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选址
风力发电场选址分析

风力发电场选址分析一、前言随着社会对于绿色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发展快速、具有广阔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日渐受到重视。
在风力资源充足、地形开阔的地区建设风力发电场,既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大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但是,风力发电场的选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风力资源、地形地貌、环保和社会因素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分析风力发电场选址的相关因素和应对方法。
二、风力资源分析风力资源是影响风力发电厂选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风力资源的评估是风力发电场选址的第一步。
风力资源受到地形地貌、气候、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风速是衡量风力资源重要指标之一,同时海拔、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等因素也会对风力资源产生很大影响。
风力资源的评估可以通过现场观测、人工预测以及模型计算等多种方法进行。
模型计算是一种常用的风力资源评估方法。
其应用范围广泛,且精度较高。
常用的模型计算方法有:Weibull分布模型、Gamma分布模型、Rayleigh分布模型等。
Weibull分布模型因为计算简便、数据量少、精度较高而被广泛使用。
不过,模型计算方法的不足是不能考虑现场的复杂气象条件,只能在数据不足或数据不全的情况下进行估计。
因此,必须通过现场数据观测结合模型计算的方法,寻找更准确的风力资源评估方法。
三、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因素对于风场的稳定性、风能的捕捉以及发电机及支撑结构稳定性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其评估是选址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环。
山区、河谷、平原、海洋都是适合建设风力发电机组的地方。
平原地区比较适合建立大规模风力发电场,由于地形平坦,风场中风力分布相对平稳,且散热快,因此适合建设大型风场。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和地势复杂,产生了许多有利于风能捕捉的条件,山地地区的峡谷、山间缓坡和平缓山脊等地,常常成为风能最佳的地点。
但由于地形复杂,建设难度较大,同时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故在建设前需仔细评估其建启条件和可行性。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

风力发电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和考虑:1:一般要求年平均风速在6米秒以上(60-70米高度),山区在5.8米秒以上。
2:年3-25米秒的风速累计小时数在20小时以上(30-50)。
3: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
4:每台机的平均间距为叶片直径的4-6倍。
5:并网条件好,要求风电场离接入的电网不超过20公里。
6:离居民区3米以上的距离。
7:目前,风力发电项目的单位投资为70-1元千瓦,一座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的投资约为4-5亿元。
8:风电厂的开发首先由当地市级政府与拟投资开发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根据协议明确的范围开展前期的测风工作。
在取得测风资料后,开展项目的论证工作,论证能满足开发的要求,便可启动相应的报批程序,开展预可研的编制工作,及相关的前期工作。
预可研审查通过后,就可以开展可研报告的编制及其它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后向省或自治区发改委申报项目,由省统一向国家能源局申请核准。
在得到核准后,便可以开展项目的建设。
整个项目从开始到投产周期约为四年左右。
9:另外,还需要考虑电价、风向、地形、地质、气候、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等一系列因素。
需要收集的资料:收集风电场附近气象台海洋站等长期测站的测风数据,如风速、风向、温度、气压及湿度等,具体有:a)30年的逐年逐月平均风速;b)代表年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c)与风电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d)累年平均气温气压数据;e)最大风速、极端风速、极端气温及雷电等数据。
f)整理风速频率曲线、风向玫瑰图、风能玫瑰图、年日风速变化曲线、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小时等主要参数。
另外,还需要明确电价、电网接入的可能性、电网接入的变电站离可能选择的风场的距离、当地对生态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政策以及林地保护问题、道路交通等。
风电场的选址技术

风电场的选址技术风电场选址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工业技术、经济指标、自然地理、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在选址时应通过对若干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确定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最优布置方案,通过科学选址可以做到风场捕获风能的最大化。
一、概述风电场选址工作包括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是风电场建设的首要问题,需综合考虑风能资源、经济效益、电网结构、交通运输、地形地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也是风电场建设中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风电场未来经济效益的好坏。
宏观选址工作在前期规划阶段进行,需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和测风数据进行风资源评估,同时考虑电网、交通、地质等条件;微观选址工作主要在设计阶段进行,根据风电场风资源分布图,同时结合各项限制条件确认风机的优化布置机位。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由于风电场选址的失误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和增加维修费用将远远大于对场址进行详细调查的费用。
