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图纸,符号,并注释含义
钢筋符号大全及如何看懂钢筋图纸

钢筋符号大全及如何看懂钢筋图纸如何看钢筋图纸热扎钢筋等级和直径符号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 (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钢筋图符号表示含义

钢筋图符号表示含义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B为下部,T为上部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符号讲解及识图入门

钢筋符号表示方法及试图方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图纸,符号,并注释含义

求,钢筋图纸,所以符号,并注释含义,谢谢。
如;KL5(2)200×500 , Ø6@100/150 , 2Ø18;2Ø16 ,N2Ø12含义为:面积为200×500的框架梁5号,两梁跨,梁上箍筋为6号,加密区为100mm非加密区为150mm,上层主筋为2根直径18mm,下层为2根直径16mm,腰筋(N)为2根直径12mm.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应符合表10-1的规定。
表10-1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 XX (XX)或(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 XX (XX)或(XXA)或(XXB)框支梁KZL XX (XX)或(XXA)或(XXB)非框架梁L XX (XX)或(XXA)或(XXB)悬挑梁XL XX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 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⑶等截面梁的截面尺寸用b X h 表示;加腋梁用b X h YLt×ht表示,其中Lt为腋长,ht为腋高;悬挑梁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 ”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例:300×700 Y500×250表示加腋梁跨中截面为300×700,腋长为500,腋高为250;200×500/300 表示悬挑梁的宽度为200,根部高度为500,端部高度为300。
⑷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用斜线“/ ”分开,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时,则不需用斜线;箍筋肢数用括号括住的数字表示。
例:Ø8@100/200(4) 表示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⑸梁上部或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各排筋按从上往下的顺序用斜线“/ ”分开;同一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则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钢筋符号讲解及识图入门

钢筋符号表示方法及试图方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图符号表示含义

钢筋图符号表示含义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B为下部,T为上部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钢筋图纸符号解释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钢筋图纸符号解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建筑图纸的钢筋符号详细资料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图纸入门,图纸上钢筋的符号及含义

图纸入门,图纸上钢筋的符号及含义如;KL5(2)200×500 ,φ6@100/150 , 2φ18;2φ16 ,N2φ12含义为:面积为200×500的框架梁5号,两梁跨,梁上箍筋为6号,加密区为100mm非加密区为150mm,上层主筋为2根直径18mm,下层为2根直径16mm,腰筋(N)为2根直径12mm.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应符合表10-1的规定。
表10-1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 KL XX (XX)或(XXA)或(XXB)屋面框架梁 WKL XX (XX)或(XXA)或(XXB)框支梁 KZL XX (XX)或(XXA)或(XXB)非框架梁 L XX (XX)或(XXA)或(XXB)悬挑梁 XL XX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 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 等截面梁的截面尺寸用 b X h 表示;加腋梁用b X h ,Lt×ht表示,其中Lt 为腋长,ht为腋高;悬挑梁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 ”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例:300×700 Y500×250表示加腋梁跨中截面为300×700,腋长为500,腋高为250; 200×500/300 表示悬挑梁的宽度为200,根部高度为500,端部高度为300。
?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用斜线“/ ”分开,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时,则不需用斜线;箍筋肢数用括号括住的数字表示。
例:φ8@100/200(4) 表示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 梁上部或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各排筋按从上往下的顺序用斜线“/ ”分开;同一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则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 6φ25 4/2 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2φ25+2φ22 表示有四根纵筋,2φ25 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
钢筋图符号表示含义

钢筋图符号表示含义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B为下部,T为上部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钢筋符号讲解及识图入门

钢筋符号表示方法及试图方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结构中构件符号代表格含义及识图常识

