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城市屋顶空间设计冬季策略——以哈尔滨市为例

合集下载

浅析东北严寒地区建筑风环境的优化设计

浅析东北严寒地区建筑风环境的优化设计

浅析东北严寒地区建筑风环境的优化设计摘要:在我国东北严寒地区,风环境的优化设计对建筑的影响至关重要。

应通过恰当的基地选址、合理的群体布局、适宜的环境配置,达到风环境的优化设计。

从而减少建筑能耗,增加空间的舒适性。

关键词:基地选址、群体布局、环境配置Abstract: in the cold regio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wind environment of construction influence is very important. The base shall be through appropriate location, rational layout, the group for the environment configuration, to the wind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environment. So as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 the comfort of the space.Keywords: base is located, group layout, environment configuration在我国东北严寒地区,风环境的优化设计对建筑的能耗以及舒适度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首先应考虑基地的地形、地貌,巧妙的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来组织建筑的室内外通风。

此外,还要采取合理的群体布局和适宜的环境配置,达到冬季挡风、夏季导风的目的,创造出舒适的室内外空间。

一基地选址自然环境中的基地选址在自然界中由于地形和地貌的差异,造成地表热力性质不均匀,往往会形成局地气流。

最常见的局地气流有两种,即山谷风和水陆风。

山谷风是由于山谷地区局地性加热、冷却的差异,使得白天气流顺坡谷上升而形成山风;夜晚气流顺坡谷而下形成谷风。

东北 房屋 保暖改造方案

东北 房屋 保暖改造方案

东北房屋保暖改造方案1. 引言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使得房屋保暖至关重要。

保暖改造可以有效提高房屋的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同时改善居住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东北地区房屋的保暖改造方案。

2. 外墙保温在东北地区,外墙保温是改善房屋保温的重要措施之一。

常用的外墙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聚氨酯泡沫板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外墙保温材料的质量,避免出现漏洞和裂缝,以提高保温效果。

另外,可以考虑在外墙表面增加保温层,如外墙保温砂浆或外墙保温板。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并且可以起到防水和隔热的作用。

3. 屋顶保温屋顶是热量流失的重要通道,因此屋顶保温是房屋保温改造中的重点。

常用的屋顶保温材料包括聚氨酯喷涂泡沫、防水卷材等。

在施工中,需要确保屋顶保温材料的密封性,避免热量泄露。

此外,可以考虑在屋顶表面铺设绿色植物,如草皮或绿化屋顶。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

4. 窗户和门的改造在东北地区,窗户和门的密封性对房屋保温影响巨大。

可以采用双层窗户、真空玻璃或低辐射玻璃等新型材料来改善窗户的保温性能。

对于门的密封性不好的情况,可以安装密封条或更换门框来改善保温效果。

5. 内部保温除了外墙和屋顶的保温改造,内部保温也是提高房屋保温性能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内部保温材料包括挂网装饰保温板、岩棉板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温材料的粘合牢固,确保保温层的连续性和均匀性。

此外,可以考虑在房屋内部增加隔热的隔墙或隔板。

这些隔墙和隔板可以起到隔热和隔音的作用,改善室内环境。

6. 可再生能源利用在东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也是房屋保温改造的重要方面。

可以考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或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清洁能源来提供供热和供暖。

这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7. 结论东北地区的房屋保暖改造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

本文介绍了一些适用于东北地区房屋的保暖改造方案,包括外墙保温、屋顶保温、窗户和门的改造、内部保温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东北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

东北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

东北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东北民居是指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的传统民居建筑。

由于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严寒,同时还受到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东北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相对独特,具有一定的特色和鲜明的地域风格。

东北民居的建筑布局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正厅、侧厢和后院。

正厅位于房屋的中央位置,是整个建筑的核心,也是居住空间和宴请客人的场所;侧厢则是正厅两侧的附属空间,一般用来安排厨房、储物间等功能,也可以用作起居室;后院则是主要的生活和活动空间,通常有院墙围起,种植着各种果树和蔬菜。

正厅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一般是由东南朝向入口的门厅、东西两侧的厢房和中间的大厅组成。

正厅的大厅非常宽敞,通常占据整个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用来接待客人、举办宴会等。

厢房一般是两层楼,上层是主人的卧室和书房,下层是起居室和厨房。

这种布局能够满足居住和社交活动的需要,并且在严寒的冬季提供了相对温暖的室内空间。

侧厢作为正厅的附属空间,一般位于正厅的两侧。

侧厢一般是单层楼,主要用作厨房、仓库、储物间等功能。

侧厢的布局一般与正厅保持一定的对称性,营造出一种整体的和谐感。

后院是东北民居的主要生活和活动空间,通常由院墙围起。

后院一般有多个庭院,庭院之间有明显的分隔,最前面的庭院一般用来晒粮食和蔬菜,中间的庭院用来种植花草和果树,后面的庭院一般是家禽的栖息地。

后院还有一些其他功能的建筑,比如草房、厕所等。

东北地区的气候严寒,东北民居在布局上注重保温和采光。

正厅一般朝南建造,以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室内的采光和温度;厢房一般朝北建造,用来抵挡北风,减少室内的热量损失。

同时,东北民居一般采用木质结构,并且在外墙上涂抹黄土或者白灰,以增加保温效果。

总的来说,东北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以正厅为核心,结合侧厢和后院,既满足了居住需要,又能够适应严寒的气候条件。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保温措施,东北民居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

住宅设计要点(五)-东北地区屋面构造做法

住宅设计要点(五)-东北地区屋面构造做法

住宅设计要点(五)-东北地区屋⾯构造做法东北地区屋⾯构造做法⼀、坡屋⾯(≯30°)构造做法(从上⾄下)1.轻质装饰⽡或涂料⾯层;2. 25厚1:2.5⽔泥砂浆或30厚C20细⽯混凝⼟找平层,内设#16镀锌钢丝⼀层,⽹孔25x25,钢丝⽹距保护层表⾯不⼤于1cm;(找平层设置分格缝,缝宽20,纵横向间距≤2M。

)3. SBS改性沥青卷材防⽔层⾄少2+2⼆层;(或2mm厚聚氨脂涂膜)4. 1.5厚聚合物⽔性防⽔涂料(或⼀布两涂聚氨酯涂膜)在屋⾯转⾓及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少250,卷起⾄少250;(防⽔层为聚氨脂涂膜时⽆此层)5. 20厚1:2.5⽔泥砂浆找平层;6. 100厚发泡聚苯⼄烯板保温层(容重:18kg/m3);7.刷聚氨脂防⽔涂料粘结层(兼隔⽓层);8. 20厚1:2.5⽔泥沙浆找平层;9.钢筋混凝⼟屋⾯板。

