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比(转)
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照表
![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703d9523453610661ed9f428.png)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商誉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66
1801
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
67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
68
1821
独立账户资产
※
69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财产损溢
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 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物资在运输途中 发生的非正常短缺与损耗,也通过本科目 核算。
第 3 页
新会计准则培训资料
顺序号
编号
新会计准则使用科目
原会计制度使用科目
核算内容 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 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 用等。 企业(租赁)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出资产 的未担保余值。 企业(农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原价 企业(农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 折旧。 企业(农业)持有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实 际成本。 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持有的矿区权益 和油气井及相关设施的原价。 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油气资产的累计 折耗。 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专利权、 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 权等。 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 计摊销。 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价值。 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 的分摊期限在 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税资产。 企业(保险)对分拆核算的投资连结产品 不属于风险保障部分确认的独立账户资产 价值。
在途物资
在途物资
28 29 30
1403 1404 1405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
新旧会计科目对照
![新旧会计科目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12c80a4e767f5acfa1c7cddb.png)
运输设备 生产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剥离资产 累计折旧 自购 房屋及建筑物 试验设备及仪器 施工机械 运输设备 生产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公司拨入 房屋及建筑物 试验设备及仪器 施工机械 运输设备 生产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剥离资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
150102004 150102005 150102006 150103 1502 150201 150201001 150201002 150201003 150201004 150201005 150201006 150202 150202001 150202002 150202003 150202004 150202005 150202006 150203 1505 1603 160301 16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1605
分包人工费 社会保险费 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住房公积金 职工福利费 工会经费 教育经费 辞退补偿费 其他 预提奖金 兑现奖 人工费 质量奖 下属单位超利 含量包干节余 结转 应交税费 增值税 进项税额 已交税金 转出未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215110
190101 215104
1501 150101 150101001 150101002 150101003 150101004 150101005 150101006 150102 150102001 150102002 150102003
第 3 页
160202004 160202005 160202006 160103 1602 160201 160201001 160201002 160201003 160201004 160201005 160201006 160202 160202001 160202002 160202003 160202004 160202005 160202006 160203 1603 1604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b4a92ea348d7c1c709a14596.png)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变化新科新会计科目名称适用范围说明旧科目科目名称目情况一、资产类库存现金现金不变 1001 1001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不变 1002 1002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新增 1003 银行专用存放同业新增 1011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不变 1012 1009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分拆 1101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更名 1102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新增 1021 存出保证金新增1031 交易性金融资产金融共用新增 110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新增 1111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不变 1121 1111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不变 1122 1121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不变 1123 1151 应收股利应收股利不变 1131 1121 应收利息应收利息不变 1132 1122 应收代位追偿款新增 1201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新增 1211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新增 1212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不变 1221 1133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不变 1231 1141 应收补贴款取消 1161 贴现资产银行专用新增1301 拆出资金新增 1302 贷款新增 1303 银行和保险共用贷款损失准备新增 1304银行和证券共代理兑付证券新增 1311 用代理业务资产新增 1312 材料采购物资采购更名 1401 1201 在途物资新增 1402 原材料原材料不变 1403 1211 材料成本差异不变 1404 1232 库存商品不变 1405 1243 发出商品新增 1406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进销差价不变 1407 1244 委托加工物资委托加工物资不变 1408 1251 周转材料新增1411 包装物包装物不变 1412 1221低值易耗品包装低值易耗品包装物不变 1413 1231 物自制半成品取消1232 委托代销商品取消 1241 受托代销商取消 1243 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 1421 贵金属银行专用新增 1431 抵债资产金融共用新增 1441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新增 1451 融资租赁资产租赁专用新增 1461 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不变 1471 1281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取消 1291 待摊费用取消 1301 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增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新增 1502 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增 1503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不变 1511 1401 长期债券投资更名 1402长期投资减值准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变 1512 1421 备委托贷款取消 1431 投资性房地产新增 1521 长期应收款新增 1531 未实现融资收益新增 1532 存出资本保证金保险专用新增 1541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不变 1601 1501 累计折旧累计折旧不变 1602 1502固定资产减值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变 1603 1505 备工程物资工程物资不变 1604 1601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不变 