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合集下载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各组成气体的分压力的总和。 各组成气的分压=混合气总压力×该气体的容积百分比 O2 159mmHg=760mmHg×79% CO2扩散率/ O2扩散率= √O2分子量/√CO2分子量 =√32/√44=5.6/6.6 在肺泡气O2的扩散率稍大于CO2 但由于CO2溶解度 /O2溶解度 =0.592/0.0244=24.3/1.0(Herry’s law 赫利定理) CO2扩散速率 /O2扩散速率 =(5.6/6.6)× (0.592/0.0244)=20.6/1.0
2.气体分子量和溶解度:溶解度高,扩散快 分子量大,扩散慢 3.肺泡膜的扩散面积:扩散面积大,扩散快
安静状态下,肺泡扩散面积40m2 运动时肺泡扩散面积70m2 疾病状态时下降
4.扩散距离-肺泡膜的厚度(反比关系) 肺纤维化 厚度增加 } 肺水肿 扩散下降 5.温度 液体温度上升,溶解度上升-扩散快
机制:血红蛋白αβ肽链结合氧时,互相作用。
意义:Hb的氧缓冲功能

高原PO2下降 组织活动
血红蛋白氧缓冲功能:不论血液本身或 外界O2浓度有较大幅度变动,而组织 PO2仍可保持在稳定的正常范围内。 O2 5ml/100ml/min
(三)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1. PH和CO2影响
通常用P50表示Hb对O2的亲和力。 正常P50:PO2 26.5mmHg。 P50上升,亲和力下降,曲线右移; P50下降,亲和力上升,曲线左移。
2. 曲线中段 PO2 60-40mmHg是 HbO2释放O2的部分。 此时Hb氧饱和度75%,血O2含量14.4%, 即每100ml血液流过组织时释放5mlO2。 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出的O2容积所占动脉 O2含量的百分数--O2利用系数。安静时 为25%,运动时可增加到75%。

运动生理学第4章 呼吸机能 气体交换与运输

运动生理学第4章 呼吸机能 气体交换与运输
是指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各自所具有的压力,可 用总压力乘以各组成气体的容积百分比求得。
每种气体总是由分压高的地方向分压低的地方移动, 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决定着气体的移动方向。
肺泡气 PO2(kpa) 13.60 PCO2(kpa) 5.33
静脉血 5.33 6.13
动脉血 13.33 5.33
(1)呼吸膜的厚度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关系,膜越厚,
单位时间内交换的气体量就越少。 (2)肺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和开放程度
呈正比,使扩散面积增大,扩散距离缩短,换气量 增多。 (3)分压差
气体扩散速率与分压差呈正比。 (4)体温
气体扩散的速度与温度成正比,体温升高有利于气 体扩散。
2. 通气/血流比值(VA/Q) 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A)和肺血流量
肺循环毛细血管的血液不断从肺泡获得O2,放出 CO2 ,体循环毛细血管的血液不断向组织提供O2, 运走CO2,确保组织代谢正常进行。
肺换气







组织换气




O2
毛 细





CO2 管



O2 织


管 CO2 胞







外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 物理因素
气体交换与运输
一、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 间的O2与CO2的交换,称为气体交换。
前者称为肺换气,后者称为组织换气, 两者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实现的,肺换气通 过呼吸膜 (肺泡-毛细血管膜),组织换气通过毛细 血管壁、组织液和细胞膜进行。

