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
初中数学《圆》单元评价思维导图以及评价量规
(15分)
能够独立地通过网络搜集圆与圆位置关系的知识、图片及生活实物,搜集的信息数目超过5个(不含);能够独立地运用一些网络软件演示动态的位置关系图。
能够独立地通过网络搜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知识和实物,搜集的信息数目超过3个,不超过5个;仅能演示现有软件材料。
需别人的大力帮助才能搜集到知识,且不主动或独立搜集的信息数目仅为3个;没有动态展示。
圆的主题学习评价
作者姓名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主题单元名称
圆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说明:将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粘贴在下面框内;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评价量规(说明:将设计的针对主题单元中某一评价要素的评价量规粘贴在下面)
动手操作能力
(20分)
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交流、研讨等活动完成5种全部的位置关系图,能画出或用图片拼摆出来。
能够完成3种图形,能画出或用图片拼摆出来
只能完成2种图形的
语言表达能力
(15)
能够用语言准确的描述各种位置关系,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各种位置关系
能够用语言准确的描述各种位置关系,
不能够准确的表述
3.解决问题时,除完成各自分工后,同学间还能相互帮助,最后达成解决问题方案。
1.小组有计划,有分工,但不明确。
2.小组汇报的探讨结果是主要是由一两位同学完成的。汇报内容较具体,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科学,有一定的学习价值。
3.小组内有个别同学没有积极参与探讨。
1.小组无计划,无分工。
2.小组汇报的探讨结果是主要是由一两位同学完成的。汇报内容不具体,学习价值一般。
《圆的认识》评课稿(通用8篇)
《圆的认识》评课稿《圆的认识》评课稿(通用8篇)评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有利于当前新课程的教学。
学生从评课中获得自己学习的有关信息,加深了对自我的了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的认识》评课稿(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认识》评课稿篇1本次教研课听了姚老师上的《圆的认识》一课,这节课教态自然,教学语言精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听了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1、以学生为本,以自学为主,教师适当指导。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会用圆规画圆。
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
我们知道,学生在生活中对圆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在加上课前预习,本节课教师没有再绑住孩子的手脚从而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
再比如,用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所以上课时老师就把它定位为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么样把圆画好。
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
2、课件直观演示,圆片操作探索,学生自主研究。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时时注意让学生通过直观去体验,去感悟。
教师设计了开放型的方式,给孩子们一个圆,让孩子们去自己发现。
这样设计给孩子一个无限的空间。
在研究圆的特征时,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圆的各部分特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教师再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有意识地梳理和提升,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已的知识体系。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充分提升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比如,教学圆的直径,半径特征时,老师设计了一组自主探索题目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研究:(1)一个圆有多少条半径?每条半径都相等吗?(2)一个圆有多少条直径?每条直径都相等吗?(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多少条对称轴?(4)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操作,思考,交流汇报进一步理解圆的各方面特征。
圆的周长评价量规
学习小组熟练用一种方法测量周长,依所测数据找出直径与周长的倍数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公式三个操作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语言表达
能力(15分)
能够熟练的表达出圆周长各部分之间关系,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圆的周长》评价量规
评价项目
4分
3分
2分
1分
得分
观察、猜想关系,明确圆周长概念(15分)
通过观察、猜想,理解圆周长概念,形成感性认识
通过观察、猜想,基本上理解圆周长概念,形成感性认识
通过观察、猜想,能够形成感性认识,形成概念。
通过观察、猜想,理解圆周长概念
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发现规律
能力(20分)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熟练掌握测量圆周长不同方法,理解原理。
通过猜想、验证、实践,基本掌握运用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情感受到熏陶
通过猜想、验证、实践,基本掌握运用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推导公式
实践运用
能力(15分)
