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讲义(3)
解析“哥德巴赫猜想”及“abc猜想”(3)
第一章“哥德巴赫猜想”的来历哥德巴赫(Christian Goldbach),1690年3月18日出生于普鲁士哥尼斯堡(俄罗斯现在的加里宁格勒)的一个官员家庭。
当时的普鲁士是德意志的一个邦国,哥尼斯堡(Konigsberg)是一座历史名城[2]。
哥德巴赫年轻时在家乡的哥尼斯堡大学学习数学和医学,20岁大学毕业,由于年轻,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加之家庭状况也不错,于是1710年之后,哥德巴赫云游欧洲,结识了不少当时欧洲的数学名家。
哥德巴赫首先去莱比锡,拜访了大数学家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G. W. Leibniz,1646-1716)对于数学的最大贡献是发明了微积分。
哥德巴赫的到来,使莱布尼茨感到很高兴,对于这位朝气蓬勃的晚辈,莱布尼茨少不了给予指点和教诲。
莱布尼茨广博的学识和高屋建瓴的观点,也使哥德巴赫终身受益。
接着哥德巴赫又到伦敦访问棣莫弗。
棣莫弗(De Moivre,1667-1754)是法国人,因躲避宗教迫害移居英国。
棣莫弗最擅长的研究领域是概率论,并对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哥德巴赫对于理论研究和实际问题都很有兴趣。
后来哥德巴赫去了欧洲其它一些城市,分别见到伯努利家族的几位成员,其中丹尼尔•伯努利和哥德巴赫关系密切。
16世纪末,伯努利家族的祖辈为躲避宗教迫害,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辗转来到瑞士的巴塞尔,在那里繁衍生息。
这个家族以经商为传统,也有个别人行医,似乎都和数学沾不上边。
但是在一个世纪之后,却在三代人中出现了八位数学家,其中几位有相当大的成就。
欧洲的旅行,使哥德巴赫不断开阔眼界,增长了学识,还在学术圈里交了不少朋友,收获颇丰。
1724年哥德巴赫回到故乡哥尼斯堡,此时的哥德巴赫已经 34岁了,过了而立之年,该见的世面也见过了,是到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时候了。
事也凑巧,就在哥德巴赫回家后不久,正好有两位学者路过哥尼斯堡,他们是去圣彼得堡参与俄罗斯圣彼得堡科学院筹建工作。
在与他们的言谈中,哥德巴赫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感觉正对心思。
歌德巴赫猜想全解析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你能看懂下面的这些式子吗?6=3+3,8=3+5,10=5+5,12=5+7,14=7+7,16=5+11,18=7+11, 20=3+17,22=5+17,24=5+19,26=13+13,……9=3+3+3,11=3+3+5,13=3+3+7,15=3+5+7,17=3+7+7,19=3+5+11,21=3+7+11,23=3+3+17,……看了这些式子,也许你会认为轻视了你,这些连小学生都能看懂的式子,难道你还看不懂?每个人都能看懂这些式子,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懂其中的奥秘:上面所有等式右边的加数都是奇素数,第一类等式左边的偶数(大于或等于6)都是两个奇素数的和;第二类等式左边的奇数(大于或等于9)都是三个奇素数的和。
世界上有一个人第一个发现了这个现象。
1742年6月7日,住在圣彼得堡的德国中学教师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俄国圣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向欧拉请教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如6=3+3,14=3+11等。
第二,是否每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表示为3个奇素数之和?如9=3+3+3,15=3+5+7等。
实际上第一个猜想是基本的,第二个猜想可以由第一个猜想推导出来。
因为每个大于7的奇数显然可以表示为一个大于4的偶数与3的和。
多么简单,多么朴实的猜想!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它是数论中的一个著名问题,常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这位中学老师一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提出的问题,把当时最杰出的数学家欧拉难住了。
他在回信中写道:“尽管我不能证明它,但我相信这是一条完全正确的定理。
”在这以后的150多年里,数学家们在哥德巴赫猜想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毫无疑问,肯定或否定哥德巴赫猜想,是对数学家智慧与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未来数学家的挑战,这道人人都能明白的数学问题,难倒了每一位聪明过人的数学家。
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大权威希尔伯特发表了著名演说,向世界数学家建议了23个待解的数学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是其中的第八个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课件
圆法
圆法是一种基于几何和数论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每个整数看作平面上 的一个点,然后通过构造不同的圆将 整数进行分类和筛选,以证明哥德巴 赫猜想的正确性。
圆法的优点在于其直观易懂,适用于 较大的数,但对于较小的数,证明过 程变得较为繁琐。
三角和法
三角和法是一种基于三角函数的证明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变换, 将整数分解为不同的三角函数项,然后通过 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变换进行筛选和组合,以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性。
