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楼盖规程

合集下载

空心楼盖板施工方案

空心楼盖板施工方案

空心楼盖板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空心楼盖板
–水泥
–砂浆
–钢筋
–梁模板
–支撑
2.机械设备
–卷尺
–手电钻
–榔头
–手工具
3.施工人员
–钢筋工
–砌筑工
–现场监工
二、施工流程
1. 钢筋加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预留的钢筋按长度要求进行加工,并清理锈蚀部分。

2. 配筋
•按设计图纸要求将钢筋进行拼接,并通过焊接或钢筋连接套筒固定。

3. 搭模支撑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搭设梁模板和支撑工作,确保模板稳固可靠。

4. 浇捣混凝土
•混凝土按砂、石、水泥的比例搅拌均匀后,进行浇筑,同时用振捣器震实。

5. 养护
•在混凝土凝固后进行润湿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

三、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工人严禁在高空作业。

2.搭设支撑和固定模板时,应稳固可靠,以防坍塌事故。

3.混凝土浇筑和振实时,注意施工人员不要在混凝土下方。

4.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质量要求
1.空心楼盖板的尺寸、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的配筋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连接牢固。

3.混凝土浇筑应均匀,无空鼓、裂缝现象。

4.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无乱堆杂物。

五、总结
空心楼盖板施工方案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流程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只有通过细致的准备工作、合理的施工流程控制和质量管理,才能保证空心楼盖板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盖世奇观——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
术规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建筑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性。

作为现代建筑领域的一种新型结构技术,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备受瞩目。

该技术具有建造速度快、重量轻、抗震性能强等优点,在大型住宅小区、商场、展览馆等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

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是保证结构安全、耐久、实用的重要标准,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选用:应使用优质的混凝土材料和高强度钢材,确保结构的坚固稳定和耐久性。

2. 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的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合理设计结构尺寸、形态和承载能力,同时考虑到防护、抗震等特殊因素。

3. 施工工艺: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进行统一的装配和制造,确保结构的准确度和整体稳定性。

4. 质量检测:应在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质量问题。

5. 维护保养:应定期对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进行检查和养护,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

严格遵守规程要求,可保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为城市化进程做出更多实质性的贡献。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流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流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流程1.施工前准备施工前需要进行场地勘测和设计方案确认,确定楼盖的大小、高度和结构几何形状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周围环境和道路状况,确保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顺利进行。

在施工前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机械、工具和材料。

2.基础施工在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和污垢,然后进行蓄水坑或者灌注桩的施工。

蓄水坑用来控制地下水位,避免水下渗流导致土层松散。

灌注桩的施工是为了加固基础,提高楼盖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模板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安装楼盖的模板系统。

模板系统主要包括横拼和竖拼两种,横拼模板多用于大面积的楼盖,竖拼模板适用于各种不规则形状的楼盖。

在安装模板之前,还需要确定模板的准线和高度,通过水平仪和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和调整。

4.钢筋布置根据设计方案和结构要求,在模板内布置混凝土地板的钢筋。

钢筋的布置需要根据楼盖的荷载大小和工作状态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标记和定位。

钢筋之间需要进行搭接和焊接,以提高楼盖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5.预埋件安装在钢筋布置完成后,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构造需求,安装预埋件。

预埋件主要用于后期使用的连接和固定,常见的预埋件有吊环和扣板等。

6.模板调整在钢筋和预埋件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模板进行调整和修正。

主要是检查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同时还需要校正模板的准线和高度。

调整模板可以使用挠性支撑系统和调整螺杆来进行,确保模板的位置和姿态正确。

7.混凝土浇筑在模板调整完成后,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搅拌站调配混凝土,根据现场条件和送浆要求进行调配。

然后将混凝土送到施工现场,并通过泵送管道将混凝土输送到模板内。

混凝土的浇筑需要遵循从低部到高部、从内部到外部的顺序进行,同时还需要进行振捣和充填,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8.养护与拆模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和拆模工作。

养护时间一般为7-28天,期间需要进行勤湿和防风晒。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cast-in-situ concrete hollow floor system《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编制组二00四年七月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前言本规程根据中国工和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建标协字第12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程是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设计、施工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标准制定的。

在编制过程中,规程编著制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与相关的标准进行了协调,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