钢结构中GJ\GL\GZ\XG\SC\YC\ZC\LT\GZL\GXL\CG代表含义及识图常识GJ钢架GL钢架梁或GJL钢架梁GZ钢架柱或GJZ钢架柱XG系杆SC水平支撑YC隅撑ZC柱间支撑LT檩条TL托梁QL墙梁GLT刚性檩条WLT屋脊檩条GXG刚性系杆YXB压型金属板SQZ山墙柱XT斜拉条MZ门边柱ML门上梁T拉条CG撑杆HJ桁架FHB复合板YG:压杆或是圆管(从材料表中分别)XG:系杆LG:拉管QLG:墙拉管QCG:墙撑管GZL直拉条GXL斜拉条GJ30-1跨度为30m的门式刚架,编号为1号1。
算量最基本的就是看图纸,土建的人都烦钢构图纸的太乱,其实我也有这种看法,因为平法并没有用在其上面,图样还保留了一前土建制图的原则,所以做为老人看比较习惯(101图集出之前的人),后来像我这样人看钢结构图纸真的看不习惯,不过没有办法,还是要习惯的,我们知道麻烦,但任何事情都有规律的,钢结构的详图结点相当的多,但这些变化真的在算的时候影响相当的小,重要是大的方向把握好,钢结构的结点图也是相当科学的,都和科学受力相对应。
有许多是重复或对称等。
认真的看都会看出来。
对于图纸的特点,我会在下面讲2。
算重量,因为钢结构的算量基本上全是按吨计(板按M2)。
钢材+钢材就是钢结构。
而钢材多指型钢,对于型钢的分类算量的方法,我也会一一列出。
并做出讲解。
3。
统计汇总,哈哈,此类应该是不难的,以清单为基本,分类汇总而以了。
识图问路1。
我对钢结构的认识,应该比大家深一些,因为我毕业的时候就进了一家钢结构公司,工作不到两个月,经常的工作就是画一个图纸的钢构件,把这个钢构件看明白了,画出来,他们叫钢结构深化设计(细化方案)做加工所用,说白了,一钢板怎么加工这样的东东的。
我讲的图识别,其它就是03G102上面的东东,大家有机会可以去下载看一下。
闲言碎语不多讲,说说吧,钢结构图应该怎么看不头痛。
把握好看图不难的原则,其实很简单,比建筑的施工简单多了,因为他每个部分都有详图,哪里不明白了,就看此图有没有什么详图符号,有就找,其实我看明白的地方不是详图的地方,拿出来与原图一对就明白了,是什么柱,是什么梁就明白了许多。
钢筋平法图集通用符号解释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la: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laE: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bw:剪力墙的厚度bf: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ln:梁的净跨度l1E:钢筋的搭接长度hc:支座的净宽度λ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m2,应按360N/m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二级不宜大于150mm。
bc:端柱端头的宽度。
bw:剪力墙厚度。
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1.5bw和450mm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ln:梁跨度值。
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l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l: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ni:梁本跨的净跨值。
hac:暗柱长度。
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梁截面高度。
Ac: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图片可以保存到手机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1、柱KZ-框架柱KZZ-框支柱XZ-芯柱LZ-梁上柱QZ-剪力墙上柱2、剪力墙(1)墙柱YDZ-约束边缘端柱YAZ-约束边缘暗柱YYZ-约束边缘翼墙柱YJZ-约束边缘转角柱GDZ-构造边缘端柱GAZ-构造边缘暗柱GYZ-构造边缘翼墙柱GJZ-构造边缘转角柱AZ-非边缘暗柱FBZ-扶壁柱(2)墙身Q-剪力墙(3)墙梁LL-连梁(无交叉暗撑、钢筋)LL(JC)连梁(有交叉暗撑)LL(JG)连梁(有交叉钢筋)LL(JC)连梁(对角暗撑配筋)LL(JX)连梁(交叉斜筋配筋)LL(DX)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AL-暗梁BKL-边框梁(4)墙洞JD-矩形洞口YD-圆形洞口3、梁KL-楼层框架梁WKL-屋面框架梁KZL-框支梁L-非框架梁XL-悬挑梁JZL-井字梁4、梁板式筏形基础JZL-基础主梁JCL-基础次梁LPB-梁板筏基础平板5、平板式筏形基础ZXB-柱下板带KZB-跨中板带BPB-平板筏基础平板6、筏形基础相关构造类型SZD-上柱墩XZD-下柱墩WZJ-外包式柱脚MZJ-埋入式柱脚JK-基坑HJD-后浇带7、楼板LB-楼面板WB-屋面板YXB-延伸悬挑板XB-纯悬挑板8、板带ZSB-柱上板带KZB-跨中板带9、楼板相关构造类型JQD-纵筋加强带HJD-后浇带ZMx-柱帽SJB-局部升降板JY-板加腋BD-板开洞FB-板翻边TY-板挑檐Crs-角部加强筋Cis-悬挑阴角加强筋Ces-悬挑阳角放射筋Rh-抗冲切箍筋Rb-抗冲切弯起筋10、独立基础DJj-普通独立基础阶形DJp-普通独立基础坡形BJj-杯口独立基础阶形BJp-杯口独立基础坡形11、条形基础梁JL-基础梁JQL-基础圈梁12、条形基础底板TJBp-条形基础底板坡形TJBj-条形基础底板阶形13、独立承台CTj-独立承台阶形CTp-独立承台坡形14、承台梁CTL-承台梁15、基础连梁JLL-基础连梁16、地下框架梁DKL-地下框架梁17、基础相关构造类型CJQ-窗井墙JLL-基础连系梁HJD-后浇带SZD-上柱墩.- XZD-下柱墩JK-基坑(沟)。
钢筋符号讲解及识图入门---精品管理资料

钢筋符号表示方法及试图方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图纸符号解释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工程中常见钢筋图钢筋符号大全

