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检修规程
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2016
![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2016](https://img.taocdn.com/s3/m/1c0b1d70680203d8cf2f24e0.png)
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1、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2.1.中修:1.2.1.1.清扫油路。
1.2.1.2.解体检查、清洗机件、机体内油垢及杂物,更换润滑油。
1.2.1.3.检查各紧固件松动情况。
1.2.1.4.检查、更换轴承及密封件。
1.2.1.5.检查、修理或更换针齿套、针齿销、销套、销轴。
1.2.1.6.找正联轴器。
1.2.2.大修:1.2.2.1.包括中修项目。
1.2.2.2.检查、修理或更换摆线齿轮、针齿壳。
1.2.2.3.检查或更换轴、紧固环、偏心套等部件。
1.2.2.4.防腐喷漆。
2.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2.1.机座:2.1.1.机座与针齿壳接合面应平整光滑,保证装配严密。
2.1.2.壳体不得有裂纹和砂眼。
2.2.针齿壳:2.2.1.检查针齿壳的针齿销孔磨损情况,针齿销孔直径使用极限见表12.2.2.1.针齿销孔圆心对针齿壳中心径向跳动应符合表2规定:表3单位:毫销孔轴线对针齿壳二端面不垂直度不大于0.015毫米。
2.2.2.4针齿销孔磨损误差时,一般可采用扩孔镶套的办法进行修复2.3.摆线齿轮:2.3.1.摆线齿轮面粗糙度不高于1.6,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
2.3.2.摆线齿轮内孔与轴承配合间隙应符合表4规定。
当间隙超过使 用极限规定时应予更换。
表4单位:毫表5单位:毫2.3.5.拆装摆线齿轮时应注意标记,摆线轮字头错开108°。
2.4.输出轴:2.4.1.轴与轴颈不得有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
2.4.2.与滚轮轴承配合的轴颈粗糙度不高于1.6.配合公差为H7/K6。
2.5.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应无裂纹、老化等缺陷,内外圆密封面平滑光洁。
2.6.针齿套与针齿销:2.6.1.针齿套、针齿销表面粗糙度为0.8,并不得有裂纹、毛刺、划 痕等缺陷。
2.6.2.针齿套表面粗糙度外圆为0.8,内圆为1.6。
2.6.3.针齿销与针齿套的间隙应符合表6规定:表6单位:毫2.7.1.销轴表面粗糙度为1.8,应无裂纹、毛刺、划痕等缺陷。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7cc73d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c.png)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摆线轮减速机是一种常见的减速传动装置,用于降低电机的输出速度,提高扭矩,并且具有体积小、传动效率高、运行平稳等优点。
为了保证摆线轮减速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进行安全维护检修工作。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日常维护、定期检修等方面阐述摆线轮减速机的安全维护检修规程。
一、准备工作1. 确定维修人员: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维修人员负责摆线轮减速机的维护检修工作。
2. 准备必要工具:包括扳手、起重工具、油枪等维修工具,确保维修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
3. 了解设备情况:熟悉摆线轮减速机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掌握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二、日常维护1. 清理外部灰尘:定期清理摆线轮减速机外表面的灰尘和杂物,保持设备清洁。
2. 检查润滑油:定期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和油质,确保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如发现油质变黑或有杂质,应及时更换润滑油。
3. 检查轴承和密封件:定期检查轴承和密封件的磨损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4. 检查联轴器:定期检查摆线轮减速机的联轴器,确保其紧固可靠,没有松动和磨损等问题。
三、定期检修1. 停机检查:在停机状态下,对摆线轮减速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连轴器、油封、润滑系统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清洗零部件:拆下各零部件进行清洗,并用干净布擦拭干净,确保无杂物残留。
3. 检查齿轮:对齿轮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齿轮齿面的磨损情况、润滑油脂情况等,如有需要,及时更换齿轮。
4. 更换润滑油:定期更换润滑油,确保油质清洁、新鲜。
5. 检查电机:对电机进行检查,包括轴承磨损情况、绝缘情况等,如有需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维修安全注意事项1. 断电操作:在进行维修时,必须先切断电源,防止电机误启动造成安全事故。
2. 防止被夹伤:在拆解和装载零部件时,注意避免手指或身体被夹伤。
3. 使用合适工具:在拆卸和安装零部件时,使用合适的工具,确保操作安全和准确。
4. 维修过程中禁止吸烟:维修过程中禁止吸烟,以防止烟头引起火灾。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规程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7e92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6.png)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规程
摆线针轮减速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传动设备,它具有复杂的结
构和精密的零部件,因此定期的检修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
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检修规程:
1. 检查外部表面,首先,应该对减速机的外部表面进行检查,
查看是否有损坏或者异物进入的迹象。
如果有,应该及时清理并修复。
2. 检查润滑油,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润滑,
因此需要检查润滑油的油质和油量。
如果发现油质变质或者油量不足,应该及时更换或者添加润滑油。
3. 检查轴承,轴承是摆线针轮减速机中重要的零部件,需要定
期检查其磨损情况和润滑情况。
如果发现轴承有损坏或者润滑不良,应该及时更换或者维护。
4. 清洁内部零部件,定期清洁减速机的内部零部件,包括齿轮、齿条等,确保其表面干净,避免因为灰尘或者异物进入而引起故障。
5. 检查传动效果,在检修过程中,应该测试减速机的传动效果,确保其输出转矩和转速符合要求,如果有异常应该及时调整。
6. 检查密封件,摆线针轮减速机内部通常有密封件,需要检查
其密封性能,确保不会有润滑油泄漏或者灰尘进入。
7. 检查安全装置,最后,应该检查减速机的安全装置,确保其
正常工作,避免因为安全装置失效而引起意外事故。
总之,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检修规程包括外部表面检查、润滑油
检查、轴承检查、清洁内部零部件、检查传动效果、检查密封件和
检查安全装置。
通过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可以确保摆线针轮减速机
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减速机检修技术规程