⼆、上⼈平屋⾯构造做法(从上⾄下)1. 10mm厚铺地砖⾯层,⽤⼲⽔泥擦缝,设分格缝≤2000×2000留10mm宽缝,填1∶3⽯灰砂浆。

2.撒素⽔泥⾯(洒适量清⽔)3. 40厚C20细⽯混凝⼟(防⽔混凝⼟B6),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000×2000(钢筋必须断开),缝内嵌PVC防⽔油膏;4.玻纤布隔离层;5. SBS改性沥青卷材防⽔层⾄少2+2⼆层;(或2mm厚聚氨脂涂膜)6. 1.5厚⼀布两涂聚氨酯涂膜在⼭墙四周、屋⾯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少250,卷起⾄少250;(防⽔层为聚氨脂涂膜时⽆此层)7. 20厚1:3⽔泥砂浆找平层;8. 1:6⽔泥焦渣最薄处30厚,找2%坡,振捣密实表⾯抹光;(根据⼯程情况确定是否设排汽孔)9. 100厚发泡聚苯⼄烯板保温层(容重:32kg/m3);10.氯丁胶防⽔乳剂⼀道;11. 20厚1:2.5⽔泥沙浆找平层;12.钢筋混凝⼟屋⾯板三、⾮上⼈平屋⾯构造做法(从上⾄下)1. 40厚C20细⽯混凝⼟(防⽔混凝⼟B6),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000×2000(钢筋必须断开),缝内嵌PVC防⽔油膏;2.玻纤布隔离层;3. SBS改性沥青卷材防⽔层⾄少2+2⼆层;(或2mm厚聚氨脂涂膜)4. 1.5厚⼀布两涂聚氨酯涂膜在⼭墙四周、屋⾯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少250,卷起⾄少250;(防⽔层为聚氨脂涂膜时⽆此层)5. 20厚1:3⽔泥砂浆找平层;(分格见88J5-X1、2)6. 1:6⽔泥焦渣最薄处30厚,找2%坡,振捣密实表⾯抹光;(根据⼯程情况确定是否设排汽孔)7. 100厚发泡聚苯⼄烯板保温层(容重:18kg/m3);8.氯丁胶防⽔乳剂⼀道;9. 20厚1:2.5⽔泥沙浆找平层;10.钢筋混凝⼟屋⾯板四、种植屋顶构造做法(从上⾄下)1. 250~600厚种植⼟;2.聚脂⽆纺布滤⽔层(120G/M2),四周上翻100⾼,端部通长⽤粘结剂50⾼;3. 80厚粒径15~20陶粒排⽔层;4. 40厚C20细⽯混凝⼟,内配筋?4@150双向,设分格缝≤2000×2000(钢筋必须断开),缝内嵌PVC防⽔油膏;5.玻纤布隔离层;6. SBS改性沥青卷材防⽔层⾄少2+2⼆层;(或2mm厚聚氨脂涂膜)7. 1.5厚⼀布两涂聚氨酯涂膜在⼭墙四周、屋⾯管道周围涂刷加强层,宽度⾄少250,卷起⾄少250;(防⽔层为聚氨脂涂膜时⽆此层)8. 20厚1:3⽔泥砂浆找平层;(分格见88J5-X1、2)9. 1:6⽔泥焦渣最薄处30厚,找2%坡,振捣密实表⾯抹光;(根据⼯程情况确定是否设排汽孔)10. 100厚发泡聚苯⼄烯板保温层(容重:32kg/m3);11.氯丁胶防⽔乳剂⼀道;12. 20厚1:2.5⽔泥沙浆找平层;13.钢筋混凝⼟屋⾯板。

寒冷地区屋顶绿化设计研究———以哈尔滨神舟名邸小区屋顶绿化景观设计为例

寒冷地区屋顶绿化设计研究———以哈尔滨神舟名邸小区屋顶绿化景观设计为例

极作用 , 因此要 给与其重视。 3 植 物 的 选择 与维 护 ( 1 ) 植物 的选择。在 品种选择 中 , 应选择低矮灌木 、 地被植 物和攀援植物等 , 可少量选择耐寒小型乔木 , 避免选择高大乔木 等 。同时为了生态性考虑 , 应选择抗 污性强 , 可吸收 、 滞 留有害 气体或污染物质的 ; 须根发达 的, 不宜选用根 系穿 刺性较强 的。 综合考虑 , 屋顶绿化植物选 中, 应有 以下特征 : 1 ) 阳性 、 耐瘠薄的 浅根性植物 ; 2 ) 选择具有 乡土地域气息 的植被 ; 3 ) 耐修剪 、 易栽 种、 成活率高的植被 ; 4 ) 常绿树木为主 , 能够耐寒越冬的植被 ; 5 ) 抗寒性强 、 耐旱 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 ; 在哈尔滨神舟名邸小区屋 顶绿化植物种植 中, 选择合适 的绿 化植物 , 既美 观大方 , 又具有 经济性 , 同时又符合神舟名 邸小区的整体设计定 位。由于东北
◎美学技术 ◎
环境 艺 术
寒 冷 地 区屋 顶 绿 化 设 计 研 究
— —
以哈尔滨神舟名 邸小 区屋顶绿化景观设计为例
张 爽
( 黑龙江东方学 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0 0 )

要: 屋顶绿化是提 高城 市绿化 率、 缓解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市热 岛效应 、
改善 城 市生 态景观 环 境 的 一种 简捷 有 效 的补 偿 办法 。 本 文从 屋 顶 绿化 的特 征 入 手 , 探 讨 了屋 顶 绿 化 景 观 设 计 的 相 关 原 则 、 方 法 。研 究 了屋 顶绿 化 相 关 构 造 技 术 以及 植 物 种 植 要 素 , 并 结 合 哈 尔滨神舟名邸小区屋顶 绿化 景观设计 实践 , 旨在探 究城 市住 宅屋顶绿化设计 中的新 思路 , 力 图在我 国寒地屋 顶绿化 经济发 展 中起到积极意义。 关 键词 : 屋顶绿化 ; 景 观 设计 ; 构造 技 术 ; 寒 地

哈尔滨市优秀建筑设计方案

哈尔滨市优秀建筑设计方案

哈尔滨市优秀建筑设计方案哈尔滨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方案在这个城市中涌现出来,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无数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我认为在哈尔滨市中具有优秀设计的建筑项目。

首先,哈尔滨市的冰雪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因此,优秀建筑设计方案必须要能够体现这一特色。

一座典型的例子是哈尔滨市的冰雪大剧院。

这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冰雪,以冰雪为主题,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和钢结构,使得整个建筑就像是一座冰雪奇观。

