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练习-计算题(导论- 十一章)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目录第一部分同步练习 (3)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26)第三部分参考答案 (36)第一部分同步练习第1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填空题1.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2.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等四个环节。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和的统一。

4.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二、单项选择题1.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B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 劳动者、科学技术、经营管理D 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商品3.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A 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C 生产工具D 人们劳动的生产物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 古典政治经济学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数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D 重农学派经济思想6.经济规律就是()A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 经济现象的客观性C 经济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的相互联系1、B2、C3、A4、B5、A6、A三、多项选择题1.生产关系包括( )。

A直接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交换关系C消费关系 D产品分配关系 E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 )。

A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C生产的数量水平和结构,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结构D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反作用E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3.与自然规律比较,经济规律的特点有( )。

A经济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 B经济规律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C经济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大多数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E人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受到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限制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一生最重要得理论发现就是()A、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C、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领袖得学说2、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出发点()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3、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对象就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A、生产资料所有制得结构B、生产力与上层建筑得状况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得地位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得物质利益5、生产资料就是指()A、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与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与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与D、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与6、构成社会生产关系得基础就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分配关系C、产品交换与消费关系D、人们在生产中得地位与相互关系7、社会生产过程得决定性环节就是()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8、经济学说得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得各阶级适用得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 )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得复杂性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得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得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得利益9、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得区别在于()A、自然规律就是客观得,经济规律就是主观得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经济规律没有重复性C、自然规律有阶级性,经济规律没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得、自发得力量起作用,经济规律就是通过人得活动实现得二、多项选择题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得三个简单要素就是( )A、劳动B、资本C、生产资料D、劳动对象E、劳动资料2、生产力就是()A、人们征服与改造自然得能力B、社会生产方式得一个方面C、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得关系D、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得关系E、人类社会发展得最终决定力量3、生产关系就是( )A、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得相互关系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得总与C、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得关系D、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得关系E、社会生产方式得一个方面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对立统一中( )A、生产力就是生产得物质内容B、生产关系就是生产得社会形式C、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得因素D、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得因素E、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得决定作用5、构成社会再生过程得基本环节就是()A、生产B、市场C、分配D、交换E、消费6、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A、消费决定生产、交换、消费B、生产反作用于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与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也起决定作用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与消费E、分配、交换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7、承认经济规律得客观性意味着()A、人们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B、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就是无能为力得C、人们能够认识与利用经济规律D、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E、不论人们就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们都存在与起作用8、经济规律得客观性就是指人们()A、不能消灭它B、不能认识它C、不能发现它D、不能利用它E、不能创造它9、政治经济学就是()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得科学B、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得科学C、研究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得科学D、具有鲜明阶级性得科学E、为其它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得科学10、人对经济规律得主观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能够创造经济规律B、能够认识经济规律C、能够改造经济规律D、能够利用经济规律E、能够消灭经济规律三、辨析题1、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同样具有客观性,所以二者没有根本得区别2、因为经济规律就是客观得,所以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就是无能为力得四、论述题1、什么就是经济规律?如何正确理解经济规律得客观性?[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 3、B 4、B 5、B 6、A 7、A 8、D9、D二、多项选择题1、ADE2、ABCE3、ABCDE 4、ABC 5、ACDE 6、CDE7、ACDE 8、AE 9、BDE 10、BD三、辨析题1、错误。