本规程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内模、结构分析、设计规定、构造要求、施工及验收等内容。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编制组2004年7月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2.1 术语 (2)2.2 符号 (4)3 内模 (7)3.1 一般规定 (7)3.2 筒芯 (7)3.3 其它内模 (8)4 结构分析 (9)4.1 一般规定 (9)4.2 结构分析方法 (10)4.3 边支承内力分析法 (12)4.4 拟梁法 (14)4.5 直接设计法 (15)4.6 等代框架法 (20)5 设计规定 (23)5.1 载力计算 (23)5.2 挠度和裂缝控制 (26)6 构造要求 (28)6.1 一般规定 (28)6.2 边支承板楼盖 (29)6.3 柱支承板楼盖 (30)7 施工及验收 (34)7.1 一般规定 (34)7.2 内模验收 (34)7.3 施工技术 (37)7.4 空心楼盖结构质量验收 (41)附录A 筒芯进场检验方法 (43)附录B 质量验收记录 (47)技术规程(全文)1 总则1.0.1 为了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四川 重庆 装配式空心叠合楼盖 技术规程

四川 重庆 装配式空心叠合楼盖 技术规程

四川重庆装配式空心叠合楼盖技术规程
关于四川和重庆地区的装配式空心叠合楼盖技术规程,没有直接指定针对这两个地区的地方性规程。

不过,在全国范围内,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以及装配式叠合楼盖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应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

结合您之前提供的信息: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的通用规范可以参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JGJ 1-2014)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等国家
标准。

2.对于空心楼盖部分,可参照《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
175:2004或更新版本进行设计和施工。

3.如果涉及的是装配式的叠合楼盖钢结构,则需要按照《装配式钢结构建
筑技术标准》GB/T 51232等相关钢结构规范执行。

同时,鉴于地方建设管理部门可能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补充规定或者实施细则,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查阅四川省和重庆市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最新地方标准、技术规定或指南,以确保符合当地的装配式空心叠合楼盖的具体要求。

例如,查阅是否有如DB50/XXXX(重庆市地方标准)或
DB51/XXXX(四川省地方标准)之类的文件来指导此类工程的实施。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规程一、前期准备1.1 确认设计图纸在施工前,必须仔细核对设计图纸,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必须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

1.2 确认施工材料施工前必须核实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供应和使用。

1.3 确认施工现场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符合安全要求,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二、基础处理2.1 基础预处理在施工前,必须对基础进行处理,以确保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如果基础不足,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2.2 基础验收在基础处理完成后,必须进行基础验收。

验收包括基础的尺寸、平整度、强度等方面的检查,并确保基础符合设计要求。

三、钢筋加工和安装3.1 加工钢筋在施工前,必须对钢筋进行加工,包括剪切、弯曲、焊接等。

加工钢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3.2 安装钢筋安装钢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钢筋的搭接部分必须符合标准,并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

四、混凝土浇筑工艺4.1 模板制作在施工前,必须制作好模板,模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以保证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4.2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搅拌时间必须足够,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同时必须注意施工中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4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养护时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五、工程验收5.1 施工质量验收在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施工质量验收,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平整度、尺寸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5.2 安全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安全验收,以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5.3 环境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以确保施工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混凝土空心楼是在高层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利用混凝土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材料,优势在于结构比较统一、结构轻盈、抗震性能良好,使得它逐渐成为高层建筑的主流结构形式。

空心楼的施工技术规程对于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技术规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旨在系统性阐述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的施工技术要求,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提供规范性指导,确保施工工程安全、质量可靠,满足工程建设、使用和维护要求。

二、技术要求(一)设计基础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技术规范要求、建筑工程法规的规定,要求安全可靠。

2、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空心楼的设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考虑,以满足考虑抗震、抗风、抗垂直及水平荷载、抗温变影响等综合要求;并针对特殊地区、环境要求拟定合理的工程抗震设计方案。

(二)材料要求1、混凝土及附属材料:空心楼的混凝土、锚杆、钢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混凝土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注浆材料: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的注浆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注浆形式可采用多种不同方式,比如全面注浆、局部注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三)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根据工程的特殊要求进行有关的施工准备,制定安全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可靠。

2、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在空心楼盖施工时,应按照正确的灌注技术和模板制作工艺要求施工,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另外,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灌浆层厚度应照现浇混凝土空心楼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空心楼质量。

(四)验收要求1、混凝土的品种、强度及设计要求等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抗压和抗拉强度、抗震性能满足设计要求;2、空心楼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抗垂直和水平荷载设计要求完全满足;3、灌浆层厚度、抗震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抗风阻力合格。