冰雪大剧院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不仅为哈尔滨市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其次,哈尔滨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例如,在哈尔滨市的南岗区,有一座被誉为“城市绿洲”的优秀建筑——厚木·曲径花径。

这座建筑位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但它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融入了自然环境。

建筑师采用了大量的花草植物和建筑绿化,使得整个建筑就像是一片绿洲。

厚木·曲径花径的设计不仅仅关注建筑本身的美感,更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它给人一种宜居、宜人的感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畅享自然的场所。

此外,哈尔滨市的建筑设计方案也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

例如,哈尔滨市的新迎戴斯宾广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项目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通过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大量绿化等措施,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这个广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区,更是一个可以给城市居民带来舒适、健康生活的社区。

这样的设计方案不仅满足了居民的需求,也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总之,哈尔滨市的优秀建筑设计方案必须要能够体现城市的特色,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并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

这样的设计不仅仅美观,更重要的是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无数的魅力。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优秀建筑设计方案在哈尔滨市中涌现出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东北房屋设计理念特点

东北房屋设计理念特点

东北房屋设计理念特点东北地区的房屋设计理念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严寒气候: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相对短暂炎热,因此东北房屋设计理念特点之一是保温性好。

房屋建筑需要注重墙体和屋顶的保温隔热设计,采用厚实的墙体和屋顶保温材料,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性。

2. 强调结实耐用:东北地区多为寒冷地带,在面对严寒、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时,房屋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抗风、抗雪的能力。

东北房屋设计理念特点之二是注重结构的稳固性和耐久性,采用坚固的结构体系和优质的建筑材料,以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3. 充分利用太阳能:虽然东北地区冬季光照时间短,但太阳能仍然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东北房屋设计理念特点之三是充分利用太阳能。

设计师会根据房屋的位置和朝向,合理安排窗户和阳台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减少能源消耗。

4. 强调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东北地区的房屋设计也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由于东北地区的居住空间相对较大,设计师会合理安排各功能区域的位置,使得室内空间充分利用,并且便于生活活动。

此外,东北人的生活习惯也决定了他们对家庭生活空间的需求较高,他们更注重厨房、客厅、卧室等主要功能区域的设计和布置。

5. 保留传统元素:东北地区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和建筑传统,东北房屋设计理念特点之五是保留传统元素。

房屋外观设计会融入东北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如宽阔的屋檐、高大的柱子等。

此外,房屋内部的装修和装饰也会充分体现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如使用木材饰面、精致的雕刻等。

综上所述,东北地区的房屋设计理念特点主要体现在适应严寒气候、强调结实耐用、充分利用太阳能、强调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保留传统元素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东北房屋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能够适应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需求。

东北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东北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东北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1.地理环境分析
东北地区属于寒温地区,冬季寒冷且时间长,夏季短暂而凉爽,日照时间相对较短。

同时,东北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着大量的煤矿资源,地震频繁等特点。

因此,在设计建筑
工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方特点。

2.建筑用地选择
由于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建筑用地选择相对较为自由,但需要充分考虑到土地
的地理条件和周围环境,比如是否有煤矿,是否易发生地质灾害等。

3.建筑结构设计
考虑到东北地区地震频繁,需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地震防护措施,采用抗震设计,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同时,由于寒冷气候的影响,建筑也需要考虑到保温隔热的问题,采用保温材料和隔热隔音设计。

4.建筑外立面设计
由于东北地区的特殊气候,建筑外立面设计需要考虑到防风防雪的问题,采用独特的外墙
设计,保障建筑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

5.供暖系统设计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需要充分考虑到供暖系统的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的暖气系统,保障居
民在冬季的舒适。

6.排水系统设计
考虑到东北地区降雨较多,需要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因为积水导致房屋结构的受损。

7.环境保护设计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采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8.绿化设计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绿化设计,采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被,提高建筑
的环境美观度。

在东北地区进行建筑工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采用合
理的设计方案,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希望本文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哈尔滨建筑风格分析

哈尔滨建筑风格分析

探寻:哈尔滨的灵魂——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记得张抗抗说,城市的标识是树,那么,城市的灵魂大概就是那些见证着历史,见证着变迁的建筑了吧。

他们总是静静伫立在城市之中,或沐浴在阳光里,或覆盖在大雪下。

他们,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他们,融入我们的记忆中,他们,代表着城市的性格,像湘西小镇的古朴,像北京城的庄严,像香港的繁华,像西藏的壮观……而哈尔滨,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与那优美的穹顶,那曲折的回廊,那华丽的天花板,那凝重的大理石联系在一起。

这里,一个静谧又亲切的地方……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多样又统一,就像这座城市本身,富有包容性,却又不失个性与细节。

这里有拜占庭式建筑、阿拉伯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俄罗斯风格建筑、折衷主义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新艺术运动建筑……每一种都独具特色,为城市增添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氛围。

(一)拜占庭式建筑圣索菲亚教堂作为哈尔滨地标性建筑的圣索菲亚教堂就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圣索菲亚教堂建于1907年,是由沙俄侵略者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而建造的东正教堂,经过1912和1996年的两次修整,现作为建筑博物馆,成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一处景观,是市民和国内外游人欣赏建筑艺术和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圣索菲亚教堂具有浓厚的拜占庭风格,教堂是洋葱头式典型的俄罗斯建筑的屋面形式,整体造型中心突出,蓬顶以主穹顶为轴心,分布于主穹顶的前后左右四个帐篷大小不一,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

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

教堂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色彩庄重统一,细部饰以欧式风格的雕塑与壁画,别具匠心。

圣索菲亚教堂总会给带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巨大的穹顶与蓝天相呼应,顶尖金色的十字架在阳光下格外夺目,成群的白鸽时而从教堂顶端展翅飞过,时而休憩在房顶屋檐上,为庄重的教堂增添生机与活力。

圣母守护教堂(中华东正教会哈尔滨教会)圣母守护教堂始建于1922年,原为木结构大教堂。

1930年春,重修改建为砖石结构。

教堂平面呈十字形,体现出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2021年第3期(总第186期)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No.3,2021General.No.186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一以哈尔滨市为例张平平,崔云飞(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哈尔滨150010)摘要:民俗文化是影响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将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文化、民俗合理地融入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营造出繁花似锦的景观盛况,而且能够极大增强当代城市的辨识度。

本文以寒地城市景观为例,通过对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对哈尔滨城市景观现状进行具体阐述,进而深入探讨了民俗文化在哈尔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