![减速机检修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d90f71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5.png)
减速机检修技术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解体检修。
图1 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结构l 一视孔盖;1-视孔盖; 2-吊环; 3-油尺; 4-油尺套; 5-螺塞;6,10,14、17-端盖;7,12-轴承; 8-挡油环;9-高速级齿轮;11-高速轴; 13-低速轴;15-低速级齿轮; 16-定位销; 18-甩油盘;19-底座; 20-底座与箱盖连接螺栓; 21-箱盖;22-轴承座连接螺栓; 23-轴承盖螺钉; 24-通气罩图2 圆锥齿轮减速机图3 蜗轮蜗杆减速器一、拆卸与检查1 .拆卸联轴器,检查对中及磨损情况。
2 .检查机体有无缺陷和损坏,测量检查中分面的密封情况。
3 .清洗齿轮箱内油垢及杂物,检查齿面磨损,配合间隙及啮合情况。
4 .检查轴承,测量、调整间隙。
二、检修质量标准1.轴承● 拆卸轴承应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 滚动轴承内外圈滚道、滚动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滚动无杂音。
● 滚动轴承内圈必须紧贴轴肩或定位环,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
● 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外径与轴承座的配合见表1。
表1 轴承配合公差2.轴● 轴及轴颈不应有毛刺、严重划痕、碰伤等缺陷。
● 轴的直线度为0.03mm/m。
● 轴颈的圆柱度为0.015mm,表面粗糙度为 Ral . 6 。
3.机体● 机盖与机体的剖分面应光滑、平整,保证装配严密,用0.05mm的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的1/3,检查剖分面的严密性。
● 机盖与机体不得有裂纹、伤痕等缺陷。
4.圆柱齿轮● 齿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或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 齿轮啮合的齿顶间隙为( 0 . 20~0 . 30 ) mn (mn为法向模数),齿侧间隙见表2。
表2齿侧间隙 mm● 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见表3。
表3 齿轮最大允许磨损值 mm注:mn为法向模数● 齿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4。
减速机检修工艺流程
![减速机检修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a5519459eef8c75ebfb34a.png)
减速机检修工艺流程减速机检修工艺流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煤矿用各种减速机的检修2.交接检验:当2.1设备移交给工厂时,首先检查设备外部附件和相关部件的数量,以便在检修前进行验收和交接。
2.2询问用户单元的操作和故障3.清洁与拆卸:3.1清除减速机表面的油污和异物3.2准备合适的拆卸工具、紫铜棒、扳手、锤子、绳头、钻头等。
根据大修后的减速器,准备所需材料、砂纸、棉纱、清洁剂、油石、塑料薄膜、油底壳等。
3.3拆除高速端联轴器或液压联轴器3.4拆下低速端的输出齿轮或联轴器3.5打开减速箱端盖和上盖,取出各级传动齿轮和轴承。
3.6紧密配合的零件严禁硬拆卸,以防损坏零件;如果需要通过加热将其移除,必须通过加热将其移除。
如果无法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拆卸,如轴承过热和轴承室粘连,破坏性拆卸必须在继续之前报告给矿山租赁中心或以上批准。
4.维护和修理:4.1检查齿轮磨损情况,检查齿轮啮合位置和啮合面积,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如果不符合要求,更换齿轮。
A传动轴出现裂纹时必须更换。
当与齿轮和轴承连接处的B轴的磨损量小于轴直径的3/1000时,允许修理。
c齿轮磨损超过齿厚的15%-20%时应更换高速齿轮应该成对更换。
E齿根裂纹,两个相邻齿轮断裂,齿轮体裂纹,齿面点蚀面积超过齿宽的30%,齿高的50%或剥落坑超过齿厚的10%,必须更换。
f .齿轮表面因碰撞、摩擦和塑性变形造成的凸起必须修复。
G替换齿轮和轴的制造和装配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2。
检查减速箱是否有裂纹和变形,与轴承配合的座孔是否有明显磨损。
如果不符合要求,请更换并清理。
A箱体和箱盖出现裂纹时,允许进行焊接修复。
修理后的箱体不应有漏油或渗油现象。
如果B外壳轴承孔在磨损后的配合不超过下一级,则允许使用,如果超过配合,则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C箱上的螺栓孔磨损后,允许扩大一级,但必须提供相应的联接件。
d .修理和更换的箱体和箱盖应符合JT/t136-94的有关规定4.3检查高速端和低速端联轴器和轴的配合孔是否磨损,安装弹性件的零件是否变形和磨损。
齿轮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
![齿轮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9f3157f524ccbff021847d.png)
1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小修:6个月大修:12个月1. 1小修1.1.1 清除机件和齿轮箱内油污及杂物。
1. 1.2检查更换密封圈、润滑油、填料等。
1. 1 .3检查更换传动皮带、皮带轮、联轴节、键等。
1.1. 4检查齿轮的啮合及油泵供油情况。
1.1.5检查紧固各部连接螺栓。
1. 2大修1.2. 1包括小修内容。
1.2.2解体检查齿轮、蜗轮、蜗杆等部件的磨损情况,磨损严重的机件应修理或更换。
1.2. 3 检查更换轴承或调整轴瓦间隙。
1. 2.4检查轴的磨损、弯曲度、不合格的修理或更换。
1・2.5修理或更换冷却、润滑系统。
1.2.6检查或修理基础。
1 .2.7 油漆。
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2. 1机体2.1. 1机盖与机体的部分面应平整光滑、保证装配严密,可用塞尺检查部分面的接触密合性,即用小于0. 05 mm的寒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部分面的1/3o 2.1.2上盖与机体不得有裂纹,装入煤油检查不得有渗漏。
2.2渐开线圆柱齿轮2.2. 1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
2.2.2齿轮啮合处的工作面即齿高与齿宽上的剥蚀现象不大于20%0 2.2. 3齿轮装配后啮合必须正确,其接触面积应符合下表规定:2.2.4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单位:毫米2.2.5齿轮啮合的顶间隙为0.2~0. 3m(m为法向模数)。
2.2. 6用压铅法检查齿轮的侧间隙和顶间隙如不符合2.2. 4及2.2. 5 条规定者、可按2.2. 4及2.2.5条修正中心距来实现。
2. 2.7两齿轮的中心距极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单位:毫米2. 2.8齿轮中心线在齿宽上的不平行度不大于下表规定:2. 2.9齿轮轮缘的径向跳动不大于下列规定:2.2.10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应符合下表规定:注:m 为法向模数2.3圆锥齿轮2.3. 1齿轮必须光滑、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
2.3. 2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2.3. 3齿轮中心线的位移不大于下表规定:2.3. 4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2.3.5齿轮啮合的顶间隙为0.2〜0. 3M (M为大端模数)。
减速机检修工艺规程
