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特色疗法—经皮切吸髓核摘除术

合集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骨科杂志 2〇17Feb ;2〇(l )•17 •doi : 10. 3969/j. issn. 1008-0287. 2017. 01.008•临床论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 突出症何海潮,张永进,杜英勋,吕晓强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 E L D )治疗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P E L D 治疗15例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比较术前及术后3 d 、l 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 A S 评分及腰椎J 0A 评分、0DI 。

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ab 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

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

术后V A S 评分、腰椎J 0A 评分、0D I 均较术前明 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〇.〇1)。

末次随访按改良MacNab 评分评价: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 率13/15。

结论P E L D 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巨大型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患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经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图分类号:R 681.5 ;R 687.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0287(2017)01 -0017 - 03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huge disc herniation in young patients HE Hai-chao ,ZHANG Yong -jin,D U Ying -%un,LU Xiao-qiang ( Section X I , Deptof Orthopaedics ,Dong-yang Peoplefs Hospital ,Dongyang,Zhejiang 32210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huge disc herniation in young patients. Methods Fifteen young patients with lumbar hugedisc herniation were treated by PELD. The VAS, lumbar JOA score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3 days, 1 month, 3 months and at the time of the last follow-up. Modified MacNab score was counted for evaluating clinical outcomes at the last follow-up. Results Fiftee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12 months.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did not occur. The postoperative VAS lumbar JOA score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 01). The last modified MacNab follow-up rating : 8 cases were rated as excellent,5 cases were good,2 cases were fair,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13/15. Conclusions PELD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for youth patients with lumbar huge disc herniation which are failure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Key words :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 the youth ; lumbar disc herniation排除标准:腰椎管狭窄症者;腰椎不稳和滑脱者;腰 椎感染、肿瘤、畸形者。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3 结 果
手术 时 间 1 ~2 h , 中位 数 1 . 5 h 。住 院 时 间 3~ 7 d , 中位数 5 d 。术后下床 时间 6~ 4 8 h , 中位 数 2 7 h 。 所有患 者均获 随 访 , 随访 时 间 5— 7个 月 , 中位 数 6个 月 。均 未 出现切 口感 染 、 神经 损 伤 等并 发 症 。J O A评 分术前 为 ( 1 . 6 2±0 . 4 2 ) 分, 术后 为( 9 . 1 5- 4 - 0 . 3 3 ) 分。
要 目的 : 探讨经皮椎 间孔镜 下髓核 摘除术治疗青 少年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的临床 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 2 0 0 8年 1 1月至 2 0 1 3年
1月,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治疗青少年腰椎 间盘突 出症 患者 3 1例 , 男1 7例 , 女1 4例。年龄 1 4— 2 0岁, 中位数 1 8岁。 均 为经非手术疗法治疗 3个 月无效 的患者 。病 变累及 者 5例 、 L 4 5 者1 9例 、 kS 。 者 7例 。腰椎 间盘 突 出P i f r r m a n n分级 , Ⅲ级
水量 , 防止发生便秘 。术后 3~ 6周避免进行腰部负
重活 动 , 腰 部禁 止 采 用 物 理 疗 法 治 疗 , 注 意 适 度 进 行
腰背 肌功 能锻 炼 。
L D H患者。病变累及节段 : L 5例 , L 一 l 9 例, L s 7 例 。扭伤者 7 例, 重物压伤者 5 例, 运动伤者 4例 , 长 期负重者 1 例, 体质量指数 ≥2 4者 l 4例。腰椎 间盘
n e o u s e n d o s c o p i c l u mb a r d i s c e c t o m y , P E L D) 治 疗 青 少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 c m处穿 刺 。穿刺成 功后 , 取 出针 芯 , 注 入造 影剂 ( 欧
于微创手术中的一种 , 具有组织创伤小、 术后恢复迅
速等 优点 , 常用 于 治疗腰 椎 间 盘突 出 症 。2 0 1 3年 1 — 6月 , 我 们采 用经 皮椎 间孔 镜髓 核 摘 除术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出症 患者 1 9例 , 疗效 满意 , 现 报告如 下 。
e n d o s c o p i c s p i n e s y s t e m, Y E S S ) , 于棘 突 中线旁开 1 0 c m
处穿刺 ; 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 出者 , 采用椎 间孔镜技术
( t r a n s f o r a m i n a l e n d o s c o p i c s p i n e s y s t e m, T E S S Y S ) , 于棘
例、 旁中央型腰椎 间盘 突出 3例 , L s 旁 中央型腰椎 间盘 突 出9例 , 中央型腰椎 间盘 突出3例 。单纯腰 痛者 பைடு நூலகம்例 , 腰痛伴一侧下肢
放射 痛者 1 4例 , 腰痛伴双 下肢放射 痛者 1 例 。病程 2~1 2个月 , 中位数 6个 月。随访观察症状缓解、 并发症发 生及 腰椎功 能恢复 等情况 。结果 : 手术时间 6 O一1 2 0 m i n , 中位数 7 5 m i n 。术中 出血 量 1 O~ 4 0 m L, 中位数 1 5 mL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 随访 时间 1— 6
辅 助下进 行椎 间盘 消 融 减 压 和 纤 维 环成 形 术 。缝 合
1 临 床 资 料
本组 1 9例 , 男 7例 , 女1 2例 ; 年龄 1 9— 6 8岁 , 中 位数 4 6岁 ; 均 为 经 非 手术 方 法 治 疗 未 取 得 效 果 的腰