而数字化景观体验、沉浸式景观体验、科技创新景观体验以及地域特征主题景观公园的设计等是将民俗文化应用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能够为寒地城市景观氛围的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国内外相关城市的景观设计开辟一条创新科技景观之路。

关键词:民俗文化;科技创新;寒地城市景观;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4937(2021)03-0098-05一、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现状分析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承载着众多民族智慧及文化的结晶,多民族差异使得每个地域都呈现出特定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差异⑴。

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周边地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由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朝鲜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区域。

东北地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大量的人口迁移等因素深深地影响着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形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层面的文化符号深刻影响着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服饰穿着、民间体育、曲艺歌舞等,并经过长期的融合、交融最终形成了北方特有的民俗文化。

1.少数民族语言符号的衰落满语和满文曾是满族北方文化中最显著的文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9YZ08)作者简介:张平平,1981年生,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崔云飞,1969年生,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

严寒地区建筑结构防冻胀

严寒地区建筑结构防冻胀
二、在气温降至连续五日5℃以下时,采取添 加外加剂,通常为防冻剂、引气剂。
严寒地区建筑结构防冻胀
防冻剂、引气剂的作用机理:
防冻剂通过降低水的冰点,从而起到防冻的作用。引 气剂的作用机理:当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后,引入了大量 均匀分布的微小气泡,由于气泡的可压缩性,因而可以缓 解结冰产生的膨胀压力。同时,气泡还可以容纳自由水的 迁入,因而可以大大缓解渗透压力,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冻 性的改善不是百分之几十,而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提高.防 冻剂是在施工的时候防止混凝土冻结带来的施工不便,甚至 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添加的.而引气剂主要是针对于建筑物 的使用过程中,防止其冻融循环造成的破坏 。
一月中旬哈市日均最低气温以达-25摄氏度
严寒地区建筑结构防冻胀
建筑结构防冻胀问题:
主体结构(地上)





基础及相关
(模)
严寒地区建筑结构防冻胀
建筑结构主体防冻胀问题:
根据JGJT_104-2011《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 一、在气温未降至连续五日5℃以下时,可正 常施工,即通过平时加快施工,保证工程质 量。
建筑结构冬期越冬维护措施
汇报文件
严寒地区建筑结构防冻胀
建筑结构防冻胀的意义
哈尔滨位于祖国极寒地 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会 城市。
本地区每年越冬时间近 5个月,冬季气温低,做好 越冬维护,保护建筑工程成 品不受冻胀侵害,对于建筑 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反 之,对于工期、成本均有重 大损害。
严寒地区建筑结构防冻胀
严寒地区建筑结构防冻胀
裸露于室外的钢筋外套PVC管,防止其因为长期暴露于空气 中而导致锈蚀、老化等
严寒地区建筑结构防冻胀
小结:
通过以上越冬维护措施,可以比较有效的 完成本项目未完工工程的冬期防冻胀工作,进 而保证项目工程、成本等要求。

哈尔滨大剧院金属屋面积雪、积冰防坠落设计浅析

哈尔滨大剧院金属屋面积雪、积冰防坠落设计浅析

哈尔滨大剧院金属屋面积雪、积冰防坠落设计浅析Analysis on Snow and Ice Fall Prevention Design of Harbin Grand Theater Metal Roofing刘会英 Ul 'Hui .、"#山西凯的建筑设计规划有限公司■设计与研究 / Design & Research摘史以哈尔滨大剧院金属屋面设计为例,从高寒多雪地KA :甩公共建筑頃向枳雪的防滑、防坠落设汁;f 求出发.结台屋面金厲兑墙构造设计、金属■墙外装饰板分格 设计、建筑立面设计的美学霜求,纖行冏要而广泛地 慨述,最终实现功能与美观结合的立而设计效果X ;•键 M盆域屋面;枳防滑;防呸落;功能与美观的结合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metal roofing design o f Harbin Grand Theater, ihe article presents a brief but broad overview rooted by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 f anti-sliding and anti-falling o f the snow on the roof o 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in ihc alpine-cold and snowy region. Correspondingly, the analysis combines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th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o f the metal roof curtain wall, the partition design o f the decorative board o f the mclal curtain wall and the aesthetic requirements o f the architecture facade as architectonics that ultimately achieves the integration in the fields o f physical function and aesthetics of the facade design.metal roof : accumulated snow: anti-skid strategies; anti-falling中阐分类号:TU 242.2 文献际识码:A生活在北方的人应该对屋面积雪、积冰现象不 陌生,在一些村庄,这样的状态能保持整个冬天, 还成为了独特的景色。

东北高寒地区居住建筑构造形式分析与探讨

东北高寒地区居住建筑构造形式分析与探讨

东北高寒地区居住建筑构造形式分析与探讨作者:郭建郭婺张道明王丹丹来源:《理论观察》2019年第06期摘要:根据东北高寒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特点,基于现代的建筑设计理论,分析、研究该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形态及居住模式。

通过对居住建筑平面设计、形体处理、构造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应注意整体结构的布局合理,考虑细部的优化设计,改善东北高寒地区的居住条件,提升生活质量,营造居住宜人的建筑环境。

关键词:东北高寒地区;居住建筑;建筑构造中图分类号:TU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6 — 0085 — 03新时代的发展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的便捷,同时在建筑方面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东北地区,通过新时代的建筑创造力,应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建造的节能环保、生态的居住建筑,不仅促进东北高寒地区绿色节能的居住建筑形式,结构类型转型升级,同时也推动了城镇居住建筑、结构、节能一体化设计技术升级与普及推广。

具有东北特色宜人的居住建筑布局形式,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结构类型,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可行的居住建筑,将营造出良好的宜居建筑环境,实现东北高寒地区人居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高寒地区居住建筑形态东北高寒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持续时间占全年的1/3以上,冻土期长、冻土深、多风雪;夏季短促且不炎热。

冬季一般时间可持续为当年11月份开始至第二年3月结束,这期间盛行偏北风,早晨和夜晚多烟雾、粉尘等且降雪较多、寒风刺骨。

冰冻期可长达4个月,越偏向北方越寒冷,冬季持续时间也越长。

在非降雪期,以晴天居多,寒冷且干躁。

春、秋两季气候特点相似,春季一般是3月末或4月初至5月、9~10月为秋季。

春季气温升高较快但不很稳定,昼夜温度起伏大,可谓是乍暖还寒。

由于此时的温度波动大、复杂多变且冷暖交替频繁,常有“倒春寒”“春寒料峭”之说,另一个显著的气候特征是多沙尘、大风。

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

哈尔滨的欧式建筑风格欧洲建筑史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为开端的。

全部欧式建筑都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基本建筑风格与要素。

从早期欧式建筑——拜占庭建筑,到此后欧洲流行的主要建筑流派: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以及古典主义式等诸多欧式风格的建筑,在上个世纪初至30年代的哈尔滨都有,甚至它们大多数遗存至今。