![减速机检修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11626a90c69ec3d4bb7519.png)
减速机检修工艺规程1.1 设备概述及技术规范1.2 减速机概述SXJ160减速机是用于ZGM113型中速辊式磨煤机的磨盘驱动装置,它是磨煤机传动的心脏部分。
通过一级螺旋伞齿轮和一级行星齿轮系(垂直安装)传动组成。
与同样额定功率和传动比的三级普通螺旋散齿轮—圆柱减速机相比,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而且传动平稳噪音低、效率高。
减速器附有润滑管路及供油系统,在强制条件下完成减速器的润滑。
1.3 减速机技术规范减速机技术规范详见表24:表1 减速机技术规范序名称参数单位备注号1 型号SXJ160B2 额定功率570 KW3 输入转速990 r/min4 输出转速23.9 r/min5 总传动比40.576 可承受轴向静负荷1600 KN7 齿轮箱总重约26900 Kg 不加油8 容油量960 L 不含油站用油9 润滑油型号N320硫磷型重负荷工业齿轮油DIN 51 519(德标)10 外形尺寸2770×2360×1865 mm11 输入油压正常值≥0.13 MPa12 输入油压报警值0.105 MPa13 输入油压停机值0.10 MPa14 润滑油最低工作油温≥28 ℃15 润滑油最高工作油温≤45 ℃16 推力瓦油池油温报警值60 ℃17 推力瓦油池油温停机值70 ℃18 减速机启动推力瓦油池油温≤50 ℃≤19 稀油站型号XYZ250/0.6320 双速电机型号YD160M-8/4V121 双速电机转速720/1450 r/min22 双速电机功率 5.0/7.5 KW23 双速电机电压380 V24 立式三螺杆泵SNS280R43U12.1W2125 立式三螺杆泵公称流量243 L/min26 立式三螺杆泵额定工作压力0.63 MPa27 在油温45℃下的轴功率4.38 KW28 双室过滤器型号SWQ-80B29 双室过滤器压力 1.0 MPa30 双室过滤器允许压差0.2 MPa31 过滤精度0.025 mm32 油冷却器型号GLL-13L33 冷却面积13 m234 入口水温≤38 ℃35 入口油温≤50 ℃36 水流量360 L/min1.4 减速机的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4.1.1 准备工具a)4个千斤顶。
齿轮减速机的维修维护验收规程
![齿轮减速机的维修维护验收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e5e5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5.png)
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渐开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减速器的维护与检修。
1.2结构简述本机由机壳、齿轮、轴和轴承等组成。
结构形式为剖分全封式。
1.3技术性能1.3.1高速轴的转速不大于3000r/min,工作环境温度为-40~+70°C,适用于正、反两向运转。
1.3.2传动比为2.5-50。
2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减速机主体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各部连接螺栓齐全,连接紧固。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牢固。
2.1.4各部配合、安装间隙均符合要求。
2.2运行性能2.2.1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温度正常,电流稳定2.2.2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轴承温度符合规定。
2.2.3性能参数达到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2.3.1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及易损配件图。
标准2.3.2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a.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说明书、使用说明书ob.检修记录及验收记录;c.设备缺陷及事故记录。
2.4设备及环境2.4.1器体油漆完整,清洁光亮、外表无灰尘、油垢。
2.4.2基础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
2.4.3各连接面、油位计、视镜、轴封处均无渗漏。
3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3.1.1保持设备和周围场地洁净,无积次、无油垢。
3.1.2随时注意减速器在运转中有无异声。
3.1.3检查有无不正常的振动,温度是否合乎规定。
3.1.4注意观察减速器的上、下结合面和轴端,有无渗油现象,如有渗漏及时消除。
3.1.5通过油标尺或油面镜,检查油面应在规定位置,加油时严格执行“三级过滤”3.2定期检查内容3.2.1每月测定减速器各轴承部位的振动情况,并做好记录。
3.2.2大、中修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状态监测分析。
标准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标准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1。
表13.4紧急情况停车注:检修周期可随主机的检修周期变更。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急停车。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模版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64e3f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2.png)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摆线轮减速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制定本维护检修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企业摆线轮减速机的维护检修工作。
第三条本规程的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二章维护检修工作安全措施第四条维护检修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前,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并持证上岗。
必须配备完整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并按要求穿戴。
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经过领导检查确认后方可进入。
第五条维护检修前必须开展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和讲解,包括工作位置、周围环境、操作要点等,确保维护检修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第六条维护检修人员在工作时必须服从指挥,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七条维护检修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状态或设计参数,不得在无资格、无安全技术交底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第八条维护检修人员在进行维修操作时,必须将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保证人、机、料、法、环全面安全。
