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市供水管网的分区域管理模式

合集下载

浅谈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浅谈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浅谈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密集,进行供水管网工作已经显得尤为重要。

对供水管网进行重新设计,保证供水管网的分区管理工作更加完善,还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针对于现阶段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更好的管理措施,给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也能够确保供水工作更加完善。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阐述了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的基本原则以及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的意义,探索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希望能够建立完善的分区管理机制,相对应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保障供水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制度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于水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在进行供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供水管网的延伸,也需要考虑到供水管网的管理工作。

那么在日常管理制度方面,需要确保其较为完善。

在具体管理措施中,可是需要确保其较为科学,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

而在现阶段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供水管网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进行分区管理呈现出一定的作用。

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相应的划分工作,进行分区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其管理效率,也能够精准的测量各个地区的用水情况。

同时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供水管网的有效性。

1.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概述1.1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原则为了更好的解决现阶段的供水问题,对于供水管网的分级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探索供水管网的分区原则。

只有明确具体的工作原则以及工作方向,才能够确保制度更加完善,也能够确保相应的工作措施足够科学。

在不同地区进行供水管网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合理性,根据城市自身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区。

以上海市为例,由于上海市的供水管网环形居多,那么在具体划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供水的稳定性,也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确保自然地理条件和供水管网有效配合。

北京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管理实践

北京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管理实践
划 和施 工 。
2 精 细化 管理是 管 网安全运 行的 有效途 径
优 化 管 网 管理 机 构 。强 化 管 网管 理 职 能 ,实 行 了管 网 区域 化 和 网格 化 管 理 .进 一 步 明确 了 管 网管 理 责任 。 组建 专 门 的暗 漏 检 测 队伍 .建 立 了供 水 管 网暗 漏排 查 常 态机 制 。重 点 加 强在 施 工地 的管 线 保护 .强 化 管 网管 理单 位 与 建设 单 位和 施 工单 位 的 三级 对 接 配 合机 制 .建立 重 点 在施 工 地共 同看 护机 制 和三 级 检 查机 制 。 实施 管 网安 全运 行 隐患 挂账 督 办制 度 , 发现 隐患及 时
工 、加 装 内涨 圈等 方 法改 造 存 在安 全 隐 患 的供 水 管 线 ,采 取 内
壁修 复涂 膜 工艺 及更 换等 方 法 改造 影 响水 质安 全 的老 旧管 线 。
加 强 管线 建 设 过 程管 理 .源头 消 除 隐 患 。研 发 应 用报 装 管
理 服 务 系统 对 管 线 建设 的各 个不 同阶 段进 行全 过 程 监 控 。应 用供 水 管 网优 化 管 理 模 型软 件 .科 学规 划 管 网布 局 。 严 把 管线 材质 使 用 关 废 止 使 用 普通 铸 铁 管 和镀 锌 管 ,代 之 为 强 度 高 、
踪 定位 系 统  ̄ GP 闸 门复 测/ 位 系统 .准 确监 控 抢修 车 辆 的 行 U S 定
生产 工 艺质 量 控 制 和监 测 系 统 、管 网水 质 监 测 系 统 ,实篪 精 细
化 水 质管 理 模 式 。 特 别是 针 对 河 北 客 水 进京 .加 强 了 原水 水 质
和 管 网水 质 的动 态 预 警 ,每 天 均 对 原 水 、 出 厂水 、管 网 水

城市供水管网的分区域管理模式研究

城市供水管网的分区域管理模式研究

具备条件时应将分区管理方案移植到 GS发挥 GS I, I 的优势。
2 供水 管网的分区原则 21 。 独立计量区域 (it c tr e , MA 分区原则 D sr tMeee Ara D ) i d 独立 计 量 区域 (it c trd Ar , MA) 常指 通 D sr tMeee e D i a 通 过截断 管段或 关闭阀门 ,将管 网分为若干 个相对独立 的区域 , 每个独立 小区域 内拥有 5 0 0 0个用 户,有永久性 的边界 , 0 ~5 0
维普资讯

自动化与信息技术 ・
城 市供 水管 网的分 区 , 北 北京 10 3 ) 00 1
摘要 : 对供水 管网分区并 实施 分区域 管理是城 市管 网管理 的一种新模式 , 少管 网漏损 的最根 本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某北方 是减 城 市为例 , 论证 了城市供 水管网分 区的主要原 则, 出 了管 网分区的推 荐方 案; 提 通过 管 网水 力模 型对 分区后 管 网工况进行模拟 , 并
业越来越 注重供水管 网管理的策略研究。供水 管网的分 区域管
理f 黾供水企 业加大 科技投入 、 向管理要效益 的一 种手段 , 其根
本目 的是为了提高供水管 网的管理水平 , 减少管网漏损 , 为城市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网管理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 管
() 1 根据城市管 网特点综合确定管 网分 区原则 , ( 提出管网分 区的若干方案 ,在对 各方案进行综 合经济、 2 )
12供水 管网分 区域 管理 的研究思路 . 供水管 网的分 区域管理 是管网管理模式的革新 , 需在借鉴 其他城市分 区域管理 经验 的基础 上 , 合每 个城 市管网的情况 结 具体分析 。在某北 方城 市管网分区域管理的研究项 目中, 采取