数学教育改革
03
随着数学研究的深入,未来的数学教育也将进行相应的改革,
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THANKS。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意义和影 响
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推动数学理论进步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著名难题,其证明过程将推动数学理论的发展,为数 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增强数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
哥德巴赫猜想与数论、代数、几何等多个数学分支相关,其证明将有助于增强数学与其 他科学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合作。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哥德巴赫猜想简介 •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方法 •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最新进展 •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意义和影响 • 结语
01
哥德巴赫猜想简介
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
总结词:简单明了
详细描述: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3
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成功将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做出贡献。
05
结语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启示
数学的力量
歌德巴赫猜想----素数解疑(3)
哥德巴赫猜想(2a=p+p)的终结----素数难题解疑(续 3)
值此国庆六十一周年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及为祖国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人们,以示对数学巨匠华罗庚诞辰 100 周 年的纪念!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初等证明[原创]
张学刚
2009.10.26 山东省 莱西市 266618。
摘 要:素数(亦称质数),是数论领域极具神秘色彩的数,有关素数的数学难题,则是数论领域,最具挑战
我们把<1>式,这个能由已知p1, p2 ,p2 ,p3, … … ,pn ,之 n 个素数,便可直接求出不大于p2 n+1 之整数域内 的所有素数的表达式,称之为素数公式。通过该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求出(或表示出)任何整数域中的任何 素数。 例如: p1 +p2 = 1 + 2 = 3 2 (1)当 n=2 时,pn = p2 = 2,p1 = 1。则由素数公式: p1 +p2 2 = 1 + 2 = 5,因以上三个式子的结果均小于 9(即 3 3 p2 −p1 = 2 − 1 = 7 p2 3 ),所以由定理 3 知,其必为素数。 (2)当 n=3 时,pn = p3 = 3 , p2 = 2 , p1 = 1 。 p3 + p1 p2 = 3 + 1 × 2 = 5 p1 + p2 p3 = 1 + 2 × 3 = 7 p1 p2 3 + p2 = 1 × 3 × 3 + 2 = 11 2 2 则由素数公式有 p1 p2 + p3 = 1 × 2 × 2 + 3 × 3 = 13 3 2 p1 p2 + p3 = 1 × 2 × 2 × 2 + 3 × 3 = 17 p2 p2 3 + p1 = 2 × 3 × 3 + 1 = 19 3 p2 p3 − p1 = 2 × 2 × 2 × 3 − 1 = 23 以上计算之结果均小于 25(即p2 4 ),所以由定理 3 知,其必为素数。 „„ „„ „„,等等。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便可利用本公式,求出我们所要得到的所有素数。事实上,当n → ∞时, <1>式所表达的,就是整数域中之所有素数的一般表达式——“素数公式”。素数公式证毕。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能和奇质数列相加质数最大不超过15, 即为13时只有13+13;13+17
g530135
以后的质数再加时都超过30。
一般地因为 ,所以 时, p q1
n 2
q
n 2
1
就不能再加了。
q3 2 01151615
5
w30 gk k 1
27 25 23 19 17
根据这两条原则: 第1步:把 p 2 分别和奇质数列中
不 生超 成过 的偶n 数p对2 为的每g1一个质n数相p2加,1
第2步:把 p 3 分别和奇质数列中 不超过 n p 3 的每一个质数相加,生
成的偶数对为 g2np32;
……………………………………………
第q步:把 p q 1 分别和奇质数列中 不超过 n pq1的每一个质数相加,生
定理3: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 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分析:要想证明这个定理,只需要证明 不超过n的偶数表示成素数对的总个数 公式,当n=2m时是增函数就可以了。
q
若w2m{2mpk1k}是增函数, k1
则w2m2w2m1.
即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 两个奇素数之和。
证明:
设W(n)为不超过n的偶数表示
2、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思路?