第九条维护检修结束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清理,还原原状,并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第十条维修检修人员在维护检修过程中,如发现有关设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向领导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第三章摆线轮减速机的维护检修第十一条摆线轮减速机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维护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维修检修期间,必须断开摆线轮减速机的电源,并采取措施防止误操作导致电源重新接通。
第十三条摆线轮减速机的保养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润滑、清洁、紧固等。
第十四条摆线轮减速机的维护检定期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原则上不少于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检定。
具体检修项目包括:清洁各运动配件的部位、更换润滑油、检查轴承磨损情况、检查密封件的状况等。
第四章维护检修人员的技能要求第十五条维修检修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了解摆线轮减速机工作原理和结构,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电气维修。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ab8c2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d.png)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
摆线轮减速机是一种常见的减速机,用于驱动各种设备和机械。
为了确保摆线轮减速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安全维护检修。
下面是摆线轮减速机的安全维护检修规程:
1.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摆线轮减速机的表面和内部,去除尘土和杂物。
使用软布或刷子清洁外部表面,并用吹气器或吸尘器清除内部的尘土。
2. 润滑油检查:定期检查摆线轮减速机的润滑油情况,确保润滑油的质量和量。
必要时更换润滑油,并按照要求加注新油。
3. 轴承检查:定期检查摆线轮减速机的轴承情况,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转。
检查轴承是否存在磨损、松动或异物等问题,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4. 磨损部件检查:定期检查摆线轮减速机的磨损部件,如齿轮、链条等。
如果发现有磨损或损坏的部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 电气系统检查:定期检查摆线轮减速机的电气系统,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开关是否灵活,电缆是否损坏等,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6. 温度检查:定期检查摆线轮减速机的运行温度,确保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发现温度异常高,需要进行故障排查和修理。
7. 定期维护保养:根据摆线轮减速机的使用情况和要求,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
包括清洁、润滑、紧固和调整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8. 安全操作:在使用摆线轮减速机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避免超负荷运行、长时间连续工作等不当操作,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以上是摆线轮减速机的安全维护检修规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进行维护检修时,可以参考该规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摆线针轮减速机操作维护保养及检修SOP
![摆线针轮减速机操作维护保养及检修SOP](https://img.taocdn.com/s3/m/14bb59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1.png)
摆线针轮减速机操作维护保养及检修SOP
一、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应熟悉减速机的结构、原理以及操作要求。
2.操作前应检查减速机的润滑油是否充足,若不足应及时加注。
3.开机前应检查减速机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转,如有异常情况应立
即停机检修。
4.启动减速机前,应确保周围没有杂物,并保持通风良好。
5.启动减速机时,应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切勿猛拉或急停。
6.运行中如发现异常声音或振动,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处理故障。
7.停机后应及时清理减速机表面的污垢,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维护保养
1.定期检查减速机的润滑油是否干净、是否充足,必要时进行更换。
2.定期对减速机进行润滑油的加注,注意使用质量合格的润滑油。
3.每月对减速机的外观进行检查,如有腐蚀、漏油等情况应及时修复。
4.每季度对减速机的轴承进行润滑、清洁及紧固。
5.每年对减速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更换马达及齿轮等易损件。
三、检修
1.检修前应做好减速机的停机、断电工作。
2.对于需要拆卸的零部件,应做好标记,记录其位置,以便重新装配。
3.拆卸前应检查有无残留压力,若有压力应及时放空。
4.拆卸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不得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力气。
5.拆卸后应仔细检查零部件的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6.拆卸后的零部件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损坏。
7.检修完成后,应进行试运行,确保减速机正常工作。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工艺规程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b105f0af45b307e97197ae.png)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工艺规程
摆线针轮减速机在结构上比较特殊,采用周转轮系中的行星轮系。
所谓周转轮系是指轮系(多个齿轮的传动装置)
中有某些齿轮(最少应有一个齿轮)的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固定轴线回转。
周转轮系可分为差动轮系和行星轮
系。
装配步骤:
a.将所有部件清洗;
b.针齿壳和针锁、针套组装结束后,将针齿壳放在端
盖上,螺栓孔对准把垫圈放好;
c.装入底下一片摆线轮,并将标记向上;
d.将组装好的偏心套(转臂轴承涂好油脂,对准键即
可装入);
e.装垫圈,将输入轴端的轴承涂好油脂,装上轴用弹
性卡圈;
f.装入间隔环,再装入上面一片摆线轮,标记向上,
与底下一片标记相差180o;
g.装入全部锁套;
h.轻轻装入针齿壳,旋紧螺栓,在装配中如果卡住不
准敲击,以防轴向窜动变位;
i.组装后的减速机用手盘动输入轴端时应轻松平稳
无卡涩等不正常现象;
j.安装减速机的输出轴链轮(对轮);
