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平台搭建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虚拟平台搭建实验报告

虚拟平台搭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虚拟平台的基本概念和搭建流程。

2. 掌握虚拟机软件的使用方法。

3. 学会配置虚拟网络环境。

4. 了解虚拟平台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Pro3. 网络环境:校园网三、实验步骤1. 安装虚拟机软件(1)下载并安装VMware Workstation Pro。

(2)启动VMware Workstation Pro,创建一个新的虚拟机。

2. 创建虚拟机(1)选择操作系统类型,如Windows 10。

(2)选择虚拟机名称和安装路径。

(3)设置虚拟机内存大小,建议不低于2GB。

(4)设置虚拟硬盘大小,建议不低于40GB。

(5)配置虚拟网络,选择桥接模式或NAT模式。

3. 安装操作系统(1)将Windows 10安装盘插入光驱,或选择ISO镜像文件。

(2)启动虚拟机,进入Windows 10安装界面。

(3)按照提示完成安装过程。

4. 配置虚拟网络(1)打开虚拟机设置,选择“网络适配器”选项。

(2)选择桥接模式,将虚拟机与物理主机连接到同一网络。

(3)配置虚拟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使其与物理主机在同一网络段。

5. 测试虚拟平台(1)在虚拟机中打开浏览器,访问互联网,测试网络连接。

(2)在虚拟机中安装常用软件,如Office、QQ等,测试软件兼容性。

(3)在虚拟机中运行应用程序,测试虚拟平台的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搭建了一个Windows 10虚拟机,并安装了操作系统。

2. 虚拟机与物理主机连接到同一网络,实现了网络互通。

3. 在虚拟机中安装了常用软件,测试了软件兼容性。

4. 虚拟平台性能良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虚拟平台,掌握了虚拟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虚拟网络环境的配置。

虚拟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优势:1. 方便测试和部署软件,降低硬件成本。

搭建云平台实验报告

搭建云平台实验报告

搭建云平台实验报告一、引言云计算作为一种强大的技术,已经对现代企业和个人的IT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构建一个云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云平台,实践云计算相关知识,并探索其内部原理和功能。

二、实验内容1. 硬件环境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具备虚拟化支持的服务器。

这里我们选择了一台配置较高的服务器,并安装最新版本的虚拟化软件。

2. 虚拟化环境搭建在准备好硬件环境后,我们开始搭建虚拟化环境。

首先,安装Hypervisor,这是一种虚拟化软件,可以创建和管理虚拟机。

我们选择了开源软件VirtualBox 作为我们的Hypervisor。

3. 虚拟机操作系统安装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操作系统,并在虚拟机上安装它。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款流行的Linux发行版Ubuntu作为我们的操作系统。

在虚拟机中安装Ubuntu十分简单,只需按照提示进行即可。

4. 云平台搭建在完成虚拟机的安装后,我们开始搭建云平台。

云平台可以提供一系列云服务,如云存储、云数据库、云计算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搭建一个简单的云存储服务。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并配置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如Ceph。

然后,配置Ceph集群,并将它们与云平台进行集成。

接着,我们需要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文件的上传、下载和删除等功能。

最后,我们测试云存储服务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实验过程1. 硬件环境准备我们选择了一台配备Intel Core i7处理器和32GB内存的服务器作为我们的云平台。

这台服务器支持虚拟化技术,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2. 虚拟化环境搭建我们下载并安装了VirtualBox软件,并按照官方文档进行了配置。

VirtualBox 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图形界面,可以方便地管理虚拟机。

3. 虚拟机操作系统安装我们下载了Ubuntu的ISO镜像,并在VirtualBox中创建了一个新的虚拟机。

然后,我们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完成了Ubuntu的安装。

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及创建HelloWorld实验报告

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及创建HelloWorld实验报告

学年第 2 学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Android 应用编程系(部)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学生学号1 实验过程记录1.1 Android开发平台的搭建及相关配置1.1.1准备所需工具1)因为Android程序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故在准备阶段需要安装Java语言开发平台--JDK。