根据圆周率的意义,熟练求圆的周长,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根据圆周率的意义,比较熟练求圆的周长,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根据圆周率的意义,会求圆的周长,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够熟练的表达出圆周长各部分之间关系,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能够熟练的表达出圆周长各部分之间关系,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能够有一定的交流能力,掌握基础知识。
总分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实践,脚熟练掌握测量圆周长不同方法,理解原理。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基本掌握测量圆周长方法,理解原理。
《圆的认识》研究性评价量规
成果评价量规模板
得分
D(10分) 小组独立制定详实 可行的研究进程表, 研究主题明确适 当;成员都很清楚 研究的价值和意 义; 收集信息量大且与 主题相关 乐意独立快捷完 成,活动开展规 范,有详细的活动 记录,效率高。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 明确的角色,并能 有效行使自己的角 色;并能及时交流 共享。 信息准确逻辑性强 学科表达方式好 结论结合逻辑性强 学科理论说明性强 研究成果丰富,形 式多样,达到研究 目的,体现了小组 研究的过程和各成 员的贡献 0 0 0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圆的认识”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A(4分) 小组在他人 帮助下制定 研究进程表 而组员大多 不清楚具体 内容 不收集与主 题相关信息 依赖性强, 多数活动效 率不高,没 有活动记录 组员没有团 体合作各自 为政没有信 息交流 信息大量错 误不懂学科 表达方式 结论未能结 合逻辑性差 无学科理论 说明 展示形式单 一质量差, 不能充分体 现研究的过 程
分值
名称;2、结合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设计的相应指标 ;4、请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评价量规的使用对象;5、可根据实际需要
评价等级及分值
B(6分) C(8分)
制定计划
10%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 小组独立制定研究 定研究主题; 进程表而组员基本 小组独立制定研进 了解具体内容 程表组员都清楚具 体内容 收集少量与主题相 收集一些信息基本 关信息 与主题相关 较难独立完成任务 活动开展较规范, 需要督促,基本可 多数有活动记录, 以达到预期目的; 独立完成几乎不需 督促 小组成员基本能围 绕一个问题进行讨 组员部分合作信息 论,组员团体合作 共享交流少 信息共享而未能及 时 信息准确度较高而 信息准确逻辑性强 逻辑性弱学科表达 学科表达方式不强 方式不足 结论基本结合而逻 结论结合逻辑性较 辑性不够一定学科 强学科理论说明还 理论说明 不足 成果基本达到研究 的目的,基本能够 展示形式多样化质 体现研究过程,能 量较高 体现几个成员的贡 献
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及其量规的设计与运用——以“圆的认识”为例
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发现、交流分享、概括提炼中获得知识技能、形成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达成该目标的关键是设计“好任务”(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则依据预设的评价量规诊断学生完成任务时的表现,并适时地组织与调控课堂。
从表现性评价视角看,这个“好任务”就是表现性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借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任务的评价量规评判学生对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过程以及问题解决水平,从而有效组织教学,于“该教之处”进行讲解、指导与总结。
表现性任务及其评价量规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有效教学的抓手,是落实素养导向课堂教学的前提。
下面以六年级“圆的认识”第一个教学环节为例,阐述并分析表现性任务及其量规的设计与研制。
一、把握数学概念本质,设计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表现性任务表现性任务是真实世界(或模拟真实世界)中的任务,具有情境性、复杂性,任务的目的指向复杂的学习结果,例如高阶思维、学科素养及情感态度等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学习或评价所采用的表现性任务应具有如下特点:揭示数学本质,能够承载多元教育价值;与国家课程标准紧密相关,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但有思维挑战性,落在“最近发展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助于完成合作探究与交流,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来完成较复杂任务,它不是机械地、简单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圆的认识”一课的表现性任务必须有助于完成探究圆的本质并能引发学生深度的、多元的思考。
六年级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含义及其关系,知道“圆,一中同长”等并非难事。
“圆的认识”一课到底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圆能够构成美丽图案、大自然与人类建筑中圆也无处不在,这些都能体现出圆的美丽与魅力,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那么,如何在第一课时探究圆的本质及其特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圆之“美”与“魅”呢?除圆这一几何图形自身带来的魅力外,是否应该让学生在探究发现圆的性质及其特征过程中感受思考的乐趣与想象的美妙?是否应该让学生对比体验圆与其他直边图形的内在联系?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好的探究任务,设计有助于学生真探究并能将其思考外显化的表现性任务,同时研制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的量规,以便教师有针对性、有实效地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成果,以此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圆》主题单元评价量规