政治经济学练习-多选题(导论- 十一章

政治经济学练习-多选题(导论- 十一章

政治经济学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C、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D、科学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理论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 ( )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B. 任何经济规律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C. 人们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D. 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A、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与之相适合的生产关系B、落后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也必须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合D、超前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4、下列项目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有:()A、开采中的石油B、纺纱用的棉花C、炼钢厂用的矿石D、生产用的厂房5、生产工具:()A、能够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B、是劳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D、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6、生产资料所有制:()A、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B、表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C、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D、决定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7、从商品的两个因素看:()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构成商品 D、有价值的东西必定具有使用价值8、使用价值是()A、商品的本质因素B、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商品的自然属性D、物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9、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 )A. 私有制的出现B. 社会分工C. 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D.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10、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是 ( )A.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B.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C.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11、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 ( )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基础C. 使用价值的存在要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D. 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1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 (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B. 抽象劳动寓于具体劳动之中C. 两者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D.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13、商品的价值量与 ( )A. 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B. 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C. 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 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1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A.是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奠定理论基础D.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15、决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 )A 、待销售的商品数量B 、购买者手中的货币数量C 、商品的价格水平D 、货币的流通速度16、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 )A 、纸币的购买力普遍提高B 、纸币的购买力普遍下降C 、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D 、整个社会财富就会增加17、等价形式的特征表现为:( )A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B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C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D 、复杂劳动成为简单劳动的表现形式18、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的变动 ( )A. 与商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例变化B. 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例变化C. 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D. 受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19、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有:( )A 、卖与买的顺序不同B 、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C 、流通的目的不同D 、流通的限度不同20、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是 ( )A. 自行增殖的价值B.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 表现为一定的物品和货币D. 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一种剥削关系21、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 )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C.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22、资本集中借以实现的杠杆是 ( )A. 竞争B. 供求C. 价格D. 信用23、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是指 ( )A .货币资本的循环B .生产资本的循环C .商品资本的循环D .商业资本的循环24、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 )A. 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B. 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C. 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D. 生产资本量的大小25、固定资本是( )A. 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B. 按照在作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C. 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全部周转的资本D. 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26、下列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有( )A. 机器设备因使用而造成的老化B. 因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现有设备贬值C. 因自然力作用造成的厂房设备老化D.发明出更便宜更高效的新机器取代老设备27、以下属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的有:( )A 、Ⅰ(v+m )=ⅡcB 、Ⅰ(v+m )>ⅡcC 、Ⅱ(c+m -x m )>Ⅰ(v+x m )D 、Ⅱ(c+m -x m )<Ⅰ(v+x m)2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 、Ⅰ(v+m )=ⅡcB 、Ⅰ(c+v+m)=Ⅰc+ⅡcC 、Ⅱ(c+v+m) =Ⅰ(v+m)+Ⅱ(v+m)D 、Ⅰ(c+v+m)=Ⅱ(c+v+m)29、Ⅰ 4000C+1000V+1000m=6000Ⅱ 2000C+500C+500m=3000在这一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构成图式中,Ⅱ2000C ( )A、其实物形式是生产资料B、其实物形式是消费资料C、是通过与第一部类之间的交换得到实现的D、是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得到实现的30、股份公司( )A.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 B.是随着生产社会化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产生的 C.突破了单个资本数量有限的局限性 D.体现了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3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 )A.社会总产品中所含的剩余价值的全部实现 B.社会总产品和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C.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物质上得到替换 D.两大部类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都得到满足3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剩余价值( )A.全部用于积累 B.全部用于消费C.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个部分 D.用于积累部分划分为追加c和追加v两部分33、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意味着( )A.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得越快越好B.消费资料生产可以脱离生产资料生产而独立存在C.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会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D.生产资料生产不能脱离消费资料生产孤立增长34、下列属于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有:()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利息D、工人工资3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可以了解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揭示了资本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作用D、可以了解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36、成本价格是指:()A、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B、生产商品的资本耗费C、生产过程中的所用资本D、生产过程中的所费资本37、资本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提高意味着:()A、生产技术的进步B、不变资本绝对量的增加和可变资本绝对量的减少C、在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上升,可变资本所占比重下降D、在资本总额中可变资本所占比重上升,不变资本所占比重下降38、可变资本是:()A、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B、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C、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的那部分资本D、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物质形态变化的那部分资本39、炼钢厂使用的炼钢炉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40、剩余价值( )A. 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B. 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C. 是由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D. 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41、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是 ( )A.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B.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C. 降低雇佣工人工资D.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42、对资本总公式G—W—G的分析可以看出( )A. 它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B.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 货币在价值增殖运动中转化为资本D. 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4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 ( )A. 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B.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C. 劳动者人身必须依附于某个资本家D. 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44、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 )A. 资本积累B. 资本积聚C. 资本集中D.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4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 )A. 二者的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C.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D.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46、资本主义工资( )A. 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B. 掩盖了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C. 掩盖了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区别D. 掩盖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别47、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是(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48、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 B. 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C.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经常不一致 D.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49、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 )A.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C.商品的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D.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50、资本主义的职能资本是指 (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

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计算题参考答案1.某国年内待实现商品价格总额为2800亿元,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7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800亿元,相互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500亿元。