三、结束语以上内容是本技术规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的全部内容,旨在针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的施工提供规范性指导,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满足工程建设、使用和维护要求。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1)解决方案:结构为混凝土楼盖组件,顶板厚度选择50mm、75mm、100mm等,网架和梁为混凝土欧板;
(2)材料准备:混凝土楼盖组件、欧板、铁棒、拉绳、护罩板等;
(3)工艺要求:楼盖组件现场施工,欧板组装采用螺栓紧固,网架
和梁连接需采用钢筋或铁棒紧固,采用拉绳杆固定护罩板;
(4)施工工序:楼盖组件施工,欧板组装安装,网架和梁连接、垫
层处理,护罩板安装,抹灰完毕后,及时清理工地现场;
(5)质量控制:加强质量控制,严格工艺要求,施工走模组装,严
把质量关,产品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
(6)安全施工:对施工设备、整体结构和支架等进行严格检查,施
工人员要具备安全技能,施工现场安全护栏,确保无人员伤亡,安全施工。

空心楼盖计算过程及采用规范

空心楼盖计算过程及采用规范

空心楼盖计算过程及采用规范空心楼盖专题讲座一,概况现代建筑发展的多样性,要求传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不断进步.大跨度砼空心楼盖及预应力空心楼盖通过在板内埋放芯模.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排列并浇注成形,使原实心楼盖变成空心楼盖.同时获得较大的空心率以减轻结构自重.并结合预应力达到改善受力特性.可代传统的普通钢筋砼梁板结构体系,密肋楼盖体系,预应力梁板结构体系和装配式空心楼盖体系.由于建筑功能日益增强,对结构跨度,柱网开间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内在大量的实际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非预应力的楼板适用跨度约7~20M,预应力的楼板适用跨度已达到20~50M.不但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和整体性要求,同时又能降低施工难度.还具有提高隔热,隔声性能的优点.有效的提高建筑使用功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性和良好的使用功能.大跨度砼空心楼盖及预应力空心楼盖在国外自20世纪50年代便有工程应用,不但应用于楼板结构中,还应用在桥梁工程上.在我国则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开始应用,不过因芯模的制作运输价格以及力学性能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空心楼盖的特点1>用途广泛:适用于大跨度办公楼,教学楼,展览大厅,停车楼,地下室顶板,商场,厂房跨度加大.2>采用无梁或宽扁梁,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楼层净高,增加了楼盖的美观.3>可减轻结构自重,同时减小竖向支撑及基础的承载力.4>楼板中封闭的空腔可大大增强其隔音效果.5>楼板中封闭的空腔可大大增强其隔热效果.6>可减少明梁或采用无梁以及宽扁梁结构.降低摸板施工难度,提高模板利用率,加快施工速度.7>节约装修费用—此种楼板底完全平整,降低了装修费用.同时由于节约了层高,因此建筑物的竖向结构部分,装修部分的工程量都得到了相应的减少.8>真正实现空间灵活间隔—此楼盖体系使隔墙任意布置成为可能.由于墙体可任意移动.对办公楼,娱乐场所,展览馆等需要随时变更间隔的公共建筑尤为适用.不会受普通梁板结构体系受到框架梁的影响.另一方面,当这项技术应用于住宅建筑时,在整个平面布局中,除了厨房,厕所,由于上下管道不能任意挪动外.业主可在户内进行任意的个性化的设计而无须在结构上所改动.从实际运用效果看,现浇空心无梁楼盖技术与一般的梁板楼盖结构体系相比,钢筋砼造价降低,模板损耗降低,还能节约装饰费用约.综合造价地下室每平方米节约100元以上,地上部分采用板柱结构,每平方米节约造价约20~30元,采用框扁梁造价要高20~30元,采用明梁造价约持平。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规程一、前期准备工作1.1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研究和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1.2 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测,确保施工现场符合安全标准和施工要求。

1.3 确认施工现场的地基承载力和水平度,以及周围环境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二、材料准备2.1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满足要求。

2.2 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弯曲和焊接。

2.3 空心楼盖板应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三、施工步骤3.1 钢筋预埋工作3.1.1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的数量、尺寸和位置。

3.1.2 在混凝土浇筑前,将钢筋按照设计要求预埋在基础中。

3.1.3 预埋钢筋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在钢筋末端加装钢筋套筒,以保证钢筋的连接性和稳定性。