因此,风电场选址对于风电场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二、风电场选址需考虑的基本要素一个好的风电场首先应该满足业主和相关部门的各项要求,同时还要符合环境要求,使整个风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风能资源和其他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工程地质、接入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和该场址风况匹配情况、风力发电机组对接入电网的动态影响以及其他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1、经济效益风力发电项目需要运作十五到二十年时间,其能源成本至关重要,即出售电力的成本,该发电成本和售电的差价就是利润。
风电场的度电(kW·h)成本是评价其经济性的主要指标。
度电成本可表示为:C=(A+M)/E C式中,E C为年发电量;M为年运行维护费用;A为项目投资每年等额折旧,可由下式计算:式中,P为总投资;i为贷款利率;n为折旧年限。
风资源是风电场选址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择一个风能资源丰富的场址,安装与该场址风能特性相匹配的风力发电机组,可以提高机组的年发电量,从而减少度电成本。
这也是要把具有最丰富的风资源的地方作为候选风电场的主要原因。
风电场选址与环境影响评估

风电场选址与环境影响评估风电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清洁能源,其发展已经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与推崇。
然而,建设风电场需要经过选址和环境影响评估的程序,以确保风电场建设与运营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本文将就风电场选址和环境影响评估这两个关键环节进行阐述。
一、风电场选址风电场选址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合适的地理位置,以最大化风能的利用效率。
选址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风资源、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风电场选址考虑因素:1.1 风资源风资源是风电场建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选址时需要考虑当地的风速和风向情况,以确保风能充足且稳定。
通常,风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保证风电机组的运行效果。
1.2 土地利用选址还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情况。
风电场需要占用大片土地,因此选择相对较为荒凉的地区可以减少与其他用地需求的冲突。
此外,土地的平坦度对风电机组的布局和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1.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风能的获取和风电机组的布局都有影响。
一般来说,开阔平坦的地形更有利于风电机组的设置,并且要避免选择过于崎岖的地区,以避免施工和运维难度的增加。
二、环境影响评估风电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
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是分析建设风电场可能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减轻或消除这些影响。
以下是环境影响评估的几个关键点:2.1 生态环境影响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需要评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野生动植物和其栖息地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等。
评估结果将指导风电场建设方在选址、建设和运维过程中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
2.2 社会经济影响风电场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估时需要考虑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土地占用、就业岗位变动等。
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最大化经济效益,减少负面影响。
2.3 人类健康影响人类健康是环境影响评估的重要考虑因素。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首先,作为一项涉及国家能源布局和风电发展的技术规定,该文件主要针对风电场选址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了说明和指导。
根据规定的内容,风电场的选址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风能资源评估风能资源是风电发展的基础,选择具有良好的风能资源的地区进行风电场建设至关重要。
根据该规定,应在选址前进行风能资源评估,包括测风塔观测、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以确定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
2.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地貌对风能的获取和风电场的布局起到重要影响。
规定中明确指出了对选址地区地形地貌条件的要求,如地势平坦度、地形复杂度等因素。
依据这些要求,可以选择适宜的地区建设风电场。
3.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风电场的场址还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在选址过程中积极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要素的干扰和破坏。
4.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选择风电场场址的一个重要指标。
规定中要求综合考虑选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以确保风电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还对选址过程中的技术评估和环评等具体细节进行了规定。
关于技术评估,规定中要求对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定量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和布局。
而对于环评,规定中要求风电场建设单位在选址前完成环评工作,并针对评估结果进行合理的环境治理措施。
综上所述,《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为风电场选址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指导。
它的出台有利于推动风电行业的发展,优化风电场的布局,提高风电的利用效率,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规定的实施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密切配合和有效执行,以确保选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风电场选址及运行维护

