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通讯与特稿的区别
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

六 消息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通讯则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 消息文字要求简练明快,常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而通讯的素材比较详
细,因此多用详述、白描手法再现事实,强调事实的生动性和可感知性。
七 与消息相比,通讯时效性稍差 对于重要的事件,人们通常用消息在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抢先报道。
随着现代化的报道手段和先进设备的普及,电视、广播所做的对重大事件 的现场报道,更是将事实与报道之间的时差缩小为“0”,实现同时空转换。 报纸上消息的时效也大为提高。通讯发稿较慢,是因为它对材料的要求比 较严格,如要求更详细、更深刻、更生动、更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 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另外,通讯事实多、篇幅长,写作上也需要比消息更 长的时间,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 比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者等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阶段性结果时,采写通讯的 时机方成熟。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中发稿最快的是体育赛事 特写,往往和赛事消息同时发稿。
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 消息以最简洁的语言、抢眼的文体结构快速传递着最重要的信息,
符合现代社会快速传播的需求。从理论上说,它应当是信息社会最理想 的文体。通讯虽然也传递消息,但它篇幅长,时效稍差。但是通讯的可 读性才是其魅力所在。可读性一般指具有可感受性。就是说一篇报道拿 到读者面前,报道中的白纸黑字中不仅向读者传达理性的逻辑信息,即 有用的信息,而且可以出动读者的感官,使读者阅读报道后不仅仅是得 知了信息,而且能够“感受”到报道中的事实。通讯的可感受性往往比 消息强烈。
在阅读消息的时候,读者常常在一瞥之间就能辨别出最重要的信息,
因为最重要的信息常常在导语中凸显。同样,在阅读通讯的时候,读者也 可以一眼就看到作者的价值判断、观点和主张。通讯中作者的主体意识表 现得非常鲜明,读者或者通过标题或者通过作者直截了当的议论就可以感 知作者鲜明的是非、爱憎和褒贬。作者的主体意识还表现在“以情入文”, 就是将强烈的情感写进通讯,而不像写消息时那样注意“客观手法”,于 情感方面比较含蓄、不动声色。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通讯与消息的区别通讯和消息的区别【1】在内容上,通讯写得要具体细腻,篇幅较长,消息应写得简洁明快,篇幅较短;在时效上,消息更快。
所以在效果上,消息能满足读者想多知道的心理;在手法上,消息一般是客观的叙述,尽量避免作者出面议论;通讯则自由灵活得多,它可以调动多种手段,还可以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在题材上,消息侧重于写事,通讯既写事又写人。
稿件怎么修改【2】好稿件是磨出来的,在自己写完一篇文章后,切忌不经过认真修改,就急忙给编辑部发出。
把本应是作者完成的东西留给了编辑。
俗话说好事多磨,对通讯员来说,要写出好稿件,就要有一股磨劲。
这种磨劲表现在写稿上,主要是精心修改稿件,会改稿才能写好稿,好稿件是经过反复修改磨出来的。
写作首先要思考语言,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不常见的。
一篇稿件从采访、从思考语言到表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是边用思维,边用语言组织。
这时文章难免有些片面,出现语法逻辑等毛病(这些问题下面还要讲)。
这就需要修改,所谓修改,包括对原有内容的补充和修改,也包括文字表达上的调整与完善。
文章的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稿件的修改,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选择最适当的词句,要适应情境、题旨,创造意境。
我们应该学习名家,对自己作品那种认真修改,仔细推敲、精益求精的精神。
文章要想做到深(思想深)、强(指导性强)、活(文字生动活泼),就不能孤立、片面的在文字上打转转。
好稿件需要不断的改,不断的磨,但并不等于说只要舍得泡时间就行了。
§ 修改的具体方法:1、自改:§ 1)事实是否真实,§ 2)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 3)阐述是否有片面性,§ 4)主体是否突出,有无本末倒置的错位现象§ 5)语言是否流畅,§ 6)数字、时间是否有错。
§ 2、互改:文章写好后尽可能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这就需要放下架子,并虚心听取意见,对稿子反复推敲,进行修改。
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消息和通讯的的异同消息和通讯都属于新闻体裁,都具有新闻性,强调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要具有新闻价值,都必须真实,不能进行艺术虚构。
消息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在反映现实的速度方面居于各种文体之首,实效性强是消息又一突出特点。
它必须迅速及时地把最新的事实报告给读者,延误了的信息就失去了新闻价值。
通讯则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报道具有新闻特性的典型人物、事件和经验的文体。
它的表现形式较多,如一般通讯、特写、速写,还有访问记、侧记、记谈、札记、散记、巡礼、见闻等等,大体皆可以归入通讯一类。
通讯与消息区别:(一)外表形式不同在外表形式上,通讯与消息有着明显的区别,随便打开一张报纸即可看出:1)标题不同一般而言,通讯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
需要时,通讯也可以加一副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把通讯做成两行标题。
一行标题如:岭南职院2020级新生军训阅兵暨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两行标题:解新生困惑点学海明灯我的大学我做主——岭南职院李峻副校长12场主题讲演与新生谈大学人生通讯也少有使用引题的,但不采用三行题的形式;但消息的标题则一行题、二行题、三行题都常用。
消息不仅在引题方面区别于通讯,其副题也与通讯的副题不同,它直接说明内容,不采用破折号附加的形式。
2)开头形式不同消息最明显的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在导语之前有用异体字标出的“XX社X地X月X日电”或“本报讯”;通讯则没有这种形式,即使使用“电”,也是“电尾”式通讯稿件,用括号尾部附加“XX社X月X日电”,以示所用为通讯社的电传稿。
(2)时效性不同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
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
消息、通讯与特写的特点区别差异