3.2 混凝土浇筑工作3.2.1 在钢筋预埋工作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3.2.2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3.2.3 在浇筑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3.2.4 在混凝土刚刚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表面处理,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和出现空鼓。

3.3 空心楼盖板安装工作3.3.1 空心楼盖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安装。

3.3.2 安装前,应对空心楼盖板进行检查,确保板面平整、无裂缝、无变形等问题。

3.3.3 空心楼盖板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安装,严格按照空心楼盖板的安装顺序进行操作。

3.3.4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空心楼盖板的固定和连接,保证空心楼盖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4 混凝土覆盖层浇筑工作3.4.1 在空心楼盖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混凝土覆盖层的浇筑工作。

3.4.2 混凝土覆盖层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3.4.3 在浇筑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及应用

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及应用

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及应用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保温隔热等优势,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下面我们将介绍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施工及应用。

一、施工工艺流程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混凝土、GBF管及其他辅助材料。

混凝土要求配合合理,控制好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好GBF管空心楼盖的模板,保证模板的平整和牢固。

模板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装。

3. 钢筋加工及安装: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钢筋加工及安装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预埋或实时绑扎,保证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4. 浇筑混凝土:在模板安装及钢筋加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控制好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或变形。

5.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时间需按照混凝土的配合要求进行,一般为7天左右。

二、应用领域1. 住宅建筑: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其重量轻、保温隔热等特点,可以减轻建筑的自重,提高建筑的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同时还可以节约建筑材料和减少施工成本。

在以上应用领域中,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以其轻量化、高强度、保温隔热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及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空心楼盖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不同建筑的需求。

三、优势特点1. 重量轻: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采用空心管道结构,重量轻,有利于减轻楼板自重,提高建筑的整体结构性能。

2. 强度高:通过精良的现浇施工工艺及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具有很高的抗压、抗弯强度,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3. 保温隔热:空心管道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工艺流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工艺流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工艺流程1.首先,准备好模板和支撑架。

First, prepare the formwork and the supporting frame.2.然后,浇筑一层混凝土到模板中。

Next, pour a layer of concrete into the formwork.3.紧接着,安装空心楼盖板。

Then, install the hollow floor slab.4.接下来,再次浇筥混凝土到模板中。

After that, pour concrete into the formwork again.5.在混凝土开始凝固前,用振动器进行振捣。

Before the concrete starts to set, vibrate it with a vibrator.6.确保混凝土均匀分布并没有气泡。

Ensure the concrete is evenly distributed and free of air bubbles.7.待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拆除模板。

After the concrete has fully set, remove the formwork.8.最后,进行表面修整和抹灰。

Finally, perform surface finishing and plastering.9.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Prepare the necessary materials and tools.10.搭建支撑架,确保其稳固。

Erect the supporting frame, ensuring its stability.11.将模板按照楼盖的尺寸和形状安装好。

Install the formwork according to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floor.12.确保开孔位置与设计要求一致。

Ensure the opening position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13.在模板内铺设隔离层,以防止混凝土外渗。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叠合楼盖技术规程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叠合楼盖技术规程

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叠合楼盖技术规程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叠合楼盖技术规程。

你想想啊,盖房子就好比搭积木,咱得把每一块都放对地方,才能搭出又稳又好的房子来,这技术规程就是咱搭积木的指南呢!先来说说这装配整体式。

那就是把各种部件先在工厂里做好,就像做好一块块精致的小积木,然后运到工地去组装。

这多好呀,质量有保障,还能提高效率呢!双向密肋呢,就像是给楼盖加上了一道道有力的支撑,让它更结实。

空心叠合呢,就像是给楼盖做了个特别的设计,让它既轻便又坚固。

咱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可得注意了,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

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程来。

就好比走路,得一步一个脚印,走稳了才行。

要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那可就麻烦啦!这楼盖要是不牢固,住进去能安心吗?再说说这技术规程里的那些细节。

就拿材料的选择来说吧,那可得挑好的,不能随随便便。

就跟咱挑衣服似的,得挑质量好、穿着舒服的。

还有施工的工艺,那也是有讲究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能偷工减料。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关系到大家的安全呢!你说,要是不按照规程来,会怎么样呢?那楼盖说不定哪天就出问题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呀!咱可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对吧?所以啊,大家都得重视这技术规程,严格按照要求来做。

这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叠合楼盖技术规程,就像是一个守护天使,守护着我们的房子,守护着我们的安全。