浅谈北京市供水管网的分区域管理模式

浅谈北京市供水管网的分区域管理模式

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分区域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张孟涛刘彦辉摘要:对供水管网分区并实施分区域管理是管网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是减少管网漏损的有效途径。

本文论证了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分区原则,提出了管网分区的推荐方案;通过管网水力模型对分区后管网工况进行模拟,并将分区成果在市区配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模拟显示,这进一步完善了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供水管网分区域管理水力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供水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供水企业产、供、销的中间环节,其管理、运行水平不但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还影响到供水企业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供水企业越来越注重供水管网管理的策略研究。

管网的分区域管理[1]是供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向管理要效益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供水管网的管理水平,减少管网漏损,并为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网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1. 供水管网分区域管理的概念供水管网分区域管理是在管网漏损控制理论基础上的主动实践,这里的“分区”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管网并联或串联分区[2],其综合考虑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水压分布、供水规模等因素,将整个供水管网分为若干供水区域[3],相邻供水区域相对独立,但通过连通管道相联系。

供水管网合理的区域划分,可以均衡区域供水量,避免局部压力过大,减少漏损量;分区后管网的输水和配水功能明确,易于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易于管网的维护管理。

1.1 国内外管网分区域管理的研究进展国外较早开展了管网分区域管理的研究,1980年英国第一次提出“分区计量区域”(District Metered Areas, DMA),其目的是实现对管网漏损的长期监测,以均衡管网服务压力,降低漏损率。

部分发达国家管网的分区域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伦敦、东京市区供水管网被分为16、50个区,实施了分区域管理。

国内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

1999年上海水司改革,依黄浦江和苏州河将整个上海市区管网分为4个区,并分别成立了四个自来水公司;沈阳根据行政区划将管网分为8个区;深圳水务集团推行“片区管理”,依据水厂控制范围将管网分成若干片区等。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供水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构建(试行)2017 年10 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1.1编制目的 (3)1.2适用范围 (3)1.3工作目标 (3)1.4基本原则 (3)1.5工作流程 (4)第二章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内涵与实施路线 (6)2.1分区计量管理的定义及内涵 (6)2.2分区计量管理实施路线 (7)2.3分区计量管理与漏损管控 (8)第三章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方案编制 (9)3.1编制流程 (9)3.2供水管网现状调查与评估 (10)3.3实施路线选择 (10)3.4总体设计方案制定 (10)3.5工程量与投资预测 (11)3.6管理与运行维护方案 (12)3.7效果预测 (12)第四章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项目建设 (13)4.1项目设计 (13)4.2项目施工 (14)4.3项目验收 (14)第五章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运维管理 (16)5.1管理机制建立 (16)5.2运行维护管理 (16)5.3分区计量应用 (18)5.4应用成效评估 (18)5.5数据分析上报 (19)5.6长效机制 (20)第六章组织实施与政策保障 (21)6.1责任主体与职责分工 (21)6.2保障措施 (21)附录 (23)附录1 分区计量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 (23)附录2 分区计量管理效果评估所需提交资料清单.. 25 附录3 漏损率评价方法 (28)附录4 我国典型分区计量管理案例 (30)附录5 部分案例城市设备选型 (47)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水十条”和《纲要》,推动各地采用系统思路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管控,指导城镇供水主管部门和供水单位以管网分区计量管理为抓手,统筹水量计量与水压调控、水质安全与设施管理、管网运行与营业收费管理,逐步构建管网漏损管控体系,提高管网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管网漏损,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特编制本指南。

试论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运维管理

试论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运维管理

试论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运维管理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项惠民政策也逐渐地落实到了基层,供水管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是我国市政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围绕着市政供水管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和管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供水;供水管网工程;运维管理一、市政供水管网工程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市政供水管网工程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存在不科学成分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用于积极推进与市政供水模式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但是,每个地方的政策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全国各地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执行标准。

因此,对于市政供水模式执行方面经常出现偏差,造成很多地方的基层供水部门仍在在市政供水管网问题上没有着手点,一些政策难以落实到实处,如果仅仅片面地参照城市供水和市政供水的情况来执行规划,就会使得市政的可持续发展受限。

因此,对市政的供水管网工程问题不能够小视和短视。

一些地区受到国家投资限额和当地政府投资限额的牵制,进行市政供水管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供水点的设置不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去做,并且供水点没有很好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部分地区引发了不同时间段的停水事件,从而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

2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市政供水管网工程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于几个方面:首先,覆盖面积较广并且用水量较大,各个网点的操作流程并没有得到统一,因此难以建立统一并且可行的管理制度。