生理学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护理课件

生理学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护理课件
生理学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护理课 件
• 肺换气 • 组织换气 • 护理措施 •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关系 • 案例分析
01
肺换气
肺换气的定义
01
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 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氧气和二 氧化碳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 的交换。
02
肺换气是人体气体交换的重要环 节,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换气是呼吸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确保细胞获得所需的氧气并排除代 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组织换气的过程
血液中的氧气通过呼吸膜从肺泡扩散到组织细胞,同时二氧化碳从组织细胞扩散 到肺泡,完成气体交换。
组织换气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呼吸膜的通透性、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 化碳分压以及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等。
03
增加肌肉活动
适当的肌肉活动可以增加 组织灌注和氧合,促进组 织换气。
改善血液循环
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增加 组织灌注,提高组织氧合 。
控制感染和炎症
感染和炎症可能导致组织 缺氧,控制感染和炎症有 助于改善组织换气。
针对不同患者OPD)患者
关注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进行肺康复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
辅助呼吸。
案例二:组织换气障碍患者的护理
总结词
组织换气障碍通常表现为肌肉疲劳、乏 力等症状,需要采取休息、按摩、热敷 等措施进行护理。
VS
详细描述
组织换气障碍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休息、 按摩、热敷等措施。患者应充分休息,避 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肌肉疲劳。同时, 可以给予肌肉按摩和热敷,以促进血液循 环和代谢,缓解肌肉乏力的症状。此外, 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 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THANK YOU
肺换气的过程

临床助理医师热点: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临床助理医师热点: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临床助理医师热点: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1.气体的扩散指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发生净转移的过程。

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为气体扩散速率,与气体的分压差(△P)、气体的溶解度(S)、温度(T)和扩散面积(A)成正比,与扩散距离(d)和气体的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其中,溶解度与分子量的平方根之比为扩散系数,CO2的扩散系数是O2的20倍。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都是以气体扩散的方式进行的。

2.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1)呼吸气和肺泡气的成分和分压:人体吸入的气体是空气。

吸入的空气在呼吸道内被水蒸气饱和,所以呼吸道内的吸入气的成分已不同于大气,各种气体成分的分压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呼出气是无效腔内的吸入气和部分肺泡气的混合气体。

(2)血液气体和组织气体的分压:液体中的气体分压也称气体的张力,其数值与分压相同。

不同组织中的PO2和PCO2不同,在同一组织,它们还受组织活动水平的影响。

二、肺换气1.肺换气的过程混合静脉血流经肺毛细血管时,血液PO2低于肺泡气,PCO2高于肺泡气,根据气体扩散原理,肺泡气中的O2向血液扩散,而CO2由血液扩散到肺泡。

O2 和CO2在血液和肺泡间的`扩散都极为迅速,当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全长约1/3时,已基本完成肺换气过程。

可见,肺换气有很大的储备能力。

2.影响因素(1)呼吸膜的厚度:气体的扩散速率和呼吸膜的厚度成反比。

(2)呼吸膜的面积: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肺血流量(Q)的比值(VA/Q)。

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0.84。

如果VA/Q>0.84意味着通气过剩或血流量相对不足,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气体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

反之,如果VA/Q<0.84则意味着通气不足或血流相对过剩,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不能得到充分更新,犹如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呼吸系统 呼吸过程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生理学课件

呼吸系统 呼吸过程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生理学课件
气体扩散方向: O2 动脉血→组织细胞 CO2 组织细胞→动脉血
结果: 动脉血→静脉血
临床应用
思考题
案例分析: 患者,男,68岁,慢性咳嗽、咳痰15年,近3年来出现活动后胸 闷、气短,5天前因受凉感冒后加重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 患者咳嗽、咳痰、痰液黄色黏稠不易咳出,气喘、口唇发绀,体 温38.5℃,脉搏98次/min,呼吸24次/min。桶状胸,两肺呼吸 音减弱,可闻及散在湿罗音。患者有吸烟史30年,未戒。 请思考: 1.该患者为何会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 2.病人在药物治疗同时,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哪些健康宣教?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2.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肺血流量(Q)的比值 正常值:VA/Q = 4.2/5 = 0.84 VA/Q比值增大或减小均可使肺换气效率降低
肺毛细血管的静脉 血全部短路
组织换气
气体的分布: PO2 动脉血>组织细胞 PCO2 动脉血<组织细胞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气体扩散的原理
气体扩散的动力:气体分子间的分压差
安静时肺泡、血液及组织内O2和CO2的分压[kPa(mmHg)]
肺泡气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
O2 13.6(102) 5.3(40) 13.3(100) 4.0(30)
CO2 5.0(40) 6.1(46) 5.3(40) 6.7(50)
肺换气过程
气体的分布: PO2 肺泡气>静脉血 PCO2 肺泡气<静脉血
气体扩散方向: O2 肺泡→血液 CO2 静脉血→肺泡
结果: 静脉血→动脉血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与面积 气体扩散量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肺纤维化、肺水肿等→厚度↑→气体扩散量↓