二、在学习中获得的体验
1、积极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2、对所学知识有正确独特的见解,能正确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1、能发挥个性特长,与小组成员交流。2、对所学知识能够正确理解,能利用它解决问题
1、没有个性特长,但能与组员交流。2、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利用它解决问题较难
1、没有特长,只体会到组员的才能表现。2、对所学知识概念不清,用它解决问题很难
三、在课堂中学习方法的掌握
1、能用多种途径收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信息。2、能将已学知识灵活运用。3、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能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到关于所学知识的相关信息。2、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3、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基本完成各项任务。
《圆》主题单元评价量规
非常合适5
合适4
一般3
需修改1
一、在课堂中参与的态度
1、认真听课,有思考,有启发。2、积极献言献策。3、对活动始终保持兴趣。4、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分享。
1、有思考,有启发。2、小组活动中善于发言。3、认真参加活动。4、能合作交流。
1、思考,但启发性不强。2、能参与课堂活动,听组员交流。3、能参与活动,但兴致不高。4、能与同学合作。
1、听老师讲解所学知识的信息。2、知识勉强用到实际生活中。3、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完成部分任务。
1、不关心对所学知识的相关信息。2、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效果不明显。3、无法运用相关知识完成各项任务。
自评
互评
合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认识》听、评课记录打印版.doc
听、评课记录主持人:我们根据自己的分工进行了观课活动,下面就按照自己的观课报告,从自己的观课维度对《圆的认识》这节课进行点评!1.观课人:(1)本节课在导入和学生汇报预习情况时候,教师用ppt提出问题,使学生能更直观,更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在学生进行汇报讨论结果和展示自己练习题答案的时候,利用视频展台能使其他学生更清楚解答的过程和思路,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2.观课人:2.观课人:从观课量表中可以看出,本节课学生积极性较高,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从做练习情况来看,简单的练习10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并且准确率较高。
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主动质疑现象普遍较少,有几个同学都习惯性一直认同其他同学的观点,没有自己的主见。
在以后教学中教师应思考是否应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以便达到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
3.观课人:董培海、别焕洪基于提问的课堂观察记录表,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度高,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很强,对于突发的生成性问题能够及时的灵活解决,但是有极个别的学生坐不住,应想办法引导。
4.观课人:李金龙、梁树霞、祝连芳在观课活动中,是以“观察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使用情况”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主要从在何处使用、使用的效果如何,通过这两个维度的观察与诊断,是想检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是否恰当、使用效果。
观察结果分析:(一)总体评价:学生在完成了课前预习作业,在课前已经思考了相关的问题,但思维仍就停留于表面,所以在课堂上,对于教学重难点经过小组的探讨、教师稍稍点拨,大部分学生就较轻松的突破难点。
所以这节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使用还是有效果的。
(二)主要优点:1、潘老师课前先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完成进行了批阅,对于学生们的优缺点进行了统计,这样李老师就能较清楚的知道学生在哪些地方掌握起来较轻松,哪些地方接受较困难,这样可以有效的调整教案。
2、潘月华老师在刚开始上课时就说了他们的优缺点,使得他们对自己预习的结果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了自己的优点缺点,可以很清楚的带着问题进入到新课学习中。
圆的认识 评价报告
《圆的认识》评价报告《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执教任务虽然结束了,但留给自己的思考的确不少。
反思刚才课堂教学情况,也是感慨颇多。
圆是平面几何知识的教学,属于概念数学。
数学概念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记忆一些简单的公式、定律等,而应该让学生去探究知识、发现规律,从而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接受者。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将着眼点放在了让学生操作、实验、探索和发现上。
在教学中我始终以活动为背景,以思考为轴心。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对执教《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1.学生因体验而发展,突出一个“动”。