客观、冷静,简洁、明快。
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较通
讯集中、精炼。
时效性
讲究传播的时效。被
称为“带着露珠的新闻”。
较消息时效性差些。
讲究传播的时效。
而通讯短则四五百字,长则上千上万字。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有情节,可以满足读者知详情的需要。而通讯则往往在消息之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尽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素材还以生活的原生状态,使文章更生动、具有感染力。
表达方式
以叙述为主,较少出现直接的抒情或者议论,看不到报道者明显的态度、立场或者评论。
融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于一体。
以描写为主,可以适当穿插议论、抒情
,使读者对事实的认识得以升华。
结构
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突出主要事实。
结构灵活,类似于散文,结构有纵式、横式、层层递进式。
结构灵活,如同讲故事,怎样好听怎样讲。用“文无定法”来形容最恰当。
主题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倾 Nhomakorabea,但主要是为了突出报道的新闻事实。
有鲜明的主题和思想倾向。
有鲜明的主题和思想倾向。
开头形式
消息最明显的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在导语之前有用异体字标出的“XX社X地X月X日电”或“本报讯”;
通讯则没有这种形式,即使使用“电”,也是“电尾”式通讯稿件,用括号尾部附加“XX社X月X日电”,以示所用为通讯社的电传稿。
消息、通讯与特写的特点如下表:
消息
通讯
特写
标题
消息的标题则一行题、二行题、三行题都常用。消息不仅在引题方面区别于通讯,其副题也与通讯的副题不同,它直接说明内容,不采用破折号附加的形式。
通讯与消息区别

通讯与消息区别:(1)外表形式不同在外表形式上,通讯与消息有着明显的区别,随便打开一张报纸即可看出:1)标题不同一般而言,通讯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
需要时,通讯也可以加一副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把通讯做成两行标题。
一行标题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红场易旗纪实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两行标题:生命之柱——张海迪之歌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通讯也少有使用引题的,但不采用三行题的形式;但消息的标题则一行题、二行题、三行题都常用。
消息不仅在引题方面区别于通讯,其副题也与通讯的副题不同,它直接说明内容,不采用破折号附加的形式。
2)开头形式不同消息最明显的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在导语之前有用异体字标出的“XX社X地X月X 日电”或“本报讯”;通讯则没有这种形式,即使使用“电”,也是“电尾”式通讯稿件,用括号尾部附加“XX社X月X日电”,以示所用为通讯社的电传稿。
(2)时效性不同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
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
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
(3)详尽程度不同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有情节,可以满足读者知详情的需要。
消息是将事件的几个新闻要素报道出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使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信息,而通讯则往往在消息之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尽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
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素材还以生活的原生状态,使文章更生动、具有感染力。
通常消息篇幅几十字、几百字最多千字左右,而通讯则四五百字,长则上千上万字。
(4)主题结构不同消息是新闻报道中的快速文体,讲求速报与时效。
通讯与消息有何异同