生理第五章 呼吸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生理第五章 呼吸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al dead space): 解剖无效腔 + 肺泡无效腔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健康人平卧)
肺泡通气量 (alveolar ventilation)
概 念: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
计 算: (潮气量-无效腔容量)×呼吸频率
( 150ml )
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更有利
T↓→H+的活度↓→难解离 e.g. 冬天,末梢循环↓→难解离→局部红、易冻伤
4.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 DPG↑ →氧离曲线右移 DPG↓ →氧离曲线左移
机制: ①能与Hb结合形成盐键→Hb构型变为T型; ②能提高[H+]↑→波尔效应
e.g.高原缺氧→RBC无氧代谢↑→DPG↑→曲线右移 →氧离易 对低O2适应的重要机制;
O2和C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1、物理溶解 2、化学结合
O2
溶解
结合
CO2
溶解
结合

血液运输 泡
溶解 溶解
O2 CO2 组 织
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 特征:量小,但重要
化学结合:气体与某些物质进行化学结合 特征:①量大 ②是主要运输形式
动态平衡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一、氧的运输 (一)血红蛋白(hemoglobin)的分子结构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呼吸频率
呼吸频率 (次/分钟) 16
8
32
潮气量 (ml)
500
1000
250
每分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ml/min) (ml/min)
8000

生理学 呼吸肺换气与组织换气护理课件

生理学 呼吸肺换气与组织换气护理课件

03
组织换气
组织换气的原理
组织换气是指组织细胞从血液 中摄取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的 过程,是呼吸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组织换气原理基于气体扩散的 原理,即气体从高浓度区域向
低浓度区域扩散。
在组织换气过程中,氧气从血 液中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而二 氧化碳则从组织细胞扩散进入 血液。
组织换气的效率取决于多种因 素,包括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 血液循环状况以及气体在血液 和组织之间的溶解度差异。
缺氧
缺氧是指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可能导致组织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处理 缺氧的方法包括改善通气、增加血氧饱和度、使用氧气治疗等。
过度通气
过度通气是指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过低,可能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低氧血症等 并发症。处理过度通气的方法包括控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使用呼吸机等。
04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 畅
呼吸深度和频率的变化会影响肺换气 的效率,深度呼吸可以吸入更多的氧 气,频率的变化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排 出。
某些疾病或药物可能会影响呼吸肺换 气的功能,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等。
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会影响 呼吸肺换气,当环境中的氧气浓度较 低时,人体会加快呼吸频率以吸入更 多氧气。
呼吸肺换气的异常情况及处理
呼吸膜的通透性和表面积对组 织换气效率有重要影响。例如, 酸中毒会使呼吸膜对二氧化碳 的通透性增加,从而提高组织 换气的效率。
温度和pH值对气体在血液和组 织之间的溶解度有影响,进而 影响组织换气的效率。例如, 温度升高会使气体在血液中的 溶解度降低,从而提高组织换 气的效率。
组织换气的异常情况及处理
总结词
药物治疗与控制发作
详细描述
哮喘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 激动剂等,以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此外,患者需要学会 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生理学PPT】_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生理学PPT】_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3、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4200 = VA/Q=
5000
(500-150)× 12
=0.84
70×75
肺各部的V/Q比值
(三)肺扩散容量(diffusion capacity of
lung, DL) 在单位分压差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进行
扩散的气体的毫升数。
衡量呼吸气体通过呼吸膜的一种指标
二、 肺换 气
肺泡
O2
(一)肺换气过程
1. PO2/PCO2的变化 2. 换气时间: 0.25 s 3. 血液流经肺毛细血
管的时间(0.75 s)
肺换气有很大的扩 散储备能力
(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气体分压差
(1) 肺泡通气量 通气量增大肺泡气PO2 更多的O2向血液扩散
(2) 肺毛细血管血流量 血流量 血液PO2 更多的O2 向血液扩散
3. Hb和O2结合的量
1g Hb 可结合1.39ml O2 (实际1.34 ml)
(1) Hb的氧容量: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 (2) Hb的氧含量:100ml血液中Hb实际所能结合的O2量
Hb(g)×1.34=? (3)Hb氧饱和度= Hb氧含量/ Hb氧容量的百分比
动脉血:98%;静脉血:75%
1分子Hb: 1个珠蛋白 4个血红素 每个含有一个
Fe2+
成年人Hb(HbA):22 胎儿Hb(HbF):22
三、血液运输氧的基础 - Hb与O2结合
Hb与O2结合特征
1. 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受PO2的影响
PO2↑(肺)
Hb+O2
HbO2
PO2↓(组织)

