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与探索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与探索

专项 资 金 用 于高 级 网络 设备 和 计 算 机 的采 购 ,他们 一 方
面 是为 了应 用 , 另一 方 面也 是为 了 计算 科 学 的 研 究 , 高 但 职 学 院可 以说 百 分之 九十 是 为 了应 用 ; 人 才 技 术方 面 , 在 本 科 院校 可 以把 数 字 化 校 同建 设 作 为 一 个 研 究 项 目 . 由
败 的 。 个 真 实 的例 子 : 高 职 院 校 ,0 2年 开 始 准备 进 举 某 20 行 数 字 化 校 园 的改 造 , 很 快 完 成 了 硬 件 建 设 , 在 软 并 但 件 方 面 .学 院尽 可 能 地 把 各 方 面 的资 源 都 进 行 整 合 . 从 而 达 到 每 个 办 公 室 的 办 公 人 员 都 能 进 行 网上 办 公 、 管 理 、 作 , 解 决 “ 息 孤 岛 ” 问题 。该 学 院通 过 投 标 , 工 并 信 等 最 终 让 西 安 某 高 校 为 其 进 行 整 体 软 件 的 开发 . 遗 憾 的 但 是 . 个 项 目只 实 现 了部 分 功 能 。 实 用性 较 差 , 能 收 这 且 未
雄 厚 的 实 力 ( 金 实 力 、 才 技 术 实 力 等 ) 因此 , 以 提 资 人 , 可
二是 要 确 定 实施 步骤 。在软 件 建 设 方 面一 定 要 避 免
贪 大 求 全 , 要 指 望 一 次 投 入 就 能解 决 所 有 问 题 或 大部 不 分 问题 。 那 种 一 次 就 想 把 所 有 问题 解 决 的方 案 , 整 体 从 上 ( 理论 上 ) 往 往 是 很 科 学 的 ( 度 的统 一 规 划 、 或 看 高 统
作 很 难 承 接 )软 件 的 开 发 没 有 延 续 性 , , 后期 服 务也 跟 不 上 ; 2 所 有 软 件 进 行 整 体 开 发 , 目庞 大 , 发 的周 期 () 项 开 长 . 学 院 的 变 化 很 快 , 个 部 门 的调 整 也 是 很频 繁 的 而 各 事 情 , 件 的 开 发 很 难 适 应 学 院 的 变 化 和 发 展 , 而 造 软 从 成 了学 院与 开 发 人 员 之 间 的矛 盾 ;3 整 体 推 进 , 为 障 () 人 碍 太 多 , 多 办 公 人 员 , 别 是 年 龄 较 大 的 员 工 , 算 机 许 特 计

天津市耀华中学:构建数字化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天津市耀华中学:构建数字化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理解 数 字化 校 园
信息技术专业人士认 为 , 数字化校 园
就 是 要 建 设 一 个 信 息化 应用 环境 广 大 一
统 中产生 的信息汇聚在一起 。 本校学生 , 通 过统一身份认证 , 够看到 自己的全 面素 能 质的个 隆化的信息 , 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 完整的数字化校 园系统框架构造模型 是 由四横三纵 组成 的应用体 系 ( 如图1 。 )四 横是指四个层面的架构 , 第一层是基础层 , 由同一身份认证 、 统一数 据服务和协 同工 作环境组成 第 二层是数据互通层 第三层 是应用层 , 由众 多应用程序组成的 应用 是 系统群 , 包括学 习资源、 教学 资源、 公共 资
活动 ( 包括 教、 、 学 科研 、 管理 、 服务 、 办
公等 ) 的全 部数字化 。 在数字化校 园中, 每个学 生拥 有一 个 唯一 的身份识别代码 , 我们称 之为数字学 生。 围绕这 个数 字学 生 , 有一组描述该 个 体各 方面属性 的数据 , 可包括 思想品德 、 学科学习、 体育锻炼和艺术熏陶四个方面。 学生在现实世界的各种信息源 源不断地 汇 集 到该个体在 数字世界的账号上 , 由此逐
维普资讯
建 设。 校园
天 津 市 耀 华 中学 ●
构 建 数 字 化 校 园 的探 索 与 实 践
文 / 晓 明 陈
针对 已有校 园网应用体 系进行 改造 , 我校通过建立数据互通平 台实现了校园网 内部各个应用 系统 间的数据 互通 , 同时建 立 了统一 身份认证 系统 , 门户网站 ( 各个 系统统一 的对 外出 口) 以及校 园网的安全 监控管理 系统 , 从而构建 了一个数字化校 园的基础环境。 渐形成一个数字化成长档案 , 建立起 “ 现实 人” 与网络 中 “ 字人” 数 的直接对应 关系 。 为此 , 在需要架 构一个 以数据互通平 台为基础 的体系 , 上面分别建立 教学管理 、 班级管理 、 科技活动 管理 、 学生社 团管理 、 体育锻炼管理 、 艺术教育管理、 特色教 育管 理、 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等等一系列系统 , 最 终通过一个个 I 生化的 门户 网站 , 将各个 系 组合成的纵结构 外 , 三纵还包括贯 穿始终 的统一安全服务和统一 管理 体系 。 园 内 校 部的各种应用 系统 可以采用分布式架构 , 这样的设计有 利于 系统 整体 陛能的发挥 。 通过数据互通平 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信 息 搜集 , 学校 的教师和学生 , 通过统一 的身 份认证登陆后 , 就能够在个 陛化 的界 面中 看到 自己的信 息 。通过活 动 目录 技术和 IA S r e的结合使用 , 以严格控 制访 S ev r 可 问和使用的权 限 , 并且对系统 中全部 用户 的行为进行严密监控 , 保证整个数 字化校 园安全可靠地运行。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1.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正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

