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作者左宗棠的生平和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学习左宗棠的忠诚、正直、勇敢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左宗棠生平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左宗棠的生平和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左忠毅公逸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风格。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古文词语和句式。
(2)详细解析左宗棠的形象特点和逸事。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学习左宗棠的忠诚、正直、勇敢的精神品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学习态度等。
3. 知识掌握: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关键词语和句子含义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左宗棠的逸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精神品质。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左忠毅公逸事》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和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左宗棠的生平背景。
2. 简要介绍《左忠毅公逸事》的大致内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左忠毅公逸事》。
2. 向学生介绍作者左宗棠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清朝的历史地位。
3. 概述《左忠毅公逸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第二章:字词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提高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圈点生字词。
2.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同桌交流等方式理解生字词。
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确保学生理解。
第三章:内容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3.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情感体会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五章:拓展思考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中的问题和思考。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拓展思考。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六章: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
2. 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左忠毅公逸事》全文。
(2)了解作者司马光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3)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左忠毅公的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左忠毅公逸事》全文。
2.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分析左忠毅公的人物形象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古汉语用法。
2. 深入剖析左忠毅公的品质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司马光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左忠毅公的人物形象,探讨其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解析文中的难点问题。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左忠毅公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左忠毅公逸事》全文。
2. 收集有关左忠毅公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事迹。
3. 写一篇关于左忠毅公品质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估学生对《左忠毅公逸事》全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检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左忠毅公品质的认同和爱国情怀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
激发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培养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简介作者:文天祥,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学家。
介绍时代背景:南宋末年,元朝侵略,民族危机。
阐述《左忠毅公逸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教学目标:分析《左忠毅公逸事》的结构、艺术特色。
理解文本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2 教学内容:分析文本的结构:序言、、尾声。
阐述艺术特色:叙事、议论、描写、抒情相结合。
探讨人物形象:左忠毅公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解析文本结构、艺术特色。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分析,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第三章:词句品味3.1 教学目标:品味文本中的精彩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丰富文学修养。
3.2 教学内容:筛选并分析文本中的精彩词句、段落。
探讨词句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品味词句、段落的妙处。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讨论。
第四章:实践与应用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学会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4.2 教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话题,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讨。
4.3 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本。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文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激发学生对相关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文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如《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5.3 教学方法: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
推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第六章:比较阅读6.1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对《左忠毅公逸事》的理解。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简介:介绍《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1.2.2 课文内容: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
1.2.3 重点词汇和句式:讲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2.1.1 课堂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 新课讲解: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
2.1.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2.1.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2 教学方法2.2.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提高自学能力。
2.2.2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2.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教学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3.1.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3.1.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1.3 课程考核:通过课程考核,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2 教学反馈3.2.1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2.2 同行评价: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工具4.1 教学资源4.1.1 教材:《左忠毅公逸事》文本及相关辅导教材。
