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放手,适当介入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适时介入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适时介入的有效策略摘要:幼儿园教学慢慢引进了自主游戏,何为自主游戏,其实就是一种游戏,但不同的是,它具有自主性,即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的喜好和习惯,使幼儿自主的选择游戏,并且自主的交流和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游戏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未知情况会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游戏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在充分了解到自主游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发挥自主游戏的优点。
本文就自主游戏的各方面进行了结合实际的相关分析,并且为教师介入自主游戏提了一些建议,希望帮助教师更好的实现教学管理。
关键词:幼儿园;自主游戏;教师;适时介入1教师介入幼儿自主游戏的必要性1.1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幼儿安全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介入和引导是必要的,教师的介入除了能够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成长以外,对于知识的延伸也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跳一跳、够得着”这种游戏中,除了游戏的乐趣,教师的介入能够促进幼儿更高层次的发展和更深层面的理解。
除了这些帮助作用,教师的介入也能为幼儿的安全提供多一层的保障,因为在自主游戏中,肢体接触是不可避免的,这也为安全埋下了隐患,而教师的介入能够更好的保证幼儿的安全。
1.2引导幼儿获得正确价值观所有自主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来着现实生活的,但生活本身就包含着如意或不如意,这也导致了游戏中有积极的内容,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消极的内容,而幼儿还处于人生初期,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对于事物大多都是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于消极内容不加分辨进行模仿学习,就会导致形容偏差、思想偏差等局面的出现。
因此,教师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在出现消极内容时介入游戏,不仅杜绝错误思想或者认知的形成,也加强了有价值、正确观念的引导。
2教师适时介入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问题2.1教师过度介入,幼儿参与度较低教师介入也存在过度的介入,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游戏的主题的制定、规则的执行等各方面,教师都会参与,这大大降低了幼儿的自主性。
开展自主的户外游戏,教师需要做到什么
开展自主的户外游戏,教师需要做到什么作者:商薇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9期摘要:孩子是天生的游戏高手,在游戏中他们拥有无穷的创造力,他们像一个个火种,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懂得孩子,像伙伴一样热爱他们的游戏,并且适宜的助推点燃火种。
关键词:实现自主游戏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9-0263-01相信看了安吉的游戏后,很多幼儿园都会受到启发,我们幼儿园也是如此。
我园先是在户外活动形式上进行了调整,打破年龄界限,开展混班混龄的活动形式。
这种新的活动形式使得孩子们之间的互动空间扩大了,让他们在户外活动中获得更多自由。
但是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孩子活动空间不受局限,造成很多孩子漫无目的的“游荡”。
很多孩子在玩游戏时只是在使用器械,虽然每一个玩具都是可以有多种玩法的,但是在我们的操场上却看不到想像力,看不到创造力。
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们能获得什么经验,能得到多大的发展。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情况,最近我们幼儿园又增添了很多种类的户外器械,有油桶、竹梯、轮胎、跨栏、木板、木块、竹竿等等。
新的器械投入使用有两周的时间了,笔者发现户外游戏的情况实际上还是离预想的效果差距很大。
孩子们对于新的器械确实很有兴趣,大家都乐意试一试,可是尝试了几次之后,很多器械就无人问津了。
看到这种现象,笔者明白了,原来不是改变了活动的形式,增添了新的游戏材料孩子就会创造性的游戏,那么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呢?在跟踪观察中我有了一些感悟。
1 教师转变理念,坚持以幼儿为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游戏观,是实现真正自由自主游戏的首要因素往往孩子的游戏行为能折射出老师的思想和作为,老师的观念里如果没有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他们会认为教育是自己预设的轨迹,幼儿就应该按照教师的要求活动,最好不要有偏差,出现偏差预设的教育目标就达不成。
而实际上孩子各有不同,他们具有积极好学的品质,拥有想象和创造的无限潜力,他们需要的是真正自由自主的空间,去尽情的游戏。
最大放手 最优介入
最大放手最优介入作者:沈颖来源:《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1年第10期STEAM教育的学习方式侧重探究与幼儿生活相关的项目,唤起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情感愉悦、思维沸腾”的表现,实现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融合。
为此,我园依托“课程实践园”的教育背景,借力专家,在STEAM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寻找“玩创项目”的切入点,两年来已有了明确的整体架构。
我们认为STEAM教育最重要的是尝试将幼儿的想法在实践活动中落地,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更是我们践行STEAM教育理念的重要阵地。
室内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从游戏区域的环境创设,到游戏中的过程性组织,以及游戏后的评价都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但从STEAM教育的视角来审视现有的自主游戏,我们发现这些看似很有规划的预设,局限了幼儿游戏中的创造性、自主性,与自主游戏的初衷背道而驰。
具体表现在:第一,游戏格局分界线太强,跨学科探索的空间小;第二,游戏指导目的性太强,难以落实“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第三,游戏材料指向性太强,难以依据材料开展创造性活动。
根据园本课程与游戏现状,我们决定针对园所的室内自主游戏进行变革与调整,主要涉及游戏环境、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游戏过程中的教师支持这三个方面,致力于体现“最大放手”与“最优介入”的理念。