1605 1603在建工程减值准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不变 1606 1601 备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不变 1607 1701 未担保余值租赁专用新增 1611生产性生物资产新增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农业专用新增 1622 折旧公益性生物资产新增 1623 油气资产新增 1631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累计折耗新增 1632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不变 1701 1801 累计摊销新增 1702无形资产减值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变 1703 1805 备商誉新增 1711 变更未确认融资费用 1815 类别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不变 1801 1901 递延所得税资产新增 1811 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新增 1821 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变 1901 1911二、负债类短期借款短期借款不变 2101 2101 存入保证金新增 2102 金融共用拆入资金新增 2103向中央银行借款新增 2104 吸收存款新增 2011 银行专用同业存放新增2012 贴现负债新增 2021 交易性金融负债新增 210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金融共用新增 2102 应付票据应付票据不变 2201 2111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不变2202 2121 预收账款预收账款不变 2203 2131 代销商品款取消 2141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合并 2211 2151 应付福利费合并 2153 应交税费应交税金合并2221 2171 其他应交款合并 2176 应付利息新增 2231 应付股利不变 2232 应交税金合并 2171 其他应付款不变 2241 2181 应付保单红利新增 2251 保险专用应付分保账款新增 2261代理买卖证券款证券专用新增 2311 代理承销证券款新增 2312 证券和银行共用代理兑付证券款新增 2313 代理业务负债新增 2314 递延收益新增2401 预提费用取消 2191 待转资产价值取消 2201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不变2501 2301 应付债券应付债券不变 2502 231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新增 2601 保险责任准备金新增 2602 保险专用保户储金新增 2611 独立账户负债新增2621 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不变 2701 2321变更未确认融资费用 2702 类别专项应付款专项应付款不变 2711 2331 预计负债预计负债不变 2801 2211 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税款更名 2901三、共同类清算资金往来银行专用新增 3001 货币兑换金融共用新增 3002 衍生工具新增 3101 套期工具新增 3201 被套期项目新增 3202四、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或股实收资本不变 4001 3101 本) 已归还投资取消 3103 3103 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变 4002 3111 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不变 4101 3121 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新增 4102 本年利润本年利润不变 4103 3131 利润分配利润分配不变 4104 3141 库存股新增 4201五、成本类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不变 5001 4101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不变 5101 4105 劳务成本劳务成本不变 5201 4107 研发支出新增 5301 工程施工新增 5401 建造承包商专用工程结算新增 5402机械作业新增 5403六、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不变 6001 5101 利息收入金融共用新增 601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金融共用新增 6021 保费收入保险专用新增 6031 租赁收入租赁专用新增 6041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变 6051 5102 汇兑损益金融共用新增 606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新增 6101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不变 5201 5201 补贴收入取消 611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新增 6201 摊回赔付支出保险专用新增 6202 摊回分保费用保险专用新增 6203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不变6301 5301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不变 6401 5401主营业务税金及营业税金及附加更名 6402 5402 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支出不变 6403 5406 利息支出新增 6411 金融共用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新增642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新增 6501 金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新增 6502 赔付支出新增 6511 保险专用保户红利支出新增 6521 退保金新增 6531 分出保费新增 6541 分保费用新增 6542 销售费用营业费用不变 6601 5501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不变 6602 5502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不变 6603 5503 勘探费用新增 6604 资产减值损失新增 6701 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不变 6711 5601 所得税费用所得税更名 6801 5701 以前年度损益调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变 6901 5801 整注:上述新旧比照中,旧科目仅以《企业会计制度》科目表为依据,未考虑科目说明提及的可选择增加科目,也未考虑原准则指南、专项办法和补充规定中补充的会计科目。
新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
![新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a6473b8bb0717fd5360cdce1.png)
新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对于一些企业可能用不到的变化,本文没有涉及到)主要变化点如下:一、科目变化(一)、资产类科目1、将“原制度”中的“应收股息”科目重新拆分成“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科目。
2、增设“周转材料”科目,对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相应的“低值易耗品”科目取消;根据周转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
3、恢复了“原制度”中被取消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用以核算财产清查过程中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原制度”规定小企业的存货盘盈冲减当期管理费用,盘亏或毁损的存货属于自然灾害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其他情况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新准则”对存货盘亏的处理与“原制度”一致,但规定将存货盘盈计入营业外收入,毁损的存货一律计入营业外支出。
“待处理产出损溢”科目下设两个二级科目“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分别对应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盘盈盘亏。
另外,要注意小企业财产损溢应当查明原因,年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待处理财产损益年末应无余额,同时月度最好也无余额,对报表的影响在月末也要注意。
4、增加了“累计摊销”科目用于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类似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
5、取消了“待摊费用”科目,针对以后涉及到相关业务分几种情况分别来处理:(1)、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
对于原制度中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在新准则中归类到“周转材料”科目核算。
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等进行摊销。
采用一次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
周转材料报废时,应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在库”科目;摊销时按应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
