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审视与建议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1. 引言1.1 引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材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繁杂,知识点过多,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教材中的难度层次不够清晰,缺乏循序渐进的设计,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没有条理性。
教材中的练习题数量有限,难度不够多样化,无法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突出重点,减少学生负担。
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设置清晰的难度层次,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
可以增加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解决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2. 正文2.1 问题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教材内容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相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堂教学方式陈旧:传统的讲、练、做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3. 教师教学水平不均:一些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创新意识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影响了教学效果。
4. 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导致学习困难。
5. 考试导向严重: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应试技巧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多样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内容,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新教学方式:引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实践教学等,增加互动性和启发性,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摘要】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教材内容单一、难度不够分级、教学方法偏向死记硬背、缺乏趣味性、学生缺乏实际运用数学的机会以及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教材内容的多样性和分级设置,采用更多趣味性教学方法,增加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可以使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全面、有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关键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实际运用、教师教学水平、多样性、趣味性教学、数学实践活动、专业素养。
1. 引言1.1 介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的背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是指根据教育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并出版的一套专门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教材。
自从1994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以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直被广泛采用,成为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材之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其贴近学生实际、内容详尽、体系完整、思路清晰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教材中融合了大量的生活案例和实际应用题目,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已经出版了多个版本,不断更新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材内容涵盖了小学阶段的各个数学知识点,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倡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参考。
1.2 阐述教学存在的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内容单一,难度不够分级。
部分教材设计过于平面,缺乏足够的深度和灵活性,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
教学方法偏向死记硬背,缺乏趣味性。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教材的选择和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教学中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设计和难度把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一些年级的教材中,一些数学知识点的难度过高,不太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这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难以理解和掌握。
有些教材的内容设计过于抽象,缺乏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应用场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的难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举例说明,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的数学概念,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一些与学生实际年龄和认知水平不符的题目和内容。
在一些情况下,教材中涉及到了小学生还未学习过或者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些题目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一些情况下,题目的表述不够清晰明了,容易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一些题目的题型和难度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挑战性。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对一些题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拓展性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灵活和有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内容设计和难度把控、与学生实际年龄和认知水平不符的内容、题目设计的不足、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脱节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教学中的调整和改进,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也可以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有效的数学教学服务。
人教版数学教材编排被指混乱
人教版数学教材编排被指混乱引言教材编排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教材编排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然而,近年来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编排方式被一些教师和家长批评为混乱。
本文将通过分析人教版数学教材编排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进这一问题。
问题分析缺乏层次性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章节划分上缺乏明确的层次性,难以让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某些章节中,基础概念和考点被混在一起,并没有明确的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逐渐深入理解。
这种混乱的编排方式使得学生很容易产生迷失和困惑的感觉,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内容组织方式不合理人教版数学教材在内容组织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重要概念和定理的讲解被散落在不同的章节中,学生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理解。
此外,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没有明确标注,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判断题目的难易程度,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策略的制定。
缺乏实际应用示例数学是一门抽象概念较多的学科,而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编排时缺乏实际应用示例的引导,导致学生很难将抽象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的编排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难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改进建议为了解决人教版数学教材编排混乱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改进建议:明确层次性人教版数学教材可以通过明确的层次性编排来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将教材划分为基础知识、进阶知识和拓展知识等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引导。
这样的编排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知识框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合理组织内容教材编排应该合理组织知识内容,使得相似的知识点和概念能够归纳在一起。
重要定理和概念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章节,并在适当的位置引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知结构。
同时,题目的难度也应该有明确的标注,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
增加实际应用示例为了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人教版数学教材应该增加实际应用示例的数量和质量。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近年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备受关注,不少教师和家长对其教学质量提出了质疑。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存在的问题1. 教材内容过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较多,导致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都比较短,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匆忙带过,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2. 缺乏趣味性部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这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数学基础薄弱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基础薄弱,无法在后续学习中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和学习兴趣。
4. 教学方式单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数时间都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课后练习”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多样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解决对策针对教材内容过多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精简教材内容,侧重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确保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重点,切忌匆忙应付。
为了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或者游戏等形式来讲解数学知识,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3. 加强基础知识训练针对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特别设计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游戏竞赛等形式,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引入跨学科知识为了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引入跨学科的知识。
比如结合艺术、音乐、科学等学科知识,以跨学科的方式来讲解数学知识,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的审视与建议
数学教学通讯 ( 初等教育 )
一 投 稿蝴 精州 溆 @ 1 8 3 ∞m
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内容编排 的 审视与建议
王海福
新 疆喀什 师 范学院 南疆基础 教 育研 究 中心
8 4 4 0 0 7
[ 摘 一要 ] 在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使用中 发现新教材在 内 容编排上存在着淡化基
的. 任何新 的理论都不能颠覆“ 双基 ” 的
地位. 新 课程 实 施 以来 , 学 界 对 数 学 新 教
本工作能力是必要 的. 无论进行什么样 的课程改革 . 传统的“ 双基 ” 都是学生发 展 中的核心要素 ,是必须 加以保 留的.