然后很多管理者的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也是导致供水管网工程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之一,人员方面的调整导致供水管网工程难以落实到基层。

另外。

很多地区的市政居民用水理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并不能够理解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没有认识到水资源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供水管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拖欠水费和浪费水资源等问题。

3市政供水管网工程的实施过程成本过高,导致水厂运作困难市政供水管网工程本就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水费相对较低,这就导致很多水厂在政策管控下难以维持正常的成本运营,一些水厂一直在亏本经营,难以创造实际的经济效益。

北京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理办法

北京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理办法

北京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理办法(修正)【颁布单位】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日期】 19921208【实施日期】 19980101根据1997年12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号令修改【章名】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城市公共供水工作秩序,保障城市生活、生产和各项建设的正常用水,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供水和供水设施的管理。

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供水,是指由市、区、县自来水公司(以下统称供水企业)通过公共供水管网向单位或居民(以下统称用户)提供生活、生产和各项建设用水。

本办法所称公共供水设施,是指供水企业所属的水源井、输水渠道、取水口构筑物、泵站、专用供电通讯线路和输配水管网、消火栓、阀门、计量仪表等。

第三条市公用局是本市城市公共供水和供水设施的主管机关,负责监督本办法的实施。

市城市供水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指定的区、县城市公共供水主管机关,负责本区、县城市公共供水和供水设施的管理,业务上受市公用局领导。

第四条供水企业负责城市自来水的供应,并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城市公共供水和供水设施管理的具体工作。

【章名】第二章供水、用水管理第五条经市城市供水管理办公室审核资质,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准予登记的市、区、县自来水公司,为本市合法的供水企业。

第六条供水企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在正常供水状态下,保证公共供水达到国家规定的压力标准,并保持不间断供水。

(三)依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水价标准和计量标准,对用户用水进行计量、收费。

(四)定期检查、维护公共供水设施,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及时排除公共供水设施故障,保障正常供水。

(五)接受公共供水主管机关和卫生、技术监督、物价等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用户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节约用水;(二)按规定交纳水费,不得拖欠或拒付;(三)变更户名、改变用水性质等,必须事先到供水企业办理变更手续;(四)不得利用公共供水设施转售用水;(五)保护供水设施,发现公共供水设施损坏或跑水等情况,应立即告知供水企业;(六)协助供水企业检查、维修或抢修公共供水设施。

自来水供水管网DMA独立计量区运行手册

自来水供水管网DMA独立计量区运行手册

四、日常巡检、排查
(四)相关业务系统使用
1.“大口径远传水表监控系统”维护 京兆公司负责编制“大口径远传水表监控系统”日常使用管理办法,确保系统安 全稳定运行。管理办法中须明确系统使用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标准。 2.“DMA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维护 管网管理分公司负责编制“DMA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日常使用管理办法,确保 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管理办法中须明确系统使用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标准。
4.管网漏失指数(ILI)。
单位管长夜间净流量和单位服务连接夜间净流量是两个传统的真实漏损评价指标。 当每公里管线上用户支管小于20条时,采用前者,反之,采用后者,但这两个指
标均未考虑运行压力。
管网漏失指数(ILI)考虑到了管网的运行管理因素,是一项能够反映真实漏损的良 好指标。国际水协和美国供水协会均推荐使用该指标。
员查表质量。
八、稽查大队
职责
负责DMA不规范用水等问题排查处置工作。
九、京兆公司
职责
(一)负责DMA水量相关数据库及平台日常维护工作。
(二)负责远传设备日常巡检和维保工作。
资讯
24
目录CONTENTS
数据分析
责任分工
工作内容、流程及要求 规章制度
一、主要工作内容
(一)基础信息管理工作内容 1.DMA基础信息的新增、修改、删除管理。基础信息主要包括DMA小区信息、水表 立户信息、管网信息等。 2.DMA设备信息的新增、修改、删除管理。设备主要包括流量计量设备(流量计和 水表)、远传设备、压力调控设备等。
四、日常巡检、排查
(一)新增预警排查
新增漏失预警信息排查流程图
京兆公司 管网管理分公司 闻达通公司
管网管理分公司 1个工作日内反馈排查结果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摘要】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其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接着探讨了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作用,并具体阐述了其在漏损减少方面的应用。

分析了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监测和分析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取得了实际效果,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完善分区计量管理体系。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是提高供水系统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有效措施,也是未来供水管网管理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漏损控制、水资源管理、监测、分析、实际效果、未来发展、结论、效率。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供水管网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承载着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清洁饮用水。

在管网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管道老化、施工质量等,漏损问题一直是供水管网管理中的一个难题。

漏损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供水压力下降、水质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研究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城市供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深入探讨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作用和具体应用,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推动供水系统管理水平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中的应用,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揭示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控制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具体应用方法。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水资源管理进行对比和总结,探讨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减少方面的具体效果和优势。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分区计量管理在漏损监测和分析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供水管网运行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完善供水管网管理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提高供水管网运行水平和减少水资源浪费作出贡献。

