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学期周测试题(214)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试卷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2021-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周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30分〕1.〔3分〕检验Cl﹣所用的试剂为AgNO3和HNO3,HNO3的作用是A.防止CO32﹣的干扰B.防止Cl﹣的干扰C.生成AgNO3沉淀D.防止NO3﹣的沉淀2.〔3分〕KCl中有少量的KI,为了除去杂质,可选用以下操作中的①参加碘水②通入Cl2③用CCl4萃取④过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3分〕以下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SO2通入溴水中:SO2+2H2O+Br2=2H++SO42﹣+2HBrB.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后溶液呈中性:Ba2++2OH﹣+2H++SO42﹣=BaSO4↓+2H2OC.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D.Fe〔OH〕3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4.〔3分〕根据以下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复原性强弱的顺序为①I2+SO2+2H2O═H2SO4+2HI;②2FeCl2+Cl2═2FeCl3;③2FeCl3+2HI═2FeCl2+2HCl+I2.A.I﹣>Fe2+>Cl﹣>SO2 B.Cl﹣>Fe2+>SO2>I﹣C.Fe2+>I﹣>Cl﹣>SO2 D.SO2>I﹣>Fe2+>Cl﹣5.〔3分〕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KClO3是氧化剂B.被氧化与被复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C.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复原剂D.1mol KClO3参加反时有10mol电子转移6.〔3分〕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中消耗 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A. mol/L B. mol/L C.mol/L D. mol/L7.〔3分〕在500g含1.17g NaCl和0.84g NaF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静置,过滤,洗涤,称重得到2.87g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参加反B.氟离子只有一参加反C.氟化钠与AgNO3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D.氟化银难溶于水8.〔3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Cl﹣和Cl2都有毒B.将AgNO3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假设出现白色沉淀,那么说明溶液中含有Cl﹣C.将NaCl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或将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D.含Cl﹣的溶液和氯水一样均呈黄绿色9.〔3分〕在未知溶液中参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参加稀硝酸后,沉淀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么水溶液中含有A.Cl﹣、SO42﹣B.Cl﹣、NO3﹣C.Cl﹣、CO32﹣D.Cl﹣、OH﹣10.〔3分〕以下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①Cl2﹣﹣做消毒剂②AgBr﹣﹣制卷,感光纸③AgI﹣﹣人工降雨④碘﹣﹣预防甲状腺肿大⑤淀粉﹣﹣检验I2的存在⑥NaClO﹣﹣漂白纺织物.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二、解答题〔共5小题,总分值0分〕11.前一段时间,报刊纷纷了不要将不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据报道,在发生了多起混合洁污剂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是:ClO ﹣+Cl﹣+2H+═Cl2↑+H2O.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作出如下判断: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含氯元素,其中氯最可能的存在形式是和〔填离子〕,当另一种具有〔填写性质〕的液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后,可能发生上述反而产生氯气.12.将0.1mol的MnO2和40mL 10mol•L﹣1的浓盐酸混合后加热,充分反后,向所得溶液中参加足量的AgNO3溶液.在此过程中:〔1〕产生的Cl2在状况下的体积V〔Cl2〕为〔可填写体积范围〕;〔2〕产生的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为〔假设盐酸不挥发,且产生的Cl2的物质的量为a mol〕.13.图是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相关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方程式为.〔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同时装置B亦是平安瓶,监测进行时C 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3〕装置C的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填编号〕.编号 a b c dⅠ枯燥的布条枯燥的布条湿润的布条湿润的布条Ⅱ碱石灰硅浓硫酸无水氯化钙Ⅲ湿润的布条湿润的布条枯燥的布条枯燥的布条〔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拟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一段时间后,翻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参加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5〕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的离子反方程式:.请判断改用NaHSO3溶液是否可行?〔填“是〞或“否〞〕.14.〔1〕工业上用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反制漂白粉,假设要制得含有效成分1.430kg的漂白粉,理论上需状况下氯气多少升?〔2〕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制得漂白液.由于反放热,溶液温度随之升高,就会伴有反3Cl2+6NaOH═NaClO3+5NaCl+3H2O发生.假设向200mL 4.0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反完全,这时测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mol/L.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求所得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15.将10.000g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加热〕,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g,假设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参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枯燥后质量为0.721g.求原混合物的质量.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周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30分〕1.〔3分〕检验Cl﹣所用的试剂为AgNO3和HNO3,HNO3的作用是A.防止CO32﹣的干扰B.防止Cl﹣的干扰C.生成AgNO3沉淀D.防止NO3﹣的沉淀考点:氯离子的检验.专题:卤族元素.分析:检验Cl﹣所用的试剂为AgNO3和HNO3,由于碳酸根离子能够与银离子反生成沉淀,对氯离子检验带来干扰,参加稀硝酸可以防止碳酸根离子干扰.解答:解:常见和AgNO3溶液反生成白色沉淀的反:AgNO3+NaCl=NaNO3+AgCl↓、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参加稀硝酸主要是为了防止CO32﹣的干扰,因为碳酸银溶于硝酸,反的化学方程式为:Ag2CO3+2HNO3=2AgNO3+CO2↑+H2O,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氯离子的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离子的检验是重要的考点之一,经常出现的题型有离子检验、元素化合物推断、设计及评价.2.〔3分〕KCl中有少量的KI,为了除去杂质,可选用以下操作中的①参加碘水②通入Cl2③用CCl4萃取④过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物质的别离、提纯和除杂;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除杂时不能引入的杂质,更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通入氯气使KI氧化成碘单质,同时氯气被复原成氯离子.解答:解:除杂时不能引入的杂质,更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通入氯气使KI氧化成碘单质,同时氯气被复原成氯离子.反的化学方程式为Cl2+KI=KCl+I2,离子方程式为Cl2+I﹣=Cl﹣+I2;然后用CCl4萃取;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别离和提纯,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异同,除杂时不能引入的杂质,更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3.〔3分〕以下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SO2通入溴水中:SO2+2H2O+Br2=2H++SO42﹣+2HBrB.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后溶液呈中性:Ba2++2OH﹣+2H++SO42﹣=BaSO4↓+2H2OC.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CO2+H2O=HClO+HCO3﹣D.Fe〔OH〕3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专题.分析:A.SO2通入溴水中反生成HBr和硫酸;B.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后溶液呈中性生成硫酸钠、硫酸钡、水;C.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时生成的次氯酸和碳酸钙;D.Fe〔OH〕3溶于氢碘酸中发生氧化复原反.解答:解:A.SO2通入溴水中的离子反为SO2+2H2O+Br2=24H++SO42﹣+2Br﹣,故A错误;B.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后溶液呈中性的离子反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B正确;C.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a2++2ClO﹣+CO2+H2O=2HClO+CaCO3↓,故C错误;D.Fe〔OH〕3溶于氢碘酸中的离子反为2Fe〔OH〕3+2I﹣+6H+=2Fe2++6H2O+I2,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离子反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选项C、D为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题目难度较大.4.〔3分〕根据以下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复原性强弱的顺序为①I2+SO2+2H2O═H2SO4+2HI;②2FeCl2+Cl2═2FeCl3;③2FeCl3+2HI═2FeCl2+2HCl+I2.A.I﹣>Fe2+>Cl﹣>SO2 B.Cl﹣>Fe2+>SO2>I﹣C.Fe2+>I﹣>Cl﹣>SO2 D.SO2>I﹣>Fe2+>Cl﹣考点:氧化性、复原性强弱的比拟.分析:同一自发进行的氧化复原反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复原剂的复原性大于复原产物的复原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①I2+SO2+2H2O═2HI+H2SO4中复原剂是SO2、复原产物是HI,所以复原性SO2>HI;②2FeCl2+Cl2═2FeCl3中复原剂是FeCl2、复原产物是FeCl3,所以复原性FeCl2>FeCl3;③2FeCl3+2HI═2FeCl2+2HCl+I2中复原剂是HI、复原产物是FeCl2,所以复原性HI>FeCl2;通过以上分析知,复原性强弱顺序是SO2>I﹣>Fe2+>Cl﹣,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复原性强弱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对根本概念的理解,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解答即可,知道常见元素化合价,题目难度不大.5.〔3分〕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KClO3是氧化剂B.被氧化与被复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C.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复原剂D.1mol KClO3参加反时有10mol电子转移考点:氧化复原反.专题:氧化复原反专题.分析: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中,KCl中Cl元素由﹣1价升高到0,KClO3中Cl元素由+5价降低为0,以此来解答.解答:解: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中,KCl中Cl元素由﹣1价升高到0,KClO3中Cl元素由+5价降低为0,A.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那么KClO3是氧化剂,故A正确;B.KCl为复原剂,被氧化,KClO3是氧化剂被复原,由反可知被氧化与被复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故B正确;C.硫酸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那么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复原剂,故C 正确;D.1molKClO3参加反时有1mol×〔5﹣0〕=5mol电子转移,故D错误;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氧化复原反,明确反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3分〕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中消耗 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A. mol/L B. mol/L C.mol/L D. mol/L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守恒法.分析:根据SO42﹣+Ba2+═BaSO4↓计算溶液中的Ba2+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Ag++Cl﹣=AgCl↓算Cl﹣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Ba2+离子、Cl﹣离子浓度,再利用电荷守恒有2n〔Ba2+〕+c〔Na+〕=c〔Cl﹣〕,据此计算原溶液中的Na+浓度.解答:解: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消耗xmolH2SO4,那么:SO42﹣+Ba2+═BaSO4↓xmol xmolc〔Ba2+〕==mol/L,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中消耗ymolAgNO3,那么:Ag++Cl﹣=AgCl↓ymol ymolc〔Cl﹣〕==mol/L,又溶液不显电性,设原溶液中的Na+浓度为b,由电荷守恒可知,b+mol/L×2=mol/L,解得b=mol/L,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根据离子方程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清楚发生的离子反及溶液不显电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熟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注意两份溶液的浓度关系.7.〔3分〕在500g含1.17g NaCl和0.84g NaF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静置,过滤,洗涤,称重得到2.87g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氯离子只有一参加反B.氟离子只有一参加反C.氟化钠与AgNO3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D.氟化银难溶于水考点:有关混合物反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n〔NaCl〕==0.02mol,由Cl原子守恒可知,假设生成氯化银,那么会生成0.02molAgCl,质量是2.87g,所以得到2.87g固体是氯化银,AgF没有生成,据此答复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n〔NaCl〕==0.02mol,由Cl原子守恒可知,假设生成氯化银,那么会生成0.02molAgCl,质量是2.87g,所以得到2.87g 固体是氯化银,AgF没有生成,所以氯离子参加了反,得到的是氯化银而氟化钠和硝酸银在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应选A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卤族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守恒思想的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中.8.〔3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Cl﹣和Cl2都有毒B.将AgNO3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假设出现白色沉淀,那么说明溶液中含有Cl﹣C.将NaCl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或将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D.含Cl﹣的溶液和氯水一样均呈黄绿色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溶液中含有Cl﹣,Cl﹣无色、无毒,可与硝酸银溶液反生成AgCl白色沉淀,检验Cl﹣时,先参加硝酸酸化,然后参加硝酸银溶液,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Cl﹣无毒,故A错误;B.可能为AgCl、Ag2SO4、Ag2CO3沉淀,参加硝酸酸化,如沉淀不溶解,那么证明含有Cl﹣,故B错误;C.