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学习考察报告
长白山考察报告
长白山考察报告为了探索加快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学习外地旅游开发先进经验,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借他山之石攻玉,7月24日至28日,政协五组赴吉林学习考察。
所到之处,大家强烈感受到思想之解放、政策之开明、发展之迅猛、变化之巨大,强烈感受到旅游经济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得到深刻的启迪。
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印象1、长白山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总面积为19万多公顷。
森林生态系统完整,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非常罕见。
因天公不作美,所到之日阴雨绵绵,但我们带着对天池的神秘向往,历经四个小时,驶向长白山。
一路上,群山环抱,绵绵悠长,印象最深的是山脚下的美人松,或一枝独秀,或三五成群,让人不禁想起诗句“松袅袅,涧湍湍,无穷好景汇名山。
”来到天池脚下,坐巴士,盘山路,随着海拔的增高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植被种类在变化。
山脚是以阔叶林为主的参天大树,山腰是由于风的走向而向一面倾斜的灌木丛,山顶是苔藓地带,仅留下的一点点簿土长出一片片淡黄色的野花。
山顶气温只有10度左右,天空飘着小雨,风很大。
只见云雾蒸腾,往下望去雾蒙蒙的一片,风惨云暗,深不可测。
很遗憾没有领略到天池的风采,但我们感受到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神秘。
除了天池,长白山还集瀑布、温泉、峡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原始森林、云雾、冰雪等旅游景观为一体,构成了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
大自然赋予了它无比丰富独特的资源,使之成为生态旅游的胜地。
2、防川具有“一眼望三国”的特殊地理位置。
防川,濒江临海,依山傍水,是我国唯一中、俄、朝三国鼎足地带,东南与俄罗斯哈桑镇包得哥尔那亚小镇接壤,西南与朝鲜的豆满江里隔江相望。
素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之美誉。
站在望海阁向南望,图们江缓缓远去,俄朝铁路大桥横架江上;顺江远眺,江海相连,景色壮观;转向西南,朝鲜豆满江市境内群山起伏,柳绿江蓝;俯视东南,俄罗斯境地近在咫尺;再向远望是一片平坦辽阔的濒海平原和湖泊沼泽,平原尽头,蔚蓝的日本海与天际相连,宛如一条银色丝带漂浮于天际。
社会实践报告之参观社会环境保护
社会实践报告之参观社会环境保护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提高环保意识,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社会环境保护相关的场所。
以下是对这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一、参观自然保护区我们首先参观了一家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城市的郊区。
在这里,我们亲眼目睹了不同物种的珍稀动植物,包括稀有的野生动物和濒危植物。
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保护区的建立目的和工作重点,让我们更加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还参与了一次植树活动,亲手种下了一棵小树苗,感受到了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二、参观废品回收站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一家废品回收站,了解了废品的分类、处理和再利用过程。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仅仅将废品回收并不足以解决环境问题,废品的正确分类和再利用才是关键。
我们看到工作人员耐心地将废品分类整理,并将可再利用的废品进行处理。
这让我们认识到,废品回收站的存在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持和参与。
三、参观环保企业在参观了废品回收站之后,我们还参观了一家环保科技企业,该企业致力于开发环保技术和产品。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各种环保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例如净化空气和水源的设备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的力量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环保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对于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四、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在实践活动的最后,我们参与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向公众传达环保理念。
我们在繁华的商业街区设立了宣传摊位,向路人发放环保宣传单,并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
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环保意识的普及和宣传对于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环保意识。
总结: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少数人或组织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从自身做起。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自觉保护环境,重视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自然保护区学习考察报告doc
自然保护区学习考察报告篇一: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前言1、概述2、自然环境 2.1地质地貌2.2水文2.3气候3、生物资源3.1植物资源3.2动物资源(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3昆虫资源3.4菌类资源4、旅游资源5、社会经济状况6、经营管理7、评价与展望(该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景点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面临哪些困境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参考文献要求每人从划定的区域范围内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阅资料并撰写简单的考察报告,重点介绍该保护区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国家级重点保护名录》、《省级重点保护名录》)选择其中一个做PPT,并讲解。
篇二: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第一章保护区基本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 地理位置与范围安庆沿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皖西南,长江中下游北岸,南临长江,北倚大别山,由龙感湖、黄大湖、泊湖、菜子湖等4个湖泊组成。
保护区总面积98700hm2,其中湖泊湿地面积85300hm2。
为便于区划和管理,根据湖泊自然地理特点,将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Ⅰ区和Ⅱ区,Ⅰ区为华阳河湖群,由相互通连的龙感湖、黄大湖、泊湖3个湖泊组成,面积74300hm2,地理坐标:N29052/—30015/,E115019/—116033/;Ⅱ区为菜子湖,面积24400hm2,地理坐标:N30043/—30058/,E117001/—117009/。