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平均流通速度为8次,假定当年发行纸币为400亿元。

运用上述资料计算:亿元。

运用上述资料计算:(1) 年内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是多少?年内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是多少? (2) 货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货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1.1.解:解:(1)年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 公式:年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公式:年商品流通所需货币量 = = (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 + +到期支付总额到期支付总额到期支付总额--抵销支付总额抵销支付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次数)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2800-700+800-5002800-700+800-500))/8=300/8=300(亿元)(亿元)(亿元) ((2)货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元?300亿元亿元/400/400亿元亿元=0.75=0.75元2.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10元,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货币币值不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0件,而社会需求15000件。

计算: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值今年为多少?)该商品单位价值今年为多少?(2)在供求关系变化的条件下,该商品单位价格为多少?)在供求关系变化的条件下,该商品单位价格为多少? (3)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多少?)商品单位价格背离价值多少?2.解:去年:单位商品价格10元;今年:提高劳动生产率25%25%,货币价值不变;供:,货币价值不变;供:,货币价值不变;供:1000010000件,求:件,求:1500015000件。

政治经济学第十一章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调节.

政治经济学第十一章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调节.
2017/9/26 4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战前,整个世界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帝国 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经 济关系。 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 关系出现了新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的经济关系具有了相互依赖的性质。
2017/9/26
5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 关系及其调节
2017/9/26 1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 的经济关系
2017/9/26
2
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 经济关系表现为既相互竞争又 相互融合的态势。例如,发达 国家之间在贸易、投资、金融 等经济领域都存在一定矛盾, 但同时它们的商品和资本相互 流动,合作增加。
2017/9/26 6
一、国际经济调节及其原因
国际经济调节是指世界各独立主权国家 通过国际经济组织或国际经济联合所进行的 经济关系和经济政策的调解。 国际经济调节的原因是: (1)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失衡所产生的危 机和矛盾; (3)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南北关 系和东西关系的矛盾。
2017/9/26
12
三、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 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促进国际经济发展, 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也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增 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促使各国经 济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发达国家分享更多的 利益。
2017/9/26 13
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017/9/26 7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方式
第一,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 会议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第二,通过经济一体化进 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第三讲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商品市场上,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 A.违背价值规律的现象 B.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C.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D.价值规律的内容 答案:B

第三讲 练习题



3、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 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答案:B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 )。 A.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B.依靠延长工作日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C.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D.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E.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答案: A



5 、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 A 工人工资的多少 B 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D 利润率的高低



6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 ) A 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B 创造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 需要 C 为了获得价值 D 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8 、资本主义工资是( A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 劳动的全部报酬

3、解答: m1′=(10×10×0.2-4)/4×100 % =400% m 2′=(8×50×0.2-10)/10×100% =700%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高了,即从400% 提高到700%。
竞赛:谁先谁后
价值规律的作用

P42
剩余价值论的内容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P122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 过程的统一P123 3、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剩余价值由可变资本 带来124 4、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P12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导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导论)一、名词解释政治经济学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规律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经济活动是( C )A. 生产和分配B. 生产和交换C. 生产和消费D. 分配和消费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D)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D)A.政治法律关系B.社会历史关系C.人文教育关系D.经济利益关系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C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生产方式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B.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C.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D.上层建筑6.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的是( D )A. 个人的经济行为B. 家庭的经济行为C. 国家的经济行为D. 社会的经济行为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 B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学说C. 生产价格理论D. 经济危机理论8.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是( C )A. 生产资料B. 劳动资料C. 劳动工具D. 科学技术9.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和作为生产关系基础的是( A )A.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B. 产品的分配性质C. 产品的交换性质D. 产品的消费性质10.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指( A )A.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的生产C.生产力的状况D.经济发展的水平11.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表明它是(A)A.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B.不可能被人们所认识的C.不可能被人们所利用的D.不可能被人们发现其作用的12.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是( A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B.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的规律D.剩余价值规律13.决定经济规律客观性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指( A )A. 社会生产关系B. 一定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C. 国家的阶级性质D. 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能力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根本的方法是( A )A. 唯物辩证法B. 科学的抽象法C. 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D. 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1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 C )A. 揭示生产力的发展规律B. 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D. 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16.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B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B.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C.构成生产关系系统的诸因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D.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错选,多或少选均不得分。