JDK:JDK是Java语言的软件开发工具包,它包含了Java的运行环境、工具集合、基础类库等内容。

2)Android SDK。

Android SDK是谷歌提供的Android开发工具包,在开发Android程序时,须通过引入该工具包来使用Android相关的API。

3)Android Stdio。

1.1.2 搭建开发环境1)到Android官网下载最新开发工具。

2)下载完成后解压缩,打开安装包,因无特殊要求即选择开发环境默认值即可。

一直点击Next,其中在安装开发环境所需要的组件时将所有组件的复选框全部打勾。

如下图所示:图1.1 组件选择图因为每台电脑在不没有人为改变系统硬盘的情况下其系统盘基本为C盘,当系统盘内文件较多时容易造成电脑运行卡慢,电脑程序打开较慢,严重情况会出现电脑死机的情况,故在选择Android Stdio的安装地址以及Android SDK的安装地址时,我首先选择了D盘,如图1.2所示。

图1.2 安装地址选择接下来安装步骤中,保持默认值即可,一直点击Next完成安装,如图1.3所示。

图1.3 安装完成接下来点击Finish按钮来启动Android Stdio,初始时软件会出现选择对话框让自己选择是否导入Android Stdio之前版本的配置,因为首次安装Android Stdio 故笔记本上面没有其最早版本,在此步骤中我选择不导入,如图1.4所示。

图1.4 选择不导入配置点击OK 会进入Android Stdio的配置界面,如图1.5所示。

图1.5 Android Stdio的配置界面然后点击Next进行具体的配置,我们可以选择Android Stdio 的具体安装类型,现有安装类型有两种即Standard 和 Custom 两种。

xenserver安装实验报告总结与体会

xenserver安装实验报告总结与体会

xenserver安装实验报告总结与体会摘要:1.引言2.XenServer安装准备工作3.XenServer安装详细过程4.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安装完成后的体会与总结正文:【引言】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进行了XenServer的安装实验。

通过对XenServer的安装与使用,我们对虚拟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详细过程及体会总结。

【XenServer安装准备工作】在开始安装XenServer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服务器支持64位CPU,并在BIOS中开启Inter-VT功能。

此外,我们还需要准备两台电脑,一台用作XenServer安装主机,另一台用作XenCenter客户机。

然后,从Citrix官网下载XenServer安装文件,并将其刻录成CD。

【XenServer安装详细过程】1.引导:将BIOS设置为光驱启动,然后放入XenServer光盘,引导界面出现XenServer安装界面。

2.安装设置:选择F1进入标准安装,按照提示选择键盘布局、确认安装协议等。

3.格式化硬盘:根据提示,格式化本地硬盘,准备用于安装XenServer。

4.安装过程:按照安装程序提示,逐步完成安装。

【安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安装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硬件要求较高,需要确保服务器满足相关条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提示,确保正确配置。

【安装完成后的体会与总结】1.XenServer作为一款企业级虚拟化平台,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2.安装过程相对复杂,但只要按照提示逐步操作,便可顺利完成。

3.在实际应用中,虚拟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节省资源,提高硬件利用率。

4.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对虚拟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总之,XenServer安装实验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XenServer的安装方法,还对虚拟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安装软件实验报告

安装软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软件安装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2. 掌握不同类型软件的安装方法。

3. 学会使用软件卸载工具进行软件卸载。

4. 了解软件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硬件配置:Intel Core i5-8265U,8GB RAM,256GB SSD3. 软件环境:Microsoft Office、Adobe Photoshop、VMware Workstation等三、实验内容1. 安装Microsoft Office(1)下载Microsoft Office安装包(2)打开安装包,按照提示进行安装(3)选择安装类型,推荐选择自定义安装(4)选择安装路径,可根据个人需求修改(5)勾选需要安装的组件,如Word、Excel等(6)点击“安装”按钮,等待安装完成(7)安装完成后,启动Microsoft Office,进行激活2. 安装Adobe Photoshop(1)下载Adobe Photoshop安装包(2)打开安装包,双击运行安装程序(3)选择安装语言和地区(4)阅读许可协议,勾选同意(5)选择安装类型,推荐选择自定义安装(6)选择安装路径,可根据个人需求修改(7)勾选需要安装的组件,如Adobe Bridge、Adobe Camera Raw等(8)点击“安装”按钮,等待安装完成(9)安装完成后,启动Adobe Photoshop,进行激活3. 安装VMware Workstation(1)下载VMware Workstation安装包(2)打开安装包,双击运行安装程序(3)选择安装语言和地区(4)阅读许可协议,勾选同意(5)选择安装类型,推荐选择自定义安装(6)选择安装路径,可根据个人需求修改(7)勾选需要安装的组件,如虚拟网络适配器、虚拟光驱等(8)点击“安装”按钮,等待安装完成(9)安装完成后,重启计算机4. 使用软件卸载工具卸载软件(1)下载软件卸载工具,如IObit Uninstaller(2)打开软件卸载工具,选择要卸载的软件(3)点击“卸载”按钮,等待卸载完成(4)确认卸载完成后,重启计算机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安装了Microsoft Office、Adobe Photoshop、VMware Workstation等软件。