基 础教育 只有 以“ 双基 ” 为 中 心 组 成 课
理 .只有掌握 了扎实 的数学基础知识 , 才能形 成数学方 法 、 数学能力和数学思 想. 美 国教育心 理学者加涅 ( R o b e r t M. G a g n e ) 将概念 、 规则看成是智慧技能的 重要组成部分 . 并进一步提 出智慧技能 的习得 存在着 南概念学 习上 升到规则 学习的层次关系 .这是有道理的. 尽管 近年来有学者把“ 双基 ” 发展成“ 四基 ” , 即在 “ 基础 知识” “ 基本技能 ” 的基础上 增加“ 基本思想 ” 和“ 基本 活动 经验 ” , 但
学能力的高低 , 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 的
理解 、 应用和转化等方面 的差异. 因此 ,
抓 好 概 念 教 学 是 培 养 学 生 数 学 能 力 的 根 本 一 环. ”
新教材 淡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 注重 过程 而轻 视结 论
基础 知识 、基本技 能被称 为 “ 双
基” . “ 双基” 教 育 的历 史 贡 献 是 巨大 的 , 它 对 于 形 成 学 生 坚 实 的 知识 基 础 和 基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材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题目过于简单,缺少综合性训练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行解决。
第一,教材设置不合理。
目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繁杂,难度递增不够合理,有时会出现同一章节的难度悬殊较大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材内容的筛选和调整,使之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探究的环节。
这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题目过于简单。
目前的数学教学中,题目的难度普遍较低,缺乏足够的挑战性。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在舒适区,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增加题目的难度和深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缺乏综合性训练。
目前的数学教学大多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缺乏综合性的应用和实践。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增加综合性的训练题目,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教材内容,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增加题目的难度和深度,以及增加综合性训练等对策来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材之一,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广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应试教育、理论与实践割裂、缺乏趣味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应试教育。
教材和教学活动往往围绕考试题型展开,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也都以应试为导向。
这种应试教育的倾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教材中可以增加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题,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理论与实践割裂严重。
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和概念一般都是通过公式和定义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实践所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缺乏趣味性。
教材中的数学题目以及教学活动往往过于抽象和晦涩,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解题或者进行数学活动时能够感到乐趣。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竞赛、设计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重视应试教育、理论与实践割裂、缺乏趣味性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增加实践活动、增加趣味性等。
只有通过改进教材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教材内容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内容单一、缺乏拓展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大多偏向于计算和应用,忽视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培养。
解决对策: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一些数学思维和推理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知识点之间缺乏联系。
教材中的知识点大多是孤立的,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解决对策:教师可以通过归纳总结、串联知识点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知识联系的意识。
3. 知识点过于繁琐、无实际应用价值。
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过于繁琐,不易理解和掌握,并且缺乏实际应用的意义。
解决对策: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1. 过于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基本功的训练,重视算法而忽视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
解决对策: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与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和创新能力。
2. 不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学中,教师主导教学,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感。
解决对策: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课本和讲述式教学,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解决对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具和游戏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1. 重视记忆和应试化评价。
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试技巧,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解决对策: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评价、实际操作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
2. 缺乏个性化评价。
评价方式往往没有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发展。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的反思与改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的反思与改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一直使用人教版教材和教案进行教学。
然而,长期以来,我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存在一些疑虑和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教案的内容和结构有时过于单调,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进行一些改进。
首先,我认为教案的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但在教案中,这些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往往被忽略。
比如,在教授面积和周长时,教案通常只是简单地介绍公式和计算方法,而忽略了面积和周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因此,我认为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其次,教案的结构也需要进行改进。
目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通常采用“导入-展开-归纳-练习”的结构,这种结构虽然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有时会显得过于呆板。
我认为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活动和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比如,在教授分数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些分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此外,教案中的练习题也需要进行调整。