一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所创造的古典柱式和古罗马建筑所创造的穹顶和拱券,是所有欧式建筑的基本构图要素。

拜占庭建筑当然不能例外。

但是,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主要特征是:大穹顶和在大穹顶统帅下的集中构图,显示了建筑的威严和至高无上。

从技术上,拜占庭建筑创造了帆拱技术,解决了中央圆形大穹顶与下面方形平面的衔接问题,否则不可能在建筑顶端支撑起大型或超大型穹顶。

这种风格的建筑大都是教堂或权力或强势或公众建筑。

哈尔滨拜占庭风格的建筑有4座,均为东正教堂。

这是1930年建于东大直街中东铁路老墓地的圣母守护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

教堂平面呈希腊十字形,砖石结构,高30米,占地9500平米。

在教堂主殿的四角4个柱墩连成的4个边墙上,砌筑了4个精美的拱券。

在四个拱券之间形成的平台之上,由12个罗马风式的高侧窗围合而成了圆形帆拱鼓座,在坚实的帆拱鼓座之上座落着巨大的金黄色的宛如皇冠似的球状中央大穹顶!四周被4个六面体小塔上的小穹顶簇拥着,更显中央大穹顶的统帅地位。

在入口处的钟楼之上又有一个中型穹顶,使得整个教堂错落有致,布局均衡。

这座圣母守护教堂1900年初建时是中东铁路老墓地的祭祀教堂,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很快被划入市中心,墓地迁至东郊,这座守护教堂不再是祭祀教堂,并且进行了重建改建变成现在这样的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东正教堂。

哈尔滨其余三座拜占庭风格的建筑是:道里区透笼街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友谊路的圣母报喜教堂和南岗区营部街的圣母慈心院教堂(后两座教堂均已被拆除)。

索菲亚大教堂和圣母报喜教堂的图片在第五十三节里已经发布。

东北地区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浅谈

东北地区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浅谈

东北地区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浅谈摘要:东北民居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和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而且形成了具有适应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多民族生活习惯的独具特色的建筑布局形式。

研究东北民居的建筑布局形式对北方寒冷地区现代建筑的建设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关键词:东北民居;建筑布局;布局形式如今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各种文化互相撞击,传统的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冲突日趋激烈。

现代建筑在让人们在生活中感觉到了现代科技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与此同时现代建筑的千篇一律给人们带来了在精神上的乏味,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的缺失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简直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的布局特点。

在广大的住宅房屋中,东北地区民间居住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和形式。

一、东北民居建筑的整体布局形式为地区情况复杂,虽然类型变化简单,但材料的运用、建筑的设计手法和局部处理却是很丰富的。

特别是由于各民族长期居住所积累的经验,具体的处理和变化是多方面的。

其中的一些建筑手法今天仍可适用,东北民居建筑的布局更是如此。

例如沈阳这样的东北历史名城,城市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东、西、南、北四塔四市等等,每个区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过胡同小巷,胡同中才是住家门户,其有组织建筑群体构图的关系和明确流线层次格局。

东北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网和其他从属筑,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个明显的标志。

把一组建筑或一座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村镇、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

东北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地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

这些组合可以表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建筑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

北方建筑主体越冬维护方案

北方建筑主体越冬维护方案

北方建筑主体越冬维护方案北方地区的冬季寒冷严寒,对于建筑物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做好越冬维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个1000字的北方建筑主体越冬维护方案:一、保证建筑物外墙的保温和防水工作。

北方冬季气温较低,保温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应该确保外墙的保温材料和防水层的完好无损。

对于老旧建筑物,如果外墙保温材料老化或受损,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其次,冬季来临前,应对建筑物外墙进行清洗和检查,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及时修复漏水问题。

二、清理与维护屋顶及排水系统。

冬季的积雪对建筑物的屋顶和排水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及时清理屋顶的积雪十分重要。

同时,还应检查和维护屋顶的防水层,确保其完好无损。

此外,还需清理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预防因积水或结冰造成的损坏。

三、加强对建筑物结构的监测。

冬季极寒气温对建筑物的结构影响较大,容易引发裂缝或变形等问题。

因此,在冬季来临前,应该进行全面的结构检查,并在冷、热、干、湿等不利环境条件下进行长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结构问题,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四、加强供暖设施的维护。

冬季是建筑物供暖设施使用频率较高的季节,因此,对于供暖设备的维护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应定期检查和清洁锅炉,确保其正常运行。

其次,应检查供暖管道和阀门的密封情况,及时修复漏水问题。

另外,还需定期清洗暖气片,以提高供暖效果。

五、保护建筑物的门窗及门窗密封条。

冬季气温较低,门窗是建筑物与外界最直接接触的部位,所以门窗的保温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要确保门窗的密封性良好,没有漏风漏水现象。

其次,可以在门窗上安装保温膜或窗帘,以提高保温效果。

另外,还应定期检查门窗玻璃是否有裂纹,如有裂纹应及时更换。

六、增加建筑物的照明和通风设施。

冬季阳光照射时间较短,建筑物室内的照明设施更为重要。

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室内的天窗和采光灯,提高室内的采光效果。

同时,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

综上所述,北方建筑主体越冬维护方案包括保温和防水工作、清理与维护屋顶及排水系统、加强对建筑物结构的监测、加强供暖设施的维护、保护建筑物的门窗及门窗密封条以及增加建筑物的照明和通风设施等方面。

东北农村建筑

东北农村建筑

东北农村建筑东北地区的农村建筑,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些建筑既能适应严寒的气候,又能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

下面将从房屋结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等方面来探讨东北农村建筑的特点。

一、房屋结构东北农村建筑的房屋结构一般由多个独立的房间组成,每个房间均有自己的功能。

传统的东北农村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多用砖头砌筑,内部多采用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

这种结构在严寒的冬季能够提供很好的保温效果,同时也能够方便居民进行湿度的调节。

东北农村房屋的结构通常简单而稳固,兼顾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二、建筑风格东北农村建筑的风格主要受到汉族传统建筑和满族建筑的影响,并融合了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和居民的居住习惯。

传统的东北农村建筑多为平房,屋顶一般呈马脊形状,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抵抗大风,还能够防止积雪压顶。

此外,房屋外观多采用淡雅的色彩,常见的有白色、灰色等,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东北农村建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东北农村建筑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地砖或者石头铺设的地面,给人一种坚实、稳定的感觉。