4.1.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资料。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左忠毅公逸事》教案《左忠毅公逸事》教案1【教学设想】1、教学内容和重点:《左忠毅公逸事》是传统名篇,是桐城派散文的代表作。
学生对该文文字的阅读理解难度并不大,因此不将对字词句的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派散文的历史地位不同寻常。
本课拟将桐城派散文创作主张“义法说”作为课堂教学主线,从材料的选取、写作手法的运用两方面展开教学,即将教学重点落到文章的章法教学上。
2、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明确预习要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学生预习后还存在的疑问,并整理总结,作为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3、教学手段:拟用自主探究法、讨论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左光斗爱才若渴,坚贞不屈,一心为国的高风亮节,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
2、赏析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体会“义法说”的内涵。
【教学重点】选择典型事例和精要细节刻划人物性格的意义。
【预习要求】1、通读课文四五遍。
2、找出在查阅字典、互助讨论后都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3、熟悉并概括每段大意。
【教学流程】一、明晓目标,检查预习1、出示并简要解说教学目标。
2、读准文中易错字词的读音。
京畿(jī) 庑(wǔ)下防伺(sì) 炮烙(páo luò)草屦(jù) 长�K(chán) 以指拨眦(zì) 蕲(qí)黄潜桐蹲踞(jù) 迸(bèng)落3、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含义。
词类活用部分:①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K,为除不洁者(草屦,穿草鞋;手,手拿)②席地倚墙而坐(席,以……为席)③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前,走上前,另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重要词语和句式:①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叩,询问;则,连词表承接,表示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的解释或说明,可译为“原来是”“就发现”等,另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②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左忠毅公逸事》教案1【目的要求】1.学习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
2.正确评价左光年的为人和行事,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文言基础知识】1.字词解析①注音释义京畿(jī):京城,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炮烙(lu):古代的一种烧烫犯人的酷刑。
眦(zì):眼眶。
俟(sì):等待。
述其事以语人(yù,告诉)蕲(qí):蕲州府,现在湖北省蕲春县一带。
衣裳(cháng):古代指裙子。
躬(gōng)造左公第:(躬:亲自。
造:造访,到……去拜望。
)蹲踞(jù):踞有蹲或坐的意思。
使将士更(gēng)休:更换着休息。
解貂(diāo):貂是一种哺乳动物,皮毛珍贵。
②词性活用从数骑出(使……跟随动词的使动用法)呈卷,即面署第一(当面,名词作状语)蹲踞而背倚之(用后背,名词作状语)手长鑱(手──拿着,名词用作动词)③一词多义【则】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只,仅仅。
副词)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是,原来是。
具有确认作用的副词)漏鼓移则番代(就。
表承接关系的连词)【虽】虽家仆不得近(即使。
表示假设关系)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
表示转折关系《张衡传》)【焉】卒感焉(于之。
兼词)于是余有叹焉(不译。
语气助词)万钟于我何加焉(呢。
表示反诘语气助词)且焉置土石(哪里。
疑问代词)盘盘焉,囷(qun)囷焉(地。
形容词词尾,助词)2.句式解析省略句为(之)掩户(省介词宾词,“之”代史可法。
)叩之(于)寺僧(省介词)召入,使(之)拜夫人(省介词宾语,“之”代史可法。
)久之,(史可法)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持五十金……(省主语)3.难句解析①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微行”,官员穿着平民的衣服出行。
“从”“使……跟从”,使动用法。
全句译作:(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穿着平民的衣服出去查询,进了一座古庙。
②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已”完了。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设计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左忠毅公逸事》,使学生了解左忠毅公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崇尚正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内容,认识左忠毅公的奋斗历程。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和正义感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从而理解左忠毅公的精神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左忠毅公逸事》的教材、习题册、课堂活动设计。
2. 课堂投影仪、PPT等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左忠毅公的形象,引发学生对他的兴趣,并激发学生与爱国主义相关的经验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有关爱国主义或正义感的知识,评价和分析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阅读理解】1. 学生阅读《左忠毅公逸事》中的文本内容,自主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与爱国主义、正义感相关的要素。
2. 分组或个人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观点,并归纳出关键词汇和句子。
3. 整理学生的讨论成果,以展示形式呈现在教室的墙上或PPT上,方便学生回顾和理解。
【理解思考】1. 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发生的背景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讨论分享。
2.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寻找答案,提高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思考和探索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分析左忠毅公事迹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如何将左忠毅公的精神内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2.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活动,例如写一篇文章、画一幅画或设计一张海报,展示对左忠毅公的理解和敬意。
【评价与反思】1. 设计小组活动或个人作业,让学生对学习的收获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针对性地给予反馈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有关爱国主义或者正义感的相关文本,进一步增加对于这些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左忠毅公的事迹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左忠毅公的概况,如:其是谁、生活时期、主要事迹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一篇左忠毅公相关的文章,并分组进行讨论。
在讨论结束后,分组展示讨论结论,并对不同观点进行描述和分析。
最后让学生总结文章中充满正义和勇气的精神内涵,并从中学到的文明、文化和道德进行深入思考。
3.思辨探究教师提出左忠毅公早年所赶往的众多学术圣地,然后就学生认为为什么左忠毅公会这样做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探讨当时的政治风貌和科举制度,了解当时人才充满的压力和建设孔子等名师教育的社会背景。
4.写作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左忠毅公影响力的文章。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写作指导和提示,如:如何从文章中体现出左忠毅公的思想和行动、如何为学生和社会提供积极的影响等。
三、教学评价1.学生讨论和展示的结果。
2.学生发表的作品(文章)的质量。
3.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料1.相关的阅读材料,“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