经皮侧方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经皮侧方入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度 。结 果
术 后 所 有 患 者 均 获 得 随 访 ,时 间 1 2 ~2 4个 月 ( 平均 1 6个 月 ) 。2 5 6例 患 者 的 临 床 症 状 均 得 到 明 显 改 善 ,无 一 例 出
现脊 柱 不 稳 、神 经 粘 连 、神 经 根 损 伤 、感 染 或 硬 脊 膜 撕 裂 等 并 发 症 。术 后 1周 与 术 前 在 腰 腿 痛 VA S评 分 的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而 术 后 1 周与术后 3 个 月 比较 时 ,差 异 则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根 据 J O A 评 分 标 准 ,优 2 2 5例 , 良 1 8例 ,可 1 3 例 ,评 分 的优 良率 达 9 4 . 9 。结论 经 皮 侧 方 入 路 椎 间 孔 镜 下 髓 核 摘 除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具 有u n ,LI U C h u n h u a, CHEN Qi y o n g,LI ANG Gu i q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S p i n a l s u r g e r y,Fu z h o u Mu n i c i p a l s e c o n d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Xi a me n Un i v e r s i t y,Fu z h o u ,Fu j i a n 3 5 0 0 0 0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o f l a t e r a l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t r a n s f o r a mi n a l e n d o s c o p i c d i s c e c t o my i n t h e