《政治经济学》问答题和计算题及答案(1)

《政治经济学》问答题和计算题及答案(1)

第一章导论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是在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如何?(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若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则会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反之则相反。

3、广义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环节之间关系怎样?(1)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①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分配的对象数量、质量和结构;②人们参与生产的方式决定人们参与分配的方式。

(2)生产对交换的决定作用:①生产的分工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②生产为交换创造对象。

(3)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①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消费的对象数量、质量和结构;②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

(4)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5)交换对生产有反作用:交换顺畅利于生产的发展,反之则相反。

(6)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引导着生产。

消费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以最后完成。

4、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1)它在客观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挥作用,并随客观的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有什么特点?(1)总是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2)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3)人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受利益关系的限制。

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唯物辩证法;(2)科学抽象法;(3)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4)其它方法。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1、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处于商品这个统一体之中,两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条件。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1章 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1章  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十一章土地所有权和地租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土地制度答:是指人们在占有、支配和使用土地的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或社会人地关系及其人与人关系的法定结合形式。

2.土地资本答:投入土地、固定在土地上与土地合并的资本。

3.土地所有权答: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

4.地租答:土地租种者为租用土地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5.资本主义地租答: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用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体现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工人三者的经济关系。

6.社会主义地租答: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者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体现国家、集体与土地经营和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7.绝对地租答: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是由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而产生的,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8.级差地租答:与土地等级相联系,因土地经营权的垄断而形成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级差地租,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9.垄断地租答:在土地稀缺和特殊优越性的条件下,因土地经营权的垄断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地租。

10.土地价格答:是资本化的地租,在数量上土地价格一地租/利息率。

二、判断题1.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有机构成。

()【答案】×【解析】2.资本主义地租是占有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10道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10道计算题

根据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公式I(v+Δv+m/x)=II(c+Δc)
则第II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模式为1600c+175Δc+800v+25Δv+600m/x=3200
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c:v应是7:1
计算方法1:由(1)已知M=90000元。预付可变资本额为30元×200人×3个月=18000元。
M¹=90000元/18000元=500%。
计算方法2:M¹=m¹×n=125%×12/3=500%。
10、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为;
答案:M¹=m¹×n
=100%×1/4
=0.25×100%=25%
2、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
答案:股票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益÷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
第二部类:1600c+800v+800m=3200
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25%。试计算,为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9:1,那么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答案:扩大后的第一部类的生产模式为:4000c+225Δc+1000v+25Δv+750m/x=6000
答案:X=(1500元+200元—600元)/5次=220元。流通中需要货币总额的数量为220元。
9、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1第十一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外经济的干预)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1第十一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外经济的干预)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第十一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垄断价格答:垄断价格是指依靠市场垄断或行政垄断地位而规定的价格。

垄断价格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构成。

在垄断价格体系中,首先包括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制订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简称为垄断高价;其次包括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订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简称垄断低价。

垄断价格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1)垄断价格通常是一种高价格。

垄断价格就其形式来看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但垄断高价是其主要形式。

垄断高价并不意味着同种产品具有一个统一的高价格。

由于同种产品的不同购买者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弹性,垄断组织经常实行区别价格或歧视价格政策。

(2)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

这是指垄断价格的变动相对不是很频繁,在周期中变动的幅度也比较小。

这是因为,垄断价格是在一定程度上人为规定的价格,而不是由市场竞争自发形成的价格,因而市场因素的变化对垄断价格的影响也就较小,正是由于垄断价格受到了人为的“管理”,因此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垄断资本家不仅无偿占有垄断企业的工人的剩余价值,而且通过垄断价格,还侵占了广大消费者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劳动所得,以及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

垄断价格并不改变全社会商品价值总额,而只是使全社会商品价值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它加重对劳动者的剥削,使他们的购买力下降,加深商品销售困难和经济危机,激化帝国主义各种矛盾。

2.垄断利润答: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政治经济学的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的计算题

常见公式中的字母含义:c--不变资本(机器+原材料)v--可变资本(工资)m--剩余价值(利润)p--利润(剩余价值)固定资本--机器、厂房、设备流动资本--原材料、辅材料、燃料+工资不变资本=固定资本+原材料、辅材料、燃料生产成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c+v=k(成本价格)生产成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所以数值上成本肯定是一样的,只不过分类方式不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题目没有明显说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多少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算出生产成本。