2. 正文2.1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的概念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是指根据供水管网的特点和需求,将管网划分为多个区域进行独立管理和计量。

供水分区管理工作模式

供水分区管理工作模式

供水分区管理工作模式嘿,朋友!咱们来聊聊供水分区管理工作模式这回事儿。

你知道吗,供水分区就像是一个大果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果树。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果园管理得井井有条,让每棵树都能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供水分区管理啊,第一步得像给果树划分区域一样,明确各个分区的范围和边界。

这可不能马虎,要不然就像把桃树和梨树混在一起,乱了套啦!得根据地形、用户分布、管网布局这些因素,精精细细地划分,保证每个分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划分好区域后,就得给每个分区装上“监控器”啦。

这就好比给果园里的每棵树都装上了观察生长情况的小仪器。

要实时监测水压、水量、水质这些关键指标。

要是水压低了,就像果树缺水,叶子都蔫了;水质差了,那可就是给果树浇了污水,能有好果子吃吗?所以这监测工作必须得认真、及时、准确。

还有啊,管网的维护也是重中之重。

管网就像是果园里的灌溉渠道,如果渠道破了、漏了,那水不都浪费了?所以要定期巡检,发现问题赶紧修,别等到问题大了才着急。

这就跟看到果树上有个小虫子,就得赶紧处理,不然等虫子把果子都啃坏了,那可就晚了。

在供水分区管理中,数据分析也不能少。

这些数据就像是果园里的收成记录,通过分析能知道哪个分区用水多,哪个分区水质有问题,然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这就像根据不同果树的收成情况,调整施肥浇水的策略一样。

而且,和用户的沟通也很关键哟!要让用户知道怎么合理用水,就像告诉果农怎么照顾果树才能有好收成。

要是用户乱用水,就像果农乱施肥,不都得把果园搞坏了?说到这,你是不是觉得供水分区管理工作模式还挺复杂,但是又特别重要?没错,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工程,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供水系统像一个生机勃勃的果园,为大家提供优质、充足的水资源。

所以啊,咱们得重视供水分区管理工作,把它做好、做精,让大家都能用上放心水,过上舒心的日子!。

关于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供水技术分析

关于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供水技术分析

关于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供水技术分析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中,虽然应用到的管网检漏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由于其操作过程难度系数非常高,所以,通过构建独立的分区进行计量,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测到管网漏损问题,而且还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出漏损的位置并进行有效的处理,有助于有效控制漏损和降低产销差率。

借此,本文以城市为研究对象,就该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供水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探讨,研究出能够进一步完善该城市供水系统和供水管网管理的办法。

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区域;产销差率;供水技术引言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优质的供水条件是民众生活保障的基础性条件。

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提升供水管理水平,降低产销差率,是企业提高效益与降低成本的一个关键性要素。

然而,在传统的供水管理过程中,由于供水管理办法无法有效的识别供水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从而影响供水效益的有效提升。

因此,基于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供水企业着眼于供水技术方面的研究。

一、国内外供水企业产销差率的现实性状况供水产销差率指的是由供水量减去有效的供水差与供水总量之间的比。

供水产销差率不仅可以对城市供水系统的漏损量实现最为直接的呈现,而且还能够有效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供水产销差率的值越大,则供水量与售出水量的差值就会越大,也就意味着水资源的漏损情况越严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越低。

所以,供水企业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对供水产销差率进行合理的控制。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间的供水管网产销差率差异性也比较显著。

就我国南北方的情况来看,北方的供水管网产销差率最高。

如东北三省,供水管网产销差率达到了30%-40%,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非常低。

然而,自采取分区供水技术控制之后,虽然我国正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主要是以漏损监测为主,整体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相对于国外企业而言,国外供水企业分区供水技术起步早,如马来西亚构建了分区计量为基础的产销差率控制体系,分别包括了以往的账目分析、日流量分析、整体流量分析、漏损监测等等。

城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的探讨

城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的探讨

36YAN JIUJIAN SHE城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的探讨Cheng shi gong shui guan wang fen qu ji liang guan li gong zuo de tan tao孙旭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供水工艺的发展,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时代的关注点。

分区供水技术在控制漏损方面有很大的效果,即采用分区装表计量的方法,可以及时发现管道漏损的重点阶段,及时掌握漏损的详细信息,对漏损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根源上解决制约城市与行业内经济发展的漏损因素,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

一、项目建设背景大同市供水排水集团公司目前共管理水源地13处,供水厂13座,75mm 以上输配水管线921km,10千伏专用配电线路119km,各种设备3154台,日供水量30万m 3,担负着全市150多万人口和5130个工商企事业单位的供水重任,服务用户77565户。

具有两大类135个参数的水质检测能力,其中生活饮用水检测能力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106项中的104项。