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6743e0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1.png)
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比一、资产类科目1.货币资金新会计准则对货币资金的界定更加明确,规定了包括现金、存款在银行等性质的资产。
2.应收账款新会计准则将应收账款的界定范围扩大,不仅包括应收货款、应收票据等,还包括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等。
同时,新会计准则要求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明确其特定目的。
3.存货新会计准则对存货的界定更加详细,规定了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存货。
4.长期股权投资新会计准则将长期股权投资与筹资活动相关的股权投资进行了分类,包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分类。
旧会计准则只对股权投资进行了简单的界定,没有进行分类。
二、负债类科目1.应付账款新会计准则将应付账款的界定范围扩大,不仅包括应付票据、应付工资等,还包括其他应付款项、预收款项等。
同时,新会计准则要求对应付账款进行分类,明确其特定目的。
2.预收账款旧会计准则中没有对预收账款进行单独的界定,而新会计准则对预收账款进行了界定,并要求进行分类。
3.长期借款新会计准则对长期借款的界定更加明确,要求将长期借款的本币金额和外币金额进行分别列示,并要求披露借款的币种、起息日、到期日等相关信息。
三、权益类科目1.股本新会计准则对股本的界定更加明确,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
同时,新会计准则还要求对股本进行分类,明确其特定目的。
2.其他综合收益旧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其他综合收益的科目,而新会计准则规定了其他综合收益的界定范围。
四、成本类科目1.营业收入新会计准则对营业收入的计量和确认方式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包括明确了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资产等的计量和确认原则。
2.营业成本新会计准则对营业成本的界定更加明确,规定了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营业成本。
综上所述,新旧会计准则在会计科目的界定和分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新会计准则对一些科目进行了更加详细和明确的规定,同时要求进行分类,并要求对特定目的的科目进行单独披露。
新会计准则与旧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对照表
![新会计准则与旧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7405bfea4b73f242326c5f3f.png)
新会计准则与旧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 对照表2008 年启用新会计准则,新旧变更,要好好学习一下,通过新旧会计科目表的简单对比,可 见此次修订调整的力度。
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科目表相比,新增了 94 个会计科目(其中特 殊行业专用会计科目 69个),取消了 10个会计科目,合并了 6 个会计科目,分拆、更名、降 级了 9 个会计科目。
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表 旧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表对比顺序号 编号 会计科目名称 会计科目适用范围说明顺序号 编号 名称 一、资产类 一、资产类 1 1001 现金 1 1001 现金 不变2 1002 银行存款 2 1002 银行存款 不变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银行专用 新增4 1011 存放同业 银行专用 新增5 1015 其他货币资金 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不变4 1101 短期投资 分拆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更名6 1021 结算备付金 证券专用 新增7 1031 存出保证金 金融共用 新增8 1051 拆出资金 金融共用 新增9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新增16 1211 应收保户储金 保险专用 新增17 1221 应收代位追偿款 保险专用 新增18 1222 应收分保账款 保险专用 新增19 1223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新增20 1224 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 新增21 1231 其他应收款 10 1133 其他应收款 不变22 1241 坏账准备 11 1141 坏账准备 不变13 1161 应收补贴款 取消23 1251 贴现资产 银行专用 新增24 1301 贷款 银行和保险共用 新增25 1302 贷款损失准备 银行和保险共用 新增26 1311 代理兑付证券 银行和证券共用 新增27 1321 代理业务资产 新增28 1401 材料采购 14 1201 物资采购 更名29 1402 在途物资 新增30 1403 原材料 15 1211 原材料 不变31 1404 材料成本差异 18 1232 材料成本差异 不变10 1111 11 1121 12 1122 13 1123 14 1131 15 1132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6 1111 9 1131 12 1151 7 1121 8 1122 金融共用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新增不变不变不变 不变不变67 1701无形资产 39 1801 无形资产 不变库存商品 20 1243 库存商品 不变 发出商品 新增 商品进销差价 21 1244 商品进销差价 不变 委托加工物资 22 1251 委托加工物资 不变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16 1221 包装物 合并 低值易耗品 合并 自制半成品 取消 委托代销商品 取消 受托代销商品 取消 消耗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新增 周转材料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 贵金属 银行专用 新增 抵债资产 金融共用 新增 损余物资 保险专用 新增 存货跌价准备 25 1281 存货跌价准备 不变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取消 待摊费用 27 1301 待摊费用 不变 独立账户资产 保险专用 新增 持有至到期投资 新增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新增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新增 长期股权投资 28 1401 长期股权投资 不变 长期债权投资 更名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1421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委托贷款 取消 投资性房地产 新增 长期应收款 新增 未实现融资收益 新增 存出资本保证金 保险专用 新增 固定资产 32 1501 固定资产 不变 累计折旧 33 1502 累计折旧 不变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4 15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变 在建工程 36 1603 在建工程 不变 工程物资 35 1601 工程物资 不变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降级 固定资产清理 38 1701 固定资产清理 不变 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专用 新增 未担保余值 租赁专用 新增 生产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新增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农业专用 新增 公益性生物资产 农业专用 新增 油气资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 新增 累计折耗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 新增32 140633 140734 141035 141136 141217 123119 124123 126124 127137 142138 143139 144140 144241 145142 146126 129143 150144 151145 152146 152247 152348 152429 140249 152531 143150 152651 153152 154153 155154 160155 160256 160357 160458 160537 160559 160660 161161 161262 162163 162264 162365 163166 1632不变68 1702 累计摊销新增69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0 180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变70 1711 商誉新增41 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变更类别71 1801 长期待摊费用42 1901 长期待摊费用不变72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新增73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43 1911 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变98 2411预计负债57 2211预计负债不变99 2501递延收益新增100 2601长期借款58 2301长期借款不变101 2602长期债券59 2311应付债券更名102 270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103 2702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104 2711保户储金保险专用新增二、负债类74 200175 200276 200377 200478 