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

放射学

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

1、X的发现者是德国科学家伦琴

2、产生的条件:高速运行的电子群撞击物质受阻时产生

3、产生的主要装置:X线管、变压器、控制器

二、X的特性(X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r射线和紫外线之间,人眼不可见,具有很强的穿透性)

1、穿透性:与X线管电压有关(正比)、与人体组织和脏器密度和厚度有关(X线穿过人体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时,吸收即衰减不同———人体成像主要基础)

2、感光效应:X线摄影的基础

感光溴化银—黑色未感光溴化银—透明色

3、荧光效应:X线透视的基础

肉眼不可见的X线作用于荧光物质,使其转换为波长较长的可见光线

4、生物效应:临床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可能会考四个空的填空,还要注意后面的各种基础应用哦。

三、X线成像原理

1、形成X线影像的基本条件:X线穿透力、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差异、成像物质

2、高密度显影:骨骼和机体内钙化;中密度显影:肌肉、实质性脏器及体液等;低密度显影:机体脂肪及气体

X线检查技术:

一、透视

二、X线摄影

三、造影检查

1、造影检查(名解):对于人体缺乏自然对比的脏器,人为将高于或低于靶器官物质引入体内,使之产生对比显示病变。

2、对比剂:高密度(碘剂,钡餐)和低密度

3、造影方法:间接引入法:最常用,对比剂为碘剂

直接引入法:钡餐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一、CT

1、CT值:反应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值,组织密度高,X射线吸收值大,CT值大,水为0,空气—1000Hu,骨皮质+1000Hu。

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加入对比剂):在血管内注射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提高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显示病灶内血供,通过病变不同强化方式,确定病变性质。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总论(大部分了解)

重点:

一、脑外液体聚积

1、硬膜外液体聚积:可以为积脓或血肿,呈梭形或双凸形,不超越颅缝。1、硬膜外积脓时,CT平扫成低密度,MRIT1WI信号高于脑脊液而低于脑实质,T2WI呈很高信号。

2、硬膜外血肿的急性期,CT平扫呈高密度,慢性期呈低密度。MRI对亚急性期硬膜外血肿显示最好,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

2、硬膜下液体聚积:可以为积液、积脓或血肿,呈新月形,不受颅缝限制。1、积液时CT和MRI扫描呈脑脊液密度和信号,增强扫描,积液与脑表面之间可见细带状强化。

2、积脓时CT密度和MRIT1WI信号高于脑脊液。

3、血肿急性期CT平扫呈高密度,慢性期呈低密度。MRI对亚急性期硬膜下血肿显示最好,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

二、脑外伤时会有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

1、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脑膜中动脉常见,血液聚集在硬膜外间隙。硬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梭形。

CT:颅板下见梭形或半月形高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

2、硬膜下血肿:多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所致,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延脑膜

表面广泛分布。

CT: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灶。CT图像等密度血肿,MRI常呈高信号,显示清楚。

(可能会考问答或者名解,注意每个病灶的形状和特点,可能会有选择。)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一、脑腔隙性梗死(名解,记住CT)

脑腔隙性梗死是脑深部小的穿通动脉供血区域的小梗死灶,多由小的穿通动脉本身疾病或栓塞等原因所致。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腔隙综合症”。病灶直径在5—15mm之间。

CT表现:1、CT平扫对小的和急性期腔隙性脑梗死难以显示,较大的病灶表现为圆或类圆形低密度灶。2、急性期密度稍低,境界不清楚。3、慢性期密度很低,类似脑脊液密度,境界清楚。

二、脑出血(名解、CT)

指脑组织内自发性出血。

CT表现:1、出血即刻、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表现为高密度,并伴有周围轻度低密度水肿带和占位效应。2、亚急性期密度降低,呈低密度。3、慢性期低密度。

二、星形细胞肿瘤(了解、P63)

三、脑膜瘤(名解、CT)

是颅内最常见的非胶质原发脑肿瘤,绝大部分位于脑实质外,多为良性,多见于中年人。

CT:1、平扫时肿瘤多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密度均匀,境界清楚。多数脑膜瘤周围有轻度水肿,呈低密度。2、增强扫描时脑膜瘤呈均质显著强化。3、部分脑膜瘤由于邻近脑膜增生增厚,出现线条样强化,超出肿瘤与硬膜相连的范围,向周围延伸,称“脑膜尾征”。脑膜尾征的特点是肿瘤连接部最厚,向外逐渐变薄。(脑膜尾征名解)

(补充:理论课上老师讲的)提示肿瘤位于脑外的的征兆:肿瘤与颅骨或硬膜面呈宽基底连接,肿瘤周围脑皮质受压变形移位及相邻的脑白质扭曲变形,MRI图像上肿瘤与脑表面间有脑脊液或血管留空信号,肿瘤周围出现低信号环带。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影像方法比较(掌握,会有选择、填空)

一、CT平扫:是颅脑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方法,对显示颅内急性出血、钙化和颅骨病变最有优势,对颅内绝大多数病变也能较好显示。

CT增强扫描:主要用来确定平扫发现病变的性质,即鉴别诊断。

二、MRI:是颅脑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方法(书上是这么说滴。),多数情况下,MRI 对显示颅脑病变比CT检查优越。下列几种情况,需用MRI检查:1、大脑半球小的病变2、脑干病变3、导水管发育畸形或狭窄4、垂体小腺瘤5、扁桃体位置异常6、轻度脑组织发育异常7、超急性期脑梗死。

肺与纵膈

X线平片是呼吸系统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第一章肺与纵膈总论

一、肺的血管系统的X线表现

1、肺门(名解):肺门阴影主要由肺动脉、静脉投影构成,支气管和淋巴组织也参与构成。肺门分为上、下部,位于双肺野中内带。右肺门上下部的夹角成为肺门角,左肺动脉弓在左主支气管及左上叶之间形成半圆形阴影。(各肺门的组成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P128)

2、肺纹理(名解):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肺静脉影构成。其他结构如支气管、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肺间质也参与构成。肺动脉和支气管伴行,肺静脉不伴行。肺纹理由肺门向外周分布呈树枝状,逐渐变细。

二、肺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1、肺实变(名解):肺泡内的气体被渗出物、蛋白、细胞或病理组织替代后形成实变。最常见的是炎性渗出,病变组织常与正常肺组织无截然分界,而呈逐渐移行状态。见于各种急性炎症、肺水肿、出血等。

X线或者CT显象:病变累及范围小,表现为边缘模糊的斑点状和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如果融合成片,表现为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若病变扩展至肺门附近时,较大的支气管内含气体,与周围实变的肺组织形成鲜明对比,此征象称为支气管气像。是炎症性病变一个较为特异的征像。

2、肺不张(名解):肺不张为肺内气体的减少以及肺体积的缩小,发病机制为近侧气管、支气管阻塞或肺舒张受限。前者称为阻塞性肺不张,后者分为压迫性肺不张和瘢痕性肺不张。

3、肺气肿(名解、X线表现)

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和异常扩大,可伴有或不伴有肺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