1.游戏环境与留白空间的新变革减少预设游戏情境的创设。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创设自己喜欢的主题场景,并结合各班实际,放手让幼儿生发新的游戏主题。
增加留白开放的游戏空间。
教师与幼儿一同打破传统室内自主游戏的界限,增加大面积的留白和开放空间,提供适宜材料,打造一个处处可玩的游戏环境。
调整材料投放的分类方式。
将原来的按活动区分类游戏材料,转变为以材料的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物体的来源和使用性质计划分为工具类、原生态自然类、废旧材料类、高结构玩具类等四大类。
教师通过游戏材料的优化投放,实现材料支持游戏,最优化教师介入支持的目的。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指导原则和策
课程与教学Good Parents54马 娟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指导原则和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户外自主游戏一直是幼儿喜爱的趣味性活动之一,是幼儿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状态下而经历的活动体验,符合幼儿活泼的性格特点,是释放幼儿剩下的天性、丰富幼儿的感知的良好载体。
一、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指导原则众所周知,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
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扮演着观察者、引导者的角色,根据户外自主游戏情况实施有效指导,激发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游戏的兴趣。
一般而言,教师在指导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需要遵循三方面原则。
首先,注重幼儿的安全性。
户外自主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不能充分把握自身的各种行为,不注意行为导致的后果,不具备识别危险因素的能力。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在指导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安全性原则。
例如,教师可以将安全案例制作成视频,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给幼儿观看,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查找活动区域的危险因素,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其次,尊重幼儿的主动权。
“把游戏还给幼儿”是尊重幼儿主动权的表现,也是促进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正常开展的关键。
在指导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自主”二字,在确保游戏安全的同时,大胆放手,让幼儿真正成为户外自主游戏的“主人”,引导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释放天性,收获快乐。
例如,在一次户外活动中,一根根纸筒成了他们自主游戏的材料。
他们利用纸筒制作成窄桥、炮架和机器人等作品,不但突显了主体地位,而且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获得了预期的活动效果。
最后,关注幼儿的体验感。
幼儿只有亲自体验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趣味,才会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到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
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幼儿在情感和行动方面的主观参与,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游戏的玩法。
教师适度介入心得体会总结
作为一名教师,适度介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过去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适度介入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
一、理解适度介入的意义适度介入意味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适时地给予学生帮助和引导,而不是无时无刻地干预和控制。
适度介入的意义在于:1.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适度介入,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师适度介入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勇于探索和实践。
3. 增进师生关系:适度介入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二、适度介入的具体实践1. 观察与了解:在教学中,我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困难。
这样,我才能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
2. 引导与启发: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不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注重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尊重与鼓励: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即使失败也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
4. 沟通与交流:我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适度介入的反思与总结1. 适时介入:适度介入的关键在于“适时”,要把握介入的时机,避免过度干预。
2. 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介入方式。
3. 注重引导:在介入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持续反思: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介入方式,不断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
总之,适度介入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如何适时介入
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如何适时介入罗利(萍乡市保育院,江西萍乡337000)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价值的趋向在不断地转变。
因此,在幼儿活动中我们既要按一定的教育目标来引导幼儿的行为.又要按幼儿的想法去顺应幼儿的需求。
这是教师适时介入行为成功的关键因素。