教育在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各种机遇的同时,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日渐完善的网络新技术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2.是学校实现信息化的现实需要。

在时代呼唤教育科学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践行教育公平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今天,我校经历了争创省级实验小学、常州市模范学校、省艺术特色学校的发展历程。

面向新形势进一步如何来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将校园的主要教育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生活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协作式、研究性的学习,促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扩大校园教育承载能力和教育覆盖地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是学生持续和谐发展的基础。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结合,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渗透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课堂环境,给学生一个发现自我、挖掘自我、超越自我的温暖世界,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人。

建构信息化、数字化环境下崭新的学习方式。

建设能提供最优质学习环境,最丰富的教育资源的精致化数字校园,为每一个师生的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4.是已有校本研究的升华。

我们学校在“九五”期间、在“十五”期间进行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习环境》《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两个课题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探索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探索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探索摘要:如今,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了新时期高校发展的新主题,数字化校园可以利用高新科技为校园的管理提供更加高校的服务,为师生创造更多的交流与教学活动机会,但是其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本文拟从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出发,探讨现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挑战,并进行实践上的探索,以期本文能够为校园数字化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18-0000-02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众多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开来,国内的校园建设同样也经历了一次从传统的信息化校园到数字化校园的转变,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够利用现有的先进各项技术,依托校园管理的平台,使高校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系统高效地管理校园内各项事务。

本文将从数字化校园概念出发,探讨现今高校校园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并对实际建设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1 高校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从实际来说,数字化校园并没有真正统一规范的定义,但是从上世纪末期在各高校的实际发展来看,数字化校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技术的先进性,利用通信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对校园事务进行管理,拜托了传统的众多纸上工作;其次是管理的高效性,利用现今手段,学校管理部门可以更加高效地集成处理校园信息资源,实现管理的优化提升;再次是模式的创新性,数字化校园突破了传统校园管理上结构松散,信息采集传播不及时等缺点,在模式上有了质的提升;最后是教育的创新性,数字化校园为高校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更加新型的平台,通过高科技手段,无论是在时间的延展性还是受教育范围的拓宽上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2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挑战高新技术手段虽然在生活中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但是在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中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首先是校园结构的分散化,以作者所在的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为例,由于高校管理部门不够集中,如何将学生、教学、科研等管理进行集成管理,但是又能明确功能的分配,这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挑战;其次是功能适应的多样化,如今的高校管理工作已经不是纯粹的单一功能的管理个体的集合,任何一方面的管理内容都有可能根据其需求进行变更,如何使数字化校园随着需求进行灵活变更是一项挑战;最后是长期运行的稳定性,数字化校园建设不能仅仅依靠企业的集成解决方案来运行,而是需要依据校园的实际情况随着建设发展不断地进行优化以适应学校的管理需求,并且能够长期有保障地运行也是一项挑战。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的科技正在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传统的行业也在进行数字化改造,教育也不例外。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体验,学校也开始了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智慧校园是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将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改造,并通过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联动,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人性化、现代化水平,实现创新教育。

智慧校园包括校园门禁管理、教学资源平台、电子考试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校园网络管理系统、教室管理系统、教学实验平台等。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一)提高信息化水平智慧校园的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使教育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方便学生、家长、教师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增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促进了教学的管理与发展。

(二)改善教学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也可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同时也促进教师的教育科研创新。

(三)加强教学质量智慧校园的应用也可以增强教学质量。

教育信息化可以有效地促进教育机构的管理,对教育质量的监控与改进,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实现了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智慧校园建设也可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一)智慧校园门禁管理系统智慧校园门禁管理系统是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该系统可以实现一卡通管理,实时监测学生在校情况,保证学生、教师、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智慧教学管理系统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可以帮助老师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课堂控制。