拆卸工序与装配相反,只是在拆卸中必须做好拆卸记号;。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操作规程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9d722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d.png)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维修作业指导书I/JS J ****-01-201**版受控状态:分发号:编制:日期:201*年*月*日初审: ** ** ** 日期:201*年*月*日审核: ** ** ** 日期:201*年*月*日批准: ** ** ** 日期:201*年*月*日201*年*月*日发布 201*年*月*日实施目录1、文件控制页 (2)2、目的 (3)3、适用范围 (3)4、职责 (3)5、检修与质量标准 (3)6、摆线针轮减速机结构原理 (4)7、减速机解体 (4)8、减速机的清洗与检查 (6)9、减速机的组装 (6)文件控制页1、目的为了更加科学的对于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检修以及其故障的判断。
2、适用范围该检修规程试用于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检修。
3、职责2.1 MIQA分委会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指导书。
2.2 MIQA分委会负责推行本作业指导书并提供相关支持。
2.3 检维修人员需接受本作业指导书的培训,按作业指导书操作,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更好方法,可提出修改意见。
4、检修与质量标准4.1拆卸前的准备4.1.1检查减速机运行状态及存在的问题4.1.2备齐检修工具、材料及配件等4.1.3切断电源及附件、放尽机内润滑油。
危险现场在开始拆卸之前,必须要先停止电机,切断电4.2 劳动保护要求4.2.1 检修人员必须穿戴齐劳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镜、防砸鞋),确保检修工具牢固可靠。
5、摆线针轮减速机结构原理X、B系列摆线针轮减速机全部传动装置可分为三部分:输入部分、减速部分、输出部分。
5.1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转臂轴承的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以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为了减小摩擦,在速比小的减速机中,针齿上带有针齿套)。
5.2当输入轴带着偏心套转动一周时,由于摆线轮上齿廓曲线的特点及其受针齿轮上针齿限制之故,摆线轮的运动成为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在输入轴正转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于相反方向转过一个齿从而得到减速,再借助W输出机构,将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
斜齿轮硬齿面减速机 检修规程
![斜齿轮硬齿面减速机 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11aa69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e.png)
斜齿轮硬齿面减速机检修规程一、引言减速机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传动装置,具有提供扭矩和减速作用的特点。
然而,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减速机会出现磨损、松动等问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斜齿轮硬齿面减速机的检修规程,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二、检修前准备在进行斜齿轮硬齿面减速机的检修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检修计划制定确定减速机的检修周期和内容,并列出详细的检修计划。
2.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备用部件,以备在检修过程中使用和更换。
确保备件的质量和与原件的匹配程度。
3. 安全措施确保斜齿轮硬齿面减速机停止运行,并断开电源,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等。
三、减速机拆卸开始进行减速机的检修时,我们需要依次进行以下步骤:1. 清洗外表面使用无水酒精或清洁剂清洗减速机的外表面,以去除尘土和污垢。
2. 拆卸外部附件将减速机上的外部附件,如传感器、润滑管等进行拆卸。
3. 拆卸壳体拆卸减速机的壳体,将减速机内部暴露出来。
4. 拆卸齿轮组件拆卸减速机的齿轮组件,可以按照减速机的技术资料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正确无误。
四、齿轮组件检查与维修拆卸下来的齿轮组件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与维修。
以下是具体步骤:1. 清洗齿轮组件将拆卸下来的齿轮组件使用溶剂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2. 检查齿轮磨损使用齿轮磨损检查仪,检查齿轮表面的磨损情况,记录下磨损程度。
3. 更换磨损零件根据检查结果,更换磨损严重的齿轮或齿轮轴等零件,确保减速机的正常运行。
4. 涂抹润滑脂在进行组装之前,对齿轮组件表面涂抹适当的润滑脂,以减少磨损和摩擦。
五、减速机组装经过齿轮组件的检查和维修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减速机的组装了。
以下是具体步骤:1. 安装齿轮组件按照减速机的技术资料要求,依次安装齿轮组件,并确保每个零件的位置和方向正确无误。
2. 安装壳体将减速机的壳体重新安装,插入每个螺栓,并逐步拧紧。
3. 安装外部附件将之前拆卸的外部附件,如传感器、润滑管等重新安装到减速机上。
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a724c8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71.png)
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于卧式、立式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与检修。
1.2 结构简述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主要由输出轴、紧固环、机座、针齿销、针齿套、摆线轮,针齿壳、法兰盘、间隔环、销套、销轴、偏心轴、输入轴、电机等组成。
1.3 技术性能1.3.1 输入功率:0.4~55KW。
1.3.2 输入轴转速:1000~1500r/min。
1.3.3 输入轴许用转矩:147~29430N.m 。
1.3.4 传动比一级:11,17,25,29,35,43,59,87二级:121,187,289,385,473,595,731,841,1003,1225,1505,1849,2065,2537,3481,5133,7569三级:2507~4465712.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减速机及电机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地脚螺栓及各连接螺栓,螺母紧固。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
2.1.3 仪表、仪器、信号、联锁与安全装置,按期校验,达到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2.1.4 防腐符合要求。
2.2 运行性能2.2.1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无异常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噪声 77Db(A)。
2.2.3 各部温度,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
2.2.4 性能参数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2.3.1 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填写及时准确。
2.3.2 有使用说明书,有总装图、易损配件图。
2.3.3 设备运转有记录。