2.老师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搜集到的相关历史资料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内涵,更深刻地认识到正义和勇气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们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加强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的结果显示,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表现出色,写作作业的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整体而言,本次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左忠毅公逸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伟大的人物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之一便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左忠毅公。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本文中的关键词汇和难点;能够概述左忠毅公的一生及其贡献;学会欣赏古代传记文学的特点和魅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左忠毅公的忠诚、勇敢和智慧,学习他的优秀品质;认识古代传记文学在历史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2. 古代传记文学的特点和魅力;3. 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难点。
三、教学难点:1. 文本中的古文词汇和句式;2. 对左忠毅公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3. 古代传记文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左忠毅公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标记关键词汇和难点;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难点,分享学习心得;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5. 案例分析:选取左忠毅公的典型事迹,分析他的忠诚、勇敢和智慧;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古代传记文学特点和魅力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参与度和成果;4. 学生对文本中关键词汇和难点的掌握情况;5. 学生对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的反馈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左忠毅公的形象和品质;3.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古代传记文学的特点;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准备:1. 教材:《左忠毅公逸事》;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传记文学评论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人物的敬仰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3)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忠诚报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2. 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 文章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2. 文章的句式和语法结构;3.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启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3. 讲解课文:(1)讲解文章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解释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背诵课文,复习课堂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左忠毅公逸事》原文及相关注释;2. 参考资料:关于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历史背景资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左忠毅公的忠诚和勇敢,引导学生学习他的优秀品质;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的启示和现实意义;5. 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简介作者:文天祥,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学家。
简介背景:南宋末年,元朝侵略者侵占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文天祥作为抗元将领,英勇抵抗,后被捕入狱。
强调文学价值:《左忠毅公逸事》是文天祥狱中所作,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讲述文天祥的英勇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期待。
第二章:作者与背景简介2.1 教学目标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和事迹。
掌握《左忠毅公逸事》的文学背景。
2.2 教学内容文天祥生平简介:抗元英雄、文学家、政治家。
《左忠毅公逸事》背景:文天祥被捕入狱后,元朝统治者劝降,文天祥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述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抗元英雄的英勇精神。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文学背景。
第三章:课文朗读与翻译3.1 教学目标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
掌握课文的生词和句式。
3.2 教学内容课文朗读: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课文翻译: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进行翻译。
3.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翻译,讨论生词和句式的理解。
第四章:课文分析与讨论4.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4.2 教学内容主题分析:课文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分析:课文中的对比、象征等手法。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五章:拓展与实践5.1 教学目标学会欣赏经典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将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经典文学作品,介绍作品的主题和价值。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上课)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上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左忠毅公逸事》的内容;(2)能够分析并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技巧;(3)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论述自己的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忠诚、正直、勇敢的品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正能量;(3)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 《左忠毅公逸事》的内容及作者思想观点;2. 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子及段落的含义和作用;3.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并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技巧;2. 运用文中的观点论述自己的看法;3. 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左宗棠及其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情感;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总结作者思想观点;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子及段落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论述自己的看法,进行阅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背诵情况和相关练习的完成情况;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左忠毅公逸事》文本2. 参考资料:关于左宗棠的生平事迹、历史背景资料3. 教学工具: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教学PPT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左宗棠的纪录片、视频资料2. 图书馆资源:相关左宗棠的书籍、论文3. 校园资源: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作者思想观点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 案例分析法:分析左宗棠的生平事迹,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品质4. 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九、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作者情感;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总结作者思想观点;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子及段落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论述自己的看法,进行阅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练习。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左忠毅公的事迹,理解其忠诚、勇敢、正直的品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左忠毅公的品德和事迹的深入学习。