而且.我们要善于反思介入过程,因为教师的思路和孩子的想法必然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自觉反思进行调和.从而做到在行动上、情感上支持幼儿.不断地将教师自己的介入意图转化为幼儿的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幼儿活动教师适时介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们大多数的教师已认识到幼儿的活动很多是教师预设的。
幼儿自主学习的活动应当尊重幼儿的学习意愿.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自己在幼儿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教师如何在幼儿活动中适时介入.适当干预。
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目的呢?我认为在介人活动时。
我们既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来引导幼儿的行为.又要按照幼儿的想法去顺应幼儿的行为。
这是我们教师介入行为成功失败的关键因素。
我们教师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时机等。
教育资源的利用越充分.学生、教师参与度也就越大。
课堂气氛也就越活跃.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更透彻。
三、创新能力:音乐课堂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学生走进音乐去感知、去探索、去创造.让学生在音乐的奥妙中感知和挖掘自身的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者金马说:“为潜在的创造力提供良好的机会,这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这一点极为重要……”而对于学校教育来说,音乐课堂教学恰恰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音乐教学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功能则蕴涵着无穷的创新生机与情景。
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主游戏中的教师介入和指导策略——以中班游戏“露营部落”为例
好家长40自主游戏中的教师介入和指导策略——以中班游戏“露营部落”为例辛丹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游戏的目的性增强,主题趋于稳定,在游戏前能和同伴一起讨论、协商游戏主题和游戏角色。
“露营部落”户外游戏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角色多样,能够满足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需求。
但是,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一些问题。
因此,教师要提供有效支持,推动游戏顺利进行。
一、游戏主题的确立“露营部落”游戏区域的地点在哪里?里面有哪些玩具?怎么玩?刚开始,这些问题困扰着幼儿。
基于此,教师带着幼儿实地参观“露营部落”。
幼儿发现,“露营部落”地点在大型玩具旁的香樟树下,地面是木质的,这里有帐篷和锅碗瓢盆等。
幼儿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讨论游戏主题,最后确立在“露营部落”玩野餐游戏和烧烤游戏。
游戏开始前的角色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角色分配的过程中,教师主动“退后”,把舞台给幼儿,让幼儿自己选择角色。
案例一:分配角色角色分配开始了。
嘉嘉说:“烧烤的时候要有老板和顾客。
”教师根据嘉嘉提出的建议,将店主和顾客画了出来。
然后,引导玩烧烤游戏的幼儿自主商量谁扮店主、谁扮顾客。
昕昕和蕊蕊都想扮店主,谁都不肯退让。
最后,他们只好找老师决定。
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定,而是用假设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果烧烤不多了,店主应该怎么办?”昕昕回答:“要去进货。
”教师又追问:“店主进货去了,烧烤店要关门吗?”昕昕想了想说:“可以有两个店主,一个去进货,另一个卖烧烤。
”中班幼儿缺乏交往技能,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教师没有利用“权威”直接指定,而是通过谈话引发幼儿思考。
这种“退后”的方式能够增强幼儿在游戏准备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游戏材料的调整“露营部落”里有不少生活材料和半成品材料。
幼儿园民族教育心得体会
幼儿园民族教育心得体会幼儿园民族教育心得体会幼儿园民族教育心得体会1 一、重在习惯、贵在坚持其实如今的孩子由于优生优育,智力不会相差很多,关键是习惯。
平时我就和孩子说过做任何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坚持而且要尽力做好,即使是玩某项玩具或学骑自行车、学溜旱冰、踏板车、下棋等。
其实这就在培养孩子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做事要有上进心。
要么不学,要学就应该有责任心尽力学好,至于到达什么程度,那是才能问题,而现代优生优育的孩子中习惯远远比资质重要。
二、家长应帮助孩子共度难关孩子在学任何一样内容时如钢琴、书法、画画、棋类等都会有一定时期的困难期,家长应该有耐心并鼓励、帮助他一起度过难关。
比方说:他在学写字时,我发现他写得不好,我就帮他擦了,可是不小心多擦了一笔,他就大哭。
我就耐心地告诉孩子:这个内容是很难,不过你比爸爸妈妈小时候都强,已经在渐渐克制了,并且比前面进步都很大,要是爸爸妈妈练得话,说不定还是你好呢…这一遍你更会动脑筋了,凭这一点就应该给你多加两颗“爱动脑筋星”等等三、家长潜移默化重于严肃说教有些知识我们都是在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渐渐浸透的,从来没有严严肃的像老师上课式的教孩子学什么。
比方和孩子出去漫步时发现孩子对小树特别感兴趣,我就和他做过这样的游戏:每隔三米种一棵树,15米内可以中几棵树?一棵树据一次可以将树据成几段?据三次可以据成几段?早上吃牛奶时他不愿喝罐装奶粉,我就说这个奶粉营养很丰富,由铁、钙、很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小朋友喝了会很聪明的。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个聪明的孩子,于是他就会乐意地喝了。
在喝的过程中,我就和他弯了另一个游戏:一罐奶粉398元,两罐是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在考虑,掰手指,自立还发出叽里咕噜的声音,我看他眉头紧锁,我就笑着和他说:宝贝,妈妈叫你一个玩这种游戏的方法:妈妈:398接近哪一个大一点的整数?儿子:400。
妈妈:那么按照400算的话你多算了几块?,两罐你又多算了几元,再减去多算的不就得了…… 。
大胆放手,适当介入——娃娃家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大胆放手,适当介入——娃娃家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作者:王敏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7年第12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幼儿的主动性、能动性得到尊重并发挥,自主性游戏的开展就是典型表现。
因此教师要深入理解自主性游戏的含义,为幼儿提供宽松的游戏环境,丰富的游戏材料和必要的指导,保证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乐趣,获得发展。
怎样才能使自主性游戏活动真正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可以在游戏中实现幼儿各方面能力,游戏过程有序又有实际意义呢?下面以小班娃娃家的观察案例做探讨,进而提出幼儿园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的策略。