氯气与水发生Cl2+H2O=H++Cl﹣+HClO,溶液中含有Cl﹣,那么将NaCl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或将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故C正确;D.Cl﹣无色,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侧重于氯气与水的反以及氯离子的检验,注意把握氯水的成分和性质,为高频考点,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根底知识的积累.9.〔3分〕在未知溶液中参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参加稀硝酸后,沉淀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么水溶液中含有A.Cl﹣、SO42﹣B.Cl﹣、NO3﹣C.Cl﹣、CO32﹣D.Cl﹣、OH﹣考点:氯离子的检验.专题:离子反专题.分析:检验氯离子的方法:先取少量的待检物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振荡,假设有白色沉淀生成,那么证明该溶液中含有Cl﹣;加酸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沉淀是碳酸盐.解答:解:在未知溶液中参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参加稀硝酸后,沉淀溶解,说明有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溶液中含有Cl﹣;由条件“参加稀硝酸后,沉淀溶解,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沉淀是碳酸盐,说明未知溶液中含有碳酸根.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氯离子和碳酸根的检验,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10.〔3分〕以下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①Cl2﹣﹣做消毒剂②AgBr﹣﹣制卷,感光纸③AgI﹣﹣人工降雨④碘﹣﹣预防甲状腺肿大⑤淀粉﹣﹣检验I2的存在⑥NaClO﹣﹣漂白纺织物.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①根据Cl2能与水反生成次氯酸;②AgBr不稳,易分解生成银;③AgI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晶核;④碘是预防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元素;⑤淀粉遇碘变蓝色;⑥NaClO与二氧化碳、水反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纺织物.解答:解:①Cl2能与水反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可作消毒剂,用于杀菌消毒,故①正确;②AgBr不稳,易分解生成银,可用来制卷、感光纸,故②正确;③AgI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晶核,有利水汽粒子的碰撞增大,从而形成雨,故③正确;④碘是预防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元素,故④正确;⑤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来检验碘单质,故⑤正确;⑥NaClO与二氧化碳、水反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纺织物,故⑥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相关根底知识的积累,性质决用途.二、解答题〔共5小题,总分值0分〕11.前一段时间,报刊纷纷了不要将不同品牌洁污剂混合使用的警告.据报道,在发生了多起混合洁污剂发生氯气中毒的事件.发生反的离子方程式是:ClO﹣+Cl﹣+2H+═Cl2↑+H2O.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作出如下判断: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含氯元素,其中氯最可能的存在形式是ClO﹣和Cl﹣〔填离子〕,当另一种具有酸性〔填写性质〕的液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后,可能发生上述反而产生氯气.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用.分析:反的离子方程式是:ClO﹣+Cl﹣+2H+═Cl2↑+H2O,可知氯离子的存在形式,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复原反生成氯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反的离子方程式是:ClO﹣+Cl﹣+2H+═Cl2↑+H2O,当事人使用的液态洁污剂之一必含氯元素,其中氯最可能的存在形式是ClO﹣和Cl﹣,当另一种具有酸性的液态洁污剂与之混合后,可能发生上述反而产生氯气,故答案为:ClO﹣;Cl﹣;酸性.点评:此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氧化复原反用的考查,注意分析习题中的信息及知识迁移用,题目难度不大.12.将0.1mol的MnO2和40mL 10mol•L﹣1的浓盐酸混合后加热,充分反后,向所得溶液中参加足量的AgNO3溶液.在此过程中:〔1〕产生的Cl2在状况下的体积V〔Cl2〕为0<V〔Cl2〕<2.24L〔可填写体积范围〕;〔2〕产生的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4﹣2a〕mol〔假设盐酸不挥发,且产生的Cl2的物质的量为a mol〕.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1〕发生反:MnO2+4HCl〔浓〕MnCl2+Cl2↑+2H2O,进行过量计算,根据缺乏量的物质计算生成氯气体积,随反进行浓盐酸变稀,由于二氧化锰不与稀盐酸反,实际得到氯气的体积小于计算值;〔2〕根据氯原子守恒计算反后溶液中n〔Cl﹣〕,发生反:Cl﹣+Ag+=AgCl↓,那么n〔AgCl〕=n〔Cl﹣〕.解答:解:〔1〕40mL、10mol/L的浓盐酸中HCl物质的量=0.04L×10mol/L=0.4mol,发生反:MnO2+4HCl〔浓〕MnCl2+Cl2↑+2H2O,由方程式可知0.1mol二氧化锰完全反消耗HCl为0.1mol×4=0.4mol,于浓盐酸中含的HCl,假设都完全反那么生成氯气为0.1mol,标况下氯气体积=0.1mol×22.4L/mol=2.24L,但随反进行浓盐酸变稀,由于二氧化锰不与稀盐酸反,实际得到氯气的体积小于计算值,故0<V〔Cl2〕<2.24L,故答案为:0<V〔Cl2〕<2.24L;〔2〕根据氯原子守恒,反后溶液中n〔Cl﹣〕=0.4mol﹣2amol=〔0.4﹣2a〕mol,发生反:Cl﹣+Ag+=AgCl↓,那么n〔AgCl〕=n〔Cl﹣〕=〔0.4﹣2a〕mol,故答案为:〔0.4﹣2a〕mol.点评:此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氧化复原反计算,难度不大,〔1〕注意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2〕注意利用守恒思想计算.13.图是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相关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方程式为Ca 〔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同时装置B亦是平安瓶,监测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B中长颈漏斗下端导管中液面会上升,形成水柱.〔3〕装置C的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是d〔填编号〕.编号 a b c dⅠ枯燥的布条枯燥的布条湿润的布条湿润的布条Ⅱ碱石灰硅浓硫酸无水氯化钙Ⅲ湿润的布条湿润的布条枯燥的布条枯燥的布条〔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拟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一段时间后,翻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参加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为紫,该现象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过量的氯气也可将碘离子氧化.〔5〕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的离子反方程式:HSO3﹣+Cl2+H2O═SO42﹣+2Cl﹣+3H+〔或4HSO3﹣+Cl2═SO42﹣+2Cl﹣+3SO2↑+2H2O〕.请判断改用NaHSO3溶液是否可行?否〔填“是〞或“否〞〕.考点:制备方案的设计;氯气的室制法;氯、溴、碘的性质.专题:题.分析:〔1〕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发生氧化复原反生成氯化钙、氯气和水;〔2〕氯气中混有HCl,B中饱和食盐水可吸收HCl;C中假设发生堵塞,那么B中长颈漏斗下端导管中液面会上升;〔3〕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那么先设计湿润的物质,再利用枯燥剂枯燥后与枯燥的物质混合;〔4〕D、E的目的是比拟氯、溴、碘的非金属性,D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反生成溴,翻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参加装置E中,氯气、溴均可与KI反生成碘;〔5〕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发生氧化复原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环境.解答:解:〔1〕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发生氧化复原反生成氯化钙、氯气和水,该反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故答案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2〕氯气中混有HCl,B中饱和食盐水可吸收HCl,那么装置B的作用为除去氯气中的HCl;C中假设发生堵塞,生成的氯气使B中压强增大,那么B中长颈漏斗下端导管中液面会上升,形成水柱,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HCl;B 中长颈漏斗下端导管中液面会上升,形成水柱;〔3〕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那么先通过I中湿润的布条,观察到褪色,再利用II中固体枯燥剂〔无水氯化钙或硅〕枯燥后,在Ⅲ中放入枯燥的布条,观察到颜色不褪,那么验证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只有d符合,故答案为:d;〔4〕D、E的目的是比拟氯、溴、碘的非金属性,D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反生成溴,翻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参加装置E中,氯气、溴均可与KI反生成碘,那么E中碘易溶于苯,出现分层后上层为紫的苯层,该现象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过量的氯气也可将碘离子氧化,排除氯气的干扰,故答案为: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为紫;不能;过量的氯气也可将碘离子氧化;〔5〕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发生氧化复原反,离子反为HSO3﹣+Cl2+H2O═SO42﹣+2Cl﹣+3H+〔或4HSO3﹣+Cl2═SO42﹣+2Cl﹣+3SO2↑+2H2O〕,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环境,那么不能用NaHSO3溶液吸收尾气,故答案为:HSO3﹣+Cl2+H2O═SO42﹣+2Cl﹣+3H+〔或4HSO3﹣+Cl2═SO42﹣+2Cl﹣+3SO2↑+2H2O〕;否.点评:此题考查性质方案的制备,为高频考点,把握氯气的性质、制法、装置的作用及氧化复原反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能力及知识综合用能力的综合考查,〔5〕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14.〔1〕工业上用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反制漂白粉,假设要制得含有效成分1.430kg的漂白粉,理论上需状况下氯气多少升?〔2〕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制得漂白液.由于反放热,溶液温度随之升高,就会伴有反3Cl2+6NaOH═NaClO3+5NaCl+3H2O发生.假设向200mL 4.0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反完全,这时测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mol/L.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求所得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1〕发生反: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故方程式计算需要氯气的体积;〔2〕反后溶液中Na、Cl原子数目之比为1:1,根据钠离子守恒计算溶液中NaClO、NaClO3总物质的量,再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解答.解答:解:〔1〕设标况下需要氯气的体积为V,那么: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44.8L 143gV 1430g所以V==448L答:标况下需要氯气的体积为448L.〔2〕反后溶液中Na、Cl原子数目之比为1:1,溶液中n〔NaCl〕=0.2L×mol/L=0.5mol,根据钠离子守恒,溶液中n〔NaClO〕+n〔NaClO3〕=n 〔NaOH〕﹣n〔NaCl〕=0.2L×4mol/L=0.8mol﹣0.5mol=0.3mol,设溶液中NaClO、NaCl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再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那么:解得x=0.25 y=0.05故溶液中c〔NaClO〕==5mol/L,答:反后溶液中NaClO的浓度为5mol/L.点评:此题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氧化复原反计算,〔2〕中关键是原子守恒与电子转移守恒的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15.将10.000g氯化钠、溴化钾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溶于水中,通入氯气充分反,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高温加热〕,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为9.813g,假设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并参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枯燥后质量为0.721g.求原混合物的质量.考点:有关混合物反的计算.分析:根据通入足量Cl2充分反,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发生反为2KBr+Cl2═2KCl+Br2,固体质量变化为KBr生成KCl的变化,利用差量法计算NaBr的质量,根据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参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为碳酸钙,根据氯化钙与碳酸钠反方程式计算氯化钙的质量,根据总质量减去溴化钠和氯化钙的质量即得氯化钠的质量.解答:解:设混和物中NaCl质量为x,KBr质量为y,CaCl2质量为z.那么x+y+z=10.000g通入足量Cl2充分反,然后把溶液蒸干并灼烧,发生反为2KBr+Cl2═2KCl+Br2,固体质量变化为KBr生成KCl的变化,利用差量法计算,2KBr+Cl2═2KCl+Br2固体质量减少2×119 2×7 〔119g﹣74.5g〕×2=89gy 〔10.000g﹣9.813g〕=0.187gy=≈0.500g,将此残留物再溶于水参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的沉淀为碳酸钙,CaCl2+Na2CO3═CaCO3↓+2NaCl111 100z 0.721gz==0.800g,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00g﹣0.500g﹣0.800g=8.700g,答:混合物中含有8.700g氯化钠、0.500g溴化钾和0.800g氯化钙.点评:此题考查混合物反的计算,题目难度中,注意掌握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用方法,明确发生反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解析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1.aL CO2气体通过足量Na2O2所得的气体与bL NO相混和时,可得到cL气体(相同状况),以下表达式中错误的是A.若a<b,则c>0.5(a+b) B.若a>b,则c=0.5(a+b)C.若a=b,则c=0.5(a+b) D.若a<b,则c<0.5(a+b)【答案】D【解析】【详解】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生成氧气体积为0.5a L,与bL NO混合又发生反应:O2+2NO=2NO2,二者恰好反应时0.5a:b=1:2,解得a=b,则A、若a<b,则NO有剩余,由O2+2NO=2NO2可知气体体积减少0.5a L,故得到气体体积等于NO的体积,则c=b,即c>0.5(a+b),A正确;B、若a>b,则O2有剩余,由O2+2NO=2NO2可知气体体积减少为参加反应氧气的体积,即气体体积减少为0.5b L,故得到气体体积为c=(0.5a L+b L-0.5b L)=0.5(a+b),B正确;C、若a=b,则此时生成NO2体积c=2×0.5a=b=0.5(a+b),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错误。
答案选D。