咱可得好好利用它,让我们的房子盖得越来越好,住得越来越安心。

你想想,住在这样安全又舒适的房子里,那该多幸福呀!咱可不能小瞧了这技术规程,它的作用可大着呢!咱干工程的人,就得有责任心,就得把这技术规程牢记在心。

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或者利益,就把规程抛到脑后。

那可不行!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咱得让每一个人都能住上安全可靠的房子,这才是咱的目标呀!总之呢,这装配整体式双向密肋空心叠合楼盖技术规程是咱建筑行业的宝贝,咱得好好珍惜它,利用它,让我们的建筑事业更上一层楼!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现浇空心楼盖施工工艺流程

现浇空心楼盖施工工艺流程

现浇空心楼盖施工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现浇空心楼盖施工工艺流程详解现浇空心楼盖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建筑结构形式,其施工工艺流程科学严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规程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规程

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规程一、前期准备工作1. 确定施工方案,包括楼盖结构、施工工艺、材料使用等。

2. 组织施工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工人等。

3. 采购、检验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支撑杆等。

4. 检查施工场地,包括地基、地面平整度、排水等情况。

5. 制定安全管理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

二、模板施工1.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制定模板施工方案。

2. 确定模板支撑方式,包括支撑杆的数量、位置、尺寸等。

3. 按照模板施工方案搭建模板,包括底板、侧板、梁板等。

4. 检查模板支撑杆的垂直度、水平度和稳定性。

5.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安排钢筋的布置,包括钢筋的直径、间距、层数等。

6. 安装模板上的钢筋支撑钢筋,并检查其垂直度和水平度。

三、混凝土浇注1. 确定混凝土浇注方案,包括浇注顺序、浇注厚度等。

2. 根据混凝土浇注方案安排混凝土运输车辆和施工人员。

3. 在混凝土浇注前,检查模板的密闭性和支撑杆的稳定性。

4.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量,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

5.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振捣情况和温度。

四、浇注后处理1. 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对模板进行拆卸,保证混凝土的养护。

2. 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包括润湿、覆盖、防止日晒等。

3. 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五、安全管理1.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设备的安全等。

2. 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培训等。

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六、质量管理1. 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坍落度等。

2. 对钢筋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尺寸、型号、数量等。

3. 对模板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尺寸、平整度等。

4. 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装配箱砼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装配箱砼空心楼盖技术规程

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装配箱 (4)3.1一般规定 (4)3.2底板、顶板 (4)3.3侧壁筒 (5)4 结构分析 (6)4.1 一般规定 (6)4.2 结构分析方法 (6)5 设计规定 (8)6 构造要求 (10)6.1一般规定 (10)6.2装配箱 (10)6.3柱帽、托板、主肋梁、楼板实心区域 (10)7 施工 (12)7.1一般规定 (12)7.2装配箱构件制作 (12)7.3装配箱构件堆放 (12)7.4模板安装 (13)7.5装配箱安装 (13)7.6钢筋安装 (13)7.7管线安装 (13)7.8混凝土施工 (13)7.9模板拆除 (14)8 验收 (15)8.1一般规定 (15)8.2装配箱构件 (15)8.3装配箱安装 (16)8.4装配箱空心楼盖 (17)附录A 装配箱顶板、底板承载力检验方法 (18)本规程用词说明 (20)引用标准名录 (21)附:条文说明 (22)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Assembly Box (4)3.1 General Requirement (4)3.2 Top Plate and Bottom Plate (4)3.3 Side Wall of Assembly Box (5)4 Structral Anaiysis (6)4.1 General Requirement (6)4.2 Method of Structural Analysis (6)5 Design Requirement (8)6 Detailing Requirement (10)6.1 General Requirement (10)6.2 Assembly Box (10)6.3 Column Cap, Pallet, Main Beam, solid Area of Floor (10)7 Construction (12)7.1 General Requirement (12)7.2 Manufacturing of Assembly Box Component (12)7.3 Arrangement of Assembly Box Component (12)7.4 Formwork Installation (13)7.5 Installation of Assembly Box (13)7.6 Reinforcement Installation (13)7.7 Pipeline Installation (13)7.8 Cnncerete Construction (13)7.9 Formwork Removal (14)8 Acceptance (15)8.1 General Requirement (15)8.2 Assembly Box Component (15)8.3 Assembly Box Installation (16)8.4 Assembly Box Concrete Hollow Floor (17)Appendix A Verification Method of Top Plate and Bottom Plate (18)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20)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1)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2)1 总则1.0.1为使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设计规定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设计规定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设计规定5设计规定5.1承载力计算5.1.1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各类构件的材料选择和承载力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等的有关规定。