将老师的授课资料、学生的作业、考试、试题等全部集成到一个平台上,方便教师组织授课、查看学生考试情况,也便于学生与家长随时了解教学情况。

(三)智慧宣传管理系统智慧宣传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学校的宣传与推广活动,用于组织和发布校内校外并存的宣传活动,传播学校的文化和形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来到学校。

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究

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究

电化教育生作为教师的目标、教学的主体,这样他们不再是被逼赶式学习,相反的而是在自己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将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潜移默化的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这样的课堂流程首先增加了大家学习的趣味性,尤其是对这群基础比较薄弱、注意力不能集中的中职生,这点尤其重要。

另外这群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也能够得以充分的提高。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整堂课节奏稳妥,与实际联系紧密,大家兴趣浓厚,参与度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2.5 课程任务的评价反思所谓的“任务教学法”,通俗的讲就是在同学们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将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学任务一项一项的完成。

在最后完成结束之后,教师一定要带领同学们对各自完成的任务的质量以及效果进行一个完整的测评。

大家需要总结反思各自完成的情况,找到完成的不是太满意的地方,进而提出改进的意见。

在进行任务反思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任务评价有“维度”。

我们的维度可以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进行基本的测评。

不同维度,不同方面的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在完成任务时能够找到自己以及别人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也对大家创作性的思维方式的开发大有裨益。

我们学习Access软件的目的在于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利用其为大家的具体工作灵活服务,因此测评时更应注重技术上的问题多一些。

其次,任务评价的“阶段性”。

测评和反思应该贯穿在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中的每个阶段。

课前教师最好预先设定好每个阶段的测评标准。

在每个阶段完成时带入评价,这样的话,就可以在完成每个小项时达到实时指导和规划。

3 结束语本文针对数据库知识内容的抽象性,再加之不仅难教而且难学的特征,通过在Access数据库教学中引入了任务教学法,展示了我们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崭新的理解,任务教学法对于实践课来说优点明显,不仅有利于教与学,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认为传播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中学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总结6篇

中学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总结6篇

中学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已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载体。

本报告旨在回顾和总结我中学在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的工作成果、经验及教训,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二、工作内容概述1. 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制定并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蓝图,包括硬件设施配置、软件系统集成、网络架构安全等方面的规划。

2. 信息化教学环境打造:更新和完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数字化实验室等教学场所,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3. 校园管理系统的升级:构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整合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等功能模块。

4. 教育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推进教学资源数字化进程,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在线共享。

5.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创建校园网站,推广校园网络文化,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三、重点成果1. 硬件设施大幅改善:学校完成了全面网络覆盖,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房更新至最新配置的计算机。

2. 数字化平台投入使用:成功构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实现了在线教务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的集成。

3. 教学资源数字化进展显著:教学资源库建设完成,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在线共享,支持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4. 校园网络文化丰富多彩:校园网站内容丰富,包括新闻、教学、活动等多个板块,有效推广了校园文化和活动。

5. 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数字化校园建设推动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四、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 问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高。

解决方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2. 问题:数字化资源更新维护不及时。

解决方案:建立资源更新机制,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资源建设与维护。

3. 问题:校园网络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完善网络安全制度,进行定期网络安全检查与演练。

五、自我评估/反思在数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docx

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docx

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育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于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是时代发展之需。

南宁市玉兰路小学着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为师生创设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校先后获评为全国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全国中小学创新教育试点校等。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

玉拦路小学在建校伊始,就坚持“建设+融合”的智慧校园建设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内主”研究,凝练特色,构建育人体系。

玉兰路小学以校名为基础进行内涵延伸,设计玉兰文化体系,总结出六堂、六节、九大好习惯的“六六九”玉拦文化品牌,并围绕玉兰文化体系指导智慧校园建设,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是关注素养,聚焦质量,构建智慧课堂。

在开展智慧课堂模式探索时,并行不停地贯彻“打破”“建设”“遵循”思想。

依照“打破”思想,通过“空间一内容一形式”三位一体变革,将课堂内容整合到各个学科当中,多学科联动教学,打破学科教学边界,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依照“建设”思想,把智慧平台融入学科课程和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依照“遵循”思想,按“课堂环节框架”设立六个课堂研讨环节。

三是“外联”助力,精准定位,建设智慧校园。

首先,构建“建设+融合”智慧校园模式,强化软硬件建设,走特色发展之路。

抓住与广西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共建的机遇,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学校;教师则抓住各种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的机遇,不断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目前,玉兰路小学拥有数字书法教学系统、智能录课系统、VR教育安全宣教系统等智能设备;建设有创客教室、iPad智慧教室、数字书法教室等数字化多功能室。

其次,开发智慧校园软件系统。

玉兰路小学重点开发了智慧校园云平台,它主要由安防系统、物联网系统、无纸化招生系统组成;为了使其更好地运转,还推出智慧课堂模式。

智慧校园教学实践体会(3篇)