【观察实录一】早上,自主性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陆续选择了自己想去的区角。
突然,娃娃家里传来恒恒的喊声:“我来当哥哥。
”小雨看着恒恒说:“我当哥哥的。
”乐乐听见了,大声地喊道:“我当妈妈。
”但还没等乐乐喊完,恒恒就抢着说:“小雨,我们两个一起当哥哥。
”小雨连忙喊道:“不行!”恒恒气愤地说:“那我就不跟你玩了。
”这时候,玥玥阻止了正在气愤的恒恒,拉着他说:“唉,恒恒,要不你当那种……那种……那种双胞胎吧,好吗?你当双胞胎,我也当双胞胎。
”恒恒顿时缓解了自己的情绪,和玥玥说:“我是哥哥,你是姐姐,小雨是爸爸。
”一旁的小雨听了,立马就说:“我才不当爸爸呢。
”恒恒刚想说点什么,玥玥对站在水池旁边的恒恒说:“快点,我要洗菜了。
”恒恒帮玥玥拿来了小脸盆。
恒恒还是不放弃,对小雨说:“你当爸爸。
”小雨说:“我不当爸爸,我要当哥哥。
”恒恒着急地说:“那我们一起当哥哥好了,今天你当哥哥,我当爸爸,明天我当哥哥,你当爸爸,还是每次都让你当哥哥好不好。
”小雨听到每次都请他当哥哥很开心,终于妥协了。
【分析】娃娃家的角色争抢现象普遍存在,每次活动开始都会有一番争论,甚至矛盾扩大化使游戏无法正常开展。
此时的幼儿缺乏相互谦让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性游戏又要求教师不过多介入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认为需要制定规则,让幼儿能根据既定的规则来决定角色的分配。
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适时介入的有效策略-精选教育文档
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适时介入的有效策略-精选教育文档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适时介入的有效策略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幼儿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游戏的指导使幼儿向自身更高水平和游戏的高级阶段进行发展。
但是教师的介入并不是越多越好或者越少越好,而是越恰当越好。
只有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最有效的介入策略,才能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促进幼儿自身游戏能力的发展。
一、教师介入游戏的有效时机幼儿在游戏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和介入,才能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安全的获得全面发展。
1.游戏存在不安全隐患时幼儿由于自身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在游戏过程中不会轻易地察觉到危险的因素。
所以在游戏外部环境对幼儿构成生理或者心理威胁时,教师应当马上介入游戏。
比如在游戏过程中游戏材料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教师要及时的进入到游戏中去制止不安全的行为,并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确保游戏顺利安全的开展。
2.幼儿游戏中难以为继时在游戏中教师不应该是一个教授者,而是一个引导者。
在幼儿园中,孩子最信任的人就是教师。
当幼儿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游戏时,教师一定要关注幼儿动态及时做出反馈,这样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幼儿游戏出现消极内容时游戏是幼儿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自然就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一些消极现象时,教师应当立即制止,并引导学生重新选择游戏方式或内容,避免消极因素影响幼儿的发展。
二、教师介入游戏的有效策略1.教师明确教育目标,合理现教学功能教师在进行准备活动时要赋予游戏材料和环境比较一致的教育目标。
同时对幼儿的行为做出一些预设,将幼儿的行为预设在某一范围之内。
一旦幼儿出现了超越这个范围的举动和行为时,教师就要进行关注或者直接介入。
这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才能把教师制定的教育目标内化成自觉的行动指南,确保了教师在介入时有依可寻。
比如在教师组织幼儿学习几个简单的英文字母时组织的传递声音的游戏。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走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走作者:周飞虹来源:《教师·下》2011年第01期我们班现在已处于初二年级的下学期,下半年就要进入初三了。
学生自从进入这个学期以来,感觉好像突然长大懂事了许多,班上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纪律越来越好,教室里的卫生总是保持得干干净净,让作为班主任的我省了不少心,各科任老师的评价也是非常好。
我结合同学们的前后情况的表现进行比较,认为我们班之所以进步这么快,关键还是老师的决策起了重要作用。
这个学期我们班实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走”的策略,主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大组专人专职管纪律我们班实行的是班级分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管理制度,全班划分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选出一个很有领导才能的组长来管理本组,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选出自己本组的管理成员,安排好自己组的人员分工,各项工作都分配到个人。
从早自习的带读、值日安排、卫生打扫,都是专人专职负责到位,工作安排表都张贴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览无余,都清楚自己在本组的各项分工和工作任务。
由于大组长是他们各大组自己选出来的,所以威信都非常高,同学们都愿意服从大组长的调遣和安排,并且他们选出来的这三位大组长刘楚凡、刘寒青、潘焱琳成绩也非常好,都是年级十佳,所以同学们对他们更信服了。
至于每天的值日人员的安排,也是以各组成员根据自愿,自己申请,全组评议,大组长定夺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有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是很好,有的表现也不是很好,但是自从他们担任了值日生后,他们的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
因为他们要去管理全班,所以他们自己首先就必须要求自己管住自己,然后才能有资格去管其他同学。
他们这些值日生都肩负着自己的重任和压力,也不愿被撤换下来,所以他们工作起来也是尽职尽责、认认真真。
二、小组正副组长管作业我们班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经常很难完成好作业,有时甚至还拖欠作业,但是又怕被老师批评,只得偷偷地抄作业来敷衍了事,以致于成绩越来越差,失去了学习兴趣。
敢于放手,培养有能力的学生
敢于放手,培养有能力的学生要培养出有能力的学生,教育者与家长需要敢于放手。
在教育方面,有些家长和老师往往会过分干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明白敢于放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能力的学生。