可编辑文档
通讯与消息有何异同?
小结:相同点:两者都是新闻体裁,都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要求。
.不同点:(1)从内容上
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
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选择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人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
本质,并容许细节描写。
.(2)从表达上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也以叙述
为主,可以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
高语言表现力;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它应该比通讯来得更快。
.
消息是最基本的新闻文体,一般报纸上写的报道某一事件的都用消息文体,消息分为消息头、导语、主体和结尾,而且消息的标题有主标题、副标题和引题。
.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的一种体裁。
.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的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
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1/1。
通讯

一、通讯的含义通讯,是以叙述与描写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及时、具体、真实、生动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与事实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
“通讯”是由“通信”演变过来的。
中国在没有电讯事业时,记者或通讯员一般采用书信的方式向报社传递“某地通信”或“某国通信”。
有了通讯事业以后,由于电报费十分昂贵,所发稿件极其简略,称之为“电讯”,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消息”。
发出电讯之后,记者或通讯员再用“信函”的方式,详尽地报道事件的始末,报社一般冠之以“通信”。
久而久之,“通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
到了20世纪20年代,“通信”更名为“通讯”。
辛亥□□□时期,上海《申报》、《时报》为了从北京获得新闻,聘请身居北京的名记者黄远生为特约撰稿人,《申报》还专门开辟了《北京通讯》专栏,刊登其从北京发来的稿件,颇得读者喜好,这可算是中国最早的通讯作品了。
西方类似的报道一般称“特稿”,但“特稿”的概念比通讯要宽泛。
1848年,马克思主编《新莱茵报》,恩格斯为该报撰写的《6月23日事件的详情》、《六月□□□》、《从巴黎到伯尔尼》等名篇,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作品。
通讯,从开初的以报道政治热点为主,发展到记人、述事、写地方风貌等多种样式,不仅文体样式不断创新,写作手法也日臻成熟,大量产生深远影响的名篇佳作不断涌现。
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通讯与消息分属两种不同的主要新闻体裁,但新闻属性是其共有的,并且两者都必须遵循新闻报道和表现手法的基本要求。
两种新闻体裁各具不同特征,因此具体采写时有着明显的区别。
1.消息内容简略,通讯内容丰富。
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概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很少细节描写。
通讯则既可以报道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人物和事件,并且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
2.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大。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外部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组成,标题、导语都有常用模式。
人物通讯基础知识

人物通讯基础知识一、通讯的涵义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西方传媒中的“新闻专稿”(又称特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二、通讯与消息有几点区别:1.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
2.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
3.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
4.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
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三、通讯的类型1.访问记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来结构和组织材料。
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2.专访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
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
专访涉及面一般不宜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3.新闻小故事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
其要求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
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写繁多人物,不必横生庞杂枝节,但求精悍、生动。
4.特写将生活中某个特定的画面予以放大,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5.大特写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
也有人认为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6.集纳把表现一个主题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
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7.侧记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
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的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2021年[人物通讯基础知识] 人物通讯怎么写
![2021年[人物通讯基础知识] 人物通讯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c774c121240c844768eaee01.png)
一、通讯的涵义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西方传媒中的“新闻专稿”(又称特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二、通讯与消息有几点区别:1.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
2.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
3.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
4.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
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三、通讯的类型1.访问记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来结构和组织材料。
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2.专访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
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
专访涉及面一般不宜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3.新闻小故事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
其要求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
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写繁多人物,不必横生庞杂枝节,但求精悍、生动。
4.特写将生活中某个特定的画面予以放大,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5.大特写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
也有人认为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6.集纳把表现一个主题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
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7.侧记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
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的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新闻报道消息与通讯