智慧校园教学实践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校园的概念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在我国,智慧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到智慧校园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验了这一变革带来的巨大影响。

以下是我对智慧校园教学实践的一些体会。

一、智慧校园的硬件设施智慧校园的硬件设施是教学实践的基础。

在智慧校园中,学校配备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如电脑、平板、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这些设备的应用,使教学环境变得更加智能化、数字化。

1. 电脑和投影仪的普及,使教师可以轻松地将教学资源展示给学生,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生也可以通过电脑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

2. 电子白板的应用,使课堂互动更加便捷。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展示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在白板上进行互动,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3. 平板电脑的普及,使教学资源更加便携。

学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随时随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智慧校园的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的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在线课程、电子教材、教育平台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1. 在线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学习各种知识,拓宽视野。

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 电子教材:电子教材具有便于携带、更新快捷等特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 教育平台: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习题库、学习社区等。

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智慧校园的教学方法智慧校园的教学方法多样化,包括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微课等,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

1.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在线课程、视频等方式提供学习资源。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

数字校园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某军医训练大队为例

数字校园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某军医训练大队为例
设 作 为典 型案 例 , 分析 并 指 出了存 在 的 问题 , 并针 对 问题提 出 了构 建数 字校 园方法及 应 注意 的 问题 。
【 关键词 】 : 数字校 园; 信 息化建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数 字校 园概 述
2 . 1 . 2基础 硬件 设施 建 设 。 已建成 能满 足 目前及近
数字 校 园是 利 用 现代 计 算机 技 术 、 网络 技 术 、 通 几 年 大 队 发 展 需 要 并有 一 定 拓 展 空 间 的 网 络硬 件 体
园建 设对 于军 队 院校 抢 占教 育 信 息化 制 高 点 , 实现 跨 系 统 ” 。 越式 发 展 有着 重要 意 义 。基 于 这样 的认 识 , 大 队努力 2 . 1 . 4门户 网站建 设 。 大 队 已建立 并逐 年完 善 门户 构建 数 字校 园, 力 争 为西 北 战 区军 事 医学 人 才 培养 提 网站 建 设 , 建 立 了各 机 关 处 室 、 教 研 室 和 学 科 专业 网 供一 个 良好 的信 息化 教学 环境 。 大 队是一所 独 立 的办 站 。可 以为大 队 教职 员 工提 供 邮件 服 务 、 资源 共 享服 学 实体 ,担 负着 为 西 北 战 区培 养 军 事 医 学 人 才 的重 务 、代 理 服 务 、 DN S域 名解 析 服务 、 WE B服 务 等各 种 任, 大 队从 2 0 0 0年 开始 就 已经 开始 构 建数 字 校 园 , 经 服务 功 能 。 过 十 余 年 努 力 , 已具 备 了一 定 的 硬件 基 础 和 软 件 环 2 . 1 . 5 信 息 安全 体系 建设 。完 成 了行 为管 理 设备 、 I P地 址绑 定 、 实 名制 上 网 、 单机 文 件 加 密 与 水 印等 安 全 防 范体 系建 设 , 具有 一定 的 安全 防范 能力 。 2 . 1 . 6数 据 资源建 设 。 大 队十年 前就 引进 中 国医 院

嘉善县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嘉善县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网 实现三通
享资源 ,演示课 件 ,实现 了班 班通 的 目标 。
3)师 师 通 工 程 。
2 0 年 ,根 据 学校 的 实 际,全 县 开始 在每 个 教 02
嘉 善 县 教 育信 息 化建 设 在 过 去 的1 年 时 间 O 得 到 快速 发 展 ,从 电话拨 号 上 网 到 光缆 宽 带 上
二是 建 立 《 师管 理 平 台 》 ,统 一 教 管理 全 县 中小 学 教 师 ,实现 教 师管
理 的信 息 化 ,为 管 理 决 策提 供 技 术 支 持 。 在 这 个 平 台上 ,可 以 实现 教 师人 事 档 案 的 信 息 化 管理 , 同 时成
为教 师专业 成长 件 制 作 室。在 全 县 中 小 学普
及 信 息 技 术教 育 的基 础上 ,从 1 9 年 开 始 ,全 9 9
县 在 嘉 兴 市 率先 实现 各 中小 学 、幼儿 园计 算 机 通 过 拨 号 上 国 际 互联 网 ,所 有 学 校 之 间 以及 学 校 和 县教 育局 之 间可 以通 过 国 际 互联 网互 相 传 送信 息 。
实 现 了 师 师 通 的 目标 。
办 公 电脑 到 教 师 人 手 一 台 电脑 ,在 嘉 兴 市 五县 (市 )二 区 中率 先 实现 了 “ 三通 ” ,为 全 县推
进 数 字化校 园建 设奠定 了 良好 的硬件 环境 。
1)校 校 通 工 程 。
1 9 年 ,嘉善 县 开 始 在全 省 率 先 开 展 中小 7 9
学信 息 技 术教 育 的普及 工 作 。 到 1 9 年底 ,全 8 9 县所 有 的 中学 、 中心 小 学及 完 小 都 建起 了计算 机 房 ,规模 较 大 的 中小 学 还 建 起 了多媒 体 电教