第一,敢于放手,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逐步独立,而教育者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做决定。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学习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题、自主完成作业与项目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择学习的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造力。
家长也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适当给予他们自主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自主能力的学生。
第二,敢于放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创新往往来源于学生自主的思考与实践。
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才能让他们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只有在学生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者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和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敢于放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未来社会,团队协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同样需要在学生时期进行培养。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团队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协调与沟通,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家长也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互助与协调,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
敢于放手是培养有能力的学生的关键。
学会放手 善于观察——读《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的感悟
学会放手善于观察——读《放手游戏发现儿童》的感悟发表时间:2021-01-06T09:36:54.37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作者:胡倩[导读]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前教育工作者胡倩四川省德阳市淮河路幼儿园 618000摘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对于“安吉游戏”早有耳闻。
但是所知道的只不过是一些从网络平台上看到的一些小视频,同行之间的一些言语。
然而,安吉游戏背后的教育理念、发展模式、教育价值等,我却知之甚少。
关键词:放手游戏发现儿童安吉游戏《放手游戏发现儿童》这本通过丰富的、高清的环境、材料及游戏图片,让我们读者最大程度的身临其境,感受安吉自然野趣的游戏场和儿童们自由自主的真游戏状态,使我们充分感受儿童在安吉游戏中的喜悦,感受教师在观察儿童游戏时的震撼、感动与敬佩。
并且通过这些画面和案例,让我对“安吉游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里一个儿童喜欢玩的地方,这里的儿童很会玩,这里的老师很支持儿童玩。
因此,结合以往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与不足,我收获了以下几点感悟。
一、学会放手这本书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要真正地实现“把游戏还给儿童”,让儿童在“真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与发展,除了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材料、保障充足的游戏时间之外,更重要的是游戏中的教师要学会放手。
放手是爱的最高境界,它不仅代表着一种尊重、一种信任,对处在发展中的儿童来说,成人适时地放手更是一种责任。
1.放手是对儿童的尊重“把游戏还给儿童”体现的就是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天性需求,理解儿童行为背后隐藏的学习价值和发展意义,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尊重儿童的游戏权利。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孩子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游戏犹如打开了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地把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扇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
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
幼儿园教育指导条例个人心得体会5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条例个人心得体会5篇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轻一代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幼儿教育形式是以为基本活动形式。
寓教于之中,是幼儿共同的活动形式。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他益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
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见到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
但是有些孩子,他们在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们们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幼儿园来了陌生人参观等等,他们变利很胆怯,不敢说话。
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
胆怯的幼儿往往没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或说话声音很小,为改变这种胆怯的性格,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让幼儿在每个人面前表达自己欲望和自己的感情。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第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
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动做。
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