目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的练习题通常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和编排的,但有时练习题的难度和层次不够合理。
我认为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差异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训练和巩固。
比如,在教授整数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最后,我认为教案的评价和反馈也需要加强。
目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的评价和反馈通常只是简单地给出答案和解析,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
我认为可以引入一些评价工具和方法,如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同时,教案的反馈也应及时给予,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的反思与改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改进教案结构、调整练习题难度和加强评价与反馈等措施,可以提高教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作为国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教材之一,虽然在很多方面已经做出了改革和创新,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素养等方面,谈一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不够科学合理,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紊乱和混淆。
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和题目难度过大,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
解决对策: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建议在教材内容设置中采用螺旋式推进方式,即通过不同的学习阶段不断深化、扩展和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渐进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平衡教材中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知识点和题目难度,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板书、讲解和默写的教学模式中,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解决对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形、动画等形式来呈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形式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思维发展。
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素养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一方面,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和系统,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不准确。
一些教师对于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实践经验。
解决对策:为了提高教师的素养,我们可以提倡教师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加强数学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建立良好的教研机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相互借鉴和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和实践,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
试论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审视与建议.doc
试论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审视与建议-论文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问题;建议ﻪﻭ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秉持新课程理念,在内容编排上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新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新教材在编写的指导理念及内容组织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教材淡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ﻪﻭ能,注重过程而轻视结论ﻪ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被称为“双基”.“双基”教育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它对于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工作能力是必要的.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课程改革,传统的“双基”都是学生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是必须加以保留的.基础教育只有以“双基”为中心组成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长期以来,注重“双基”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一大优点.对于数学教学而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规则等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学生只有在熟练地掌握概念、规则的基础之上才能开展计算和推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才能形成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美国教育心理学者加涅(RobertM.Gagne)将概念、规则看成是智慧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一步提出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由概念学习上升到规则学习的层次关系,这是有道理的.尽管近年来有学者把“双基”发展成“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但“四基”毕竟是在“双基”之上发展起来的,任何新的理论都不能颠覆“双基”的地位.ﻪ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界对数学新教材忽视“双基”的质疑声不断.笔者结合使用新教材的切身体验及与一线教师访谈后,认为对新教材的质疑绝不是无稽之谈.ﻭﻪ(一)教材中数学概念表述不严谨ﻪ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类在一定阶段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总结,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位和出发点.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数学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第一要素.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系统,才能正确、合理、迅速地进行运算、论证和空间想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根本一环.”ﻪﻭ概念的清晰表述要借助于严谨规范的定义.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概念的掌握要建立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之上.但新教材多处对数学概念没有下定义,只是给出了概念的一些正反例证,让学生“感觉”概念的内涵.教材呈现数学概念时多采用举例子的方式进行描述,如“像这样的……,叫做……”.现举相关例子ﻪﻭ1.三年级下册中对“小数”的解释是:“像5.98、0.85和 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ﻪﻭ2.四年级上册中对“射线”的解释是:“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ﻪﻭ3.五年级下册出现的“因数”“倍数”“带分数”“最简分数”“众数”等概念都没有作出具体定义,仅列举了一些相关例子.ﻪﻭ数学概念缺乏严谨规范的定义表述,而只是形象化地描述,这样的描述未涉及概念内在的逻辑属性,仅停留于肤浅的表面认识,难以深入透彻,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感.