有,但 万一失火一次,则等于每月平均损失120000/120=1000元,比计 算的损失期望值大80多倍。所以计算出来的损失期望2; …; 0, Cn) P2=(0, C1; 1, C2; …; 0, Cn) Pn=(0, C1; 0,
C2; …; 1, Cn), 则P = P1 + P2 + … + Pn
由效用函数在上的现行性质可知,u(P)可表示为
u(P) =
n n u pi Pi pi u ( Pi ) i 1 i 1
maximum expected return.
Daniel showed how his theory resolves the issue by providing a unique
solution s to the equation
n n v ( w 2 ) 2 v( w0 s) 0 n
公理1和公理2合称为次序性公理。符合次序性公理的集合称 为全(弱)序集,集中的元素可以按偏好关系排列优先次序,表 示的是决策者对行动的偏爱程度的比较。这两条公理是说,对行 动的偏爱是可以比较的。公理3是说,偏好关系中的两个有序后 果在各有相同比例 (1-p) 被相等量(1-p)Q 替代后,优先关系不变 (Allais悖论)。公理4意味着没有一种后果无限好,也没有一种 后果无限坏。公理4还可以用如下方式表示:若P1 P2 P3,则必 有0 1,使 P2 P1 + (1-)P3 (称为效用值)。这条公理告诉我 们:对于较好行动后果C1,较差行动后果C3及中间行动后果C2, 总可以调整P的大小,使得复合行动“以概率P获C3,以概率1-p 获C1”与行动后果C2相比较,决策者同样偏爱。这条公理有时不 易被人们接受,特别是当较差行动导致严重后果时。(过马路例 子)
风险效用函数
风险效用函数
风险效用函数是一种经济学概念,用于衡量个体对风险的偏好。
它描述了个体在面对不同风险水平时所愿意承受的收益水平。
通常情况下,个体对风险的偏好呈减少性。
这意味着个体会愿意为了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收益。
但是,也有一些个体对风险有所偏好,他们愿意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而承担更大的风险。
风险效用函数可以用来帮助个体做出决策,例如选择投资组合时,个体可以使用风险效用函数来确定自己愿意承受的风险水平。
同时,风险效用函数也可以用于研究经济学中的其他问题,例如风险溢价和保险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用函数形态的讨论
效用函数的斜率由一阶导数测定,在所有的三种风险态度中,效用函
数的斜率都为正数[U’(W)>0]。也就是说,无论你对风险的态度如何, “多”比“少”好。
效用函数的凹度(concavity)由二阶导数测定。凹度测定的是斜率随
着财富水平的增加而递减的程度(U(W) < 0)。也就是说,如果当前 财富水平为$20,000,你从新增加的$1,000获得的边际效用要比当前财 富水平为$5,000,000时从新增加的$1,000获得的边际效用要大。
效用函数
专题讲座二
1
效用函数
效用在经济学上是指人们从某事物中所得到的主观的满足程度。 投资者的效用是投资者对各种不同投资方案形成的一种主观偏好
指标(态度)。投资者的效用是其财富的函数。
假定投资者为理性效用最大化者(Rational Utility Maximizers) 投资者的目标是在服从预算约束的条件下,使当前消费效用和期
设X1,X2为任意两个可能的财富值,α为概率,凹性效用
函数有如下性质:
U ( X 1 (1 ) X 2 ) U ( X 1 ) (1 )U ( X 2 )
7
凹性效用函数-风险厌恶
8
凸性效用函数-风险喜好
U ( X 1 (1 ) X 2 ) U ( X 1 ) (1 )U ( X 2 ) 函数性质:
效用函数可分为三类:凹性效用函数、凸性效用函数和
线性效用函数,分别表示投资者对风险持回避态度、风 险喜好和中性态度。
投资者对风险有三种态度: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和风险
3
喜好。
风险态度的测定-赌徒心态
设一赌局,G(a, b, ),其中 a 和 b 为结果, 为
结果 a 发生的概率。
对于一给定赌局 G($100, 0, 40%),
这实际上是一保险问题:即投资者愿意付出的费用,,
就是保费,满足:
U(W-) =0 .5 U(W+h) + 0 .5 U(W-h)
风险的价格
根据相关的数学计算,求解保费,得到 :
1 2 U "(W ) h 2 U '(W )
也就是说,
保费 = 0.5 [方差] [风险厌恶程度]
确定等值财富
如果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在预
期回报相同的情况下,他会拒绝 参加赌博,而选择一个确定的结 果。
如果投资者可以选择,他愿意选
择支付一个风险价格 ,以避免 参加赌博。
W- 可定义为确定等值财富
16
风险测量
17
风险测量: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n
方差 pi [ R i E( R)]
相关系数决定了两种投资品的关系。 -1.0 < < +1.0 相关系数越小,越有可能降低风险。 假如 = +1.0,就不可能降低风险。
25
两种证券的资产组合
E(R) (%) 25 24 23.3 22.5 B
ρ=-1 ρ=-0.5 ρ=1
21.7
ρ=0 ρ=0.5
21 A 20 0 5 10 15 20
终盘的期望值 = $100 0.4 + 0 0.6 = $40
赌徒的问题是:拿走$40,还是“开赌”?