表1-1-1 安庆沿江保护区湖泊湿地基本情况表单位:hm22 湿地的形成及演化2.1地质构造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庆沿江平原。
在大地构造上,该区域位于扬子台坳中部的东段—沿江拱段褶带。
其褶皱构造最明显的特点是作NE—SW向延伸的“S”型构造,近似NE方向的断裂是本区最主要的构造之一。
三叠纪之前接受巨厚沉积(XX—7000M)。
中生代的断块差异升降运动,致使大别山、皖南山区强烈上升,长江沿岸下降,形成诸多断陷沉积盆地。
南望山实习报告
南望山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1日。
实习地点,南望山自然保护区。
实习内容:
在南望山自然保护区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保护区的生态调
查和监测工作。
我和其他实习生一起进行了植被调查、野生动物观
察和水质监测等工作。
通过这些实践,我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到了许多实用的调查技能和方法。
在植被调查中,我们使用了样地法和线路法对不同区域的植被
进行了调查和监测。
通过记录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情况和生长状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保护区内植被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为保护区
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在野生动物观察方面,我们使用红外相机和望远镜对野生动物
进行观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和行为习性,我们
可以更好地了解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为保护区的野生
动物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在水质监测方面,我们对保护区内的水体进行了定期的水质监
测工作。
通过测量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和水温等指标,我们可
以及时发现水质变化的趋势,为保护区的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实习收获: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调查技能和方法,还深刻体会到了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脆弱而宝贵,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去守护和保护。
我将继续关注自然保护
工作,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望山自然保护区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将会珍惜这段
宝贵的经历,将所学所得运用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
感谢南望山
自然保护区给予我这次难忘的实习机会。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调查报告
山西省自然保护区调查报告一、引言山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大片森林、湿地、草原和野生动物。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山西省政府设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
本报告旨在调查山西省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评估其保护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考察、数据收集、访谈等方法。
调查范围覆盖了山西省的多个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三、调查结果1、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山西省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农村地区,其中大部分是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对于保护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自然保护区管理情况大部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比较完善,有专门的保护部门和工作人员。
然而,一些小型保护区由于资金和管理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3、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大部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
但是,一些保护区在防止人类活动和外来物种入侵方面存在不足。
四、建议措施1、加强对小型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2、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公众意识,加强宣传和教育,鼓励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工作。
3、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部和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监管,防止非法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
4、加强与国内外保护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保护技术和理念,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
五、结论山西省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仍需加强管理和监管,提高保护效果。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为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在山西省,大学生考研的热度也逐渐高涨。
那么,山西省的大学生考研动机是什么?他们选择考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本研究以山西省内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研学旅行考察报告
.实践t£3t e?^75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研学旅行考察报告□i i■岩嗦德>t赏f武程/河先肩南N市第工中#铉摘要:文章对宝天曼原始森林生态景区考察情况进行细致说明,考察内容涉及地质、地貌、土壤垂直分异、植被垂直分异和部分景观的成因分析,同时对通往景区的交通及其他旅游设施进行简要评析。
关键词: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研学旅行;垂直分异一、 考察目的本次考察活动旨在响应教育部推行研学旅行的 号召,倡导师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领略自然与人 文资源的魅力。
本次活动也是课题“高中地理读图能 力培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通过实地调查获 取第一手资料,实现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 拓地理教学第二课堂。
二、 设计思路本次考察活动沿宝天曼景区既定旅游设计路线 行进,先观察沿途交通、旅游基础设施状况,然后对宝 天曼原始森林生态景区自然地理要素垂直分异及特 征进行考察,通过获取海拔、气温数据以及代表性地 理景观,力求客观、充分地分析该景区自然地理环境 的分异及特征。