定义的缺失难以让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半生不熟的模糊状态,难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概念缺乏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会严重影响后续对概念的运用.ﻪﻭ(二)教材中重要规则不醒目,重点内容不突出ﻭ规则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发现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得出的计算公式、处理事物的法则或提出的科学原理和定律等,这些公式、法则、原理、定律都叫“规则”.规则学习也称命题学习.“小学数学命题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中较高层次的学习,是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形成都要以熟练掌握规则为前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说到底都是对规则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规则学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ﻪ作为教材,篇幅中的公式、法则、原理、定律等重要内容的呈现一定要明了、清晰、醒目.这样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但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呈现不醒目,重要结论、规则没有以黑体字或其他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次要信息和关键信息区分不明显,结构松散、内容凌乱.这样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也对教师和学生把握重点内容和整理知识造成不便.现就相关问题举例如下.1.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一节,页尾方框中的内容就是四则运算的重要规则,但由于其出现位置和字体在整个篇幅中不够醒目,所以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ﻪ2.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节,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步骤和规则不够系统详细,只是几句简单的问答.ﻭ此外,教材中还有多处存在类似问题.五年级下册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的“分母通分”介绍不够详实,例题演示过于简单.六年级上册中分数除法的过程和规则不清楚,等等.受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教材中重点内容不突出,篇幅花哨凌乱,例题的演示、讲解不够透彻,使得学生学完书本后犹如过眼烟云,难以留下实质性的东西.ﻭ(三)教材内容注重“过程”而轻视“结论”ﻪ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事实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就是通过验证而形成的科学结论.就数学课而言,主要包括定义、公式、法则、原理、定律等.数学教学既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又要关注数学结论.新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内容编排上遵循“从例子到规则”的原则,注重让学生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由过程导出结论.但教材中多处为开放式结尾,过程翔实而结论不明确或根本没有形成结论.现列举教材中的例子如下.ﻪ1.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材意在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自己得出读大数的方法,却并没有总结出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一线教师普遍认为这一节的内容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真正能够掌握大数读法的学生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没能掌握读数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步骤和方法.ﻭ2.四年级上册中“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只是简单地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学习怎样进行计算,并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此外,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及“角的度量”等内容也都是只有过程而没有具体的方法、步骤等结论.ﻪﻭ教材中结论缺失势必影响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访谈中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使用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原因在于新教材注重理解与应用,却淡化了对基本结论的掌握,特别是忽视了对一些基础知识的记忆.为弥补这一缺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都要总结出结论并要求学生抄写下来.但这样做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受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总结出的结论良莠不齐,特别是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难以完成这一任务,也就出现了一些教师“拿着过去的教材把定理和定义补齐”的现象;二是教材篇幅小,无足够空间誊写教师的“圣谕”,抄在笔记本上则容易丢失;三是低年级学生受书写能力限制,无法完成抄写任务.ﻭ新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后得出结论,从中可以窥探出发现法教学的影子.发现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发现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过程而去“发现”,最终目的还是要求学生掌握通过发现而获得的结论.“要使学生打好“双基”,必须既重视教学的过程也重视教学的结果,不能让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为了便于教学,教材非常有必要把重要结论整理在书中ﻪ12试论多媒体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试论多媒体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论文摘要: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幼儿的是一种直观、生动、立体的效果,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给予幼儿强烈的感染力,不但活跃了幼儿的思维,还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动脑的参与欲望,促使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更积极地表现自我。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3、教学建议 (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2)充分发挥主题图得作用 (3)引导学生全面经历数概念得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得计算方法
(5)关注学生对填未知加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等内容得学习与掌握
(6)加强学生“用数学”过程得指导
(7)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得乐趣
第七单元 11~20各数得认识
(六)安排“数学广角”,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得数学 思想方法
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科书都设计了一个单元得“数学广 角”, 有计划地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这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 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得一大特色。
⒈三(上)介绍简单排列组合得思想方法。 ⒉三(下)介绍初步得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得思想方法。 ⒊四(上)介绍初步得运筹得数学思想方法。 ⒋四(下)介绍解决植树问题得思想方法。 ⒌五(上)介绍数字编码得思想方法。 ⒍五(下)用找次品得活动介绍优化得思想方法。 ⒎六(上)介绍鸡兔同笼问题得解决策略与方法。 ⒏六(下)介绍抽屉原理。
⒋结合所教数学知识安排数学文化,拓宽学生得视野,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数学知识得产生过程和广泛应用。如 六(上)P63 “数学文化” 对有关圆周率早期研究成果介绍, 加深学生对圆周率产生过程得理解。
(四)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 生活得联系 1、设计单元主题图,主题图为学生提供提出数学问题得素 材,并利用这些素材设计供学生学习得数学问题。如二(上)P8 得单元主题图。
(3)引导学生经历比多少、长短、高矮得过程。
第三单元 1~5得认识和加减法