1.剩余价值量(m)、剩余价值率(m′)m′=m/v×100%(v表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工人工资=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题目中,通常描述为,投入100万,经过一轮生产后,有120万。

已知,支付工人工资10万,求问剩余价值率。

那经过一轮生产后多出的20万,对于资本家来说是利润,但是对于马克思(我们)来说,这就是资本家从我们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

所以m'=20/10=200%2.年剩余价值量(M)、年剩余价值率(M′)(属于超纲,但是有个别卷子有,所以了解一下)年剩余价值:M=mn=m′.v.n(v表示可变资本,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 年剩余价值率:M′=m′.n(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3.利润率(p′)、平均利润p′=m/(c+v)×100%(m表示剩余价值量;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所以p'小于m'=m/v。

平均利润=成本×平均利润率随着资本家不断竞争,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社会逐渐形成了平均利润。

一般来说,题目中会给出平均利润率,让同学们计算平均利润。

4.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生产成本(c+v)+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平均利润=生产资料的价值+购买劳动力的钱+平均利润5.垄断价格垄断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垄断利润6.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c/v测试题:1.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原有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加详解答案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加详解答案
又 ∵ m- m/x = △c +△v ∴Ⅱ△ v =1500 m ×60/100-750c =150 ∴ Ⅱ△c :△ v=750:150=5:1
题解
3、先求Ⅰc和 m, Ⅱ c和 m? Ⅰc =[(24,000c+1650 △c )×50%] × (1+1/5)
=12825 ×6/5=15390(c分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部分) Ⅱ c =[(6,000c+ 750 △c )×50%] × (1+1/5)
试计算:(1)平均利润率为百分之多少?(2)产业 资本家集团获得平均利润是多少?(3)商业资本家集团 获得平均利润是多少?(4)产业部门商品出厂价格是多 少?(5)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生产价格是多少?
题解
1、平均利润率=(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 部门生产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纯粹流通费用)/(产 业予付资本总额+商业予付资本总额)
=[1,800×200%+(100+100)×200%-200]/(16,200 +1,800+1,000+300+500+200)=19%
2、产业平均利润=(16,200+1,800)×19%=3,420万元
商业平均利润=(1,000+300+500+200)×19%
=380万元
3、出厂价格=(16,200-13,250×4/5)+1,800+3,420= 10,820万元
计算题
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 万人坑” 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 票,上面记载18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 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 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 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
(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 价值?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1.吉林省辽源市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生产煤1.88吨,每吨煤售价22.65元,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试计算:①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②剩余价值率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答:①1.88 ×(22.65 –14.90)×30 = 437.10 (元)②×100% = 1351.58 %2.1936年,天津东亚毛呢有限公司纺织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0.40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12磅毛线,每磅售价2元,生产12磅毛线原材料价值为19.2元,工具设备磨损费2.4元。

试计算:①资本家在一个工人身上每天垫支的资本价值是多少?②一个工人每天创造的新价值是多少?③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是多少?答:①0.40 + 19.2 + 2.4 = 22 (元)②2 ×12 –(19.2 + 2.4) = 2.4 (元)③必要劳动时间:0.40 ÷( 2.4 ÷12 ) = 2 ( 小时)剩余劳动时间:12 –2 = 10 (小时)六、计算题1.某资本家企业原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周工资为50元。

这周按19:1资本有机构成追加资本4万元;原来资本进行更新使资本有机构成也提高为19:1。

试计算:①原来资本更新,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排挤了多少工人?②这周增加了就业人口或是减少了就业人口,数量是多少?答:①资本有机构成为9:1时,可变资本是10000元,可雇佣工人人数为10000 ÷50 = 200(人)资本有机构成为19:1时,可变资本是5000元可雇佣工人人数为5000 ÷50 = 100(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排挤工人:200–100 = 100(人)②原预付资本为10万元,追加资本4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19:1,此时可变资本是7000元可雇佣工人人数为7000÷50 = 140(人)200 –140 = 60(人)2.某资本家用20万元投资办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为4:1,剩余价值率为200%;第二年资本家把第一年的剩余价值一半用于积累,一半用于个人消费。