2.浓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可以加热),既体现酸性、又体现氧化性的是( )A.铜B.炭C.五水硫酸铜D.氧化铜【答案】A【详解】A.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A符合题意;B.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B不符合题意;C.五水硫酸铜中加入浓硫酸,生成无水硫酸铜,浓硫酸表现吸水性,C不符合题意;D.氧化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O-+2H+=CO2↑+H2OA.在稀盐酸中投入大理石粉末:23B.1mol氯气通入含1molFeBr2的溶液中:2Fe2++2Br-+2Cl2=2Fe3++Br2+4Cl-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2Na++CuHSO-D.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ClO-+H2O=HClO+3【答案】B【详解】CO-的形式,A不正确;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难溶于水,不能改写成23B.0.5molCl2先与1molFe2+反应,另外0.5molCl2再与1molBr-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B正确;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产物再与硫酸铜反应,而钠不能与Cu2+发生置换反应,C不正确;HSO-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能D.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产物中HClO与3共存,D不正确;故选B。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12次周练化学试题(重点班)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12次周练化学试题(重点班)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3=54分)1、通常情况下,乙烯是无色的稍有香甜气味的气体,但实验室制得的乙烯常有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乙烯中含有()(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乙醚(D)乙醇2.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3、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A)乙烷与氯气混合(B)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C)乙烯与氯气混合(D)乙烯通入浓盐酸4、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B)点燃前都应验纯(C)甲烷燃烧的火焰较明亮,乙烯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5、下列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烷(B)环丙烷(C)乙烯(D)聚乙烯6、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3B.4C.5D.67、含有2~5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沸点和燃烧热的数据见下表:*燃烧热:1摩尔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正庚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B.烷烃燃烧热和其所含碳原子数成线性关系C.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逐渐升高D.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和燃烧热都成比例增加8、将15g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g,则混合气体中CH4与C2H4的体积比为()(A)1:2 (B)2:1 (C)3:2 (D)2:39、某种乙烯和氢气的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的氧气2V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氢气的体积比是()(A)3:2 (B)2:3 (C)3:4 (D)4:310、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1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塑料的产量(D)合成纤维的产量12、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某有机物,生成88g CO2和27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2H3 (B)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C)该有机物不可能是乙烯(D)该有机物一定含有氧元素13、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甲烷、丙烷、乙烯,如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则甲烷、丙烷、乙烯的体积比是()(A)1:1:1 (B)1:2:1 (C)2:1:1 (D)2:1:214、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完全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A)甲烷和乙烷(B)乙烯和丙烯(C)甲烷和乙烯(D)乙烷和乙烯15、把2-丁烯跟溴水作用,其产物主要是( )( A )1,2-二溴丁烷( B )2-溴丁烷( C )2,3-二溴丁烷( D )1,1-二溴丁烷16、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体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保持不变,若气体体积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A)CH4(B)C2H6(C)C4H8(D)C3H617、某烃1mol完全燃烧生成4mol二氧化碳,相同物质的量的该烃能与2mol氢气加成,该烃是下列烃中的()18、某液态烃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溴-2-甲基丁烷,则该烃是()。
2021年高一化学下学期周测试题(I)

2021年高一化学下学期周测试题(I)相对原子量:Na 23 O 16 N 14第Ⅰ卷(选择题共4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中每种物质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A.NaOH H2SO4(NH4)2SO4B.MgO Na2SO4HNO3C.Na2O2KOH Na3PO4D.HCl Al2O3MgCl22. 1.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A.H2O B.CaI2 C.KOH D.NaNO33. .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2SB.NH4NO3C.H2D.CS24.有X、Y、Z、W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6、10、11、17,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和W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Z和W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Y和Z不能形成化合物D.Y分子中存在共价键5.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n XO2n-2,则其气态氢化物中元素X的化合价为( )A.5n-2B.3n-12C.3n-6D.n-106.下列变化过程中,只破坏共价键的是( )A.I2升华B.NaCl颗粒被粉碎C.HCl溶于水D.NH4HCO3受热分解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B.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D.第ⅠA族与第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8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
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小于硼的原子半径B.氯化铍难溶于水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D.单质铍与冷水反应迅速产生氢气9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而不含有共价键的是A. Na2O2 B.CaCl2 C.氖气 D.CCl410下列事实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C.氯化氢不易分解D.氯化氢溶液可以导电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高一化学下学期周测试题(2.)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市高一化学下学期周测试题〔4〕考试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54分〕1.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家是〔〕A.门捷列夫 B.卢瑟福 C.道尔顿 D .迈尔2.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B.ⅠA族的元素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3.以下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磷 B.氧C.锌 D.硅4.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4、5、6周期所含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 B.8、18、18、32 C.8、18、18、18 D.8、8、18、185.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VIA族 B.第三周期VIA族C.第二周期ⅦA族 D.第三周期IVA族6.以下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元素不是非金属元素A.Br B.Rb C.S D.P7.原子的种类决于原子的( )A.原子量大小 B.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 D.核电荷数8.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二期ⅣA族 B.第三期ⅥA族C.第二期ⅥA族 D.第三期ⅣA族9.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A.主族 B .副族 C.Ⅷ族 D.Ⅶ族10.以下物质不属于...ⅣA族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是A.C B.Si C.SiC D.HF11.在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和周期分别是〔〕A.第ⅠA族第六周期B.第Ⅷ族第六周期C.第ⅢB族第六周期D.第ⅢA族第六周期12.X+的结构示意图为,那么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0族B.第四周期第ⅠA族C.第三周期第ⅠA族D.第三周期第ⅦA族13.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假设甲的原子序数为x,那么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x+2B.x+4C.x+8D.x+181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于原子核外电子数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族序数也越大15.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第三、四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B.任何原子都是核外电子层数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C.短周期中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一是非金属元素D.短周期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是H、Be16.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之间原子序数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相邻主族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都是1B.主族中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只有1、11、25C.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都是8D.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有2、8、18、3217.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假设该粒子为离子,那么它所带的电荷数可能为( )。
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周考(含答案)

高一下化学第一次周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有一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易溶于水,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该物质是()A.HCl B.SO2C.CO2D.Cl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光学特性、生物功能、电学特性、耐高温、强度高B.光导纤维做通讯材料有许多优点,但怕腐蚀,铺设也很不方便C.高温结构陶瓷比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如不怕氧化、密度小等优点D.光导纤维除用于通信外,还可以用于医疗、信息处理等许多方面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陶瓷②水泥③玻璃④漂白粉⑤胆矾⑥氯水⑦液氯A.①③⑤B.②④⑥C.⑤⑦D.⑥⑦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C.浓硝酸中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5.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实验室制取NO2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6.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O2通入FeSO4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7.利用下列试剂,选用合适方法鉴别Na2SO4、Na2SO3、Na2CO3、NaCl四种溶液,最佳试剂组是()A.BaCl2、HCl、品红溶液B.BaCl2、HCl、石蕊溶液C.AgNO3和HNO3溶液D.AgNO3和BaCl2溶液8.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B.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新制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9.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l2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11.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高一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承智班5.)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第二学期高一承智班化学周练试题〔1〕一、选择题1.以下方案正确且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选项方案目的或结论A 将H2SO 4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氧化性:H2O2比Fe3+强B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SO2具有漂白性C取a g铝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逸出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测其体积为V L〔标况〕测铝箔中氧化铝的含量D 比拟不同反的反热数据大小判断反速率大小A. AB. BC. CD. D2.短周期元素Q、R、T、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其中,T所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是高沸点酸B. 元素T和W各自形成的简单离子都能促进水的电离C. 简单离子半径:W>T>RD. 常温下,T的单质能完全溶于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中3.以下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均互为同分异构体B.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属于羧酸的有8种C. 2,2-二甲基丙烷可以由烯烃通过加成反制得D. 汽油、柴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4.在一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参加一量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其分解反如下:NH2COONH4(s)2NH3(g)+CO2(g)。
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已经到达化学平衡的是A. v正〔NH3〕=2v逆〔CO2〕B.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5.家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状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Al13和Al14互为同位素B. Al14与盐酸反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l14+2HCl=Al14Cl2+H2↑C. 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复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D. 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6.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做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做空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高一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3)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高一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 K—39 Mg—24Na—23 Ca—40 P—31 Cu—64 He—4一.选择题〔此题共16小题,每题4分,共6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以下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酸雨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2.以下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水体富营养化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3.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2FeSO 4高温Fe2O3+SO2↑+SO3↑,假设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A.BaSO3和BaSO4 B.BaS C.BaSO3 D.BaSO44.以下各反不属于可逆反的是。
A.SO2与H2O反生成H2SO3 B.H2O分解生成H2和O2C.SO2和O2反生成SO3 D.H2与I2反生成HI5.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A.BaSO4 B.FeS C.BaSO3 D.S6.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至饱和,此过程看不到明显变化。
再向溶液中参加一种物质,溶液变混浊。
参加的这种物质不可能...是〔〕A.FeCl3溶液 B.AlCl3溶液 C.Na2S溶液 D.AgNO3溶液7.以下溶液中通入SO2一不会产生沉淀的是A. Ba(OH)2B. Ba(NO3)2C. Na2S D. BaCl28.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以下操作中最合理的是A.参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B.先加硝酸酸化,再参加硝酸钡溶液C.加盐酸酸化了的BaCl2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参加BaCl2溶液9.为了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以下对于仪器和药品的组合中合理的是。
