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绩变化统计表
学生成绩统计表(1-17更新)
![学生成绩统计表(1-17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15248f680b4e767f5acfceed.png)
15
21 汤聪斌 83.5 99 96 278.5 92.83 20
15
22 赵斌健 86.5 96 96 278.5 92.83 20
15
23 曾健福 83.5 96 98 277.5 92.50 23
16
24 毛福苗 83 100 94 277 92.33 24
17
25 郭苗清 90 93 94 277 92.33 24
22
2
63.1% 33.8% 96.9%
3.1%
93.3 12
42
7
4
0 65
93.8% 6.2% 100.0%
0.0%
87.7
3
40
10
8
4
81.5% 12.3% 93.8%
6.2%
97 38
数学 100 62
英语 100 28
34 李慧鹏 81 96 91 268 89.33 35
24
35 邢润宇 75 98 95 268 89.33 35
24
36 聂雪民 81.5 99 86 266.5 88.83 37
25
37 朱志文 83.5 90 91 264.5 88.17 38
30
43 刘捷铎 76 86 95 257 85.67 44
31
44 于铎慧 73.5 94 89 256.5 85.50 45
32
45 陆广文 82 97 77 256 85.33 46
33
46 许天军 85.5 86 84 255.5 85.17 47
34
47 令狐凡 75 91 89 255 85.00 48
XXX小学四一班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
序号
学生成绩综合统计表
![学生成绩综合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1a0f44e310661ed9ad51f3f3.png)
学生成绩综合统计表4.6学生成绩综合统计表(一)案例背景期末考试后,除了要统计各个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外(前面章节已经介绍了多种统计分数段的方法)可能还要统计年级和各班的及格人数与及格率,优秀人数与优秀率,以及各班里前、后若干名(如年级前20名和后20名)的人数和比例等。
本案例以某中学高一年级4个教学班100名学生的期末考试的3科成绩和总分为样本,统计全年级4个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及格人数与及格率,优秀人数与优秀率,以及各班里年级前20名和后20名的人数和比例,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将前20名和后20名学生的成绩在统计表中标示出来,以使得前、后20名的成绩能够在成绩表突出显示。
要实现本案例中的功能,学员应该掌握以下EXCEL技术点•基础知识条件格式•函数应用ISNUMBER函数SUM函数,LARGE 函数,SMALL函数•综合应用函数嵌套数组公式。
最总效果展示461创建原始数据表Step 1创建工作簿、重名工作表创建工作簿“综合统计表.xls”,然后将工作表重命名为"统计表”,删除多余工作表。
Step2输入原始成绩①在单元格A49输入表格标题:“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选择你好单元格区域A49:G49,单击“合并及居中”按钮,字体、字型、字号设置为黑体加粗16号。
②在单元格区域A50: G50输入字段名:“班级”,“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和“总分“。
③在单元格区域A51 : F150输入全年级4个班100名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④在单元格G51输入公式:“ =SUM(D51:F51) ”, 然后按键确认,计算出第一个学生的“总分”。
⑤选中单元格G51,双击单元格G51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其余学生“总分”的统计工作。
⑥选中单元格区域A50:G150,按图2样式设置边框,添加底纹,文本居中显示462统计及格人数与及格率Step 1创建统计表框架在单元格区域A1:J9按图3样式输入“高一年级各班及格人数与及格率统计表”框架信息。
学生单科成绩统计表
![学生单科成绩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8f8ae03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a.png)
代用名
23
代用名
24
代用名
25
代用名
26
代用名
27
代用名
28
代用名
学生单科成绩统计表
20XX-20XX年度第(上)学期
班级:三年级
课程:语文
教师:许老师
学号
学生姓名
1
2
3
4
5
6
7
8
期中成绩
期末成绩
1
代用名
2
代用名
3
代用名
4
代用名
5
代用名
6
代用名
7
代用名
8
代用名
9
代用名
10
代用名
11
代用名
12
代用名
20XX-20XX年度第(上)学期
班级:三年级
课程:语文
教师:许老师
学号
学生姓名
1
2
3
4
5
6
7
8
期中成绩
期末成绩
1
代用名
2
代用名
3
代用名
4
代用名
5
代用名
6
代用名
7
代用名
8
代用名
9
代用名
10
代用名
11
代用名
12
代用名
13
代用名
14
代用名
15
代用名
16
代用名
17
代用名
18
代用名
19
代用用名
14
代用名
15
代用名
16
代用名
17
代用名
学生成绩统计表
![学生成绩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1b421b7731b765ce05081464.png)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DIV/0! 0 #DIV/0! 0 #DIV/0! 59 #DIV/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DIV/0! 0 #DIV/0! 0 #DIV/0! 59 #DIV/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DIV/0! 0 #DIV/0! 0 #DIV/0! 59 #DIV/0! 0 0
、英语120分制,需要修改及格人数中的红色文字以及优秀人数、低分人数。 }参数即可。同时,成绩和总人数与参考人数请在相应位置输入即可。
成绩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成绩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成绩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DIV/0! 0 #DIV/0! 0 #DIV/0! 59 #DIV/0! 0 0
总分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低分人数 低分率 总人数 参考人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DIV/0! 0 #DIV/0! 0 #DIV/0! 59 #DIV/0! 0 0
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模板(平时成绩占20%或0%)
![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模板(平时成绩占20%或0%)](https://img.taocdn.com/s3/m/0fccab3ded630b1c59eeb53d.png)
据。
所有班级考试人数合计
பைடு நூலகம்
所有班级总评平均分
所有班级标准差
70-79
60-69 不及格 总计
0 70-79
0 60-69
0 不及格
序号 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 总评
人数统计
本班平时成绩人 数
本班考试人数
平均分
本班总评平均 分
标准差
S
n
1 1
n
(X 1
i
X)2
S
1 n
n
1
(X
i
X
)2
本班标准差
本班分数段
90以上
80-89
1
0.8
0.6
0.4
0.2 0
0 90以上
0 80-89
0%,期末成绩占80%;平时成绩满分100分制或20分制 等于期末成绩)及其它相关数据,并绘制本班成绩分
学生成绩统计表模板
![学生成绩统计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6aef40b7e21af45b207a848.png)
0
5
0
1
0
0
4
0
1
0
0
3
0
1
0
0
2
0
0
1
0
1
1
0
0
1
6
0
1
0
0
5
0
0
1
0
4
1
0
0
1
3
用1表示,否则用0表示
各班前10名个数 103班 3
用上述函数也可以统计 班各个等级人数,或者 计符合多个条件的人数
注意上述函数的设置方法和左 侧的设置方法不同。
的意义是: 大于8,则记为优秀
37.5% 0.53
则将得分除以 10。
101班学 生总分
463
102班学 生总分
343
103班学 生总分
309
最高分 119
最低分
21
是否101 是否102 班前10名 班前10名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是用1表示,否则用0表示
各班前10名个数
101班 102班
4
3
利用上述函数也可以统计 各班各个等级人数,或者 统计符合多个条件的人数
H列中的函数也可以设置为"=IF(C3>=100,"10",C3/10)”,这样如果某单元格的结果为 10,那么“10”就是文本,无法参与计算。(这样的设置和原设置的区别在于10加上了 引号)。 函数“IF(AND(B2>=6,C2>=6),IF(OR(B2>=8,C2>=8),"优秀","及格"),"不及格")”的意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