行前准备:查询考察当日(2017年12月31日)天气(晴);电话确定景区营业状态(未封山,正常开 放);携带设备:湿度计、形色软件(测植被类型)、适 时高度表(测海拔)、两把铁铲、照相机、塑料袋(装 土)和矿泉水瓶(取水),等。
三、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概况宝天曼景区位于伏牛山南麓,北邻洛阳嵩县,东 临南召县,西接西峡县,景区主体分布于内乡县北部 夏馆镇和七里坪乡,部分景区位于南召县西南部,地 理坐标大致为 111°47,E~ 112。
(^'£,33。
20,]\ 〜33〇36,N。
荣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宝天曼森林生态站”“宝天曼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和“中国最佳旅游观光目的地”等称号。
四、 景区交通及旅游设施评价从南阳市区出发,沿沪陕高速向西穿过312国道,经249省道过赵店乡、赤眉镇、七里坪乡,到达宝 天曼景区所在地夏馆镇,经过一段弯弯绕绕的山路到达山门广场。
天目山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报告doc
天目山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报告篇一: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编写提纲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编写提纲前言第1章总论1.1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1.2自然地理环境概况1.3自然资源概况1.4社会经济概况1.5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1.6综合评价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2.1地质概况2.2地貌的形成及特征2.3气候2.4水文2.5土壤第3章植物多样性3.1植物区系3.2植被3.3植物物种及其分布3.3.1被子植物3.3.2裸子植物3.3.3蕨类植物3.3.4苔藓植物3.3.5大型真菌3.3.6其他植物资源3.4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第4章动物多样性4.1动物区系4.2动物物种及其分布4.2.1哺乳类4.2.2鸟类4.2.3爬行类4.2.4两栖类4.2.5鱼类4.2.6昆虫4.2.7其他动物4.3珍稀濒危及特有动物第5章自然遗迹*5.1自然遗迹形成条件与过程5.2自然遗迹类型与分布5.3自然遗迹的价值意义第6章旅游资源6.1自然旅游资源6.2人文旅游资源第7章社会经济状况7.1保护区社会经济状况7.2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概况7.3产业结构7.4保护区土地资源与利用第8章自然保护区管理8.1基础设施8.2机构设置8.3保护管理8.4科学研究第9章自然保护区评价9.1保护管理历史沿革9.2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评价9.3主要保护对象动态变化评价9.4管理有效性评价9.5社会效益评价9.6经济效益评价9.7生态效益评价9.8保护区综合价值评价篇二:天目山自然地理概况天目山自然地理概况一、位置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东经119°23′47″~119°28′27″,北纬30°18′30″~30°24′55″为浙江第一名山,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
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
"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得此名。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第四组为了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湿地,增强大家的生态意识,2007年9月29日我们bell课程近四十名老师和同学对北京市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简介北京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原称汉石桥水库)位于顺义杨镇西南,距城区约35公里,以杨镇苇塘湿地为核心, 北至顺平路,南至田家营村,东至木燕路,西至李木路,总面积1615公顷,素有“京东大芦荡”、“小白洋淀”之称。
汉石桥湿地处于潮白河冲积扇中部平原区,属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是北京市惟一现存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是北京近郊平原范围内绝无仅有的半天然荒野型湿地,也是多种珍稀水禽的栖息地和南北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在保护动植物多样性、调节区域气候方面有重大作用。
由于连年干旱、没有稳定的水源补给及人为的影响,近年来湿地水域面积、植被覆盖率不断减少,造成周边地区的地下水调节与补充功能减弱,同时严重影响了候鸟的迁徙与栖息。
除此之外,大芦荡湿地唯一的外来水源—东北部的小河沟,此河中水多为杨镇的生活污水(也有少量工业污水)。
这种直排的污水造成了湿地水质的污染,湿地水中磷、钾均超标,湿地内动物、植被等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2003年起,顺义区启动了一系列湿地恢复保护措施,改造加固湿地环湖路,疏挖防火隔离带;为吸引更多珍稀鸟类,建起了鸟岛和观鸟台。
在建设荷花塘和多彩睡莲区的同时,复壮芦苇600余亩,完成湿地周边绿化和栽植荷花等工程建设350亩。
并于今年启动了“水质改善工程”。
由国家拨款在湿地东北部建一个每日处理规模达65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
该厂建成后,杨镇中心区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将集中在此处理,净化后的中水将先流入一个面积约13公顷的人工湿地,而后再流入自然湿地内。
汉石桥湿地生态景观的修复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据调查,保护区内观测、记录到鸟类153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黑鹳、金雕)、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
向海自然保护区研学报告
向海自然保护区研学报告题目:向海自然保护区研学报告第一章:引言1.1 研究目的向海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为了深入了解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本次研学活动前往向海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
1.2 研究背景向海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该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珍稀物种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自然保护区概况2.1 保护区位置向海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渤海,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湿地保护区。
2.2 生态环境向海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包括淡水湖泊、河流、沼泽和盐碱地等。
这些湿地为众多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2.3 保护措施向海自然保护区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限制捕捞、禁止破坏湿地和加强监测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3.1 湿地生物资源向海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包括鸟类、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和植物等。