首先,要给出精确的质数的个数公式
其次,要给出精确的素数对公式
再次,利用素数对公式进行巧妙和 严密的推理论证,才可以真正证明哥 德巴赫猜想。
定理1:(质数的个数公式)
(n)
m
n
m i 1
n pi
m i j
n pi p j
m
n
i jk pi p j pk
中 至 少 有 1个 大 于 0
歌德巴哈猜想
歌德巴哈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
这个猜想最早出现在1742年普鲁士人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与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的通信中。
用现代的数学语言,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陈述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这个猜想与当时欧洲数论学家讨论的整数分拆问题有一定联系。
整数分拆问题是一类讨论“是否能将整数分拆为某些拥有特定性质的数的和”的问题,比如能否将所有整数都分拆为若干个完全平方数之和,或者若干个完全立方数的和等。
而将一个给定的偶数分拆成两个素数之和,则被称之为此数的哥德巴赫分拆。
哥德巴赫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哥德巴赫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猜想1.37万播放 12:24哥德巴赫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共3个含义•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话剧作品收起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因现今数学界已经不使用“1也是素数”这个约定,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欧拉在回信中也提出另一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
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亦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从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可推出:任一大于7的奇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的猜想。
后者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则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也会是对的。
弱哥德巴赫猜想尚未完全解决,但1937年时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已经证明充分大的奇质数都能写成三个质数的和,也称为“哥德巴赫-维诺格拉朵夫定理”或“三素数定理”。
中文名哥德巴赫猜想外文名Goldbach conjecture提出者哥德巴赫所属领域数学猜想提出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即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
数论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数论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在数论领域中,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并通过相关定理和推理来解释。
为了更好地理解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首先需要明确该猜想的内容。
哥德巴赫猜想,又称为哥德巴赫猜想定理,指出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
例如,4可以表示为2+2,6可以表示为3+3,8可以表示为3+5,等等。
为了证明这一猜想,我们需要使用数论中的一些重要定理和概念。
其中一个核心定理是质数的无穷性。
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自然数,且除了1和本身之外没有其他正因数。
而质数的无穷性定理指出,质数的数量是无穷的。
基于质数的无穷性定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对于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n,必然存在两个质数p和q,使得n = p + q。
证明这个结论的方法是通过反证法。
首先,我们假设不存在满足条件的两个质数p和q,使得n = p + q。
换句话说,在满足n > 2的条件下,对于任意的质数p和q,都无法满足等式n = p + q。
接下来,我们可以观察到,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n = 2 + (n-2)的形式,其中2是质数。
通过质数的无穷性定理,我们知道存在无限多个质数,因此一定存在某个质数q,使得n-2 = q。
将上述等式合并,我们得到n = 2 + (n-2) = 2 + q。
这样,我们就成功地找到了两个质数2和q,使得它们的和等于n。
这与我们的假设相矛盾,因此现有结论得证。
通过以上的推理和证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
这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过程虽然简洁,却建立在数论中的重要定理基础之上。
通过这个证明,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质数和偶数的理解,还进一步探索了数论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总结起来,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是基于数论中的定理和推理,通过使用质数的无穷性定理以及反证法,我们可以得出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的结论。
哥德巴赫猜想通俗讲义