1、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①1~5各数得认识 ②加法和减法得初步认识 ③0得认识和加减法
(2)教材编写特点 ①集中编排1~5各数得认识 ②认数与加减法计算穿插安排,有机结合 ③加强数概念得教学 ④注意数形结合 ⑤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得生活实际 ⑥体现算法多样化 ⑦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教材之一,经过多年的使用,广受师生们的欢迎和使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教学内涵单薄;教学内容单一,很多课程只是概念,缺乏趣味和创造性。
教材的整体设计稍显单调,对于一些灵活性、创造性较强的题目,没有给予足够的体现和关注。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没有明显的突出,一些学生容易出现“学渣”状态,影响学习效率。
三、知识内容缺失;部分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不够清晰详尽,导致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效果差异大,整体成绩波动较大。
四、评价方式单一;检测与评价方式单一,过多强调计算成绩,缺少对学生思考和创造能力的评价,导致学生对于计算题的依赖性较高,而对于实际应用和思考较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教师以生动趣味的方式,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维刺激。
教材应该增加一些生活化、趣味化的内容,扩大教学内涵,鼓励学生探究、发现、思考。
应通过“重点突出、难点重点”的方式,将学科难点、要点以及必修的技能进行系统、有计划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三、知识点补充完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讲解一些关键概念和知识点,让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得到加强,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评价应以实际应用测试为主,同时加强综合素质的评价,多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演算、人际交往和其他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多元化思维和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尝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成长特点,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教学需求的发展,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打造更加有趣、创新的数学学习体验。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教材之一,然而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需求的变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较为单一,很多知识点都是通过填空和选择题的形式来进行训练,缺乏趣味性和实际操作。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缺乏与生活的联系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往往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
3.重视应试训练,忽视思维训练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大多偏向应试训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要求较少。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薄弱,只会死记硬背,而缺乏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
二、解决对策1.增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学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比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来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启发式的教学例题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重视数学应用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数学应用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合理的教学对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人教版数学教材编排被指混乱
人教版数学教材编排被指混乱近年来,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编排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指责为混乱。
数学教材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而人教版数学教材在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教材编排的结构、内容安排和知识框架等方面,对人教版数学教材编排被指混乱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编排结构方面存在问题。
教材的编排结构应该合理、清晰,使得学生能够迅速地找到所需知识点。
然而,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编排结构常常不够明确。
例如,在同一个章节中,有些知识点可能不在一起呈现,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小节中。
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时容易遗漏重要的知识点,导致学习不完整。
此外,有些知识点的讲解可能过于简单,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而有些知识点的讲解又过于复杂,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
这种编排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人教版数学教材在内容安排方面存在问题。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和衔接,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的内容安排却经常出现错位、缺失或重复的情况。
有时候,教材中某个知识点的讲解可能需要依赖前面几个章节的内容,但是这些前置知识点却未能在此前出现,给学生造成了困扰。
另外,有时候相似的知识点在不同章节中多次出现,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冗余和重复感。
这些内容安排的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记忆和理解的负担。
最后,人教版数学教材在知识框架方面存在问题。
教材的知识框架应该是有层次、有条理的,便于学生建立知识的体系。
然而,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知识框架往往过于碎片化,缺乏整体性。
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习题往往是杂乱无章地排列,学生很难将它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种知识框架的混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无法建立起良好的学科认知结构。
针对人教版数学教材编排被指混乱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改进。
首先,可以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确保知识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全国各地小学广泛使用的教材,教材内容覆盖全面,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该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但在实际教学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老师素质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对策。
一、教材内容不够丰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虽然全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一些概念过于抽象,一些内容难度过大,以至于导致了学生掌握困难。
这说明教材一方面要涵盖全面,另一方面还需要按照学生年龄段进行分类,并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精心设计。
解决对策: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以及心理发展阶段,科学设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练习难度,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点,不至于过于抽象和困难。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吸收知识点。