其中,候鸟数量众多,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3.2 珍稀濒危物种向海自然保护区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如白鱼、红树林和黑熊等。
这些物种的存在使得向海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保护工作展望4.1 挑战与问题向海自然保护区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坏、非法捕捞和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等。
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2 保护措施建议为了进一步加强向海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建议制定更为严格的法规和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监测和管理工作。
第五章:结论通过本次研学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向海自然保护区的概况、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工作展望。
向海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为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珍稀物种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水文和地质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水文考察报告吴伟斌广东省地况局七○三地质大队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象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博罗县中部,主要呈丘陵地貌,峡谷深切;地形复杂,高差变化大。
山体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保护区内主要有小金河、榕溪沥、良田河,气候为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湿度大、湿季长、旱季短,无霜期长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为21.8℃,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本区为古生界准地槽沉降带,形成一套岩性复杂的砂质浅海相沉积,后经强烈加里东运动,使本区褶皱成山,并伴随花岗岩侵人,再经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石英砂岩、页岩、砾岩、花岗岩。
本区经过长期强烈的剥蚀及侵蚀作用,大部分基岩裸露地表。
区域地下水基本可划分为二种:沉积岩、变质岩裂隙水及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一)地下水的补给及排泄本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以接受大气降水垂直补给,同时基岩裂隙间横向径流补给也是其中的补给部分。
第四系松散层主要以孔隙水及上层滞水的形式储存在松散层上,既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补给,也接受附近河流的补给。
地下水的排泄大部分以地下径流形式排入河道,另一部分变为深层水或以山前侧渗形式进人山前侧斜地。
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地下水的消耗主要为蒸发,一部分由河谷排泄。
(二)地层岩性划分及含水性区内地层东南部以蒸水期花岗岩为主,岩体相对完整,富水性中等,主要分布于强~中等风化带,泉流量为0.186~0.610升/秒,属HCO-3NaCa型淡水。
西北部沉积、变质岩基岩裂隙水,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相对发育,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属HCO-3mg·Ca型淡水,泉流量0.221~0.794升/秒。
第四松散土层,属冲积、洪积成因的第四系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山前侧渗补给,在保护区内分布面积不大;主要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地,地下水类型属松散层孔隙水,单井涌水量为69.6~739.5吨/日,为富水地段,属HCO-3Ca,及HCO3· Ca—一Na·Ca型水,矿化度0.054~0.119克/升。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研学旅行考察报告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研学旅行考察报告
本次考察报告介绍了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研学旅行活动。
首先介绍了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包括保护区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生物多样性。
其次,报告详细描述了研学旅行的活动安排,包括野外考察、生态讲座、环保实践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最后,报告总结了研学旅行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研学旅行效果的建议。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
1.2 报告目的
2.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简介
2.1 地理位置
2.2 面积和生物多样性
2.3 保护措施和成果
3. 研学旅行活动安排
3.1 活动准备
3.2 野外考察
3.3 生态讲座
3.4 环保实践
3.5 学习总结
4. 活动收获和不足
4.1 收获
4.2 不足之处
5. 提升研学旅行效果的建议
5.1 活动内容丰富度
5.2 学生参与度
5.3 活动引导与讲解
6. 结论
根据以上内容,本报告详细记录了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研学旅行的活动安排和实施,给出了活动的收获和不足,同时提出了提升研学旅行效果的建议。
这些都对进一步推进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报告名称: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报告日期:2021年X月X日一、实习目的和意义长白山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对于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野外实习旨在深入了解长白山的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提升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为长白山的保护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长白山自然环境考察实习团队首先对长白山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考察,包括地貌、气候和水文资源等。
同时,还了解了长白山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团队了解到长白山拥有丰富的地貌景观和高原湖泊,气候温润湿润,水资源丰富。
2. 生物多样性调研实习团队对长白山的植被、动物和微生物进行了调研。
在植被方面,团队发现长白山拥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包括阔叶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等。
