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细胞表达系统
cho细胞表达重组蛋白方案
CHO (Chinese Hamster Ovary) 细胞是常用的哺乳动物细胞系统,用于表达重组蛋白的研究和生产。
以下是一般性的CHO 细胞表达重组蛋白的方案:
1. 购买表达载体:选择适合的表达载体,可以是质粒或病毒载体。
载体应包含适当的启动子、选择标记等。
2. 转染CHO 细胞:将表达载体导入CHO 细胞中。
转染方法可以选择经典的化学或电穿孔法,也可以选择使用特定的转染试剂或转染仪器。
3. 选择稳定转染株:在转染后,使用适当的选择剂(如抗生素) 处理细胞,以选择稳定表达重组蛋白的细胞株。
可通过单克隆分离等方法筛选和扩增单一细胞克隆。
4. 细胞培养条件优化:优化培养基配方和细胞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 值、培养基组分等,以提高重组蛋白的产量和纯度。
5. 表达蛋白的诱导:使用适当的诱导剂或方法,例如添加诱导剂(如甲酪酸) 到培养基中,以启动重组蛋白的表达。
6. 重组蛋白的纯化和分析:通过细胞破碎和不同的纯化步骤(如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等)从培养基或细胞提取物中纯化目标重组蛋白,并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验证表达的蛋白的纯度和功能。
在每个步骤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重组蛋白和研究目的进行优化和调整。
此外,合理的培养细胞和操作操作也至关重要,以确保产量和纯度的理想达到。
这些方案的细节将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需要进行个体化定制。
用于表达蛋白质的CHO细胞系统介绍
细胞系统
DHFR系统
GS系统
简介
CHO-DHFR-细胞缺失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无法自身合成四氢叶酸,在没有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和胸腺嘧啶(Thymidine)时会死亡。用含有含单抗蛋白等的目的基因及与之相连的DHFR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宿主细胞CHODHFR细胞,使其能利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物氨甲喋呤(methotrexate ,MTX)进行筛选。
加入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抑制物甲硫氨酸亚砜(methioninesulphoximine,MSX) ,可使GS基因及与之相连的目的基因一起扩增,达到提高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的目的。
筛选难易
需要不断提高MTX的浓度,去除选择压力后,扩增基因不稳定,较难
正常MSX浓度下就能筛选到含有高拷贝外源基因的转染细胞,较易
蛋白表达量
普通(1-2g/L)
较高(2-9g/L)
倍增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3天
1天
主要有害代谢产物乳酸和氨
较多
较少
细胞长期生长稳定性
较稳定
较差
CHO-GS细胞是用含单抗蛋白等的目的基因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基因标记的表达载体,转染宿主细胞CHO-k1。谷氨酰胺合成酶在ATP水解提供能量时,利用细胞内的氨和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为细胞生长提供营养。
主要细胞系
DG44
CHO-K1
是否缺陷型
缺陷型
野生型和缺陷型(Lonza新推出)
筛选方法
利用浓度不断提高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物氨甲喋呤(methotrexate ,MTX)选择抗MTX的细胞系,使DHFR基因及与之相连的目的基因一起扩增,达到提高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的目的。
MSX加压筛选与MTX加压筛选
蛋氨酸亚氨基代砜(methionine sulfoximine, MSX)筛选用的是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utaminesynthetase, GS)系统压力;氨甲喋呤(amethopterin, MTX)筛选用的是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ihydrofolatereductase, dhfr)系统压力。
1. CHO细胞表达体系常用的CHO细胞系有两种:CHO和CHO(dhfr-),CHO(dhfr-)是缺失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细胞株。
CHO表达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真核表达系统之一,与其它表达系统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的糖基化药物蛋白在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接近天然蛋白分子;表达产物胞外分泌,便于分离纯化;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贴壁生长,有较高的耐受剪切力和渗透压能力,可进行悬浮培养或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达到高密度,培养体积能达到1000L以上;CHO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很少分泌内源蛋白,利于外源蛋白的分离纯化。
改造CHO细胞,可更好地表达外源蛋白。
为减少大规模细胞培养过程中凋亡的发生,将bcl-2基因(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导入细胞,bcl-2基因的过量表达能抑制Gln或氧缺乏引起的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特定营养成分的消耗,提高细胞密度和目的蛋白产量。
向CHO细胞中导入p21、p27基因,可使细胞G1期延长(细胞静止),改造后细胞活力正常,营养成分消耗和代谢毒物含量有效降低,从而减少细胞凋亡、死亡,外源蛋白表达量提高,产品成本降低。
2. 载体系统借助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理论,可将较强的顺式作用元件集中到一个载体中,使其方便高效地表达外源基因。
目前,已经构建了许多真核表达载体,它们包含适当的顺式作用元件和选择标记。
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有启动子—增强子元件、转录剪切和Poly A信号等;CHO 细胞表达载体中主要有两类选择标记:非扩增基因和共扩增基因。
2.1启动子和增强子启动子是影响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关键因素。
cho细胞表达系统及筛选原理
cho细胞表达系统及筛选原理Cho细胞表达系统及筛选原理一、引言Cho细胞表达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重组蛋白的生产。
本文将介绍Cho细胞表达系统的原理以及其在蛋白质筛选中的应用。
二、Cho细胞表达系统的原理Cho细胞是一种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蛋白质表达能力。
Cho细胞表达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转染将目标基因导入Cho细胞中,通常使用质粒转染法或病毒载体转染法。
质粒转染法通过将目标基因插入质粒DNA中,然后利用转染试剂将质粒DNA导入细胞内。
病毒载体转染法则通过构建携带目标基因的病毒载体,将其感染到Cho细胞中。
2. 选择性筛选为了确保只有转染成功的细胞能够表达目标蛋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选择性抗生素,如G418或葡萄糖酸钾。
只有转染成功的细胞才能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存活下来。
3. 扩增和表达经过筛选的细胞将被扩增培养,以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进行大规模蛋白质表达。
通常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提高细胞的生长速度和蛋白质表达水平。
4. 蛋白质纯化经过表达的目标蛋白质需要进行纯化,以去除其他杂质。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目标蛋白质。
三、Cho细胞表达系统在蛋白质筛选中的应用Cho细胞表达系统在蛋白质筛选中具有以下优势。
1. 高表达水平Cho细胞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表达能力,能够快速产生大量目标蛋白。
这对于需要大量蛋白质的研究和工业应用非常有利。
2. 真核细胞表达与原核细胞表达系统相比,Cho细胞表达系统能够实现真核细胞蛋白质表达。
这使得Cho细胞表达系统适用于需要进行正确的蛋白质翻译修饰、蛋白质折叠和组装的蛋白质研究。
3. 可选择性筛选通过添加适当的选择性抗生素,可以筛选出成功表达目标蛋白的细胞。
这样可以确保筛选后的细胞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和纯度。
4. 灵活性Cho细胞表达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蛋白质,包括单链抗体、重组蛋白、酶等。
[说明]MSX加压筛选与MTX加压筛选
蛋氨酸亚氨基代砜(m ethionine sulfoximine, MSX)筛选用的是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utam inesynthetase, GS)系统压力;氨甲喋呤(am ethopterin, MTX)筛选用的是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ihydrofolatereductase, dhfr)系统压力。
1. CHO细胞表达体系常用的CHO细胞系有两种:CHO和CHO(dhfr-),CHO(dhfr-)是缺失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细胞株。