风电场选址及运行维护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风电场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选址、运行和维护方面的科学管理对于风电场的长期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电场选址及运行、维护的相关内容。
一、风电场选址(一)气象条件风能的获取首要条件是有足够的风资源,因此气象条件是风电场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风电场选址的最佳风速范围为每秒5到每秒10米,而且最好是稳定的风。
此外,风能密度的高低也是影响风电场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地理条件地理条件对于风电场选址同样至关重要。
地形的平坦程度和高度是影响风场利用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地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降低风电机组的成本,并提高发电量。
(三)环境保护二、风电场运行风电场的运行管理直接影响着风电场的发电效益。
以下是风电场运行的几个关键方面:(一)设备运行监测风电场的运行状态需要定期监测,包括发电机、变频器、叶片和塔筒等各个部件的运行状况。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损失。
同时,风电机组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电网连接管理风电场需要与电网进行连接,确保发电功率能正常注入电网。
在电网不稳定或负荷过大时,风电场需要及时调整发电功率,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三)运行数据分析通过对风电场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风机的发电效率、出力变化及设备状况等情况,进而优化运行策略,提高发电效益。
三、风电场维护风电场维护的目的是保证风电机组的稳定运行,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风电场维护的几个关键方面:(一)定期巡查风电场需要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巡视范围包括风机塔筒、叶片、发电机等各个部件,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
(二)定期保养风电机组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包括清洁叶片上的灰尘和污染物,检查润滑油的状态并更换,以及检查电缆和连接器是否正常等。
风电场选址——精选推荐

风电厂选址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建设风电场.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场址,选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风电场的出力与经济可行性。
国内外的经验教训I表明,由于风电场选址的失误造成发电量损失和增加维修费用远远大于对风电场场址进行详细调查的费用,因此,风电场选址对于风电场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风电场初选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甄选:a) 风资源好,年平均风速应大于5.6米/秒,风能密度应达到150~200 w/m2以上;b) 建立风电场地区的盛行风向稳定;c) 对预选风电场址所在地区的气象环境情况(如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空气密度)及特殊气象情况(如台风、大风、冰冻、盐雾、灰沙、雷暴、紊流等)有详细的观测数据及资料;d) 对风电场地区内的地形、地貌(如表面粗糙度)、障碍物(如建筑物)等有详细的资料;e) 风场地势开阔,地形对风有加速效应,利用高地提高风机安装高度;f) 风电场应离地Ix电嘲较近,接网方使,减少送电损失:g) 交通便捷,有利于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h)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好,土地征用便宜,不占农田;i) 风电场应距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以降低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是噪声及电磁波的干扰;j) 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小。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风电场的年平均容量系数仅为0.21~0.24,有些风电场的单机年平均容量系数仅为0.16~0.18.影响发电量的主要原因是场址上的风资源较差。
据调查,目前许多风电场建厂投产后实际的年平均发电量比预测值要低20%-30%,还有极少数风电场甚至低达40%。
导致该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风资源的测量和评估存在问题。
建设风电场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能量丰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选择风电场场址时应尽量选择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
根据我国风能情况,一般规定有效风速范围为3~25 m/s,将风能丰富区规定为10 m高度年平均风速在6 m/s以上,50 m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200 W/m2,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大于5 000 h。
勘察设计中的风电场选址与规划

01
02
03
环境影响
评估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生 态、景观、噪音等。
社会经济影响
分析风电场建设和运营对 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包 括就业、税收、地方经济 发展等。
社区关系
评估风电场与当地社区的 关系,包括公众参与、利 益分配、文化影响等。
05
CATALOGUE
风电场选址与规划案例分析
勘察设计中的风电 场选址与规划
目 录
• 风电场选址概述 • 风电场规划基础 • 风电场选址技术分析 • 风电场规划方案评估 • 风电场选址与规划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风电场选址概述
选址原则
资源丰富性
风电场选址应充分利用 当地风能资源,确保有
较高的风能利用率。
地理位置合适
选址应考虑地理位置的 合理性,如接近负荷中
地形的起伏、地貌的类型、土地的 使用权等。
社会经济因素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土地和资源 的价格、劳动力成本等。
04
选址流程
资源调查
对目标区域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收集相关数据。
初步筛选
根据资源调查结果,筛选出具 有开发潜力的区域。
详细勘察
对筛选出的区域进行现场勘察 ,进一步评风电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包括电价、设备成本、运营维护 成本等。
技术性评估
风能资源评估