4
风险态度的测定-赌徒心态
赌徒的选择: A B C 愿意拿走$40: U($40) > 0.4U($100)+0.6U(0) => 风险厌恶(Risk averse) 愿意开赌: U($40) < 0.4U($100)+0.6U(0) => 风险喜好(Risk loving) 无所谓: U($40) = 0.4U($100)+0.6U(0) => 风险中性(Risk neutral)
望财富(未来消费)效用E [U(W)]最大化。
未来财富由投资策略所决定。由于未来的投资回报为随机变量,
因此未来的财富水平也是随机的。
2
P24.个人风险管理和风险成本
效用函数与风险态度
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投资者总是期望从投资中获得
较大的未来效用(财富),而其期望效用是一随机变量 (财富)的函数。因此,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由其效用 函数的形态所决定。
5
风险态度的测定-赌徒心态
在金融经济学理论中,假定所有投资者为风险厌恶者。 在上述赌局中,开赌的风险(方差大)比拿走$40(0方
差)要大。因此,如果期望回报为正态分布,给定一期 望回报水平(均值用函数
这种效用函数的特点是
财富越多越好(一阶导数为正) 边际效用递减(二阶导数为负)
9
线性效用函数-风险中性
函数性质:U ( X 1 (1 ) X 2 ) U ( X 1 ) (1 )U ( X 2 )
10
风险态度测定-例题
给定效用函数,U(W) = ln(W), 赌局为, G($5, $30, 80%)。 赌局的期望终盘值为: E(W) = 0.8 $5 + 0.2 $30 = $10 期望终盘值的效用为: U[E(W)] = ln($10) = 2.3 终盘结果的期望效用为:E[U(W)] = 0.8 U($5) + 0.2 U($30) = 0.8 ln($5) + 0.2 ln($30) = 1.97 因此, U[E(W)] > E[U(W)] 也就是说,你从给定的期望终盘值中获得的效用比从“开赌”的结果中获得的效 用要大。因此,说明你的效用函数为凹形,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
CVA
0.07 1.40 0.05
CVB
0.12 1.71 0.07
项目A变异系数低于项目B,所以项目A更优
19
收益与风险的统计计算
平均收益率(算术平均):可估计预期收益率
( R1 Rn ) R n
收益率的样本方差与标准差:可估计总体标准差
s ( R1 R ) 2 ( R 2 R ) 2 ( R n R ) 2 n 1
1, 2 1 时
22
P w1 1 w 2 2
协方差
ij E [( R i E ( R i ))( R j E ( R j ))]
协方差表示两个变量协同变动的程度。也可记为Cov(Ri, Rj)。 如果协方差为正,表明两个变量变动方向趋同。 如果协方差为负,表明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反。
12
凹度与风险厌恶的程度
效用函数的凹度决定了风险厌恶的程度 因此,对于风险厌恶的投资者来说,U’(W)>0 和
U''(W) < 0
风险中性时,U(W) = 0 风险喜好时,U(W) > 0
风险的价格
问题:风险厌恶投资者应该支付多少以避免进入一赌
局,该赌局将以各50%的概率增加财富h元和减少h元?
E( Rp ) w1E( R1 ) w2 E( R2 ) 资产组合的方差
2 2 2 P w12 12 w2 2 2 w1 w2 1,2 2 2 w12 12 w2 2 2 w1 w2 1,2 1 2
在特殊相关系数下,资产组合的标准差:
1, 2 1 时 P w1 1 w 2 2 2 2 2 2 1/ 2 1, 2 0 时 p w1 1 w 2 2
σ(%)
证券A和B构成的资产组合
26
Q
&
A
2 i 1
2
标准差 = [方差]1/2 =
标准差 变 异 系 数 CV 预期收益率 E (R)
18
案例:用变异系数评估投资项目
项目A、B的收益率和方差
项目A 收益率 标准差 0.05 0.07 项目B 0.07 0.12
通过分别计算上例中A、B项目的变异系数就可以从中选择出较优项目
23
相关系数
Cov ( Ri , R j )
ij
i j
相关系数表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可视作协方差的标准化 。 当ij = 1时,证券i和j是完全正相关的; 当ij = -1时,证券i和j是完全负相关的; 当ij = 0时,证券i和j是不相关的。
24
不同相关系数对风险的影响
收益率的频率分布
20
风险测量:
期望收益:
E ( R )]
n
R
i1
i
Pi
标准差:
n
[R
i1
i
E ( R )]
2
Pi
Ri为各期的报酬率,E(R)为其平均数, n为总取样的期数,Pi为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
两种证券构造的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
资产组合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