CHO表达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真核表达系统之一,与其它表达系统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的糖基化药物蛋白在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接近天然蛋白分子;表达产物胞外分泌,便于分离纯化;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贴壁生长,有较高的耐受剪切力和渗透压能力,可进行悬浮培养或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达到高密度,培养体积能达到1000L以上;CHO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很少分泌内源蛋白,利于外源蛋白的分离纯化。
改造CHO 细胞,可更好地表达外源蛋白。
为减少大规模细胞培养过程中凋亡的发生,将bcl-2基因(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导入细胞,bcl-2基因的过量表达能抑制Gln或氧缺乏引起的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特定营养成分的消耗,提高细胞密度和目的蛋白产量。
向CHO细胞中导入p21、p27基因,可使细胞G1期延长(细胞静止),改造后细胞活力正常,营养成分消耗和代谢毒物含量有效降低,从而减少细胞凋亡、死亡,外源蛋白表达量提高,产品成本降低。
2. 载体系统借助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理论,可将较强的顺式作用元件集中到一个载体中,使其方便高效地表达外源基因。
目前,已经构建了许多真核表达载体,它们包含适当的顺式作用元件和选择标记。
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有启动子—增强子元件、转录剪切和Poly A信号等;CHO细胞表达载体中主要有两类选择标记:非扩增基因和共扩增基因。
2.1启动子和增强子启动子是影响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关键因素。
CHO细胞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2016年㊀第6卷㊀第4期㊀239~243CurrentBiotechnology㊀ISSN2095 ̄2341进展评述Reviews㊀收稿日期:2016 ̄02 ̄22ꎻ接受日期:2016 ̄04 ̄04㊀作者简介:郑惠惠ꎬ技术员ꎬ主要从事真核重组抗原研发研究ꎮE ̄mail:shanjvqiuming@163.comꎮ∗通信作者:江洪ꎬ工程师ꎬ主要从事重组抗原研发研究ꎮE ̄mail:jiang@wondergen.comCHO细胞表达系统研究进展郑惠惠ꎬ㊀江㊀洪∗北京万达因生物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ꎬ北京141017摘㊀要:CHO细胞表达系统是目前重组糖蛋白生产的首选系统ꎮ随着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㊁基因工程技术和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发展ꎬCHO细胞表达系统已经成为生物技术药物最重要的表达或生产系统ꎬ并被广泛应用于抗体㊁重组蛋白药物和疫苗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ꎮ近年来ꎬ针对CHO细胞表达系统在某些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大规模生产中存在的不足ꎬ研究者们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ꎬ结合重组蛋白表达机制的研究成果ꎬ为优化和应用CHO细胞表达系统做出了不懈努力ꎮ从培养基的优化㊁高产重组CHO细胞株的构建㊁大规模培养三个方面综述了CHO细胞表达系统的最近研究进展ꎬ以期为CHO细胞表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ꎮ关键词:CHO细胞培养ꎻ细胞改造ꎻ重组抗原表达DOI:10.3969/j.issn.2095 ̄2341.2016.04.03ProgressofCHOExpressionSystemZHENGHui ̄huiꎬJIANGHong∗BeijingWondergenBio ̄medicineTechnologyCo.Ltd.ꎬBeijing141017ꎬChinaAbstract:CHOcellexpressionsystemisthepreferredsystemforrecombinantglycoproteinproduction.Withtheevolving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sofserum ̄freesuspensionculturetechnologyꎬgeneticengineeringandthelarge ̄scaleculturetechnologiesꎬCHOcellexpressionsystemhasbecomethemostimportantexpressionorproductionsystemofbiotechnologyproducts.Thissystemiswidelyusedintheresearchandproductionofantibodiesꎬrecombinantproteinsandvaccines.Inrecentyearsꎬresearchershavemadegreateffortstoimprovetheexpressionandlarge ̄scaleproductionofrecombinantproteinsbyusinglatestbioengineeringtechnologyandthedevelopmentoftherecombinantproteinexpressionmechanism.ThisarticlebrieflyreviewedtherecentdevelopmentoftheCHOcellexpressionsysteminthreeaspects:theoptimizationoftheculturemediumꎬconstructionofengineeredCHOstrainsforhigh ̄levelproductionandlarge ̄scalecultureresearchꎬwhichwasexpectedtoprovidereferenceforresearchandapplicationofCHOcellexpressionsystem.Keywords:CHOcellcultureꎻcellengineeringꎻrecombinantantigenexpression㊀㊀CHO细胞是由Puck于1957年建成的中国仓鼠卵巢成纤维细胞系ꎮ发展至今ꎬCHO细胞已成为生物技术药物最重要的表达或生产系统ꎮ随着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㊁基因工程技术㊁生物反应器设计放大与强化技术㊁大规模高密度流加和连续灌注培养技术等的发展ꎬCHO细胞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抗体㊁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㊁病毒疫苗等生物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中ꎮCHO细胞是目前重组糖基蛋白生产的首选体系ꎮ因为它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ꎬ表达的蛋白在分子结构㊁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更接近于天然蛋白分子ꎮ但CHO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会出现活力差㊁分泌外源蛋白能力弱等问题ꎮ所以建立稳定㊁高产的重组CHO细胞成为很多研究者的目标ꎮ近年来ꎬ研究者从细胞营养㊁代谢㊁凋亡㊁信号传导等角度ꎬ结合蛋白表达机制等研究成果ꎬ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很多努力ꎮ本文从培养基优化㊁高产重组CHO细胞株的构. All Rights Reserved.建㊁大规模培养三个方面综述了CHO细胞表达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ꎬ以期为CHO细胞表达系统的应用提供参考ꎮ1㊀培养基的优化研究发现ꎬ不同的细胞株甚至克隆对营养成分的需求都有差别ꎮ通过筛选比较不同培养基成分对重组抗原生产的影响ꎬ并开发适用于不同重组CHO细胞株的培养基ꎬ成为很多研究者提高CHO细胞表达系统产量的重要方式ꎮ为了维持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正常生长ꎬ需要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很多其他因子ꎬ如激素㊁生长因子㊁蛋白水解物等ꎮ蛋白质水解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ꎬ可有效缩短细胞对无血清培养基的适应过程ꎮDavami等[1]通过组合比较不同来源的蛋白水解物对细胞密度及表达产量的影响ꎬ优化得到更适于DG44的培养基ꎮ酵母水解物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非动物源蛋白水解物ꎬ可以使细胞密度增加的同时ꎬ使重组表达抗体的表达量大幅提高[2]ꎮ大豆水解物等都可以被添加到基础培养基中[1ꎬ3ꎬ4]ꎮ由于蛋白水解物的构成复杂ꎬ且批间差异大ꎬ因此蛋白水解物的添加会影响细胞培养基批次间的稳定性ꎮ如果去除培养基中的蛋白质水解物ꎬ需要添加氨基酸或微量元素等ꎬ通过优化调整其比例ꎬ仍能支持高密度的CHO细胞培养[5]ꎮ刘兴茂等[6]采用Plackett ̄Burman实验对影响细胞生长的培养添加成分进行了考察ꎬ确定了腐胺㊁胰岛素及转铁蛋白对11G ̄S细胞的悬浮培养有明显的生长促进作用ꎮ设计的培养基可以使细胞最大生长密度达到4.12ˑ106cells/mLꎮXu等[7]采用Plackett ̄Burman设计与支持向量机(SVM)预测并实验确定了硫酸锌㊁转铁蛋白及BSA对CHO ̄K1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ꎮ另有研究表明ꎬ使用柠檬酸铁作为转铁蛋白的替代物ꎬ可以使细胞的密度达到7.0ˑ106cells/mLꎬ但是会降低转染效率[8]ꎮMiki等[9]研究发现ꎬ添加生长因子IGF ̄1和脂类信号分子溶血磷脂酸(LPA)也可以有效加速CHO细胞生长ꎮ优化培养基能有效提高重组CHO细胞的培养密度ꎮ高密度的CHO细胞培养是CHO细胞表达系统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的必要条件之一ꎮ与大肠杆菌和酵母表达系统相比ꎬCHO细胞有生长较慢㊁培养周期较长㊁产量较低等缺点ꎮ为了提高重组蛋白产量㊁扩大CHO细胞表达系统的生产应用范围ꎬ研究者们在优化培养基的实验基础上ꎬ构建高产的重组CHO细胞系ꎬ为大规模的重组蛋白生产提供基础ꎮ2㊀高产重组CHO细胞株的构建研究者们利用发展迅速的基因编辑技术对CHO细胞进行筛选和改造ꎬ得到高产的重组细胞株ꎮ研究者们通过过量表达或敲除某个基因ꎬ调整代谢途径㊁延缓细胞凋亡㊁增强转录表达效率ꎬ有效的增加了重组蛋白产量ꎮ通过结合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敲除技术的研究成果ꎬ研究者们为得到反应性更好的糖基化重组蛋白做出了不懈努力ꎮ2.1㊀调整代谢途径乳酸作为糖酵解产生的代谢产物会影响细胞生长ꎮZhou等[10]使用siRNA技术降低乳酸脱氢酶A(LDHa)和丙铜酸脱氢酶激酶(PDHKs)基因的表达ꎬ使乳酸的产生降低了90%ꎬ并增加了单抗的产量ꎮToussaint等[11]通过在rCHO中表达酵母丙酮酸羧化酶(PYC2)ꎬ改变了流加培养方式中葡萄糖的代谢速率ꎬ增长了细胞的对数生长期ꎬ从而增加了细胞密度及产量ꎮ2.2㊀延缓细胞凋亡为了延长细胞培养的时间从而增加产量ꎬ有研究者建立了能表达抗凋亡基因的CHO细胞系ꎮMajos等[12]通过在CHO中表达1个Asp29Asn突变的抑制凋亡基因ꎬ有效延缓了细胞凋亡ꎮ也有研究者通过敲除细胞中的促凋亡基因来延缓细胞凋亡ꎬ如Cost等[13]敲除了BCL2相关蛋白X(BAX)和BAK的基因ꎬ使单克隆抗体产量增加了5倍ꎮRitter等[14]发现8号染色体端粒区的缺失也可以使产物产量成倍增加ꎮ2.3㊀增强转录表达效率有研究者在细胞信号通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ꎬ通过表达转录及翻译过程中的相关蛋白ꎬ增强转录和表达效率ꎬ以增加目的重组蛋白的产量ꎮLeFourn等[15]通过在CHO中表达人信号受体蛋白SRP14ꎬ成功增加了分泌表达的重组蛋白的产042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量ꎮPeng等[16]通过表达转录翻译相关蛋白SLY1㊁MUNC18C和XBP1ꎬ使IgG的产量提高了20倍ꎻRahimpour等[17]在CHO细胞中表达神经酰胺转移蛋白(CERT)的突变基因使t ̄PA的产量增加了35%ꎮ2.4㊀表达糖基化酶能产生糖基化的重组蛋白是CHO细胞表达系统重要的优势ꎬ研究者们通过建立能表达N ̄糖基化途径中不同酶类的细胞系以增加糖基化重组蛋白的反应性ꎮ如Goh[18]建立的一个含有N ̄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I基因的突变体CHO ̄gmt4细胞系ꎬ其表达的重组葡萄糖脑苷脂酶将不需要多糖重构可直接用于治疗戈谢病患者ꎮZhang等[19]通过CHO ̄gmt5细胞株表达的重组抗体ꎬ其Fc的N ̄多糖缺少岩藻糖和唾液酸能增强ADCC的作用ꎮ根据CHO ̄K1的基因组信息ꎬYang等[20]通过锌指核酸酶(ZFNs)基因敲除的方法ꎬ研究了19种包括作用于N ̄糖基链分支㊁半乳糖基㊁聚LacNAc延伸㊁唾液酸化加盖的N ̄糖基转移酶对N ̄糖基化作用的影响ꎬ为更准确的表达特定糖基化方式的重组蛋白提供了重要参考ꎮ重组CHO细胞表达重组蛋白能力的高低ꎬ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某些关键基因的作用ꎮ为了得到高产的重组细胞株ꎬ需要研究者们综合考虑细胞的代谢情况㊁培养条件㊁蛋白表达效率和蛋白加工修饰能力等诸多因素ꎮ3㊀大规模培养研究基因工程技术㊁细胞融合技术及抗体类药物的迅速发展ꎬ推进了生物反应器培养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ꎮ由于CHO细胞能以悬浮培养的方式高密度培养ꎬ培养体积可达1000L以上ꎬ所以在大规模培养和重组蛋白的高产量生产中ꎬCHO细胞表达系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ꎮ在大规模生产中ꎬ通常采用流加培养方式ꎬ通过添加营养物质来延长培养时间ꎬ增加细胞密度和目的产品的浓度ꎮ为了更大程度的提高重组蛋白的生产效率ꎬ研究者们需要根据不同细胞株的生长代谢特点ꎬ选择和优化起始培养基㊁补料培养基及补料策略ꎮ现代计算机技术㊁数学算法及理论的应用ꎬ也为研究者对细胞流加培养的优化提供了很大帮助ꎮ3.1㊀优化培养参数选择合适的培养基㊁优化细胞培养的参数(如温度㊁pH㊁溶氧㊁CO2浓度㊁渗透压等)对生产至关重要ꎮ同时ꎬ流加工艺参数(如流加培养基成分㊁流加时间等)均需根据不同的细胞株及反应器的特点来设计优化ꎮFan等[21]采用分批补料方式培养CHO细胞ꎬ实验显示培养基中的氨基酸和葡萄糖浓度对细胞的生长㊁IgG浓度和N ̄糖基化生成都很重要ꎮKim等[22]使用分批补料培养使IgG的产量达到2.3g/Lꎮ通过用小麦蛋白水解物(WGH)代替补料中的谷氨酰胺可以使t ̄PA的产量达到422mg/L[23]ꎮ3.2㊀应用新的培养技术微载体培养是一种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ꎮ培养液中大量的微载体为细胞提供了极大的附着表面ꎬ从而可实现细胞的高密度培养ꎮ胡显文等[24]在搅拌式反应器中无血清培养分泌u ̄PA的DNA重组CHO细胞ꎬ通过部分更换Cytopore多孔微载体ꎬ解决了大规模细胞培养中细胞凋亡的问题ꎮ并使用周期变压刺激技术使u ̄PA的产量提高了10倍ꎬ且可以降低葡萄糖厌氧代谢产生乳酸的转化率ꎮVentini等[25]通过Cytodex微载体培养CHO ̄hTSH细胞的实验表明ꎬ培养基中微载体的数量及在rhTSH合成期开始时的细胞浓度是提高目的蛋白产量的重要参数ꎮ李智等[26]利用CHO细胞能在培养过程中自然结团的特性ꎬ采用超声沉降柱二合一灌流系统促进细胞结团和加强截留的特性ꎬ用无血清培养基连续灌流培养基因重组CHO细胞MK3 ̄A2株ꎬ分泌表达的rhTNK ̄tPA生产率平均为89mg/L dꎮ3.3㊀添加保护剂聚醚F68可以有效减少生物反应器中搅拌对细胞产生的机械损伤ꎮ针对F68对某些细胞株的生长及产量降低的情况ꎬ研究者发现0.05%或0.075%的500kDa的γPGA可以替代F68应用于CHODG44细胞的培养中[27]ꎮ在细胞培养工艺逐级放大的过程中ꎬ每一步都需要研究者们监控细胞在生长和表达方面的相关指标ꎮ生物反应器在线监控pH㊁溶氧等参数的功能㊁色谱和在线蛋白分解监测等技术为大规模培养的过程控制提供了帮助ꎮ142郑惠惠ꎬ等:CHO细胞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All Rights Reserved.4 展望CHO细胞是表达外源蛋白最多也是最成功的一类细胞ꎬ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ꎬ同时也存在现行技术手段不能弥补的不足之处ꎮ结合生物信息学㊁细胞生物学㊁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反应器技术的研究成果ꎬ研究者们可以通过综合考虑细胞代谢特性㊁蛋白表达特性等影响因素ꎬ通过研发个性化培养条件及培养工艺ꎬ构建高表达载体ꎬ筛选稳定高产的重组细胞株ꎬ改造宿主细胞等角度继续优化CHO细胞表达系统ꎬ为产业化生产重组蛋白提供基础ꎮ用于产业化生产的重组CHO细胞ꎬ需要具备生长特性良好㊁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高密度培养㊁表达重组蛋白能力强㊁能正确的进行翻译后修饰等特点ꎮ糖基化是蛋白翻译后最重要的修饰之一ꎬ直接影响重组蛋白的空间结构㊁生物活性㊁稳定性㊁免疫原性和生物反应性等ꎮ对重组蛋白的糖基化研究一直是研发和生产真核重组蛋白的热点课题ꎮ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ꎬ研究者们通过表达特定糖基化相关酶从而得到完整㊁准确的特定形式的糖链结构ꎬ为糖基化蛋白在免疫诊断㊁临床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ꎮ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ꎬ对细胞代谢㊁信号传导等方面研究的持续深入ꎬ构建能表达准确修饰的糖基化重组蛋白的高产重组CHO细胞株仍将成为研究热点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DavamiFꎬEghbalpourFꎬNematollahiLꎬetal..EffectsofpeptonesupplementationindifferentculturemediaongrowthꎬmetabolicpathwayandproductivityofCHODG44cells:anewinsightintoaminoacidprofiles[J].Iran.Biomed.J.ꎬ2015ꎬ19(4):194-205.[2]㊀SungYHꎬLimSWꎬChungJYꎬetal..Yeasthydrolysateasalow ̄costadditivetoserum ̄freemediumfortheproductionofhumanthrombopoietininsuspensionculturesofChinesehamsterovarycells[J].Appl.Microbiol.Biotechnol.ꎬ2004ꎬ63(5):527-536.[3]㊀DavamiFꎬBaldiLꎬRajendraYꎬetal..PeptonesupplementationofculturemediumhasvariableeffectsontheproductivityofCHOcells[J].Int.J.Mol.CellMed.ꎬ2014ꎬ3(3):146-156.[4]㊀ChunBHꎬKimJHꎬLeeHJꎬetal..Usabilityofsize ̄excludedfractionsofsoyproteinhydrolysatesforgrowthandviabilityofChinesehamsterovarycellsinprotein ̄freesuspensionculture[J].Bioresour.Technol.ꎬ2007ꎬ98(5):1000-1005.[5]㊀张大鹤ꎬ易小萍ꎬ张元兴ꎬ等ꎬ适于重组CHO细胞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的制备[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ꎬ2011(10):1152-1156.[6]㊀刘兴茂ꎬ刘红ꎬ叶玲玲ꎬ等ꎬCHO工程细胞无血清悬浮分批培养的生长代谢特征及动力学模型[J].生物工程学报ꎬ2010ꎬ(1):85-92.[7]㊀XuJꎬYanFRꎬLiZHꎬetal..Serum ̄freemediumoptimizationbasedontrialdesignandsupportvectorregression[J].Biomed.Res.Int.ꎬ2014ꎬdoi:10.1155/2014/269305. [8]㊀EberhardySRꎬRadzniakLꎬLiuZ.Iron(III)citrateinhibitspolyethylenimine ̄mediatedtransienttransfectionofChinesehamsterovarycellsinserum ̄freemedium[J].Cytotechnologyꎬ2009ꎬ60:1-9.