软件安装实验报告总结

软件安装实验报告总结

软件安装实验报告总结1.引言软件安装是计算机维护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正确安装软件,可以确保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和掌握软件安装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力。

2.实验过程2.1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一台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的计算机作为实验环境。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我们提前清理了计算机上的垃圾文件和注册表,确保计算机处于良好的状态。

2.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选择了一款常用的办公软件作为实验对象,即Microsoft Office。

我们从官方网站下载了最新版本的安装包,并进行了校验,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双击安装包,启动了软件的安装程序。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按照程序提示依次进行了安装选项的选择,包括安装路径、组件选择等。

同时,我们还注意了安装过程中的一些额外选项,如是否创建桌面快捷方式、是否设置为默认应用等。

安装完成后,我们对安装的软件进行了验证。

我们首先打开了软件的主界面,确认界面的布局和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些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关闭等,以确保软件的基本功能正常运行。

我们还特别关注了软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观察是否出现卡顿、崩溃等异常情况。

最后,我们对安装的软件进行了卸载。

我们通过控制面板中的程序卸载功能,彻底清除了软件和相关文件。

在卸载过程中,我们还留意了是否出现了卡顿、错误提示等问题。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安装并验证了Microsoft Office软件。

软件的安装过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安装后的软件运行稳定,功能正常。

在卸载过程中,我们也没有遇到任何错误。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问题。

例如,安装过程中界面的提示信息可能不够明确,需要我们仔细阅读和理解。

除此之外,安装过程较为耗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4.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软件安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搭建python开发环境实验报告

搭建python开发环境实验报告

搭建Python开发环境实验报告一、介绍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Python作为一门简单易学的高级编程语言,越来越受到程序员的青睐。

为了能够高效地使用Python进行开发,我们需要搭建一个稳定、可靠的Python开发环境。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如何搭建Python开发环境。

二、Python开发环境的必要性Python开发环境是进行Python程序开发所必需的工具和平台。

搭建Python开发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程序员进行代码的编辑、运行和调试,并提供相应的工具和库以加快开发速度。

一个好的Python开发环境可以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三、搭建Python开发环境的步骤3.1 安装Python解释器作为一门编程语言,Python需要一个解释器来执行代码。

我们可以从官方网站上下载最新的Python解释器,并按照安装向导进行安装。

安装过程中注意选择合适的安装路径,并将Python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中。

3.2 安装开发环境Python有很多开发环境可供选择,其中比较流行的有PyCharm、VS Code和Jupyter Notebook等。

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选择一个合适的开发环境进行安装。

安装过程可以参考官方文档或开发环境提供的安装向导。

3.3 配置开发环境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配置,以使开发环境更加适合个人的需求。

配置内容包括设置代码风格、插件、快捷键等。

这些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开发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开发效果。

3.4 安装常用库和工具Python拥有众多的第三方库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开发程序。

在搭建Python开发环境时,我们可以一并安装一些常用的库和工具,例如numpy、pandas 和matplotlib等。

安装这些库和工具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并且为后续的项目开发做好准备。

四、搭建Python开发环境的注意事项在搭建Python开发环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4.1 版本兼容性Python有多个版本,而且不同版本之间有差异。

mfc实验报告

mfc实验报告

mfc实验报告MFC实验报告引言: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是一种用于开发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的框架,它提供了丰富的类库和工具,简化了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本文将介绍我在进行MFC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一、实验背景MFC作为一种常用的开发框架,被广泛应用于Windows平台的软件开发中。

通过学习和实践MFC,可以更好地理解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开发一个简单的MFC应用程序,掌握MFC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开发流程。

同时,通过实践了解MFC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特性。

三、实验过程1. 环境搭建首先,需要安装Visual Studio,选择合适的版本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打开Visual Studio,创建一个新的MFC应用程序项目。

2. 界面设计在MFC应用程序中,界面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使用Visual Studio提供的可视化设计工具,我们可以方便地创建和布局界面元素,如按钮、文本框等。

