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实用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答题模板1〕有关“唯物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做到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3)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指导。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答题模板2〕有关“认识论的知识”的命题(1)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材料的认识。
答题要素:真理特点+认识过程+材料①真理特点:真理含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②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探索实践过程。
答题要素:实践特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过程①实践特点: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决定认识:来源+动力+唯一标准+目的。
③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答题模板3〕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命题(1)体现了联系观的哪些知识?答题要素: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材料)。
政治必修四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
政治必修四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导语】学习政治哲学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所以我们在考试之前一定要掌握好相应的答题模板。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政治必修四主观题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必修四主观题答题模板一 1.在《生活与》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探索世界”知识进行论述时?(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
材料中……(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 (3)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尊重客观规律。
材料中…… 2.在《生活与》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认识论”或“有关认识的观点”或“追求真理”进行论述的?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材料中……(2)认识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和反复性。
材料中……(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材料中…… 3.在《生活与》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实践与认识关系”进行论述的?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中……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材料中……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材料中……(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材料中…… 4.在《生活与》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进行论述时? (1)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材料中……(2)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 5.在《生活与》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没有指明是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进行论述时? (1)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高中政治高考主观题必背答题模板(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主观题必背答题模板(生活与哲学)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方法论: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2)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4)方法论: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相对静止。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重点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高中政治:《生活与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模板 1 有关“唯物论知识”的命题1.怎样运用唯物论知识进行分析说明?★★★★★【答题要素】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如何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要素】认识世界(意识的特点)+改造世界(对客观世界、对人体)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题要素】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二者结合+反对错误倾向+其他角度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模板 2有关“认识论知识”的命题4.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答题要素】实践的特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真理特点+认识过程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人们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⑤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归纳与突破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审设问方式,把握题型:设问是答清思路关键所在。
——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 = 哲学道理 = 哲学观点 = 哲学原理。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材料分析(2)哲学启示 = 措施 = 建议= 如何做 = 怎样做。
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3)为什么 = 原因 = 理由 = 必要性 = 意义。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 + 材料分析(原因意义)有几个写几个,做到条理清楚3.摸清“对象”:即抓材料中的学会抓关键词。
这是判断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一道题目中的材料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通常都隐含一定的信息,我们可以以此判断该用指定知识范围内的哪些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高中政治必修四的主观题答题模板最新修订版
《生活与哲学》(必修四——答题模板)1.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学问进行论述时?(1)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材料中……(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3)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敬重客观规律。
材料中……2.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规律的有关学问”进行论述的?(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
材料中……(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建,也不能被歼灭。
材料中……(看材料而定)(3)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改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材料中……(3)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敬重客观规律。
材料中……(4)规律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相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使规律为人类造福。
材料中……3.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相识论”或“有关相识的观点”或“追求真理”进行论述的?(1)实践是相识的基础;实践是相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和归宿,材料中……(2)相识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和反复性。
材料中……(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材料中……4.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相识的作用”进行论述的?(1)人能够能动地相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建性。
材料中……(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限制作用。
材料中……5.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实践与相识关系”进行论述的?(1)实践是相识的基础①实践是相识的来源,材料中……②实践是相识发展的动力。
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 主观题答题模板(最新高考版2019.2)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高考版一、哲学一般(哲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大题可能性微乎其微①本义: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本质: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产生: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
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特点: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①产生上看:它在一定的经济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基础上产生,是对人类哲学思维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②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
③使命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要革命地改造世界,强调哲学要为实践服务,强调自己使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在实践的基础上把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④发展上看:它不是最终极的真理,而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会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不断完善。
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自觉抵制错误的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③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⑤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现结合;⑥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粗体字为唯物论一般必答原理,其他原理看材料是否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原理(材料非指向性设问不用答)为什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坚持客观规律相结合;③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的前提和基础;④是让你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⑤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观题答题要点总结
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政府或国家)根据(针对)××(客观情况)制定××(政策、方案)。
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人(经过努力)成功完成××;人做什么事情失败了,或者受到惩罚。
3: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条件,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如兴修水利等。
4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如弘扬某种精神等。
5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
——目标蓝图、预测、计划、行动步骤等。
人能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制定的政策(方案)起到效果了(产生影响了)。
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经历过××事情(实践)才第一次懂得了什么道理,获取。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经过××事情(实践),以前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发展)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经过××事情(实践),已有的认识得到了证实。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出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出台后,有利于解决××问题)。
原理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指导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在××的指导下,做××事情。
原理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023年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络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体现: 对旳旳B会增进客观事物旳发展, 错误旳B会阻碍客观事物旳发展。