空心楼板根据内力分析结果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应取空心楼板的实际截面。

5.1.2边支承双向板可按下列规定进行承载力计算:1当按弹性方法计算楼板内力时,对于双向板的每个方向,自板边向内1/4楼板短边跨度范围内的正弯矩可取相应方向楼板最大正弯矩的1/2,中间部分的正弯矩可取相应方向楼板的最大正弯矩(图5.1.2);每个方向的楼板负弯矩均可取相应方向楼板的最大负弯矩。

图5.1.2边支承双向板弹性内力分析正弯矩示意注:图中lχ≥l y,Mχ、M y分别为lχ、l y跨度方向的最大计算弯矩。

2当有可靠经验时,可考虑楼盖的薄膜效应,对区格板的跨中和支座截面的计算弯矩适当折减;对中间区格板弯矩折减不应超过20%;对边区格板,边支座截面不折减,跨中和其他支座截面弯矩折减不应超过10%;对角区格板不折减。

5.1.3对柱支承板楼盖结构,当需考虑水平荷载、地震作用时,在本规程第4.6.1条第3款规定的等代框架梁宽度范围内的配筋计算应考虑水平荷载、地震作用效应与竖向荷载效应的组合,在楼板的其余范围可仅考虑竖向荷载效应。

5.1.4考虑弯距调幅的空心楼板,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的截面受压区高度不宜大于受压区最小翼缘厚度。

对其他构件,截面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93的相关规定。

5.1.5当内模为筒芯时,对不配置受力箍筋的现浇混凝土边支承楼板,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V≤0.7βvƒt b w h0+V p(5.1.5)式中V——宽度(b w+D)范围内的剪力设计值;βv——受剪计算系数。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构造要求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构造要求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构造要求6构造要求6.1一般规定6.1.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体积空心率不宜小于25%,也不宜大于50%。

6.1.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跨高比宜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混凝土边支承楼板:对单向板不大于30;对双向板,跨度按短边计,不大于40。

2钢筋混凝土无梁的柱支承楼板:跨度按长边计,有柱帽时不大于35,无柱帽时不大于30。

3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可较钢筋混凝土楼板适当增加。

6.1.3当内模为筒芯时,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截面的尺寸应根据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2筒芯顺筒肋宽与筒芯外径的比值不宜小于0.2;顺筒肋宽尺寸:对钢筋混凝土楼板不应小于50mm,对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不应小于60mm。

3当筒芯沿顺筒方向间断布置时,横筒肋宽不应小于50mm。

4板顶厚度和板底厚度宜相等,且不应小于40mm。

6.1.4当内模为箱体时,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截面尺寸应根据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250mm。

2箱体间肋宽与箱体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0.25;肋宽尺寸:对钢筋混凝土楼板不应小于60mm,对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不应小于80mm。

3板顶厚度、板底厚度不应小于50mm,且板顶厚度不应小于箱体底面边长的1/15。

6.1.5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的钢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板宜采用分离式配筋,跨中的板底钢筋应全部伸入支座,支座板面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2楼板中非预应力纵向受力钢筋可分区均匀布置,也可在肋宽范围内适当集中布置,在整个楼板范围内的钢筋间距均不宜大于250mm。

3楼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可布置在楼板肋宽和区格板周边的楼板实心区域范围内,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的规定。

4当内模为筒芯时,顺筒方向的纵向受力钢筋与筒芯的净距不得小于10mm;在肋宽范围内,宜根据肋宽大小设置构造钢筋。

5当内模为箱体时,纵向受力钢筋与箱体的净距不得小于10mm;肋宽范围内应布置箍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符号2.2.1材料性能Ec b-------梁混凝土弹性模量;E c s-------筒芯楼板混凝土弹性模量;2.2.2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M-----正弯矩设计值;M'1、M'l r-----左、右端的负弯矩设计值;Mo-----总的静力弯矩设计值;qd-----考虑重要性系数的均布坚向荷载基本组合设计值;M1-----边支承双向板短边方向的总正弯矩设计值;M2-----边支承双向板长边方向的总正弯矩设计值;V-----楼板计算宽度内的剪力设计值;Mnub-----不平衡弯矩设计值;Fl,eq-----板柱结构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Flu-----受冲切承载能力设计值。