3. 事件处理在MFC应用程序中,用户的操作往往会触发一些事件,如点击按钮、输入文本等。

我们需要编写相应的事件处理函数,来响应这些事件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编写事件处理函数,并与界面元素进行关联。

4. 数据处理在实际应用中,数据的处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MFC,我了解到如何在应用程序中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

MFC提供了丰富的类库和接口,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操作。

5. 调试与测试在开发过程中,调试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使用Visual Studio提供的调试工具,我学会了如何定位和修复程序中的错误,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成功地开发了一个简单的MFC应用程序。

该程序可以实现基本的界面显示和数据处理功能。

通过实验,我对MFC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开发技巧和方法。

光学平台搭建实验报告

光学平台搭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平台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光学平台搭建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 熟悉光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二、实验原理光学平台是一种用于光学实验的专用平台,其基本功能是提供稳定的实验环境,使光学元件和实验样品能够精确对准。

光学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搭建支架、安装光源、调整光路、组装实验仪器等。

三、实验器材1. 光学平台支架2. 光源(如LED光源、氙气灯等)3. 镜头(如凸透镜、凹透镜等)4. 光具座5. 实验样品6. 光具盒7. 测量工具(如尺子、游标卡尺等)四、实验步骤1. 搭建支架(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学平台支架。

(2)将支架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性。

(3)调整支架的高度,使光源、镜头和实验样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2. 安装光源(1)将光源固定在支架上,确保其位置稳定。

(2)调整光源的亮度,以满足实验需求。

3. 调整光路(1)将镜头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镜头的位置,使光路畅通。

(2)根据实验需求,调整镜头的焦距,使成像清晰。

(3)使用光具盒中的光学元件,如分光镜、偏振片等,调整光路,以满足实验要求。

4. 组装实验仪器(1)将实验样品放置在支架上,确保其稳定。

(2)将实验仪器(如显微镜、光谱仪等)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其位置,使实验样品能够被精确观察。

5. 实验操作(1)打开光源,观察光路是否畅通。

(2)调整镜头和实验样品的位置,使成像清晰。

(3)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学平台搭建成功,实验环境稳定。

2. 光源、镜头和实验样品位置调整准确,成像清晰。

3. 实验仪器组装完好,实验操作顺利。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学平台搭建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了解了光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以下几点:1. 搭建支架时,确保其稳定性。

2. 安装光源时,调整其亮度,以满足实验需求。

3. 调整光路时,使光路畅通,成像清晰。

虚拟化实验报告

虚拟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虚拟化技术,了解并掌握虚拟化平台的基本搭建、配置和管理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虚拟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并了解虚拟化技术在企业级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虚拟化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153. 虚拟机:Windows Server 2016三、实验步骤1. 虚拟机创建(1)打开VMware Workstation,点击“创建新的虚拟机”。

(2)选择“自定义(高级)”,点击“下一步”。

(3)选择“典型”,点击“下一步”。

(4)选择“Windows”,点击“下一步”。

(5)选择Windows Server 2016,点击“下一步”。

(6)指定虚拟机名称、安装位置和大小,点击“下一步”。

(7)选择“网络适配器”,配置网络连接,点击“下一步”。

(8)选择“IO控制器”,配置IO控制器类型,点击“下一步”。

(9)选择“硬盘”,配置硬盘类型和大小,点击“下一步”。

(10)配置虚拟机内存和CPU,点击“下一步”。

(11)完成虚拟机创建。

2. 虚拟机安装(1)启动虚拟机,进入Windows Server 2016安装界面。

(2)按照提示操作,完成Windows Server 2016安装。

3. 虚拟机配置(1)安装VMware Toolsa. 在虚拟机中打开“VMware Tools”安装程序。

b. 点击“安装VMware Tools”。

c. 按照提示完成安装。

(2)配置网络a. 打开虚拟机中的“网络和共享中心”。

b. 配置虚拟机的网络连接,使其能够连接到外部网络。

(3)配置磁盘a. 打开虚拟机中的“磁盘管理”。

b. 将虚拟机的硬盘分区,配置文件系统。

4. 虚拟机管理(1)查看虚拟机性能a. 在虚拟机中打开“任务管理器”。

b. 查看虚拟机的CPU、内存、磁盘等性能指标。

(2)虚拟机快照a. 在虚拟机中打开“VMware Workstation”。

ensp 安装实验报告

ensp 安装实验报告

ensp 安装实验报告ENSP 安装实验报告一、引言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是一种网络仿真平台,为网络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实验环境,用于测试和验证网络配置、协议和拓扑结构。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我在安装ENSP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对ENSP的初步评价。