经皮切吸术配合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

经皮切吸术配合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
参 照 国 家 中 医 药 管理 局 《 医病 证 诊 断疗 效 中
11 诊断标准 .
解。腰 为足太 阳膀胱经所过 , 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 , 委 合
穴 为 经气 由浅 人 深 汇 合 于脏 腑 的部 位 , 委 中穴 有 行 经 气 、 瘀 故 化 滞 利 腰 的作 用 。 四 总穴 歌 》 《 中有 “ 背 委 中求 ” 腰 的记 载 , 可见 ,委 “ 中穴 是 治 疗 腰 部 疾 患之 要 穴 ” 当腰 部 发 生 急 性扭 伤之 后 , 委 。 在 中穴 处 形 成 一 个 经 络 壅 滞气 血 瘀 结 的 急 性 腰 伤 敏感 点 ,如 果 在 膝窝 ( 中 、 阳 穴 ) 用 刮 拭 或掌 拍 , 激发 经 气 运 行 、 气 活 委 委 采 可 行 血 , 善 腰部 的血 液 循 环 , 到解 痉 止 痛 的 效 果 。本 法 具 有 疗效 改 达
膝 窝部 涂刮 痧 油 , 面刮 法 ( 用 刮痧 板 向刮 拭 的 方 向倾 斜 4 5度 , 均
匀地向同一方 向刮拭 ) 自上 向下依次刮拭双侧委 中、 委阳穴的部
位 ; 可 掌拍 膝 窝 , 围 涵 盖 委 中 和委 阳穴 位 , 打 力度 由轻 渐 也 范 拍 重 , 由重 至轻 , 次 拍 打 要有 间歇 , 复 l 左 右 , 至 局 部 再 两 反 5次 直 皮 肤成 潮 红 为 止 。
4~ ri, 留针。 5 n不 a 针刺 同时 嘱患者手扶桌子或床栏等物站立 , 做
腰 腿部 活动 , 前屈 后 伸 腰 部 , 右 侧 弯 及 扭腰 , 着 蹲 起 等 动 作 , 左 试 视 患者 的适 应 程 度 , 动 幅 度 和力 度 逐 渐 加 大 。 损伤 部 位 在 右 活 若 侧 , 先 针刺 左 手 , 针 刺 右 手 , 则 后 反之 , 损伤 部 位 在 左 侧 , 先 针 则 刺 右手 , 针 刺左 手 。 ( ) 刺 耳 穴 腰 痛 点 ( 耳 轮 上 2 5处 ) 后 2针 对 / 、 皮质 下 ( 对耳 屏 内侧 面 ) 神 门穴 ( 角 窝 内 , 对 耳 轮 上 脚 的 及 三 靠 下 、 1 3 界 处 ) 局 部 常 规 消毒 , 取 0 5寸 毫 针 , 入 耳 穴 中 /交 , 选 . 刺 皮下 , 及软骨膜 , 触 以不 刺 入 软 骨膜 为度 , 留针 时 间 2 3 m n 0— 0 i,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肿块 ( 以位于体表者明显) 。并发感染 出现发热等表现 。
囊性淋巴管 瘤病 理肉 眼观多为 多 房性 囊性 肿块 ,常 较 大 ,直 径 可超 过 1e ,囊 壁薄 约 1 3a1 0r a - nr / .呈半 透 明状 ,
入椎 问盘 经正侧 位透视证实位置 良好 ,逐渐更换套针 .扩
表现 ,作 出鉴别。如颈部 的鳃裂囊肿 ,甲状舌管囊肿 ;纵厢 的支气管囊肿 ,食 管囊 肿 ,心包囊肿 ,胸腺囊肿 ;腹 腔 、腹 膜 唇的胰 脾 肾 附 件等 部位 的 大囊 肿及 囊性畸 胎瘤
过椎间盘纤维环 一侧 开窗,达到机械减压 目的 ,而非直接摘
除压迫 神经根 的髓 核组 织 ,掌握其适 应症 和禁忌 症非 常关
扎 ,术后髓核称重平均 14 。 .g

溃黄色澄清浆液及份量不等的蛋 白成份 。囊性淋巴管瘤者 同 时含有血 管成 防 病 理上称 为脉管瘤 ( 巴管血 管瘤 ) 淋 :沿
疏松 的间隙生长是囊性淋 巴管瘤 的一大特点 。故其形态往 往
与局部间隙相 吻合 ,体积 增大 ,张力 增加 ,可压迫邻 近 结
术 中感 染及术中 X线曝 光,才使 P. D技 术在世界 范围内 L. 迅速推广 : P L D的机理是 切吸 出椎 间盘 中央 的髓 枝组织 .并通 ..
回顾分析率组病 例 ,6例行 C T检 查者 ,其 中 5例 具有 较典型表现 因缺乏认识 而误诊 ,l侧颈部囊性 淋 巴瘤并 发 感染者,其囊壁较 厚 >3 m ,且不均 匀,边 缘不 清 ,囊 内存 ni 物密度较高 ,( 值约 3 H ,表现极不典型,同时伴有颈部 5u 淋巴结肿 大,绐诊 断带 来困难 ,而误诊 为预部寒性脓 疡。要 想对囊性淋 巴管瘤作 出准确判断 除掌握其本 身的临床及影 像表现 ,尚额掌握发生在 不问部位的其它囊肿性病 变的特 征

常用微创治疗方法

常用微创治疗方法

疼痛科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疼痛科使用的微创技术主要应用在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上,包括胶原酶、切吸、椎间盘镜(PED)、PLDD、臭氧、IDET、射频、离子刀等:1.胶原酶溶核:将一种对椎间盘髓核组织有特异性溶解作用的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内或硬膜外腔,使髓核溶解吸收达到盘内减压与治疗目的。

国外起始于六十年代。

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日趋减少。

2.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在影像监控下,将工作套管直接进入椎间盘内,利用钳夹切割及负压系统取出部分髓核,从而降低盘内压力,使纤维环压力减轻,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3.经皮穿刺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D):椎间盘镜分侧路椎间盘镜与后路椎间盘镜。