通过小球的运行轨迹,揭示出圆,采用层层递进式的设计,“从生活中找圆——认识圆——画出圆——理解半径、直径以及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最后回到生活中应用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别具一格地从若干图形中“摸”圆游戏的引入,更是让学生先认识到了圆的“饱满、光滑、匀称”,再通过画圆进一步感受圆的特征,从而水到渠成地获得了圆的各部分名称。
我觉得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步骤清晰的呈献给学生,让学生不仅仅只解决了问题,同时也获得了怎样去学习的一种思路2.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突出一个“活”。
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如何捕捉住这个活动资源,点燃学生思维火花,上课时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特别注意及时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把它当成有效资源合理应用,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注每个孩子的起点、学法,关注每个孩子的思维、生成、结果,他们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评价因成功而快乐,突出一个“勤”。
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数学教学中的评价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
我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紧紧抓住他们的优点,激励着学生不断前行:学生每次回答后也都及时进行了评价,这其中有热情的鼓励,还有方法的渗透。
只要努力了,就有意外收获可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末结束前让学生谈收获,谈感想,谈自我评价,使学生对本节的学习起到一个反思和总结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继续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及其量规的设计与运用——以“圆的认识”为例
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及其量规的设计与运用二一以“圆的认识”为例◊刘加霞张殿军价方案解读专辑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发现、交流分享、概括提炼中获得知识技能、形成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达成该目标的关键是设计“好任务”(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则依据预设的评价量规诊断学生完成任务时的表现,并适时地组织与调控课堂。
从表现性评价视角看,这个“好任务”就是表现性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借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任务的评价量规评判学生对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过程以及问题解决水平,从而有效组织教学,于“该教之处”进行讲解、指导与总结。
表现性任务及其评价量规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有效教学的抓手,是落实素养导向课堂教学的前提。
下面以六年级“圆的认识”第一个教学环节为例,阐述并分析表现性任务及其量规的设计与研制。
表现性任务是真实世界(或模拟真实世界)中的任务,具有情境性、复杂性,任务的目的指向复杂的学习结果,例如高阶思维、学科素养及情感态度等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学习或评价所采用的表现性任务应具有如下特点:揭示数学本质,能够承载多元教育价值;与国家课程标准紧密相关,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但有思维挑战性,落在“最近发展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助于完成合作探究与交流,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来完成较复杂任务,它不是机械地、简单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圆的认 识”一课的表现性任务必须有助于完成探究圆的本质并能引发学生深度的、多元的思考。
六年级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含义及其关系,知道“圆,一中同长”等并非难事。
“圆的认识”一课到底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圆能够构成美丽图案、大自然与人类建筑中圆也无处不在,这些都能体现出圆的美丽与魅力,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那么,如何在第一课时探究圆的本质及其特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圆之“美”与“魅”呢?除圆这一几何图形自身带来的魅力外,是否应该让学生在探究发现圆的性质及其特征过程中感受思考的乐趣与想象的美妙?是否应该让学生对比体验圆与其他直边图形的内在联系?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好的探究任务,设计有助于学生真探究并能将其思考外显化的表现性任务,同时研制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的量规,以便教师有针对性、有实效地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成果,以此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圆的认识》教案、评价量表、实录、反思
《圆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用圆设计的图案,发现数学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2、掌握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3、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感受圆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大家科学的探究态度,发展大家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知道圆各部分名称与关系2、学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纸片教学过程:课前欣赏图片《美丽的圆》:大自然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工艺设计中的圆、标志设计中的圆、工业生产中的圆、科技中的圆。