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就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
真正做到“规程“所要求的“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寓教育于硌项活动之中。
第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让幼儿充满自信做好每一件事,教师应多鼓励幼儿,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对进行赞美,他们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本班有个小朋友发音清准,我益不断纠正,只要他有点进步,我们就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现在,发音有很大进步,这些赞美的高速就像一个个小光环一新,老师新手替他们带上。
把握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
把握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在幼儿园的具体教学中,教师的最大困惑是如何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就要注意把握时机,适时介入。
如果急于介入,就有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
另外,教师要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有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在接和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达到介入的目的。
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是如何找出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的:(一)巧解“认知结”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或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既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
这些“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
当幼儿“认知结”出现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在科学活动《认识夹子》中,幼儿通过夹子仿生学原理的探索,进而了解了夹子的用途,接下来的活动是让幼儿初步感知简单的夹子的杠杆原理,主要通过三次操作活动来实现:第一次尝试探索学习使用夹子;第二次尝试探索在夹子中间按和在夹子的头上按,手的感觉如何;第三次再进行操作验证。
在第二次尝试时,有些幼儿对于用手按住夹子的头比按夹子的中间要来得轻松这个结果表示出了困惑和不解,他们认为按中间只有比按头的距离更近,可怎么反而要吃力呢?对于这个认知结的出现,我并不急于向他们进行解释,而是让幼儿再次把各种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发夹、报夹、饼干夹、衣服夹等操作一次,然后在诸多事实面前告诉孩子们这里面有一个很了不起的道理,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查些资料,进一步去了解其中的知识。
虽然杠杆原理是初中的内容,但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尝试探索和老师的适时引导中,孩子们都发现了夹子里的秘密。
教师适度介入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适度介入学生学习和生活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育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适度介入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这一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
首先,适度介入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辅助者。
适度介入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的介入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过多的干涉则会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我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成长。
其次,适度介入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适度介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课堂上,我会适时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会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
再次,适度介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适度介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我的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索中创新。
当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时,我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此外,适度介入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适度介入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以下是我对适度介入的一些具体实践:1. 课堂提问:在课堂上,我尽量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即使他们的答案不完整或错误,也会引导他们思考,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教师适度介入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适度介入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我对教师适度介入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适度介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当我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不感兴趣时,我会适时调整教学方法,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数学知识时,我会运用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适度介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适度介入意味着教师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而不是包办代替。