2.3.4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2.4.1 机体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2.4.2 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4.3 密封符合无泄漏要求。
3.设备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时做好运转记录。
3.1.2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认真做到“五定”/“三级过滤”。
减速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1)精选全文
![减速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1)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98f4b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8.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减速机检修作业指导书1 目的1.1 保证减速机检修符合检修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要求。
1.2 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质检人员确定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污水厂的减速机检修工作.3 作业条件3.1 与减速机相关联的设备停电,办理检修工作票。
3.2 拉断电机电源,并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3.3 作业组成员了解检修前减速机的缺陷。
3.4 作业组成员了解减速机的运行状态及运行时间。
3.5 清点所有专用工具齐全,检查合适,试验可靠。
3.6 起重用电动葫芦、手动葫芦在起重前应检查是否良好。
3.7 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本次检修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等。
3.8 参加本检修项目的人员必需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3.9 准备好检修用的各易损件的备件及材料。
3.10 开工前召开专题会,对参加人员进行组内分工,并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 风险分析/危害辨识4.1 减速机检修总体危害辨识4.1.1 参加检修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达到上岗条件。
4.1.2 作业组成员的着装要符合工作要求。
4.1.3 减速机解体、检修时严禁损伤齿轮及其他部件。
4.1.4 所带的常用工具、量具应认真清点备案,做好使用记录,绝不许遗落在减速机内。
4.1.5 各作业过程工作负责人要进行安全交底,做好危险预想。
4.2 减速机解体阶段的风险分析4.2.1 解体过程中要注意起重工具的正确使用。
4.2.2 起吊重物前检查起重工具是否符合载荷要求。
4.2.3 起吊物件要绑扎牢固、起吊平稳。
4.2.4 防止起吊物件的坠落。
4.2.5 拆卸的部件排放整齐,在高处时防止滑落。
4.2.6 使用大锤时,严禁单手操作、严禁戴手套操作,使用前检查锤头的固定情况,防止飞出伤人。
5 组织及人员分工:5.1 组织措施5.1.1 所有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准备就绪后方可进行工作。
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75fdedaba0d4a7302763ad8.png)
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1 总则本规程适用于摆线针轮减速机(以下简称减速机)的维护和检修;摆线针轮减速器的维护检修亦可参照执行。
2 检修间隔期2.1 检修类别检修类别分小修、中修和大修三类。
2.2 检修间隔期检修间隔期见表1表1 h3 检修内容3.1 小修3.1.1 清洗机体内部油垢及杂物,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3.1.2 检查,紧固各部位螺栓。
3.1.3 检查、消除各结合面及密封处渗漏油情况。
3.2 中修3.2.1 包括小修内容3.2.2 解体检查,清洗全部机件,冲洗机体油垢及杂物。
3.2.3 拆检润滑油及疏通油路。
3.2.4 检查,更换各部轴承(尤其是转臂轴承)及骨架式橡胶油封。
3.2.5 检查,更换浸渍衬垫纸垫、耐油橡胶垫及O型密封环。
3.2.6 检查,更换针齿套、针齿销、输出轴之销轴及销轴套。
3.2.7 找正联轴节,确保减速机轴与被驱动装置轴的同轴度。
3.3 大修3.3.1 包括中修内容3.3.2 检查,修复或更换摆线齿轮、针齿壳、输出轴及转臂(偏心套)等关键件。
3.3.3 检查,修复或更换机座、紧固环、隔离环及凸轮等件。
4 检修前的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使用说明书、图样及有关标准等技术资料。
4.1.2 运行、修理、缺陷、隐患、故障、功能失常等记录。
4.1.3 减速机温升、噪声、振动、功率(通过测量工作电压及电流计算)及渗漏等技术性能预检,并记录。
4.1.4 制定中修、大修方案。
4.2 物资准备4.2.1 需要更换的常用备件:转臂轴承、摆线齿轮、针齿套、针齿销、柱销套、浸清衬垫纸垫、骨架橡胶油封、O型密封环及其它需要更换件。
4.2.2 清洗用油,油盘及需加注润滑油(脂)。
4.2.3 检测工具、量具和拆卸工具。
4.3 安全技术准备4.3.1 切断电源,标志《禁止开启》警示牌。
4.3.2 易燃、易爆岗位有关措施。
5.1 拆卸5.1.1 程序5.1.1.1 拆下润滑油泵(仅立式减速机)。
减速机维修的技术标准
![减速机维修的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9474e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8.png)
减速机维修的技术标准减速机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动力传动设备,负责将高速旋转的动力转换成低速高扭矩的输出动力。
减速机的正常运行对生产设备的稳定性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对减速机的维修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就减速机维修的技术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维修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维修工作。
一、减速机维修技术标准的制定依据减速机维修技术标准的制定应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依据,也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技术需求进行制定。
需要考虑减速机的不同类型和用途,确定不同型号减速机的维修技术标准。
二、减速机维修技术标准的内容1. 减速机维修前的准备工作a. 安全检查:确认工作区域的安全状态,切断电源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
b. 设备检查:详细检查减速机的外观和内部情况,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及程度。
2. 减速机拆卸与组装a. 拆卸前的准备: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制定拆卸方案并进行人员分工。
b. 拆卸操作:按照操作规程逐步拆卸减速机各部件,并做好记录标记。
c. 组装操作:按照技术标准逐步组装减速机各部件,确保装配精度和紧固力。
3. 减速机零部件的检修与更换a. 齿轮箱零部件检修:对减速机齿轮、轴承、密封件等零部件进行详细检查,记录磨损程度和清洁处理情况。
b. 磨损零部件更换: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并进行更换操作。
4. 减速机润滑与密封a. 润滑检查:检查减速机的润滑系统,确定润滑油的种类和使用情况。