2.2.3几何参数D-----筒芯外径;L-----筒芯长度;bw-----肋宽;hs-----筒芯楼板厚度;bb、hb-----梁的截面宽度、高度;b-----板的计算宽度;ln-----从支座边到支座边的净跨;l1-----边支承双向板短边或柱支承板计算方向的轴线到轴线跨度;l2-----边支承双向板长边或柱支承板计算方向垂直的轴线到轴线跨度;c1-----柱支承板沿计算方向柱或柱帽、托板的宽度;c2-----柱支承板垂直于计算方向柱或柱帽、托板的宽度;d-----柱纵筋直径;S1、S2-----内模为筒芯时,顺筒方向、横筒方向拟梁所包括的空心楼板的宽度;Is1、Is2-----内模为筒芯时,楼板空心部分顺筒方向、横筒方向的抗弯惯性矩;It-----梁抗扭惯性矩;Ib-----梁的计算截面抗弯惯性矩;Is-----楼板的计算截面抗弯惯性矩;I c-----柱在计算方向的截面抗弯惯性矩;Isb-----等代框架梁在跨中截面的抗弯惯性矩;bsol-----计算板带中柱轴线上实心板带的宽度;Ihol-----计算板带中空心部分楼板截面抗弯惯性矩;Kc-----柱的转动刚度;Kt-----柱两侧横向构件的抗扭刚度;Ks-----等代框架梁转动刚度;2.2.4计算系数及其它η-----考虑区格板内薄膜效应的弯矩折减系数;α1、α2-----两个方向柱上板带中梁与板截面抗弯刚度的比值;μ1、μ2-----楼盖区格板支承约束系数;βt-----计算板带横向边梁截面抗扭刚度与板的截面抗弯刚度的比值;β1-----柱两侧横向构件的抗扭刚度增大系数;ζ-----受剪计算系数;3内模3.1一般规定3.1.1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内模除应满足规格和外观质量要求外,尚应具有符合施工要求的物理力学性能。

3.1.2内模材料中氯化物和碱的含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且不应含有影响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的有害成份。

3.1.3内模可采用空心的筒芯、箱体,也可采用轻质实心的筒体、块体。

3.2筒芯3.2.1筒芯的外径D(mm)可取为100、120、150、180、200、220、250、280、300、350、400、450、500。

筒芯的长度L(mm)可取为500、1000、1500、2000。

3.2.2筒芯筒壁应密实,筒芯两端封板应与筒体牢固连接。

筒芯外表面不应有飞边、毛刺、孔洞及影响成孔效果的其它缺陷。

注:对已发现的外观质量缺陷,可在现场进行修补。

3.2.3筒芯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表3.2.3筒芯尺寸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长度0,-10 外径±3 端面平整度5 筒体平直度(侧弯曲)5 不圆度53.2.4筒芯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表3.2.4筒芯物理力学性能要求项目要求单位长度质量D=100、120、150、180、200mm≤12kg/mD=220、250、280、300、350mm≤25kg/mD=400、450、500mm≤40kg/m吸水率≤18%抗压荷载≥1000N抗振动冲击振动1min,无裂纹,无破损3.3其它内模3.3.1空心箱体、实心筒体、实心块体等内模的质量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空心箱体应具有可靠的密封性。

实心筒体、实心块体应具有满足施工要求的强度和韧性。

3.3.2空心箱体及实心块体的底面宜为正方形,其边长不宜大于1000mm。

4结构分析4.1一般规定4.1.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整体布置应能合理地传递各种荷载和作用,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体型宜规则,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2构件应具有适当的承载力,关键的构件或部位应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3在竖向、水平向结构构件的截面四角,应有贯通的纵向钢筋,并具有足够的受拉锚固承载力;4在混凝土易于压碎的结构部位应设置加强的约束钢筋。

4.1.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中,楼板的支承可采用梁、柱或(和)墙。

4.1.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区格板宜呈矩形。

当内模为筒芯时,区格板内筒芯宜沿受力较大的方向布置。

4.1.4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各区格板中布置内模的范围,应符合本规程第6.2.2条、第6.3.1条、第6.3.5条的规定,并在周边实心区域内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4.1.5柱支承板楼盖结构可根据建筑设计和承载力计算的要求确定是否设置柱帽、托板。

4.1.6楼板中承受较大集中荷载的部份不宜布置内模。

4.1.7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柱和墙也可根据需要布置竖向内模。

4.2结构分析方法4.2.1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房屋高度、抗震等级和结构分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等的有关规定。