【医学学习】肺通气-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呼吸运动的调节

【医学学习】肺通气-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呼吸运动的调节
主要成份
➢二软脂酰卵磷脂
(dipalmitoyl phosphatidyl choline,DPPC ,60%以上)
➢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P)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PPC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通过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实现下列三个生理意义。
液体层
肺泡表面张力:
根据Laplace定律: P=2T/r
假设两肺泡的T不变,
式中 ra= 2rb 则 Pa=1/2 Pb
a
ra=0.01cm
b
rb=0.005cm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Ⅰ型肺泡 上皮细胞
Ⅱ型肺泡 上皮细胞
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腔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组成
呼吸形式
呼吸 频率
潮气量 肺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
平静呼吸 16 深慢呼吸 8 浅快呼吸 32
500 1000 250
8000 (500-150)×16=5600 8000 (1000-150)×8=6800 8000 (250-150)×32=3200
弹性回缩力(1/3)
胸廓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 (30%)
(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小于自然位置(如呼气末), 胸廓回缩力向外, 是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
自然位置(平静吸气末), 胸廓回缩力为零。
大于自然位置(深吸气), 胸廓回缩力向内, 是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肺内压 低于或高于 大气压


吸气或呼气

吸气肌及吸气辅 助肌收缩

【医学学习】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医学学习】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肺血流量( Q•
V• A)与
)之间的比值.
正常值: 肺泡通气量: 4.2L/min 肺血流量: 5L/min
则:
V• A/Q• =
4.2 5
=0.84
肺脏不同局部VA/Q值
VA/Q值: 肺尖部:>0.84 肺底部:<0.84
通气量: 肺尖部 < 肺底部 血流量: 肺尖部<<肺底部。
影响气体扩散速率的因素
D∝—分—压差—(—△P—)·温—度—(T—)·扩—散—面积—(—A)·—溶解—度—(S—)
扩散距离(d)·√气体分子量(MW)
uCO2的扩散系数是O2的20倍; uO2的分压差是CO2的10倍 。
CO2的扩散速率是O2的2倍。
气体扩 散系数
(二)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Ø 影响气体扩散速率的因素 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
Ø 肺通气/血流比值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D∝—分—压差—(—△P—)·温—度—(T—)·扩—散—面积—(—A)·—溶解—度—(S—)
扩散距离(d)·√气体分子量(MW)
1.呼吸膜的厚度 2.呼吸膜的面积 3.通气/血流比值( V• A/Q• )
本节要求
1.掌握肺换气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掌握组织换气的过程 3.了解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
呼吸膜结构示意图
间隙 上皮基底膜
肺泡上皮
Cap基膜 Cap内皮
液体分子层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 :反比
(0.2-1m)
2.呼吸膜的面积 :正比
(70㎡,安静时仅用40㎡)
肺纤维化、肺水肿: …厚度↑ 肺不张、肺气肿 : …面积↓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生理学课件)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生理学课件)
《生理学》
气体交换过程
学习目标
➢ 了解组织换气的过程。
MORE
(一)肺换气的过程
(二)组织换气的过程
《生理学》
气体交换原理
学习目标
掌握气体交换原理。
了解组织换气的过程。
心脏的功能
1 PART
肺换气示意图
组织换气示意图
1.心肌细胞分类
依照电生理特性可将心肌细胞分为: ①快反应非自律细胞
呼吸气体的交换
空气、肺泡气及血液与组织液中各气体的分压kPa(mmHg)
空气
肺泡气
静脉血
动脉血
组织
PO2 主要吸气肌
膈肌
肋间P外C肌O2
21.2(159.0) 13.9(104) 5.3
呼吸辅助肌 (40)
0.04
5.3斜角肌
6.1
(0.3)
(4胸0锁)乳头肌 (46)
13.3
4.0
(100) 主(要呼30气)肌
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的扩散量。它与气体压力差呈正变关系, 还与分子量和溶解度有关。
气体扩散速率=
分压差×溶解度 √分子量
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的分压差
Hale Waihona Puke 气体的分压在混和气体的总压力中,某种气体 所占的压力。
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分子的扩 散与该气体的分压差成正比。
张力
溶解的气体分子从液体中逸出 的力。
如: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
②快反应自律细胞
如: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细胞
呼吸气体的交换
➢ 气体分子不停的进行着无定向的运动,其结果是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
低处发生净转移,这一过程称为气体扩散。 ➢ 气体扩散动力:交换膜两侧气体的分压差