侧路椎间盘镜是在切吸的基础上,附加椎间盘镜系统。

使切吸在椎间盘镜监测下进行更加安全有效。

后路镜则是融合了侧路椎路镜与椎板间小开窗技术的优点,仅在椎间盘病变对应点上开一小口,放入椎间盘镜系统,利用精细的手术器械,完成取出病变髓核的过程,达到治疗的目的。

4.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PLDD):利用激光能量使病变的髓核内空洞化,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缓解和消除对坐骨神经或脊神经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5.臭氧溶核术(PIMOI):该疗法采用细针穿刺到椎间盘内,注射少量臭氧气体使髓核组织脱水萎缩,达到使椎间盘减压的目的。

主要原理是利用臭氧的瞬间完成的、强大的氧化功能,达到脱水、消炎和镇痛的作用。

6.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用来治疗与纤维环破裂有关的下腰痛。

在影像设备监测下,将一根环形金属热电极通过引导针插入纤维环内,通过加热修复受损的纤维环,同时破坏纤维环内的超敏神经末梢。

这是一种加热去神经化治疗下腰痛的方法。

7.射频消融髓核成型术(NP):将一根射频汽化棒穿刺入髓核内,利用双级射频产生的能量,将射频刀头与组织间的电解质转化为等离子体的离子蒸汽层。

在椎间盘内切开多个槽道,从而缓解疼痛和减轻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刺激。

上述几种微创治疗方法或是通过减少髓核体积,间接达到减压的作用、或是通过修补纤维环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直接针对突出的髓核组织进行治疗。

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单 节段 约 4c 双 节段 约 6c 保 留棘 突 、 上 韧带 及 m, m, 棘
本 组 40例 , 26例 , 14例 。年 龄 l 8 男 8 女 9 8~5 1
岁, 平均 年 龄 3 . 9 2岁 。病程 最短 3d 最长 1 , 2年 , 均 平
8 。症状 表现 为单 纯 腰 痛 6例 , 纯 下肢 放 射 痛 5 2d 单 2
收 稿 臼期 :0 8—1 2 20 0— 1
髓 核摘 除 术 的地 位 形 成 了挑 战。作 者 自 1 9 9 2~2 0 06
年问 , 择腰 椎 间盘 突出症 患者 4 0例 , 选 8 用传 统 的开放
手术 行髓 核摘 除 , 过两 年 以上 的观察 随访 , 得 了显 经 取
2 手术 方法
单节 段采 用 开 窗法 , 侧 双节 段 采 用 半 椎 板 切 除 单
血量 。
[ ]胡娅莉 , 2 周重 宛. 子宫 腔纱条 填塞术 在控 制剖宫 产出血 中的应 用 [ ] 中华妇产科杂志 ,9 8 3 ( )3 1 J. 19 ,3 5 :1 .
[ ]曹泽毅 主编. 3 中华妇产科学 [ . M]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 0 .9 . 人 2 579 0
[ 参考文献 ] [ ]田宏 , 1 石晶. 辽宁 1 1年间产科 出血孕产 妇死亡原 因分析 [ ] 中国 J.
实 用妇 科 与产 科 杂志 ,0 3 1 ( ) 5 1 20 ,9 8 :0 .
但 通过 上述处 理 , 都能 取得 良好 的 效果
而避 免 了切 除子宫及 孕 产妇死 亡 。
髓 核突 出引起 坐 骨神 经 痛 以来 , 核 摘 除术 作 为腰 椎 髓
间盘突 出症 的标 准 疗 法 ,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九 十 年 得

全程护理在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全程护理在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全程护理在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作者:李萱姜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8期【摘要】对68例行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治疗优良率92.6%,有效率98.5%,均未发生并发症,3-5天出院。

提出术前作好术前准备和体位训练、术中密切配合和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并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的全程护理,能够提高疗效。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切吸术;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发病率高。

经皮椎间盘髓核切吸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法[1],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科自2008年来,采用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配合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男44例,女24例,年龄35-68岁,平均50.2岁,病史5个月~6年,平均14个月。

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CT检查,部分做了MRI,其中L 3~4 12例,L 4~5 34例,L 5 ~S 1 28例,L 4~5 +L 5 ~S 1 6例。