在动物方面,团队记录下了鸟类、兽类和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此外,团队还进行了微生物的采样和分析,了解了长白山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
3. 生态系统研究实习团队选取了长白山的几个典型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湿地、山地和原始森林等。
团队进行了生境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了土壤环境因子和生物群落特征。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团队了解到长白山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生态问题需要解决。
三、实习成果和总结1.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实习团队收集了大量的实地数据和样本,形成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和数据报告。
实习团队还参与了长白山的生态保护工作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2. 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提升实习团队深入了解了长白山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近距离接触自然,团队成员对环境污染和生物破坏等问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提升了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3. 对长白山保护的建议和参考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实习团队提出了一些对长白山保护的建议和参考,包括加强生态监测和环境管理,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生态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
生态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县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的故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沱、涪两江分水岭上。
全县人口87万余人,辖25个乡(镇),606个行政村,6535个村民小组。
全县幅员面积1424.5平方公里,县内群丘林立、漕地棋布、沟谷纵横、形成缓丘、平顶丘、塔状丘、平台、洼地、宽谷交错的复杂地貌,具有典型的川中丘陵的地貌特征。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县域生态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树木荡然无存,干旱不断,水土严重流失,滑坡、泥石流时有发生。
人们烧水做饭靠秸秆、草根,修建房屋、制作家具、农具靠石材,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党和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在科学技术指导下,大兴水利、大搞绿化、广植树木,并开创了丘顶裸石上直播马桑一举成功的先例。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长防工程”首批达标合格县,被确定为全国“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首批实验区。
全县森林面积24.71万亩、森林覆盖率28.5%,以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为主,经济林、用材林居次,现已形成“山顶林木戴帽,山腰绿树缠腰,层层梯田平展展,溪流淙淙山沟跑”的奇异景观。
县委县政府确定在生态和人文景观都较好的*报国寺所在地龙门乡,建立市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目的是为警示后人,勿蹈破坏生态自寻苦难的覆辙;讴歌人民克服重重困难,20余年为恢复生态而艰苦努力的感人事迹;颂扬具有远见卓识的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为民造福的功德;建设我国西部生态屏障和建设我县生态经济县起好示范作用。
保护区社会经济现状(一)地域面积*报国寺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县龙门乡龙门办事处,区内有10个村,96个社,11728人,幅员面积23.113平方公里,四周界畔为东经104046’至105014’,北纬30002’至30037’。
核心保护区以*报国寺为中心,面积为6.95平方公里,包括一村、二村、九村,共3个村,29个社,总人数3535人。
区内山丘起伏秀丽,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36.6%,属典型的川中浅丘地貌。
扎龙国家级自然堡区考察报告
扎龙国家级自然堡区考察报告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齐齐哈尔市的铁锋区、昂昂溪区、富裕县、泰来县和大庆市林甸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交界地域。
保护区周边主要是草原、苇塘、农田和水域,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的粮食、渔业、畜牧业及芦苇的重要生产基地。
本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
区内湿地主要有水、沼泽和湿甸3种类型。
根据扎龙地区植被的植物群种、地形地势、水分条件、群落的结构和外貌、土壤种类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可将保护区植被分为4个类型:草甸草原:是地带性植被,在保护区内不占主体,代表类型为羊草、杂草类组成的群落,种类丰富,每平方米有30种以上。
草甸、湿草甸:分布于平地或低洼地区,有常年或不定期的积水。
主要以狼尾草或星星草为主。
局部有芦苇、牛鞭草、野大麦、地肤子等。
草层较高,草群茂密。
沼泽植被:在地势低洼地段,常有积水。
多生有芦苇、苔草及机莎草,草群茂密。
可分为3种,一是漂筏苔草沼泽,以漂筏苔草为主,伴生有芦苇、窄叶甜草、泡睡菜等,在芦苇沼泽中形成大大小小的孤岛,有时可自由飘动;二是芦苇沼泽,是保护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
一般分为定期积水或暂不积水地,水深10~30厘米上下不等,土壤为沼泽土。
主要有具根状茎、常聚集成大丛的芦苇丛,形成单独优势群落。
草高2~3米,覆盖率达80%,伴生种类有狭叶甜菜、无果苔草、水葱等;三是苔草沼泽,多为苔草和鹤莎草两个属的种类,草层可达40厘米厚。
水生植被:多分布在淡水湖沼中。
有沉水植物金藻、猩藻、梅花藻等;浮水植物有菱、槐叶萍、杏菜等;挺水植物有芦苇、香蒲、水葱、泽泻等。
保护区处于草甸草原地带,是无林地区,无野生乔木成林。
在地势较高的沟谷及村屯附近有少量的榆、杨、柳等乔木树种。
保护区的湿地与植被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源有乌裕尔河、双阳江、新嫩江运河和鹤“八一”幸福运河。
其中乌裕尔河为形成和维持红嘴鸥白鹳与巢白枕鹤湖湖岸和湖面附近观测,生境特点主要是湖水、沼泽地、人工树林等,在这里观察到的鸟类最多。
自然生态考察报告范文
自然生态考察报告范文一、引言自然生态考察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和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本次考察旨在对某地区的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
二、地理环境简介本次考察地为某省的一个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山区中,地势起伏,河流纵横。
该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适宜生物生存。
保护区内有多种植被类型,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为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天堂。