仪器:①洗气瓶②枯燥管药品:③生石灰④苏打溶液⑤小苏打溶液A.①⑤ B.②⑤ C.①③ D.①④10.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以下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B.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C.1molCuSO4在1100℃所得混合气体X中O2可能为0.75molD.Y可以是葡萄糖【答案】C【详解】A、根据反应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硫酸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选项A正确;B、途径①③中均生成大气污染物,而②没有,所以选项B正确;C、1mol硫酸铜可以生成0.5mol氧化亚铜,转移1mol电子,所以生成0.25mol氧气,选项C不正确;D、醛基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生成氧化亚铜,葡萄糖含有醛基,D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2.工业上获得下列物质不是以海水或海洋资源为主要原料的是( )①Fe ②Mg ③Na ④NaOH ⑤I2 ⑥Cu ⑦SiA.①⑥⑦B.①②⑦C.⑤⑥⑦D.①④⑥【答案】A【详解】①Fe是用CO还原铁矿石制得;②Mg是先从海水中分离出MgCl2,然后熔融电解获得;③Na是先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然后熔融电解获得;④NaOH是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⑤I2是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的;⑥Cu是采用高温氧化铜矿石的方法获得;⑦Si是在高温条件下,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获得;综合以上分析,①⑥⑦不是以海水或海洋资源为主要原料获得,故选A。
3.下列选项中,描述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运输浓硫酸,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金属Fe表面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即发生钝化现象,不是二者不反应,结论不合理,A错误;B.SO2溶于水后与水反应产生H2SO3,H2SO3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因此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描述不符合事实,B错误;C.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产生的HCl与氨气反应产生NH4Cl白色固体小颗粒,因此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氨气,会发现两者反应会产生大量白烟,C正确;D.加热铝箔时Al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产生Al2O3,Al2O3熔点高达2050℃,但Al的熔点只有660℃,故加热仔细打磨的铝箔,铝箔会熔化但不滴落,证明Al易与O2反应,产物的熔点高,铝单质的熔点较低,描述有问题,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2019-2020年高一下周练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周练化学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64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 和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 和2H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 和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 和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2.YBa 2Cu 8O x (Y 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关于8939Y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D. 8939Y 和9039Y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3.科学家在研究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的物质,据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 3分子,那么H 3和H 2属于 A.同位素 B.同分异构体 C.同系物 D.同素异形体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5.下列事实一般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B.1 mol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6.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7.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 ,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X+2 B .X+4 C .X+8 D .X+18 8.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IIA 族元素C.一定是过渡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 9.下列各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 原子不相同的是:A .S 2-B .Ca 2+C .F -D .Cl -10.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序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Be.C.BB.Li.O.ClC. S.Si.AlD.C.S.Mg 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
高一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2)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州第二学期高一化学周练试题〔1〕一、选择题1.以下物质按照纯洁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A.盐酸、天然气、醋酸、干冰 B.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C.氯化钠、福尔马林、硫酸钠、乙醇 D.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石灰2.以下操作或处理正确的选项是A.将NaOH溶液逐滴参加饱和的FeCl3溶液中制取Fe(OH)3体B.氯气泄漏后顺风向低处跑C.金属钠着火立刻用湿布盖灭D.做完焰色反的铂丝用稀盐酸清洗3.对于①a g Na2CO3②a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分别配成体积的溶液,②的pH大B.分别与盐酸反时,②耗酸量大C.分别与足量盐酸反,②放出CO2多D.分别配成体积的溶液,②中Na+浓度大4.以下试剂的保存或使用正确的选项是〔〕A.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取出使用前要用滤纸吸干煤油B.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可露置在空气中C.称量NaOH固体时,可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的纸,左边纸上放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D.做焰色反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中一有钾元素5.以下反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碳酸镁溶于硝酸中:CO32-+2H + === H2O+CO2↑B.AlCl3水解反:Al3+ + 3H2O === Al(OH)3↓ + 3H+C.向稀氨水中参加稀盐酸:NH3·H2O + H+ === NH4+ + H2OD.纯碱水解反:CO32-+ 2H2O H2CO3 + 2OH-6.以下反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选项是.......A.氯化铝溶液中参加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 AlO2- + 4NH4+ + 2H2O B.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 FeO + 2H+= Fe2+ + H2OC.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SiO2 +2OH-= SiO32- + H2OD.除去氧化膜的铝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2Al + 3Hg2+= 2Al3+ + 3Hg7.以下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选项是A.Ca(HCO3)2溶液中参加少量NaOH溶液:Ca2+ +2HCO3-+2OH-=CaCO3↓+CO32-+H2OB.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C.向含有0.4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 mol Cl2充分反:4 Fe2++2 Br-+3Cl2=4Fe3++6Cl-+Br2D.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 Cl2↑+H2↑+2OH-8.某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9.在强碱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Mg2+、MnO4—、C1— B.Na+、Ba2+、NO3—、C1—C.Na+、H+、SO42—、C1— D.Ca2+、K+、CO32—、NO3—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红宝石、玛瑙、水晶、钻石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不相同B.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Al2O3C.白磷、臭氧、碳—60、氩、水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内都存在共价键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11.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高一化学下学期周考试卷(班含解析)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一中高一〔下〕周考化学试卷〔班〕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24分〕1.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以下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A.碱性:KOH>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KC.酸性:HClO4>H2SO4D.元素的金属性:Mg>Al2.以下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的是〔〕A.H3O+和OH﹣B.CO和N2C.HNO2和NO2﹣D.CH3+和NH4+3.“玉兔〞号月球车用Pu 作为热源材料.以下关于Pu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Pu 与U互为同位素B .Pu 与Pu互为同素异形体C .Pu 与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D .Pu 与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4.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 .与得电子能力相同5.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6.在一温度下,10mL 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状况〕如下表.t/min 0 2 4 6 8 10V〔O2〕/mL 0.0 1 2 2 2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速率:v〔H2O2〕≈×10﹣2 mol/〔L•min〕B.6~10 min的平均反速率:v〔H2O2〕<×10﹣2 mol/〔L•min〕C.反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D.反到6 min时,c〔H2O2〕=0.30 mol/L7.某同学组装了如下图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Al,其它均为Cu,那么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复原反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Cu2++2e﹣=Cu8.以下图示正确的选项是〔〕A .制取收集枯燥氨气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 .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D .配制溶液二、解答题〔共5小题,总分值45分〕9.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是放热反,其反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Ac 其中Ac﹣表示醋酸根离子CH3COO﹣完成以下填空:〔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的反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选填编号〕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的化学方程式:〔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4〕通过比拟可判断氮、磷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10.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复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用广泛.〔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 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①写出本H2O2分解反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②设计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表达反速率大小〕.③设计装置,完成如1图所示的装置示意图.④参照下表格式,拟表格,完整表达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序号物理量V/mL …1 a …2 a …〔2〕利用图2〔a〕和2〔b〕中的信息,按图2〔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填“深〞或“浅〞〕,其原因是.11.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量的N2O4,发生反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反的△H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在0~60s时段,反速率v〔N2O4〕为.12.锰锂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原理如下图,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生成LiMnO2.答复以下问题:〔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极流向极〔填字母〕.〔2〕电池正极反式.〔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填“是〞或“否〞〕,原因是.〔4〕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生成K2MnO4,反的化学方程式为.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一中高一〔下〕周考化学试卷〔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24分〕1.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以下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A.碱性:KOH>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KC.酸性:HClO4>H2SO4D.元素的金属性:Mg>Al【考点】真题集萃;元素周期律的作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B.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与原子序数有关;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解答】解:A.Na、K位于周期表相同主族,金属性K>N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选;B.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与原子序数有关,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存在周期性的变化,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选;C.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选;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 不选.应选:B.【点评】此题为高考题,侧重于元素周期律的理解与用的考查,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2.以下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的是〔〕A.H3O+和OH﹣B.CO和N2C.HNO2和NO2﹣D.CH3+和NH4+【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分析】质子数=各原子质子数的和,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解答】解:A.H3O+和OH﹣质子数分别为:11、9,电子数分别为10、10,故A错误;B.CO和N2质子数分别为:14、14,电子数分别为14、14,故B错误;C.HNO2和NO2﹣质子数分别为:21、20,电子数分别为21、21,故C错误;D.CH3+和NH4+质子数分别为:9、11,电子数分别为8、10,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分子和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计算,难度不大.要注意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3.“玉兔〞号月球车用Pu 作为热源材料.以下关于Pu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Pu 与U互为同位素B .Pu 与Pu互为同素异形体C .Pu 与U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D .Pu 与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位素及其用;同素异形体.【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A.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B.