多年来,大同市供水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城市水资源十分匮乏,城市供用水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坚持开源、节流、管理三者并重的方针,下大力气加强企业管理,狠抓设备的挖潜改造,满足了全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为大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证和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1.供水保障能力不足随着大同市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在供水能力、还是供水质量方面,对大同市供水排水集团有限公司的供水保障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

近年来,大同市供水排水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发展的信息化及基础设施改造、管网普查及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企业运营效率、经济指标、漏损及节能降耗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设施管理能力薄弱目前公司对基础设施的管理仅局限于人工管理,未建立全水务设施资产从设备采购—设备档案管理—设备运行管理—设备养护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备品备件管理—设备报废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因而存在水务设施老化失修、施工违章等安全隐患。

分区给水的工作原理

分区给水的工作原理

分区给水的工作原理
分区给水是一种给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方式,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水源供给:分区给水系统从主要水源(如水厂或自来水管道)获取供水。

供水管道将水分配到不同的区域或分区。

2. 分区设置:每个区域或分区都配备了一组阀门和计量设备。

这些阀门用于控制和调节供水流量,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得到足够的水量。

3. 储存水量:每个区域设有一定的储水容量,通常是通过水塔或水箱来实现。

这样可以在高供水需求时提供额外的水量,并在低供水需求时储存水源。

4. 控制调节:通过对分区阀门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动态地调整供水流量。

在高峰期,可以将更多的水量分配到需要的区域,以满足供水需求;在低需求时,可以适当降低供水流量,以减少浪费。

5. 水质监测:分区给水系统通常也具备水质监测设备,可以定期检测不同区域的水质状况,以确保供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综上所述,分区给水系统通过合理的水量调配和管道控制,实现了对供水的分区管理和调节,以提供稳定的水质和足够的供水量。

这种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区域的供水需求,并提高供水效率。

城市供水系统运营模式与管理研究

城市供水系统运营模式与管理研究

城市供水系统运营模式与管理研究城市供水系统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营和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营模式和管理。

一、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营模式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营模式主要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集中式供水系统是指将城市区域的所有用水由一个统一的水源调配和统一的水站处理,再通过一套管网输送到各个户口,这种供水系统经济效益更高,水质稳定,但存在容量约束和供水压力不足等问题。

分散式供水系统是指将水源点分布在城市不同地段,各自独立供水,这种供水系统的投资成本较高,但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变化,管网覆盖范围更广,因此被广泛应用。

另外,针对一些特殊区域,还可以采用新型供水模式,如“互联网+水务”,通过远程监控等手段实现对供水管网的信息化管理。

这种模式可以更精准地掌握供水情况,并及时处理管网故障,提高供水质量。

二、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主要包括运行管理、维修管理、水质管理和环保管理等方面。

其中,运行管理是城市供水系统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供水计划制定、供应调配、抢险保障等方面。

要保障供水系统正常运行,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在保证供水安全和清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供水系统的作用。

另外,对于城市供水系统还需要加强现代化的监管手段。

例如,对于水表的管理应该采取先进的电子化管理手段,以提高水表读数的精确度和数据的准确性。

对于供水管道的管理,建立信息化平台,通过现代化的远程监控手段,及时掌握管网情况,以做到预防为主,及时发现故障,从而保障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营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营和管理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1.城市供水面积不断扩大,用水量不断增加,但供水系统的投资不足,水资源短缺,流失大。

2.城市供水系统建设和运行成本不断上升,运行管理成本和维修保养费用也随之增加。

3.城市供水系统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管理不一致,管理层次不清晰。

关于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供水技术分析

关于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供水技术分析

关于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供水技术分析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在高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目前应用到管网检漏的方法有很多,但绝大多数的操作难度都比较大,而建立独立的计量分区,可以有效监测管网漏损以及快速定位漏损,这对漏损控制和降低产销差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供水技术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希望对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优化城市供水管网管理等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标签:城市供水管网;独立计量分区;管网漏损控制对城市发展来说,优质供水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而提升供水管理水平、降低供水产销差对于供水企业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大意义,但传统的供水管理手段不能有效识别供水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而造成供水收益长期得不到实质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供水企业开始重视对分区供水技术的应用,通过将该技术引入到城市供水管网中,不仅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全方位供应,而且还可以直接确定出影响产销差较高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漏损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从而提升供水收益。

同时,采用分区供水技术还可以得到区域的用水规律和特征,这也为供水企业后期的供水调度优化、能耗降低以及供水管网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对城市供水管网分区供水技术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讨,希望对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优化城市供水管网管理等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1国内外供水企业产销差率的现状所谓的供水产销差率是指供水总量减去有效供水量之差与供水总量的比值,该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城市供水系统的漏损量,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销差率可以直接表示供水系统的经济收益情况,这个值越大,说明供水量和已售出水量的差值就越大,即代表了水资源的漏损量就比较大,那么经济收益自然也就比较低。