两百多年前,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哥德巴赫曾研究过“将一个数表示成几个素数的和”的问题,他取了很多数做试验,想把它们分解成几个素数的和,结果得到一个断语:“总可将任何一个数分解成不超过三个素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不能证明这个问题,甚至连如何证明的方法也没有,于是他写信给另一名彼得堡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欧拉,他在1742年6月7日的信中写道:“我想冒险发表下列假定‘大于5的任何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说:“我认为‘每一个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我确信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这两个数学家的通信内容传播出来之后,人们就称这个猜想为哥德巴赫猜想或者哥德巴赫-欧拉猜想.完整地说,哥德巴赫猜想是:大于1的任何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命题A:每一个大于或者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的和;命题B:每一个大于或者等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的和.例如:50=19+31;51=7+13+31;52=23+29;53=3+19+31.或50=3+47=7+43=13+37=19+31等.1900年,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国际数学家会议上提出了国际数学要研究的23个题目(后被称为希尔伯特问题),其中哥德巴赫猜想命题A与另外两个有关问题一起,被概括成希尔伯特第8问题.这是著名的世界难题.1912年,第五届国际数学家会议上,著名数论大师兰道发言说,有四个数论上的问题是当时的科学水平不能解决的,其中一个是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把它改为较弱的命题:不论是不超过3个,还是不超过30个,只要证明存在着这样的正数C,而能使每一个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C个素数之和”(称为命题C),也是当代数学家力所不能及的.1921年,著名数论大师哈代,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数学会议上说,哥德巴赫猜想的困难程度,可以与任何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相比,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他没有说是不可能的.事情出乎意料,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解决出现了一些转机,坚不可摧的哥德巴赫堡垒正在逐个被攻破.1930年,25岁的苏联数学家列夫·格里高维奇·西涅日尔曼(1905—1938),用他创造的“正密率法”证明了兰道认为当代数学家力所不能及的命题C,还估算出这个数C不会超过S,并算出S≤800000.人们称S为西涅日尔曼常数.这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个重大突破,可惜这位天才数学家只活了33岁.1930年以后,数学家兰道、罗曼诺夫、赫力邦、李奇等对西涅日尔曼方法作了最准确的分析,竞相缩小S的估值,到1937年,得到S≤67,又是一大进步.重要的是,不论一个数是多么大,都可将它分解成素数的和的问题已被证明了,如对于数835042000000000000000000000或者对于我们已知的999(这个数之大可以写出来编成30大卷的书),我们同样可以断定,它们可以表示成不超过67个素数的和.甚至休克斯提出的“空前的数”这种比999大得多的数,也能根据西涅日尔曼的证明,表示成不超过67个素数的和的形状.1937年,苏联科学院院士伊凡·马特维奇·维诺格拉多夫,应用英国数学家哈代与李脱伍特创造的“圆法”和他创造的“三角和法”证明了:对于充分大的奇数,西涅日尔曼常数不超过3.或者说成:对于充分大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数之和.维诺格拉多夫基本上解决了命题B、通常称为“三素数定理”.他的工作,相当于证明了西涅日尔曼常数S≤4.命题B基本上被解决了,然而到命题A的证明竟是如此困难,有人从6~3300000中的任何偶数,发现都能表示成两个奇素数之和,但这仅是验证,人们追求的仍然是从数学上证明,每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再多的有限数,即使大到无法想象的数也无用,除非找到反例否定哥德巴赫猜想.人们在研究命题A的过程中,开始引进了“殆素数”的概念.所谓“殆素数”就是素数因子(包括相同的和不同的)的个数不超过某一固定常数的自然数.我们知道,除1以外,任何一个正整数,一定能表示成若干素数的乘积,其中每一个素数,都叫做这个正整数的素因子.相同的素因子要重复计算,它有多少素因子是一个确定的数.例如,从25~30这六个数中,25=5×5 有2个素因子,26=2×13 有2个素因子,27=3×3×3 有3个素因子,23=2×2×7 有3个素因子,29是素数有1个素因子,30=2×3×5 有3个素因子.于是可说25、26、29是素因子不超过2的殆素数,27、28、30是素因子不超过3的殆素数.用殆素数的新概念,可以提出命题D来接近命题A.命题D: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素因子的个数不超过m与n的两个殆素数之和.这个命题简化为“m+n”.这样,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的方向就更明朗化了:如果能证明,凡是比某一个正整数大的任何偶教,都能表示成一个素数加上两个素数相乘,或者表示成一个素数加上一个素数,就算证明了“1+2”.当然如果能证明“1+1”就基本上证明了命题A,也就基本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了.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9+9”.1924年,德国数学家拉代马哈证明了“7+7”.1932年,英国数学家埃斯特曼证明了“6+6”.1938年,苏联数学家布赫雪托布证明了“5+5”.1940年,苏联数学家布赫雪托布证明了“4+4”.1938年,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证明了几乎全体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即几乎所有偶数“1+1”成立.1956年,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3+4”.1956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3+3”.1957年,中国数学家王元又证明了“2+3”.1962年,中国年轻数学家潘承桐证明了“1+5”,这是证明了相加的两个数中,有一个肯定是素数的成果,而另一个殆素数的因子小到不超过5.1962年,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也证明了”1+5”.1963年,中国数学家王元、潘承桐及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分别证明了“1+4”.1965年,维诺格拉多夫、布赫雪托布证明了“1+3”.1965年,意大利数学家朋比尼也证明了“1+3”.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宣布证明了“1+2”.这是在经历了240年的漫长的历程中所取得的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研究成果,可是由于没有发表详细的证明,因此在国际上反响不大.1973年,陈景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奋战,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公布了全部详细的论证.这一成就立即轰动了全世界,在数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都称道中国年轻数学家陈景润的巨大贡献.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合著的数论著作《筛法》已在印刷厂排印,当见到陈景润的论文后,立即增补了专章,并冠以“陈氏定理”,基本上全文转载了陈景润的论文.这使我国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当然,从陈景润的“1+2”到“1+1”似乎只差最后的一步就可以摘取数学皇冠上的这颗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了,可这最后的冲刺有多少艰难险阻谁也难以预料,从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到现在,多少数论学家、数学家努力改进证明方法,但至今仍无明显进展.。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课件