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方向。

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让教育更加科学、先进和便捷。

教育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电子课本等,以及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如教务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

通过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学习,学校管理也可以更加方便和高效。

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是指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校园建设成数字化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数字化校园建设包括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智能教室、智能校园卡和智能门禁等。

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各地教育部门、高校和中小学纷纷推行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

在研究方面,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化教育模式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库。

在实践方面,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然而,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数字化教育资源库中的内容和质量不够丰富和高质,教育信息化应用功能和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另一方面,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的内容管理和版权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同时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融合和统一问题也需要注意。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正在不断推进。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拓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数字化教学方式和教育资源共享环境的创建,将目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进行深度与广度上的融合。

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校园建设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我校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我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如下:首先,我校加强了校园网络建设。

我们对校园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了光纤接入,提升了网络带宽和稳定性,并建立了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系统,让师生在校园内任何角落都能畅通无阻地上网学习、工作。

其次,我校注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我们积极推广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购置了大量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和教学环境。

另外,我校加强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我们引进了一套先进的教务管理系统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学、科研、人事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此外,我校积极开展了数字化教学应用。

我们组织开展了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推广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应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最后,我校不断加强了数字校园建设的宣传推广工作。

我们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师生宣传数字校园建设的成果和经验,营造了浓厚的数字校园建设氛围,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数字校园建设。

总的来看,我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数字校园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和提升数字校园建设水平,为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能够给予更多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我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芯片”与“心片”的融合——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芯片”与“心片”的融合——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春光不在 别处就在儿童 多处 , 而对于教师来说 , 春 像 是那魔 匣子里 的天使 。从这里我导 引学生对童年进行 所言 ,
解读: 师: 想想看 , 你 的童年 能做 什么?想做什 么? 生: 童年 只有一次 , 我们是 天使 , 就要释放可爱 ; 是 太
P mar y S ch o o l Te ac h i n g Re s e ar c h
育 信息 资源 共 建共 享 , 构 建具 有 区 分关 注运用信 息技术 的人所持 有的
接 不暇 ; 欧美 一些 发 达 国家率 先 进 域 特色 的教 育 信息 化 , 创 新公 共 服 教 育 观念 , 充分 认识 到 教育 信息 化
入 了 数字 化社 会 , 物联 网 、 虚 拟 现 务 体系 。 “ 政府 推 动 ” 成 为数 字化 校 的重 要 性 和 紧 迫 性 。
: 嬲 誊 瓤
的, 更是 儿童 带来 的 , 换 句话说 , 童年赋 予了孩子们 春天

阳, 就要播撒光明 ; 是春花 , 就要传 达烂 漫。 在冰心的文字 引领下 , 学生找到了 自己童年的定位 , 领悟到童年之于人生的意义 : 童年只有一次 , 唯有珍惜 。
语文教学的魅力 , 并不在于教给 了学生多少知识 , 恰
嘲 巍蕊 溷碧 小掌截 雩研 纪
¨ - 4 - 1 - - 片" 与 心 片 "校 园建设 的实践 与探 索
江苏常州市武进 区湖塘桥 中心小学 钱 爱芙
信 息 技 术 高 速 发 展 的 现 代 社 会, 科技发展 曰新月 异 , 电子产 品层
2 . 数字化 引领教 育大变革
往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北 京等地学 习 ;
两年获省校 同网建设一等奖 十佳 。

新建本科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新建本科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益 的探 索 与实 践

校 区 。 样在 组 建 校 园 网时 就 涉及 校 区 之 间连 接 的 问题 。 这
工 程 建设 要 借 助 电信 运 营商 的力 量 , 仅 增 加 投 资 . 不 而且
受 到 运 营商 资源 容 量 的制 约 。 3基 础 薄弱 . 合校 升 本 前 的 专科 或 中专 学 校 ,几 乎 没 有 建设 数 字 化校 园所 需 的基 础 设施 。 下无 弱 电管 网 . 域 无 预 留管 地 楼 道井 ,墙 内无 预埋 穿线 管 ,更 谈 不 上 预 设 综 合 布线 条 件 了 。这 给 作 为 数字 化 校 园基 础 平 台的 宽 带校 园 网硬 件 建
确 保关 键 数 据 安 全 , 部署 数 据 灾 备 系统 , 重 点 网站 和 关 对 键 系统 进 行 备 份 , 止造 成 无 法 挽 回的损 失 。 防
五 、 结 小
[ 克 . 4 1 高校 网络 安 全 问题 分 析 及 对 策 卟 淮 北 煤 炭 师 范
学院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0 9 2: - 5 , 0 () 2 5 2 5
校 区分 散 是 普 遍 现 象 , 给 数 字 化 校 园 的基 础 设 施 建 设 这
带 来 很 大不 便 。如 潍 坊 学 院 就有 分 别 相 距 几 公 里 的 三个
新建 本 科 高 校 的 信 息化 建 设 可 以从 打 造 数 字 化 校 园 人 手 , 断提 高 信 息 化 建设 和 应 用 水 平 。 文 以潍 坊学 院 不 本 为 例 ,对 新 建 本 科 高校 的数 字化 校 园建 设 问题 进 行 了有
【 李 俊 . 于 高 校 重要 网站 信 息安 全 的探 讨 Ⅲ. 西 警 官 5 ] 关 广