房屋内部常常悬挂着传统的绘画作品和各种手工艺品,诸如水墨画、纸剪、剪纸等,这些传统艺术品不仅丰富了室内空间的装饰,也展示了东北地区丰富的艺术传统。

同时,东北农村建筑也反映了东北人民勤劳朴素、团结友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四、现代改造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农村发展的需求,东北农村建筑也在不断发展和改造。

现代农村建筑借鉴了一些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逐渐融入了现代元素。

许多农村房屋进行了外墙的改造和室内设施的升级,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提高了居民的居住质量。

总之,东北农村建筑作为中国农村特色建筑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成为东北地区乡村风景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希望东北农村建筑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建筑文化。

大体积承台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大体积承台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大体积承台冬季施工保温措施龙敏哈尔滨松花江大桥主墩承台设计尺寸为54.5³15.0³5.0m属大体积混凝土,根据工期安排。

主塔承台必须在2001年必须完工,保证下一年度主塔的顺利施工。

完成桩基施工检测及基坑开挖的实际施工进度,承台施工于10下旬开始。

根据哈尔滨当地气象资料统计,1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6.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根据当地多年的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砼的施工即为冬季施工。

因此承台的施工应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难度在于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减小内外温度差可采用低水化热的混凝土配合比和用冷却循环水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考虑到承台施工时外部温度极低,必须同时进行外部保温才能有效地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冬季施工混凝土施工保温的方法有,暖棚法、蓄热法,蒸汽加热法等,考虑到主墩承台体积大和当地气温条件情况,单独采用一种方法,很难满足施工的需要,决定采用暖棚法、蓄热法、蒸汽加热综合的施工方案。

二、保温措施1、为保证砼的浇筑温度,搅拌站、砂石料场、承台基坑处均搭设保温大棚。

2、搅拌站用水采用蒸汽加热,承台大棚采用暖器排管加热,砂石料加热采用底部通蒸汽进行加热。

3、砼运输采用泵送的方式,输送泵管采用防寒毡包裹保温。

三、施工时温度的控制要求1、为降低砼内部的水化热,混凝土出仓的温度控制在8℃~10℃,入模的温度控制在5℃左右。

2、暖棚内平均温度保持在15℃左右,最低时不得低于5℃。

3、控制混凝土拌合材料的温度,以满足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

水泥和骨料温度控制在2℃~5℃,并由砼的出仓温度最终调节,严格控制水温,并保证热水的供应。

四、冬季施工保暖热工计算1、基本耗热量Q1=F(t a-t b)/(δ/λ+1/αs)Q1:单位时间内耗热(W/m)δ;保温材料的厚度(m),取δ=0.01mλ;热传导系数(W/m²℃), λ=0.041(W/m²℃)αs;放热系数(W/m2²℃)αs=1.163*(10+ )=1.163*(10+ )=26.93(W/m2²℃)F:放热表面积(m2)ta;棚内温度(℃)tb;棚内温度(℃)1/(δ/λ+1/αs)=3.56(W/m2²℃)(1)砼拌合去需要的热量ta=10℃tb=-20℃F =5405 m2Q1:=577.3千卡/小时(2)承台处需要热量ta=25℃tb=-20℃F =3912.2 m2Q1:=626.7千卡/小时Q1:= Q砼+ Q承台=1204千卡/小时2、附加耗热量计算(1)风影响的附加耗热量取Q1*5%;(2)高度影响的附加耗热量Q1*2%;(3)因门窗开启而增加耗热量取Q1*10%(4)冷材料及人的进入增加耗热量取Q1*10%(5)管道输送热损失增加耗热量取Q1*10%(6)不可预见耗热量损失取Q1*3%附加耗热量Q2等于以上各项之和Q2=531.8千卡/小时;3、输热管道热量损失计算q=ΠD2QQ=(t a-t b)/(D2/2λ1ln(D1/D0)+D2/2λ2ln(D1/D0)+1/αs)D0:输热管道外径,D0=0.026mD1、D2:两层保温外径,采用双层防寒毡保暖,D1=0.026m,D2=0.026m其余符号同前ta=15℃tb=-20℃λ1=λ2=0.041 W/m²℃Q:=216.3卡/m2q=ΠD2Q=0.045千卡/m输热管道总长安300m考虑,则Q3=13.4千卡/小时3、蒸气量的计算加热水需要热量按每小时砼生产量50 m3考虑,每小时用水量为0.15*50=7.5t,原水温按0℃考虑,则将水用蒸汽加热到28.6℃需要的蒸汽用量为W1=7.5/(150-28.6)=0.062t/h4、材料保暖及砼养生需要的蒸汽量Q=Q1+Q2+Q3=1874.6需用蒸汽用量W2=Q/640=2.96t/h加热水需要热量W1为:W1=0.062t/h需用总蒸汽量W为:W=W1+W2=3.02t/h5、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计算砼出料温度按照10℃考虑,运输至承台处砼温度为5℃,由于砂石料水泥可人为的控制,因此砼温度用水温调节,使其温度满足设计要求T0=[0.9(W C*T C+W S*T S+W G*T G)+4.2T W(W G-P S W S-P G W G) +C1(P S*W S*T S+P G*W G*TG)-C2(P S*W S+P G*W G)]/[4.2W W+0.9(W C+W S+W G)]T0: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W W、W C、W S W G:水、水泥、砂、石用量(kg)T W、T C、T S、T 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P S、P G:砂、石的含水率(%)C1、C2:水的比热(kj/kg²k)及水的溶解热(kj/kg)C1=4.2、C2=0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W C =400kg;W S=684kg; W G =11169kg;W W=150kgT C =T S =T G=5℃;P S=P G=1%带入公式得到T W=28.6 ℃即水需要加热到28.6℃五、暖棚的设置为保证暖棚的保暖作用,首先在地面砌筑2m高的砖墙,然后沿砖墙内用钢管拼装成脚手架,形成框架结构,棚顶用钢管弯制成弓形,用角钢加成三角形支撑,暖棚四周用棉毡布进行围挡,由于暖棚的严密程度对保温的影响很大,所以必须得保证暖棚围挡严密。

东北建筑施工方案

东北建筑施工方案

东北建筑施工方案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域,该地区的建筑施工方案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地质条件以及文化习俗等。

下面是一个关于东北建筑施工方案的1000字简要介绍。

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且长,夏季短而炎热。

因此,在施工方案中需要考虑到东北地区的防寒保温问题。

在建筑设计上,可以采用双层墙体结构,以提供良好的保温效果。

同时,还可以采用保温隔热材料来加强保温效果,如保温板、保温棉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保温层的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建筑能够有效地抵御寒冷天气的侵袭。