哥德巴赫猜想的描述
猜想的内容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相关研究和进展
数学界对哥德巴赫猜想进行了深入研究,证实了猜想在一定范围内成立,但 仍未找到一般性的证明。
证明的关键思路
在探索证明的过程中,数学家们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质朴证明、数值计算、数论方明仍未完成,但数学家们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提出了许多有趣且巧妙的证明思 路。
结论和未来的研究工作
尽管目前没有一般性的证明,但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探索仍在继续,数学家 们致力于寻找新的有效证明方法。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PPT课件
探索历史悬而未决的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带你理解其概念和历史背 景,并揭示证明过程的关键思路。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有关素数的重要问题,提出于1742年。
历史背景
猜想的名字来源于德国数学家Christian Goldbach,他在一封给瑞士数学家Euler的信中首次提出了这个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让我们来探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为了证明这个猜想,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已知的数论定理和推理手法。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素数分布定理和大素数定理。
素数分布定理表明,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不超过n的素数的个数近似等于n/ln(n),其中ln(n)是n的自然对数。
大素数定理表明素数的密度趋向于无穷大。
这两个定理为我们的证明提供了一些基础。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函数f(n),表示所有小于或等于n的素数之和。
根据素数分布定理,我们知道f(n)约等于n * ln(n),在n趋向于无穷大时成立。
我们还需要定义一个函数g(n),表示所有大于n且小于或等于2n的素数之和。
现在,我们来证明一个引理:对于任意正整数k,当k趋向于无穷大时,f(k)-g(k/2)趋向于无穷大。
证明这个引理需要使用大素数定理。
根据大素数定理,当k趋向于无穷大时,存在一个素数p,使得k/2< p < k。
所以在k趋向于无穷大时,g(k/2)约等于p,而f(k)约等于k* ln(k)。
因此,f(k) - g(k/2)约等于k * ln(k) - p。
根据大素数定理,我们知道素数p趋向于无穷大。
所以在k趋向于无穷大时,f(k)-g(k/2)趋向于无穷大成立。
现在,我们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假设n是一个大于2的偶数。
我们需要证明n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我们可以将n分解为n=q+r,其中q和r是两个质数。
假设q和r都是小于或等于n的数字。
那么我们有q≤r≤n。
1.q=2,r=n-2;2.r=2,q=n-2这样,我们就将n表示成了两个质数之和。
但是,这些质数不一定是独立的。
也就是说,q和r可能是相同的质数。
我们需要证明这种情况不存在。
假设q=r=p,其中p是一个质数。
那么根据我们之前证明的引理,f(n)-g(n/2)趋向于无穷大。
所以,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足够大的k,使得f(k)-g(k/2)>n成立。
因此,我们可以找到两个质数q和r,使得q<r<k,并且q+r=n。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简明思路与过程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简明思路与过程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简明思路与过程1. 该课题的研究历史上文中,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涉及到数轴上不同属性自然数之分布规律。
自然数除“1”之外,其余是位置互补的两类数:第一类是素数,也称为质数,它指那些大于1、且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素数从唯一的偶素数2起始,存在无穷多个,但其分布是无章可循的。
第二类是合数,它指那些两个以上素数之乘积。
所以,素数只含本身一个素数因子;而合数至少含有两个素因子。
由此可推知,任意合数b的最小素因子,。
那么,不大于任意偶数2a所有素数之整倍数、就筛掉了不大于2a的全部合数,就暴露出了小于2a的素数。
哥德巴赫猜想命题,是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来的。
其内容可表述为:凡是大于4的偶数必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所以又将其简记为“1+1”,“1+1”可被形象地理解为一个只含“1”个素数因子的奇数、再加上一个只含“1”个素数因子的奇数。
该命题问世以来,其证明一直被喻为是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所以,1920年以来,全世界数学家展开了一场“逐步逼近”、无限缩小包围圈的战役,依次证明出了“9+9”“7+7”…“1+2”。
“1+2”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出来的,被誉为“陈氏定理”,其结论是:充分大的偶数,可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不超过2个奇素数乘积数之和。
但在人们庆幸该成果诞生之余,却无奈地发现终极目标“1+1”距我们并非只剩下“一步之遥”,而是还“远在天边”!因为从“9+9”到“1+2”的证明过程中,一直使用的这种“逐步逼近”的办法,似乎已走到了尽头,无法再继续下去、抵达终极目标“1+1”了!这种结局的积极意义是:它促使人们摆脱陈旧的定势思维、重起炉灶、另辟蹊径、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创新数学方法,使该课题峰回路转,闯出了柳暗花明的又一片新天地;但其消极影响也很严重,它挫伤了一些人的自信心,从而引发了许多悲观的、无所作为的论点。