3-2 肺换气、组织换气的原理和过程

3-2 肺换气、组织换气的原理和过程

《运动生理学》
肺换气、组织换气的原理和过程
气体交换(gas exchange)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肺换气)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组织换气)O2和CO2的交换,称为气体交换。

换气方式动力来源媒介
呼吸膜肺换气
气体扩散O2和CO2的分压差
组织换气毛细血管壁、组织
液和细胞膜
气体交换的动力是各气体的分压差
分压(partial pressure,P)
分压是指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各自所具有的压力。

安静时肺泡、血液和组织内Po2和Pco2(单位:kpa,括号内为mmHg)
气体静脉血肺泡气动脉血组织
Po2 5.33(40)13.60(102)13.33(100) 4.00(30)Pco2 6.13(46) 5.33(40) 5.33(40) 6.65(50)
肺泡内Po2> 静脉血Po2肺换气的过程
肺泡内Pco2 < 静脉血Pco2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n气体的扩散速率
n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
n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V A/Q)
V A/Q =0.84正常成年人在安静时
每分肺泡通气量V A=4.2 L
每分肺血流量Q=5 L气体交换效率最高
V A/Q >0.84 V A/Q <0.84肺通气过度或肺血流量减少通气相对过剩
肺泡无效腔增大
通气不足或血流过剩
两者同时存在
组织换气的过程
动脉血组织
O 2
CO 2组织换气后Po 2
Pco 2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n细胞和毛细血管间的距离
n组织细胞代谢水平
n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气体交换的基本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气体分子不停地进行无定向运动,当不同区域存在气压差时,气体分子将从气压高处向气压低除发生净转移,这一过程称为气体的扩散。

混合气体中各种气体都按其各自的分压差由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直到取得动态平衡。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均以扩散方式进行。

单位时间内气体扩散的容积称为气体扩散速率。

1. 气体的分压差是指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组分所产生的压力。

在温度恒定时,某种气体的分压等于混合气体的总压力诚意该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气体分压差是指两个区域之间某气体分压的差值,它是气体扩散的动力和决定气体扩散方向的关键因素。

2. 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根据Graham定律,在相同条件下,气体分子的相对扩散速率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分子量小的气体扩散速率较快。

如果扩散发生于气相和液相之间,扩散速率还与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正比。

溶解度(S)是单位分压下溶解于单位容积溶液中的气体量。

一般以1个大气压下,38℃、100ml液体中溶解的气体毫升数来表示。

气体分子的溶解度与分子量的平方根之比称为扩散系数,它取决与气体分子本身的特点。

二氧化碳的扩散系数约为氧气的20倍,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在血浆中的溶解约为氧气的24倍。

3. 温度在正常人体,体温相对恒定,温度因素可忽略不计。

4. 扩散面积和距离扩散面积越大,所扩散的分子总数也越大;分子扩散的距离越大,扩散的时间越长。

(二)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停部位气体的分压
1. 呼吸气和肺泡气的成分和分压人体吸入的气体是空气。