201179 201280 2021 二、负债类短期借款44 2101 短期借款不变存入保证金金融共用新增拆入资金金融共用新增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专用新增同业存放吸收存款贴现负债银行专用银行专用银行专用新增新增新增81 210182 211183 220184 220285 2205 48 2141 交易性金融负债新增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应付票据45 2111 应付账款46 2121 预收账款47 2131 代销商品款取消金融共用新增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不变不变不变86 2211 50 2153 87 2221 53 217688 223189 223290 224191 225192 226193 231194 231295 231396 231497 2401 56 2201 应付职工薪酬49 2151 应付工资合并应付福利费合并应交税费52 2171 应交税金合并其他应交款合并应付股利51 2161 应付股利不变应付利息新增其他应付款54 2181 其他应付款应付保户红利保险专用新增应付分保账款保险专用新增代理买卖证券款代理承销证券款代理兑付证券款证券专用新增证券和银行共用证券和银行共用代理业务负债新增预提费用55 2191 预提费用待转资产价值取消不变不变新增新增105 2721 独立账户负债 保险专用 新增 106 2801 长期应付款 60 2321 长期应付款 不变 107 2802 未确认融资费用 变更类别108 2811 专项应付款 61 2331 专项应付款 不变 109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 62 2341 递延税款 更名 三、共同类110 3001 清算资金往来 银行专用 新增 111 3002 外汇买卖 金融共用 新增112 3101 衍生工具 新增113 3201 套期工具 新增114 3202 被套期项目 新增 四、所有者权益类 三、所有者权益类115 4001 实收资本 63 3101 实收资本( 或股本)不变 64 3103 已归还投资 取消116 4002 资本公积 65 3111117 4101 盈余公积 66 3121118 4102 一般风险准备 金融共用 新增119 4103 本年利润 67 3131120 4104 利润分配 68 3141121 4201 库存股 新增 五、成本类 四、成本类生产成本 69 4101 制造费用 70 4105 劳务成本 71 4107 研发支出 新增 工程施工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 工程结算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 机械作业 建造承包商专用 新增 六、损益类 五、损益类 129 6001 主营业务收入 72 5101 主营业务收入 不变 130 6011 利息收入 金融共用 新增131 6021 手续费收入 金融共用 新增132 6031 保费收入 保险专用 新增133 6032 分保费收入 保险专用 新增134 6041 租赁收入 租赁专用 新增135 6051 其他业务收入 73 5102 其他业务收入 不变 136 6061 汇兑损益 金融专用 新增137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新增138 6111 投资收益 74 5201 投资收益 不变 75 5203 补贴收入 取消资本公积 不变 盈余公积 不变 本年利润 不变 利润分配 不变 生产成本 不变 制造费用 不变 劳务成本 不变122 5001123 5101124 5201125 5301126 5401127 5402128 5403。
新旧会计准则科目区别
![新旧会计准则科目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6a400e777fd5360cba1adbed.png)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科目作出如下调整:1.“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了“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
3.“物资采购”科目改为“材料采购”科目。
4.“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科目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按新准则《应用指南》的讲解,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单设“包装物”科目、“低值易耗品”科目或“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科目。
5.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新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6.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并存而持有的房地产。
7.新准则增加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核算内容。
核算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业务。
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现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
8.新准则调整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核算内容,权益法核算下,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9.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
摊销无形资产时,借:管理费用或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摊销10.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
11.新准则取消了“递延税款”科目,而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准则相比有所变化。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12.新准则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b9248f080740be1e650e9a35.png)
2 1 7 00
索 51
一
修订 的 《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 则》 及
3 8项 具 体 准 则 , 于 2 0 并 0 6年 O月 3 日 0 是 我 国 经 济 生 活 的重 大 事 件 , 中 国会 计 在 发 展 史上 具 有 里程 碑 的意 义 。 企 业会 计 准 则 的 变 更 是 我 国 企 业 与 国 际 接 轨 的体 现 ,
财经纵横 ◇
新 旧会计 准则 的对 比
◎文/ 王小瑞 政 部 发 布 了新 则 从 基 本 会 计 准 则 到 具 体 会 计 准 告》 国际会计 ; 5目 财 与《 隹则第 3 4号—— 中期财 务 报告 》 内容 也相 近 。 则 , 内容 都作 了较 大的改 动 在 1 t , 企 业 会计 准 则 在 会 计 科 目 方 :. 新 1u = 的 划 分 , 这 些 业 务 收 入 和 发 生 的成 本 统 将
( ) 计 准则 与 国 际会 计 准 则趋 同 一 会 国际 会 计 准则 委 员会 原 来 有 三 个准 则
( ) 允 价 值 是 目前 国 际流 行 的计 量 四 公
属 性 , 修 订 的 《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1 新 企 2 突破 , 会 计 的 发 展 和 企 业 经 济 活 动 带 来 涉及到财务报表列报 . 国际会计准则第 1 对 《 号——债务 重组》 引进公允价值作 为计量 了新 的动 力。 而 旧 的 会 计 准 则 , 会 计 上 在 号—— 会计政策披露》 国际会计; 《 佳则第 5 属 性 是 “ 度 ” “ 则 ” 互 分 立 , 是 一 个 融 制 和 准 相 不 号—— 财务报表应提示的信息》 国际 会计 《 新 会计 准 则 提 出 五种 计 量 模 式 , 历 即 合 于 一 体 的统 ~ 体 系 , 会计 工 作 带 来 诸 为 准则第 1 3号— — 流 动 资 产 和 流 动 负 债 的 史 成 本 、 置成 本 、 变现 净 值 、 值 、 允 重 可 现 公 多 不便 , 制 约着 会 计 行 业 的 发展 。 也 呈报》并 于 1 8 9 9年对 以上三 个准 则进行 价 值 等 多种 计 量 属 性 , 现 了计 量基 础 的 实 二 、 的会计 准则 , 新 结构 更 加 合 融合 后发布了现在 的 《 国际会计准则 第 1 多元 化 , 如 投 资 性 房地 产 、 务 重组 等 资 譬 债 理 号——财务报表列报》 规范 了通用财务报 产 计 价 。 在 税 法 上 , 务 重 组 业 务 中 债权 , 债 旧准 则 包 括 引 言 、 义 、 认 、 始 计 表 的编制基础。而我 国《 业会计准则 第 人对债务人 的让 步 , 定 确 初 企 即债 务人清偿债务 的 量 、 出存货成本 的确定 、 末计 量、 发 期 存货 3 O号——财务报表列报》 当于国际会计 金额 , 括 以低于 债 务 计 税 成 本 的现 金、 相 包 非 成 本 结 转 、 露 、 接 和 附 则 共 十部 分。 新 准则 的《 披 衔 国际会计; 隹则第 1号—— 财务 报 现 金 资 产 偿 还 债 务 等 , 务 人 应 将 重 组 债 债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da883287fd5360cba1adb66.png)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作者:王小瑞张东梅来源:《决策探索》2010年第14期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并于2006年10月3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这是我国经济生活的重大事件,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企业会计准则的变更是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的体现,有利于国内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新旧会计准则进行对比:一、新的会计准则建立了会计准则体系建成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乎涵盖了现行所有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自成体系,影响广泛,规范性强,可独立实施。