1.2 操作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侧后方穿刺法。

患者侧卧于X线检查床上,患侧腿伸直,健侧腿呈屈曲位。

根据CT扫描选定穿刺点,标于患者身上。

在X线双向定位下,将穿刺针插入髓核中心,退出针芯后依次由细到粗插入套管留在椎间盘内。

用锯齿针切开纤维环,即“开窗”后,置入电动旋切器进行切割和抽吸。

切割速率为100~400r/min,冲洗生理盐水内加入庆大霉素24万U,洁霉素1.2g,流速100ml/min,抽吸最大负压力为1个大气压。

抽吸完毕后,拔出套管针加压5min后包扎。

2 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

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腾皋军等提出的标准。

显效:患者症状完全解除;有效:能参加日常活动,几乎没有症状,或有时可有轻微症状;无效: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

经皮穿刺电动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讲解

经皮穿刺电动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讲解

经皮穿刺电动切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致腰腿痛是骨科常见病。

1985年Onik等首先报告经皮电动椎间盘切吸术(Automatic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先后进行APLD探索。

1995年8月以来,我院采用山东济南龙冠公司生产的电动式经皮椎间盘切吸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8例中男50例,女8例;64个椎间盘,68次穿刺,成功率94.1%。

58例中双节段8例,L4~L532例,L5~S124例。

椎间盘切吸量,L4~L51.0~4.6g,平均1.8g,L5~S10.5~4.2g,平均1.68g。

平均住院8.5天,无二次切吸。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腹部垫窄软枕,在BV-25C型臂X光机透视定位,从棘突旁开8~12cm处标出穿刺点。

在髂嵴未高出L4椎体中1/3以上者,L5~S1间盘可同用L 4~L5间盘穿刺点。

常规消毒皮肤,铺单;用2%利多卡因5ml局麻。

将带有针芯套管针向脊柱矢状面成40°~50°角进针达病椎间隙后1/3处,正侧位透视确定进针位置正确后,拔出针芯,将套管由细至粗依次逐级旋转式插入,最终将直径5.6mm工作套管送入椎间隙0.3~0.5cm并予保留,余针管拔出,沿工作套管送入环锯切割纤维环。

用髓核钳夹取髓核,至不能夹取髓核后,送入切吸器,接通输液器及负压吸引器,以300次/分速度反复切割抽吸,同时,经常调整前端侧孔的深度、方向及角度,尽可能切吸出足够多的髓核组织,最后注入庆大霉素8万u于椎间隙内预防感染,取出套管压迫片刻,缝合一针包扎。

术后收集全部髓核碎片装入小瓶计量。

手术时间50分钟左右。

本组早期有3个椎间盘(L5~S1)行髂骨钻孔切吸。

治疗结果APLD治疗58例,64个椎间盘。

术后3天、1周、1月、2月、3月、6月、1年随访,根据改良的Macnab〔1〕疗效评定标准(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良:偶有疼痛,能做轻工作;可:有些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工作;差:症状体征同治疗前,需进一步手术治疗)进行评定,优38例,良15例,可5例,无差级病例。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腰腿疼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腰腿疼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腰腿 疼的处理对策
• 2.难自愈性原因:手术方案
• a.腰椎不稳:需行内固定,必要时需植骨融合,内固定 可行经皮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术;行微创内窥镜后外侧经 腹膜外经腰大肌椎间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MS-TLIF) 更为适宜。
• b.腰椎管狭窄:随着椎间孔镜技术发展,随着椎间孔镜 用磨钻的出现,对椎管狭窄的治疗更进一步;如仍不能 解除,还需行切开减压。
• 2.难自愈性原因:难以通过药物或休息得到病情 缓解,需行手术治疗方能缓解病情:包括适应征 选择不当等。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介绍
• 简介: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经过临床前 辈通过实践采用椎间孔镜通过经皮穿刺直达突出 髓核,直视下摘除病变髓核,达到治疗椎间盘突 出症的一种手术技术。
• 具体:C型臂下空间定位标记,通过透视下腹膜 外穿刺,穿过腰大肌,经过神经根下Kambin三 角到椎间孔达突出髓核病灶,通过椎间孔镜,行 镜下髓核摘除术,摘除突出髓核。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腰 腿疼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高飞
目的
• 通过笔者大量的临床治疗观察,把经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后的腰腿痛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原因 采取不同治疗,以期完全解除患者病痛。
原因分类
• 1.自愈性原因:通过药物或休息,能自愈:常见 于神经根水肿、血肿压迫等。
• c.髓核摘除不完全:可再次行椎间孔镜手术,如难奏效, 还可以行后路切开手术。
谢谢观赏!