二、背景ENSP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网络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真实网络环境并进行网络配置和性能测试。

它支持多种网络设备的模拟,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

ENSP提供了直观的图形界面,使得网络工程师能够快速搭建和管理复杂的网络拓扑。

三、安装过程1. 下载ENSP安装包从华为官方网站下载ENSP的安装包,确保下载的是最新版本,并且与操作系统兼容。

2. 安装依赖软件在安装ENSP之前,需要确保计算机上已经安装了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和VirtualBox。

如果没有安装,可以从官方网站下载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3. 运行安装程序双击安装包,运行安装程序。

按照提示选择安装路径和其他选项,并开始安装。

4. 安装完成等待安装程序完成,确保没有出现任何错误提示。

安装完成后,可以在开始菜单或桌面上找到ENSP的快捷方式。

四、问题与解决方案在安装ENSP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以下是我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1. 安装包下载速度慢解决方法:尝试使用其他下载工具或更换网络环境,以提高下载速度。

2. 安装过程中出现错误提示解决方法:根据错误提示信息,在官方网站或相关论坛上搜索解决方案。

如果找不到解决方法,可以尝试重新下载安装包并重新安装。

3. 安装完成后无法启动ENSP解决方法:首先,确保计算机上已经安装了JRE和VirtualBox,并且安装路径没有包含中文或特殊字符。

如果仍然无法启动,可以尝试卸载并重新安装ENSP。

五、对ENSP的初步评价在完成安装并成功启动ENSP后,我对其进行了初步评价。

虚拟化与云计算课程实验报告——Hadoop平台搭建

虚拟化与云计算课程实验报告——Hadoop平台搭建

虚拟化与云计算课程实验报告——Hadoop平台搭建虚拟化与云计算实验报告⽬录⼀、实验⽬标 (1)⼆、实验内容 (1)三、实验步骤 (1)四、实验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法 (24)五、实验结论 (25)⼀、实验⽬的1.实验题⽬:配置和使⽤SAN存储掌握在Linux上配置iSCSI target服务的⽅法。

2.实验题⽬:Hadoop&MapReduce安装、部署、使⽤Hadoop-HDFS配置运⾏MapReduce程序,使⽤MapReduce编程⼆、实验内容1.实验题⽬:配置和使⽤SAN存储配置在Linux上iSCSI实现两台机器间的共享存储。

2.实验题⽬:Hadoop&MapReduce1.掌握在集群上(使⽤虚拟机模拟)安装部署Hadoop-HDFS的⽅法。

2.掌握在HDFS运⾏MapReduce任务的⽅法。

3.理解MapReduce编程模型的原理,初步使⽤MapReduce模型编程。

三、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1.实验题⽬:配置和使⽤SAN存储在实验1中我作为主机提供共享存储空间,实验地点是在机房,但是由于我当时没有截图所以回寝室在⾃⼰的电脑上重做,以下为主机步骤:1.1 确定以root⾝份执⾏以下步骤sudo su –1.2 安装iSCSI Target软件1.3 修改/etc/default/iscsitargetISCSITARGET_ENABLE=true1.4 创建共享存储共享存储可以是logical volumes, image files, hard drives , hard drive partitions or RAID devices 例如使⽤image file的⽅法,创建⼀个10G⼤⼩的LUN:dd if=/dev/zero of=/storage/lun1.img bs=1024k count=102401.5修改/etc/iet/ietd.conf添加:Target /doc/034859ed551810a6f5248648.html .example:storage.lun1 IncomingUser [username] [password]OutgoingUserLun 0 Path=/storage/lun1.img,Type=fileioAlias LUN1#MaxConnections 61.6 修改/etc/iet/initiators.allow如果只允许特定IP的initiator访问LUN,则如下设置/doc/034859ed551810a6f5248648.html .example:storage.lun1 192.168.0.100如果任意initiator均可以访问,则:ALL ALL1.6 启动/重启动iSCSI target/etc/init.d/iscsitarget start/etc/init.d/iscsitarget restart2.实验题⽬:Hadoop&MapReduce1.安装JDK——在实验中安装为OpenJDK 6 Runtime2.安装openssh-server,命令为: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并检查ssh server是否已经启动:ps -e | grep ssh,如果只有ssh-agent 那ssh-server还没有启动,需要/etc/init.d/ssh start,如果看到sshd 那说明ssh-server已经启动了。