b. 润滑更换:根据使用情况和标准要求,更换润滑油并确认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c. 密封检查:检查减速机的密封情况,确保密封件的完好性和密封性。
5. 减速机的试运转与调试a. 维修后的试运转:对已经维修好的减速机进行试运转,检查运行情况和噪音情况。
b. 调试工作:根据试运转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工作,确保减速机的正常运行。
6. 维修记录与报告a. 记录维修过程:准确记录减速机维修过程中的操作、检查和更换情况。
b. 报告提交:撰写维修报告,介绍减速机的维修情况和运行状态,并提交给相关部门。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8319b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2.png)
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摆线轮减速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机械传动装置,其重要特点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噪音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摆线轮减速机在运作过程中也会显现一些故障,假如不适时进行检修和维护就会导致故障进一步加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订立一套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对于保证设备正常、稳定、高效地运行,削减故障发生和延长设备寿命具有紧要意义。
下面是一份有关摆线轮减速机安全维护检修规程的认真介绍。
一、检查工具的准备在进行摆线轮减速机的检修和维护时,首先要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工作顺当进行。
实在要求如下:1、工具:扳手、梅花扳手、套筒、切割刀等。
2、测量工具:角尺、卡尺、厚度规等。
3、清理工具:吸尘器、毛刷等。
4、设备和辅料:清洗剂、润滑油、防锈剂、涂抹剂等。
二、检修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摆线轮减速机的检修和维护前,需要进行肯定的准备工作。
1、确认检修对象:确认摆线轮减速机检修对象,记录下检修机型、序列号、工作环境、故障现象等相关信息。
2、谙习设备结构:了解摆线轮减速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维护要求,对设备进行初步检查。
3、确认维护和修理计划:依据设备情况订立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和修理范围、维护和修理时间、维护和修理方式等。
订立计划要考虑到生产进度,确保维护和修理过程不影响生产。
三、检修和维护过程进行摆线轮减速机的检修和维护时,需要依照肯定次序进行,以确保工作精准、顺当。
1、清洗在进行检修和维护前,首先要清洗摆线轮减速机,去除表面的尘土和油污。
清洗时要用清洗剂和毛刷进行,保持较为干净的工作环境。
若需要对内部结构进行清洗,需要进行拆卸。
2、拆卸拆卸时要依据设备情况选择适当的拆卸次序,尤其是在拆卸涉及磨损、老化的部件时,要注意不要损坏其他的构件。
拆卸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拆卸后要进行验收,检查是否有锈蚀、变形、损坏等情况。
3、检修检修时要认真查看各部分构件的磨损情况,滑动件和齿轮的磨损比较明显,要进行更换或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速机检修规程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放编号:发布日期:2018-05-16 实施日期: 2018-05-25 xxxxxxxxxxx有限公司工程保障部发布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减速机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涡轮蜗杆、行星摆线、行星齿轮减速机的维护与检修。
1.3编写修订依据SHS 03028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2、检修周期与内容2.2检修内容2.2.1 小修2.2.1.1 紧固松动的螺栓。
2.2.1.2 检查更换联轴上的易损件。
2.2.1.3 消除漏油现象。
2.2.1.4 调整传动轴的轴间隙。
2.2.1.5 修理安全防护装置。
2.2.2中修2.2.2.1 包括小修内容。
2.2.2.2 检查、修理或更换被磨损的主动齿轮或铀。
2.2.2.3 检查修理或更换滚动轴承、测量间隙。
2.2.2.4 清洗机壳、更换润滑油。
2.2.2.5 测量啮合间隙,修理齿轮齿面及轴。
2.2.2.6 检查联轴器的对中情况。
2.2.2.7 检查更换油封。
2.2.3大修2.2.3.1 包括中修内容。
2.2.3.2 检查、修理或更换从动齿轮或轴。
2.2.3.3 对磨损的轴承座进行修复。
2.2.3.4 修理研刮上、下机壳的结合面或更换壳体。
2.2.3.5 处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检修与质量标准3.1拆卸前的准备3.1.1 检查减速机运行状态及存在问题,备齐资料。
3.1.2 备齐检修工具、配件材料等。
3.1.3 切断电源及附件,放净机内润滑油,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 拆卸与检查3.2.1 拆卸联轴器,检查对中及磨损情况。
3.2.2 检查机体有无缺陷和损坏,测量检查密封情况。
3.2.3 清洗齿轮箱内油污及杂质,检查齿面磨损,配合间隙及捏合情况。
3.2.4 检查轴承,测量调整间隙。
3.3 检修质量标准3.3.1 联轴器3.3.1.1 拆卸联轴器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直接敲打。
3.3.1.2 联轴器对中允差见表13.3.1.3弹性柱销两端面间隙见表23.3.1.4当输出轴传动方式为链传动时,链轮与轴的配合应采用H7/js6,两链轮的中间平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其轴向偏移量不大于(1/200) a(a为两链轮中心距,mm)。
3.3.2轴承3.3.2.1 拆卸轴承应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3.3.2.2 滚动轴承内外圈滚道、滚动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及斑点,接触平滑,滚动无杂音。
3.3.2.3 滚动轴承内外圈必须紧贴轴肩或定位环,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
3.3.2.4 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外径与轴承座的配合见表3。
3.3.2.5 滑动轴承轴瓦表面应光滑,无硬点、裂纹、气孔、夹渣、脱皮、脱壳等缺陷。
3.3.2.6 轴瓦在下瓦中部60º~90º之间接触,接触点不少于每平方厘米2点。
3.3.2.7 轴瓦径向与轴向间隙见表43.3.2.8 轴瓦与轴承座的配合为H7/m6,其表面粗糙度为Ra3.2。
3.3.2.9 轴瓦的表面粗糙度为Ra1.6。
3.3.3轴3.3.3.1轴及轴颈不应有毛刺、严重划痕、碰伤等缺陷。
3.3.3.2轴的直线度为0.03mm/m。
3.3.3.3 轴颈的圆柱度为0.015 mm,表面粗糙度为Ra1.6。
3.3.4 机体3.3.4.1 机盖与机体的剖分面应光滑、平整,保证装配严密,用0.05mm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的1/3,检查剖分面的严密性。
3.3.4.2 机体与机盖不得有裂纹、伤痕等缺陷。
3.3.5 圆柱齿轮3.3.5.1 齿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或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3.3.5.2 齿轮啮合的齿顶间隙为(0.2~0.3)m n(m n为法向模数),齿侧间隙见表5。