另外,东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需要考虑到地质灾害的风险。

在施工方案中,要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例如,在土壤较松软的地区可以采用加固基础的方法,如灌注桩或钢筋混凝土桩等,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和抗倾覆能力。

对于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还应考虑到防滑、防滑坡等措施,以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

此外,东北地区的文化习俗也需要在施工方案中考虑到。

东北地区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建筑风格也有独特之处。

在施工方案中,可以充分考虑东北的传统建筑造型和装饰方式,融入当地特色,以凸显文化的独特性。

例如,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上可以采用传统的东北窗扇、飞檐、斗拱等元素,使建筑更具地域特色。

另外,东北地区多数地区是农业区域,水资源丰富。

在施工方案中,可以考虑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进行节能和环保设计。

例如,在建筑中可以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冲洗和灌溉,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另外,在建筑中可以设计节水设施,如厕所冲水量的限制等,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总之,东北地区的建筑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特点、地质条件、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保障建筑的抗寒保温、抗地质灾害、传承当地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这样的施工方案能够为东北地区的建筑提供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使其更加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文化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城市屋顶空间设计冬季策略——以哈尔滨市为例孟子南;林梦楠【摘要】本文基于屋顶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以冬季为背景, 对东北城市屋顶空间在雪的处理、植物的选择、屋顶设施设备的设计以及屋顶空间利用形式方面对屋顶空间冬季景象提出了一些设计策略, 意图提高东北城市屋顶空间冬季的使用率, 提供给居民惬意的冬季户外活动体验, 打造富有寒地特色的屋顶空间景象.【期刊名称】《四川建材》【年(卷),期】2016(042)001【总页数】3页(P106-107,116)【关键词】屋顶空间;东北城市;冬季;设计策略【作者】孟子南;林梦楠【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5.12+5漫长而又严寒的冬季会给东北城市带来一些影响。

例如,冬季寒冷刺骨,使人们室外活动不便、雪天路滑会给城市交通带来诸多困扰、厚重的积雪会使城市显得更加拥挤、气候严寒时不易施工,为东北城市的建设带来局限性等。

所以与温暖城市相比,东北城市的经济发展较缓慢,城市建设较落后,城市吸引力略低。

从东北城市屋顶空间利用方面来讲,严寒一直都是屋顶空间发展的一大限制因素。

东北城市在屋顶空间利用方面发展不如南方热带城市普及,其原因之一便是一提起屋顶空间利用,多数人常常会把东北地区冬季的寒冷与其捆绑并加以否定,认为屋顶空间利用是热带城市的专利,而在冬季寒冷的东北城市中,屋顶空间在冬季无法使用。

这一想法显然是独断的、消极的、片面的,并且对东北城市屋顶空间利用的发展带来很多阻碍,使人们一味回避对屋顶空间的利用。

但是,随着东北城市的建设,城市空间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的拥挤以及各种停车、绿化、活动场地的缺失,使人们对屋顶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

屋顶空间作为城市的剩余空间,可以缓解城市用地不足,并为市民提供一片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场所。

屋顶空间的利用成为一种有效缓解问题的办法,其目的并非单一的塑造园林景观。

对屋顶空间加以利用是未来建筑屋顶的发展趋势,也是在当今社会下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势在必行的方式。

东北城市冬季寒冷漫长、降雪量大。

每年降雪之后,整个城市的道路、建筑、树木上都会被厚重的积雪覆盖,具有十足的寒地城市风格。

冬季的到来则为屋顶空间的使用及观赏上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成为了屋顶空间的压力。

虽然严寒的气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户外活动频率,致使冬季屋顶空间使用率低于其他三个季度。

但自然气候无从改变,人们的户外活动需求在冬季也仍然存在。

许多屋顶空间在设计之初却没有考虑到其冬季的景象,导致在冬季降雪后屋顶空间优美景观不复存在,使用空间不好用甚至不能用,从而导致有户外活动需求的市民无处可去,屋顶空间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例如,哈尔滨市是东北城市中纬度最高、气温最低、降雪量最大的城市。

北鸿花园小区是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的一座年代较久远的居住小区。

在小区底层商业用房的屋顶上,建设了一片屋顶空间,内含运动、活动、绿化、停车等使用空间。

在嘈杂的生活环境中,北鸿花园这片屋顶空间弥补了小区周边存在的停车缺口,并以绿化带、运动场、活动器械等设施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

在春夏秋三季都被有效使用着。

然而,由于这片屋顶空间在设计之初对冬季景象考虑的缺乏,使其在冬季并不好用。

北鸿花园小区的屋顶空间在冬季降雪后,处处堆满积雪,在严重影响屋顶空间环境质量的同时,也影响着屋顶的使用空间。

由于积雪已无空余空间可放置,便堆积在运动场中间,影响运动空间的使用功能;积雪堆放在休息座椅旁,使休息椅失去了使用意义(见图1)。

冬季背景颜色较为昏暗,而北鸿花园屋顶空间上的景观小品、室外家具等颜色本身便浅淡而无活力。

在夏季有植物的衬托并不觉得不妥,但在冬季严寒的背景条件下,便令气候显得更为寒冷,毫无吸引力,影响了北鸿花园屋顶空间冬季的景观与使用感受。

北鸿花园的屋顶空间是具有停车功能的,但其出入车辆的行车坡道却并未考虑冬季降雪后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该坡道不但人车混流,且没有设置防雨雪的顶棚,也没对路面进行防滑特殊处理。

冬季温度低,降雪后路面结冰会使坡道磨差力降低,十分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预留存放积雪的空间。

冬季降雪是东北城市的固有自然现象。

当大量降雪后,积雪会占用屋顶的一部分空间。

而当处置不得当时,会严重影响屋顶功能空间的使用。

尤其对于哈尔滨这类降雪量大的城市来说,冬季积雪会占用屋顶大面积的空间。

如不提前考虑冬季积雪空间,便会像北鸿花园一样对屋顶空间功能与环境利用不足。

为了避免此问题,在对屋顶空间进行设计时,应依据当地降雪量适当的预留出积雪空间。

可以通过设置适当面积的草坪绿化带,用于在春夏秋季提高环境质量,冬季草坪枯萎后转为积雪空间;或将积雪空间与树池、花坛等有高度的屋顶设施的设计有效结合,在放置积雪的同时也能营造立体雪景观。

当积雪有固定的空间存放时,不但避免了其对屋顶空间的不利影响,也可以利用积雪空间打造雪雕等特色景观,提高屋顶空间环境质量。

2)避免雪景平面化。

雪是冬季的“绿化”,是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物质。

而平面化的覆雪不但没有观赏意义,还会让冬季显得沉重漫长、平淡无味。

在屋顶空间的设计上应对各功能区域划分适度的高差,或利用屋顶原有的高差来设计绿化坡,不但能在春夏秋季增加屋顶空间的景观立体感,也能够在冬季营造出能够供人所观赏的自然落雪景观(见图3)。