开手术。
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传 统腰后路切开减压髓核摘除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的比较
• 二、缺点
• a.术野局限,可能不能完全摘除髓核; • b.穿刺定位受术者空间想象能力等限制; • c.未行内固定; • d.减压受限制。

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04
恢复情况:患者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恢复效果不理想,可能需要进 一步手术治疗或康复治疗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适应症
APLD适用于轻中度腰椎间盘突 出症患者,尤其是年轻、症状 较轻的患者。
优点
APL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 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减轻患 者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
效果
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 期效果良好,多数患者术后疼 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 高。
术后处理
01
02
03
04
观察与护理
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 段时间,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药物治疗
根据需要,医生会开具止痛药 、消炎药等药物治疗。
康复训练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以促进恢复。
定期复查
手术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
的并发症。
03 手术效果与风险
手术效果
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始阶段
20世纪80年代,医生开始 探索通过微创手术来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APLD技术逐渐成熟并得 到广泛应用。
当前应用
目前,APLD已成为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常 用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 轻中度患者。
手术原理
手术过程
通过皮肤穿刺进入腰椎间 盘,使用特制的切吸器械 将突出的髓核组织切除或 吸出。
神经损伤
手术可能损伤神经根,导致术后 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
症状加重
在手术过程中,如果髓核切吸过 多或过少,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症
状或引发新的症状。
术后恢复
卧床休息
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以促进伤口愈合 和恢复。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_射_省略_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_李振宙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_射_省略_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_李振宙

#临床论著#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李振宙吴闻文侯树勋商卫林(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北京100037)=摘要>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短期疗效。

方法采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25例经椎间盘造影证实的间盘源性腰痛,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内VA S评分的变化及术后6个月M acN ab评分。

结果2例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均为L 5~S1椎间盘破裂患者,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

25例随访6~10个月,术前腰痛VA S评分为6124?0197,术后1周VAS评分0180?0165,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均为0(0~2),术后腰痛VA 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K ruska-l W a lli s法秩和检验,H=611680,P=01000),且术后6个月内腰痛VAS评分无明显反弹。

术前伴有下肢疼痛不适的4例术后下肢症状均缓解。

按照M acN ab评分标准,6个月随访时11例优,12例良,2例可,优良率9210%(23/25)。

结论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间盘源性腰痛短期疗效满意。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射频;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图分类号:R68115+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6604(2009)04-0332-04T ran sfora m inal Posterol atera l Endoscop ic D iscectomy and Rad i ofrequency Annulop lasty for D iscogen ic L o w Back Pa i n L i Zhenzhou,W u W en w en,H ou Shuxun,et al.D epart m ent of O r t hop e d ics,F irst Affiliated H osp it al of G eneral H osp ital of PLA,B eijing 100037,Ch i na=Abstract>O bjective T o study the short-ter m outcome of transf o ram ina l po ste ro l a teral endoscopic d iscecto m y and rad i ofrequency annu l op l asty i n pa ti ents w ith discogen ic lo w back pa i n.M e thods A tota l o f25patients w it h discogen ic lo w back pa i n,who w ere d iagno sed by provoca tive d iscog raphy,rece i ved transfora m i nal postero l a tera l endoscop i c discectomy and rad i o frequency annuloplasty in our hosp ita.l The VA S scores deter m i ned before and6months after the opera ti on w ere compared i n the pati ents.The ir M acN ab sco res w ere a l so eva l uated at6m onths postoperati on.Resu lts A fter t he surgery,2pa ti ents who had rupt ured i ntervertebra ld i scs(L5-S1)developed sunburn syndro m e,and then w as reli eved by pulsed e l ectrical sti m u l a ti on for one week.T he patien ts w erefo ll ow ed up f o r6-10months,during w hich no o t her post operati ve com plicati ons occurred.T he m ean VA S score o f t h is ser i es decreased sign ificantl y afte r t he trea t m ent,and kept be i ng reduced i n6months[preopera ti on:6124?0197,1,3,6m onths afte r the operati on:0(0~2);K ruska-lW a lli s rank-su m test,H=611680,P=01000].Four pa ti ents s howed l ow er li m bs pa i n be fore the treat ment and we re re lieved a fter the surgery.T he eva l uati on o fM ac N ab sco re sho w ed exce llent i n11pate i nts,good i n12,and f a ir in 2,suggesting an effecti ve rate o f9210%(23/25).Conc l u si on s T ransfora m i na l postero latera 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l us rad i ofrequency annu l op l asty is effecti ve for d iscog en i c lo w back pa i n i n a short ter m.=K eyW ord s> D i scogen i c l ow back pa i n;R adiofrequency;T ransfora m i na l endoscopic discectomy目前认为,除外影像学检查确定的神经根受压迫引起的慢性腰背痛,由椎间盘本身结构及功能紊乱所致的腰痛即为椎间盘源性腰痛[1]。