三、动植物资源调查1. 植物资源在保护区内,我们发现了大量珍稀的植物物种。
其中,常见的有松木、柏树、竹子等树木,还有各种野花野草。
这些植物为当地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2. 动物资源保护区内的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
我们观察到了野生动物的痕迹,如猛禽的巢穴、鹿类的足迹等。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珍稀的动物物种,如金丝猴、大熊猫等,它们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生态系统研究1. 生物多样性通过对保护区内生物物种的调查和统计,我们得出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结论。
保护区内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丰富多样,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区内一些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出现了不平衡现象,这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2. 生态平衡保护区内的生态平衡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我们观察到,保护区内各种植物和动物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例如,某种鸟类依赖于特定的植物果实为食,而这种植物又依赖于鸟类传播其种子。
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破坏,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五、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 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区周边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的砍伐和放牧导致了森林退化和草原沙化。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
2. 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的气候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
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研究1 自然保护区1.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建立意义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是指为保护各种生态系统或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濒临灭绝的野生生物,以及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特殊的自然地域。
自然保护区是现阶段各种生态地理带上保存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是自然界的“本底”,人类参观学习的“活的博物馆”,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因而,其对保护、恢复、发展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结构(性质)表1 自然保护区类型结构类 型 举 例自然生态系统类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 五台山亚高山草甸自然保护区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及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山西省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类野生动物类型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类型 大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自然遗迹类地质遗迹类型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自然保护区古生物遗迹类型 帽天山自然保护区1.3 自然保护区地带类型与管理规定表2 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带的管理规定管理地带 目 的 管理规定核心区 保护完整的野生生物、自然遗迹和自然生态系统。
禁止进入,除非经特殊批准,禁止在保护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如果有必要,将区内居民迁移,重新定居。
禁止修建生产设施。
缓冲区 核心区周围的区域 禁止旅游、生产或贸易活动。
经特殊批准,允许进入保护区开展非破坏性研究、采集标本、教育活动等。
禁止修建生产设施。
实验区 缓冲区周围的区域 经特殊批准,允许参观、旅游。
发展旅游业不应该破坏或者污染原有的地貌和风景。
凡违反自然保护区的总指导方针的参观和旅游项目都予以禁止。
禁止修建可能污染环境或者破坏自然资源或者风景的生产设施。
要求现有设施减少排放量,并且将排放的污染物控制在规定的标准之内。
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学考察报告
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一、背景介绍1.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辽宁省大连市,是一个以保护和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和水鸟资源为主要目的的保护区。
该保护区地处渤海湾的大连湾内,北纬39°16',东经121°36’,总面积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0公顷,陆地面积0公顷。
保护区内有丰富的鸟类资源,包括候鸟、季候鸟和留鸟等200多种,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东北沿海地区最大的野生鸟类栖息地。
2.由于东滩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北温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气候影响显著,使其成为候鸟迁徙和栖息的重要地区。
保护区内有数个天然湖泊和河流,水域覆盖面积较大,有利于水鸟栖息和觅食。
由于东滩地处于城市化区域,所以在日益增长的城市化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的保护和管理,以保证这片宝贵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水鸟资源不受破坏和污染。
二、科学考察内容1.鸟类资源调查在保护区内对各类鸟类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包括鸟类种类、数量、栖息地情况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抽样调查,得到了保护区内水鸟资源丰富的数据,为后续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栖息环境评估针对保护区内的湖泊、河流、沼泽等不同类型的栖息地进行了评估和分级,分析了各种栖息环境对鸟类资源的影响,为合理规划和利用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提供了参考意见。
3.人为干扰调查保护区周边有大连市的城市化区域,人类活动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这些人为干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持。