一、直观感受-----体会生活中的圆1、谈话:今天这节课丁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圆的世界,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
2、课前同学们欣赏了一组图片《美妙的圆》,现在你能说说哪些地方看到了圆?全班交流。
指出球是立体图形,圆是平面图片,球的一个切面是一个圆形。
3、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板书:圆是由曲线组成的平面图形。
曲线图形还有吗?二、动手操作----画圆中感受圆1、想办法画一个圆,在小组里交流。
说说是怎样画的。
归两类:一类借用物体的圆面描画,一类用圆规来画,你觉得哪种更好些?2、介绍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
3、用钉绳画圆。
师生比赛,学生用的绳是有弹力的。
思考:要画好一个圆,关键是什么?强调:绳的长度不能改变。
那用圆规画圆呢?关键是什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
)4、思考:我们用圆规画圆,用钉绳画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强调画圆时要定点、定长。
介绍圆心(o )、半径( r)、直径(d )。
指出:这固定的一点,绳子不变的长度,在数学上还有专门的名称呢。
揭示:固定的一点是圆心,用字母“o”表示。
问:用圆规画圆时圆心就是什么?出示定义:圆心: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指出这条绳子的长就是半径,我们可以用线段把它画下来。
用圆规画圆时半径在哪里?出示定义: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你还能找一条半径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他对不对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要素:直径。
圆的面积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详细地记录了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得到什么样的结论。报告叙述清楚。
简单地记录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或问题的结论。报告叙述清楚。
简单地记录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过程。结论或报告叙述模糊。
只列出遇到的问题,报告叙述很不清楚。
作品情况(质量)(2.5)
作品是独立操作完成的,有注解,清楚地展示求圆的面积的方法。
作品是在同伴协助下完成,有注解,能体现出求圆的面积的方法。
作品注解不清楚,不容易看出求圆的面积的方法。
作品没有注解,没有体现求圆的面积的方法。
学习效果,符合任务要求(2)
与任务要求一致,不偏离主题,达到目标预期的效果。
与任务要求基本一致,没有偏离主题,接近目标预期的效果。
与任务要求有一些不同,没有偏离主题,但没有达到目标预期的效果。
与任务要求不一致,偏离主题,没有达到目标预期的效果。
小计
在别人的协助下完成要求的任务,没有经常参加小组的活动。
勉强完成了要求的任务,小组活动马虎应付。
学习记录与实验报告(1.5)
完整地记录遇到的问题、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探索解决的过程,有小结,完成实果,完成实验报告。
只记录小组的学习成果和实验报告。
仅有小组的学习成果或实验报告,甚至没有记录或实验报告。
圆的面积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学生姓名:所在小组:指导老师: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权重
A(9-10分)
B(7-8分)
C(5-6分)
D(1-4分)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个人表现与能力(1.5)
主动地进行探索,完成要求的任务,并能协助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探索,解决问题。
圆的认识教研活动评议(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以“圆的认识”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学实践、研讨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对圆的认识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活动过程1. 教学展示本次活动首先由我校青年教师张老师进行了一节《圆的认识》的公开课。
张老师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圆的基本特征,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研讨交流公开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交流。
首先,张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分享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随后,其他教师针对张老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 专家点评我校数学教研组长王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
王老师认为,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王老师也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对圆的特征讲解不够深入,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够到位等。
三、活动评议1. 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
本次教研活动以“圆的认识”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2)教学设计合理。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3)教学方法灵活。