政治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导论部分政治经济学述要一、问答题1.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

(2)对任何社会来说,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只有先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然后才能研究生产中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与终点都是人,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运行的方式是变化发展的,其在不同的经济关系下具有独特的社会内容和运动形式。

(3)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一是以物质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发点;其二是重点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并涵盖资源配置、经济运行、经济行为、经济发展和人的福利等基本层面的内容;其三,阐释的主要是制度和理论层面,而非是技术和应用层面。

3.为什么说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始终联系生产力,又要始终联系上层建筑。

这是因为生产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作为社会生产的一个方面,总是在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中运动着的;它作为经济基础,又总是在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运动着的。

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它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

(2)人们不能违背、制定、改造、消灭经济规律。

(3)人们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5.与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有哪些特点?(1)大多数经济规律都不是长久不变的。

它只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生作用,随经济条件的变更而变化。

(2)经济规律的作用,必须通过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而得到发挥,并直接涉及人们的物质利益。

因而,人们在利用经济规律时,经常会受到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限制,从而使经济规律的作用受到干扰。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标志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什么?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什么?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二、商品与货币1. 商品的二因素是什么?2.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如何形成的?3.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4.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5. 货币流通规律是什么?三、资本与剩余价值1.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2.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什么?3.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4. 剩余价值率是什么?5. 剩余价值的实现形式有哪些?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有哪些?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什么?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是什么?5.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有哪些?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六、国际政治经济学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什么?2.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5.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七、中国政治经济学1.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什么?2.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5.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八、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1.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是什么?2. 不同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哪些?3.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4.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5. 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有哪些?九、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1. 经济发展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3. 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哪些?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是什么?5.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十、宏观经济调控1.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什么?2.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4.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5. 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十一、国际经济关系1. 国际经济关系的特征是什么?2.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什么?3. 国际贸易的作用是什么?4. 国际投资的特点是什么?5.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十二、劳动价值论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 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的关系是什么?3.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发展是什么?4. 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什么?5. 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是什么?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是什么?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行为是什么?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十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什么?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是什么?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十五、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1. 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原则是什么?3. 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是什么?4. 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措施有哪些?5. 经济发展规划的评估方法是什么?十六、收入分配与消费1. 收入分配的原则有哪些?2.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3. 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4. 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是什么?5.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哪些特点?十七、对外经济关系1. 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 对外贸易的作用是什么?3. 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是什么?5. 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策略有哪些?十八、财政与税收1. 财政的职能有哪些?2. 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哪些?3. 财政支出的构成是什么?4.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 税收制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十九、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1. 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 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是什么?4. 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则是什么?5.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二十、国际经济组织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是什么?2.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 国际能源署的职能是什么?5. 亚洲开发银行的目标是什么?二十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3.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4. 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5.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是什么?二十二、经济全球化1.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3.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哪些?4. 经济全球化中的风险与挑战是什么?5.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策略有哪些?二十三、区域经济一体化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是什么?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有哪些?3. 欧洲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什么?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目标是什么?5.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机遇有哪些?二十四、劳动与就业1. 劳动市场的特征是什么?2. 劳动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 失业的原因与类型是什么?4. 劳动保障制度的内容是什么?5. 劳动与就业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五、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 城市化的进程与特征是什么?3.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4. 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5. 城市化政策与规划的原则是什么?二十六、农业与农村发展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2.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3. 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什么?5. 农村扶贫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七、工业与产业政策1.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2.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是什么?3. 产业政策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4.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 产业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八、能源与资源1.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是什么?2.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原则是什么?3. 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4.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什么?5. 能源政策与资源管理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二十九、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1. 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哪些?2.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是什么?3. 关税与贸易壁垒的作用是什么?4. 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有哪些?5.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有哪些?三十、国际金融体系与政策1.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什么?2.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是什么?3.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是什么?4. 外汇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哪些?5. 国际金融政策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三十一、国际贸易法规与协定1. 国际贸易法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协定有哪些?3. 区域贸易协定的作用是什么?4.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有哪些?5. 国际贸易法规的实施与监督方法有哪些?三十二、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1. 国际投资的基本形式有哪些?2. 跨国公司的特征与作用是什么?3. 国际投资政策的目标与手段有哪些?4.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什么?5. 国际投资的效果评估方法有哪些?答案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标志是《资本论》的发表。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一、计算题1.设:某银行家自有资本万元;吸收存款90万元,存款利息率为3%;除了用于银行业务开支各5000元外,其余全部贷出,贷款利率为5%。