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并行,而且互相补充,使我国会计体系更加完善,而且会计标准体系的发展能自动与经济环境的发展同步,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指导,解决了多年来会计发展的障碍,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对会计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活动带来了新的动力。
而旧的会计准则,在会计上是“制度”和“准则”相互分立,不是一个融合于一体的统一体系,为会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也制约着会计行业的发展。
二、新的会计准则,结构更加合理旧准则包括引言、定义、确认、初始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期末计量、存货成本结转、披露、衔接和附则共十部分。
新准则包括总则、确认、计量和披露共四章。
与旧准则相比,结构更加清晰,在内容上也有许多地方进行了改动。
三、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在内容上都作了较大的改动比如,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科目方面作了调整,取消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划分,将这些业务收入和发生的成本统一在“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取消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综合列示的方法,改为具体项目反映,例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再比如,存货成本方法了也进行了改革,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确定存货发出实际成本的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
新旧准则会计科目对照表(带二三级)
![新旧准则会计科目对照表(带二三级)](https://img.taocdn.com/s3/m/0a0f85a97c1cfad6185fa743.png)
314109
314110
314111
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 任意盈余公 法定公益金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其他转入 提取法定盈 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 益金 提取任意盈 余公积 应付普通股 股利 转作股本的 普通股股利
三级科目 科目编号
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新《企业会计准则》报表列示
410101
410102
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投资性房地产 转换差额 金融资产转换 差额 原制度转入
盈余公积
4103 4104 410401
410402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410403 410404
应付现金股利 转作股本的股利
2191 219102 219103
2211 2301 230101 230102
递延收益 预提费用
预提借款利 预提保险费 预提水电费 预计负债 长期借款 本金 利息
2311
应付债券
231101
面值
231102
溢价
231103
折价
231104
利息
2321
长期应付 款
2331
专项应付 款
2341
递延税款
未交增值税
222103
应交营业税
222104
应交消费税
222105
应交资源税
222106
应交企业所得税
222107
222108 222109 222110
应交土地增值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 税 应交房产税
新旧准则会计科目对照表(带二三级)
![新旧准则会计科目对照表(带二三级)](https://img.taocdn.com/s3/m/cbfab3ebaeaad1f346933f2b.png)
现行准则会计科目 科目编号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一)资产类科目 1001 现金 1002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 1009 资金 1101 短期投资 1102 短期投资 跌价准备 三级科目 科目编号 1001 1002 1012 1101 110101 110102 1503 150301 150302 150303 150304 1121 112101 112102 1131 1132 1122 1221 1531 1231 123101 123102 123103 123104 123105 123106 123107 1123 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 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 应收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 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应收票据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预付账款 长期应收款 预付账款 应收票据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三级科目 新《企业会计准则》报表列示
科目编号 1161 1164 1201 1211 1232 1215 1291 1244 1251 1221 1231 现行准则会计科目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应收补贴 款 应收出口 退税 材料采购 原材料 材料成本 差异 库存商品 分期收款 发出商品 商品进销 差价 委托加工 物资 包装物 低值易耗 品 存货跌价 准备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待摊费用 长期股权 投资 股票投资 其他股权投 三级科目 科目编号 1221 1221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11 141101 141102 1281 128101 128102 1301 1401 140101 140102 1471 147101 147102 1123 1221 1511 151101 151102 151103 1101 110101 110102 存货跌价准备 原材料 库存商品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交易性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 材料采购 在途物资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 发出商品 商品进销差价 存货 委托加工物资 周转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三级科目 新《企业会计准则》报表列示 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
【税会实务】新旧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比较
![【税会实务】新旧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72cfd7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c.png)
【税会实务】新旧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比较摘要: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相继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应用指南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2项具体准则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对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做出的规定。
本文就新旧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进行简单比较。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科目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制定,首次涵盖了各类企业(银行、证券、保险、租赁、建造承包商、农业等)的交易或者事项,使整个科目体系更加系统,完整,更能体现与国际的趋同。
新的会计科目体系在原会计科目体系的基础上作了不少增减。
科目的类别在原来的五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类,即共同类,包括5个会计科目: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
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
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按新准则规定自行设置。
企业也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
本文就新旧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进行简单比较(除银行、证券、保险、租赁、建造承包商、农业等行业专用的科目外)。
以下科目按列报的先后顺序进行对比。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处理,关键是思路,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有行业,怎么样才叫学会了实操呢,就是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流程,知道一些典型的业务金额是怎么由凭证最后转接到到报表的。
也就是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每一笔业务发生后,你都知道最后会影响到报表上那个栏目的数据。
这是学习的重点,要时刻思考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多问老师。
等你明白了,会计真的很简单了。
新会计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科目对照表