当时,某权威媒体曾刊文说:“大批中外数学家成年累月地努力尚未解决的难题,如果可以靠加加减减和微积分去解决,那么近百年的数学发展不是等于零吗?大批数学家的努力不是等于零吗?”这种棉里藏针且极为情绪化舆论压力,使得再也无人敢正视该课题的新研究成果,将其一概斥之为“胡说八道”。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概述
对称轴 3 有:(3,3)
对称轴 4 有:(3,5)
对称轴 5 有:(3,7)、(5,5)
对称轴 6 有:(5,7)
等等;
(参考文献:对称群及帮派论)
第三步:
写出素数关于对称轴的所有对称数集合,而不只是素数。
素数
对称轴
3
3
3
3
4
5
5
3
5
7
5
3
6
9
„
„
„
„
„
将所有对称数抽出并制作为一个矩阵,即 LiKe 矩阵:
具体思路构想及证明逻辑参见下图:
LiKe 假设:
对于任意不小于 4 的整数 n,存在 x,使得 n-x 和 n+x 同为素数。
等价 哥德巴赫猜想
对称概论
1:
2: 直
正推导
接
创立对称群
逆证明
证
明
行转向列
素数的对称数集合, 即 LiKe 矩阵
每行都有素数, 即行封闭性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逻辑图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概述
第一步:
根据哥德巴赫偶数猜想的描述(任一不小于 4 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将 其等价转换为具有对称性质的 LiKe 假设:
对于任意不小于 4 的整数 n,存在 x,使得 n-x 和 n+x 同为素数;
(参考文献:对称群与哥德巴赫猜想) 第二步:
根据对称概念创建所有整数(对称轴)的对称群,如:
对称数
5
7
„
„
行数
第1列
第2列 第1道
第3列 第2道
第4列 第3道
…
第n列 第 n-1 道
…
…
球体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球体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一项有关素数的数学问题。
它的提出者是德国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戈德巴赫,他在1742年写给瑞士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戈德巴赫猜想的内容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
这个猜想虽然至今没有被证明,但它却激发了无数数学家的兴趣,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数学难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戈德巴赫猜想,我们可以将其类比到一个球体上。
假设我们有一个球体,球体表面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数。
而戈德巴赫猜想就是在这个球体上,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点都可以用其他两个素数的点之和来表示。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如何用这个球体来验证戈德巴赫猜想。
首先,对于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点,我们需要找到两个素数点的和等于它。
那么,如何确定一个数是素数呢?我们可以从球体上的某一个点开始,然后以这个点为中心不断扩展搜索范围,直到找到两个素数点的和等于我们要验证的数。
然而,这个验证过程并不是那么简单。
因为素数是一类特殊的数,它们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任何数整除。
这就给验证工作增加了难度,我们需要对每一个点进行一系列的判断,来确定是否是素数点。
在球体上进行素数点的判断非常耗时耗力。
数学家们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来进行验证。
他们使用了一些数学算法和技巧,从而尽可能地提高验证的效率。
然而,尽管如此,直到目前为止,戈德巴赫猜想仍然未能被证明。
虽然戈德巴赫猜想还未得到证明,但它却对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猜想推动了数学家们对素数性质的深入研究,拓宽了数论领域的研究范围。
同时,它也激发了众多数学爱好者的兴趣,让他们投身到了对素数的研究工作中。
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类似的难题和未解之谜,正是这些难题的存在,推动了数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数学家们通过不断努力和研究,为解决这些难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数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
无论戈德巴赫猜想是否能得到证明,它都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颗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思路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思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方法引言数论之位数运算,一个新的的概念,一个新的方向,一个新的课题。
希望广大数学爱好者能参加到这个课题的研究中,从中发现更多的理论,解决更多的问题。
目录一、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思路1、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引入的一些符号代表含义2、素数定理代数表达式3、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第一章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思路通过证明一任意大偶数可拆分2素数之和的数量呈增长趋势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一、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引入的一些符号代表含义1、n,(n≥1;n∈自然数)2、Pn≈π(x)任意正整数n包含的素数数量3、Pn1,(0,m)区间内素数数量4、Pn2,(m,2m)区间内素数数量5、Pm,任意正整数n包含的素数类型数量5、(γ,γ=-0.0674243197727122)素数分布系数6、(λ,λ=0.615885*********)素数类型中素数与伪素数等差比例系数。