张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4)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不足(1)对圆的特征讲解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对圆的特征讲解较为简单,未能深入挖掘圆的本质属性。
(2)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够到位。
评语大全之圆的认识评语
圆的认识评语【篇一:《圆的认识》教案、评价量表、实录、反思】《圆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用圆设计的图案,发现数学美,提高学习的兴趣。
2、掌握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3、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感受圆的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4、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培养大家科学的探究态度,发展大家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知道圆各部分名称与关系2、学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纸片教学过程:课前欣赏图片《美丽的圆》:大自然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工艺设计中的圆、标志设计中的圆、工业生产中的圆、科技中的圆。
一、直观感受-----体会生活中的圆1、谈话:今天这节课丁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圆的世界,一起来学习《圆的认识》。
2、课前同学们欣赏了一组图片《美妙的圆》,现在你能说说哪些地方看到了圆?全班交流。
指出球是立体图形,圆是平面图片,球的一个切面是一个圆形。
3、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板书:圆是由曲线组成的平面图形。
曲线图形还有吗?二、动手操作----画圆中感受圆1、想办法画一个圆,在小组里交流。
说说是怎样画的。
归两类:一类借用物体的圆面描画,一类用圆规来画,你觉得哪种更好些?2、介绍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
3、用钉绳画圆。
师生比赛,学生用的绳是有弹力的。
思考:要画好一个圆,关键是什么?强调:绳的长度不能改变。
那用圆规画圆呢?关键是什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
)4、思考:我们用圆规画圆,用钉绳画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强调画圆时要定点、定长。
介绍圆心(o )、半径( r)、直径(d )。
指出:这固定的一点,绳子不变的长度,在数学上还有专门的名称呢。
揭示:固定的一点是圆心,用字母“o”表示。
问:用圆规画圆时圆心就是什么?出示定义:圆心: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指出这条绳子的长就是半径,我们可以用线段把它画下来。
圆的面积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圆的面积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圆的面积是圆形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数学中的基本知识点。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圆的面积公式,本次研究性学习将设计一个评价量规,以评估学习者对圆的面积的理解和能力。
评价量规设计如下:一、理解圆的面积概念1.定义题:要求学习者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圆的面积是什么,以及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2.图形题:给出一个圆形和一个矩形,要求学习者比较两者的面积,并解释为什么圆的面积公式是πr²。
二、计算圆的面积1.填空题:给出圆的半径,要求学习者计算圆的面积。
2.解答题:给出一个圆形的半径或直径,要求学习者计算圆的面积,并解释计算过程。
三、应用圆的面积公式1.实际问题解决: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习者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花坛是圆形的,学习者需要计算需要多少土壤填充整个花坛。
2.探究题:给出一个图形,要求学习者计算该图形内切圆的面积,并解释为什么内切圆的面积是最大的。
四、扩展学习1.拓展问题:给出其他形状的图形(如椭圆、正多边形等),要求学习者尝试推导出其面积公式,并计算相关面积。
2.探索性问题:给出一个复杂的图形,要求学习者通过拆分为简单图形计算出整个图形的面积。
五、创新思考1.设计新问题:要求学习者设计一个与圆的面积相关的问题,要求学习者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创造性应用:要求学习者设计一个有创意的应用场景,展示如何使用圆的面积概念。
例如,设计一个用于测量园地面积的工具或游戏。
通过以上评价内容,可以全面评估学习者对圆的面积概念的掌握程度、面积计算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评价量规既包含基本的计算题目,又通过实际问题和探究题目,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评价量规的设计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拓展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评价量规的设计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题目的难度适中,既要考察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题目的数量要适度,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学习者的厌烦和学习负担。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认识》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认识》评课稿圆的认识》点评与分析XXX1.欣赏美妙的圆。
课间通过让学生欣赏美妙的圆,展现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有关圆的画面(有金黄金黄的向日葵、美轮美奂的日全食、惊险刺激的过山车、各种图案的手工艺品、巍峨庄严的北京天坛等)。
让学生感受生活美的同时,发现有关数学的美,很自然地引入新课的研究。