![新会计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科目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e7d11fd276a20029bd642d55.png)
110 111 112 113 114
3001 3002 3101 3201 3202
清算资金往来 外汇买卖 衍生工具 套期工具 被套期项目 四、所有者权益类
银行专用 金融共用
115 116 117 118 119
4001 4002 4101 4102 4103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 本年利润 金融共用
新增 新增 新增 5501 5502 5503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更名 不变 不变 新增 新增 5601 5701 5801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不变 不变 不变
可选择增加科目,也未考虑原准则指南、专项办法和补充规定中补
一、资产类
新增 1211 1232 1243 1244 1251 1221 1231 1241 1261 1271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 商品进销差价 委托加工物资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自制半成品 委托代销商品 受托代销商品 不变 不变 不变 新增 不变 不变 合并 合并 取消 取消 取消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1281 1291 1301 存货跌价准备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待摊费用 不变 取消 不变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1401 1402 1421 1431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债权投资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委托贷款 不变 更名 不变 取消 新增 新增 新增 新增 1501 1502 1505 1603 1601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1402 1403 1404 1406 1407 1410 1411 1412
在途物资 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 发出商品 商品进销差价 委托加工物资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21 22 16 17 19 23 24 15 18 20
新旧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科目对照表
![新旧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科目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711b04eb5022aaea998f0fe7.png)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注:上述新旧比照中,旧科目仅以《企业会计制度》科目表为依据,未考虑科目说明提及的可选择增加科目,也未考虑原准则指南、专项办法和补充规定中补充的会计科目。
1001 库存现金:只是增加了“库存”二字,应该要是为了编制现金流量与大现金的概念做进一步的区隔;1002 银行存款: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业专用科目;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业专用科目;1012 其他货币资金:这个老科目了,就不用解释了;1021 结付备付金:证券业为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与交收而存入指定清算代理机构的款项;1031 存出保证金:金融企业因办理业务需要存出或交纳的各种保证金款项;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原科目名为短期投资,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企业接受委托采用全额承购包销、余额承购包销方式承销的证券,符合条件的也在本科目核算(由于我这里只说一般企业的科目问题,对于金融行业的设置就不细加阐述了);应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金融企业专用;1121 应收票据:(老科目);1122 应收帐款:原来的科目编码好象是1131;1123 预付账款:(老科目);1131 应收股利:(老科目);1132 应收利息:(老科目);120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企业用的;1211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企业使用;1212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再保险分出企业使用;1221 其他应收款:核算除以上科目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1301 贴现资产:银行企业使用;1302 拆出资金:金融企业使用;1303 贷款:银行企业使用;1304 贷款损失准备:同上;1311 代理兑付证券:证券、银行等企业使用;1321 代理业务资产/受托代销商品:核算范围有所扩大,核算不承担风险的代理形成资产,包括受托理财业务进行的证券投资和受托贷款;企业采用收取手续费受托代销的商品,可以使用受托代销商品科目;1401 材料采购:你又回来了,别来无恙?名称由“物资采购”恢复到原来了;1402 在途物资:一般对应原则,似乎应该与1401保持一致,但这个科目没有恢复,不知为何,是不是设置科目的人忘记改了,呵呵;1403 原材料:(老科目);1404 材料成本差异:(老科目);1405 库存商品:(老科目);1406 发出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委托销售的企业,可以单独设置“委托代销商品”;1407 商品进销差价:(老科目);1408 委托加工物资:(老科目);1411 周转材料:其实就是原来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建筑承包企业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可循环使用的物品也在本科目核算),换个名字而已,也可以按照老习惯设置“低值易耗品”、“包装物”;1421 消耗性生产物资:农业企业使用科目;1431 贵金属:金融企业使用;1441 抵债资产:金融企业使用;1451 损余物资:保险企业使用;1461 融吱租赁资产:租赁企业专用;1471 存货跌价准备:这个也不需要解释;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个科目我也不是很明白,其标准解释是“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不过这“持有至到期”该如何解释呢?是否指有合作期限的合资性质企业,其股东方应作为“持有至到期”?我也不是很清楚,欢迎大家一起探讨;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作为减值准备科目应该具有一般减值准备的性质,不过是相对应1501科目使用;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企业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划分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金融资产,感觉使用范围比较窄,既需要可供出售,还需要是金融资产;1511 长期股权投资:总算出来一个比较熟悉的朋友;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对于1511而使用;1521 投资性房地产:与时俱进(发现这个词在智能ABC中竟然没有收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是容易被淘汰的),这个科目核算按成本模式及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有点拗口吧,我也觉得);按成本计量模式的,可以单独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比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其实我个人理解这科目就是固定资产科目子目,不过现在为了体现与时俱进赶时髦,单独把它拿出来而已;1532 未实现融资收益:核算企业分期计入租赁收入或利息收入的未实现融资效益;1541 存出资本保证金:保险企业使用;1601 固定资产:你总算出来了,编号涨了100;1602 累计折旧:跟1601是一对好兄弟;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加上你就是3个了;1604 在建工程:你也应该算老革命了;1605 工程物资:没有什么变化;1606 固定资产清理:特别提醒,清理后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产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理非流动资产损失”;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1611 未担保余值:租赁企业使用科目;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企业专用,我估计产奶的牛羊应该列入本科目,而肉用牛羊应该列入“消耗性生物资产”,不知是否如此;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农业企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累计折旧;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农业企业使用,我翻了一下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可是既然是“公益性生物”,能在可预期的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吗?不知道资产有没有重新定义?或者这里的“经济利益”是无形上的?1631 油气资产:这个科目也很有特色,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使用的;1632 累计折耗: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使用,我估计与“累计折旧”使用方法差不多;1701 无形资产:新旧准则差异比较明显,我想就此稍微作一些展开:1、使用范围,新准则明显扩大了本科目适用范围,其定义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老准则强调“长期”,排除了以销售为目的;而新准则定义及解释中没有强调“长期”,更直接将“用于销售”作为本科目适用的内容之一,是否可以认为软件企业生产的软件也应该列入本科目,而不是列入“库存商品”呢?