[9]㊀MikiHꎬTakagiM.Designofserum ̄freemediumforsuspensioncultureofCHOcellsonthebasisofgeneralcommercialmedia[J].Cytotechnologyꎬ2015ꎬ67(4):689-697.[10]㊀ZhouMꎬCrawfordYꎬNgDꎬetal..DecreasinglactatelevelandincreasingantibodyproductioninChineseHamsterOvarycells(CHO)byreducingtheexpressionoflactatedehydrogenaseandpyruvatedehydrogenasekinases[J].J.Biotechnol.ꎬ2011ꎬ153(1-2):27-34.[11]㊀ToussaintCꎬHenryOꎬDurocherY.MetabolicengineeringofCHOcellstoalterlactatemetabolismduringfed ̄batchcultures[J].J.Biotechnol.ꎬ2015ꎬ217:122-131.[12]㊀MajorsBSꎬChiangGGꎬPedersonNEꎬetal..Directedevolutionofmammaliananti ̄apoptosisproteinsbysomatichypermutation[J].ProteinEng.Des.Sel.ꎬ2012ꎬ25(1):27-38.[13]㊀CostGJꎬFreyvertYꎬVafiadisAꎬetal..BAKandBAXdeletionusingzinc ̄fingernucleasesyieldsapoptosis ̄resistantCHOcells[J].Biotechnol.Bioeng.ꎬ2010ꎬ105(2):330-40. [14]㊀RitterAꎬVoedischBꎬWienbergJꎬetal..Deletionofatelomericregiononchromosome8correlateswithhigherproductivityandstabilityofCHOcelllines[J].Biotechnol.Bioeng.ꎬ2016ꎬ113(5):1084-1093.[15]㊀LeFournVꎬGirodPAꎬBucetaMꎬetal..CHOcellengineeringtopreventpolypeptideaggregationandimprovetherapeuticproteinsecretion[J].Metab.Eng.ꎬ2014ꎬ21:91-102.[16]㊀PengRWꎬFusseneggerM.MolecularengineeringofexocyticvesicletrafficenhancestheproductivityofChinesehamsterovarycells[J].Biotechnol.Bioeng.ꎬ2009ꎬ102(4):1170-1181.[17]㊀RahimpourAꎬVaziriBꎬMoazzamiRꎬetal..Engineeringthecellularproteinsecretorypathwayforenhancementof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expressioninChinesehamsterovarycells:effectsofCERTandXBP1sgenes[J].J.Microbiol.Biotechnol.ꎬ2013ꎬ23(8):1116-1122. [18]㊀GohJSꎬLiuYꎬChanKFꎬetal..ProducingrecombinanttherapeuticglycoproteinswithenhancedsialylationusingCHO ̄gmt4glycosylationmutantcells[J].Bioengineeredꎬ2014ꎬ5242生物技术进展CurrentBio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4):269-273.[19]㊀ZhangPꎬHaryadiRꎬChanKFꎬetal..IdentificationoffunctionalelementsoftheGDP ̄fucosetransporterSLC35C1usinganovelChinesehamsterovarymutant[J].Glycobiologyꎬ2012ꎬ22(7):897-911.[20]㊀YangZꎬWangSꎬHalimAꎬetal..EngineeredCHOcellsforproductionofdiverseꎬhomogeneousglycoproteins[J].Nat.Biotechnol.ꎬ2015ꎬ33(8):842-844.[21]㊀FanYꎬJimenezDelValIꎬMullerCꎬetal..Aminoacidandglucosemetabolisminfed ̄batchCHOcellcultureaffectsantibodyproductionandglycosylation[J].Biotechnol.Bioeng.ꎬ2015ꎬ112(3):521-535.[22]㊀KimBJꎬZhaoTꎬYoungLꎬetal..Batchꎬfed ̄batchꎬandmicrocarriercultureswithCHOcelllinesinapressure ̄cycledrivenminiaturizedbioreactor[J].Biotechnol.Bioeng.ꎬ2012ꎬ109(1):137-145.[23]㊀KimdoYꎬChaudhryMAꎬKennardMLꎬetal..Fed ̄batchCHOcellt ̄PAproductionandfeedglutaminereplacementtoreduceammoniaproduction[J].Biotechnol.Prog.ꎬ2013ꎬ29(1):165-175.[24]㊀胡显文ꎬ肖成祖ꎬ高丽华ꎬ等.用多孔微载体大规模长期培养动物细胞的方法[J].生物技术通报ꎬ2001ꎬ(1):45-48. [25]㊀VentiniDCꎬDamianiRꎬSousaAPꎬetal..ImprovedbioprocesswithCHO ̄hTSHcellsonhighermicrocarrierconcentrationprovideshigheroverallbiomassandproductivityforrhTSH[J].Appl.Biochem.Biotechnol.ꎬ2011ꎬ164(4):401-409.[26]㊀李智ꎬ肖成祖ꎬ杨琴ꎬ等.CHO细胞无血清结团灌流培养:超声-沉降柱二合一灌流系统[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ꎬ2008ꎬ(4):53-58.[27]㊀ChunBHꎬLeeYKꎬChungN.Poly ̄gamma ̄glutamicacidenhancesthegrowthandviabilityofChinesehamsterovarycellsinserum ̄freemedium[J].Biotechnol.Lett.ꎬ2012ꎬ34(10):1807-1810.342郑惠惠ꎬ等:CHO细胞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All Rights Reserved.。
CHO细胞表达体系特点及CHO细胞表达疫苗
CHO细胞表达体系特点及CHO细胞表达疫苗来源:易生物实验浏览次数:533 网友评论0 条CHO细胞表达体系特点及CHO细胞表达疫苗关键词:细胞疫苗CHO细胞表达体系CHO细胞表达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使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
它是用来表达外源蛋白最多也最成功的一类细胞。
本文就CHO细胞表达系统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1、CHO细胞表达体系及其特点CHO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既可以贴壁生长。
也可以悬浮生长。
目前常用的CHO细胞包括原始CHO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双倍体基因缺失型(DHFR-) 突变株CHO。
近年来,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血制品带来的潜在危害性,动物细胞生产开始使用无血清培养基(SFM),但SFM往往导致细胞活力差,贴壁性差,分泌外源蛋白的能力差等缺点。
另有研究者尝试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基因和转铁蛋白基因转入CHO细胞获得能自身分泌必需蛋白的“超级CHO”,无需在培养基中转铁蛋白和胰岛素,细胞可在sFM 中生长良好。
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CHO表达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1)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的蛋白在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接近于天然蛋白分子;(2)既可贴壁生长,又可以悬浮培养,且有较高的耐受剪切力和渗透压能力;(3)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外源蛋白的整合稳定;(4)具有产物胞外分泌功能,并且很少分泌自身的内源蛋白,便于下游产物分离纯化;(5)能以悬浮培养方式或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达到高密度培养。
且培养体积能达到1000L以上,可以大规模生产。
2、CHO细胞表达疫苗(1)乙肝疫苗CHO细胞表达疫苗的种类不多,多数处于研究阶段。
目前只有CHO表达乙肝疫苗已投入生产,这是除酵母表达乙肝疫苗以外,唯一已用于人类使用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cho细胞优化蛋白表达的方式
cho细胞优化蛋白表达的方式Cho细胞是一种常用的宿主细胞,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表达领域。
Cho细胞优化蛋白表达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当的表达载体、优化启动子和信号序列、调节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以及利用辅助蛋白等。
在Cho细胞中进行蛋白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载体。
常见的表达载体包括质粒和病毒载体。
质粒载体通常用于转染Cho细胞,而病毒载体则可以通过感染Cho细胞来实现蛋白表达。
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载体,如pCDNA3.1、pLVX等。