因此,我国供水企业当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能够降低产销差率。

我国地域跨度比较大,不同地区城市的供水管网产销差率也不尽相同,一般北方城市的供水管网产销差率会比较高,例如辽宁等个别地区的供水管网产销差率甚至达到了30~40%,这就说明我国供水企业的供水收益处于较低水平。

分区供水的几种方式

分区供水的几种方式

分区供水的几种方式分区供水是指将城市或地区划分成若干个供水区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提供水资源,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区供水方式。

一、按照地理位置分区供水地理位置是决定供水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城市或地区的地势高低,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供水区域。

对于山区或高地地区,可以采用重力供水系统,即通过建设高位水塔或水库,利用水的自然下落,将水源引入各个区域。

而对于平原地区,则可以采用抽水供水系统,通过水泵将地下水或河水抽到各个供水区域。

二、按照用水需求分区供水不同的区域对用水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主要用水于居民生活,而有些地区主要用于农业灌溉或工业生产。

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水需求,将城市或地区划分为不同的供水区域。

例如,在居民区域可以建设小型水厂或水井,以满足日常生活用水;在农业区域可以建设灌溉系统,将水源引入农田;在工业区域可以建设大型水处理厂,以供应工业用水。

三、按照水质分区供水水资源的质量也是决定供水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水资源的不同水质,可以将城市或地区划分为不同的供水区域。

例如,对于水质较好的地区,可以直接利用地下水或自然水源作为供水源;而对于水质较差的地区,则需要进行水质处理,如过滤、消毒等,再进行供水。

因此,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对供水区域进行划分,采取相应的供水方式。

四、按照水源分区供水不同的水资源可以用于供水的不同方式。

根据水源的不同,可以将城市或地区划分为不同的供水区域。

例如,在沿海地区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供应;在内陆地区可以利用河流或湖泊作为供水源;在水草丰盛的地区可以利用湿地过滤技术,将湖泊或河流中的水进行净化,再进行供水。

五、按照供水管网分区供水供水管网的建设和布局也是决定供水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供水管网,可以将城市或地区划分为不同的供水区域。

例如,在老旧的城市区域,可以通过更新和改造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效率;而在新建的城市区域,则可以根据规划和设计,建设先进的供水管网,以满足未来的供水需求。

供水管网托管运营方案

供水管网托管运营方案

供水管网托管运营方案一、方案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供水管网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供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老化设施的修复和更新、管网的泄漏和浪费、供水水质的保障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供水管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采取托管运营的方式成为一种趋势。

本方案旨在探讨供水管网托管运营的模式和实施方案,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达到提高供水管网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改善供水水质的目标。

二、托管运营模式的选择1.政府委托型模式:由政府对供水管网进行招标,选择合适的托管运营方,并签订委托合同。

托管运营方负责管网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政府负责监管和监督。

2.投资运营型模式:由投资方投资建设供水管网,并负责管网的运营和维护。

投资方可以通过用户收费和政府补贴等方式获取回报。

3.公私合作模式: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共同投资建设供水管网,并由私人企业负责管网的运营和维护。

政府负责监管和监督。

三、托管运营方案的实施步骤1.方案筹备阶段:确定托管运营的目标和范围,明确政府、投资方和私人企业的角色和责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各方的权益;组建项目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管网评估阶段:对现有的供水管网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管网的运营状况、设施的老化程度、管网的损失和泄漏等情况。

评估的结果将为后续的管网改造和维护提供依据。

3.管网改造和维护阶段: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管网的改造和维护计划。

改造计划包括设备的更新、管道的修复和更换、泄漏和浪费的控制等。

维护计划包括定期巡检、检修和保养等。

4.运营管理阶段:建立供水管网的运营管理系统,包括运维管理、用水管理、水质管理等。

运维管理包括设备的运行监控、故障排除和修复等;用水管理包括用水计量、计费管理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水质管理包括水质监测、水源保护和水处理等。

5.财务管理阶段:建立供水管网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编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等。

学习供水运营管理模式

学习供水运营管理模式

学习供水运营管理模式引言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运营管理模式对确保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供水运营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供水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还有助于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水质安全以及解决供水领域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供水运营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案例和经验,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启示。

什么是供水运营管理模式供水运营管理模式是指供水企业在供水服务的全过程中所采用的组织管理方式和运营手段。

它涉及到供水规划、水资源管理、管网运营、水质保障、供水安全等多个方面。

一个有效的供水运营管理模式能够保证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影响。

供水运营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供水规划供水规划是供水运营管理模式的基础,它包括对供水范围、供水能力、供水网络以及供水策略的规划和设计。

合理的供水规划可以确保供水企业能够高效运营,并能适应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供水运营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对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以及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等方面。

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确保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管网运营管网运营是供水运营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对供水管网的建设、维修和管理。

一个高效的管网运营能够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减少漏水和损失。

水质保障水质保障是供水运营管理模式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包括对水源地和供水过程中水质的监测、评估和管理。