此模板合用于: 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关键概念)A旳含义是B旳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旳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旳关系区别: ①定义不一样②A与B旳特点、地位、作用不一样(灵活运用, 假如没有就不回答)联络: ①A离不开B(简朴解释+联络材料)②B离不开A(简朴解释+联络材料)③两者在一定旳条件下互相转化(联络材料)(3)措施论: ①坚持A(联络材料)②坚持B(联络材料)阐明: 此模板合用于: 矛盾旳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重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旳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旳设问一般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一样状况。
大范围指题目规定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旳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规定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有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规定运用某一特定旳详细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旳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旳知识范围, 才能有旳放矢地寻找有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 1.物质 2.意识 3.规律 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 1.实践 2.认识 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措施与创新意识): 1.联络 2.发展 3.矛盾 4.否认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发明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审设问方式,把握题型:设问是答清思路关键所在。
——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 = 哲学道理 = 哲学观点 = 哲学原理。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材料分析(2)哲学启示 = 措施 = 建议= 如何做 = 怎样做。
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3)为什么 = 原因 = 理由 = 必要性 = 意义。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 + 材料分析(原因意义) 有几个写几个,做到条理清楚3.摸清“对象”:即抓材料中的学会抓关键词。
这是判断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一道题目中的材料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通常都隐含一定的信息,我们可以以此判断该用指定知识范围内的哪些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二、要学会找关联性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生——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4)、发展具有普遍性——辩证否定观;(5)、一分为二——主流与支流(矛盾的主次方面);(6)、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
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应对哲学主观题,首先要明确设问更求的解题范围,其次将要求范围的观点罗列,再次对应材料选择要解答的观点(一般是四至五个观点),最后不要忘记摘抄材料分析。
生活与哲学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最重要的观点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 世界的本原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鱿是物质的官机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丈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2、客观规律和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是普通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馋‘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④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应用范圈: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现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趁足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的结果.3、如设问从的范围是“唯物论”,优先考虑四个观点①世界的本原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最新】2021高考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哲学与生活答题语言(4.探究世界的本质)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是普遍的。
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5.把握思维的奥妙)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有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6.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认识的反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4.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矛盾观点:转化、转变、既… 又… 、有针对性地…、全面… 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调动、引导、艰苦、探索、下决心、发扬…
前进性与曲折性:艰难、漫长、艰辛、来之不易、多次失败、挫折…
④边审材料边简要拟列提纲,防止遗漏知识点(不要忽视整体观点)。
3、组织答案要点 ——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
(1)要点: ①段落化; ②序号化:①②③、abc; ③规范化(专业术语+时政语言) (2)技巧: ①先重点,再其它; ②先观点,再材料; ③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二、三、 四单元)
辩证唯 物主义
唯物的辩证法(7、8、 9、1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
社会历史观(11课)
历史唯 物主义
人生观、价值观(12课)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哲学常识
一、解题三部曲
世界观→方法论→联系实际(多为材料语言) 二、注意答题范围
①(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 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 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 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 ①含义; ②书本要点; 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
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 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 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 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
2、审材料(主题→分析、综合)
①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整体观点)——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
②划分层次(根据标点符号)→把握大概的知识点;
③中心句,关键词(划出来、圈起来)→联系具体知识点; 主要矛盾:重点、中心、要害、主要、关键、第一、首要、最根本的…
哲学与生活万能答题模板
哲学与生活万能答题模板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世界)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强调实践的计划步骤/阶段特点等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经历过××事情(实践)才第一次懂得了什么道理,获取(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经过××事情(实践),以前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发展)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经过××事情(实践),已有的认识得到了证实。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出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出台后,有利于解决××问题)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指导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在××的指导下,做××事情。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以前怎样,现在怎样;甲地怎样,乙地怎样等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以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是正确的),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又形成了新的正确理论。
2.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虽然承认××与××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是本来不存在的。
比如:“吉祥数”3. 联系的多样性,我们要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不仅承认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看到了多个事物对一个事物的影响(或一事物对多个事物产生了影响)。
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①A决定B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B的含义是(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①定义不同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②坚持B(联系材料)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归纳与突破大、中范围答题(宏观、中观)
联系观中范围答题(中观)
发展观中范围答题(中观)
矛盾观中范围答题(中观)
模板一、A与B辩证关系型
①A决定B
②B对A具有反作用。
表现:正确的B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B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此模板适用于: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文化等辩证关系原理。
模板二、A与B辩证关系型
(1)(回答核心概念)A的含义是
B的含义是
(2)(回答回答辩证关系的内容)A与B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区别:①定义不同
②A与B的特点、地位、作用不同(灵活运用,如果没有就不回答)
联系:①A离不开B(简单解释+联系材料)
②B离不开A(简单解释+联系材料)
③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联系材料)
(3)方法论:①坚持A(联系材料)
②坚持B(联系材料)
说明:此模板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整体与部分、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等辩证关系原理。
一、审题三要素:
1.审范围(确定答题范围):知识范围所谓知识范围,是指题目的设问通常分大、中、小范围三种不同情况。
大范围指题目要求运用四大模块中某一模块所学的知识作答(如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范围要求运用指定模块中某部分相关原理作答(如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小范围是指要求运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原理作答(如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作答)。
把握设问的知识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1)唯物论(探索世界):1、物质2、意识3、规律3、主观能动性
(2)认识论(追求真理):1、实践2、认识3、真理
(3)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联系2、发展3、矛盾4、否定与创新
(4)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历史观;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②、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人民群众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与改革有关;2、人生观、价值观(①、人生价值;②、价值观导向;③、价值判断与选择;④价值创造与实现)(5)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2.审设问方式,把握题型:设问是答清思路关键所在。
——可以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哲学依据 = 哲学道理 = 哲学观点 = 哲学原理。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材料分析
(2)哲学启示 = 措施 = 建议= 如何做 = 怎样做。
答案结构:(动词)方法论+材料分析
(3)为什么 = 原因 = 理由 = 必要性 = 意义。
答案结构:原理 + 方法 + 材料分析(原因意义) 有几个写几个,做到条理清楚
标准文档
3.摸清“对象”:
即抓材料中的学会抓关键词。
这是判断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
一道题目中的材料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通常都隐含一定的信息,我们可以以此判断该用指定知识范围内的哪些相关原理进行作答。
二、要学会找关联性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生——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
(4)、发展具有普遍性——辩证否定观;
(5)、一分为二——主流与支流(矛盾的主次方面);
(6)、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
实用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