4.生态环境监测对保护区内的水质、土壤、植被等生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监测和分析,以了解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后续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了监测基准。
三、科学考察成果1.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东滩成为鸟类乐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候鸟、季候鸟和留鸟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形成了独特的鸟类生态系统。
2.保护区内的湖泊、河流、沼泽等多样化的栖息地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觅食环境,保护区内的水鸟资源较为丰富,部分鸟种在这里繁衍的繁盛。
自然保护区科学综合考察报告范文
自然保护区科学综合考察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自然保护区科学综合考察报告第一部分:引言。
关于自然的考察报告范文
关于自然的考察报告范文自然是广袤而美丽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无尽的灵感。
为了深入了解自然的奥秘,我们进行了一次自然考察,探访了中国的某个自然保护区。
以下是对此次考察的详细报告。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自然保护区的山区,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在山区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珍贵的自然景观和生物。
山间的溪流潺潺,层层叠叠的山峦是自然雕刻的杰作。
在山顶我们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巨大石峰,龙岳峰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山脉之中,壮丽而威武。
在山区的深处,我们发现了一片不为人知的密林。
这片密林繁茂多样,各种树木和植被在这里繁衍生息。
我们观察到了巨大的树木,它们高耸入云,树冠茂密,生机勃勃。
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珍稀的植物,如巨型蕨类和兰花。
同时,这里还是许多动物的栖息地。
我们看到了一群羚羊正在山间奔跑,它们敏捷灵活,是山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还发现了一只大熊猫,它正在竹林中觅食。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濒危物种,我们看到它的时候感到无比兴奋。
除了山区,我们还考察了自然保护区的湿地。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们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湿地考察中,我们看到了广袤的湿地草甸和碧绿的湖泊。
这里是许多候鸟的栖息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从北方迁徙到这里。
我们看到了白鹤、黑天鹅等多种水鸟,它们在水面上翩翩起舞,令人陶醉。
此外,我们也观察到了湿地中的微生物,它们虽小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次考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湿地、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这次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我们更加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自然是无私的给予者,它提供了我们生活所需的一切。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许多自然资源正面临威胁。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
只有这样,自然才能继续给予我们美妙的景观和珍贵的资源。
总之,这次自然考察使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多样性。
山区的奇峰异石、密林的茂密植被和各种动物、湿地的广袤水域和候鸟群体,都展示了自然的恢宏和生命的奇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保护区学习考察报告篇一: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自然保护区考察报告前言1、概述2、自然环境 2.1地质地貌2.2水文2.3气候3、生物资源3.1植物资源3.2动物资源(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3.3昆虫资源3.4菌类资源4、旅游资源5、社会经济状况6、经营管理7、评价与展望(该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景点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面临哪些困境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参考文献要求每人从划定的区域范围内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阅资料并撰写简单的考察报告,重点介绍该保护区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国家级重点保护名录》、《省级重点保护名录》)选择其中一个做PPT,并讲解。
篇二: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第一章保护区基本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 地理位置与范围安庆沿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皖西南,长江中下游北岸,南临长江,北倚大别山,由龙感湖、黄大湖、泊湖、菜子湖等4个湖泊组成。
保护区总面积98700hm2,其中湖泊湿地面积85300hm2。
为便于区划和管理,根据湖泊自然地理特点,将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Ⅰ区和Ⅱ区,Ⅰ区为华阳河湖群,由相互通连的龙感湖、黄大湖、泊湖3个湖泊组成,面积74300hm2,地理坐标:N29052/—30015/,E115019/—116033/;Ⅱ区为菜子湖,面积24400hm2,地理坐标:N30043/—30058/,E117001/—117009/。
表1-1-1 安庆沿江保护区湖泊湿地基本情况表单位:hm22 湿地的形成及演化2.1地质构造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庆沿江平原。
在大地构造上,该区域位于扬子台坳中部的东段—沿江拱段褶带。
其褶皱构造最明显的特点是作NE—SW向延伸的“S”型构造,近似NE方向的断裂是本区最主要的构造之一。
三叠纪之前接受巨厚沉积(XX—7000M)。
中生代的断块差异升降运动,致使大别山、皖南山区强烈上升,长江沿岸下降,形成诸多断陷沉积盆地。
特别由于对老的构造骨架的继承性,新构造运动继续使本区经历一个间有上升的缓慢而不均匀的沉降过程,这种沉降至今未止,从而形成今日长江沿岸的构造地貌轮廓。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破碎带对皖江平原内的地貌形态影响亦是很大。
如宿(松)—枞(阳)断裂带,明显成为沿江丘陵与平原岗地的天然分界线。
沿江平原西狭东阔,大致在铜陵以西受皖西、皖南两山约束,宽度一般只有30—50km,成为谷地;在铜陵以东逐渐开阔。
安庆沿江谷地就是夹峙于皖西、皖南两丘陵山地间的狭长平原。
平原上湖泊众多,万亩以上的大中湖泊有龙感湖、黄大湖、泊湖、菜子湖等。
这些湖泊的形成虽与河道摆动有关,但根本原因是与近代地壳的下沉有关。
2.2地貌特征本区早更新统(Q1)为安庆砾石层,见于安庆、铜陵等地,厚越20—50m,是一套以河流相为主的砂砾和卵石层,由于经历数次升降运动的影响,通常形成河谷的三级或四级阶地,从而形成(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自然保护区学习考察报告)高岗地,是宜林与园林区;中更新统(Q2)是一套红色蠕虫壮粘土,为湿热作用下的产物,厚约15m,在本区多分布于山麓地带,形成低矮的与山系成垂直的条形陇岗,是茶园、旱作物和菜地主区,岗的坳谷可种植水稻;上更新统(Q3)属长江泛溢层褐黄色较密实的粘土与亚粘土,含铁锰结核及其氧化物,层次不清或不具层次,形成侵蚀阶地或准平原,厚30—40m,其构成长江的二级与三级阶地,在景观上多呈微侵蚀的波状低丘,可作为旱地或灌溉水田,耕地,利用效率高;全新统(Q4)是灰黄色、灰褐色的沙土与亚粘土,分布于长江两岸及其支流水系沿岸的河漫滩与一级阶地及河床上,厚50m,是最(较)低地面,亦是本区以水稻为主的优良耕作区。