一个可靠的水质保障系统能够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可靠,避免水质问题对人们健康造成的影响。

供水安全供水安全是供水运营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它包括对供水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灾害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供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个健全的供水安全体系能够从源头到终端保障供水的安全性,防止供水中断和灾害发生。

案例和经验分享以下是一些国内外成功的供水运营管理模式案例和经验分享:北京市供水管理模式北京市供水管理模式在供水规划、水资源管理、管网运营、水质保障和供水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供水管网压力分区方法的工程实践总结

供水管网压力分区方法的工程实践总结

供水管网压力分区方法的工程实践总结供水管网压力分区方法的工程实践总结供水管网压力分区方法是一种用于优化供水系统运行的工程实践方法。

通过合理划分供水管网的压力区域,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

下面将以步骤思考的方式对供水管网压力分区方法的工程实践总结进行归纳。

第一步:数据收集在开始供水管网压力分区的工程实践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供水系统的布局图、管网的参数、供水压力数据等。

通过收集这些数据,可以为后续的压力分区工作提供基础信息。

第二步:压力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供水管网进行压力分析。

通过分析供水系统的压力分布情况,可以了解管网的压力变化范围,并找出供水压力较高和较低的区域。

第三步:压力分区划分根据压力分析的结果,对供水管网进行压力分区划分。

一般来说,可以将供水管网划分为高压区、中压区和低压区。

根据不同区域的压力要求和供水能力,确定每个区域的压力范围。

第四步:管网改造和优化在进行管网改造和优化之前,需要对供水管网进行模拟计算。

通过模拟计算,可以评估管网改造前后的供水能力和压力分布情况。

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优化,包括管道的增加或减少、阀门的调整等。

第五步:监测和调整管网改造和优化后,需要对供水系统进行监测和调整。

通过监测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包括压力、流量等参数,可以了解管网的运行状况,并及时调整管网的运行参数。

通过不断的监测和调整,可以保持供水管网的优化状态。

综上所述,供水管网压力分区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工程实践方法,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数据收集、压力分析、压力分区划分、管网改造和优化以及监测和调整等步骤,可以实现供水管网的优化和提升。

未来,在供水系统建设和维护中,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压力分区方法,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分区域管理模式研究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张孟涛刘彦辉
摘要:对供水管网分区并实施分区域管理是管网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是减少管网漏损的有效途径。

本文论证了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分区原则,提出了管网分区的推荐方案;通过管网水力模型对分区后管网工况进行模拟,并将分区成果在市区配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模拟显示,这进一步完善了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供水管网分区域管理水力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
供水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供水企业产、供、销的中间环节,其管理、运行水平不但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还影响到供水企业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供水企业越来越注重供水管网管理的策略研究。

管网的分区域管理[1]是供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向管理要效益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供水管网的管理水平,减少管网漏损,并为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网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1. 供水管网分区域管理的概念
供水管网分区域管理是在管网漏损控制理论基础上的主动实践,这里的“分区”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管网并联或串联分区[2],其综合考虑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水压分布、供水规模等因素,将整个供水管网分为若干供水区域[3],相邻供水区域相对独立,但通过连通管道相联系。

供水管网合理的区域划分,可以均衡区域供水量,避免局部压力过大,减少漏损量;分区后管网的输水和配水功能明确,易于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易于管网的维护管理。

1.1 国内外管网分区域管理的研究进展
国外较早开展了管网分区域管理的研究,1980年英国第一次提出“分区计量区域”(District Metered Areas, DMA),其目的是实现对管网漏损的长期监测,以均衡管网服务压力,降低漏损率。

部分发达国家管网的分区域管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伦敦、东京市区供水管网被分为16、50个区,实施了分区域管理。

国内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

1999年上海水司改革,依黄浦江和苏州河将整个上海市区管网分为4个区,并分别成立了四个自来水公司;沈阳根据行政区划将管网分为8个区;深圳水务集团推行“片区管理”,依据水厂控制范围将管网分成若干片区等。

1.2 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分区域管理研究
众所周知,北京是资源型严重缺水的城市,而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因而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肩负着巨大的压力。

如何开源与节流并举,充分利用有限的饮用水资源,是开展管网分区域管理研究的出发点。

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分区域管理的研究思路:制定适合于北京市市区管网的分区原则,提出可行、合理的分区方案,通过管网建模对分区后管网工况进行模拟,并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

2. 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分区原则
2.1常见的管网分区原则
(1)“区域计量”(District Metered Area, DMA)分区原则
通过截断管段或关闭阀门,将管网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区域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安装流量计,对各区域进水量和出水量进行监测。

根据用户数量,DMA可分为三种规模,
即设计标准:小型,1000户以下;中型,1000~3000户;大型,3000~5000。

(2)压力分区原则(Pressure Management Area)
以管网漏损随水压上升而增加的关系为理论基础,依据地形、高程或等水压线分布,将管网分为若干压力区,通过对压力区的水压控制,降低整个管网的平均水压,减少管网漏损。