优化启动子和信号序列也是提高蛋白表达效率的重要策略。
启动子是控制基因转录的序列,在Cho细胞中常用的启动子有CMV、EF1α等。
信号序列则是控制蛋白质转运和分泌的序列,可以选择合适的信号序列来提高蛋白表达的效率。
调节培养条件也是优化蛋白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Cho细胞的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温度、CO2浓度、培养时间等。
合理调节这些条件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蛋白表达。
此外,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和辅助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和抗生素等,也能提高蛋白表达的效率。
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也是Cho细胞优化蛋白表达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转染方法包括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
瞬时转染通过将表达载体导入Cho细胞,使细胞在一段时间内表达目标蛋白。
稳定转染则是将表达载体导入Cho细胞,并筛选出稳定表达目标蛋白的细胞株。
选择适当的转染方法可以提高蛋白表达的稳定性和效率。
利用辅助蛋白也是优化蛋白表达的一种策略。
辅助蛋白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折叠和稳定性,从而增加蛋白表达的效率。
常见的辅助蛋白包括分泌辅助蛋白、折叠辅助蛋白等。
在表达目标蛋白时,可以选择适当的辅助蛋白来提高表达效果。
Cho细胞优化蛋白表达的方式主要包括选择适当的表达载体、优化启动子和信号序列、调节培养条件、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以及利用辅助蛋白等。
通过这些方式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Cho细胞中蛋白表达的效率和稳定性,为后续的蛋白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CHO细胞表达抗体1
利用超滤膜将抗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中的抗体 纯化。
鉴定技术
1 2 3
ELISA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抗体 鉴定技术,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检测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Western Blot法
Western Blot是一种将蛋白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并 检测其特性的技术,适用于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 的鉴定。
诊断试剂领域
免疫诊断试剂
CHO细胞表达的抗体可用于免疫诊断试剂的制备,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技术等,用于检测 生物样品中的特定抗原或抗体。
分子诊断试剂
CHO细胞表达的抗体可用于分子诊断试剂的制备,如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特定基 因或蛋白质。
科研领域
抗体库构建
稳定性检测
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等方法检测抗体的稳定 性,确保抗体的长期保存和使用效果。
05
CHO细胞表达抗体的应用
生物医药领域
抗体药物研发
CHO细胞表达的抗体可用于抗体药物 的研发,包括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 抗体等,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 疾病等。
细胞免疫治疗
CHO细胞表达的抗体可用于细胞免疫 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通过改造 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使其能够特异 性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抗体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抗体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可用于研究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相互 作用等生命过程,推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
02
CHO细胞表达抗体技术
CHO细胞的特点
高效表达
01
CHO细胞具有高效的蛋白表达能力,能够稳定地生产大量的抗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简化了培养过程,降低
CHO细胞表达系统与酵母细胞表达系统比较
CHO细胞表达系统与酵母细胞表达系统比较CHO细胞表达系统与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是当前发展前景看好的两个表达系统,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对两个表达系统有一定的认识,特意在此篇中对两个表达系统作一定的比较,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的对两个表达系统有更深的了解1.CHO细胞表达系统(1)优点CHO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既可以贴壁生长。
也可以悬浮生长。
目前常用的CHO细胞包括原始CHO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双倍体基因缺失型(DHFR-)突变株CHO。
近年来,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血制品带来的潜在危害性,动物细胞生产开始使用无血清培养基(SFM),但SFM往往导致细胞活力差,贴壁性差,分泌外源蛋白的能力差等缺点。
另有研究者尝试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基因和转铁蛋白基因转入CHO细胞获得能自身分泌必需蛋白的“超级CHO”,无需在培养基中转铁蛋白和胰岛素,细胞可在SFM中生长良好。
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CHO表达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1)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的蛋白在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接近于天然蛋白分子;(2)既可贴壁生长,又可以悬浮培养,且有较高的耐受剪切力和渗透压能力;(3)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外源蛋白的整合稳定;(4)具有产物胞外分泌功能,并且很少分泌自身的内源蛋白,便于下游产物分离纯化;(5)能以悬浮培养方式或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达到高密度培养。
且培养体积能达到1000L以上,可以大规模生产。
(2)存在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对动物细胞的培养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利用CHO细胞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水平尚不能满足生物药品的开发和生产的要求,目前上游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构建的重组CHO细胞生产效率低,产物浓度亦低;②某些糖基化表达产物不稳定,不易纯化;③重组CHO细胞上游构建与下游分离纯化脱节,主要表现在上游构建时着重考虑它的高效表达,而对高教表达的产物是否能有效地提取出来,即分离纯化过程考虑较少;④重组细胞培养费用昂贵,自动化水平低下。
整理了cho工艺培养中的常见问题
整理了CHO工艺培养中的常见问题一、介绍C H O细胞是重要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之一,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
在CH O工艺的培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将整理常见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进行CH O工艺培养。
二、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2.1细胞生长问题2.1.1细胞生长速度过慢细胞生长速度过慢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1.营养物质不足:检查培养基成分,确保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充足;2.麻烦问题:问题描述3.麻烦问题:问题描述4.麻烦问题:问题描述解决方案:1.检查培养基成分,确保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充足;2.麻烦问题:解决方案3.麻烦问题:解决方案4.麻烦问题:解决方案2.1.2细胞过度生长细胞过度生长可能会导致浓度过高和滞后期延长。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改变培养基配方,减少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2.麻烦问题:问题描述3.麻烦问题:问题描述4.麻烦问题:问题描述解决方案:1.改变培养基配方,减少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2.麻烦问题:解决方案3.麻烦问题:解决方案4.麻烦问题:解决方案2.2细胞代谢问题2.2.1酸碱平衡问题细胞培养过程中,酸碱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酸碱平衡问题可能会导致细胞代谢异常,影响细胞生长。