新闻报道:消息与通讯赵景云新闻报道基本体裁中国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中,经常运用的新闻报道体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消息;一类是通讯。
西方新闻报道体裁中,也分为两类:一类是News Story,即消息;另一类是Feature Story,即特稿.消息:迅速及时、直接简练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文体,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又称新闻,狭义的“新闻"概念即指消息。
通讯:比较详细、深入地报道客观事物变动的新闻文体,是经常运用的新闻报道体裁。
新闻报道体裁中,我国的“通讯”与西方的“特稿”基本相当。
“除消息之外的任何报道都是特稿。
”——这是美国新闻学者丹尼尔•威廉森(Daniel.Williamˉson)援引的一位老记者的话。
“特稿即非虚构性的短故事。
”——这是目前关于特稿最权威的一个定义。
这个定义较为具体形象,所强调的“非虚构性”鲜明地划清了具有高度文学性、却属于新闻范畴的特稿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界限。
普利策新闻奖于1978年4月7日决定增加一个新奖项: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奖。
新闻媒体刊载或播发消息、通讯,基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单发”:大多数新闻题材发消息;有些新闻题材发通讯。
另一种是“配发”:同时既发消息,又发通讯;先发消息,后发通讯。
人大新闻报道,无论是日常工作报道、人大代表的人物报道,还是会议报道,所运用的新闻报道体裁,同样要么是消息,要么是通讯。
消息与通讯的共性虽然消息与通讯分属于不同的新闻体裁,但是它们都属于新闻报道,具有新闻的共性:1、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通讯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人物的报道,具体形象,会展现有代表性的事例、生动的情节甚或典型细节,也可以恰当借鉴运用文学的一些表现手法,似乎和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小说十分相近,但新闻的真实性是通讯与文学的根本分野。
通讯中所表现的一切内容,包括新闻六要素、思想认识,以及细节等,都必须真实准确。
2、必须讲究新闻价值和传播意义。
一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一个新闻事件,越是新近发生的、内容越是有新意,社会意义越是重大,其中有关人物、地点的知名度越高,在地理或心理上与主要受众群越是接近,越是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它的新闻价值和传播意义便越大。
报纸的内容构成和新闻文体

报纸的内容构成和新闻文体
报纸内容构成:新闻、言论、副刊(专版)、广告。
我国报纸文字体裁:
(1)新闻:分为消息和通讯两种
①消息: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
②通讯:详细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个新闻人物的所作所为,以补消息之不足。
(2)言论:
①新闻评论:配合当天报纸上的新闻而发的评论,简明扼要的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影响、事件的性质。
报纸上的部分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都属于新闻评论。
②时评:以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为评论对象,解释其内含的意义、性质,引发公众的关注。
报纸上的部分本报评论员、言论专栏多为时评。
③政论:阐释党和国家新出台的政策、重大举措,或者就某一重要事件阐明本报立场、态度。
(3)杂交品种:
①新闻特写:新闻和文学的杂交。
亲切、具体、形象,是新闻特写的长处
②新闻述评:新闻和评论的杂交,夹叙夹议。
记者来信、采访札记也属于新闻评述
③调查报告:新闻、历史、评论的杂交。
④深度报道:也是新闻与评论的杂交。
他抓住重大或令公众关心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以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其发生的原因,分析其利弊得失、是非曲直。
⑤杂文:文艺性的评论,是文学和评论的杂交。
新闻的表现形式
①纯新闻:又称客观性新闻。
迅速的报道在一个短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向读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纯粹的事实。
一般用倒金字塔结构来写。
②解释性报道:又称新闻性分析。
③调查性报道:有些称“揭丑报道”。
④特稿:他抓住新闻事件的特征、细节,用优雅的、幽默的笔调加以详细描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访谈、特写)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访谈、特写)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访谈、特写)一、新闻的含义(一)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法有上百种之多。
参考众多说法,总结如下:新闻是书面或口头传播的最近发生或发现的引发公众兴趣的事件。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新闻的分类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
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信箱、及时通讯工具、信件等传告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看到的某则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广告等。
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
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
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①准确。
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②全面。
对客观事物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
③深刻。
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2.时效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受众性要面对受众,通过公开的传播途径发布出来。
三、阅读要求首先,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考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
(一)消息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
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
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
它一般具有六要素。
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
新闻体裁简介