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C.不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不同;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于质子数.【解答】解:A.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Pu 与U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B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Pu 与Pu均为原子,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 .Pu 与U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 .Pu 与Pu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其核外电子数相同,那么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概念,侧重于原子结构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4.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 .与得电子能力相同【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自上而下酸性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相同,如Ar原子与S2﹣离子;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互为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解答】解:A.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自上而下酸性减弱,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一,如HClO为弱酸、HBrO4为强酸,故A错误;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相同,如Ar原子化学性质稳,而S2﹣离子具有强复原性,故B错误;C.S2﹣、Cl﹣、Ca2+、K+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S2﹣>Cl﹣>K+>Ca2+,故C错误;D.3517Cl与3717Cl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电子能力相同,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微粒半径比拟、原子结构与性质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对根底知识的理解掌握.5.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真题集萃.【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那么X为第ⅥA族元素,Z为ⅦA 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那么Y在Z的下一周期,那么Y为Na 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那么X为S元素,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该题.【解答】解: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那么X为第ⅥA族元素,Z 为ⅦA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那么Y在Z的下一周期,那么Y 为Na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那么X为S元素,A.X、Y、Z分别为S、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1、7,故A错误;B.常温下Na、S为固体,F2为气体,Na的熔点较低,但钠的沸点高于硫,顺序为Na>S>F2,故B错误;C.Na+、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为F﹣>Na+,故C错误;D.X、Y、Z原子序数分别为16、11、9,原子序数:X>Y>Z,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原子结构特点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6.在一温度下,10mL 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状况〕如下表.t/min 0 2 4 6 8 10V〔O2〕/mL 0.0 1 2 2 2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均反速率:v〔H2O2〕≈×10﹣2 mol/〔L•min〕B.6~10 min的平均反速率:v〔H2O2〕<×10﹣2 mol/〔L•min〕C.反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D.反到6 min时,c〔H2O2〕=0.30 mol/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0~6min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01mol,n 〔H202〕=2n〔O2〕=0.002mol,v〔H202〕=mol/〔L•min〕;B.反物浓度越大反速率越大,随着反进行,反速率逐渐减小;C.6min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01mol,n〔H202〕=2n 〔O2〕=0.002mol,其分解率=×100%;D.6min时,c〔H2O2〕=〔0.40﹣〕mol/L.【解答】解:A.0~6min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01mol,n〔H202〕=2n〔O2〕=0.002mol,v〔H202〕=mol/〔L•mi n〕≈×10﹣2mol/〔L•min〕,故A正确;B.反物浓度越大反速率越大,随着反进行,反速率逐渐减小,前6min内反速率为×10﹣2 mol/〔L•min〕,那么6~10 min的平均反速率:v〔H2O2〕<×10﹣2 mol/〔L•min〕,故B正确;C.6min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01mol,n〔H202〕=2n 〔O2〕=0.002mol,其分解率=×100%=50%,故C正确;D.6min时,c〔H2O2〕=〔0.40﹣〕mol/L=0.20mol/L,故D错误;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化学平衡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学生计算能力,熟悉物质的量浓度公式、浓度与反速率关系、转化率的计算方法知识点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7.某同学组装了如下图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Al,其它均为Cu,那么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复原反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Cu2++2e﹣=Cu【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Ⅳ是阴极,Ⅲ是阳极、Ⅱ是正极,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正极上得电子发生复原反,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阴极上得电子发生复原反,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Ⅳ是阴极,Ⅲ是阳极、Ⅱ是正极,A.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阳极,阴极流向负极,即电极Ⅳ→A→电极Ⅰ,故A正确;B.电极Ⅰ上电极反式为Al﹣3e﹣=Al3+,发生氧化反,故B错误;C.电极Ⅱ是正极,正极上发生反为Cu 2++2e﹣=Cu,所以电极Ⅱ质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D.电极Ⅲ为阳极,电极反式为Cu﹣2e﹣═Cu 2+,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正确判断正负极是解此题关键,再结合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8.以下图示正确的选项是〔〕A .制取收集枯燥氨气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 .除去CO气体中的CO2气体 D .配制溶液【考点】化学方案的评价;装置综合.【专题】评价题.【分析】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水,防止水倒流;C.除杂时导管长进短出;D.容时改用头滴管,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解答】解: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那么导管伸到试管底部,故A错误;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水,防止水倒流,那么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C.除杂时导管长进短出,二氧化碳与NaOH反,而CO不能,可除杂,故C正确;D.容时改用头滴管,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不能用烧杯加水,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化学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的制备、混合物别离提纯、溶液配制,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原理、根本操作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二、解答题〔共5小题,总分值45分〕9.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气体.铜液吸收CO的反是放热反,其反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Ac 其中Ac﹣表示醋酸根离子CH3COO﹣完成以下填空:〔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的反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c 〔选填编号〕a.减压 b.增加NH3的浓度 c.升温 d.及时移走产物〔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的化学方程式: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N >O>H〔4〕通过比拟NH3和PH3的稳性可判断氮、磷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考点】化学反速率的影响因素;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1〕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可增大反速率;〔2〕氨气、水、二氧化碳可反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有H、C、N、O元素,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4〕比拟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氢化物的稳性强弱判断.【解答】解:〔1〕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可增大反速率,减压反速率减小,减小生成物浓度,反速率减小,故答案为:bc;〔2〕氨气、水、二氧化碳可反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方程式为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故答案为:2NH3+CO2+H2O=〔NH4〕2CO3、〔NH4〕2CO3+CO2+H2O=2NH4HCO3;〔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有H、C、N、O元素,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那么原子半径C>N>O>H;故答案为:C>N>O>H;〔4〕比拟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氢化物的稳性强弱,故答案为:NH3和PH3的稳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考查,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双基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相关根底知识的积累.10.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复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用广泛.〔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 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①写出本H2O2分解反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②设计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多少,或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的多少〔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表达反速率大小〕.③设计装置,完成如1图所示的装置示意图.④参照下表格式,拟表格,完整表达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序号物理量V/mL …1 a …2 a …〔2〕利用图2〔a〕和2〔b〕中的信息,按图2〔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深〔填“深〞或“浅〞〕,其原因是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是放热反,且双氧水的分解反也是放热反.当右边双氧水分解时放出的热量会使B瓶升温,使瓶中反朝逆反方向移动,即向生成NO2移动,故B瓶颜色更深.【考点】真题集萃;测某些化学反的速率;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反速率的影响;性质方案的设计.【专题】设计题.【分析】〔1〕①过氧化氢在硫酸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水与氧气,反中过氧化氢既作氧化剂又做复原剂;②反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对反速率的影响,需要测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多少,或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的多少;③利用排水量气法收集一体积的氧气,用盛满水的量筒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并用导管与图1连接;④测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多少,保证催化剂的浓度相同,故参加双氧水溶液体积与水的总体积不变,通过改变二者体积,根据相同时间内生成氧气的体积说明不同H2O2浓度对反速率影响;〔2〕由图a可知,1mol过氧化氢总能量高于1mol水与0.5mol氧气总能量,故过氧化氢分解是放热反,由图b可知,2mol二氧化氮的能量高于1mol四氧化二氮的能量,故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反为放热反,所以图c中,右侧烧杯的温度高于左侧,升高温度使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向逆反方向移动.【解答】解:〔1〕①过氧化氢在硫酸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水与氧气,反中过氧化氢既作氧化剂又做复原剂,标出电子转移数目及方向为:,故答案为:;②反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对反速率的影响,需要测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多少,或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的多少,故答案为: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多少,或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的多少;③利用排水量气法收集一体积的氧气,用盛满水的量筒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并用导管与图1连接,装置图为:,故答案为:;④测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多少,保证催化剂的浓度相同,故参加双氧水溶液体积与水的总体积不变,通过改变二者体积,根据相同时间内生成氧气的体积说明不同H2O2浓度对反速率影响,方案为:序号V/mL V〔30% H2O2〕/mL V〔蒸馏水〕/mL 时间t/min V〔氧气〕/mL1 a b c d m2 a c b d n故答案为:序号V/mL V〔30% H2O2〕/mL V〔蒸馏水〕/mL 时间t/min V〔氧气〕/mL1 a b c d m2 a c b d n;〔2〕由图a可知,1mol过氧化氢总能量高于1mol水与0.5mol氧气总能量,故过氧化氢分解是放热反,由图b可知,2mol二氧化氮的能量高于1mol四氧化二氮的能量,故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反为放热反,所以图c中,右侧烧杯的温度高于左侧,升高温度使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向逆反方向移动,即向生成NO2移动,故B瓶颜色更深,故答案为:深;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是放热反,且双氧水的分解反也是放热反.当右边双氧水分解时放出的热量会使B瓶升温,使瓶中反朝逆反方向移动,即向生成NO2移动,故B瓶颜色更深.【点评】此题考查氧化复原反、反速率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根底,注意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外界条件对反速率的影响,难度中.11.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量的N2O4,发生反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反的△H大于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在0~60s时段,反速率v〔N2O4〕为0.0010mol/〔L•s〕.【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N2O4〔g〕⇌2NO2〔g〕的影响来确反的吸放热情况,根据图象中的数据,根据v=来计算化学反速率.【解答】解:反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该反是吸热反,焓变是大于零的,在0~60s时段,反速率v 〔N2O4〕==0.0010mol/〔L•s〕,故答案为:大于;0.0010mol/〔L•s〕.【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化学反速率的计算知识,属于根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2.锰锂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原理如下图,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生成LiMnO2.答复以下问题:〔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 b 极流向 a 极〔填字母〕.〔2〕电池正极反式MnO2+e﹣+Li+=LiMnO2.