对风电场所在区域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包括风速、 风向、湍流强度等参数。
风电机组选型
根据风能资源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风电机组类型和 规格。
发电量估算
根据风电机组性能参数和风能资源数据,估算风电场 的发电量。
社会影响评估
03
CATALOGUE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风电场的选址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风电场的选址一、知识讲解风电场的选址受风能资源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风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清洁能源,基本不排放废弃物,不污染环境。
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两个带状地区,即东南沿海(东部沿海)和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二、例题分析江苏省盐城风能资源丰富,海上资源得天独厚,沿海滩涂面积45.53万公顷,占全省75%;海岸线长582千米,占全省56%。
自2015年以来,盐城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项目,国家电投、鲁能、长江三峡等一批国企纷纷布点盐城,丹麦世界知名风电企业维斯塔斯也将与盐城进行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合作,该企业以技术先进、设备稳定性能好而闻名。
下图为盐城市各县区位置及平均风能密度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江苏省是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核心区,该省建设海上风电场首选盐城的主要原因是A. 风能资源丰富B. 海岸线长C. 沿海滩涂面积宽广D. 海洋生态环境好2. 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建设海上风电场与本国众多风电企业相比A. 投资成本较低B. 运维成本较低C. 政策优惠明显D. 发电总量大3. 发展海上风电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 沿海湿地减少B. 海水污染C. 渔业受损D. 鸟类受干扰【答案】1. C 2. B 3. D【解析】1.据材料可知,盐城风能资源丰富,海岸线长,但不是建设海上风电场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因为盐城沿海滩涂面积宽广,有建设的空间。
2.据材料可知,丹麦世界知名风电企业维斯塔斯也将与盐城进行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的合作,随着部分机组的质保期届满以及风电场为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而对原有风电机组的主动改造,风电运行维护和设备改造需求预计将呈快速增长趋势,发达国家技术先进,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建设海上风电场,将使运维成本较低。
3.风力发电的风电机组的叶片较高,因此对鸟类飞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跟踪训练(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统练)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风电场选址与风力资源评估

风电场选址与风力资源评估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电场的选址和风力资源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风电场的选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气象环境、土地所有权等。
风力资源评估则是确定风电场的发电潜力,为开发商提供有关风速、风向和风能密度等数据。
首先,风电场的选址需要考虑地理条件。
在选择风电场位置时,地理条件起着关键作用。
一般来说,适宜的地理条件包括平坦开阔的地形、无人工障碍物(如建筑物、山脉等)的地区,以便风能利用效率最大化。
此外,还需要确保选址周围没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地、文化遗址等。
其次,气象环境是风电场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
气象数据对风电场的运营和发电量的预测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准确评估风力资源,需要收集多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和风能密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气象测量站、卫星遥感和风力发电机上的传感器等方法获取。
同时,还要考虑有关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等气象参数的数据,以便更好地评估风力资源。
另外,土地所有权也是风电场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风电场位置时,需要与土地所有者进行协商,并取得必要的土地使用权。
这涉及到土地使用合同的签订、土地收购或租赁等程序。
此外,还需要对土地所有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核实,以确保选址过程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风力资源评估是确定风电场发电潜力的过程。
为了评估风力资源,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风速数据,包括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最小风速等。
同时,还需考虑地区的风向变化,以确定风电机组的朝向和布局。
为了准确评估风力资源,需进行长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采集数据的方法包括安装风速测量设备、收集气象站数据和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面观测和仿真模拟,以了解风力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
除了风力资源评估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风电场的影响。
其中包括风电机组的噪音和视觉影响、对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电网接入能力、与当地社区的关系等。
为了更好地预测风能发电量,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
风电场选址因素及筛选流程分析

风电场选址因素及筛选流程分析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和广泛可利用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国际各个国家的重视。