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方法: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Ф20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1.梁箍筋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钢筋平法图集符号解释

钢筋平法图集常用符号解释la:非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laE:抗震构件的钢筋锚固长度bw:剪力墙的厚度bf:转角处的暗柱的厚度ln:梁的净跨度llE:钢筋的搭接长度hc:支座的净宽度λv:为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特征值,计算配筋率时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m2,应按360N/mm2计算;箍筋或拉筋沿竖向间距:一级不宜大于100mm,二级不宜大于150mm。
bf:剪力墙厚度。
bc:端柱端头的宽度。
bw:剪力墙厚度。
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图集中表内的数值、1.5bw和450mm 三者的最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
ln:梁跨度值。
l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l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l:纵向受拉钢筋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
lni:梁本跨的净跨值。
hac:暗柱长度。
Hn: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hc: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也表示为端柱的宽度。
hw:抗震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也表示梁净高)。
hb:梁截面高度。
Ac:为计算边缘构件纵向构造钢筋的暗柱或端柱的截面面积。
各类结构构件名称代码:1、柱KZ-框架柱KZZ-框支柱XZ-芯柱LZ-梁上柱QZ-剪力墙上柱2、剪力墙(1)墙柱YDZ-约束边缘端柱YAZ-约束边缘暗柱YYZ-约束边缘翼墙柱YJZ-约束边缘转角柱GDZ-构造边缘端柱GAZ-构造边缘暗柱GYZ-构造边缘翼墙柱GJZ-构造边缘转角柱AZ-非边缘暗柱FBZ-扶壁柱(2)墙身Q-剪力墙(3)墙梁LL-连梁(无交叉暗撑、钢筋)LL(JC)连梁(有交叉暗撑)(03G) LL(JG)连梁(有交叉钢筋)(03G)LL(JC)连梁(对角暗撑配筋)LL(JX)连梁(交叉斜筋配筋)LL(DX)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 AL-暗梁BKL-边框梁(4)墙洞JD-矩形洞口YD-圆形洞口3、梁KL-楼层框架梁WKL-屋面框架梁KZL-框支梁L-非框架梁XL-悬挑梁JZL-井字梁4、梁板式筏形基础JZL-基础主梁JCL-基础次梁LPB-梁板筏基础平板5、平板式筏形基础ZXB-柱下板带KZB-跨中板带BPB-平板筏基础平板6、筏形基础相关构造类型SZD-上柱墩XZD-下柱墩WZJ-外包式柱脚MZJ-埋入式柱脚JK-基坑HJD-后浇带7、楼板LB-楼面板WB-屋面板YXB-延伸悬挑板XB-纯悬挑板8、板带ZSB-柱上板带KZB-跨中板带9、楼板相关构造类型JQD-纵筋加强带HJD-后浇带ZMx-柱帽SJB-局部升降板JY-板加腋BD-板开洞FB-板翻边TY-板挑檐Crs-角部加强筋Cis-悬挑阴角加强筋Ces-悬挑阳角放射筋Rh-抗冲切箍筋Rb-抗冲切弯起筋10、独立基础DJj-普通独立基础阶形DJp-普通独立基础坡形BJj-杯口独立基础阶形BJp-杯口独立基础坡形 11、条形基础梁JL-基础梁JQL-基础圈梁12、条形基础底板TJBp-条形基础底板坡形TJBj-条形基础底板阶形 13、独立承台CTj-独立承台阶形CTp-独立承台坡形14、承台梁CTL-承台梁15、基础连梁JLL-基础连梁16、地下框架梁DKL-地下框架梁17、基础相关构造类型CJQ-窗井墙JLL-基础连系梁HJD-后浇带SZD-上柱墩XZD-下柱墩JK-基坑(沟)钢柱分为:框柱GKZ、核心筒柱GGZ长沙地铁1号线)汽车北站、福元路、三角洲、开福寺路、湘雅路、营盘路、五一广场、人民路、城南路、侯家塘、南湖路、赤黄路、金色大道、铁道学院、友谊路、省政府、时代阳光大道、披塘路、大白路、万家丽路长沙地铁2号线(已通车)望城坡、金星路、西湖公园、溁湾镇、橘子洲、湘江中路、五一广场、芙蓉广场、迎宾路口、袁家岭、长沙火车站锦泰广场、万家丽广场、人民东路、长沙大道、体育公园、杜花路、长沙火车南站、光达长沙地铁3号线(预计2018年通车)洋湖垸、羊湖公园、南二环、靳江路、阜埠河路、书院路、侯家塘、东塘、桂花路、城南东路、车站路、长沙火车站、营盘东路、德雅路、三一大道、工农路、长沙大学、万家丽北路、汽贸大道、星沙大道、东三线、东六线、黄兴大道、龙角路长沙地铁4号线北二环路、长望路、茶子山路、滨江新城、桐梓坡路、望月、溁湾镇、湖南师大、牌楼路、阜埠河路、南湖新城赤黄路、砂子塘、洞井路、树木岭、劳动东路、体育公园、曲塘东路、长沙火车南站、太平、桂花大道长沙地铁5号线蟠龙路、湘龙路、开元西路、万家丽北路(与轨道交通3号线换乘)、三一大道、朝阳、晚报大道与轨道交通7号线换乘)、马王堆、万家丽广场、东郡、朝晖路、华雅站、劳动东路站)、曲塘路站、雨花广场站、木莲冲路站、湘府路站、时代阳光大道站长株潭城际铁路)城际铁路以长沙站为中心,衔接长沙西(雷锋大道)、株洲、湘潭三个方向。
钢筋图纸符号解释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符号及含义