二、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简单地讲授知识点,并没有结合生活实例,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训练。
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解决对策: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使学生在不断地思考、探究中逐步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丰富的生活实例,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听讲的情况比较普遍,课堂气氛也比较单调,缺乏互动和参与感。
解决对策: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泼、积极向上的氛围,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参与感,逐步形成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小组活动、课外作业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四、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对教材运用不熟练,对学生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浅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教材,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教材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往往过于抽象和晦涩,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中的习题内容偏重于机械运算和计算题,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解决。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引导学生形成概念和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授“长方形”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长方形物体,并通过问答、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抛硬币、投色子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机械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教授分数的概念时,可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评价体系应该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
除了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可以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他方面。
评价体系应该注重个性化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
在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时,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兼顾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教材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来解决。
关于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浅析
关于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浅析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教材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到的工具书。
但在使用过程中,很多老师也都认为现行教材编排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内容安排上与新课标理念不完全一致,从而影响了教师备课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更谈不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鉴于此,笔者试着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期望引起大家对教材使用的关注和思考。
一、统筹兼顾,做好知识衔接小学数学教材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之一。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它承担着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任务,并对巩固义务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各地区教材版本不同,编排体例不一样,这就造成了教师们使用教材时遇到许多不便,甚至会产生教材难教、学生难学的困惑。
对此,笔者认为首先要统筹兼顾,坚持“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不仅在知识体系和结构上实现“四基”,而且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调整和扩充,努力消除“两极分化”。
另外,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上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即通过科学合理的编排,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在知识结构上的衔接。
二、适当补充“新”的东西目前,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与现行教材相比已经过时了,或者可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内容确实需要更新,如“统计表”、“公路里程”等。
但是,由于新教材总体设计较好,很多地方为教材的继续使用留下了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新”的东西,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对新旧知识联系进行分析,找出新知识,然后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教师是在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喜爱的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对教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使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几点思考
使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几点思考在课改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审视专家编写的教材,开始在教学中研读,在实践中思考,逐渐从教材的使用者发展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
可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有些趣味性的导入偏离了教学目标,大胆的创新违背了儿童的认知规律,个案式的发现却是以偏概全,这是不科学的。
怎样才能辩证地看待教材问题呢?一、尊重教材,系统地把握教材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小学数学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螺旋上升,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
有时观摩到一些超学段教学的公开课,如,把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呈现给五年级上册的学生学习,试问:在还没有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比的意义,学生能完成自主探究吗?那些大胆尝试出来的精彩大都是教师生硬的引导吧。
教师应该尊重教材系统的安排。
每个数学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应该把本学科的整个学段教材拿到手,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做到心中有数。
更有效的方法是画知识树,一棵是大树——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纵向把握),12棵小树——每册数学知识体系(横向把握)。
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纵向知识和横向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不管今后教师教学哪个知识点,都能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
一些优秀教师之所以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就是他们已经系统地把握了教材。