2.在自主研究中展开探究新知,掌握圆的知识特征。
第一层动手操作执教者让学生两次画圆,从中学会用圆规画圆,并掌握圆的特征。
首先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动手画圆,不会的请教会的同学或请教书本。
讲解画圆的步骤,问“我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了?”很好的解决了圆规画圆的难点。
其次,在学生初步会画的基础上提出要求“画同样大小的圆”。
然后进行剪圆。
层层深入,在掌握画圆的同时还感知到了圆的概念。
第二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
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学生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合作探究圆心、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们的答案,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研究的全过程,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
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了半径、直径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分散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体验、认识圆的各方面知识。
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变被动的操作为主动的探究,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
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参与者,自然的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来认识。
把学生的研究过程统整在综合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中,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过程就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对话与共享的过程。
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同时也获得了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
3.在拓展与应用中尽显圆的魅力。
《圆的认识》教学评价
《圆的认识》教学评价第一篇:《圆的认识》教学评价<< 圆的认识 >> 教学评价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求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做到了教师心中有标,教学过程靠标,课堂结束达标。
3、教学的指导思想端正,教师始终处在指导的地位,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4、教法独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初步认识圆),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具体形象——表象——抽象)和认知规律,采取动手操作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操作(折、量、画、观察、讨论)自己发现,自己总结。
在探索中分别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再让学生分析比较,总结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完成对圆的整体认识。
第二篇:《认识圆》教学设计[定稿]《认识圆》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十一册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河东小学丘友茜二0一三年八月《认识圆》教学设计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河东小学丘友茜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教材分析:《认识圆》是在学生学过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是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也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拓展了知识面。
掌握圆的特征,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曲线圆形,在学习《认识圆》以前,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圆有了初步的大概的感性认识,但是由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小学生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特别是一些留守生,在缺乏父母督促学习的情况下,很难将圆的认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对圆的理性认识也有一定的难度。
圆的面积-评价量规
B(7-8分)
学习目标明确,基本能熟 悉掌握有关圆的知识。
能理解并掌握圆面积公式 的推导过程。
C(4-6分)
学习目标基本明确,对圆 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 基本能理解并知道圆面积 公式的推导过程。
D(1-3分)
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圆的 有关知识不太清楚。
不能理解并不清楚圆面积 公式的推导过程。
通过学习,能较好运用圆 通过学习,能初步运用圆 通过学习,对运用圆的面
课题实践
积极的动口、动手、动 脑参与实践活动
与 操 作
参与课题实践活动,按 操作步骤 照步骤方法进行课题的
操作。
成 果
研究成果
作品质量程度,实现学 习目标情况。
展
示 展示形式 作品成果展现形式,
总计
0.5
积极的动口、动手、动脑 参与实践活动,
1
严格按照步骤方法进行课 题研究,效果很好。
作品质量高,能体现主 1 题,成功完成课题研究的
通过学习,能很好运用圆
计
基础技能 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 1 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