校园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校园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数据视图 , 而也无法进行 数据 的全 面分析和有效利用 。 从
累, 变得越来越丰富。并且后面的教师可以继承前任教师的 成果, 继续开发和完善课件, 还可以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共同
开发, 使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不但丰富, 而且快速更新。 由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校园数字化建设经历了大约 1 O 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校园网有不同时期开发的多个系统, 各个
当我们来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时, 每个人便获得了一 个“ 校园一卡通”你拿着这张卡就可走遍校园, , 借阅图书、 选 课、 上网、 资料复印、 资料借阅、 消费等, 并可以进入拥有相应 权限的建筑物如办公室、 运动场馆等。 另外教师把 自己的讲稿或课程重点以及学习新技术的 体会等, 制作成各种格式的课件如 P w ro t o e i 文件和网页 P n

二 、 京 电 子 科 技 职 业 学 院 数 字 化 校 园 北 的 现 状 与 存 在 的 问题
经过长期的数字化建设, 该院已有校园一卡通系统、 多媒
体教学 系统 、 图书馆管理系统 、 教务管理系统。根据学院发展
的信息整合平台对校园内各种信息进行整合, 使各个信息
管理系统达到无缝连接。建立统一的校园综合信息库, 把各
第 8卷第 2期
21 0 0年 4月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会科 学版) 社
J u n lo o t we tAg iut r lUnv riy S ca ce c iin o r a fS u h s rc lu a ie st ( o ilS in eEdto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o1 .8, .2 No
系统之间都拥有各自 相对独立的数据库。为了实现数据的同 步, 学院还有统一大型的公用数据库, 每一次访问系统, 首先 要访问公用数据库的身份验证和权限验证, 然后再访问各自 的数据库; 并且数据库中数据在凌晨 1 点统一进行交换。

云南技师学院数字校园建设探索与实践

云南技师学院数字校园建设探索与实践

教学探索eXPLorAtIoN编辑 李 真文 / 高 丽云南技师学院数字校园建设探索与实践摘 要:云南技师学院借助信息化技术,在搭建好校园基础网络的基础上,建设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系统、教务系统、统一邮件系统、新生报到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管理系统、招生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职能部门满意度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门户网站等,在数字校园的建设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本文就云南技师学院数字校园建设实践的原则、内容、方法路径及所取得的成效和总结思考做了详细介绍与阐述。

关键词:数字校园 平台创新 探索云南技师学院于2010年搬迁至新校区,基础网络已覆盖所有建筑单体,办公区和教学区千兆链路到桌面,学生宿舍百兆链路到桌面;学生宿舍区、教学区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

业务系统方面,门户网站、人事管理、OA系统的文件发布、财务一体化服务、教务系统的排课、学生管理的部分功能在用。

但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硬件及业务系统的需求也在变化,一些问题日益突显。

一是硬件系统的设备使用年限及使用效率,已经接近使用上限;二是大部分系统没有结合学院工作流程、制度进行二次开发,可操作性不强,无法适应具体的工作需要,同时在用的软件系统无法得到及时的运维与升级;三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各个系统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数据交换、信息交流等;四是数据信息的服务、管理功能没有发挥,数据的利用价值有待发掘,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一、 建设的原则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从信息化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体部署,紧紧围绕学院的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建设相应的服务管理平台,整合各个系统间的资源、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和共享,构建一个集教学、管理、学习、生活一体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数字校园;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实施具体项目。

2.应用优先,彰显特色以学院教育教学业务需求为起点,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学生学习管理、教师教学管理等核心业务领域的实际问题,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赤峰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索与实践