银行家用获得的利润创办股份公司,以票面额100元一张发行股票,按股息率9%向外抛售试计算:(1)银行利润是多少(2)银行利润率是多少(3)每张股票价格是多少(4)银行家通过抛售股票又获取多少利润2.设:某银行自有资本130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经营银行业务费用,120亿元用于贷款。

吸收存款800亿元用于贷款,存款利息率为2%,贷款利息率为5%,其中,用于经营存贷款业务费用20亿元。

试计算:(1)银行利润是多少(2)银行利润率是多少问:通过以上计算,(1)请写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2)为什么银行资本要获得平均利润计算题答案1.解:(1)银行利润:(105000—5000)× 5%+900000×(5%—3%)—5000 =18000元。

(2)银行利润率:18000÷ 105000=%。

(3)每张股票价格:100×(9%÷ 3%)=300元。

(4)银行家通过抛售股票又获取:18000÷ 100×(300—100)=36 000元。

2.解:(1)银行利润:(130 – 10)× 5% + 800 ×(5% - 2%) - 20 =10亿元(2)银行利润率:10亿元÷ 130亿元 = %答:(1)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存贷利息之间的差额,经扣除银行职员的工资和其他经营管理费用之后的余额,还有来自承办各种中间业务的手续费、对企业投资所获得的股票红利,以及从事证券交易活动所获得的收益等。

(2)银行是独立经营的金融企业。

若银行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银行资本所有者就会将资本转移至工商部门,直到银行资本也获得大体相同的平均利润,资本转移的过程才会停止,所以,银行利润与产业利润、商业利润的均衡化,是平均利润率规律通过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第一部分计算题(一)1、假定某生产部门,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

原来每小时生产12.5件产品,每件商品价值25元,现在该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若商品原料价格可忽略不计,试计算:①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为多少?②每天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有何变化?答案①12.5元②不变2、今年全社会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

其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为250亿元,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发行纸币总量为200亿元。

试计算:①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②货币的贬值程度有多高?答案①150亿②货币贬值后每元值0.75元3、设某资本家拥有1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为90万元,可变资本为10万元。

每个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平均月工资为80元,每小时创造价值0.4元,每月按30天计算。

试求:①资本家每月获得的m是多少?②m'?③一个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多少?答案①2万②20% ③6小时40分;1小时20分4、某企业,投入劳动资料120万元,使用年限5年,劳动对象40万元,生产周期3个月,产量1万吨,雇工100人,月工资800元。

求:①若该产品的社会价值106元/吨,该企业的m'?②若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该企业的超额m?答案①m'=150% ②33万5、某企业原有资本100万元,c:v=3/1,m′=150%。

现有资本210万元,c:v=9/1,m′=180%。

计算:①原有资本中的c、v、m各为多少?②现有资本中的c、v、m各为多少?③如果工人的工资不变,每年1200元,那么有机构成提高后雇工人数是增还是减?答案①c=75万,v=25万,m=37.5万②c=189万,v=21万,m=37.8万③-33人6、解放前某纱厂,工人每天劳动10小时,平均每个工人生产棉纱20斤,消耗原料价值40元,机器设备磨损5元,每斤纱售价3元,每个工人日工资3元。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练习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练习

• 8800c+2200v+1000(消费m)=12000 • 3200c+1600v+1200(消费m)=6000 • 8800c+2200v+2200m=13200 • 3200c+1600v+1600m=6400
练习4.计算超额剩余价值
• 某资本家纺织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 率月生产棉纱10000斤。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 价值6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5年;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 动对象价值16000元;雇佣工人50人,每月平均工资80元; 剩余价值率为100%。 • 而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 产率提高了0.5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 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 试计算:(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练习10.求利润率
• 某资本家新办一个企业,用20万美元建造厂房,又用20万 美元购买机器、设备,每年厂房、机器设备损耗10万美元, 资本家购买一年内全部消耗完毕的原材料20万美元,雇佣 工人一年工资10万美元,年产品的总价值为60万美元。 • 试计算: • (1)成本价格是多少? • (2)利润率是多少? • (3)请写出成本价格的概念及其对企业的意义。
练习12.社会资本再生产
• 已知积累率、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 设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求资本结构 和扩大 后的社会总产品及其价值构成 。
例题
• • • • 扩大再生产图式如下: 8000c+2000v+2000m=12000 3000c+1500v+1500m=6000 设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50%,剩余价值率 不变,求出第二年底的扩大再生产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1、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0亿元。