可视化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可视化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可视化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刘新焕【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22(28)2【摘要】目的探讨可视化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V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延津县人民医院骨科2018-06—2020-06收治的114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手术方法分为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组(FD组)和VPTED组,各57例。

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围术期指标,统计手术优良率。

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1a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评价腰椎功能。

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TED组的手术时间长于FD组,但切口较FD组小、出血量较FD组少,而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较FD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个月、1a 时2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PTED治疗LDH效果确切,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具有切口较小、出血量较少,而且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较短等优势。

【总页数】3页(P80-82)【作者】刘新焕【作者单位】河南延津县人民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相关文献】1.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采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3.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4.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5.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适应症的CT选择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适应症的CT选择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适应症的CT选择
孟宪平;都韧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016)001
【摘要】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的新技术,而适应症的选择是应用该技术的关键,本文通过121例CT图像观察和治疗结果分析,认为单纯椎间盘突出的膨出合并相应临床症状者为该技术的绝对适应症,上述合并轻度椎体退行变者为相对适应症,而对伴有骨性椎管、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突出或膨间盘有钙化,积气,游离椎间盘碎片一项者,即视为禁忌症。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孟宪平;都韧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30.5
【相关文献】
1.CT引导下经皮穿刺骨骼活检时穿刺针的选择与应用 [J], 陈虎义;李康印;郝晓东
2.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的适应症及技术要点分析 [J], 李蔚宇;黎惠如
3.18F-FDG PET/CT高摄取对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靶点选择的临床价值[J], 陈长春;胡晓燕;陈浩;邱大胜;刘玉林
4.CT引导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护理 [J], 林正秋;王振玉;徐振卿
5.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适应症的选择 [J], 阮国辉;王志纯;张德昌;艾书跃;白道永;张兴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节镜下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的整体护理

关节镜下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的整体护理

关节镜下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的整体护理
姚广菊
【期刊名称】《淮海医药》
【年(卷),期】2000(018)003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它是腰椎间盘纤维环因退化变性或损伤而出现破裂,导致髓核突向后方或后外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需要手术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着创伤大、术后可能出现神经根粘连、硬膜纤维化、腰椎不稳定等并发症,从而导致腰腿痛不能缓解.近年由于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彻底克服了上述缺点.我院骨科1999年1月~10月引用经皮穿刺(AMD)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现将资料完整的20例患者的整体护理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222)
【作者】姚广菊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
【相关文献】
1.局麻下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观察 [J], 王小平
2.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与髓核超氧化消融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陈熙
3.右美托咪定在经皮穿刺颈椎后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 [J], 申帮利;占恭豪;
许峰;黄茜茜;王佩芳;刘华程;黄晓芳
4.多媒体健康教育应用于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J], 陆芳芹;陈丽娟;茅志娟;夏小鹏
5.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J], 谌洪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联合臭氧溶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联合臭氧溶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联合臭氧溶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姚勇;李新民;杨继超;于西锋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2(29)4
【摘要】C臂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APLD)联合O3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目前是最先进的微创技术之一,在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已普遍在临床应用。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6年至今用该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已有百余例。

随机抽查50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
【总页数】2页(P328-329)
【作者】姚勇;李新民;杨继超;于西锋
【作者单位】250031山东济南,456医院影像科;250031山东济南,456医院影像科;250031山东济南,456医院影像科;250031山东济南,456医院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5
【相关文献】
1.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王海亭
2.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医用臭氧溶核与经皮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J], 肖峰
3.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23例疗效观察 [J], 吴
大胜
4.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23例疗效观察 [J], 吴大胜
5.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减压术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 吴越宏;符彦基;庞亮明;钟海英;郭绍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传统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传统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龙源期刊网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传统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作者:周晓虎张敬中郑昊龙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 要】目的:通过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传统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平行对照研究,探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理想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治疗新思路、新方法。

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2019年3月来沈阳军区总医院疼痛科及附属北方医院软伤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经皮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治疗。