〔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否〔填“是〞或“否〞〕,原因是电极Li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4〕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生成K2MnO4,反的化学方程式为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 .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考点】真题集萃;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形成原电池反时,Li为负极,被氧化,电极方程式为Li﹣e﹣=Li+,MnO2为正极,被复原,电极方程式为MnO2+e﹣+Li+=LiMnO2,结合电极方程式以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解答该题.【解答】解:〔1〕Li为负极,MnO2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从正极到负极,即从b极流向a极,故答案为:b;a;〔2〕MnO2为正极,被复原,电极方程式为MnO2+e﹣+Li+=LiMnO2,故答案为:MnO2+e﹣+Li+=LiMnO2;〔3〕因负极材料为Li,可与水反,那么不能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故答案为:否;电极Li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4〕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生成K2MnO4,反的方程式为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反中Mn元素化合价分别由+6价升高到7价、降低到+4价,由氧化复原反氧化剂和复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可知,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2:1.【点评】此题为高考题,侧重于电化学知识以及氧化复原反的全面考查,题目难度适中,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以及电化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难度中.13.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考点】电子式.【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CS2的电子式类似于CO2,依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书写即可.【解答】解:CS2的电子式类似于CO2,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电子式的书写,充分理解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特点,采用类比的方法解题是关键,难度不大.。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 Mg24 Al 27 S 32Cl 3 K 39 Ca 40 Cu 64 Ba 137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为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
该元素最稳的一种原子为258101Md,关于该原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质子数是258 B.质量数是101C.中子数是157 D.电子数是3592.对于元素周期表,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C.在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型农药材料的元素D.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N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N原子得电子能力比As原子强B.族序数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一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D.Si、S、Cl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生成相的酸,且酸性依次增强4.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
试判断116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 )A.第六周期第ⅣA族 B.第七周期第ⅥA族C.第七周期第ⅦA族 D.第八周期第ⅥA族5.以下各组物质既不属于同位素,也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 A.16O和18O B.H2O和H2O2 C.O2和O3 D.石、石墨和C606.以下电子式正确的选项是 ( ) A. H2O2 B. MgCl2C. NaOH D. CCl47.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学键的形成〞,以下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学键形成的变化是 ( )A.酒精溶解于水 B.白磷(P4)熔化C.氯化钠受热熔化 D.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8.以下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复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酸性越强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C.2.0g含D2O和H218O的混合物中含中子数目为N A。
高一化学下学期6月周练试卷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一中高一〔下〕周练化学试卷〔0〕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4分,共48分〕1.以下物质中,属于烃的是〔〕A.蛋白质 B.丙烯 C.乙酸 D.淀粉2.以下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A. CH3CH3 B. Na2O2 C. NaCl D. N2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CO燃烧是放热反B. H2SO4与NaOH反是放热反C. CaO与H2O反是吸热反D. 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4.对化学反限度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任何可逆反都有一的限度B.化学反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C.化学反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化学反到达限度时,正逆反速率相5.燃料电池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一种型电池,现在已经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根本反是:x 极:O2〔g〕+2H2O〔l〕+4e﹣→4OH﹣y极:2H2〔g〕+4OH﹣﹣4e﹣→4H2O 〔l〕+,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x极发生氧化反 B. x极是负极C. y极发生氧化反 D.电子由x极流向y极6.以下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选项是〔〕A. 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B. HF 的电子式:C.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CO2的结构式:O=C=O7.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它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D.能发生加成反,一条件下最多可与三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8.以下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 CaCl2 B. KOH C. H2O D. H2SO49.在镁与稀硫酸的反中,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L,那么10s内生成氢气的平均反速率是〔〕A.0.06mol/L•s B.mol/L•s C.mol/L•s D.0.18mol/L•s10.向淀粉中参加少量稀H2SO4,并加热.为了确淀粉是否已水解或完全水解,所需以下试剂的组合正确的选项是〔〕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制Cu〔OH〕2碱性悬浊液,④碘水,⑤BaCl2.A.①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以下化学式不能代表一种纯洁物的是〔〕A. C3H7Cl B. C3H8 C. CH2Cl2 D. CH412.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B.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C. 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在下述反中,属于取代反的是;属于氧化反的是;属于加成反的是.①乙烯使溴水褪色②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与浓硝酸制硝基.14.〔11分〕〔2021春•潞西市校级期末〕:①A是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2〕写出以下反的反类型:①,②,④.〔3〕写出以下反的化学方程式:②;④.15.〔12分〕〔2021春•潞西市校级期末〕如图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A、B、C 均为短周期元素,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于B的质子数,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1〕写出元素符号:A ;B ;C .〔2〕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化学式为.〔3〕A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填酸或碱〕性.16.〔12分〕〔2021春•校级期末〕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外仅有1个电子,B、C元素的最高价依次+4、+5,D元素常显﹣2价,B、C、D 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2.〔1〕按要求写出:A元素符号,B原子结构示意图,C单质分子的电子式.〔2〕X、Y、Z、W四种化合物均含上述四种元素,且都属于盐,其中X、Y、Z 三种化合物分子式中都只含一个B原子,X和Y的阴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但X的阴离子比Y阴离子少一个D原子;Z和W的阴离子都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W中含有两个B原子.①写出Z、W的化学式,Z为,W为.②写出Y的溶液与过量NaOH反的离子方程式.17.〔11分〕〔2021秋•校级期末〕由铜片、锌片和100mL稀硫酸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当铜片上产生2.24L〔标态〕气体时,硫酸恰好作用完,试计算:〔1〕锌片质量减轻了克〔2〕原稀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一中高一〔下〕周练化学试卷〔0〕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4分,共48分〕1.以下物质中,属于烃的是〔〕A.蛋白质 B.丙烯 C.乙酸 D.淀粉考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烃是指仅含碳氢两种元素化合物.据此判断.解答:解:A、蛋白质出含有C、H、O、N四种根本元素外,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P元素,不属于烃,故A错误;B、丙烯仅含C、H两种元素,属于烯烃,故B正确;C、乙酸含有C、H、O三种元素,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故C错误;D、淀粉含有含有C、H、O三种元素,属于多糖,不属于烃,故D错误.应选:B.点评:考查烃的概念、物质名称与结构关系,比拟根底,注意根底知识的掌握理解.2.以下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A. CH3CH3 B. Na2O2 C. NaCl D. N2考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以非极性键结合.解答:解:A、CH3CH3中含有C﹣C非极性键,C﹣H极性键,那么为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A选;B、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那么为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 不选;C、NaCl中只含有离子键,故C不选;D、N2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故D不选;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熟悉常见元素之间的成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并注意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区别来解答.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CO燃烧是放热反B. H2SO4与NaOH反是放热反C. CaO与H2O反是吸热反D. 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考点:吸热反和放热反.专题:化学反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吸热反和放热反及相关例子分析.解答:解:A.所有燃烧反都是放热反,即CO燃烧是放热反,故A错误.B.反是放热反,H2SO4与NaOH反是放热反属于反,即它是放热反,故B错误.C.大化合反属于放热反,CaO与H2O反是属于化合反,是典型的放热反,故C 正确.D.大分解反是吸热反,CaCO3受热分解属于分解反,是吸热反,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常见的吸热反和放热反,需要对其常见具体反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这需要平时多总结,多记忆.4.对化学反限度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任何可逆反都有一的限度B.化学反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C.化学反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化学反到达限度时,正逆反速率相考点:化学反的可逆性.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A、可逆反不可能完全反,存在反限度;B、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化学反的限度可发生变化;C、化学反的限度只与反物的性质、温度、浓度和压强有关,与反的时间长短无关;D、化学反到达限度时,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正逆反速率相.解答:解:A、可逆反中,当正逆反相时,到达反限度,可逆反不可能完全反,存在反限度,故A正确;;B、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如正反速率和逆反速率不相,那么化学反的限度可发生变化,故B错误;C、化学反的限度只与反物的性质、温度、浓度和压强有关,与反的时间长短无关,故C正确;D、化学反到达限度时,正逆反速率相,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D正确.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化学反的限度与可逆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理解可逆反的特征和化学反的限度.5.燃料电池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一种型电池,现在已经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根本反是:x 极:O2〔g〕+2H2O〔l〕+4e﹣→4OH﹣y极:2H2〔g〕+4OH﹣﹣4e﹣→4H2O 〔l〕+,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x极发生氧化反 B. x极是负极C. y极发生氧化反 D.电子由x极流向y极考点:化学电源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正极发生复原反,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注意合价变化的角度判断.解答:解:x 极:O2〔g〕+2H2O〔l〕+4e﹣→4OH﹣,该反中O2得电子被复原,为原电池的正极反,那么x为正极;y极:2H2〔g〕+4OH﹣﹣4e﹣→4H2O〔l〕,该反中H2失电子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反,那么y为负极;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由y极流向x极,只有C项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电极反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此题可合价的变化的角度入手,把握电极反.6.以下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选项是〔〕A. 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B. HF 的电子式:C.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CO2的结构式:O=C=O考点: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根据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电子式、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结构式进行解答,注意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质子数相同.解答:解: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为14C,故A错误;B、因HF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没有括号和所带电荷数,故B错误;C、因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因CO2的电子式为:,所以CO2的结构式为O=C=O,故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化学用语的使用,学生明原子符号的含义、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它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D.能发生加成反,一条件下最多可与三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化学根底.分析:含有C=C官能团,可发生加成反、加聚反,也可发生氧化反,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 .含有C=C官能团,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而使溴水褪色,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复原反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由A 分析可知,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烃类物质都不溶于水,故C错误;D.