以下是常见的酸碱平衡问题及解决方案:1.培养基p H过高或过低:调整培养基pH,使用缓冲液进行调节;2.麻烦问题:问题描述3.麻烦问题:问题描述4.麻烦问题:问题描述解决方案:1.调整培养基p H,使用缓冲液进行调节;2.麻烦问题:解决方案3.麻烦问题:解决方案4.麻烦问题:解决方案2.2.2能量代谢问题细胞能量代谢异常会影响细胞生长和产物表达。
以下是常见的能量代谢问题及解决方案:1.缺乏能量源:确保培养基中含有合适的能量源,如葡萄糖;2.麻烦问题:问题描述3.麻烦问题:问题描述4.麻烦问题:问题描述解决方案:1.确保培养基中含有合适的能量源,如葡萄糖;2.麻烦问题:解决方案3.麻烦问题:解决方案4.麻烦问题:解决方案三、结论通过对C HO工艺培养的常见问题的整理,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解决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CHO细胞表达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长生研
CHO细胞的五大应用优势
安全性高 蛋白的转录后修饰 与人体细胞相似
外源蛋白容易在CHO细胞 中合成并分泌到培养基中 可贴壁或者 悬浮培养
BHK
CHO
无血清培养时细胞 密度高于其它细胞
NSO
长生研
FDA批准的CHO细胞表达的生物技术药物
产品 商品名 公司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临床前:
长生研
国内CHO细胞表达系统的两大技术瓶颈
表达量低
以tPA为例,达到年产量100克
表达量 g/(106cellsd) 中国 美国 5 50
生产100g/年 需要细胞罐(L) 5000L 500L
生产成本 (美元/克) 60000-100000 6000-10000
适应证
不孕症 不孕症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测试 急性心梗;肺栓塞,急性脑中风
粘多糖贮积病 Gaucher's病 艾杜糖硫酸酯酶缺乏症 Fabry's病 囊性纤维化 急性心梗 血友病B 血友病A 血友病A 多发性硬皮病 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 脊骨退行性病变的脊骨融合 胫骨骨折 转移性结肠癌或直肠癌 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转移性乳腺癌 慢性中重度银屑病 视网膜黄斑退化 CD20+ B细胞non-Hodgkin's淋巴瘤 中重度持续性哮喘 肾移植急性排斥 中重度银屑病 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 脓毒症
长生研
改变细胞的能量代谢途径
引入基因
长生研cho国药集团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200911wwwccibpcom长生研cho细胞表达系统的优势与国内外应用情况cho细胞的工程化构建cho细胞表达平台的意义和流程简介基因重组生物技术产品的表达系统及应用wwwccibpcom长生研基因重组生物技术产品的表达系统?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分子量较小结构相对简单的蛋白质分子量较大结构较复杂较少糖基化的蛋白质结构复杂或糖基化对于活性非常重要的蛋白质wwwccibpcom长生研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的生物技术药物有20种分别是甲状旁腺激素利尿钠肽胰岛素及其两种突变体生长激素干扰素和gcsf白介素1ra白介素2白介素11rpa白喉毒素il2融合蛋白ospa脂蛋白等
CHO表达系统
CHO表达系统1.CHO细胞表达系统(1)优点CHO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既可以贴壁生长。
也可以悬浮生长。
目前常用的CHO细胞包括原始CHO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双倍体基因缺失型(DHFR-)突变株CHO。
近年来,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血制品带来的潜在危害性,动物细胞生产开始使用无血清培养基(SFM),但SFM往往导致细胞活力差,贴壁性差,分泌外源蛋白的能力差等缺点。
另有研究者尝试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基因和转铁蛋白基因转入CHO细胞获得能自身分泌必需蛋白的“超级CHO”,无需在培养基中转铁蛋白和胰岛素,细胞可在SFM中生长良好。
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CHO 表达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1)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的蛋白在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接近于天然蛋白分子;(2)既可贴壁生长,又可以悬浮培养,且有较高的耐受剪切力和渗透压能力;(3)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外源蛋白的整合稳定;(4)具有产物胞外分泌功能,并且很少分泌自身的内源蛋白,便于下游产物分离纯化;(5)能以悬浮培养方式或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达到高密度培养。
且培养体积能达到1000L以上,可以大规模生产。
(2)存在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对动物细胞的培养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利用CHO细胞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水平尚不能满足生物药品的开发和生产的要求,目前上游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构建的重组CHO细胞生产效率低,产物浓度亦低;②某些糖基化表达产物不稳定,不易纯化;③重组CHO细胞上游构建与下游分离纯化脱节,主要表现在上游构建时着重考虑它的高效表达,而对高教表达的产物是否能有效地提取出来,即分离纯化过程考虑较少;④重组细胞培养费用昂贵,自动化水平低下。
1、问:请问有人养过CHO细胞吗?文献报道说用DMEM培养基来养,但我不太清楚具体是高糖还是低糖?参考见解:CHO细胞用高糖DMEM养就可以了,比较好养,10%血清,小牛和胎牛都可以,长得比较慢,跟你所用的血清有一定的关系,大概需要两天传一次代。
cho细胞表达
cho细胞表达Cho细胞表达是指在生物学中,利用Cho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作为表达系统来表达外源蛋白质的过程。
Cho细胞是一种常用的哺乳动物细胞系,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表达能力和稳定的遗传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制药工业中。
Cho细胞表达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高效地表达外源蛋白质,并能够正确地折叠和修饰蛋白质。
Cho细胞具有相对简单的遗传背景和较低的背景蛋白质表达,可以避免其他细胞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如蛋白质聚集、不稳定、部分折叠等。
此外,Cho细胞的培养和维持相对容易,生长速度快,适应不同的培养条件,对不同的基因表达系统都具有较高的兼容性。
Cho细胞表达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发现与研发、生物制药等领域。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Cho细胞表达系统常被用于产生重组蛋白,如抗体、细胞因子、酶等,用于研究蛋白质功能、结构与机制。
在药物发现与研发中,Cho细胞表达系统被用于产生药物靶标蛋白、药物载体、药物代谢酶等,用于筛选和评价药物候选化合物。
在生物制药中,Cho细胞表达系统常被用于大规模生产重组蛋白药物,如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等。
Cho细胞表达系统的建立和优化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选择合适的载体和表达系统是关键。
常用的载体包括质粒、病毒载体等,表达系统可以是稳定转染系统或转染后选择稳定表达细胞的系统。
其次,选择合适的表达宿主细胞株和培养条件也十分重要。
Cho细胞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需要根据表达蛋白的特性和需求进行优化,包括培养基成分、温度、pH值、培养密度等。
此外,还需考虑到蛋白质折叠、修饰和纯化等后续步骤。
Cho细胞表达系统的优势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Cho细胞是一种非人类细胞,因此相较于人类细胞,其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存在差异。
其次,Cho细胞在遗传稳定性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变异性,需要进行筛选和优化。
此外,Cho细胞的培养和维持相对费时费力,对于大规模的生产需求可能不太适用。
CHO细胞表达抗体讲义
启动子和相应的增强 子是最关键的元件 真核启动子含有TATA 盒(确定转录起始位 点)和下游富含GC的 序列(决定转录起始 频率)
常用的CHO细胞表达启 动子的转录活性依次
为CMV启动子> SV40 启
动子> LTR启动子
表达盒
抗体基因表达盒的组织形式 已较为固定 , 但其中各元件 的选择仍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宿主细胞:DG44 质粒:共转染PcDNA3.3(Neo抗
性基因 , ¥2000) 和Poptivec(DHFR标 记基因 ,¥3500)
筛选试剂:G418(遗传霉素)/MTX (氨甲喋呤)
CHO Cell
CHO-K1
野生型宿主 细胞
CHO-S
GS基因表达系统 瑞士的Lonza公司
宿主细胞:CHO-K1SV 质粒:PEE12.4(Amp抗性 ,GS标记基因, ¥2000) 筛选试剂:MSX(氨基亚砜蛋氨酸)
CHO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补充:
1980年CHO-K1经化学突变得到CHO-DXB11 ( 一个等位基因缺失) 1983年的电离辐射经诱变株CHO-DG44 (两个等位基因缺失) 由于CHO-DXB11 DHFR缺陷不彻代
DHFR( 二氢叶酸还原酶) 筛选原理
◆ 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 ,在 核苷酸的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 当叶酸类似物MTX不可逆结合后 , 阻止四氢叶酸合成 。细胞必须产 生更多的DHFR才能维持细胞代谢。
CHO细胞的培养
一般采用F12培养基培养 含10%血清的常规培养基里培养 无血清培养基
GS(谷氨酰胺合成酶) 筛选原理
L-谷氨酸+氨+ATP GS L-谷氨酰胺+ADP+Pi
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系统
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系统CHO细胞表达系统原理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使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
它是用来表达外源蛋白最多也最成功的一类细胞。
本文就CHO细胞表达系统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CHO细胞表达体系及其特点诞生于70年代末的基因工程药物因其具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优点,已迅速成为制药工业中一个引人瞩目的领域。
1995年美国基因工程药物销售额约为48亿美元,1997年超过6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0%以上。
各国政府将其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而给予了大力支持。
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主要环节包括:①基因的克隆和基因工程菌的构造;②重组细胞的培养;③目的产物的分离纯化等。
针对这些主要环节,研究人员正致力于高效表达、培养工艺及下游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多种表达系统可用于生产具有医疗价值的人或动物来源的蛋白质(表1)。
大肠杆菌(E.coli)是使用最早的表达系统,其显著优点是易于操作,产量高,成本低,但由于用E.coli生产的蛋白质药物因缺乏糖基化而在人体内易被降解,因此它的药放大大降低。
此外,它还存在易产生内毒素和包涵体的问题。
真核细胞中CHO细胞是目前重组糖基蛋白生产的首选体系;因为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①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的糖基化药物蛋白在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接近于天然蛋白分子;②具有产物胞外分越功能,便于下游产物分离纯化;③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④具有贴壁生长特性,且有较高的耐受剪切力和渗透压能力,可以进行悬浮培养,表达水平较高;⑤CHO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很少分泌自身的内源蛋白,利于外源蛋白的启分离。
但CHO细胞培养成本高,条件难掌握,易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
CHO表达系统的遗传改造
CHO表达系统的遗传改造CHO表达系统的遗传改造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的糖基化蛋白药物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接近天然蛋白分子,是目前重组糖蛋白药物生产的首选体系。
对于较复杂的分子如基因工程抗体,以及基因治疗用病毒载体,哺乳动物细胞更是首选的表达宿主。
但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的缺点也很明显,如表达量低、大规模培养困难、生产成本高昂等。
一株成功的工程细胞除了要求目的蛋白的表达量高外,还必须适应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必须具有对不利环境的抵抗能力,即抗凋亡能力;对于非直接悬浮培养的细胞,还必须具备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的贴壁能力。
工程细胞上述能力的获得仅由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优化设计很难实现,必须从工程细胞本身着手,对细胞本身的生理特征进行改造,才有可能实现。
鉴于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是目前基因工程制药最常用的哺乳动物宿主细胞,本研究集中对CHO细胞的部分基因进行了过表达或抑制,以期获得上述能力。
实验分成四部分:1.高效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载体对于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十分重要。
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含有人延伸因子1α亚基启动子(P_(EF-1α))和小鼠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加压扩增基因的表达载体pED5,用于外源基因的常规表达。
应用人β-干扰素(IFN-β)和人分泌型碱性磷酸酶(SEA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对含有巨细胞病毒即早期启动子(P_(CMV-IE))的表达载体pCdhfr1和pED5表达外源蛋白的能力进行了比较,发现对于瞬时表达,pED5略好于pCdhfr1;在稳定表达中,通过降低血清浓度,使细胞增殖缓慢,这时pED5表达外源蛋白的能力较pCdhfr1高3.1倍。
表明P_(EF-1α)启动子受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较小,比较适于外源重组蛋白的稳定表达。
为了进一步提高表达载体表达外源蛋白的能力,我们把两个人工转录激活结构域AH和VP2分别通过一个柔性的Linker融合到λ噬菌体cI蛋白的C末端,构建了两个人工转录激活因子。
CHO细胞高效表达载体的优化
哺乳动物细胞作为重组蛋白表达的常用宿主 ,与大肠杆 菌 、酵母及昆虫细胞相比 ,具有更加精确的转录后加工和翻 译后修饰 ,其表达产物在分子结构 、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 等方面与天然蛋白更为接近 [1 ] ,可以进行大规模 、高密度的 培养 [2 ] 。其中 CHO细胞是目前重组糖基化蛋白生产的首选 宿主 [3 ] ,但是该细胞系在表达外源基因时存在着培养成本 高 、周期长 、表达量低等问题 。因此建立 CHO 细胞高效表达 体系 ,实现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是重组蛋白药物研究和生产 的关键所在 。本研究着力于构建新型高效表达载体 ,通过优 化目的基因表达单元 ,实现了表达载体在 CHO 细胞中的高 表达 。
景。
[关键词 ] CHEF12α基因 ; CHO / dhfr- 细胞 ;基因表达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中图分类号 ] Q78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25501 (2006) 0420301205
Con struction and eva lua tion of h igh expression vectors in mamma lian cells w ith Ch i2 nese ham ster EF12α gene
1. 3 方法 1. 3. 1 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 参照文献 [ 5 ]进行 。 1. 3. 2 细 胞 培 养 CHO 2dhfr- 2Z+ 细 胞 常 规 培 养 采 用 含 4 mmol/L L 2谷氨酰胺的 IMDM 培养基 ,并添加 1. 5 g/L 的 NaHCO3 , 0. 1 mmol/L 次 黄 嘌 呤 , 0. 016 mmol/L 胸 苷 以 及 10%小牛血清 ,添加抗生素 zeocin,浓度为 100 μg/m l。当筛 选定点重组 tPA 的细胞株时 ,将抗生素改为 G418,浓度为 400μg/m l。 1. 3. 3 CHO 细胞基因组的提取 按照 Promega公司的试 剂盒进行 。 1. 3. 4 含有中国仓鼠 EF12α基因 5′和 3′端调控序列的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O细胞表达系统原理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使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
它是用来表达外源蛋白最多也最成功的一类细胞。
本文就CHO细胞表达系统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CHO细胞表达体系及其特点诞生于70年代末的基因工程药物因其具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优点,已迅速成为制药工业中一个引人瞩目的领域。
1995年美国基因工程药物销售额约为48亿美元,1997年超过6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0%以上。
各国政府将其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而给予了大力支持。
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主要环节包括:①基因的克隆和基因工程菌的构造;②重组细胞的培养;③目的产物的分离纯化等。
针对这些主要环节,研究人员正致力于高效表达、培养工艺及下游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多种表达系统可用于生产具有医疗价值的人或动物来源的蛋白质(表1)。
大肠杆菌(E.coli)是使用最早的表达系统,其显著优点是易于操作,产量高,成本低,但由于用E.coli生产的蛋白质药物因缺乏糖基化而在人体内易被降解,因此它的药放大大降低。
此外,它还存在易产生内毒素和包涵体的问题。