治疗后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法(VAS法)及改良MacNab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效果良好。

VAS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3d后评分为(4.02±1.32),3个月后评分为(3.82±1.26);对照组治疗3d后评分为(5.20±1.44);3个月后评分为(5.13±1.27),两组于治疗3d、3个月VAS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腰椎射频;臭氧融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轮特色疗法—经皮切吸髓核摘除术
通过定位穿刺,将套管置入疾患的腰椎间盘内,采用切割,抽吸,钳夹方法取出部份和突出的髓核组织,使盘内压力降低,突出部回纳,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该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定位精确,手术风险小:术前通过CT,X光片测量出穿刺角度和皮肤穿刺点,术中患者取侧卧位,消毒、局部麻醉后在C形臂X光机的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疾患的椎间盘内,并经C形臂X光机多角度观察确认,大多一次能获得成功。

②损伤小:只要在皮肤上切开3毫米的小口,经定位穿刺针插入套管,取出部伤和突出的髓核,在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治疗,术中无出血,手术结束无需缝针。

③疗效高、见效快:当摘出髓核组织即可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患者马上可感到压迫症状缓解,据有关资料统计报道其有效率为96.2%。

④恢复快,费用低:只要住院5—7天,全部手术费用只有外科手术
2/3—1/2,术中不破坏腰椎骨结构,较好地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
经皮切吸术的疗效如何?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是肯定的,与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相似。

由于对适应症掌握不同和检查手段各异,各家报道的成功率自67%-96%不等。

最大的优点在于克服了外科手术引起的术后脊柱不稳和神经根粘连及硬膜外纤维化等所造成的继发性腰腿痛。

其次是对机体创伤小,康复快、操作简便、手术合并症少。

由于环锯的研制和改进,可钻通髂骨翼,使髓核要割器能够平行进入腰5
至骶1椎间隙,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简便而成功率高,且由于进针途径中无大血管和神经结构而安全,合并症少。

因而扩大了腰椎间盘切吸治疗的范围。

如能将髓核切吸术和溶解术相结合,则有提高成功率减少复发的可能。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是目前公认治疗包容型椎间盘突出症较有效的一项微创手术.是在大型 C 臂X光机或 CT 定位监视下,由专业医生亲自操作,用细
穿刺针穿刺到病变椎间盘髓核中央,通过逐级套管置换入 4.8 或 5.6MM 粗细工作套管,通过纤椎环开窗并切除部分髓核, 切吸出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具有减压、排空、还纳的作用,从而使椎间隙压力降低, 压迫外层纤维环的髓核组织减少或消除,使突出的髓核组织在纤椎环和后纵韧带弹性回缩下还纳,从而减轻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治疗目的。

临床应用证实,该技术可快速解除因髓核突出而造成的神经压迫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

采用该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创伤小(切口仅0.3CM)、手术时间短(15~20分钟)、恢复快(术后一周)、不干扰椎管内结构等优点.
专家建议: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到手术治疗的地步,避免到时因手术带来的精神及肉体的双重痛苦和经济的不必要支出!据统计:80%左右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完全可以不需要手术而通过保守和微创技术达到治疗的目的!治疗颈、腰椎疾病应遵循“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微创、能微创不手术”的宗旨 !
专家解析经典案例:为什么有的中学生也会患颈、腰椎病?
中学生发生颈腰椎病主要有以下原因:
发育过快: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孩子的青春期提前,在 11-15 岁之间生长最快,软骨板骨化迅速,椎间盘发育不全,髓核含水量较高,而胶原蛋白含量较少,椎间盘的柔韧性不足,腰部肌肉的力量也明显不足。

运动过少,现在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长期坐在课桌前,容易引起腰部肌肉劳损,有不利于钙质的吸收,影响了骨骼的发育。

婴儿时期爬行少:婴儿时期爬行时抬头和腹部下垂有助于脊柱生理弯曲的形成,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几个人照看一个孩子,动不动就抱起来,孩子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中学生得了颈腰椎病,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治疗,并积极预防、锻炼,最好到专业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治和咨询,以防延误病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

为了让更多的颈腰椎病患者认识到颈腰椎病带来的危害性和及时了解到各
种现代微创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先进和优点,目前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种微创技术以其安全、微创伤、疗效确切、无需开刀(俗称针眼里的手术)的优点为越来越多的颈腰椎病患者所愿意接受,在临床上也逐渐成为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首选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