根据经验统计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0亿元。

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2)纸币每元贬值了多少?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
(3)请写出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

(4)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了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的关系是什么?
2、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值为1元。

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货币币值仍然没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5,000件,而社会需要为1,0000件。

试计算:(1)该商品单位价格应为多少?
(2)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背离是多少?
3、某资本家纺织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生产棉纱20000千克。

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12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5年;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32000元;雇佣工人50人,每月平均工资8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而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试计算:(1)每千克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4、下列是有关英国两家私人公司的资本运用状况。

(单位:万美元)
公司A:公司A1995年投入的不变资本(C)为1000,可变资本(V)为500,当年该公司员工创造的价值总额(v+m)为800。

公司B:公司B1995年投入的不变资本(C)为2000,可变资本(V)为800,当年该公司员工创造的价值总额(v+m)为1280。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或理论请回答:
(1)分别计算两公司的剩余价值率。

(2)分别计算两公司的利润率。

(结果取整数)
(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
5、某企业有机器设备9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15年;厂房建筑物3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15年;其他工具6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6年。

该企业生产周期为3个月。

一个生产周期中,消耗原材料30,000元,燃料15,000元,辅助材料10,000元。

该企业雇佣工人200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50元,一个生产周期支付一次。

求:(1)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
(2)加快资本的周转对资本价值增殖将产生什么影响?
(3)如何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
6、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

投资固定资本3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9
万元,周转时间为6个月;雇佣工人50人,月平均工资100元;每件商品社会价值为30元。

试计算:
(1)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
(3)年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7、某资本家投资150万元,经营皮鞋生产,其中,用100万元购买机器、厂房和工具等,10年磨损完毕;20万元购买原料、燃料和辅料,30万元购买劳动力。

流动资本年周转5次。

剩余价值率(m’)为100%,问:
(1)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是多少?
(3)每年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是多少?
(4)资本家一年获得多少剩余价值?
(5)年产品价值总额是多少?
8、某企业年产36万件商品。

投资固定资本价值400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100万元,周转时间为2个月;雇佣工人500人,月平均工资1000元;每件商品社会价值200元。

求:(1)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
(3)年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9、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预付总资本均为100万元,甲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80%,使用寿命为10年;乙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40%,使用寿命为5年;甲企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0次,乙企业流动资本年周转15次,资本有机构成都为9:1,剩余价值率为100%。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或理论请回答:
(1)两企业的年剩余价值量各为多少?
(2)年剩余价值率各为多少?
(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各为多少?
(4)影响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10、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的情况如下:
I 12000 c + 1500 v ; II 3000 c + 750 v 。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占6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为100%。

求:(1)请写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2)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多少?
(3)为实现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积累率为60%,第一、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9:1,剩余价值率不变,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社会总产品价值,比第一年增加了多少?
11、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是:Ⅰ24,000 c +3,000v;Ⅱ6,000c+1,500 v。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为100%。

试计算:
(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
(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均为60%,第Ⅰ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 :1,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
12、设:产业部门预付的不变资本为19,2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5,25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可变资本2,000万元;剩余价值率200%。

设:商业部门所用资本与所耗资本相等,生产工人的剩余价值率也为200%,预付资本的情况是:购进商品资本1,200万元;保管费用400万元(其中:300c,100v);运输费用500万元(其中:400c,100v);纯粹流通费用200万元。

试计算:(1)平均利润率是多少?
(2)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
(3)商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
(4)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
13、某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11.5万元;吸收存款100万元,存款利息率为3%;除银行业务开支5000元外,其余全部贷出,贷款利息率为5%。

银行资本家用获得的利润创办股份公司,以票面额100元一张发行股票,按股息6%向外抛售。

试计算:
(1)银行利润是多少?
(2)银行利润率是百分之多少?
(3)每张股票价格是多少?
(4)通过抛售股票又捞取多少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