4.2.2抗震设计时,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中的框架部分,可采用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作为框架梁,扁梁的布置和截面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有关的规定。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中的扁梁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140有关规定。

注:扁梁不宜用于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

4.2.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静力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取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进行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抗震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取用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进行计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取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进行计算。

4.2.4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内力设计值,可采用线弹性分析方法确定,并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内力重分布;也可采用非线性或塑性极限分析方法确定。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内力和变形计算,宜采用线弹性分析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构件,宜考虑开裂对截面刚度的影响。

4.2.5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可按下列规定进行内力分析:1边支承板楼盖结构:楼板仅考虑承受竖向荷载,可按本规程4.3节的规定进行内力分析;周边支承结构应考虑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或)地震作用,按现行有关规范进行内力分析。

2柱支承板楼盖结构:承受均布竖向荷载的楼盖,可按本规程第4.4节、第4.5节、第4.6节的规定进行内力分析;承受均布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或)地震作用的楼盖结构,宜按第4.6节的规定进行内力分析。

3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也可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内力分析。

4.2.6边支承板楼盖的内力重分布可按本规定第4.3.4、4.3.5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符合本规程4.5.1条的要求的柱支承板楼盖经过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楼板每个方向正、负弯矩之间的调幅不应超过10%,弯矩调整后单区格板内计算方向的静力弯矩应符合下列条件:M+1/2(M'l+M'r)≥M0(4.2.6)式中M——区格板计算方向跨中正弯矩设计值;M'l、M'r——区格板计算方向左、右端的负弯矩设计值;M0——设计方向一跨内总的静力弯矩设计值,按本规程4.5.2条确定;4.2.7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等情况下的结构,不应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4.2.8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也可采用塑性饺线法或条带法等塑性极限分析方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但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4.3边支承板内力分析4.3.1边支承板楼盖结构的支承条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楼盖的内区格板由现浇混凝土墙支承时,该区格板应按竖向刚性支承考虑;2当楼盖的内区格板由周边现浇框架梁支承,且符合下列条件时,该区格可按竖向刚性支承考虑:hb/hs≥4(4.3.1-1)bb h3b/ln h3s≥2(4.3.1-2)框架梁按矩形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由板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时传递到梁上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的1.1倍。

中bb、hb——梁的截面宽度和高度;hs——楼板厚度;ln——梁的净跨,按本规程4.5.2的原则确定;3搁置在砌体外墙上的区格板,沿墙的板边弯矩应取为零;4对楼盖的端区格板和角区格板,周边支承条件应根据支承构件的弯曲、转刚度确定。

4.3.2边支承板楼盖结构的区格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1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算: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时,可按单向板计算。

4.3.3边支承板楼盖结构的区格板,可按各向同性板进行内力分析。

4.3.4边支承单向板经过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一跨内正、负弯矩之间的调幅不超过20%,弯矩调整后一跨内的静力弯矩应符合下列条件:M+1/2(M'1+M'r)≥1/8qd bl2n(4.3.4)弯矩调整后各控制截面的弯矩设计值不宜小于1/24qd bl2n。

式中M——正弯矩设计值;M'1、M'r——按净跨ln考虑左、右端的负弯矩设计值;qd——考虑重要性系数的均布竖向荷载基本组合设计值;b——板的计算宽度;l2n——板在两支座边之间的距离;4.3.5边支承双向板经过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每个方向正、负弯矩之间的调幅应超过20%,弯矩调整后一个区格板内各控制截面上的弯矩设计值之和应符合下列条件(图4.3.5):2M1÷2M2+M't1+M'b1+M'l2+M'r2≥1/12ηqd l21(3l2-l1)(4.3.5)式中M1——短边方向的总正弯矩设计值;M2——长边方向的总正弯矩设计值;M't1、M'b1——短边方向按净跨考虑的总负弯矩设计值,M't1为图4.3.5中上边的总负弯矩设计值,M'b1为下边的总负弯矩设计值;M'l2、M'r2——长边方向按净跨考虑的总负弯矩设计值,M'l2为图4.3.5中上边的总负弯矩设计值,M'r2为下边的总负弯矩设计值;η——考虑区格板内薄腊效应的弯矩折减系数:当有可靠的实践经验时,对中间区格板,可取η≥0.8;对端区格板,可取≥0.9;对角区格板,可取η=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