3.深度报道在我国
• 深度报道传入我国,正当我们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期,一些重大的 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等扑面而来,进入新闻的视野, 记者纷纷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报道。
• 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单篇的解释性新闻和述评新闻总是显得力不 从心,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于是就把它组合起来,集纳起来, 连续起来,形成一种复合型深度报道,就像重磅炸弹一样,收到 了强烈的社会效果。
• 工作通讯:主要用通讯的形式来分析实际工作中 创造的经验,或揭露带有普遍倾向性的一些问题, 从而揭示或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以 指导工作实际的新闻。
• 风貌通讯:反映某一地域风土人情的通讯。在 写法上有点像游记,它与游记的主要区别是注 重新闻性和时效性。力求抓住一个“变”字, 集中描写某地的新变化,新风尚。缘物寄情, 各种表达方式并重,以此打动读者。
• 例子《穹顶之下》
4.深度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
• 深度报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使新闻报 道的舆论监督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 我们在这里讲的主要是单一型的深度报道,即 述评新闻和解释性新闻。
• 述评新闻:是一种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以 叙述新闻事实为主要任务,分析评说新闻事件 中所隐含的性质、意义及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 式。
• 述评新闻和新闻述评是不同的两种新闻体裁。述 评新闻是报道,新闻述评是评论。
• 述评新闻以叙事为主,辅以议论。新闻述评以议 论为主,是论说文。
• 述评新闻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分析叙述引导读者 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新闻述评则是以事实为论 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述评新闻的特点是: • 夹叙夹议,以叙为主。 • 客观分析,引导读者。 • 篇幅短小,时效性强。 • 目前报纸上的新闻综述、新闻展望、新闻分析;电视上的新闻观
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的区别

容量大、范围广,注重全面性和深入性
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具有鲜明的观点和立场
目的
传递信息、报道新闻事实
深入报道新闻事件,增强读者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全面深入地报道新闻事件,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背景
传播意见性信息,引导公众舆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实例
“Hale Waihona Puke 报讯,今日我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记者在现场看到,救援人员正在紧张地抢救伤员……”
“近日,我市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文化节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对于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反思……”
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的区别
项目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新闻评论
定义
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
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的报道形式,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比较全面、完整的报道形式
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格式
通常包括消息头、导语、主体和结尾
较为灵活,但强调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描述
结构多样,可包含丰富的情节和细节
类似于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
内容
简洁明了地报道新闻事实,注重时效性
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描绘和特写,强调细节和现场感
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包含丰富的背景和人物描写
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特点
新、短、快、活,注重时效性和简洁性
中国的通讯与美国的特稿

中国的通讯与美国的特稿2019-03-22⽂字的魅⼒是撼⼈的。
⽆论中国⽂化还是西⽅⽂化,当我们通过⽂字这种抽象符号,把⾝边的⼈、事、物形象地印刻在脑海,并产⽣烦恼困惑抑或欢喜振奋时,⽂明与我们同在。
新闻作品是驾驭⽂字和社会最真实的载体。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奖代表着中美两国新闻界最⾼奖项,囊括最优秀的新闻作品。
其中的特稿尤其象征了两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字。
美国的新闻学者发表的⽐较有代表性的见解之⼀是:特稿(feature)包含有新闻的基本要素,但侧重于运⽤丰富多彩的写作⼿段,教育、娱乐受众,或向受众说明、解释某些事件和现象。
另⼀种见解是:特稿是⼀种散⽂体的新闻记事,它充斥着各种引⽤、描述和娱乐、教育⽅⾯的信息。
在美国,特稿主要发表于报刊类媒体,具有两种基本类型:消息特稿(newsfeature)和⾮限时性特稿(timelessfeature)。
消息特稿通常跟随着突发新闻事件,被安排在与突发新闻⼀样显著的位置(报纸版⾯),但有交稿期限的压⼒,即使不安排在当天重⼤新闻的后⾯,也会在第⼆天发表。
所以⼜被称为“伴随特稿”(sidebar)和“翌⽇特稿”(second-dayfea-ture)。
⾮限时性特稿阐述的事实或现象,⾃⾝时效性差,其写作过程更像冻在冰箱⾥的保鲜品,可以储存很久⽽保持新鲜不变质。
从综合特稿的涵义、特征以及我国新闻报道体裁的分类,可以发现,我国的通讯和美国的特稿最为接近。
本⽂通过对24篇普利策特稿奖作品和23篇中国新闻奖⼀等奖通讯作品的⽐较分析,得出的结果是:第⼀,限时性报道在特稿写作中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占据主流。
新闻是新近发⽣的事实的报道。
特稿虽然属于新闻体裁,但其新闻事实在深度上和⼴度上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追踪和提炼。
调查结果表明:⼤约有41.67%的中国新闻奖通讯属于限时性报道。
普利策特稿占44%,虽然在百分⽐上⽐中国新闻奖略⾼⼀些,但⾮限时性报道已经占据了获奖作品的多数。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第一篇:消息与通讯的区别消息和通讯都属于新闻体裁,都具有新闻性,强调所报道的人物和事件,要具有新闻价值,都必须真实,不能进行艺术虚构。
消息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在反映现实的速度方面居于各种文体之首,实效性强是消息又一突出特点。
它必须迅速及时地把最新的事实报告给读者,延误了的信息就失去了新闻价值。
通讯则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报道具有新闻特性的典型人物、事件和经验的文体。
它的表现形式较多,如一般通讯、特写、速写,还有访问记、侧记、记谈、札记、散记、巡礼、见闻等等,大体皆可以归入通讯一类。
通讯与消息区别:(一)外表形式不同在外表形式上,通讯与消息有着明显的区别,随便打开一张报纸即可看出:1)标题不同一般而言,通讯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
需要时,通讯也可以加一副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把通讯做成两行标题。
一行标题如:岭南职院2011级新生军训阅兵暨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两行标题:解新生困惑点学海明灯我的大学我做主——岭南职院李峻副校长12场主题讲演与新生谈大学人生通讯也少有使用引题的,但不采用三行题的形式;但消息的标题则一行题、二行题、三行题都常用。
消息不仅在引题方面区别于通讯,其副题也与通讯的副题不同,它直接说明内容,不采用破折号附加的形式。
2)开头形式不同消息最明显的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在导语之前有用异体字标出的“XX社X地X月X日电”或“本报讯”;通讯则没有这种形式,即使使用“电”,也是“电尾”式通讯稿件,用括号尾部附加“XX社X月X日电”,以示所用为通讯社的电传稿。
(2)时效性不同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
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
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