7、logn,以n为底的对数8、H,小于等于n的所有素数类型的组合数量9、H1,小于等于n的素数类型组合数量10、Hn,取值为n时可拆分素数对数量11、HAL,偶数类型112、HBL,偶数类型213、HCL,偶数类型314、HDL,偶数类型415、(m,2m 2m=n)相对区间16、Hnx=Pn2*(Pn2*2+1)*H1/H,相对区间内两素数组合下限17、HALx,偶数类型1组合下限18、HBLx,偶数类型2组合下限19、HCLx,偶数类型3组合下限20、HDLx,偶数类型4组合下限21、Hns=Pn1*(Pn1*2+1)*H1/H,相对区间内两素数组合上限22、HALs,偶数类型1组合上限23、HBLs,偶数类型2组合上限24、HCLs,偶数类型3组合上限25、HDLs,偶数类型4组合上限二、素数定理代数表达式1、Pn=π(x)≈(0.8n/3)/{γ+λ*(logn-2)+1}2、Pn1=π(x)≈(0.8n/6) /{γ+λ*log(n/2-2)+1}3、Pn2≈Pn-Pn1三、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1、Pm≈0.8n/32、H=(0.8n/6)* (0.8n/3+1)3、H1=144*(n/90-1)*(n/90-1)+328(n/90-1)+186+{(n/90-1)+2}/24、Hn={(Pn*(Pn+1)/2}*H1/H5、HAL=Hn*0.08/(n/90+1);6、HBL=Hn*0.06/(n/90+1);7、HCL= Hn*0.04/(n/90+1);8、HDL= (Hn/30)/(n/90+1),9、Hnx=Pn2*(Pn2*2+1)*H1/H;10、HALx= Hnx*0.08/(n/90+1);11、HBLx= Hnx*0.06/(n/90+1);12、HCLx= Hnx*0.04/(n/90+1);13、HDLx= (Hnx/30)/(n/90+1);14、Hns=Pn1*(Pn1*2+1)*H1/H;10、HALs= Hns*0.08/(n/90+1);11、HBLs= Hnx*0.06/(n/90+1);12、HCLs= Hnx*0.04/(n/90+1);13、HDLs= (Hnx/30)/(n/90+1);结论:取自然数n,随着n→∞,HAL、 HBL 、HCL 、HDL的值呈扩张性增涨;HALx、HBLx 、HCLx 、HDLx的下限值也呈扩张性增涨;HALs、HBLs 、HCLs 、HDLs的上限值也呈扩张性增涨,因此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与先生合数
揭开哥德巴赫猜想隐藏的全部秘密于俊厚摘要: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引入先生合数、暂时素数、组合母体的概念,假定自然数中没有合数与素数,合数与素数是按规律逐步生成的,先生合数与暂时素数在某个组合母体中的存在随着偶数的增大是有周期规律的,证明了在暂时素数存在的组合母体中,任何一个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暂时素数之和,并且可以计算出它的数量。
随着新的乘数的参入,新的组合母体产生了,最小先生合数的值增大了,而小于最小先生合数的暂时素数,可以确定为素数,所以,大于最小先生合数的最小偶数以下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随着新的组合母体的生成,最小先生合数逐步增大,进而证明了每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可表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关键词:先生合数暂时素数组合母体素数合数1哥德巴赫猜想1742年6月7日,还是中学教师的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侨居俄国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一封信,问道“是否任何不小于 6 的偶数均可以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因为哥德巴赫喜欢搞猜数游戏。
20几天后欧拉复信写道:“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这一猜想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无疑的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定理。
”这就是一直未被世人彻底解决的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也称哥德巴赫——欧拉猜想。
数学家简称为(1,1),或“1+1”。
命题简述为(A)每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B)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可表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显然命题(B)是(A)的推论。
2先生合数与暂时素数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1除外,1既不是合数也不是素数)叫素数,否则,这个数就是合数。
引人先生合数、暂时素数的概念。
先假定自然数中大于2的所有整数既不是合数也不是素数,合数和素数是逐渐生成的。
由一个被乘数数列与某乘数相乘以后得到了一些合数,称这些合数叫做先生合数,而先生合数与相临先生合数中间的数,叫做暂时素数。
例如:个位是3的数,首先由个位是11、21、31……与3的乘积生成33、63、93、……这些先生合数,而3,13、23、43、53、73、83……是暂时素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德巴赫猜想”讲义(3)
第三讲
“哥德巴赫猜想”历史上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二)
主讲王若仲
第2讲中我们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历史上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途径一,这一讲我们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历史上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的其他途径。
途径二:例外集合,即寻找使得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的那些偶数。
在数轴上取定大整数x,再从x往前看,寻找使得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的那些偶数,即例外偶数。
x之前所有例外偶数的个数记为E(x)。
我们希望,无论x多大,x之前只有一个例外偶数,那就是2,即只有2使得猜想是错的。
这样一来,哥德巴赫猜想就等价于E(x)永远等于1。
当然,直到现在还不能证明E(x)=1;但是能够证明E(x)远比x小。
在x前面的偶数个数大概是x/2;如果当x趋于无穷大时,E(x)与x的比值趋于零,那就说明这些例外偶数密度是零,即哥德巴赫猜想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成立。
这就是例外集合的思路。
从1920年开始,哈代和利特尔伍德合作陆续发表了七篇总标题
为《“整数拆分”的几个问题》的论文,系统地发展出了堆垒素数论中一个新的分析方法。
这个新方法的思想在1918年哈代与印度数学家拉玛努贾合写的论文《组合分析的渐进公式》中就有表现。
应用到哥德巴赫猜想上的话,圆法的思想是:对于非零整数,沿着单位圆为路径的环路积分
当且只当整数的时候,上面的积分才等于1。
因此,如果考虑积分式:
其中,那么这个积分式实际上等于:
上式中第二项等于0,所以
方程“”的解的个数。
所以,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其实等于是说对于所有大于等于6的偶数
,单位圆上的环路积分式。
同理,关于奇数的哥德巴赫猜想等价于环路积分式:
因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可以归结为研究积分式和中以质数为变数的三角多项式。
哈代和利特尔伍德猜测,当变量接近于分母“比
较小”的既约分数时,
的值会“比较大”,而当接近于分母“比较大”的既约分数时,的值会“比较小”。
也就是说,积分的主要部分其实是单位圆上分母“比较小”的那些既约分数附近的积分,其它的部分上积分则没那么重要,可以忽略掉了。