二、尊重教材,正确地解读教材教师系统地把握了教材就掌握了“教什么”,仅知道教什么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教”,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解读教材。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知识点,是理解概念还是掌握方法,是感受数学的严谨还是实现对知识探究,从而确定教法和学法。
其次从呈现的课程内容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是培养学生能力还是发展数学思想,这样才能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当教师正确地解读教材,就能切实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这样才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就不会盲目追求趣味性与新颖性,走秀场而忘本,更不会只是个教材的“二传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编排审视与建议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秉持新课程理念,在内容编排上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新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新教材在编写的指导理念及内容组织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新教材淡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过程而轻视结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被称为“双基”.“双基”教育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它对于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工作能力是必要的.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课程改革,传统的“双基”都是学生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是必须加以保留的.基础教育只有以“双基”为中心组成课程体系,让学生掌握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基.长期以来,注重“双基”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一大优点.对于数学教学而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规则等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学生只有在熟练地掌握概念、规则的基础之上才能开展计算和推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才能形成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美国教育心理学者加涅(RobertM.Gagne)将概念、规则看成是智慧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一步提出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由概念学习上升到规则学习的层次关系,这是有道理的.尽管近年来有学者把“双基”发展成“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但“四基”毕竟是在“双基”之上发展起来的,任何新的理论都不能颠覆“双基”的地位.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界对数学新教材忽视“双基”的质疑声不断.笔者结合使用新教材的切身体验及与一线教师访谈后,认为对新教材的质疑绝不是无稽之谈.(一)教材中数学概念表述不严谨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类在一定阶段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总结,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位和出发点.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数学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第一要素.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系统,才能正确、合理、迅速地进行运算、论证和空间想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根本一环.”概念的清晰表述要借助于严谨规范的定义.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概念的掌握要建立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之上.但新教材多处对数学概念没有下定义,只是给出了概念的一些正反例证,让学生“感觉”概念的内涵.教材呈现数学概念时多采用举例子的方式进行描述,如“像这样的……,叫做……”.现举相关例子如下:1.三年级下册中对“小数”的解释是:“像5.98、0.85和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2.四年级上册中对“射线”的解释是:“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3.五年级下册出现的“因数”“倍数”“带分数”“最简分数”“众数”等概念都没有作出具体定义,仅列举了一些相关例子.数学概念缺乏严谨规范的定义表述,而只是形象化地描述,这样的描述未涉及概念内在的逻辑属性,仅停留于肤浅的表面认识,难以深入透彻,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感.定义的缺失难以让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半生不熟的模糊状态,难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概念缺乏准确把握和深入理解会严重影响后续对概念的运用.(二)教材中重要规则不醒目,重点内容不突出规则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发现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得出的计算公式、处理事物的法则或提出的科学原理和定律等,这些公式、法则、原理、定律都叫“规则”.规则学习也称命题学习.“小学数学命题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中较高层次的学习,是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形成都要以熟练掌握规则为前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说到底都是对规则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规则学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教材,篇幅中的公式、法则、原理、定律等重要内容的呈现一定要明了、清晰、醒目.这样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但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呈现不醒目,重要结论、规则没有以黑体字或其他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次要信息和关键信息区分不明显,结构松散、内容凌乱.这样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也对教师和学生把握重点内容和整理知识造成不便.现就相关问题举例如下.1.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一节,页尾方框中的内容就是四则运算的重要规则,但由于其出现位置和字体在整个篇幅中不够醒目,所以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2.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节,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步骤和规则不够系统详细,只是几句简单的问答.此外,教材中还有多处存在类似问题.五年级下册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的“分母通分”介绍不够详实,例题演示过于简单.六年级上册中分数除法的过程和规则不清楚,等等.受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教材中重点内容不突出,篇幅花哨凌乱,例题的演示、讲解不够透彻,使得学生学完书本后犹如过眼烟云,难以留下实质性的东西. (三)教材内容注重“过程”而轻视“结论”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事实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就是通过验证而形成的科学结论.就数学课而言,主要包括定义、公式、法则、原理、定律等.数学教学既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又要关注数学结论.新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内容编排上遵循“从例子到规则”的原则,注重让学生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由过程导出结论.但教材中多处为开放式结尾,过程翔实而结论不明确或根本没有形成结论.现列举教材中的例子如下.1.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材意在让学生通过模仿例题,自己得出读大数的方法,却并没有总结出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一线教师普遍认为这一节的内容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真正能够掌握大数读法的学生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没能掌握读数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步骤和方法.2.