Hadoop大数据平台安装实验(详细步骤)(虚拟机linux)

Hadoop大数据平台安装实验(详细步骤)(虚拟机linux)

大数据技术实验报告大数据技术实验一Hadoop大数据平台安装实验1实验目的在大数据时代,存在很多开源的分布式数据采集、计算、存储技术,本实验将在熟练掌握几种常见Linux命令的基础上搭建Hadoop(HDFS、MapReduce、HBase、Hive)、Spark、Scala、Storm、Kafka、JDK、MySQL、ZooKeeper等的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技术环境。

2实验环境个人笔记本电脑Win10、Oracle VM VirtualBox 5.2.44、CentOS-7-x86_64-Minimal-1511.iso3实验步骤首先安装虚拟机管理程序,然后创建三台虚拟服务器,最后在虚拟服务器上搭建以Hadoop 集群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

3.1快速热身,熟悉并操作下列Linux命令·创建一个初始文件夹,以自己的姓名(英文)命名;进入该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下创建一个文件,命名为Hadoop.txt。

·查看这个文件夹下的文件列表。

·在Hadoop.txt中写入“Hello Hadoop!”,并保存·在该文件夹中创建子文件夹”Sub”,随后将Hadoop.txt文件移动到子文件夹中。

·递归的删除整个初始文件夹。

3.2安装虚拟机并做一些准备工作3.2.1安装虚拟机下载系统镜像,CentOS-7-x86_64-Minimal-1511.iso。

虚拟机软件使用Oracle VM VirtualBox 5.2.44。

3.2.2准备工作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其次要安装perl 、libaio、ntpdate 和screen。

然后检查网卡是否开机自启,之后修改hosts,检查网络是否正常如图:然后要创建hadoop用户,之后多次用,并且生成ssh 密钥并分发。

最后安装NTP 服务。

3.3安装MYSQL 3.3.1安装3.3.2测试3.4安装ZooKeeper。

云计算_实验报告

云计算_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对计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以其灵活、高效、可扩展等特点,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为了深入了解云计算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本实验报告对云计算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云计算平台:阿里云3. 开发工具:Python 3.7、Jupyter Notebook三、实验内容1. 云计算平台搭建(1)注册阿里云账号,申请免费资源;(2)创建ECS实例,选择合适的配置;(3)配置ECS实例,设置网络、安全组等;(4)通过SSH连接ECS实例,进行环境配置。

2. 云计算技术实验(1)虚拟化技术实验1)安装Docker,创建容器;2)使用Docker镜像,运行容器;3)管理容器,如启动、停止、重启、删除等;4)容器间通信,实现容器之间的数据共享。

(2)分布式存储技术实验1)安装Hadoop,配置HDFS;2)上传数据到HDFS;3)使用MapReduce编程,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4)查看处理结果,验证Hadoop的分布式存储能力。

(3)容器编排技术实验1)安装Kubernetes,创建集群;2)配置Kubernetes资源,如Pod、Service、Deployment等;3)部署应用,实现容器化部署;4)监控应用状态,优化资源分配。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 云计算平台搭建(1)注册阿里云账号,申请免费资源,成功创建ECS实例;(2)配置ECS实例,设置网络、安全组等,成功连接ECS实例;(3)安装Docker,创建容器,成功运行容器;(4)使用Docker镜像,运行容器,实现容器化部署;(5)管理容器,如启动、停止、重启、删除等,成功操作容器;(6)容器间通信,实现容器之间的数据共享,成功实现数据交互。

2. 云计算技术实验(1)虚拟化技术实验1)安装Docker,创建容器,成功运行容器;2)使用Docker镜像,运行容器,成功实现容器化部署;3)管理容器,如启动、停止、重启、删除等,成功操作容器;4)容器间通信,实现容器之间的数据共享,成功实现数据交互。

企业应用平台实验报告总结

企业应用平台实验报告总结

企业应用平台实验报告总结1. 引言企业应用平台是一种用于帮助企业集成和管理各种业务应用的软件平台。

通过企业应用平台,企业能够快速搭建和部署各种应用,并实现应用之间的无缝集成与协同。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企业应用平台,来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功能。