因此,可以将整个单位圆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单位圆上分母“比较小”的那些既约分数附近包括的一些区间,哈代和利特尔伍德称其为“优弧”(major arc 与平面几何中的“优弧”不同),其余的部分
则称为“劣弧”(minor arc)。
将整个积分
分成优弧上的积分
与劣弧上积分
之和,然后证明相比
起可以忽略,而,这就是圆法的主要思想[4]。
哈代和利特尔伍德在1923年的论文中证明了,如果存在正数
,使得所有的狄利
克雷L 函数的全体零点都在半平面
上,那么充分大的奇数
一定满
足,也就是说能够表示成三个素数的和。
他们还给出了的渐进式:在趋于无穷大的时候,
其中
他们还证明了,在假设广义黎曼猜想成立的情况下,如果用表示以内无法写成两个质数之和的偶数的个数,那么对任意的正数,都有
这说明了,不能写成两个质数之和的偶数占所有偶数的比例是可以忽略的。
维诺格拉多夫在使用圆法的基础上,去掉了哈代和利特尔伍德的成果中对于黎曼猜想的依赖。
也就是说,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能表示为三个质数的和,以及几乎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维诺格拉多夫的证明使用到了他独创的方法来对以素数为变数的指数和
做出更细致的估计,也就是说更好地划分优弧和劣弧并直接估计出劣弧上的积分可以忽略,而不用到广义黎曼猜想。
唯一的不足是维诺格拉多夫并没有给出“足够大”的下限。
后来波罗斯特金在1956年给出了一个可计算的下限:,也就是说大于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素数的和。
1946年,苏联数学家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林尼克沿着哈代和利特尔伍德的道路前进,使用函数论的方法同样证明了维诺格拉多夫的结果。
然而,维诺格拉多夫的定理中的下限对于实际应用来说仍然太大了。
写出来有6846168位数字,要验证之前的偶数都能写成两个素数的和,计算量仍然太大。
1989年陈景润与王元将这个下限减低到1043000.5,2001年廖明哲及王天泽进一步将下限降至e3100≈101346.3,但仍然与实际验证过的范围(4×1014)有很大距离。
而如果假设广义黎曼猜想正确的话,让-马克·德苏耶等人在1998年证明了:每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可以
写成三个质数的和(即弱哥德巴赫猜想在广义黎曼猜想正确的假设下的完全证明)。
1938年,华罗庚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推广:任意给定一个整数k,
每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p
1+p
2
+p
3
k的形式。
当k=1的时候,就是弱哥德巴赫
猜想。
由于维诺格拉多夫估计时使用的方法本质上是筛法,所以数学家也希望用类似圆法的分析方法取代它。
1945年,林尼克发展出估计狄利克雷L 函数零点密度的方法,并用其证明了劣弧上的积分可以忽略,从而用纯粹的分析方法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证明十分复杂,此后几位数学家各自提出了更简化的证明,1975年沃恩提出了首个不依赖估计L函数零点密度的方法,1977年潘承洞得到了仅利用L函数初等性质的简易证明。
2013年5月13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数论领域的研究员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在线发表了论文《论哥德巴赫定理的优弧》(Major arcs for Goldbach's theorem)宣布彻底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贺欧夫各特生于1977年,秘鲁籍,2003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2010年开始担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研究员。
2012年5月,贺欧夫各特发表论文《论哥德巴赫问题的劣弧》(Minor arcs for Goldbach's problem)中给出了劣弧积分估计的一个更优上界。
在这个更优估计的基础上,贺欧夫各特在2013年的论文中将优弧估计的条件放宽,把维诺格拉多夫定理中的下限降低到了1029左右,贺欧夫各特和同事David Platt用计算机验证在此之下的所有奇数都符合猜想,从而完成了弱哥德巴赫猜想的全部证明。
维诺格拉多夫的三素数定理发表于1937年。
第二年,在例外集合这一途径上,就同时出现了四个证明,其中包括华罗庚先生的著名定理。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圆法不适用于偶数哥德巴赫猜想,人们只能另觅途径。
途径三:小变量的三素数定理,即已知奇数N可以表成三个素数之和,假如又能证明这三个素数中有一个非常小,譬如说第一个素数可以总取3,那么我们也就证明了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正确,那么奇数的猜想也正确。
我们可以把
这个问题反过来思考。
已知奇数N可以表成三个素数之和,假如又能证明
这三个素数中有一个非常小,譬如说第一个素数可以总取3,那么我们也就证明了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思想就促使潘承洞先生在1959年,即他25岁时,研究有一个小素变数的三素数定理。
这个小素变数不超过N的θ次方。
我们的目标是要证明θ可以取0,即这个小素变数有界,从而推出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
潘承洞先生首先证明θ可取1/4。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方面的工作一直没有进展,直到1995年展涛教授把潘老师的定理推进到7/120。
这个数已经比较小了,但是仍然大于0。
途径四:几乎哥德巴赫问题,即2m=p+q+2k。
p和q均为奇素数。
1953年,林尼克发表了一篇长达70页的论文。
在文中,他率先研究了几乎哥德巴赫问题,证明了,存在一个固定的非负整数k,使得任何大偶数都能写成两个素数与k个2的方幂之和。
这个定理,看起来好像丑化了哥德巴赫猜想,实际上它是非常深刻的。
我们注意,能写成k个2的方幂之和的整数构成一个非常稀疏的集合;事实上,对任意取定的x,x前面这种整数的个数不会超过log x的k次方。
因此,林尼克定理指出,虽然我们还不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但是我们能在整数集合中找到一个非常稀疏的子集,每次从这个稀疏子集里面拿一个元素贴到这两个素数的表达式中去,这个表达式就成立。
这里的k用来衡量几乎哥德巴赫问题向哥德巴赫猜想逼近的程度,数值较小的k表示更好的逼近度。
显然,如果k等于0,几乎哥德巴赫问题中2的方幂就不再出现,从而,林尼克的定理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林尼克1953年的论文并没有具体定出k的可容许数值,此后四十多年间,人们还是不知道一个多大的k才能使林尼克定理成立。
但是按照林尼克的论证,这个k应该很大。
其中有个结果必须提到,即李红泽、王天泽独立地得到k=2000。
目前最好的结果k=13是英国数学家希思-布朗(D.R.Heath-Brown)和德国数学
家普赫塔(Puchta)合作取得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2020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