整理ppt
四 通讯的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消息是信息型文体,要求速报。有些消息,如简讯,甚至无需提炼主题。
而主题对通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通讯一旦完成,其结构是完整、严密、不容任意拆散的:有头有尾,环环
相扣,其功能是以“整篇”为单位发挥作用。消息的“段和结尾与全篇构成一个整体,一般不能任 意舍弃。
整理ppt
六 消息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通讯则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 消息文字要求简练明快,常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而通讯的素材比较详
细,因此多用详述、白描手法再现事实,强调事实的生动性和可感知性。
七 与消息相比,通讯时效性稍差 对于重要的事件,人们通常用消息在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抢先报道
。随着现代化的报道手段和先进设备的普及,电视、广播所做的对重大事 件的现场报道,更是将事实与报道之间的时差缩小为“0”,实现同时空转换 。报纸上消息的时效也大为提高。通讯发稿较慢,是因为它对材料的要求 比较严格,如要求更详细、更深刻、更生动、更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 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另外,通讯事实多、篇幅长,写作上也需要比消息 更长的时间,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 个比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者等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阶段性结果时,采写通讯 的时机方成熟。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中发稿最快的是体育赛 事特写,往往和赛事消息同时发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加入时间:2009-8-10 14:50:13 xyxc 点击:841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1、在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
而通讯报道则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
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都有常用的模式。
消息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的地方。
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的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的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别的表达方式很少。
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
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光流彩摇曳多姿。
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臵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
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
但是,由于消息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所限制,消息对这些手法只在合适时偶尔一用。
通讯则不然,为了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
比如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就有如下一段描写:
……孔繁森离开拉萨两天后,进入阿里地区措勤县境。
藏北大草原那雄浑、壮美的景色展现在他面前:远方,绵延起伏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壮丽,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直伸展到遥远的天际。
近旁,一座座用石块垒成的玛尼堆披挂着祈祷吉祥的五彩经幡,一堆堆高寒地带特有的红柳丛在阳光下像火一样耀眼。
天空,时而白云朵朵,时而乌云密布;原野,时而大雪纷飞,时而风沙弥漫……
这段文字中有虚实、有以比、有比喻、有对偶、有夸张……作者就是运用这些手法,使新闻也具有了艺术的品性。
4、在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
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
通讯则有比较强的文字性,生动活泼而富有文采。
在一期报
纸上,两种文体相互映衬和补充,使新闻媒体更加完美。
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虽然有消息、通讯同时发表的情况,但一般来说,通讯的时效性是赶不上消息的,因为消息内容简略,篇幅短小,采访快,写稿快。
有时事发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媒体就开始进行消息报道。
而通讯有大量的细节,篇幅一般比较长,采访需要比较详细,写稿时间也要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