3.3.5.3 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见表63.3.5.4 齿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73.3.5.5 齿顶圆的径向跳动公差值见表83.3.5.6 齿轮啮合表面粗糙度为Ra3.2。
3.3.5.7 齿轮内径圆柱度公差为0.010~0.025mm,表面粗糙度为Ra1.6。
3.3.5.8 齿轮与轴配合间隙为H7/m6或H7/k6。
3.3.5.9 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
X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按表9,y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取x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的一半。
3.3.6 圆锥齿轮3.3.6.1 齿轮齿表面应光滑,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3.3.3.2 齿轮节圆处齿厚的最大允许磨损值见表6。
3.3.3.3 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见表103.3.6.4 齿轮中心线的位置度公差值见表113.3.6.5 齿轮啮合的侧向间隙见表12 。
3.3.6.6 齿轮啮合的齿顶间隙为(0.2~0.3)m s(m s为端面模数)。
3.3.6.7 齿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13。
3.3.6.8 锥齿轮齿顶圆锥的径向跳动公差见表143.3.7 圆弧齿轮3.3.7.1 齿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或裂纹等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探伤。
3.3.7.2 圆弧齿轮传动的齿顶间隙和齿侧间隙的理论值见表15。
圆弧齿轮唇动的实际间隙应不小于理论值的2/3。
3.3.7.3 圆弧齿轮啮合接触面的正确位置应分布在名义接触线的上下两侧。
单圆弧齿轮的名义接触线距齿顶的高度:凸齿为0.45m n;凹齿为0.75m n,圆弧齿轮接触迹线和位置偏差见表16。
3.3.7.4 正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17 。
3.3.7.5 圆弧齿轮啮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1.6。
3.3.7.6 齿轮内径圆度公差值为0.02mm,表面粗糙度为Ra1.6。
3.3.7.7 齿轮与轴配合为H7/m6或H7/k6。
表16 圆弧齿轮接触迹线和位置偏差3.3.7.8 齿轮轴线平行度公差。
X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按表18,y方向平行度公差取x方向轴线平行度公差一半。
3.3.8 涡轮、蜗杆3.3.8.1 涡轮、蜗杆的齿型表面不得有损伤、胶合、剥落及裂纹缺陷,必要时做无损检测。
3.3.8.2 涡轮蜗杆啮合侧间隙及开式传动的啮合最大侧间隙见表19。
3.3.8.3 涡轮、蜗杆啮合的最大齿顶间隙为(0.20-0.30)m(m为模数)。
3.3.8.4 涡轮节圆处齿厚允许最大磨损值见表6。
3.3.8.5 涡轮啮合接触面积见表20。
3.3.8.6 涡轮、蜗杆中心线在齿宽上的垂直度见表21。
3.3.8.7 涡轮、蜗杆齿表面粗糙度为Ra3.2。
3.3.8.8 蜗杆齿顶圆柱度公差值见表22。
3.3.8.9 蜗杆轴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见表23。
3.3.8.10 蜗杆中间平面与蜗杆中心线的极限偏差值见表243.3.8.11 涡轮、蜗杆中心距极限偏差值见表25。
3.3.8.12 涡轮齿顶圆跳动公差值见表26。
3.3.9 行星摆线针轮3.3.9.1 针齿壳的针齿销孔直径允许磨损极限公差见表27。
3.3.9.2 针齿销孔圆心对针齿壳中心园跳动公差值见表28。
3.3.9.3 针齿销孔应均匀分布,两相邻孔距允许最大偏差见表29。
3.3.9.4 针齿壳两端面的针齿销孔同轴度公差值为0.03mm,针齿销孔轴心线对针齿壳两端面垂直度公差值为0.015mm。
3.3.9.5 摆线齿轮表面粗糙度为Ra1.6,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
3.3.9.6 摆线齿轮内孔与轴承配合间隙见表30。
3.3.9.7 摆线齿轮齿面磨损极限值见表31。
3.3.9.8 摆线齿轮轴向间隙为0.2-0.25mm。
3.3.9.9 两摆线轮要按标记正确装配。
3.3.9.10 针齿套、针齿销不得有毛刺、裂纹、伤痕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a0.8。
3.3.9.11 针齿轮与针齿套的使用极限间隙见表32。
3.3.9.12 销轴、销套应无毛刺、裂纹、伤痕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为Ra0.8。
3.3.9.13 销轴与销套的圆柱度公差值见表33。
3.3.9.14 偏心套应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为Ra0.8。
3.3.9.15 偏心套内径与外径的圆柱度公差值为0.015mm。
3.3.10 行星齿轮增速3.3.10.1 齿轮啮合良好,接触均匀,接触面积见表34。
3.3.10.2 齿面应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表面粗糙度为Ra3.2。
3.3.10.3 齿轮啮合间隙见表35。
3.3.10.4 行星齿轮内径圆柱度为0.02mm。
3.3.10.5 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轴的径向间隙见表363.3.10.6 主动轴、转架盖轴径、行星齿轴的圆柱度为0.02mm。
3.3.10.7 行星齿轴与转架油孔要对准。
3.3.10.8 内齿圈与三联齿套、行星齿轴与转架和转架盖、行星齿与行星齿轴应按标记装配。
3.3.10.9 行星齿端面与左、右内侧齿圈端面应在同一平面。
3.3.10.10 各部位卡圈、卡簧应有足够弹性,不得有明显变形,装配应牢固可靠。
3.3.10.11 转架与转架盖的固定螺栓和垫片更换时应按原重量配备,其重量差应不大于1g。
3.3.10.12 行星齿轴和行星齿更换时,各组的重量差不大于2g。
3.3.10.13 转子组装后,转颈处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25mm。
3.3.10.14 行星轮架组零件更换过多时,应做动平衡。
3.3.10.15 增速机输出轴与压缩机对中时,必须以增速机端盖上止口的两个平面为基准,径向允许偏差为0.03mm,轴向允许偏差为0.02mm。
4. 试车与验收4.1 试车前准备4.1.1 审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质量合格。
4.1.2 盘车检查无卡涩和异常声响。
4.1.3 润滑油符合要求,附件齐全好用。
4.2 试车4.2.1 空负荷试车,检查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冲击、振动和异常响声。
试运时间24-48小时。
4.2.2 检查密封有无渗漏。
4.2.3 各连接、紧固件有无松动。
4.2.4 空负荷试车合格后,进行负荷试车。
4.2.5 检查轴承温度,滚动轴承温度不大于70℃,滑动轴承温度不大于65℃。
4.2.6 运转平稳,不得有冲击、振动和异常响声,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振动值符合SHS 01003-2004《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4.3 验收4.3.1 额定符合连续运转24小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技术要求或满足生产需要。
4.3.2 设备状况达到完好标准。
4.3.3 检修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
5.维护与故障处理5.1 日常维护5.1.1 检查各轴承温度,超过各规定值及时处理。
5.1.2 检查油位、油压,定期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5.1.3 检查密封情况,发现泄露应及时处理。
5.1.4 经常检查减速机有无异常声音和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