我还没有看到详细说明,翻看“库存商品”科目也没有征对性说明;2、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量,原准则明确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入帐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新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符合相关条件是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我认为这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自主开发无形资产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开发初期费用支出;3、核算方式,一般购入无形资产核算方式不变,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在研发过程中先在成本科目“5301研发支出”归集,研发申请完成后,根据规定可以资本化的支出结转至本科目,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支出直接转入当期费用;4、摊销方式,原准则直接借记相关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新准则增加了“累计摊销”科目,核算方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5、摊销的例外情况,原准则指出“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使用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新准则要求“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按我理解应该是在“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一次性进费用;6、采取“未来适用法:,首次执行日处于开发阶段的内部开发无形资产,执行日前以费用化的开发支出,不追溯调整;执行日及以后发生的开发支出,符合条件的予以资本化,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以执行日的摊余价值作为认定成本,在剩余使用寿命内按新准则规定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停止摊销,首次执行日之前已计入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土地使用权,符合新准则规定的应当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在首次执行日重新分类,将归属于土地使用权的部分从原账面价值中分离,按照新准则规定处理。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7e47039a65ce05087632136e.png)
新旧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科目表对比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哪些会计科目有变动各项减值准备,跌价准备的对应科目不再是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而是统一用一个科目"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用法如下: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科目取消,换成"应交税费",应交税费核算如下: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企业不需要预计应交数所交纳的税金,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应交税费的税种进行明细核算。
应交增值税还应分别“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交税费的主要账务处理(一)应交增值税1.企业采购物资等,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各会计科目的余额结转
![新旧会计准则转换各会计科目的余额结转](https://img.taocdn.com/s3/m/4069609325c52cc58ad6be0a.png)
新旧会计准那么转换各会计科目余额结转一、资产类新准那么中现金科目变化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核算内容根本一样,余额直接结转新科目即可。
原投资准那么标准了各种类型投资核算,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
新准那么取消了短期投资科目,长期投资仅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准那么,即仅标准长期权益性投资,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泼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长期股权投资。
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那么由?企业会计准那么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那么来标准。
因此关于投资变化还是较大,牵扯到核算内容重分类以及具体账务处理变化,因此要想完成科目余额转换,首先要按照新准那么要求对原来投资工程进展重分类调整。
从总体上看,新准那么对投资调整后,投资归入分类为:〔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具体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都归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中核算〕;〔2〕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中核算〕;〔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中核算〕;〔4〕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中核算〕。
具体转换时,可根据以下方法完成科目转换:〔1〕短期投资企业应当根据新准那么划分标准将其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按照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自“短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钱〞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2〕长期股权投资新准那么虽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了根本性变化,另外新准那么还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
调账时,企业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进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旧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比(转)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表序号会计科目编号会计科目名称一、资产类1 1001 库存现金(更名,原为“现金”)2 1002 银行存款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银行专用新增)4 1011 存放同业(银行专用新增)5 1012 其他货币资金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更名)6 1021 结算备付金(证券专用新增)7 1031 存出保证金(金融共用新增)8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 (新增,原为“短期投资”)9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0 1121 应收票据11 1122 应收账款12 1123 预付账款13 1131 应收股利14 1132 应收利息15 1201 应收代位追偿款(保险专用新增)16 1211 应收分保账款(保险专用新增)17 1212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18 1221 其他应收款19 1231 坏账准备13 1161 应收补贴款20 1301 贴现资产(银行专用新增)21 1302 拆出资金(新增)22 1303 贷款(银行和保险共用新增)23 1304 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保险共用新增)24 1311 代理兑付证券(银行和证券共用新增)25 1321 代理业务资产 (新增)26 1401 材料采购(更名,工业企业专用,原为“物资采购”)27 1402 在途物资 (新增,商业企业专用)28 1403 原材料29 1404 材料成本差异30 1405 库存商品31 1406 发出商品(新增,将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合并)32 1407 商品进销差价33 1408 委托加工物资34 1411 周转材料 (新增,将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合并)35 1421 消耗性生物资产36 1431 贵金属37 1441 抵债资产 (金融共用新增)38 1451 损余物资(保险专用新增)39 1461 融资租赁资产 (租赁专用新增)40 1471 存货跌价准备(对应“资产减值损失”)41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新增,原为“长期债权投资”)42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新增)43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增,原为“长期债权投资”)44 1511 长期股权投资45 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对应“资产减值损失”)46 1521 