算
的面积。
面积。
技
通过学习,能运用所学
通过学习,能很好运用所
能
发展技能 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1 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
际问题。
资
资源收集
能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和 课题相关的资源。
懂得通过多种方法和各种 0.5 途径收集资源,收集到的
多。
少。
少。
”的名称;2、结合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设计的相应指标、权重、等级及分值。3、可根据量规设计需要把评 际需要对本表进行增删处理。
自评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认识》主题单元学习评价量规评分主要指标非常合适合适一般需修改评价要素评价标准描述 (权重) (4分) (3分) (2分) (1分) 自评小组评
教师确定主题,小组成小组研讨后确定研究主小组研讨后确定研究主题,在
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员对研究主题有些被教师确定主题给小组题,并且得到小组成员的并且得到小组成员的一直主题,大部分成员认同主题确定 10% 动,没有完全从
思想上选择,小组成员没有完一直认同。
具有科学性、认同。
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研究主题具有科学性、认同。
主题具有可行成主题。
创新性、可行性、必要性。
可行性、必要性。
可行性、必要性。
性、必要性。
能根据课题研究的要能根据课题研究的要能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能根据课题
研究的要求,围研究课题不够明确,搜求,围绕《圆的认识》求,围绕《圆的认识》围绕《圆的认识》准确地绕《圆的认识》准确地搜集资料的范围不明确,资料的收
集 10% 较准确地搜集资料,并较准确地搜集部分资搜集资料,并根据内容问集资料,并根据内容问题,对注明资料出处的工根据内容问题,直接出料,并根据内容问题出题,生动地展示知识。
生动地展示知识。
作不够重视。
示答案。
示答案。
每次活动小组成员都准每次活动小组成员都准时多数活动由小组长主很多活动
和主题关系时积极参加,小组成员轮积极参加,小组成员轮流主持,偶尔有组员
缺席和不密切,由小组长主持有些活动小组成员不流主持,并有详细的活动持,并有详细的活动记录,迟到现象,大多数成员会议,组员常有缺席迟活动的组织 10% 积极参与,缺席参加活记录,活动过程中每个成活动过程中每个成员都积积极参与,活动基本可到现象,被动参与,多动的组员较多。
员都积极参与,活动的开
极参与,活动的开展规范、以达到预想的目的。
多数没有专门的人负责
展规范、效率高。
效率高。
数有活动记录活动记录。
多数积极参与活动,任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小组任务仅由小组中
务由小组的几个成员与小组活动,在明确分工小组活动,在明确分工的基的某一个人承担,小组
承担,小组成员任务基小组成员涣散、不交的基础上共同承担任务,础上共同承担任务,每个小成员之间很少进行交小组合作学20% 本明确,但成员没有很流、小组成员各自的任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组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互;他们仅进行简短的习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务不完成。
明确的任务,小组成员有务,小组成员有效的完成自会谈;部分学生对于交
能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效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小己的任务;能积极参与到学互不感兴趣、分心,小
讨论。
组成员显示出了极好的习活动中去,和小组同学一组成员之间并没有进
倾听能力和领导能力,小起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得行明确的分工。
组成员通过讨论的方式出结论。
共享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研究方法基本明确,内研究方法明确,内容安排研究方法明确,内容安排合研究方法有点乱,内容容安排比较合理,思路不能体现研究方法,内合理、思路清晰、资料收理、思路清晰、资料收集准安排基本合理,思路不方法及过程 10% 较为清晰、资料收集准容紊乱、资料收集少。
集准确全面。
组员实事求确全面。
组员实事求是、思够清晰、资料收集有疏确,组员实事求是、认组员积极性差。
是、思维创新。
维创新。
漏。
组员较为认真真。
能从自己对圆的认识能从自己对圆的认识角度角度对收集的资料进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的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未能结合生活中的事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和规画指定大小的圆;在画研究、分析和整理。
结合生认识圆、较准确描述半例认识圆,较准确描述整理。
结合生活中的事学习内容 20% 图、观察、操作、比较等活中的事例认识圆、准确描径、直径及两者之间的半径、直径及两者之间例认识圆、较准确描述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述半径、直径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知道用圆的关系等内容。
未掌握半径、直径及两者之间特征。
关系等内容。
熟练掌握圆的规画圆。
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的关系等内容。
懂得用画法。
圆规画圆。
能通过网络了解更多关于能通过网络了解一些能通过网络了解一些能通过网络了解一些能通过网络了解更多关圆的知识,并和同学们一起关于圆的知识,会与同关于圆的知识,利用圆关于圆的知识,利用圆于圆的知识,利用圆的特分享;利用圆的特征设计一学分享;利用圆的特征拓展学习 10% 的特征设计一幅简单的特征设计一幅宣传征设计一幅公益宣传画。
幅精美的公益宣传画,并举设计一幅漂亮的宣传的宣传画。
画,但效果较差。
办一次宣传画展。
画,参与画展。
作品种类多,有手抄报、作品种类较多,有手抄作品种类多,有手抄报、宣作品种类仅限于手抄宣传手册、幻灯片展示、报、宣传手册、幻灯片作品种类仅有手抄报,传手册、幻灯片展示、录像报、宣传手册。
介绍人录像作品、摄影作品等,展示、黑板报。
介绍人并使个别组员的作品。
成果展示 10% 作品、摄影作品等,介绍人在介绍作品时表达不介绍人在介绍作品时大在介绍作品时能与听介绍人不能熟悉介绍在介绍作品时大方得体,能清晰流利,不能很好地方得体,能与听讲人交讲人交流,并较好地介作品,效果不好。
与听讲人交流。
介绍作品。
流。
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