分子中含有苯环和C=C,一条件下最多可与四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故D 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8.以下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 CaCl2 B. KOH C. H2O D. H2SO4考点:化学键.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第IIA族元素和第VIA、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解答:解:A.氯化钙中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B.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C.水分子中H原子和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D.硫酸分子中S原子和O原子、O原子和H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来分析解答,知道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注意: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键,为易错点.9.在镁与稀硫酸的反中,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L,那么10s内生成氢气的平均反速率是〔〕A.0.06mol/L•s B.mol/L•s C.mol/L•s D. 0.18mol/L•s考点:反速率的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速率专题.分析:先根据题意计算硫酸的反速率,再根据同一反中,各物质的反速率之比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氢气的平均反速率.解答:解:v〔H2SO4〕=,同一反中,各物质的反速率之比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氢气的平均反速率为0.06mol/L.s,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反速率的量表示方法,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反速率的理解,知道同一反中各物质的反速率之比于其计量数之比是解此题的关键.10.向淀粉中参加少量稀H2SO4,并加热.为了确淀粉是否已水解或完全水解,所需以下试剂的组合正确的选项是〔〕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制Cu〔OH〕2碱性悬浊液,④碘水,⑤BaCl2. A.①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考点:淀粉的性质和用途.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葡萄糖用银氨溶液或制Cu 〔OH〕2碱性悬浊液,检验淀粉用碘水.解答:解: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水解产物时先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然后用银氨溶液或制Cu〔OH〕2碱性悬浊液检验,最后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应选D.点评:此题考查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的考前须知.11.以下化学式不能代表一种纯洁物的是〔〕A. C3H7Cl B. C3H8 C. CH2Cl2 D. CH4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分析:纯洁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也就是没有同分异构体的就是纯洁物.解答:解:分子式为C3H7Cl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l,CH3CHClCH3;C3H8,CH2Cl2,CH4只有一种结构,故A可能为混合物,应选A.点评:答此题要充分理解纯洁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会书写同分异构体是解题的关键.12.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B.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C. 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那么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X、Y位于同一族,故Y为硫元素;Y、Z处于同一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少1,那么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故Z为磷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解答:解: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那么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氧元素;X、Y位于同一族,故Y为硫元素;Y、Z处于同一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少1,那么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故Z为磷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P<S<O,即Z<Y<X,故A正确;B、Y为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2SO4,故B错误;C、非金属性P<S<O,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所以氢化物稳性Z<Y<X,故C错误;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P>S>O,即Z>Y>X,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考查结构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关键,突破口为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在下述反中,属于取代反的是③;属于氧化反的是②;属于加成反的是①.①乙烯使溴水褪色②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与浓硝酸制硝基.考点:取代反与加成反;氧化复原反.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取代反是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特点是:有去有回;氧化反指有机物中去氢原子或者加氧原子的反,也可指物质的燃烧反;加成反指的是有机物中的不饱和键被加成试剂原子加成为饱和键的反,加成反特点是:有去无回.解答:解:①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和溴水中的溴单质发生了加成反的结果;②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反的结果;③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的而生成了硝基苯,属于取代反.故答案为:③②①.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机化的反类型,注意各反类型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所在,难度不大.14.〔11分〕〔2021春•潞西市校级期末〕:①A是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②2CH3CHO+O 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B、D 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羟基、羧基.〔2〕写出以下反的反类型:①加成,②氧化,④取代〔酯化〕.〔3〕写出以下反的化学方程式: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④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取代反与加成反.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用.分析: A是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那么A为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生成CH3CH2OH,乙醇氧化生成CH3CHO,CH3CHO进一步氧化可得CH3COOH,CH3COOH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生成CH3COOCH2CH3,结合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A是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那么A为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生成CH3CH2OH,乙醇氧化生成CH3CHO,CH3CHO进一步氧化可得CH3COOH,CH3COOH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生成CH3COOCH2CH3,那么〔1〕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CH3CH2OH,D为CH3COOH,分别含有羟基和羧基,故答案为:羟基、羧基;〔2〕A为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生成CH3CH2OH,②为乙醇的氧化反,④为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故答案为:加成;氧化;酯化〔取代〕;〔3〕乙醇在Cu或Ag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被氧化生成CH3CHO,反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与CH3CH2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生成CH3COOCH2CH3,反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点评:此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即可解答该题.15.〔12分〕〔2021春•潞西市校级期末〕如图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A、B、C 均为短周期元素,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于B的质子数,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1〕写出元素符号:A N ;B S ;C F .〔2〕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3〕A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填酸或碱〕性.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设A的质子数为x,根据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B的质子数为x+9,C的质子数为x+2,那么有x+x+2=x+9,x=7,所以A为N元素,B为S 元素,C为F元素,根据元素对的原子的结构特点、化合价以及化合物的性质解答此题.解答:解:〔1〕设A的质子数为x,根据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B 的质子数为x+9,C的质子数为x+2,那么有x+x+2=x+9,x=7,所以A为N元素,B为S元素,C为F元素,故答案为:A:N;B:S;C:F.〔2〕C为F元素,原子序数为9,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为S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那么最高正价为+6价,对的最高价氧化物对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故答案为:;H2SO4〔3〕A为N元素,对的氢化物为NH3,在水溶液中存在:NH3+H2O NH3•H2O NH4++OH﹣,水溶液显碱性,故答案为:碱.点评:此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用,题目难度不大,此题侧重于元素在周期表位置的考查,注意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16.〔12分〕〔2021春•校级期末〕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外仅有1个电子,B、C元素的最高价依次+4、+5,D元素常显﹣2价,B、C、D 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2.〔1〕按要求写出:A元素符号H ,B原子结构示意图,C单质分子的电子式.〔2〕X、Y、Z、W四种化合物均含上述四种元素,且都属于盐,其中X、Y、Z 三种化合物分子式中都只含一个B原子,X和Y的阴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但X的阴离子比Y阴离子少一个D原子;Z和W的阴离子都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W中含有两个B原子.①写出Z、W的化学式,Z为〔NH4〕2CO3,W为〔NH4〕2C2O4.②写出Y的溶液与过量NaOH反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NH3•H2O+2H2O+CO32﹣.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 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外仅有1个电子,那么A为氢元素;B、C、D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2,那么B、C、D都有2个电子层,B、C元素的最高价依次+4、+5,D元素常显﹣2价,那么B为碳元素、C为氮元素、D为氧元素.解答:解: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外仅有1个电子,那么A为氢元素;B、C、D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2,那么B、C、D都有2个电子层,B、C元素的最高价依次+4、+5,D元素常显﹣2价,那么B为碳元素、C为氮元素、D为氧元素.〔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元素;B为碳元素,原子有2的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为氮元素,单质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答案为:H ;;.〔2〕X、Y、Z、W四种化合物均含上述四种元素,且都属于盐,盐含有铵根离子及碳元素形成的酸根,其中X、Y、Z三种化合物分子式中都只含一个B原子,X和Y的阴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但X的阴离子比Y阴离子少一个D原子,那么X为为HCOONH4,Y为NH4HCO3;Z和W的阴离子都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W中含有两个B原子,那么Z为〔NH4〕2CO3,W为〔NH4〕2C2O4.①由上述分析可知,Z为〔NH4〕2CO3,W为〔NH4〕2C2O4.故答案为:〔NH4〕2CO3;〔NH4〕2C2O4.②Y为NH4HCO3,NH4HCO3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生成碳酸钠和一水合氨,反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2OH﹣═NH3•H2O+2H2O+CO32﹣.故答案为:NH4++HCO3﹣+2OH﹣═NH3•H2O+2H2O+CO32﹣.点评:以元素推断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性质位置关系、碳酸盐有机酸盐结构性质、离子方程式,难度较大,〔2〕中物质的推断难度较大,不容易考虑有机酸盐,注意根底知识的掌握全面.17.〔11分〕〔2021秋•校级期末〕由铜片、锌片和100mL稀硫酸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当铜片上产生2.24L〔标态〕气体时,硫酸恰好作用完,试计算:〔1〕锌片质量减轻了 6.5 克〔2〕原稀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0mol/L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根据方程式中气体与锌的关系式计算;〔2〕根据气体的体积求出稀硫酸的物质的量,反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加上未反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即为原液体中稀硫酸的物质的量,再利用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计算原溶液中稀硫酸的浓度.解答:解:〔1〕Zn+H2SO4 =ZnSO4 +H2↑65g 22.4L6.5g 2.24L故答案为:;〔2〕Zn+H2SO4 =ZnSO4 +H2↑1mol 22.4L0.1mol 2.24L所以反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所以原溶液中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0mol/L故答案为:1.0mol/L.点评:此题以原电池为载体考查化学反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班使用)高一全册化学试题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高一化学下学期周练试题〔2〕〔4-6、14-16班使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S-32 Na-23 Mg-24 K-39 Ca-40 Fe-56 Cl-3一、选择题(此题共16小题,每题4分,共6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贮满枯燥的某种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轻轻振荡,水可以充满试管。
