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论 笔记整理 自学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

1、评述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

⑴观点: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⑵价值: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⑶局限:没有全面客观地展示出—儿童游戏作为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游戏的本质属性和主体性价值。

2、评述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

⑴观点: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⑵价值:强调了游戏制约于儿童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儿童对前辈经验的掌握;主张游戏是生活的反映。

⑶局限:否定游戏作为一种自发自由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3、游戏作为主体性活动的特征表现

游戏是儿童主动的;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

4、确立游戏主体性本质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是什么

⑴强调儿童在游戏中内部主观体验的决定地位,有助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⑵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控制驾驭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

⑶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发展的功能特性,体现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有益于儿童主体性的培养,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⑷承认和肯定了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⑸促使我们在引导儿童游戏实践中,以尊重儿童主体性为根本前提和基础。

5、我国对游戏特征的一般认识是什么

⑴是儿童主动自愿的活动。

⑵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⑶没有社会实用价值或强制性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⑷伴随愉悦情绪。

6、侧重与非游戏活动对比的游戏特征的表述。

⑴游戏是由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

⑵游戏中儿童注意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⑶区别于探究行为⑷区别于工具性行为

⑸不受外部强加规则的束缚⑹要求参加者主动积极地活动7、与成人游戏相比,儿童游戏具有哪些不同

⑴工作是成人的主要活动。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调节情绪的主要途径。

⑵成人游戏的目的是休息放松。

儿童需通过游戏积累经验,尝试今后可能的发展道路。

⑶成人游戏带有相当功利性。

儿童游戏多为带有想象色彩的象征性游戏,少功利性。

8、什么是游戏特征的“三内说”

即纽曼提出的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

9、简述法国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⑴自由⑵松散⑶易变⑷非生产性

⑸由某种规则和玩法所支配⑹虚构的

10、简述游戏的愉快与严肃特征的辩证关系

⑴是愉快的活动⑵不是非严肃的活动⑶伴随着愉快体验的严肃表现

11、简述游戏的手段性与目的性的辩证关系

⑴无外部强加的目的⑵有目的的实践活动⑶手段重于目的

12、简述游戏中的自由与约束特征的辩证关系

⑴自由的⑵有规则约束的⑶自愿遵守规则的

13、简述游戏的假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⑴假想的活动⑵从属于现实⑶用假想改变现实

14、简述游戏的练习性与探索性的辩证关系

⑴游戏是已有知识技能的练习

⑵游戏水平在探索中提高⑶游戏是在力所能及范围里探索

15、试述游戏的纵向结构要素

⑴外部行为表现: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材料

⑵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动机与体验

⑶外部条件:成人为儿童创设的游戏物质环境和通过成人的言行举止以及成人行为与儿童行为的交互作用过程形成的游戏心理环境。

16、游戏中儿童的动作、角色、言语都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⑴动作:探索、象征和嬉戏

⑵角色: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想象或虚幻性角色

⑶言语:伙伴间交际性语言,角色间交际性语言,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17、儿童游戏中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有哪些

⑴游戏的动机:内部动机、直接动机(玩)、内部控制

⑵游戏性体验:兴趣性体验(被吸引)、自主性体验、

胜任性体验(成就感)、幽默感、驱力愉快(生理快感)

18、儿童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的要求或特征

⑴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⑵活动方式由儿童自行决定

⑶活动难度与能力匹配⑷不寻求、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19、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体验和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之间的关系。

⑴内部主观心理体验因素(上述17题)

⑵外部条件因素包括成人(教师等)为儿童创设的游戏物质环境和通过成人的言行举止以及成人行为与儿童行为的交互作用过程形成的游戏心理环境,它们构成儿童游戏的活动背景。

⑶关系:游戏性体验是构成游戏活动的重要心理成分,其产生依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⑷能够使游戏真正成为儿童主动自愿的自主性活动的外部条件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上述18题)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与发展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感觉运动、象征性、结构、规则游戏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单独、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探索、创造性、消遣性、模仿性、宣泄游戏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分类

未分化型、累积型、连续型、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戏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按活动对象不同进行的分类

以身体运动为材料的游戏、以物体为材料的游戏、以语言为材料的游戏、以社会生活为材料的游戏、以规则为材料的游戏

简述根据游戏的关键特征性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

⑴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⑵有规则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以认知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⑴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

⑵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

⑶末期的游戏新发展—规则性水平

象征性游戏的个体发展过程

情景转变、以人代人、以物代物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

⑴情景转变,即动作脱离正式背景:

ⅰ.婴儿对成人动作的简单模仿和自己习得的动作在非正式条件下的再现。

ⅱ.在幼儿阶段,动作、语言、形象思维、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使象征性游戏丰富起来,情景转变的发生更频繁。

⑵以物代物,用一种物体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物体。

ⅰ.岁以动作为中心的似是而非的以物代物阶段

ⅱ.2-3岁真正的以物代物阶段

⑶以人代人,儿童在游戏中通过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模仿或假装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行为及其特征。

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角色认知

幼儿中期以后,角色意识成为游戏的中心。

象征性游戏在幼儿后期衰减,开始变成规则性游戏。

简述角色扮演的发展过程

角色行为—角色意识—角色认知

10、简述以社会性为主线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

⑴独自游戏阶段⑵平行游戏阶段⑶联合游戏阶段⑷合作游戏阶段

11、游戏内容发展的一般趋势

⑴主题的发展:从熟悉的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扩展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侧面;由笼统、单一逐渐分化、复杂;由表浅、贫乏逐渐深刻、丰富。

⑵情节的发展:由简单、片面、不连贯、模仿性发展到复杂、全面、连贯而富有创造性;从特定关系的自由联想发展到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整体活动。

12、游戏形式发展的一般趋势

⑴动作的渐次连贯

⑵游戏语言的发展⑶持续时间的推迟

⑷规则的明朗化⑸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