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布置作业时,我会给出一些提示,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后,再给予指导,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再次,适度介入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当学生情绪低落时,我会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过于活跃时,我会通过适当的纪律约束,引导他们回归学习状态。
这样,课堂氛围既活跃又有序,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此外,适度介入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
当我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会主动关心、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这样,学生对我产生信任感,愿意与我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助于我们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
最后,适度介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当我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时,我会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辅导,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我会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适度介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教育孩子怎么放手
家庭教育孩子怎么放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学会适当地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是每位家长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放手教育孩子的建议:首先,家长需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是放手教育的第一步。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与家长的观点不同。
其次,家长应该学会信任孩子。
信任是放手的前提。
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庭责任,比如做家务、照顾宠物等,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同时,家长也应该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事事都替孩子做决定。
再者,家长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这样,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调整。
此外,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和面对挑战。
孩子在尝试和挑战中可能会失败,但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家长应该支持孩子,让他们知道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
同时,家长也需要学会适时地提供帮助。
放手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孩子,而是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家长应该观察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判断何时需要介入,何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尝试。
最后,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
沟通是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关键。
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期望和担忧。
通过有效的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指导孩子,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信的个体。
总之,家庭教育中的放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智慧。
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支持,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性,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把握出手与放手的度,携手收获建构新技能——大班建构游戏《我心目中的小学》指导策略
把握出手与放手的度,携手收获建构新技能——大班建构游戏《我心目中的小学》指导策略摘要: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借助于多种结构材料或建筑材料开展的相关活动,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方式。
在建构活动中教师要用眼观察、用心思考,既给予孩子理性帮助又要给予探索创造的空间,在堆、叠、搭等不断的探索、发现、创造促进幼儿审美素养的提升,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
关键词:建构游戏;幼儿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而建构游戏是众多类型中最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
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借助于多种结构材料或建筑材料开展的相关活动,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方式。
在建构活动中孩子们堆、叠、搭等不断的探索、发现、创造促进幼儿审美素养的提升,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
在大班主题建构活动《我心目中的小学》教师既给予孩子理性的指导又给予孩子隐形的帮助,把握“放手”与“出手”度,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建构活动,推进游戏的进程,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放手——给予孩子创造的机会在主题建构《我心目中的小学》中,孩子们对于活动内容比较熟悉,在活动中每组上的孩子在小队长的带领下进行思考,建构的内容、需要的材料、同伴之间的分工等。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分别搭建小学的操场、小学的食堂、小学的教学楼、小学的大门。
在小组搭建小学的食堂中,涵涵一组上的四个小朋友在讨论:“我们参观小学食堂的时候,发现食堂里有好多自来水管、还有水龙头。