教学难点:1. 课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读。
2. 对课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领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左忠毅公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解读古代文化知识。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左忠毅公的品德和事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左忠毅公逸事》。
2. 写一篇关于左忠毅公品德和事迹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左忠毅公的事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评价: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化。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文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左忠毅公逸事》。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左忠毅公的生平和事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左忠毅公的忠诚和勇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尊敬和崇拜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左忠毅公的形象特点。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左忠毅公的事迹和思想感情的深入理解。
1. 导入新课:(1)介绍左忠毅公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左忠毅公的形象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字词默写、课文翻译等。
(2)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左忠毅公逸事》。
2. 参考资料:有关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的资料、古代汉语词典、修辞手法参考资料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以左忠毅公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左忠毅公逸事》的内容。
(2)能够分析并阐述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3)能够解读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左忠毅公的敬仰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2)学习左忠毅公忠诚、坚定、勇敢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3)解读古代文化常识。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
(2)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
(3)对文中人物品质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同学们对左忠毅公有哪些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拓展:(1)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举例说明古代文化常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手法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左忠毅公逸事》,使学生了解我国明朝时期的历史人物左忠毅公,体会其忠诚、正直、勇敢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1.2 教学目标了解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认识其忠诚、正直、勇敢的品质。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第二章:左忠毅公生平简介2.1 左忠毅公简介左忠毅公,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名光斗,字斗南,号忠毅,福建泉州人。
2.2 抗清事迹左忠毅公在明末清初,率军抗击清军,多次取得胜利。
后因战事不利,被清军俘虏,但他坚贞不屈,拒绝投降。
2.3 忠诚品质左忠毅公在抗清战争中,始终坚定忠诚于明朝,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
第三章:左忠毅公的正直品质3.1 正直为人左忠毅公在生活中,正直无私,严于律己,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3.2 公正执法左忠毅公担任官职期间,公正廉明,执法如山,不畏权贵,为民伸张正义。
第四章:左忠毅公的勇敢品质4.1 勇敢抗敌左忠毅公在抗清战争中,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多次带领部队取得胜利。
4.2 临危不惧左忠毅公在被清军俘虏后,面对酷刑,临危不惧,坚定不屈。
5.1 课堂小结5.2 课后作业阅读与左忠毅公相关的文章,了解其更多的英勇事迹。
第六章:教学方法与策略6.1 讲授法通过讲解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其忠诚、正直、勇敢的品质。
6.2 案例分析法分析左忠毅公的具体事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品质。
6.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左忠毅公品质的理解和感悟。
第七章:教学重点与难点7.1 教学重点掌握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理解其忠诚、正直、勇敢的品质。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7.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左忠毅公品质背后的精神内涵。
第八章:教学评价8.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左忠毅公生平事迹和品质的理解程度。
8.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左忠毅公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习左忠毅公的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左忠毅公逸事》是清代文学家纪昀所写的一篇传记,记述了左忠毅公的一生。
左忠毅公,名光斗,字斗山,明朝末年著名的抗清将领,民族英雄。
2.2 课文梗概左忠毅公少年英勇,屡建战功,被封为忠毅公。
明朝灭亡后,左忠毅公坚决抗清,带领部队在各地展开游击战争。
左忠毅公在战争中展现出忠诚、勇敢、正直的品质,受到人民的尊敬。
2.3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自主学习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左忠毅公的生平事迹。
3.2 合作探讨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3.4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结合学生的课堂练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忠毅公逸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左光斗为国举才、坚贞不屈的高尚品德。
二、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写到“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那么哪些人才是中国的脊梁呢司马迁忍辱负重着作《史记》,屈原投江自杀以明志,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当然左光斗也是脊梁式的人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左忠毅公逸事》。
二、解题
“忠毅”是左光斗的谥号。
忠:忠诚;毅:坚毅,坚强。
“公”是尊称,“左忠毅公”即左光斗。
左光斗,明朝官员,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老师。
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而死。
葬于桐城西北10公里处的“左家大墓上”。
“逸事”,散失没有经正史流传的事迹。
这类文章不像正史作传那样全面叙述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从一生行事中选取一小部分来表现人物。
逸事,也作“轶事”或“佚事”。
三、介绍作者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又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
桐城派的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为“桐城三祖”。
着有《望溪先生文集》。
四、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导学案中的疑难字词句,疏通文意)
1、解释下面加点的重要字词
先君子尝言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文方.成草
叩.之寺僧
公瞿然注视
及左公下.厂狱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旦夕且.死
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为除
..不洁者,引.入
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乃奋.臂以指拨眦.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漏鼓移则番代
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
2、指出下面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即面.署第一
史朝夕狱门外
虽家仆不得近.