风电场的选址是风能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因此,正确评估和选择风电场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影响风电场选址的因素,并介绍相应的筛选流程。
风电场选址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风资源:风速是评估风电场潜力的关键指标。
选址地区的风速应达到一定的最低阈值,以确保风能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相关因素包括平均风速、风方向、风速峰值等。
2. 地理条件:选址地区的地形和地貌会对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产生影响。
平坦的地形和较高的海拔高度有利于风力发电机的布置和风能的捕捉。
同时,地形和地貌也会对风速、风向和气候变化的分布产生影响。
3. 电网接入:风电场的选址应考虑到电网的接入可行性。
距离现有输电线路的远近、电网容量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确保电力能够有效地注入电网,以便将风能转化为实际的电力输出。
4. 社会和环境影响:选址地区的社会和环境影响也需要纳入考虑。
与风电场建设相关的社会接受程度、环境保护措施、影响生态系统等都应进行评估。
风电场选址的筛选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初步评估和分析: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对潜在的风电场选址点进行初步评估。
这包括对风资源、地理条件和电网接入的评估,帮助确定最有潜力的选址点。
2. 详细勘测和数据收集:对初步筛选出的选址点进行详细勘测,包括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
通过安装测量设备(如风杆和测风塔),收集关键数据,如风速、风向等方面的信息。
3. 技术可行性评估: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技术要求,对选址点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估,包括风能发电机组布置、电网接入和其他相关技术要求的分析。
4. 社会和环境评估:进行社会和环境评估,评估选址点可能对当地社区、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与相关部门的协商和社区反馈的征集。
5. 综合评估和决策:根据所有评估和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比较各个选址点的优缺点,并做出最终选址决策。
风电场选址与建设

风电场选址与建设随着气候变化以及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风电成为了全球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风电场的选址与建设一直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风电场选址的影响因素,以及风电场建设的关键步骤。
一、风电场选址的影响因素1. 风资源:风电场的选址首先要考虑的是风资源。
通常来说,风速越高,风能的利用效率就越高。
因此,选址地区的风能资源是风电场建设的基本要素之一。
2. 土地条件:选址地区的土地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需要充分考虑土地的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土壤质量。
此外,周边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对风能资源的利用和风电机组的安装都具有重要影响。
3. 生态环境:风电场的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需要重视的。
选址时需考量对野生动植物的潜在影响,以及是否会扰乱当地生态体系的平衡。
同时,对于敏感地区的选址,还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4. 社会影响:选址地区的社会因素也需要考虑。
包括对居民的影响、当地社区的支持度以及与周边人文环境的契合度。
风电场的建设往往需要占用大片土地,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噪音和视觉影响,因此需要与当地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社会接受度。
二、风电场建设的关键步骤1. 前期规划:在选址确定后,首先需要进行前期规划。
这一步骤包括详细的技术可行性研究、工程规模的确定、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等。
只有经过全面细致的前期规划,才能确保风电场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设备采购与安装:在前期规划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设备采购与安装。
这一步骤需要与风电设备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采购到符合项目需求的高效可靠的风力发电机组。
设备安装过程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风电机组能够有效运行。
3. 配套设施建设:风电场的建设还需要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对于风电场的运行和并网发电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环保法规,保护环境并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号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号](https://img.taocdn.com/s3/m/6bd9f46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9.png)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正文:----------------------------------------------------------------------------------------------------------------------------------------------------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03年9月30日发布发改能源[2003]140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统一和规范风电场场址选择的内容、深度和技术要求,制定《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规划建设的大型风电场项目,其它风电场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工作内容和深度第三条风能资源1、建设风电场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能量丰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选择风电场场址时应尽量选择风能资源丰富的场址。
2、现有测风数据是最有价值的资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部分省区的有关部门绘制了全国或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图,按照风功率密度和有效风速出现小时数进行风能资源区划,标明了风能丰富的区域,可用于指导宏观选址。