四年级上册中“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只是简单地让学生通过模仿来学习怎样进行计算,并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此外,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及“角的度量”等内容也都是只有过程而没有具体的方法、步骤等结论.教材中结论缺失势必影响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访谈中一线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使用以来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原因在于新教材注重理解与应用,却淡化了对基本结论的掌握,特别是忽视了对一些基础知识的记忆.为弥补这一缺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都要总结出结论并要求学生抄写下来.但这样做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受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总结出的结论良莠不齐,特别是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难以完成这一任务,也就出现了一些教师“拿着过去的教材把定理和定义补齐”的现象;二是教材篇幅小,无足够空间誊写教师的“圣谕”,抄在笔记本上则容易丢失;三是低年级学生受书写能力限制,无法完成抄写任务.新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后得出结论,从中可以窥探出发现法教学的影子.发现法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发现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过程而去“发现”,最终目的还是要求学生掌握通过发现而获得的结论.“要使学生打好“双基”,必须既重视教学的过程也重视教学的结果,不能让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为了便于教学,教材非常有必要把重要结论整理在书中此外,发现法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考虑到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时间、教师教学能力等诸多因素.新教材在教育欠发达地区不适应性更为明显.教材内容系统性、严密性欠佳新教材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将同一个问题分散在不同年级学习,致使知识呈现不够系统全面、深入透彻.总体上看,教材内容零散、跳跃性大,系统性、严密性欠佳.(一)内容衔接有断层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节中始终没有交待小数的读法和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但在随后的练习题中却出现了“读出小数”和“比较小数大小”的练习题,例题与练习题难度不匹配,例题肤浅、难度小,课后练习题却难度大.又如,六年级上册“认识圆”一节中,始终没有介绍什么是“圆”,却直接引出了“圆心”“半径”等圆的相关概念;四年级上册练习十二第8题突然冒出“对称”概念,但前面并没有与“对称”相关的知识做铺垫,而较为系统的“对称”知识在五年级下册才出现.教材知识衔接之间存在断层,内容跌宕不平,加大了学习难度. (二)知识系统性欠佳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过于肤浅,直到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中才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小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最好是将这两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三年级下册出现了统计和数据分析,但没有继续引出统计图的画法;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一节引出了“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但却始终没有交代什么是“直角”.同样,对于“周角”也只画出了图例,却没有进一步解释周角,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样就使得教材内容零散,系统性不强.(三)练习题目设计不严谨三年级下册第35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前提为“一间教室大的草坪,1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我们三年级有120人”,问“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学生用?”这个题目设计明显不严谨,问题应改为“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学生1天用?”否则无法计算.对改进教材内容编排的几点建议教材是教学之“本”,教材的编写质量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要求教师能够对教材内容自主加工,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数学教学专家.这种理想化的设想与现实相去甚远,我国大部分教育欠发达地区教师由于水平所限,难以胜任“用教材”这一使命.因此教材内容编排应尽量做到具体化、细致化和可操作化.这样既可以为教师教学带来方便,也可方便学生自学.成功的教材编写应该在没有教师的讲解下,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内容,但新教材中的定义、规则、结论不详,内容零散,不利于自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1989年颁布的NCTM(全美数学教师协会)《数学课程标准》由于不重视基础训练而遭到众多批评.2005年,一些数学家达成了几点共识,其中包括:(1)数学需要使用有关精确定义的对象及概念进行小心推理.(2)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使用整数运算的法则,这些基本算法是数学的主要智慧结晶之一.这些共识促使NCTM《数学课程标准》做了修改和补充.2006年,NCTM发布的《数学课程焦点》力求在保持创造、发展的同时,强调数学基础的重要性.我国教育部2011年通过审查正式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新《标准》中重申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相信随着新《标准》的颁布,对小学数学教材的修订不久也将提上日程.在此,建议教材作如下改进:(一)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应凸显基础知识的地位1.教材对数学概念表述要严谨规范建议教材对数学概念做形象化描述后再做出严谨规范的定义,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概念,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2.教材内容要重点突出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公式、法则、原理、定律、结论等应以强调的方式呈现,如统一用醒目的黑体字或单独在特殊位置呈现等,使教材内容清晰明了,重、难点突出.这样容易使学生分清主次、有的放矢. 3.教材内容应使“过程”与“结论”并重教材应在注重“探索”“发现”的同时注重“结论”的归纳与整理,既要注重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又要注重掌握通过发现后获得的结论.以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节中“大数的读法”为例,大数的读法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要掌握大数的读法,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步骤.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可以将大数的读法和程序归纳如下:①标出数位;②分出数级;③读出数字. 再以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节为例:可以把角的度量的方法和步骤归纳为:①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②选定量角器的一边,使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③从量角器选定的一边出发,从0刻度数起,角的另一边所指示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总结整理出发现后获得的具体结论,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就会有章可循,结合练习容易掌握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智慧技能的形成.4.教材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的完整性建议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标题醒目、主题明确;篇幅整齐,内容清晰;逻辑严密、系统性强.(二)教材应处理好插图与文字内容的关系新教材中的插图过于繁多花哨,使得篇幅凌乱不堪,内容杂乱无章,也使得重要的文字内容淹没在花花绿绿的图片中,有喧宾夺主之感.为此,建议教材提高插图的绘制质量,也可考虑删减与主题无关的插图,尽量使教材篇幅显得简洁明了.最好是同时使用插图与文字呈现题意,这样既可使文字解释图片内容,也可帮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