本区总体是由长江向北逐级升高,是以3~ 4级阶地构成其地貌特征。
但在构造运动的控制下,随着长江的不断位移,以湖泊、岗地组合而成的地貌较为发育。
在湖泊的周围,地势低、水网密度大,形成了大面积湖滨平原或湖滩地与湖荡平原,构成以种植水稻为主的灌溉便利的网圩区;在距湖泊较远的外围地区,为波状起伏的岗地,经流水切割,形成岗冲相间的地貌形态。
按其相对高度和形态特征,又可分为高岗地、低岗地和缓低岗地。
高岗地分布与大别山山麓边缘地带即湖泊的北缘,由土、砂组成;缓低岗地主要分布与长江I级阶地上,顶部阔平;低岗地主要分布于高岗地与缓低岗地及丘陵之间的过度地带,由Q2—3网纹红土或下蜀黄土组成,岗顶呈浑圆状。
2.3湖泊湿地形成与演化安庆区湖泊湿地是在构造沉陷的背景下演替发育的,第四纪以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在长江中下游区形成了许多沉降。
安庆区凹陷属于九江洼陷东端。
九江洼陷由属于南京凹陷的中部一段,是由大别山东南边缘的北东向断裂而形成的地堑式洼陷,它东起安庆,西至黄石一带,西北部与南部紧邻大别山突起与赣北突起。
据本区的钻探资料及电测深资料,本区第四纪地层总厚度约320m,其中全新世近长江冲积层厚约65m。
九江洼陷的宽度约50km,大致是长江古河床的宽度。
历史资料表明,中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区域降水丰沛,加上海面上升对河流的顶托作用,致使河水上升,在低洼处潴积成湖。
形成了包括今龙感湖、黄大湖、泊湖等水域在内的彭蠡泽。
当时该区是一种陆水相间、水流纵横、草木丛生、候鸟栖居的河流洪泛盆地环境,古长江穿泽而过,实际上是古长江的拓宽河谷。
到了汉代,长江主泓线逐渐南移,古彭蠡泽不断萎缩,分裂成如今的龙感湖、黄大湖、泊湖。
由此可见,安庆沿江湖泊是在大的地质构造控制下,由于长江河道的摆动,洼地积水形成,同时与当时的气候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发育演化也有着深刻的影响,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湖泊滩地大面积形成,为围垦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为了解决湖圩区耕地严重不足的矛盾,湖泊滩地大量围垦,致使湿地大面积减少。
据统计在安庆沿江湖泊,围垦总面积达7×104hm2。
与此同时,随着湖泊的开发,湖泊水环境状况也发生了变化。
3 气候安庆沿江自然保护区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严寒期短。
不同季节,差异明显。
总体说来,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多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繁衍。
但由于地处中低纬度,天气形势多变,冷暖气团活动和交锋频繁,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加上地形复杂多样,常有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出现。
3.1气温年均气温16.50C—16.60C,属安庆市年均气温最高的区域,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3.5—3.90C,极端最低气温-13.50C。
7月份气温最高,多在28—290C之间,极端最高气温40.90C,无霜期250至258天,年均日照时数2051.8至2064.9小时。
3.2地温与水温年均地温为17.9—18.00C,比年均气温高1.40C。
最冷的1月份地温为2.8—5.60C,最热的7月份地温为30—350C。
地温日夜变化较大,但随深度增加而日夜变化减小。
由于热量资源丰富,且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有利于成土母质的风化和土壤肥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生物的繁衍。
由于湖面辽阔,下垫面与陆地性质不同,冬季水温比气温高3-50C,夏季水温比气温低2-40C3.3降水保护区内年均降雨量1291.3—1322.4mm,降水日数130—150日,雨量季节间分布不平衡,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35.8%,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39.6%,秋季占13.8%,冬季占10.8%.尤其是六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这也是长江中下游的气候特色。
3.4蒸发年均蒸发量1531.7—1683.3mm, 蒸发量与气温变化同步,而迟于降水高峰期。
1月份蒸发量最低为51.4—73.3mm,最高的7、8月份为184.9—202.3mm。
3.5风保护区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多刮偏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风向受地形环境的影响,西北有大别山阻挡,东南有皖南山区屏障,中间为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江谷地,因此东南风极少,多刮东北风和西南风。
年均风速差异较大,平均风速在3.1—3.2m/秒,风速在晚冬至初春为最大,秋季次之,夏季为最小。
4 土壤保护区土壤受气候、生物、地形、母质、水文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类型丰富多样。
地带性土壤为黄红壤和黄棕壤,保护区内土壤可分为5个土纲,5个土类,7个亚类,17个土属,17个土种,潮土和水稻土是本区的主要土壤类型。
红壤和黄棕壤主要分布于湖泊的周边丘陵和台地,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湖泊低位阶地,该土壤是保护区分布面积较大的土壤类型,主要以潴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为主。
潮土主要分布于沿湖平原洲地,以灰潮土为主,由江河冲积物或湖相沉积物经地下水参与成土和旱耕熟化发育而成,湖底为泥质或沙质基底。
5 水文、水质5.1概述安庆沿江自然保护区主要有9条长江一、二级支流,大多发源于大别山并顺东南流向,下湖入江,分别构成华阳河、皖河、枞阳长河、汤沟河、横埠河等水系,湖泊水源主要来自这些河流和地表径流。
一般每年4月后湖水开始上涨,至8月达最高点,此后水位逐步下降,12月进入枯水季节,2—3月达最低点。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湖泊水量通过湖闸进行人工调控。
在汛期当江水位超过湖水位时,为防止江水倒灌,便关闭闸门,多数年关闸时间在4月中旬到5月初,以4月底为多。
直至9—11月江水回落并低于湖水位时再开闸放水,一般开闸时间在11月上旬居多,因此,5—10月为关闸蓄洪时间。
但遇干旱天气,因抗旱需要,湖闸也打开,引江入湖。
各湖泊历年来水位变化情况见表1-1-2。
5.2主要河流长江流经安庆市237km,上起宿松段窑,向东北至枞阳梳妆台出境,年过境水量达9100亿立方m,多年平均水位8.15m,60年代以前,保护区内各湖泊直接与长江相通,60至70年代,湖泊相继建闸。
分别发源于大别山区的宿松北浴乡、趾风乡,注入华阳河湖群,向东南经华阳河通过华阳闸、杨湾闸进入长江。
二郎河入龙感湖,凉亭河入泊湖,华阳河湖群的各湖泊相通。
这四条河流均入菜子湖,前三条发源于大别山区,孔城河发源于本省巢湖地区庐江县,菜子湖出水经长河通过枞阳闸入江。
5.3地下水在保护区沿湖周围,广泛分布着第四纪全新统砂、砂砾沉积物,主要为孔隙水,地下水埋藏较浅,一m便可见及,主要靠湖水与大气降水补给。
含水层渗透系数10-5—10-7立方厘m/秒,潜水化学类型为HCO-3—Cl-—Na+—Ca++ 与HCO-3—Cl-—Na+-Mg++,矿化度0.5—1.0克/升。
由于本区地表水丰富,地下水利用极少。
表1-1-2 安庆沿江湖泊水文情况表5.4水质安庆沿江保护区周边地区由于工业相对落后,工业污染少,因此,从总体看,湖泊水体理化性质,基本与天然状态下一致,水质较好。
据近年来安庆重点湖泊水质监测结果,湖水透明度在0.6至2.8之间,大水面在1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