这些建构的材料都是方方的木块,怎么搭水龙头呢?”瑶瑶也说:“没有水龙头就不像食堂了”……由于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有限,在建构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看到孩子们在建构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进行指导,教师并没有给予孩子提供支持,只是放手给孩子们“我们教室里有什么材料可以来做水龙头呢?”在老师的点拨下,孩子们寻找了教室里好多材料,水管形状的玩具做水龙头、用纸筒、一次性的水杯、薯片桶做水管、用纸盒做水池、用小石子做食物……孩子们不仅寻找到了合适了材料,而且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拓展了搭建的内容,搭建活动变得更加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胆放手,适当介入
【摘要】区域活动顺应了幼儿的天性,可以给幼儿
良好的游戏体验,提高自我管理和同伴交往能力,更好的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而具有不可估量的教育意义。
教师及时恰当的介入以优化区域游戏的开展过程,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也必将更好的挖掘幼儿潜能,值得开展并推广。
【关键词】区域活动;建构区;角色区;美工区;有效指导
我认为,孩子生来就是聪明的、真实的,如果没有后天的约束,他就能尽情地发展他的潜能。
为了让孩子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中,自由快乐的玩耍,我们开设了自主性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游戏过程。
这顺应了幼儿的天性,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游戏的创造性,体验游戏的乐趣,促进幼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空间、时间及丰富的材料准备,教师及时恰当的介入,积极创新丰富游戏内容以优化区域游戏有效指导策略,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也必将更好的挖掘幼儿潜能。
一、精选善用,提供合适的材料
游戏材料时游戏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丰富游戏内容,提高幼儿游戏性趣的必备条件。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做到按需投放,科学合理。
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行为,根据情节的需要,适时地投放相关材料,推动游戏发展。
建构区,小朋友们把火车道和火车都建好了,东东说:“我想把火车站台再也建起来呢!”其他小朋友同意了。
东
东说:“火车站台应该大一点,这样才能站很多的人!”于是他们开始用积木在地上铺了一层积木,并用圆柱形积木当柱子来隔开,东东又说:“得把屋顶盖上,不然下雨天要淋湿的。
”“可是地方这么大,积木放上去容易掉下来啊?”此时,游戏又出现了暂时的停滞,于是我拿了一些雪花片给他们,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懂了,说:“我们用雪花片拼一个火车站
台的屋顶,保证结实。
”于是,孩子们又行动起来了,很快
拼好把他搭在积木柱子上,站台就这样在大家的合作下完成了。
在这个建构游戏中,幼儿们一开始的建构活动开展的相当顺利,但搭建站台的过程中发现游戏材料不适应游戏继续开展。
这时,教师通过及时提供雪花片材料,适应的幼儿游戏的需要,幼儿也看到雪花片后也快速领悟了教师的用心,增加了灵活应变处理事情的经验,使游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细心观察,判断介入时机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并不参加游戏活动,却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
幼儿由于缺乏游戏经验,经常使活动没有方向感,又缺乏同伴交往能力,教师通过观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幼儿现有的经验能力帮助幼儿找到让
游戏顺利进行下去的活动方案。
在娃娃家,浩浩把文文想穿的角色服装先穿上了,轩轩就去帮文文要,浩浩不给,轩轩拿起手边的剪刀就把衣服剪破了。
此时,教师该介入了,我问轩轩为什么要剪破衣服?他说:“因为浩浩不把衣服给文文。
”我说:“所以你就剪了?”他说:“嗯!”我问:“那结果怎么样?你们的游戏还能玩下去么?”他说:“没有玩了。
”我说:“是呀!你和文文是好朋友,想帮助他这个想法是对的。
但用剪刀把衣服剪破的这种行为我觉得就不太合适了,我觉得,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浩浩,和浩浩商量,毕竟衣服是浩浩先拿到的啊。
浩浩是有权利自己做决定的。
你觉得呢?”轩轩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好吧!现在还有30分钟,你们还想继续玩活动区吗?”他们都表示想继续玩。
我说:“但是这个角色的衣服需要修补,怎么办?”琪琪说:“我们可以换一个角色玩啊。
”大家都表示赞同。
孩子所有做出的行为都是有自己的理由的,面对问题我们细心观察,冷静对待,智慧处理。
我们可以先接纳他们的想法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将事实呈现在孩子面前,
让孩子自己体会,自己分辨,自己做出选择,从而让孩子们不带任何压力的进行游戏。
三、联系生活,活跃幼儿思维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
教育无时不在,随时随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拉进与生活的距离,在倍感亲切和熟悉中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鼓励幼儿在做中学,在做中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美工区区投入了塑料袋、一次性纸杯、报纸等生活废旧材料和许多小的装饰品,供幼儿进行制作时尚的娃娃。
刚开始的时候,幼儿的思维和创造被限定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制作,结果大家制作出来的娃娃基本上都差不多。
直到有一天,小雨跑来和我说要用玉米皮来做娃娃,我开始很好奇,但也没有多问。
美工活动开始了,我看着小语用将玉米皮层层叠得的粘在一起,然后用胶粘在了娃娃身上,然后把下面的玉米皮用简单剪成错落有致,娃娃漂亮的蓬蓬裙就做好了。
后来我问她怎么想到了用玉米皮做娃娃的裙子,原来她在家里看奶奶剥玉米皮,先把玉米皮翻下来,再一起掰掉,往下翻的玉米皮像极了公主漂亮的蓬蓬裙。
小雨能根据生活中看到的迁移到美工区活动中,用玉米皮做裙子,很有新意。
当教师提供的材料中没有她想要的材料时,她却想到了家里废弃的玉米皮,玉米皮呈米黄色,是
一片一片的,接近蓬蓬裙的样子,所以也充分体现了她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结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的完成任务”,区域活动要求教师提供自由的机会、保障自主游戏,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幼儿的“放养”,这容易导致幼儿在活动中缺乏指导而盲目操作,也不利于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自我。
教师应始终在幼儿附近,启发幼儿根据自己所想积极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
教师在区域游戏中过度干预与自由放任都是极端,恰到好处的有效介入才是教师需要掌握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欢欢.学会把握,敢于放手――一次自主性游戏后所思[J].时代教育,2013.24.266.
[2]戴晓静.浅谈教师在自主性游戏中的指导作用[J].幼教新时空,2013.24.01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