赤峰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索与实践

赤峰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索与实践作者:门爱华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0期门爱华(赤峰学院网络与信息管理处,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建设数字化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在数字时代的必然目标,它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总结了赤峰学院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关键词:赤峰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0-0183-031 引言校园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1].2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2.1 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缺乏前期的考察和论证有的高校对数字化校园的概念理解不够,建设数字化校园是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目标,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是衡量一个高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重要标志之一.前期没有很好地研究论证,更没有到数字化建设已取得成就的学校考察学习,把数字化校园建设当作一种潮流而盲目地建设.2.2 软硬件设计缺少统一性有的高校初期都是布设光纤、组网、盲目购进硬件设备,不注重实际应用需求.硬件环境搭建好后,才开始进行软件系统的建设,软件系统布置好后硬件设施落后了,性能已达不到软件的要求,需要重新购置.这种非统一性地部署软硬件,造成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不协调,不但制约了高校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并且造成资源很大的浪费.2.3 信息标准不统一,“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高校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完成后,软件系统建设会不断推进,招就、教务、财务、人事等部门都会建立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大大促进了高校信息化应用的步伐.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由于所采用的系统来自不同厂家,数据标准不统一,没有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各部门的信息不通,“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这种现象不但造成各部门之间信息不能共享,还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例如一名学生已经退学,在教务系统有体现,但是信息没能及时传达到财务,财务总是显示该生欠费.教务、学工信息标准不一致,学生的信息出现多样化,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所以信息高度共享,消灭信息孤岛现象成了当务之急,对这些独立系统统一标准,做系统集成,建立公共数据库成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3 赤峰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由于我校处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赤峰学院校园数字化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建设——校园网的基础建设,为校园数字化提供了硬件平台.已有“教学管理系统”、“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迎新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但是已有的这些系统来自不同的厂家,标准不统一,软件开发平台不同,一卡通有些部门不通,从而不利于师生的查询与使用.这种现象既造成了学校在许多方面的重复投资,还给教学、科研和管理带来了极大不便.所以制定统一的软件标准,做已有系统的集成,建立公共数据平台成为目前工作的重点.4 赤峰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4.1 科学规划、做好需求分析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大的工程,需要科学全面地进行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实施.首先分析学校的整体需求,了解各部门的个性化需求,根据需求分析来制定规划方案,而不是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我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该小组成员多次调研、讨论,从学校的全局出发制定了符合赤峰学院目前状况及今后发展的规划方案.4.2 具体方案4.2.1 网络基础建设拓扑图为满足赤峰学院整体数字化校园业务平台的高速、安全、稳定的运行和监控管理,需要以下基础硬件业务平台进行支撑,具体如下:4.2.2 高速数据交换平台保障整体数据中心区域的数据高速、安全、稳定和无损传输,整体数据中心硬件平台搭建高性能数据中心交换机Quidway S9300设备,同时配置防火墙板块以保障业务区的安全.配置48口全万兆接入交换机S6700来保障每个服务器的无损、快速转发.4.2.3 智能异地容灾存储平台为保障数据中心区域未来数据的高速存储和异地容灾备份,在数据中心区域部署两台OceanStor S6800E存储设备.每台配置32个TB存储空间,配置存储虚拟化、NAS、WORM技术,并且全部进行容灾备份.4.2.4 高速出口平台为保障学校现有网络出口的高速转发,同时满足未来连接教育网等多出口的要求,出口区域部署锐捷高速出口引擎USG5530S,配置万兆口以满足未来出口链路升级,同时配置负载均衡模块和智能DNS模块,以保证多出口多链路时的高速运行和充分利用.4.2.5 上网行为审计为保障用户上网过程进行行为审计,在互联网出口部署一台深澜Srun300上网行为审计设备,以进行用户邮件、留言等方面应用进行审计,以保证过滤非法言论等满足公安部对大型网络出口的审计要求.4.2.6 网址等WEB服务安全为保障学校主页及各级网站等方面的安全,在网络出口区部署一套专门针对HTTPS等方面的安全防护系统,进行网站攻击防御、网页防篡改、防SQL注入等,建议采用网页防篡改系统.4.2.7 网络攻击检测和安全防护为进行网络攻击检测和安全防护,在网络核心区部署一台高性能防火墙USG5530S和入侵检测USG5320设备,两设备联动,入侵检测发现恶性攻击由防火墙进行阻隔,保障校园网安全.4.2.8 教师、学生校外办公、学习使用为保障教师、学生校外办公或者学习使用数字化校园网络资源,配置一台SSL VPN设备SVN3000设备,校外用户通过VPN虚拟专网使用校园网资源,保障校园网的易用性和安全性.4.2.9 校园网实名制上网计费与单点登录平台为保障全校20000用户的实名制上网,通过部署校园网出口网关RG-ACE3000和校园网WEB认证平台SAM和EPORTAL系统,并且可以进行时间、流量等各种计费方式.同时配合RG-SSO 单点登录系统,可以进行网络认证应用与数字化校园业务平台的无缝对接.4.2.10 关键业务监控和设备管理为保证数字化校园业务平台的健康运行,针对各个校园网重点关键业务平台最为监控目标部署业务健康平台RG-RIIL,监控重点业务运行的状态和安全度相关的设备资源,如服务器、中间件、网络设备、机房环境等,以最快最早定位业务服务的问题,来保证最大化的用户体验.同时通过部署设备管理平台终,进行全网网络设备的配置.4.3 信息系统建设4.3.1 统一信息标准信息的标准化,数据格式和表示的一致性成为当前信息发展的一个主要议题.目前存在国家标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和学校内部标准,各个标准不能完全的一致.根据这些标准,兼顾各个标准之间的兼容性,和标准的一致性,以及标准的可扩展性,给出信息分类编码规格说明书.4.3.2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可以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系统的用户和身份认证,解决各应用系统用户名和口令不统一的问题.该平台提供统一的授权机制及一套方便、安全的口令认证方法,从而提高应用系统用户管理的水平,减少系统权限管理混乱等安全隐患.这样用户只用一套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网络上权限范围之内的所有业务系统,即单点登录.如果不集中统一建设身份认证平台,就会出现系统分散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问题.4.3.3 建设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目前我校教务、财务、人事、招就、学生处等部门已有信息管理系统,但软件系统之间数据独立,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独立的数据库,数据重复、冗余、不能交互,导致了各部门之间信息不一致.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存在,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公共数据库平台),保证该数据中心具有可靠性、安全性,支持面向最终用户的查询和统计,提高数据利用率.同时对已有软件系统做集成,将共用信息上传数据中心,从而达到各部门信息高度共享,为学院信息化建设上规模、上层次,达到无纸化办公提供全面的支持.4.3.4 门户建设将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把分散的应用和内容组织起来,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用户可以通过门户查询自己的相关信息,也能够轻松获取其他知识和外部消息.提供WEB页面风格、布局、内容等方面的定制工具,还可以通过门户平台及时发布各类信息.4.3.5 一卡通系统高校一卡通系统是校内用户进行消费的载体,同时也是身份识别的标识工具.赤峰学院一卡通一期目前已启用食堂一卡通消费、新生报到.随着赤峰学院的发展要求,在全校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高学校安全措施,二期实行图书馆通道管理、宿舍通道通道管理、校门车辆管理、校门夜间人行门管理,提倡节约理念,实行宿舍电控管理、浴室节水管理.我院通过一卡通系统建设,作为连接各个应用系统的框架和标准,实现数据的流通和信息共享.5 总结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必须成为高校内部的“一把手”工程,统一思想,统一规划,分步实施[2].数字化校园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规划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考虑分期建设的系统之间的平滑衔接,注重建设的连续性、保护校方的投资.本文主要对数字化校园架构进行了研究,提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指出目前赤峰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赤峰学院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适合赤峰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案.参考文献:〔1〕张元丰.关于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的设想[J].现代电子技术,2003,1(10):35-36.〔2〕李志民.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4(1).〔3〕朱震,姚奇富.基于SOA的数字校园解决方案[J].计算机工程,2009,85(7):272.〔4〕沈培华.数字校园解决方案与实践[J].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研讨会,珠海:2002.5.〔5〕N.Medvidovic,R.N.Taylor.A 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flamework for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s.IEEE Tran s Software Engineering,26(1):483-491,2000.〔6〕孙金娟.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解决方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7.〔8〕沈锡臣,陈怀楚.高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J].清华大学学报,2003,43(4):529-5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与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大多数高校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学校运营效率,还可以改善教学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吸引力。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数字化、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