该气体不可能是( )A.HI B.NO2C.SO2D.NH32.室制备以下气体,通常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2 B.NO C.CO D.Cl23.以下气体能用NaOH固体枯燥的是( )A. NH3 B.SO2 C.CO2 D.NO24.对以下污染现象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B.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有关C.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 D.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与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关5.以下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复原反的是( )A.SO2溶解于水 B.NO2溶解于水 C.F2溶解于水 D.Cl2溶解于水6.在常温常压下,以下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A.SO2与O2B.NO2与NO C.O2与N2D.NO与O27.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周期B.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的元素就是碱金属元素D.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8.将SO2和N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关于其结果的表达最准确的是( )A.2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白色沉淀析出B.生成BaSO4和BaSO32种沉淀C.2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白色沉淀析出,还有无色气体从溶液中逸出,遇空气变红棕色D.生成BaSO3沉淀,NO2从溶液中逸出9.在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外表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以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NO2是该过程的中间产物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外表才能反C.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和NOD.催化转化总反为2NO+O2+4CO 4CO2+ N210.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转移电子数为N AB.状况下,11.2 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C.0.1 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 A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11.如下图,当向试管内通入21mL O2时,最后试管中的液面仍在原来的位置,那么原试管中NO为( )A.6mL B.12mL C.16mL D.18mL12.在状况下收集一试管NO2(含少量N2),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后试管中溶液(假设溶液不向外扩散) 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A.无法估算 B.0.045 mol/L C.0.036 mol/L D.0.026 mol/L13.在一温度和压强下,把装有NO和 N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充分反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气体体积的3/5,那么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 )A.2:3 B.3:2 C. 5:3 D.3:514.硫在加热时能被N2O氧化成SO2,复原产物为N2,现用3.2g硫粉和224mL(状况) N2O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反结束后,气体混合物在状况下的体积为( )A.112mL B.224mL C.336mL D.448mL15.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某几种。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 第二次 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 常温下,将同样大小、形状的锌与铝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98%的浓硫酸中,观察到前者反应速率更快锌比铝活泼B将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泡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如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24SO-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中一定含有4NH+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常温下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铝遇浓硫酸钝化,无法比较Al与Zn的活泼性,故A错误;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根据HClO4酸性比H2CO3强,可判断出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故B错误;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24SO-,故C错误;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4NH+,故D正确;答案为D。
2.图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②③说明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由反应④说明酸性,H2SiO3>H2CO3C.硅胶吸水后,经干燥可以重复再生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但也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二氧化硅只是能和特殊酸反应,和其它酸不反应,和酸的反应没有普遍性,所以不能说明其具有两性,A错误;B.高温下SiO2能与Na2CO3固体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不是在常温下进行,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B错误;C.硅胶吸附水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份除去重复使用,C正确;D.图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硅酸的分解、硅酸的生成,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C。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周练化学试题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周练化学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有关递变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C>N>O>FB. 金属性:Na<K<Rb<CsC. 最高正价:P<S<Cl<ArD. 最外层电子数:Na<Mg<Al<Si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10个纵行的元素差不多上金属元素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差不多上8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3.依照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A>B>D>CB 原子序数d>c>b>aC 离子半径C>D>B>AD 单质的还原性A>B>D>C5.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能够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 HFB H3O+C NaHD H2O2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B.Ⅵ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C.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差不多上气体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7. 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氨B 四氯化碳C 氮气D 二氧化碳8.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B和E同主族。
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 第二次质量检测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某100mL 混合液中,HNO 3和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 和0.1mol/L 。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 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 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A .0.15 B .0.225C .0.35D .0.45【答案】B 【分析】铜屑投入HNO 3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为硫酸提供氢离子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继续反应,反应实质为:3Cu+8H ++2NO 3-=3Cu 2++2NO ↑+3H 2O ,根据反应的量来确定消耗的铜以及生成气体的量,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分析判断。
【详解】反应实质为:3Cu+8H ++2NO 3-=3Cu 2++2NO ↑+3H 2O ,1.92g 铜粉物质的量= 1.9264/g g mol=0.03mol ,100mL 混合溶液中,HNO 3和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 和0.1mol/L ,所含氢离子物质的量=0.1L ×0.4mol/L+0.1L ×0.1mol/L ×2=0.06mol ,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以知道铜剩余,根据氢离子物质的量计算生成铜离子物质的量为8H +~3Cu 2+,得到铜离子物质的量为0.06mol ×38=0.0225mol ,所得溶液中Cu 2+物质的量浓度为0.02250.1molL=0.225mol/L ,所以B 选项是正确的。
2.下列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D 【详解】A .NaBr 溶液(NaI)中加入氯水,不仅除掉了I -,也除掉了Br -,最后所得溶液为NaCl ,A 不正确;B .NaHCO 3溶液(Na 2CO 3)中加入石灰水,NaHCO 3、Na 2CO 3都转化为CaCO 3沉淀,最后得不到NaHCO3溶液,B不正确;C.SO2(HCl)中加入饱和食盐水,HCl溶解于溶液,SO2也会有大量溶解,C不正确;D.MgCl2溶液(CaCl2)中加入石灰水,虽然MgCl2转化为Mg(OH)2沉淀,但加入盐酸后,又会生成MgCl2,D正确;故选D。
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含答案

C.CO2和H2合成CH3OH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
D. 利用CO2合成CH3OH燃料有利于促进“碳中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有风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等,所以能量转化方式不止2种,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是碳的氧化物,属于无机物,故B错误;
C. 分子中苯环上的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苯环与甲基间的为碳碳单键,故C正确;
D.乙炔是直线形分子,四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故D正确;
故选A。
8.科学家提出有关甲醇(CH3OH)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
A. 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
C. 浓硫酸能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D. 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液体干燥剂,可用于干燥氨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单质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会钝化,可用铁制容器盛装冷浓硫酸,故A错误;
B.浓硫酸的稀释过程中需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不能将水加热浓硫酸中,否则浓硫酸容易飞溅伤人,故B错误;
C.浓硫酸能够将蔗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按照2:1脱去,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正确;
B.冶炼金属是金属元素都由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故B正确;
C.铝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金属单质和氧化铝为铝热反应,故C正确;
D.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为 ,当有1 被 还原成 时,转移8 电子,D项错误。
故选D。
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冷浓硫酸
B. 稀释浓硫酸是将水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石河子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周测试题(2.14)考试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54分)
1.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卢瑟福C.道尔顿D.迈尔
2.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
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
3.下列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磷B.氧C.锌D.硅
4.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4、5、6周期所含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8、18、32、32 B.8、18、18、32 C.8、18、18、18 D.8、8、18、18 5.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VIA族B.第三周期VIA族
C.第二周期ⅦA族D.第三周期IVA族
6.下列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元素不是非金属元素
A.Br B.Rb C.S D.P
7.原子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
A.原子量大小B.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D.核电荷数
8.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期ⅣA族B.第三期ⅥA族
C.第二期ⅥA族D.第三期ⅣA族
9.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族可能是
A.主族B.副族C.Ⅷ族D.Ⅶ族
ⅣA族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是
10.下列物质不属于
...
A.C B.Si C.SiC D.HF
11.在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和周期分别是()
A.第ⅠA族第六周期
B.第Ⅷ族第六周期
C.第ⅢB族第六周期
D.第ⅢA族第六周期
12.X+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0族
B.第四周期第ⅠA族
C.第三周期第ⅠA族
D.第三周期第ⅦA族
13.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x+2 B.x+4 C.x+8 D.x+18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族序数也越大
1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三、四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
B.任何原子都是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
C.短周期中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D.短周期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是H、Be
16.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之间原子序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A.相邻主族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都是1
B.主族中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只有1、11、25
C.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都是8
D.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有2、8、18、32
17.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该粒子为离子,则它所带的电荷数可能为( )。
①8-n ②n-8 ③10-n ④n-10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1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第IIA族中无非金属元素
B.第IA族元素单质均能与水反应生成H2
C.0族中无金属元素
D.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
二、填空题(46分)
19.(12分)元素周期表中有相邻元素A、B、C,A与B同周期,B与C同主族,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原子序数之和为41,则这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0.(10分)根据如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表现为较易(填“得”或“失”)电子。
(3)写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21.(24分)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元素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⑦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①和⑤的原子序数相差。
(3)写出元素⑤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与元素⑧形成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元素③形成的不同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写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能与元素⑥形成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答案
1.A 2.C 3.C 4.B 5.B 6.B 7.B 8.C 9.A 10.C 11.D
12.B 13.B 14.B 15.B 16.D 17.C 18.B
19.氯硫氧
20.(1)13;(2)失;(3)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21.(1) 第2周期第ⅤA族, 第3周期第ⅠA族,第3周期第ⅣA族,第3周期第ⅦA族,
(2)10
(3)2N aOH+Cl2NaCl+NaClO+H2O
(4)NH3、NO、NO2、HNO3(符合题意即可)
Al+4HNO3Al(NO3)3+N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