有些省区已进行过风能资源的测量,可以向有关部门咨询,尽量收集候选场址已有的测风数据或已建风电场的运行记录,对场址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3、某些地区完全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现成测风数据;还有些区域地形复杂,即使有现成资料用来推算测站附近的风况,其可靠性也受到限制。
在风电场场址选择时可采用以下定性方法初步判断风能资源是否丰富。
1)地形地貌特征判别法可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对缺少现成测风数据的丘陵和山地进行风能资源粗估。
地形图是表明地形地貌特征的主要工具,应采用1:50000的地形图,能够较详细地反映出地形特征。
a)从地形图上可以判别发生较高平均风速的典型特征是:--经常发生强烈气压梯度的区域内的隘口和峡谷;--从山脉向下延伸的长峡谷;--高原和台地;强烈高空风区域内暴露的山脊和山峰;--强烈高空风,或温度/压力梯度区域内暴露的海岸;--岛屿的迎风和侧风角。
风电场选址的三种方法

风电场选址的三种方法在风电场建设之前,前期的微观选址工作是关键而重要的一步.风电场场址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电厂建成投产后的风资源利用率、风电场年发电量以及风电场对周围环境等的影响。
风电场微观选址工作涉及了气象、地质、交通、电力等诸多领域,以下简单从气象角度论述选址工作的基本方法(一) 资料分析法首先搜集初选风电场址周围气象台站的历史观测数据,主要包括:海拔高度、风速及风向、平均风速及最大风速、气压、相对湿度、年降雨量、气温及端最高最低气温以及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的统计结果等。
此外还应在初选场址内建立测风塔,并进行至少1年以上的观测,主要测量10m-70m/100m的10分钟平均风速和风向、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日平均气压以及10分钟脉动风速平均值。
这些风速的测量主要是为了根据风机功率曲线计算发电量,并计算场址区域的地表动力学摩擦速度。
对测风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将附近气象台站观测的风向风速数据订正到初选场址区域。
分析气象观测数据及场址地表特征,根据以下条件判断初选区域是否适宜建立风电场:1. 初选风电场地区风资源良好,年平均风速大于6.0-7.0m/s,风速年变化相对较小,30m 高度处的年有效风力时数在6000小时以上,风功率密度达到250W/m2以上。
2. 初选场址全年盛行风向稳定,主导风向频率在30%以上。
风向稳定可以增大风能的利用率、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3. 初选场址湍流强度要小,湍流强度过大会使风机振动受力不均,降低风机使用寿命,甚至会毁坏风机。
4. 初选场址内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要低,对于强风暴、沙尘暴、雷暴、地震、泥石流多发地区不适宜建立风电场。
5. 所选风电场内地势相对平坦,交通便利,风电上网条件较好,并最好远离自然保护区、人类居住区、候鸟保护区及候鸟迁徙路径等。
(二) 实际调研以上方法主要针对条件较好区域,如果某些地区缺少历史测风数据,同时地形复杂,不适宜通过台站观测数据来订正到初选场址,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对场址内风资源情形进行评估:地形地貌特征判别法、植物变形判别法、风成地貌判别法、当地居民调查判别法。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引言: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风电成为当前发展最迅猛的清洁能源之一、风电场要发挥最佳的发电效益,正确选择合适的场址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风电场场址选择的技术规定,包括对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和电网接入的综合评估等内容,旨在提供科学且可靠的指导。
一、地理环境评估1.地质条件:要选择坚硬的地层作为风电塔基的承载层,避免在软弱地层上建设而带来的工程安全隐患。
同时,需评估地层岩石的稳定性,防止可能存在的地震风险。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风力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山地、峡谷、海岛、湖泊及近岸等地形地貌对风场的形成有利,能够增加风能的聚集效应。
同时,需考虑不利地形地貌如沙丘、丘陵等,避免风场资源稀缺。
3.气候条件: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包括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等因素,并结合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分析。
选址适合的气候条件将有助于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二、气象条件评估1.风能资源评估:通过测量和收集当地的风速和风向数据,对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常用的方法包括:风廓线仪、地面测风系统、卫星遥感等。
评估结果将为风电场的规模、布局和发电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2.湍流强度评估:湍流强度是指风场中湍流气流的强度和波动程度。
合理评估湍流强度,选择适合的风机类型和风电场布局,能够降低设备的疲劳损伤,提高长期稳定的发电效率。
3.风向分布评估: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象数据,对风向的分布进行分析。
特别是在复杂地形和海洋环境中,风向的分布会受到显著的影响。
合理选址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资源,提高发电效益。
三、电网接入评估1.电力系统情况:评估当地电力系统的负荷、输电线路情况、变电站容量等因素,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容量接纳风电场的并网发电。
同时,需考虑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确保风电场能够稳定输出电力。
2.电网接入点选择:根据电网系统情况和电力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网接入点。
评估选址与电网接入点的距离,考虑导线造价、能量损耗等因素,确保接入点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

风力发电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和考虑:1:一般要求年平均风速在6米/秒以上(60-70米高度),山区在5.8米/秒以上。
2:年3-25米/秒的风速累计小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3000-5000)。
3: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
4:每台机的平均间距为叶片直径的4-6倍。
5:并网条件好,要求风电场离接入的电网不超过20公里。
6:离居民区300米以上的距离。