真核细胞中CHO细胞是目前重组糖基蛋白生产的首选体系;因为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它具有许多优点:①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的糖基化药物蛋白在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接近于天然蛋白分子;②具有产物胞外分泌功能,便于下游产物分离纯化;③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④具有贴壁生长特性,且有较高的耐受剪切力和渗透压能力,可以进行悬浮培养,表达水平较高;⑤CHO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很少分泌自身的内源蛋白,利于外源蛋白的分离。
但CHO细胞培养成本高,条件难掌握,易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药用蛋白在CHO细胞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2),其中部分药物已投放市场,倒如EPO、GCSF等。
CHO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既可以贴壁生长。
也可以悬浮生长。
目前常用的CHO细胞包括原始CHO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双倍体基因缺失型(DHFR-)突变株CHO。
近年来,为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血制品带来的潜在危害性,动物细胞生产开始使用无血清培养基(SFM),但SFM往往导致细胞活力差,贴壁性差,分泌外源蛋白的能力差等缺点。
另有研究者尝试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基因和转铁蛋白基因转入CHO细胞获得能自身分泌必需蛋白的“超级CHO”,无需在培养基中加入转铁蛋白和胰岛素,细胞可在SFM中生长良好。
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CHO表达系统具有以下的优点:(1)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表达的蛋白在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面最接近于天然蛋白分子;(2)既可贴壁生长,又可以悬浮培养,且有较高的耐受剪切力和渗透压能力;(3)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外源蛋白的整合稳定;(4)具有产物胞外分泌功能,并且很少分泌自身的内源蛋白,便于下游产物分离纯化;(5)能以悬浮培养方式或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达到高密度培养。
且培养体积能达到1000L以上,可以大规模生产。
表1 用于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表达系统CHO细胞表达系统常见问题及解析1.问:请问有人养过CHO细胞吗?文献报道说用DMEM培养基来养,但我不太清楚具体是高糖还是低糖?参考见解:CHO细胞用高糖DMEM养就可以了,比较好养,10%血清,小牛和胎牛都可以,长得比较慢,跟你所用的血清有一定的关系,大概需要两天传一次代。
在塑料板上比玻璃板上好养,感觉如果在玻璃板上养而且不包被的话,好像细胞不易伸展开来。
2.问:要转染钾通道pcDNA3.1入细胞,是选cho细胞呢还是hek293细胞?cho 细胞转染效率高吗?参考见解:表达一个蛋白的时候,首先要确认你的蛋白确实表达了,因为有很多原因可以导致蛋白表达出问题(质粒序列有错误,质粒纯度低,表达的蛋白不稳定,转染效率太低等)。
所以在做任何功能性实验之前,必须要先确认蛋白的表达,通常的实验有:1.采用免疫荧光法。
由于需要荧光二抗,比较贵。
但直观,可以确定转染效率,采用好的显微镜时,可以大致知道表达蛋白在细胞中的位置。
2.WESTERN-BLOT。
可以确认表达的蛋白分子量,以及表达的量。
但不直观。
3.构建一个N或C端带荧光蛋白的质粒。
这样比较费时间,同时携带的荧光(通常使用GFP)有可能干扰蛋白的正常功能。
但好处是转染后可以很方便的观察转染效率,蛋白在细胞中的位置等。
当然以上方法都无法知道质粒有无发生突变,所以如果你的蛋白有表达但没有功能,首先要做一个DNA测序确认你的序列没有问题。
事实上质粒发生突变的机会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多得多!3.问:由于我要用CHO细胞生产基因工程抗体,用什么培养基能够很好的使之良好的生长参考见解:培养CHO细胞最好用F12,并且由于F12中加入了一些微量元素与无机离子,因此可以在血清很少的情况下应用,是无血清培养中常用的基础培养基,特别适合进行单细胞培养和克隆化培养。
我们的前辈曾用F12在无血清的条件下成功的克隆出CHO细胞。
无血清培养CHO细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向试剂公司购买只适用于培养CHO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好像HyClone就有);第二种方法实际上是有血清培养,只不过血清浓度很低罢了,可以近似的认为无血清。
在第二种方法里,又可以分出两条途径:你可以分步进行,也可以一步到位。
分步法是,CHO细胞先在含10%血清的常规培养基里培养,再到含5%血清的培养基里培养,再到含2.5%血清的培养基里培养,依此类推,培养基里的血清不断下降,直到一个能让CHO细胞良好生长的最低血清浓度。
一步到位法就是省去中间的步骤,直接由起点的血清浓度到终点浓度。
4.问:我要做稳定转染,表达融合蛋白并将蛋白质纯化来检测其功能。
仅仅把目的基因插入pcDNA3.1,没有插入其他的基因或者tag。
现准备转染CHO细胞。
就相关问题想问问:1.有的文献上没有署名K1或是DHFR,普通所写的CHO细胞是指那种?野生型CHO细胞又是指的哪种?2. 这三种细胞是不是因为CHO-K1和CHO/DHFR-有扩增基因GS 和DHFR,可以更为有效的扩增进而表达,比野生型CHO在转染中更起作用?3.如果就我的实验要求,CHO-K1或者CHO/DHFR-更加适合,那么转染CHO-K1是不是可以直接转染?而转染CHO-DHFR-需要和携带DHFR-的标记质粒共转染?参考见解:做稳定表达是需要把目的基因克隆到一定的载体上的,这个载体同时可以过表达一个抗性基因,如果载体整和到基因组上,这个抗性已经能够克服筛选压力,而这个时候你的目的蛋白也得到了有效的表达。
1.野生型CHO就是CHO-K12. CHO-DHFR-是指DHFR缺陷型细胞,DHFR作为筛选标记.3.你用pcDNA3.1的话,可以直接转染CHO-K1,加G418筛选即可. 5.问:最近作试验需要用到CHO细胞,老师从广西带回两瓶,本来用的是DMEM培养液,由于我没有接触过细胞这方面的知识,上网查了下培养液,说1640就可以,就仓促用了1640,两天过去了贴壁很不好,估计是要完了,求救。
参考见解1:1。
带回来的细胞瓶汇合度大概多少?一般送人的细胞汇合度大概80-90%,且瓶里加满培养液,再包装。
细胞生长旺盛,便于处理。
加满培养液的目的是防止运输过程中倒置,细胞接触不到培养液而死亡或活力下降。
培养时应该分瓶培养。
我想你应该分瓶了吧,我们一般1:3分瓶。
不分瓶培养可想而知了。
2。
如果上述没错的话,准备好正确的完全培养液,将生长不好的细胞瓶中的细胞消化收集,合并一下,铺底大概30%。
正常培养。
3。
关键掌握住起始细胞的密度和严格的操作。
因为这细胞已很常见。
方法正确不存在长不好的问题。
除非你的老师带回来的细胞存在问题。
参考见解2:37度预热胰酶,吸除培养瓶中的培养液,PBS(无钙镁)洗涤细胞1次后,加入少量胰酶,覆盖细胞即可。
轻轻摇动(前后左右)。
镜下观察细胞状态,一旦出现细胞回缩形态变圆即停止消化(防止过渡消化)。
加入完全培养液(必须含胎牛血清)终止消化反应。
湾头吸管顺序吹打细胞,小心避免产生气泡(对细胞有害)。
镜下观察细胞,细胞分散即可后续操作。
如果是新手,保留上清以防不测,别倒掉。
6.问:最近要养CHO细胞,要作些准备,但不知道其培养也是什么,谢谢参考见解:这是一篇已发表的CHO细胞培养的方法.CHO细胞培养:CHO细胞株置于RPMI 1640 培养基中,内含10%灭活小牛血清,青霉素100 IU/mL,链霉素100 IU/mL,置于37℃,5%CO2的培养箱(德国Heraeus)中培养。
每隔48 h换培液,当单层培养细胞汇合以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培养。
将培养瓶中的CHO细胞按1×105/mL传代移入培养板中,待进入对数生长期后(约24 h)加药。
这是细胞的供给源:CHO细胞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提供。
7.问:这两个月,CHO细胞在反应器上总是在前两天很难密度长上去,同期转瓶生长正常,基本排除细胞及培养基的问题,换罐做也出现同种现象,可排除反应器问题。
与曾经在此罐上正常生长的一批相比,只是接入培养液体积由1.5升改为0.8升,其他条件均相同,反应器控制系统无异常。
不知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参考见解: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如果你的种子细胞和培养基都确保没问题的话,试试一下几点:1.接种时留一些细胞悬液,种回到方瓶或转瓶中,用与大罐相同的培养基同时培养,观察48小时内的生长情况,如果方瓶长势良好而罐子有问题,那就是操作的问题了2.不知道你的罐子800mL能否确保搅拌、通气等参数的控制效率,只看仪表显示是不够的,有时液位太低可能探测到的不是真实值,你可以在接种前用水试试,把各种条件设的极端一些,容易发现问题3.有可能的话再做一次1.5L培养,看能否重现6月的结果,因为你说所有条件都一样可能是不准确的,有疏漏的地方。
8.问:我培养的cho细胞,在塑料基质的方瓶中贴壁和生长情况很好,形态也很正常,但是接入转瓶后贴壁情况很差,不伸展或伸展需要的时间很长.请问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参考见解:我觉得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 细胞本身贴壁生长的能力较弱,一般细胞在塑料器皿上的贴附能力强于玻璃器皿,这样的话,就选择塑料器皿好了。
其实塑料培养瓶等也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清洗干净,泡酸,冲洗干净,凉干之后,射线照射消毒或者就是紫外消毒也行,我们实验室就这样重复用培养板,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太旧的还是扔了好了。
2 培养液PH不好也会影响贴壁,配的时候加好缓冲试剂,不嫌麻烦的话调定PH在7.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