草屦,背筐,手.长镵则席.地倚墙而坐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吾上.恐负朝廷
与先君子善.
3、一词多义
微微行入古寺
微指左公处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微言大义
周室衰微
更使史更敝衣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族庖月更刀,折也
少不更事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治史公治兵,往来桐城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则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漏鼓移则番代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翻译句子
(1)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2)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
(3)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
(4)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史可法统率军队,往来于桐城。
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5)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六、再读文本,分析内容。
1、课文记叙了左光斗的哪些逸事
(1)、左光斗勤于国事,发现并选拔人才。
(2)、左光斗为阉党陷害,身陷囹圄而坚强不屈。
2、叙事过程中,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左光斗,反映了左光斗怎样的性格
先想一想描写人物都有那些写作手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大家找出其中的句子,对人物形象加以分析
分别运用动作、语言、肖像、细节等描写方法。
微行入古寺深入民间为国觅才
解貂覆生……爱护人才
面署第一大胆选拔人才
奋臂拨眦威武不屈大义凛然
摸械投击性格刚毅心怀国家
“吾诸儿碌碌……”一心为公,提掖后人
“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忧国如焚,悲辞慷慨
面额焦烂忠贞不屈大义凛然
目光如炬心怀国家毫不颓唐
左公的“爱才”:解、覆、掩、叩。
重点分析“掩户” ,
“掩户”是为了不让史公受风寒着凉,用“关门”好不好
“掩户”是轻手轻脚,总之不出声地带上门;“关门”是用力拉上或推上门,动作较重,响声较大。
前者不会惊动史可法,后者难免惊醒史可法。
一个极小的动作,体现了左公慈母般的关爱。
总结:一个极细小的动作就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注重细微举动,关心他人呢比如中午大家都在午休的时候,出门时有没有轻轻关门
齐读一遍这两句话。
感受其中的情怀。
(生齐诵)
最令人震撼的是他那种特殊的处理方式。
为了尽快让史可法离开险境,“支柱”国事,他以极其悖理违心、近乎残忍的方式,怒斥、扑杀、驱赶爱徒。
看似不近人情,其实是大爱大智,令人感佩不已。
文中有一处描写令人读来伤心。
左公本是“目不可开”,闻爱徒之声,“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
血肉模糊紧粘一起,奋臂“拨眦”,那不火辣辣地疼痛钻心啊!在那一刹那,他以非凡的毅力,忍受巨大的伤痛,使出最后一点气力,叱退爱徒,让他火速离去。
3、课文题目是“左忠毅公逸事”,但为什么从第三段开始就笔锋一转,反而去写史可法的相关事迹
明写史,暗写左,写史的忠勤职守,正是在表现左的言传身教对史的影响,从侧面丰富了左的形象。
4、寻找出§3之前明写史,暗写左的地方,并加以分析。
(1)、探视牢狱,显示师恩之重。
史公朝夕守候狱门外,重金贿赂狱卒,乔装更衣探监,抱膝呜咽痛哭。
这些笔墨从现象上看是报答恩师之举,实际上写左公恩重如山。
他将史可法举于贫士之间,委以国家重任,待如子侄之亲,史可法才会有如此父执之礼。
(2)、狱中被斥,显示师威之重。
在左公怒斥下,史可法“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反衬了左光斗的威严。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表现左光斗珍惜国家人才,胜过自己性命的高贵品德。
5、总结
本文描写了2个人物,一为左光斗,一为史可法。
写左光斗是核心,写史可法是为了烘托左光斗。
越是描写史可法,越是辉映出左光斗,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七、小结
忠毅为左光斗的谥号,全文以此为核心,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忠心爱国,刚毅坚韧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们在对左公充满敬意的同时也应该以此激励自己:做一个大公无私,性格坚强的人。
让我们怀着由衷的敬意,齐读文章的第二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