7:目前,风力发电项目的单位投资为7000-10000元/千瓦,一座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的投资约为4-5亿元。
8:风电厂的开发首先由当地市级政府与拟投资开发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根据协议明确的范围开展前期的测风工作。
在取得测风资料后,开展项目的论证工作,论证能满足开发的要求,便可启动相应的报批程序,开展预可研的编制工作,及相关的前期工作。
预可研审查通过后,就可以开展可研报告的编制及其它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后向省或自治区发改委申报项目,由省统一向国家能源局申请核准。
在得到核准后,便可以开展项目的建设。
整个项目从开始到投产周期约为四年左右。
9:另外,还需要考虑电价、风向、地形、地质、气候、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等一系列因素。
需要收集的资料:收集风电场附近气象台海洋站等长期测站的测风数据,如风速、风向、温度、气压及湿度等,具体有:a)30年的逐年逐月平均风速;b)代表年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c)与风电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d)累年平均气温气压数据;e)最大风速、极端风速、极端气温及雷电等数据。
f)整理风速频率曲线、风向玫瑰图、风能玫瑰图、年日风速变化曲线、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小时等主要参数。
另外,还需要明确电价、电网接入的可能性、电网接入的变电站离可能选择的风场的距离、当地对生态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政策以及林地保护问题、道路交通等。
风电场选址

5) 地理及地质情况(保证工程安全)������
地理位置 ������ 要远离强地震带、火山频繁爆发区、洪涝灾害区, 以及具有考古意义及特殊使用价值的地区 ������ 考虑空气密度的影响 ������ 应远离人口密集区,以减小风电场对人类生活等方 面的影响(如运行噪声及叶片飞出伤人等)
������ 应使居民区的噪声小于45dB(A) ������ 大型风电场应远离居住区至少500m
750
2000~2500
500以上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4) 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 ������ 港口、公路、铁路等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 机械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 ������ 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在比较偏远的地 区,如山脊、戈壁滩、草原、海滩和海岛等,大多 数场址需要拓宽现有道路并新修部分道路以满足设 备的运输。在风电场选址时,应了解候选风场周围 交通运输情况,对风资源相似的场址,尽量选择那 些离已有公路较近,对外交通方便的场址,以利于 减少道路的投资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工作 ——风电场选址
风电场选址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风电场的选址
������ 风电场场址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场内风
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进而对整个风电场的经济 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 风电场选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可分为 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两个阶段
影响因素
风能资源和其它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工程 地质、接入系统、其它社会政治和经济技术因素。
风电场选址
1、风电场宏观选址
基本概念 影响因素 基本原则 方法步骤
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

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风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风能资源丰富:选址区域应具有较丰富的风能资源,一般要求风速在6米/秒以上,并且风向稳定。
同时,应考虑风能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
2.地形适宜:风电场应建在地形平坦、风向畅通、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同时,应考虑地形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确保机组运行安全可靠。
3.避开危险区域:选址区域应避开危险的自然灾害区域,如山洪、泥石流、地震等区域。
同时,也应避开高压线、通信线路、军事设施等特殊区域。
4.考虑环境保护:风电场建设应考虑环境保护,尽量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应选择对鸟类、昆虫等生物影响较小的区域,同时应考虑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5.交通方便:选址区域应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以便于设备运输和人员往来。
同时,应考虑未来交通状况的变化,确保风电场建设完成后交通状况良好。
6.电网接入方便:风电场应选择电网接入方便的区域,以便于将电力输送到电力系统中。
应考虑电网的布局、电压等级、输电容量等因素。
7.经济合理: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应考虑风电场建设的经济性。
应评估风电场的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生命周期等因素,以确保风电场建设在经济上合理可行。
8.土地使用合适:选址区域应具有合适的土地使用条件,包括土地性质、使用权归属、征地费用等因素。
应确保风电场建设在使用土地方面合法合规,并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
9.水资源充足:对于需要冷却系统的风电场,应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状况,确保水资源充足并且易于获取。
同时,应考虑水资源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10.社区支持:风电场建设应得到当地社区的支持和认可。
应与当地政府、居民、企业等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确保风电场建设顺利进行。
11.政策支持:应了解当地政府对风电场建设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
包括税收优惠、补贴政策、土地征用政策等。
同时,应了解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7.06 22 4.19
11 12 3.26 5.19 23 平均值 5.18 6.76