2. 实验过程2.1 环境搭建首先,我们基于虚拟机搭建了一个运行企业应用平台的环境。

在虚拟机中安装了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必要的软件,并进行了必要的配置。

2.2 平台搭建接下来,我们开始搭建企业应用平台。

通过使用开源的企业应用平台搭建工具,我们可以快速搭建一个基本的平台。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需要指定一些基本信息,如平台名称、管理员账号等。

2.3 应用管理平台搭建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添加和管理各类应用。

通过应用管理界面,我们可以添加应用的基本信息,并指定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添加一个CRM系统,并将其与ERP系统进行关联。

2.4 运行应用在应用添加和关联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运行应用。

通过平台的运行界面,我们可以选择要运行的应用,并对其进行配置。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这些应用,并进行操作。

3.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企业应用平台,并成功添加和运行了两个基本应用。

我们发现,企业应用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集成各类应用,提高效率和协同能力。

4. 实验总结企业应用平台是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企业应用平台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企业应用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和部署各类应用,实现应用之间的集成和协同。

它可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然而,企业应用平台的搭建和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企业应用平台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资源投入。

其次,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此外,企业应用平台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之,企业应用平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企业的协同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arm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arm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ARM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ARM开发环境的搭建过程,包括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ARM Linux操作系统的搭建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与部署。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熟悉ARM开发的基本流程,为后续的ARM开发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开发环境介绍本部分将介绍ARM开发环境的基本概念、组成和搭建流程。

重点讲解ARM架构的特点、开发板的选择以及开发工具链的组成。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ARM开发环境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2.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交叉编译是指在一种平台上生成另一种平台上的可执行文件。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搭建ARM交叉编译环境,包括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同时,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交叉编译的基本方法。

3.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搭建嵌入式系统是指专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系统。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搭建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包括开发板的连接、调试工具的安装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和烧写。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流程。

4. ARM Linux 操作系统搭建ARM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针对ARM架构的开源操作系统。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搭建ARM Linux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的下载、烧写以及启动过程。

同时,学生将学习如何在ARM Linux上安装软件、配置网络等操作,以便进行后续的应用软件开发。

5. 应用软件开发与部署本部分将介绍如何进行ARM应用软件开发与部署。

首先,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应用程序;其次,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应用程序部署到ARM设备上,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ARM应用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

三、实验步骤1.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并配置环境变量;2. 连接开发板,并安装调试工具;3. 下载并烧写嵌入式操作系统;4. 安装ARM Linux操作系统;5. 编写应用软件源代码;6. 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应用软件;7. 将应用软件部署到ARM设备上;8. 进行测试和调试。

安装与测试实验报告

安装与测试实验报告

安装与测试实验报告安装与测试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软件和应用程序的安装与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安装与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安装与测试的过程。

二、安装1. 安装环境准备在进行软件安装之前,需要先准备好相应的安装环境。

首先,确保计算机硬件配置满足软件的最低要求。

其次,检查操作系统的版本和更新情况,保证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最后,准备好软件的安装介质或下载安装包。

2. 安装步骤(1)双击安装程序或运行安装包,启动安装向导。

(2)按照向导的提示,选择安装路径和组件。

(3)阅读并同意许可协议。

(4)选择安装类型,如完全安装、自定义安装等。

(5)等待安装程序完成安装过程。

(6)完成安装后,可以选择是否创建桌面快捷方式。

三、测试1. 测试环境准备在进行软件测试之前,需要先准备好相应的测试环境。

首先,确保测试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和安装环境与目标计算机相同。

其次,清理测试计算机上的垃圾文件和临时文件,确保测试环境的干净和稳定。

最后,备份测试计算机上的重要数据,以防测试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

2. 测试步骤(1)启动测试软件或应用程序。

(2)按照测试计划或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操作。

(3)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

(4)分析测试结果,判断软件或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5)根据测试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重复执行测试步骤,直到达到预期的测试目标。

四、实际操作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款常见的办公软件作为安装和测试的对象。

首先,我们按照前文所述的安装步骤,将软件成功安装到目标计算机上。

安装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完全安装,并创建了桌面快捷方式。

随后,我们按照前文所述的测试步骤,对该办公软件进行了功能和稳定性的测试。

我们模拟了常见的办公场景,如新建文档、编辑表格、制作幻灯片等。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该软件在大部分功能上表现出色,但在某些特定操作上存在一些小问题,如字体选择不够直观、表格合并功能不够灵活等。