也可以利用屋顶建筑小品、景观小品、设备用房等具有一定高度的屋顶设施的形态,来创造参差错落、富有变化的覆雪状态,从而营造出大体量的、引人注目的、富有观赏性的冬季雪景观。

冬季屋顶空间的雪景观应吸引群众观赏,赋予空间舒适、美观的冬季环境,且能够通过优美的雪景来衬托寒地城市屋顶空间特色,挺高城市环境。

在冬季,草本植物已不复往日繁华,所以我们在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应着重选择除花、叶以外的树枝、树干仍具有观赏性的植物,并穿插配以常绿植物,点缀冬季草木景观,使植物在冬季具有别样的韵味,从而营造出寒地城市特有的雪压枯枝、古朴秀雅的冬季景象。

东北城市屋顶绿化的植物有多种选择。

例如,灌木类有榆叶梅、连翘、珍珠梅、金银木、大小叶黄杨、风尾丝兰、金叶女贞、红叶小檗、矮紫杉、碧桃类、迎春、紫薇、平枝栒子、黄栌、郁李、寿星桃、丁香类、红瑞木、月季类、大花绣球、锦带花类、流苏、海州常山、木槿等;乔木类有油松、华山松、西安桧、龙柏、桧柏、龙爪槐、银杏、栾树、玉兰、垂枝榆、紫叶李、柿树、七叶树、鸡爪槭、樱花、海棠类、山楂等。

而这些植物的布置考虑到凋落成枯枝以及覆雪后的状态,若将相同植物联排布置,会造成呆板、模式化、无活力的冬季绿化,应将植物的种类、大小、形态穿插安置,营造层次感清晰、覆雪树枝形态各异的冬季屋顶空间景象。

1)形式。

屋顶上有诸如水箱、冷却塔、烟囱、电梯井等设备以及通风、排气装置、采光窗等设施。

对这些构筑物应加以装饰性构件,将其突兀的形式加以修饰并融入屋顶景观,甚至可以装饰成为景观小品。

这些设施设备在屋顶上所占比重较大,对于这些屋顶设施设备的装饰设计,是营造冬季景象的重点。

在形式设计上,应努力赋予其层次感,或加以参差的构件,以便在冬季营造高低错落的雪景。

切勿设计的太过平整从而形成死板、消极的冬季景观。

屋顶空间中凉亭、长廊、休息椅等室外家具的设计在形式上也不可太过单调,应在满足其良好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考虑加入坡面、曲面、异形面等元素,为屋顶空间冬季景象增添活跃分子。

2)材质与色彩。

冬季的背景颜色较为灰暗,当植物的鲜艳与茂盛被白雪皑皑的严寒环境取而代之,再加上夜长昼短的自然条件,屋顶空间内的植物、建筑小品、室外家具、设备用房等设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本来面貌与其观赏的意义。

所以,屋顶空间内的装饰性构件、景观小品、室外家具等设施在材质、色彩上不可过于单一。

材质的选择上首先应就地取材,与当地寒地氛围相协调。

依据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应优先选择木头材质的设施或装饰性构件,避免使用钢铁等材质来增加冬季寒冷的感觉。

在色彩上应以暖色调为主,多种色彩融合设计,从而创造冬季屋顶空间的“温暖”氛围。

也可以在这些设施中加入一些鲜艳、明亮的颜色来与昏暗的冬季背景环境产生对立,从而创造屋顶空间的视觉焦点、缓解冬季的寒冷暗淡,增添屋顶空间的视觉乐趣(见图4)。

屋顶空间的使用与垂直交通是分不开的。

对于拥有室外垂直交通的屋顶空间来说,能够安全的出入屋顶空间的问题是最为首要的。

东北冬季温度低,降雪量大,且遇水结冰。

对屋顶空间室外垂直交通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因素,从而确保使用上的安全性。

对于室外坡道来说,雨雪的存在如不及时清扫会使路面摩擦力降低,在坡道上行走或行驶都是较大的安全隐患,不论是人行还是车行坡道,都应加盖顶棚遮挡雨雪,既避免了冬季降雪所致的坡道路滑而产生的危险因素,也免去了清理坡道积雪的劳动力,如条件不足,也必须在施工时在坡道表面增加粗糙纹理来加大路面的摩擦力,降低危险系数。

对于室外楼梯来说,同样可以加盖顶棚遮挡雨雪(见图5)。

但室外楼梯中常有景观因素的存在,如不方便加棚盖,应将室外楼梯的踏步宽度设置在450 mm以上。

因东北城市冬季降雪后,积雪同样会占据部分楼梯踏面。

我们总会见到踏步宽度小的室外楼梯在冬季积雪后慢慢形成一道雪坡,难以行走。

只有踏步宽度较大,在积雪后仍有空余与缓冲,才能确保行走安全。

东北城市的屋顶空间进行开发和利用常常会借鉴发展较为先进的热带地区的屋顶空间利用形式,而热带地区并不像东北城市如此四季分明,这样借鉴会造成东北城市屋顶空间对冬季的回避。

我们应吸取热带地区屋顶空间优良的利用形式,并更多借鉴具有相似寒地气候的国内外城市屋顶空间利用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东北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来对屋顶空间形式上进行新的开发与创造。

例如,在北京市昌平区的温都水城屋顶滑雪场(见图6)秉承着低碳环保的理念,结合了寒地人民冬季滑雪的娱乐爱好,以独特的建筑形式赋予屋顶空间滑雪的使用意义。

利用建筑屋顶的形式设计出特定的屋顶空间形态来建设滑雪场,可在节省城市用地空间的同时也为城市增添娱乐气氛。

让屋顶空间的利用完全融入了环境之中。

图6 北京市温都水城屋顶滑雪场两季景象5 结语随着屋顶空间利用在东北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以及东北城市冬长夏短的气候特征,屋顶空间的冬季景象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环境与使用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然而东北城市内的许多屋顶空间设计恰恰忽略了对其冬季景象的营造,从而造成了屋顶空间冬季使用率低、环境质量下降等现象,对市民的生活质量及城市环境都带来了影响。

采用合理的策略能够提高东北城市屋顶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ID:002533]作者简介:林梦楠(1990-),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建筑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5.12+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011(2016)01-0106-03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6.01.050随着屋顶空间利用在东北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以及东北城市冬长夏短的气候特征,屋顶空间的冬季景象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环境与使用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