空气成分中具有生理意义的是氧和二氧化碳。

吸入的空气在呼吸道内被水蒸气饱和,所以呼吸道内吸入气的成分不同于大气,各种气体成分的分压也发生变相的改变。

呼出气是无效腔内的吸入气和部分肺泡气的混
合气体。

2. 血液气体和组织气体的分压
人体血液和组织中气体的分压(mmHg)
二、肺换气
(一)肺换气过程
混合静脉血流经肺毛细血管时,血液PO2为40mmHg,比肺泡气102mmHg的PO2低,O2就在分压差的作用下由肺泡气向血液净扩散,使血液PO2逐渐上升,最后接近肺泡气的PO2;混合静脉血PCO2为46mmHg,所以,CO2便向相反的方向净扩散,即从血液向肺泡扩散。

O2和CO2在血液和肺泡之间的扩散都极为迅速。

不到0.3秒即可达到平衡。

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全场约1/3时,肺换气过程已基本完成。

可见,肺换气有很大的储备能力。

正常安静状态下,经过肺换气过程,毛细血管血液的O2含量由100ml血液15ml升至20ml,CO2含量则由100ml血液52ml降至48ml。

若按心输出量为5L/min计,则流经肺毛细血管的血流每分钟可自肺泡摄取O2250ml,并释出200ml。

(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 呼吸膜的厚度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需通过呼吸膜,即肺泡-毛细血管膜。

呼吸膜又称气-血屏障,由六层结构组成;含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膜层、上层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基膜之间的间隙、毛细血管基膜层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呼吸膜的总厚度<1μm,最薄处只有0.2μm。

气体易于扩散通过。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呼吸膜越厚,扩散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单位时间内交换的气体量就越少。

人工呼吸膜不仅薄而且整个肺的呼吸膜面积很大,而肺毛细血管总血量只有60-140ml。

因而血液层很薄,非常利于气体交换。

肺毛细血管直径平均约5μm,红细胞需要挤过毛细血管。

2. 呼吸膜的面积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

正常成年人两肺的总扩散面积约70m2。

在安静状态下,用于气体扩散的呼吸膜面积约40m2。

因此有相当大的储备面积。

劳动或运动时,因肺毛细血管开
放数量和开放程度的增加,有效扩散面积也大大增加。

肺不张、肺实变、、肺叶切除或毛细血管关闭和阻塞等,均可使肺呼吸膜扩散面积减小而影响肺换气。

3.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 A)和每分钟肺血流量(Q)的比值(V A/Q)。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V A/Q约为0.84,这意味着两者比例适宜,气体交换率高。

如果该比值增大意味着通气过渡偶血流相对不足,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气体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

反之,该比值减小意味着通气不足或血流相对过多,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不能得到充分更新,犹如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当V A/Q异常时,主要表现为缺氧O2的原因在于:①动、静脉血液之间PO2差远大于PCO2差,所以当发生动-静脉短路时,动脉血PO2下降程度大于PCO2升高程度;②CO2的扩散系数约为O2的20倍,所以CO2扩散比O2快,不易潴留;③动脉血PO2下降和PCO2升高时,可刺激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助于CO2的排出,却无助于O2的摄取,这是由O2解离曲线和CO2解离曲线的特点所决定的。

(三)肺扩散容量
气体在单位分压(1mmHg)的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毫升数称为肺扩散容量。

肺部疾病时,肺扩散容量可因有效扩散面积减小或扩散距离增加而减小。

三、组织换气
气体的交换发生于液相介质之间,且扩散膜两侧O2和CO2的分压随细胞内氧化代谢的强度和组织血流量的多寡而改变。

如果血流量不变,代谢增强,则组织中的PO2降低,PCO2升高;如果代谢率不变,血流量增多,则组织液中的PO2升高,PCO2降低。

在组织中,由于细胞的有氧代谢,O2被利用,并产生CO2,所以PO2可降低至30mmHg,而PCO2可高达50mmHg以上。

动脉血液流经组织毛细血管时,O2便顺分压差从血液向组织液和细胞扩散,CO2则由组织液和细胞向血液扩散,动脉血因失去O2和得到CO2而变成静脉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