投资性房地产(新增)47 1531 长期应收款 (新增,由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核算方法与以前不同)48 1532 未实现融资收益(新增)49 1541 存出资本保证金 (新增)50 1601 固定资产51 1602 累计折旧52 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应“资产减值损失”)53 1604 在建工程54 1605 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55 1606 固定资产清理56 1611 未担保余值(租赁专用新增)57 1621 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58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农业专用新增)59 1623 公益性生物资产(农业专用新增)60 1631 油气资产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新增)61 1632 累计折耗 (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新增)62 1701 无形资产63 1702 累计摊销 (新增)64 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对应“资产减值损失”)65 1711 商誉 (新增,从“无形资产”中剥离)41 1815 未确认融资费用(变更类别)66 1801 长期待摊费用(将‘开办费’直接记入“管理费用”)67 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 (原为“递延税款”)68 1821 独立账户资产(保险专用新增)69 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70 2001 短期借款71 2002 存入保证金 (金融共用新增)72 2003 拆入资金 (金融共用新增)73 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专用新增)74 2011 吸收存款(银行专用新增)75 2012 同业存放(银行专用新增)76 2021 贴现负债(银行专用新增)77 2101 交易性金融负债 (新增,原为“短期负债”)78 211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金(融共用新增)79 2201 应付票据80 2202 应付账款81 2203 预收账款82 2211 应付职工薪酬(将“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中的社保合并)83 2221 应交税费 (将“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合并)84 2231 应付利息(新增)85 2232 应付股利86 2241 其他应付款87 2251 应付保单红利(保险专用新增)88 2261 应付分保账款(保险专用新增)89 2311 代理买卖证券款 (证券专用新增)90 2312 代理承销证券款 (证券和银行共用新增)91 2313 代理兑付证券款(证券和银行共用新增)92 2314 代理业务负债(新增)93 2401 递延收益 (新增)94 2501 长期借款95 2502 应付债券96 2601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专用新增)97 2602 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98 2611 保户储金(保险专用新增)99 2621 独立账户负债(保险专用新增)100 2701 长期应付款101 2702 未确认融资费用 (变更类别)102 2711 专项应付款103 2801 预计负债104 2901 递延所得税负债 (原为“递延税款”)三、共同类105 3001 清算资金往来 (银行专用新增)106 3002 货币兑换 (金融共用新增)107 3101 衍生工具 (新增,指国债期货、远期合同、股指期货等) 108 3201 套期工具(新增)109 3202 被套期项目(新增)四、所有者权益类110 4001 实收资本111 4002 资本公积112 4101 盈余公积113 4102 一般风险准备(金融共用新增)114 4103 本年利润115 4104 利润分配116 4201 库存股 (新增,因购股票在冲减实收资本的同时增加本科目)五、成本类117 5001 生产成本118 5101 制造费用119 5201 劳务成本120 5301 研发支出(新增,无形资产类)121 5401 工程施工 (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122 5402 工程结算 (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123 5403 机械作业 (建造承包商专用新增)六、损益类124 6001 主营业务收入125 6011 利息收入(金融共用新增)126 6021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金融共用新增)127 6031 保费收入(保险专用新增)128 6041 租赁收入(租赁专用新增)129 6051 其他业务收入130 6061 汇兑损益 (金融专用新增)131 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新增)132 6111 投资收益133 6201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134 6202 摊回赔付支出(保险专用新增)135 6203 摊回分保费用 (保险专用新增)136 6301 营业外收入137 6401 主营业务成本138 6402 其他业务成本(更名,原为“其他业务支出”,但将其他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剥离到营业税金及附加) 139 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更名,原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现在将主营和其他业务都纳入)140 6411 利息支出(金融共用新增)141 6421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金融共用新增)142 6501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143 6502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专用新增)144 6511 赔付支出(保险专用新增)145 6521 保户红利支出(保险专用新增)146 6531 退保金(保险专用新增)147 6541 分出保费(保险专用新增)148 6542 分保费用 (保险专用新增)149 6601 销售费用 (更名,原为“营业费用”)150 6602 管理费用151 6603 财务费用152 6604 勘探费用 (新增)153 6701 资产减值损失 (新增)154 6711 营业外支出155 6701 所得税费用 (更名,原为“所得税费用”)156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备注:由于新的会计制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观念,新增加了一个一级科目也是新利润表上的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科目设置异同由于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科目作了较大改变,本文试对新会计科目体系中除涉及金融和生物类特别科目外的其他科目与《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相关科目作一比较分析。
一、未作任何改变的科目这类科目主要有:①资产类:“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
②负债类:“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等科目。
③所有者权益类:“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科目。
④成本类:“生产成本”等科目。
⑤损益类:“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科目。
二、科目名称改变但实质内容未改变这类科目主要有“库存现金”和“所得税费用”两个科目。
制度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但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包括库存现金及可以随时动用的银行存款,从这一点来看科目涵盖的内容是不一致的,因此将“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科目是合理的。
更改后的“所得税费用”科目与制度中的“所得税”科目核算内容相同,均为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只是名称改变而已。
三、科目名称改变且实质内容发生改变1.资产类。
“材料采购”科目,制度中“物资采购”科目用来核算企业购入的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商品流通企业购入的商品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而“材料采购”科目只用来核算工业企业购入的材料,商品流通企业购入的商品一律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2.损益类。
其他业务成本,本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其他业务成本,不核算其他业务发生和税费及销售费用,与“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有一定的区别。
营业税金及附加,本科目不仅核算主营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也核算其他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
这反映了我国淡化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区分,因为不管是主营业务还是其他业务都属于日常业务,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作为费用,不再区分。
销售费用,本科目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与“营业费用”科目相比核算内容减少。
四、科目名称未变但实质内容发生改变1.资产类。
应收票据:制度明确规定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所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