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3篇)

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开发环境搭建实验目的:1. 掌握开发环境的搭建流程。

2. 熟悉常用的开发工具和版本控制工具。

3. 提高软件开发的实践能力。

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实验地点:个人电脑实验器材: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Java3. 开发工具:Eclipse IDE4. 版本控制工具:Git实验内容:1. 开发环境的搭建2. 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3. 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实验步骤:一、开发环境的搭建1. 安装Java开发工具包(JDK)(1)下载JDK安装包:进入Oracle官网,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系统的JDK版本进行下载。

(2)安装JDK:双击下载的安装包,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3)配置环境变量:在系统属性中,点击“环境变量”按钮,在“系统变量”中,找到“Path”变量,点击“编辑”,在变量值中添加JDK安装路径下的bin目录,如C:\Program Files\Java\jdk1.8.0_241\bin。

2. 安装Eclipse IDE(1)下载Eclipse安装包:进入Eclipse官网,选择适合自己的Eclipse版本进行下载。

(2)安装Eclipse:双击下载的安装包,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3. 安装Git(1)下载Git安装包:进入Git官网,选择适合自己的Git版本进行下载。

(2)安装Git:双击下载的安装包,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3)配置Git:打开Git Bash,执行以下命令:```$ git config --global "你的名字"$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你的邮箱"```二、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1. 打开Eclipse IDE,创建一个新的Java项目。

2. 在项目中创建一个新的Java类,命名为“HelloWorld”。

3. 编写以下代码:```java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4. 运行程序,查看输出结果。

云计算实验报告2

云计算实验报告2

云计算实验报告2太原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2021年 10 月14日实验时间:16 时 00分至18 时00 分专业姓名学号班级课程名称实验名称 Hadoop 平台安装实验 2同组者指导教师成绩一、实验目标:在大数据时代,存在很多开源的分布式数据采集、计算、存储技术,本实验将熟悉并搭建几种常用的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技术环境。

实验二需要在笔记本上搭建 Hadoop 集群,实验报告根据教程对笔记本上创建虚拟机搭建 Hadoop 集群的步骤进行了说明。

包含所有需要安装的软件与服务的版本,安装路径,安装方法等。

二、实验原理:1.单机模式:Hadoop 默认模式、即非分布式模式(本地模式)、无需进行其他配置即可运行非分布式,即 java 单进程,方便进行调试。

2.伪分布式模式:Hadoop 在单节点上以伪分布式的方式运行,Hadoop 进程以分离的 java进程来运行,节点既作为 NameNode 也作为DataNode,同时,读取的是 HDFS 中的文件。

3.分布式模式:使用多个节点构成集群环境来运行 Hadoop。

三、实验内容:以伪分布式模式安装 Hadoop 平台四、实验设备:个人笔记本电脑虚拟街软件:VMware Workstation系统 CentOS-7-_86_64-Everything-20__3.iso 阿里云contos-7 镜像站点:centos/7/isos/_86_64/ 五、实验步骤::将 hadoop-2.7.3.tar.gz,拷贝到 CentOS中的~/software 目录下 1、将 Hadoop压缩包,解压缩到用户主目录的 dt 目录下;$ cd ~ $ mkdir dt$ cd dt$ tar -z_vf ~/software/hadoop-2.7.3.tar.gz2、打开/etc/profile 配置文件,配置 hadoop 环境变量:e_port HADOOP_HOME=/home/hduser/dt/hadoop-2.7.3e_port PATH=$HADOOP_HOME/bin:$HADOOP_HOME/sbin:$PATH3、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综合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SQL 2008
班级: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杨安祺(教授)
学号:1008010138
姓名:徐伟滔
实验名称:Android应用开发环境
实现目标:
1 搭建开发环境
2 创建AVD
3 “Hello World”应用程序
实验内容:
安装JDK
安装Eclipse
安装Android SDK
安装ADT
实验设计操作步骤:
一、严格按PPT辅导进行。

二、用事例进行测试
三、效果截图
(包括主要操作界面图,并附简要说明)
实验结论:
安装软件过程较为曲折,后严格按照实验报告完成实验,并利用相关书籍及互联网资料辅助实验,实验成功。

教师评语:
实验效果截图(包括主要操作界面图,并附简要说明)
安装JDk设置环境变量
安装测试:
安装SDk成功
修改hello变量值
创建ADT
运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