(3)管理分区原则(Management Area)
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中已有的明显边界,如河流、行政等边界对管网进行区域划分。

2.2 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分区原则
以DMA分区原则为基础,根据管网特性,对市区供水管网进行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行政区划等边界特征,根据DMA区域的串、并联关系进行合并,形成具有明显边界的大区域;再将高压区和低压区分别隔离,形成独立的控制区域,用压力分区原则进行校核。

最终经过对比分析与模型验证,在可行方案中确定推荐方案。

3. 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分区推荐方案及论证
3.1 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分区的推荐方案
依据上述分区原则,北京市市区DN75及以上供水管网被分为750个DMA,如图1所示。

在此基础上将DMA合并,对得到的若干可行方案从水力条件、管理、工程量、未来规划与实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得到如图2所示的推荐方案。

图1 市区供水管网DMA分区示意图
该方案将二环以里作为中心区域单独管理,符合北京市的发展规划思想,且避免了对市中心的大规模改造,更有利于各个区域总用水量的相对均衡。

分区后各大区域所含的DMA 数量、区域面积、区域水量占总水量的百分比如表1所示。

图2 市区供水管网分区推荐方案示意图表1 推荐方案相关数据统计表
序号子区域名称计量区域数量区域面积水量估算(个)(平方公里)(占总水量百分比)
Ⅰ石景山4294.9 2.8
Ⅱ丰台区东169279.3
19.0
Ⅲ丰台区西1123.8
Ⅳ中心区8561.320.1
Ⅴ朝阳北区122240.721.2
Ⅵ朝阳南区148236.618.2
Ⅶ海淀区183479.618.7
总计7501516.2100.0
3.2市区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建立与校核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曾用WATERCAD软件建立了管网模型,为使模型能与集团的市区配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有更好的兼容性,现已开发了供水管网建模软件—NetGIS,并将原有模型移植到NetGIS中,其具有水力模拟计算、水质分析和绘制等水压线功能,且计算结果和所绘图形能直接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并兼具了管网现状分析、规划设计、改造方案模拟与水力计算分析、预测功能。

模型的准确度是对管网工况进行模拟的基础,为对模型进行校核,在市区供水管网范围内,均匀选取了70个临时测压点,结合调度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校核。

选取2005年7月10日测压数据(该日用水量在所测数据范围内,最接近年内高日、高时工况)对校核后的模型进行验证,如表2所示。

由此可见,校核后模型的准确度可基本满足管网工况模拟需要,可用来管网分析、预测。

表2 临时测压点压力数据
水压差值(米)占模型节点总数百分比
<6.0100
<5.095.7
<4.084.95
<2.053.76
<1.029.03
3.3分区方案的模型验证
推荐的分区方案可通过在主干线上添加流量计、增加或关闭阀门实现分区改造,借助校核后的管网模型,可对分区后管网的工况进行模拟。

经统计,分区后管网模型节点的压力变化幅度很小,水压变化平均值约为0.1m,压力降低最高值不超过1.3m,压力升高最高值不超过0.8m。

可见,此方案不会对供水管网造成不良影响,不会引起管网水压分布的大幅度变化,对于管网运行工况的负面影响较小。

4、分区方案在GIS的模拟显示
将校核后的管网水力模型移植到北京市市区配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后,模型与系统很好的兼容性,使该系统平台不仅具有完善的管网基本信息分析、查询功能,而且包含了管网模型的相关信息,并可准确地绘制管网等水压线(如图3所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GIS的功能。

图3 分区方案在市区配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的模拟显示图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1) 供水管网分区域管理模式的探索,是供水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提高供水安全性的主动实践,这使管网管理的关口进一步前移,并可将部分管网事故防患于未然。

(2) 管网分区域管理的直接效果是管网漏损的减少,这将一定程度上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在水资源匮乏的北京市更凸显了其“开源节流”的效果。

(3) 管网的分区域管理,可以进一步优化管网的输配水功能,有利于整个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并可为管网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5.2 展望
(1) 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的分区域管理目前仅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与分区方案的真正实施尚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展开论证,细化管网水力模型[4],并对模型进行深入的校核。

(2) 需结合北京市市区供水管网现状与发展规划,充分论证分区方案的经济、技术的可行性与实施的可操作性。

(3) 供水企业应充分、合理利用新科技、新设备、新工艺,继续加强、深化管网管理模式的策略研究。

文献索引:
[1] 纵谈管网的运行管理何维华城镇供水管道施工与养护技术研讨会文集 2002.11
[2] 给水工程(第三版)严煦世范瑾初主编 P93~P9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3] 供水区域网格化管理初探蔡学进张志明上海水务 Vol.19 No.1 2003
[4] Utilization of network modeling in the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R.Burrows, G.S. Crowder, J. Zhang, Ubran Water 2 (2000) 83-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