11 10 贺 兰 山 风 场 日 平 均 风 速 ( m/s ) 9 8 7 6 5 4 3 2 0 5 10 15 20 25
日期
2.湍流强度
TI
std vave
i
vave
v
300
std
472 8.79 14.62 13.51 1.53 0.97 4.81 18.56 14.76 7.59 3.38 1.57 0.88 1.06 1.11 2.36 7.54 1.25 6.41 15.70 0.26 0.06 8.86 39.60 21.91 3.63 0.34 0.05 0.03 0.04 0.43 0.55 1.30
2
日期
贺兰山风电场日平均风速/(m/s)
1 2 3 4 5 6 7 8.34 8.16 8.23 9.1 9.36 7.1 2.28 13 14 15 16 17 18 19 6.98 8.17 8.04 3.93 5.42 5.66 8.93
8 9 4.83 10.51 20 21 7.28 8.34
贺兰山测风系统选址实例
一、风力资源
贺兰山风电场规划面积约 50 km ,可以安装 200 多台风电机组,如果采用光兆瓦级 风电机组,贺兰山风电场的规划容量在 200~300MW 范围。 1.风能资源的成因 贺兰山风电场位于中国北部风带, 属于中国一级风能区域。 其中贺兰山风电场北面为贺 兰山南端,南面为另外一座山脉,是较为典型的山口地形。由于受到两山的阻挡,西风和东 风经过这里会明显加速,从而形成“峡管”效应。成为东西风的通道,风力资源比较丰富。表 1-1 给出 2002 年 1 月 1~23 日贺兰山风电场的日平均风速。 表 1-1 贺兰山风电场 2002 年 1 月份日平均风速(10m 高)
(v
ave
vi ) 2
300
3.风向频率和风能频率 表 1-2 各测风塔的风向频率和风能频率
16 风向区 间
441 0.60 1.30 2.96 7.54 13.33 13.42 5.46 1.02 0.83 5.09 16.15 16.80 10.23 2.73 1.53 1.30 0.04 0.69 0.83 1.76 4.85 13.81 8.27 0.21 0.12 8.51 29.24 25.36 5.80 0.32 0.09 0.11
471 1.06 0.88 9.02 13.56 12.96 6.15 2.41 1.48 0.97 0.93 1.39 2.82 6.94 17.49 17.77 4.58 0.08 0.15 13.87 12.04 3.19 1.21 0.60 0.42 0.04 0.04 0.08 0.48 3.52 24.19 37.29 2.83
风向频率/% 风能频率/% 风向频率/% 风能频率/% 风向频率/% 风能频率/% 风向频率/% 风能频率/% 风向频率/% 风能频率/%
0.0 22.5 45.0 67.5 90.0 112.5 135.0 157.5 180.0 202.5 225.0 247.5 270.0 292.5 315.0 337.5
六 结论
根据目前得到的测风资料, 初步判定宁夏贺兰山风电场的风能资源极好, 具有建设大型 风电场的潜力。 因此, 宁夏电力公司拟首先建设贺兰山风电场, 急需进一步确定风资源情况。 贺兰山风电场的场地开阔,地形平坦,起伏不大,施工极为方便,风电场可装机容量在 200MW 以上。贺兰山风电场不存在低温、冰冻等问题,但是由于当地存在沙化,因此应注 意大风天气下风沙对风电机组可能产生的影响。 贺兰山风电场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并网条件, 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风电场配套工程量较 小,有利于降低工程总造价。 宁夏电力公司和当地相关部门对开发贺兰山风电场态度积极, 开发贺兰山风电场具有良 好的外部条件。 建议将贺兰山风电场列入 UNDP 测风项目的候选风电场,进一步开展工作,增加测风高 度和测风塔数目,深入做好风资源分析工作,为开发宁夏贺兰山风电提供科学依据。
30 年平均风速/(m/s)
雷暴日数 大风日数 沙尘暴日数 22.3 157.7 2.2
表 1-5 地区气候
高度 高度 1 (H=10m) 高度 2 (H=25m) 高度 3 (H=50m) 高度 4 m/s m/s m/s m/s
R-class R-class R-class(0.00m) R-class(0.03m) (0.10m) (0.40m) 6.11 4.27 3.72 2.93. 308 124 82 40 6.58 5.09 4.58 3.86 393 194 142 85 7.17 5.86 5.35 4.64 474 267 297 137 7.75 6.91 6.34 5.57
三 交通运输
贺兰山风电场地处荒漠戈壁滩,地面平坦开阔,靠近一级公路干线。现有道路包括场内 道路和风电机组安装所需场地基本满足要求, 为了保证风力机运输的安全, 只需平整个别道 路,工程量和所需资金很小。
四 地理地质
表 1-4 气象站基本情况情况表
气象站 贺兰山
北纬/(°) 东经/(°) 海拔/m 38.46 105.54 2901
443 1.30 6.48 15.59 11.89 7.72 4.39 1.94 1.25 1.11 1.34 1.67 4.53 13.46 17.48 7.59 3.01 0.23 7.61 20.26 4.91 1.30 0.86 0.35 0.37 0.04 0.06 0.13 1.15 13.70 39.39 9.02 0.79
(H=100m) 高度 5 (H=200m)
m/s
610 8.53 843
409 8.49 775
313 7.74 584
212 6.76 383
五 经济和社会效益
宁夏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 贺兰山风电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 当地经济落后。 开发风电可增加地方税收,带动经济发展。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宁夏地处我国西部,可 享受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特别是当地政府对发展风电非常积极, 将给予 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42 0.97 7.64 15.13 10.97 6.48 2.96 1.94 1.25 0.93 1.25 1.85 6.11 19.25 18.56 3.47 1.85 0.24 8.66 11.10 2.73 1.23 0.88 1.07 0.16 0.08 0.07 0.18 2.67 28.20 40.32 2.28 0.23
4.风剪切
表 1-3 风剪切指数
数据采集器编号
441
442
443
471
472
风剪切指数 0.0735 0.0691 0.1302 0.0893 0.0955 注:1.因为 441 测风塔在 25m 处的风速计工作异常。和其他数据相比,441 测风塔的数据可 能存在一些不准确数据。 2.因为 442 测风塔在 39m 处的风速计工作异常。和其他数据相比,442 测风塔的数据可 能存在一些不2
风剪切指数可简称风切变
5.地表粗糙长度
u( z) 1 z ln( ) u* k z0 z0
地表粗糙长度,单位为 m;
u*
具有速度量纲的非负常数,称为摩擦速度。
二 电网
截至 2001 年底,宁夏全区的装机容量为 230.2 万 KW,其中水电为 30.2 万 KW,火电最 大单机容量 30 万 KW。宁夏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 330KV,以 220KV 为主网架,电网结构较强。 目前,正在建筑石嘴山二厂 4 33 万千瓦工程,2002 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2004 年全部 建成。 2001 年全年共计完成发电量 137.86 亿 KW h ,同比增长 8.1%;2001 年宁夏电力公 司完成电量 128.74 亿 KW h , 同比增长 11.3%; 2001 年宁夏电力公司平均销售电价为 250.71 元/(千千瓦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