钢筋符号及意思: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1。
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Ф20 ,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2。
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 @ 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1.梁箍筋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钢筋图符号表示含义

钢筋图符号表示含义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 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 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 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 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 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 200,双肢箍。
⑷ φ 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 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 22, 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 22, 下部钢筋为 3Φ 20。
B 为下部, T 为上部⑵2φ 12, 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 12,下部钢筋为3Φ 18。
⑶ 4Φ 25, 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 25,下部钢筋为4Φ 25。
⑷ 3Φ 25, 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 25, 下部钢筋为 5Φ 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 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 22+( 4Φ12)表示 2Φ 22为通长, 4φ 12 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 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 4Φ 25,下排为 2Φ 25。
⑷2Φ 22+ 2Φ 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 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 12。
⑵ G4 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 14。
⑶ N2 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 22。
⑷N4 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 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 4Φ 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 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 4Φ 25。
⑶ 6Φ25 (-2 )/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 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 25,全部伸入支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钢筋图纸,所以符号,并注释含义,谢谢。
如;KL5(2)200×500 , Ø6@100/150 , 2Ø18;2Ø16 ,N2Ø12
含义为:面积为200×500的框架梁5号,两梁跨,梁上箍筋为6号,加密区为100mm非加密区为150mm,上层主筋为2根直径18mm,下层为2根直径16mm,腰筋(N)为2根直径12mm.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应符合表10-1的规定。
表10-1
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
楼层框架梁KL XX (XX)或(XXA)或(XXB)
屋面框架梁WKL XX (XX)或(XXA)或(XXB)
框支梁KZL XX (XX)或(XXA)或(XXB)
非框架梁L XX (XX)或(XXA)或(XXB)
悬挑梁XL XX
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 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⑶等截面梁的截面尺寸用b X h 表示;加腋梁用b X h YLt×ht表示,其中Lt为腋长,ht为腋高;悬挑梁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 ”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例:300×700 Y500×250表示加腋梁跨中截面为300×700,腋长为500,腋高为250;
200×500/300 表示悬挑梁的宽度为200,根部高度为500,端部高度为300。
⑷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用斜线“/ ”分开,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时,则不需用斜线;箍筋肢数用括号括住的数字表示。
例:Ø8@100/200(4) 表示箍筋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⑸梁上部或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各排筋按从上往下的顺序用斜线“/ ”分开;同一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则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6Ø25 4/2 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Ø25,下一排纵筋为2Ø25;
2Ø25+2Ø22 表示有四根纵筋,2Ø25 放在角部,2Ø22放在中部。
⑹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
⑺梁跨中面筋(贯通筋、架立筋)的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注写时,架立筋须写入括号内,以示与贯通筋的区别。
例:2Ø22+(2Ø12) 用于四肢箍,其中2Ø22为贯通筋,2Ø12为架立筋。
⑻当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时,可用“;”号将上部与下部的配筋值分隔开来标注。
例:3Ø22;3Ø20 表示梁采用贯通筋,上部为3Ø22,下部为3Ø20。
⑼梁某跨侧面布有抗扭腰筋时,须在该跨适当位置标注抗扭腰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号。
例:在梁下部纵筋处另注写有*6Ø18 时,则表示该跨梁两侧各有3Ø18的抗扭腰筋。
⑽附加箍筋(密箍)或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配筋值原位标注。
⑾多数梁的顶面标高相同时,可在图面统一注明,个别特殊的标高可在原位加注。
腰筋
腰筋又称“腹筋”分二种:一种为抗扭筋,在图纸上以N开头,一种为构造配筋以G开头。
梁的抗扭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
当梁高达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
抗扭腰筋的锚固长度按规范或图集受力钢筋要求设置,构造配筋的锚固长度按12d且≥150mm要求设置。
当梁高超过450mm时,为防止由于温度变形及砼收缩等的原因在梁中部产生竖向裂缝,在梁的两侧沿高度每隔300~400mm,应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