一、课程数字化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课程数字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学校通常会把老师
录制的讲课视频进行公开或内部管理,以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回顾课程内容。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个数字化的管理系统,课程表和学习资料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平台和学生电子邮箱进行传递。

课程学习也不再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和掌握知识。

除了课程数字化,还有一些其他数字化学习工具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
体验。

例如,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使用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在课堂以外获得更多的实验机会。

此外,跨移动平台的在线课程和电子书等学习资源也逐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灵活的学习方式。

二、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另一个主要方向。

学校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来
管理校园资产、学生信息和教职工信息等。

对于学生信息,数字化管理可以使学校更加容易地跟踪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评估和积极干预。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来实时监测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偏差,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数字化管理在人力资源方面也非常有用。

学校可以使用数字技术来管理教职工
的招聘、培训、薪资和评估等。

通过数字化管理,学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和质量。

三、数字化服务
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一个
数字化的课程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资源。

数字化服务还可以包括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报名、选课及评估服务,以及各种学习资源的分享和发布平台。

除了课程和学习资源,数字化服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例如,
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化服务系统,提供自助式的食堂服务、校内购物、洗车等服务,这些服务可以减少学生的浪费时间和社交成分,帮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程和学习。

结论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中,课程数字化、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服务是
三个重要方向。

通过这些数字化方案,学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活跃度,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舒适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化校园建设将继续发展,为学生、教职工和学校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